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51单片机开发板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194.50 KB
- 文档页数:2
MCS-51 单片机内部结构及功能简介1.结构
(1)中央处理单元(8 位)
数据处理、测试位,置位,复位位操作
(2)只读存储器(4KB 或8KB)
永久性存储应用程序,掩模ROM、EPROM、EEPROM
(3)随机存取内存(128B、128B SFR)
在程序运行时存储工作变量和资料
(4)并行输入/输出口(I / O)(32 条)
作系统总线、扩展外存、I / O 接口芯片
(5)串行输入/输出口(2 条)
串行通信、扩展I / O 接口芯片
(6)定时/计数器(16 位、加1 计数)
计满溢出、中断标志置位、向CPU 提出中断请求,与CPU 之间独立工作(7)时钟电路
内振、外振。
(8)中断系统
五个中断源、2 级优先。
图片1
2.结构特点:
MCS-51 系列单片机为哈佛结构(而非普林斯顿结构)
1)内ROM:4KB
2)内RAM:128B
3)外ROM:64KB
4)外RAM:64KB
5)I / O 线:32 根(4 组,每组8 根)
6)定时/计数器:2 个16 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
7)串行口:全双工,2 根
8)寄存器区:工作寄存器区、在内128B RAM 中,分4 个区
9)中断源:5 源中断,2 级优先
10)堆栈:最深128B
11)布尔处理机:位处理机,某位单独处理
12)指令系统:五大类,111 条。
第1节MCS51单片机介绍MCS51单片机是一种非常常见且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的微控制器,它也是全球最流行的8位单片机之一。
本文将对MCS51单片机进行介绍,包括其起源、特点、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
一、起源MCS51单片机最初由英特尔公司于1980年推出,其核心是Intel 8051微控制器。
当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于小型化、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系统需求日益增加。
MCS51单片机的出现填补了市场空白,迅速成为业界的热点。
二、特点1. 8位结构:MCS51单片机采用8位结构,这意味着处理器的每条指令都可以操作8位的数据。
这种结构在相对低成本和功耗的同时,提供了足够的计算和存储能力,适用于大多数嵌入式应用场景。
2. 可编程性:MCS51单片机具备高度的可编程性,开发者可以使用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如C语言)来编写程序,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和管理。
这种可编程性使得MCS51单片机极其灵活和适应性强,适用于各种应用领域。
3. 存储能力:MCS51单片机具备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扩展能力。
内部存储器包括ROM和RAM,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
而外部存储器可以通过扩展接口来连接更大容量的存储器,满足更高要求的应用场景。
4. 周边接口:MCS51单片机提供了大量的周边接口,包括通用输入输出引脚、串行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控制器等。
这些接口可以为外围设备的连接提供便利,实现对其他硬件的控制和通信。
三、应用领域MCS51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嵌入式系统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家电控制:MCS51单片机的低功耗、可编程性和丰富的接口特点使得它非常适用于家电控制领域。
例如,电视、空调、洗衣机等家电产品中都可以采用MCS51单片机来实现智能控制和用户交互。
2. 工业自动化:在工业自动化领域,MCS51单片机可用于实现各种控制任务,如数据采集、温度控制、机器人控制等。
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得它成为工业环境中的理想选择。
MCS51单片机的结构MCS-51单片机是Intel公司设计开发的一种高度集成的8位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主要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
它采用了Harvard 架构,包含一个CPU核心、片内存储器、外围接口和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模块。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MCS-51单片机的结构。
MCS-51单片机的结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中央处理器(CPU)核心:MCS-51单片机的CPU核心采用了8位的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以及一组功能强大的指令集。
该CPU支持多种指令,包括数据传送指令、算术逻辑指令、位操作指令和条件跳转指令等。
它还包括一个累加寄存器和标志寄存器,用于存储操作数和标志位信息。
2.存储器部分:MCS-51单片机包含片内存储器和片外存储器。
片内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包括ROM(只读存储器)和RAM(随机存储器)。
ROM用于存储程序代码,RAM用于存储数据和临时变量。
片外存储器通过地址线和数据线与单片机连接,可以扩展存储器容量。
3.输入输出(I/O)接口:MCS-51单片机通过多个I/O口与外部世界进行数据交互。
每个I/O 口包含一组引脚,可以用作输入或输出。
这些引脚可以通过配置寄存器来选择其功能。
MCS-51单片机还支持中断输入,可以用于实现外部设备的中断功能。
4.定时器/计数器(Timer/Counter):MCS-51单片机内置了多个定时器/计数器模块,用于生成精确的时间延迟或测量外部事件的时间间隔。
定时器可以产生周期性的中断信号,用于实现定时任务。
计数器可以计数外部事件的脉冲数量,用于测量时间间隔。
5.串行通信接口:MCS-51单片机内置了一个串行通信接口,可以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该接口支持异步串行通信协议,如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或SPI(串行外围接口)等。
它可以通过配置寄存器来设置通信参数,如波特率和数据格式等。
6.时钟电路:MCS-51单片机需要一个精确的时钟源来驱动内部运算和外设操作。
