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机舱主要设备操作须知上课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78.00 KB
- 文档页数:18
船舶设备的操作规程
《船舶设备操作规程》
一、设备操作前准备
1. 检查所有设备是否正常,包括但不限于主机、辅机、舵机、通讯设备等。
2. 确保设备及周围区域清洁,无杂物干扰。
3. 检查设备操作手册,了解设备工作原理及操作要点。
二、设备操作
1. 操作前确认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启动时需进行必要的预热和启动步骤。
2. 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避免过载和操作失误。
3. 在操作过程中随时注意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异常情况。
三、设备停止
1. 停止设备前应先将设备调整到安全状态,关闭主要的电源或压力。
2. 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设备的停止步骤,确保设备安全停止运行。
四、设备维护
1. 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 对设备进行日常的清洁和维护,保持设备的整洁和正常运行。
五、设备故障处理
1. 发现设备故障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停止设备运行,避免损坏设备及造成人员伤害。
2. 如不能处理,需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及时派遣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处理。
六、设备操作纪录
1. 对设备每次的操作和维护情况进行记录,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运行参数、故障情况及维护情况等。
2. 操作纪录需详细并真实,作为设备运行情况的重要参考。
通过以上操作规程,船舶设备的操作及维护工作可以更加规范和安全地进行,确保船舶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安全。
船舶机舱部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船舶机舱是船舶重要部位之一,对船舶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船舶机舱部的安全运行,保护乘员和船舶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船舶机舱部,要求所有工作人员严格遵守。
二、作业前的准备1. 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技术培训和资质,对机舱部设备和操作流程了如指掌。
2. 工作人员应在进行任何机舱操作前,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鞋、耳塞等。
3. 检查机舱内的通风和照明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确保工作环境的舒适和安全。
三、工作操作规范1. 在机舱内进行任何工作操作前,必须先确保机舱处于停止运行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断电措施。
2. 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或忽略任何安全程序和规定。
3. 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机舱内干燥清洁,及时清理油污和杂物,防止滑倒和阻塞设备。
4. 切勿在机舱内吸烟或使用明火,以免引发火灾或爆炸。
四、应急安全措施1. 在机舱内发生火灾或煤气泄漏等紧急情况时,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适当措施,如拉响报警器、进行紧急疏散等。
2. 如遇到机舱供电中断等情况,工作人员必须迅速切断有关设备的电源,以防止进一步事故的发生。
3. 在进行维修或检修工作时,必须使用专业维修工具,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五、机舱设备的维护考察1. 工作人员应定期对机舱设备进行维护和巡检,并按照规定记录和报告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异常情况。
2. 即使机舱设备正常运行,工作人员也应随时关注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3. 在维护设备时,必须遵循相关规定,确保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符合标准,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六、安全培训和教育1. 船舶公司应定期开展船舶机舱部安全操作培训,确保工作人员掌握正确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
2. 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后,应通过考核,证明已掌握相关安全操作知识,并按规定定期复核。
