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指导课件:作文讲评——由松树想到的18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5
《松树的风格》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用朗读、默读的方式学习课文。
能力目标: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全文的意思。
情感与价值观:热爱大自然,善于向大自然学习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在课文中认识词语“崇尚、品质、悬崖、缝隙、贫瘠、随意、茁壮、一味、原料、制作、燃料、绿荫、火把、地步,”掌握成语“由来已久、油然而生”.教学难点: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口语交际,回答相关的问题。
教学方法:直观法,鼓励法,引导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小组讨论:松树谈松树的特点和用途。
一、导入“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欣赏梅花的高洁;“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是苏轼对竹的高度赞誉;在“岁寒三友”之中,虽然松位居榜首,但古往今来歌咏者,却不如歌梅者众。
有无同学能为我们列举些你所知道的咏松的诗句?(如: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咱们从小就对黄山迎客松傲人挺立的形象十分熟悉,但又有多少人去细细品味过它的风骨呢?谁能为我们介绍下松树的价值?(结合文本)二、简介作者陶铸(1908-1969),湖南祁阳人。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东省省长、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宣部部长等职。
三、正音正字屹.()立一晃.()而过油然而生缝隙贫瘠.()茁.()壮灌溉绿荫.()休憩.()精神奕奕.()婀.娜.()多姿赴汤蹈火一霎.()那废寝.()忘食四、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文章3-5分钟,概括出作者眼中松树的风格:(1)生命力强;(2)自我牺牲精神;(3)乐观主义精神2.讨论交流:这些风格仅仅是松树的风格吗?作者的写作意图何在?五、精读文本,品味感悟再次认真阅读课文,可以同桌交流的形式探讨如下问题:1.文章第3段中几处“不管是……还是……”构成了何种修辞?其作用是?(排比;体现松树生存的要求之低,从而为下文其无私奉献作铺垫)2.松树的自我牺牲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第4段:叶子、干、脂液、根枝)3.文章第8段先提杨柳及桃李的作用是什么?(反衬松树的内敛及默默无闻)4.第9段中“我每次看到松树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就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与第12段末“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崇高的风格”在文章结构上有何联系?属于何种写作手法?(联想,回忆上学期所学《天上的街市》中联想与想象的写作手法及其区别)5.齐读最后一节,要求学生体会两个“希望”句的重合内容与寄寓的无限深情。
以松树为题的托物言志作文嘿,小伙伴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要是森林里的树木能说话,它们会讲些什么故事呢?今天,我就悄悄告诉你们一个关于松树的大秘密,保证让你们听得津津有味,眼睛一眨都不眨!想象一下,在一片辽阔无垠的绿地上,有那么一棵特别的老松树,我们叫它“松爷爷”吧。
松爷爷可不是一般的树哦,它站在那里,好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看着日出日落,春去秋来,经历了无数个四季的轮回。
它的树干粗壮得能抱上好几圈,树皮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每一道裂痕都像是在诉说着过往的风雨和阳光。
“嘿,小家伙们,来我这儿坐坐吧!”仿佛能听到松爷爷用它那低沉而温暖的声音招呼着我们。
坐在松爷爷庞大的树荫下,就像躲进了一个天然的空调房,凉爽又舒适。
抬头一看,那密密麻麻的针叶,绿得发亮,就像是小小的绿伞,为大地遮风挡雨,也为我们这些小探险家提供了一片避暑的乐园。
“你们知道吗?我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许多变化。
”松爷爷好像能读懂我们的心思,继续说道,“春天,我看着小花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这个世界;夏天,我和蝉儿们一起唱着夏日的歌谣,虽然我听不懂它们的语言,但能感受到那份热闹和快乐;秋天,我的针叶渐渐变黄,但我不悲伤,因为我知道这是为了来年的更加茂盛;冬天,雪花轻轻覆盖在我的枝头,我变成了一棵银装素裹的圣诞树,虽然冷,但心里暖洋洋的,因为我知道,每个结束都是新开始的序章。
”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意思就是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就知道只有多凋零枯萎只有只有不落。
松爷爷就是这样的存在,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它都屹立不倒,用自己的坚韧不拔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我们要像松树一样,勇敢、坚强!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在森林里迷路了,是松爷爷用它那高大的身影为我们指引方向,让我们找到了回家的路。
那一刻,我觉得松爷爷不仅仅是一棵树,它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守护者。
所以,每次经过松爷爷身边,我都会忍不住停下脚步,给它一个大大的拥抱(虽然抱不过来,但心意到了嘛!),心里默默地说:“谢谢你,松爷爷,你是我们永远的榜样!”就这样,松爷爷用它那无声的语言,教会了我们许多人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