*
*
中医诊断学
(二)强硬舌 【特征】舌失柔和,屈伸不利,或不能转动,板硬强直。
*
*
中医诊断学
【意义】多见于热人心包,或为高热伤津,或为风痰阻络。 【机理】强硬舌多因外感热病,邪人心包,扰乱心神,致舌无主宰;或高热伤津,筋脉失养,使舌体失其柔和之性,故见强硬。或肝风夹痰,风痰阻滞舌体脉络等,亦可使舌体强硬不灵。 舌强硬而色红降少津——邪热炽盛所致。舌体强硬胖大兼厚腻苔——风痰阻络所致。 舌强语言謇涩,伴肢体麻术、眩晕——中风先兆。
*
*
中医诊断学
(五)齿痕舌 【特征】舌体边缘有牙齿压迫的痕迹。
*
*
中医诊断学
【意义】主脾虚、水湿内盛证 【机理】舌边有齿痕,多因舌体胖大而受牙齿挤压所致,故多与胖大舌同见。 舌淡胖大而润,舌边有齿痕——寒湿壅盛,阳虚水湿内停; 舌质淡红有齿痕——脾虚或气虚; 舌红肿胀有齿痕——湿热痰浊壅滞。 舌淡红而嫩,舌体不大而边有轻微齿痕者,可为先天性齿痕舌,病中见之示病情较轻,多见于小儿或气血不足者。
*
*
中医诊断学
三、舌形:指舌质的形状,包括老嫩、 胖 瘦、点刺、裂纹等方面的特征。
(一)老、嫩舌
特征:纹理细腻,浮胖娇嫩。
临床意义:正气不足,虚证。
*
*
中医诊断学
苍老舌—纹理粗糙,坚敛苍老;
临床意义:邪气有余,实证
*
*
中医诊断学
(一)胖、瘦舌
特点:舌体比正常舌瘦小而薄,称为瘦薄舌。
概念:舌诊是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是望诊的重要内容,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
历史渊源: 最早记载见《黄帝内经》 元代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 近代开展了舌诊现代化、客观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