3. 定期组织演练和应急演习,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意识。
船舶机舱主要设备操作须知机舱主要设备操作须知1 目的本须知旨在提供船舶轮机主要机械设备的操作要求,防止因操作失误而影响航行安全和污染水域现象的发生。
2 适用范围本须知适用于公司所属各船舶轮机设备的操作。
3 操作须知3.1船舶主柴油机及附属系统3.1.1船舶主机3.1.1.1备车柴油机动力装置应在开航前一小时进行备车。
备车包括校对时钟、车钟;校对舵机、暖机;各系统准备;转车、冲车和试车。
.2 暖机●主机气缸的预热可以用“副机”冷却水循环加热,也可以用蒸汽或电加热直接对淡水系统加温。
主机滑油系统可以提前采用分油机分油加热。
也可直接对循环柜加温。
.3各系统的准备(1)滑油系统的准备:检查滑油循环柜,透平油柜(或油池),轴系中间轴承和尾轴承的液位。
开启循环泵,调压至规定值。
柴油机在转车前应手摇气缸注油器,向气缸内注油。
采用油冷却的活塞,滑油泵起动后,要注意各缸回油及油温和温差。
强制式废气涡轮增压系统要先启动透平油泵,使其油在轴承中循环。
(2) 冷却系统的准备。
首先检查膨胀水箱水位和系统中各阀门的位置,起动淡水泵。
对于水冷却活塞检查各缸冷却水量是否均匀。
(3) 燃油系统的准备。
检查日用油柜的油温和油位,放残水,并对其进行加温,起动低压燃油泵,驱赶系统中的空气,调至规定压力。
并使燃油在日用油柜和高压油泵间循环,对高压油泵预热。
(4) 空气系统的准备。
按规定将空气瓶充气至规定压力,并泄放气瓶内的残水和残油,打开气瓶出口阀和主起动阀之间的有关阀门。
并打开气笛出口阀,备驾驶台随用。
(5)供电准备在备车中,起动大功率的设备较多,应根据需要开发电机并电备足马力。
(6)转车、冲车、试车用盘车机将主机转几圈,在转车确认正常后脱开盘车机,利用压缩空气对主机冲车。
冲车正常后关闭示功阀,正、倒车交替起动,供油发火,各运转数圈。
在转车、冲车、试车过程中按规定与驾驶台联系,试车完毕后将车钟置停车位置,主、辅机各设备均处于随时可起动状态。
船舶动力设备操作教案第一章:船舶动力设备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船舶动力设备的定义和作用。
让学生了解船舶动力设备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1.2 教学内容船舶动力设备的定义和作用。
船舶动力设备的基本组成:主机、辅机、锅炉、冷却系统等。
船舶动力设备的分类:蒸汽轮机、内燃机、燃气轮机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船舶动力设备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船舶动力设备的组成。
1.4 教学评估采用提问方式评估学生对船舶动力设备定义和作用的理解。
采用答题方式评估学生对船舶动力设备分类的掌握。
第二章:船舶主机操作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船舶主机的作用和分类。
让学生掌握船舶主机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2 教学内容船舶主机的作用和分类:蒸汽轮机、内燃机、燃气轮机等。
船舶主机操作步骤:启动、停止、调试等。
船舶主机操作注意事项:安全、节能、环保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船舶主机的作用、分类和操作步骤。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船舶主机的操作。
2.4 教学评估采用提问方式评估学生对船舶主机作用和分类的理解。
采用实操考核方式评估学生对船舶主机操作的掌握。
第三章:船舶辅机操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船舶辅机的作用和分类。
让学生掌握船舶辅机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2 教学内容船舶辅机的作用和分类:发电机、空调、泵、锅炉等。
船舶辅机操作步骤:启动、停止、调试等。
船舶辅机操作注意事项:安全、节能、环保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船舶辅机的作用、分类和操作步骤。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船舶辅机的操作。
3.4 教学评估采用提问方式评估学生对船舶辅机作用和分类的理解。
采用实操考核方式评估学生对船舶辅机操作的掌握。
第四章:船舶锅炉操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船舶锅炉的作用和分类。
让学生掌握船舶锅炉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2 教学内容船舶锅炉的作用和分类:蒸汽锅炉、热水锅炉等。
船舶锅炉操作步骤:启动、停止、调试等。
船舶轮机设备操作须知Instruction for operation of ship engine1.主机Main engine1.1.航前备车Stand by main engine before sailing滑油系统的准备Preparation for lube oil system1.1.1.检查循环柜滑油油位是否在正常位置。
Check oil level in main engine lubricating oil circulating tank.1.1.1.1.起动主机油泵,检查机油系统压力警报器和温度自动调节器是否处于正常位置。