第1章MCS51单片机介绍1.1 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数字集成电路在集成度方面的发展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包含几十到几百个逻辑门的小规模集成电路(Small Scale Integration,SSI);包含几百到几千个逻辑门的中规模集成电路(Medium Scale Integration,MSI);包含几千到几万个逻辑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 Scale Integration,LSI);包含几万个以上逻辑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VLSI)。
在工作原理方面,数字集成电路可以划分为标准逻辑器件、微处理器和专用集成电路。
1.1.1 标准逻辑器件标准逻辑器件在集成度方面属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它包括基于TTL工艺的54/74系列和基于CMOS工艺的4000系列的各种逻辑门、触发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计数器等器件。
这些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在《数字电路逻辑设计》课程中有详细的介绍。
作为传统数字系统设计中使用的主要器件,标准逻辑器件的产量很大,因此它们的生产成本低廉、价格便宜。
由于这些器件的功能确定,芯片设计时主要考虑如何提高器件的性能,因此标准逻辑器件的工作速度快,但是由于集成度较低,采用它们设计的数字系统需要较多的器件,这就使得电路连线复杂,系统的可靠性降低。
由于用户无法修改这类器件的功能,修改系统设计必须通过对电路重新设计和组装来实现。
1.1.2 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包括在本书中将要学习的单片机,在集成度方面属于大规模集成电路。
它们被应用于数字系统的设计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
这类器件可以通过编写程序来实现系统功能。
基于微处理器所设计电路的逻辑功能可由软件配置,这个特点使得设计灵活性得到提高,当修改系统设计时,设计者不需要,或者较少需要修改电路连线。
相对于由标准逻辑器件构成的数字系统,基于微处理器设计的系统工作速度较低;其次,微处理器的工作仍需要一些标准逻辑器件或者相关逻辑器件构成的外围电路的支持。
单片机教程-MCS-51单片机简述MCS51是指由美国INTEL公司(对了,就是大名鼎鼎的INTEL)生产的一系列单片机的总称,这一系列单片机包括了好些品种,如8031,8051,8751,8032,8052,8752等,其中8051是最早最典型的产品,该系列其它单片机都是在8051的基础上进行功能的增、减、改变而来的,所以人们习惯于用8051来称呼MCS51系列单片机,而8031是前些年在我国最流行的单片机,所以很多场合会看到8031的名称。
INTEL公司将MCS51的核心技术授权给了很多其它公司,所以有很多公司在做以8051为核心的单片机,当然,功能或多或少有些改变,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其中89C51就是这几年在我国非常流行的单片机,它是由美国ATMEL公司开发生产的。
以后我们将用89C51、89S51来完成一系列的实验。
MCS-51系列单片机MCS-51系列单片机分为两大系列,即51子系列与52子系列。
51子系列:基本型,根据片内ROM的配置,对应的芯片为8031、8051、8751、895152子系列:增强型,根据片内ROM的配置,对应的芯片为8032、8052、8752、8952这两大系列单片机的主要硬件特性如下表:片内ROM型式ROM大小RAM大小寻址范围I/O特性中断源数量无ROMEPROM计数器并行口8031805187514KB128B64KB2*164*8580C3180C5187C514KB128B64KB2*164*8 58032805287528KB256B64KB3*164*8680C3280C5287C528KB256B64KB3*164* 86从上表中可以看到,8031、8031、8032、80C32片内是没有ROM的,对应着上表看,我们可以发现,51系列的单片机的RAM大小为128B,52系列的RAM大小为256B,51系列的计数器为两个16位的,52系列的计数器为三个16位计数器。
单片机(MCS-51)简述钱堃收集整理本文简要地介绍单片机技术并以MCS-51单片机为例,介绍其结构组成特点及应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阅读相关文献(如参考文献)了解更多技术性细节知识。
通用微处理器和单片机是计算机技术发展中的两个主要分支,它们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领域。
单片机(Microcontroller Unit, MCU)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等)集成到一块芯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
从上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4位、8位单片机,发展到现在的300M的高速单片机。
MCS-51系列单片机是以8051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具有基本的硬件结构和通用的软件特性,图1为MCS-51系列单片机基本组成框图。
图1 单片机组成框图构成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CPU、存储器、可编程I/O口等),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连接在一起,这种芯片叫单片机。
单片机的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包含下列几个部件(新的单片机在以下指标方面更为先进):(1)一个8位CPU;(2)一个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3)4 ROM程序存储器;(4)128字节RAM数据存储器,(5)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6)可寻址64x字节外部数据存储器和64K字节外部程序存储器空间的控制电路;(7)32条可编程的I/O线(四个8位并行I/O端口);(8)一个可编程全双工串行口;(9)具有5个中断源、2个优先级嵌套中断结构。
图2 MCS-51单片机功能方框图单片机作为嵌入式应用的微型计算机,从硬件结构到软件指令系统都是针对测控领域的广泛需要和特点而设计的,因此单片机也称之为微控制器(MCU),它适用于嵌入电子系统中作为核心部件。
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MCS-51单片机是一种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微处理器,它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本教程将介绍MCS-51单片机的原理和应用。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从基本概念开始,逐步深入了解MCS-51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常见应用。
1. 概述MCS-51单片机是由Intel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推出的一种8位微处理器。