Start up main engine lube oil pump, check engine oil system pressure alarm and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ler in normal condition.1.1.2.冷却水系统准备Preparation for water cooling system1.1.2.1.检查膨胀水位是否正常将暖缸(热机)阀转回后,起动气缸冷却水泵应检查压力,警报和自动调温器是否正常并起动水泵。
Check the level in FW expansion tank. After changing over the warming jacket valve, start up jacket cooling water pump and check pressure, alarm and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ler, then start water pump.1.1.2.2.设有独立油头冷却系统的,要检查其膨胀柜液位,压力警报,自动调温器是否正常,起动其冷却泵。
If independent fuel valve cooling system is equipped, check the level of expansion tank, pressure alarm,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ler, then start cooling pump.1.1.2.3.检查冷却海水系统各阀是否在正常位置(海水泵可待温度升高后才起动)。
船舶机舱部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船舶机舱部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船舶和人员的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载运货物和旅客的船舶机舱部。
第三条本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机舱部的日常安全管理、船舶机舱部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机舱火灾防治等。
第四条所有乘务人员都必须接受本规程的培训,熟悉并遵守本规程的要求。
第五条船舶机舱部的安全管理由船长和船舶机舱部安全管理人员共同负责。
第二章机舱部日常安全管理第六条船舶机舱部的日常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定期检查机舱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2. 定期清洗和消毒机舱内的设备和管道,保持机舱部的卫生。
3. 定期检查机舱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确保机舱内空气的流通。
4. 定期检查机舱消防设备的功能和有效性,确保机舱部的火灾防治。
5. 定期检查机舱内的油门、速率表和水位表的运行情况,确保机舱的稳定性。
第七条机舱部的日常安全管理还包括以下方面的注意事项:1. 在机舱内禁止使用明火,禁止吸烟。
2. 严禁机舱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确保机舱的防火安全。
3. 严禁在机舱内进行违法违规的操作行为。
4. 机舱内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第三章机舱部安全操作规程第八条机舱部的安全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机舱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步骤。
2. 机舱内的危险品的处理方法和措施。
3. 机舱部的急救和灭火措施。
4. 机舱部的紧急疏散和遇险求助的方法。
5. 机舱部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措施。
第九条机舱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步骤主要包括以下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才能进行操作。
2.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机舱设备的技术参数和使用方法。
3.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4. 操作人员必须小心谨慎,防止操作失误导致事故发生。
第十条机舱内的危险品的处理方法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机舱内存放的危险品的种类和特性。
船舶机舱主要设备操作须知机舱主要设备操作须知1 目的本须知旨在提供船舶轮机主要机械设备的操作要求,防止因操作失误而影响航行安全和污染水域现象的发生。
2 适用范围本须知适用于公司所属各船舶轮机设备的操作。
3 操作须知3.1船舶主柴油机及附属系统3.1.1船舶主机3.1.1.1备车柴油机动力装置应在开航前一小时进行备车。
备车包括校对时钟、车钟;校对舵机、暖机;各系统准备;转车、冲车和试车。
.2 暖机●主机气缸的预热可以用“副机”冷却水循环加热,也可以用蒸汽或电加热直接对淡水系统加温。