它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I/O)接口和定时器等功能模块,可以完成各种数据处理和控制任务。
2. 架构和指令集MCS-51单片机采用哈佛架构,即指令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开存储的结构。
它的指令集包括基本指令、算术指令、逻辑指令和控制指令等,可以完成各种数据操作和控制流程。
3. 存储器和寄存器MCS-51单片机具有内部存储器和外部扩展存储器。
内部存储器包括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
此外,MCS-51单片机还包括多个特殊功能寄存器,用于存储控制和状态信息。
4. 输入/输出(I/O)MCS-51单片机具有多个I/O口,用于连接外部设备。
通过配置I/O口的输入和输出模式,可以实现与外界的数据交换和控制。
5. 中断和定时器MCS-51单片机支持中断功能,可以在特定条件下中断正在执行的程序,并转向处理中断程序。
此外,MCS-51单片机还包含多个定时器/计数器,用于生成精确的时间控制和测量。
6. 应用领域MCS-51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包括家电、通信设备、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等。
它的低成本、低功耗和高可靠性使其成为许多应用场景的首选。
综上所述,MCS-51单片机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具有丰富的功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通过学习MCS-51单片机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技术,为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和设计提供支持。
海信集团参观实习报告-报告海信集团参观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
2〃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亲身感受到由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职业人的过程。
3〃本次实习对我完成毕业设计和实习报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二、实习内容我从三月一号在海信集团实习,在这次实习中有新鲜有陌生但更多的是体会到了以后进入企业工作的话,我们现在还有很多很多的不足。
进厂参观后首先了解到的是海信集团的概况:海信集团是特大型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成立于1969年。
海信坚持“技术立企、稳健经营”的发展战略,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基础、技术创新为动力、资本运营为杠杆,持续健康发展。
进入21世纪,海信以强大的研发实力为后盾,以优秀的国际化经营管理团队为支撑,加快了产业扩张的速度,形成了多媒体、家电、通信、IT智能系统、现代家居和服务等产业版块。
2008年海信集团实现销售收入489亿元,在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名列前茅。
海信拥有海信电器(600060)和科龙电器(000921)两家分别在沪、深、港三地上市的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持有海信(Hisense)、科龙(Kelon)和容声(Ronshen)三个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集团。
海信电视、海信空调、海信冰箱、海信手机、科龙空调、容声冰箱全部当选中国名牌,海信电视、海信空调、海信冰箱全部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海信电视首批获得国家出口免检资格。
海信是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国家创新体系企业研发中心试点单位,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宣部共同推举的全国十大国企典型,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863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数字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信在青岛、深圳、顺德、北美、欧洲等建有研发机构,初步确立全球研发体系。
科学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海信的技术创新工作始终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
STU_MAIN单片机开发板使用手册第一章STU_MAIN 单片机开发板简介 (2)1.1 单片机开发板概述 (2)1.2 单片机开发板载资源介绍 (2)1.3 STU_MAIN 单片机开发板接口说明 (4)1.4 如何开始学习单片机 (5)第二章软件使用方法 (6)2.1 KEIL 软件的使用方法 (6)2.2 STC-ISP 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13)2.3 使用USB 口下载程序时设置步骤 (18)第三章STU_MAIN 开发板例程详细介绍 (21)3.1 准备工作 (21)3.2安装STC-ISP下载程序 (21)3.3 闪烁灯 (22)3.4 流水灯 (23)3.5 单键识别 (25)3.6 利用定时器和蜂鸣器唱歌 (28)3.7 DS18B20 温度测量显示实验 (31)3.8LCD1602 字符液晶显示 (36)3.9串口通讯实验 (39)3.10 基于DS1302的多功能数字钟实验 (41)3.11 EEPROM X5045实验 (47)第一章STU_MAIN 单片机开发板简介1.1 单片机开发板概述STU_MAIN 单片机开发板是经过精心设计开发出的多功能MCS-51 单片机开发平台。
该开发板集常用的单片机外围资源、串口调试下载接口于一身,可以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的掌握单片机编程技术。
该开发板特别适合单片机初学者、电子及通信等专业的课程设计以及电子爱好者自学使用。
STU_MAIN 单片机开发板可作为单片机课程的配套设备,课程从最基本的预备知识开始讲起,非常详细的讲解KEIL 编译器的使用,包括软件仿真、测定时间、单步运行、全速运行、设置断点、调试、硬件仿真调试、变量观察等,整个过程全部用单片机的C 语言讲解,从C 语言的第一个主函数MAIN 讲起,一步步一条条讲解每一个语法、每条指令的意思,即使对单片机一巧不通,对C 语言一无所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也可以让你轻松掌握MCS-51 单片机的C 语言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