●主机滑油系统可以提前采用分油机分油加热。
也可直接对循环柜加温。
.3各系统的准备(1)滑油系统的准备:检查滑油循环柜,透平油柜(或油池),轴系中间轴承和尾轴承的液位。
开启循环泵,调压至规定值。
●柴油机在转车前应手摇气缸注油器,向气缸内注油。
●采用油冷却的活塞,滑油泵起动后,要注意各缸回油及油温和温差。
●强制式废气涡轮增压系统要先启动透平油泵,使其油在轴承中循环。
(2) 冷却系统的准备。
首先检查膨胀水箱水位和系统中各阀门的位置,起动淡水泵。
对于水冷却活塞检查各缸冷却水量是否均匀。
(3) 燃油系统的准备。
检查日用油柜的油温和油位,放残水,并对其进行加温,起动低压燃油泵,驱赶系统中的空气,调至规定压力。
并使燃油在日用油柜和高压油泵间循环,对高压油泵预热。
(4) 空气系统的准备。
按规定将空气瓶充气至规定压力,并泄放气瓶内的残水和残油,打开气瓶出口阀和主起动阀之间的有关阀门。
并打开气笛出口阀,备驾驶台随用。
(5)供电准备在备车中,起动大功率的设备较多,应根据需要开发电机并电备足马力。
(6)转车、冲车、试车●用盘车机将主机转几圈,在转车确认正常后脱开盘车机,利用压缩空气对主机冲车。
●冲车正常后关闭示功阀,正、倒车交替起动,供油发火,各运转数圈。
●在转车、冲车、试车过程中按规定与驾驶台联系,试车完毕后将车钟置停车位置,主、辅机各设备均处于随时可起动状态。
轮机员应坚守岗位。
3.1.1.2运行中的管理.1当确认一切准备妥善后,按驾驶台的信号启动运转,注意柴油机的转向是否与车钟号相符。
在运转中的转速应由慢逐渐加快,冷车时严禁加至全负荷。
非特殊情况下不准超负荷运转。
不准在临界转速范围内连续运转,要迅速避开。
.2运转中应巡回检查:一听声音是否正常;二闻是否有异味;三看各运动部件运转是否正常;四摸各部温度是否正常;五查各部是否渗漏和松动。
.3在运转中,对各系统的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冷却系统的管理。
在运转中应注意膨胀水箱水量的消耗,淡水泵的压力波动。
还应使淡水进出口温差一般掌握在6-12℃;出口温度根据说明书要求。
应定期对主机缸套、活塞、油头冷却水进行化验和处理,并予以记录。
(2)滑油系统的管理。
定时检查循环油柜的油位,油冷却活塞的回油油压与滤器前后压差的变化,滤器清洗后要放气。
还应检查气缸注油器的工作情况。
在工作中要保证各润滑部分油量油温处于正常。
在工作中还应加强分离作业,保证滑油质量,并定期取样化验。
(3)燃油系统的管理。
注意油舱、柜的加温和沉淀,在运行中要保证净化质量,控制日用油柜的油位油温,并定时放水。
注意检查高压油泵、喷油器工作状态和高压油管脉动情况。
(4)排气系统。
检查各缸排温是否符合说明书要求。
(5)增压系统的管理。
在运行中应检查增压器的运转是否平稳,有无异响;油柜的油位(或油池)变化和油质情况,还应检查增压器的转速、增压压力,压差计的读数是否正常。
定期清洗压气机和废气流道。
3.1.1.3停车管理营运中的船舶停车后应做如下工作:.1 打开示功阀,搭上盘车机,并手摇注油器,盘车使气缸壁上布油。
.2 关闭主空气瓶到主起动阀间的有关阀件。
.3 关闭主海水泵及有关阀件。
.4 关闭燃油泵及其阀件。
.5让主机滑油泵、淡水泵继续运转半小时,使机件均匀散热。
.6如需用副机对主机暖缸,则应关闭主淡水泵,打开通向副机的有关阀门,使主机和副机淡水组成循环回路。
.7如需长期停车,应定期转车,天冷要注意防冻。
3.1.2无人机舱主机遥控系统3.1.2.1航行前结合主机备车,按下列要求检查和试验:.1检查装置的工作电源、应急电源、报警电源是否正常。
.2进行各控制站的转换,联锁试验,及各控制站的单独对主机的操纵。
.3试验中应观察并判断车令发送器程序控制系统,各执行器、监视器、记录器、警报装置的工作是否正确可靠。
.4检查与本装置有关的辅助动力装置及自动控制、自动调节装置是否在正常状态。
.5气动部分要注意保证气源的品质,使空气干燥洁净不含油污水份,保持控制空气压力的稳定,对于空气干燥设备和滤清装置均应检查,放净残水。
对于液压设备要注意有否渗漏,如有渗漏,较严重的部位要找出原因,及时修复。
.6按照说明书要求步骤逐项作模拟试验以观察各元件的逻辑功能是否正常,安全保护监测元件的整定值是否正确。
3.1.2.2系统在运行中的一般要求:.1 保持装置所需电源的正常供给。
经常注意稳压元件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2 装置有故障时应及时退出工作,转换其它可靠的操纵方式,在适宜时机应尽快找出故障原因,并排除之。
.3 检查系统各开关位置是否正确,监视仪表、灯光、音响显示是否正常,核对记录仪记录的数据与仪表读数是否一致,否则要尽快找出原因,排除故障。
3.1.2.3定期进行系统全部功能的效用试验,一般应检查下列内容并应符合装置的技术要求.1 检查换向、起动、制动、调速、停车等程序控制。
.2 检查盘车机、起动系统和遥控系统的联锁。
.3 检查转速检测装置是否正确,检查调速性能是否正常。
.4 应用模拟故障检查停车、减速、应急操纵、强迫运转等功能。
.5 应用扫气压力、扭矩、油门等模拟信号检查装置的限制功能。
.6 检查系统数据检测记录,信号的传送与指示,以及自动调节装置是否准确。
.7 检查电源故障、紧急操纵、停车或减速、换向失败、三次起动与起动失败等警报监测系统是否正常。
.8 对使用的液压油质,要定期化验,定期补充或更换相同型号的液压油。
.9系统中需要润滑的部位如转速发放器的传动齿轮箱等要按照说明书规定,定期检查并更换同型号润滑油,并做记录。
3.1.2.4测试周期.1 在正常航行中每天检查一次系统工作指示灯、指示仪表是否正常,核对自动记录仪与各仪表读数是否一致。
.2 每季度做一次主机系统模拟试验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排除故障确保安全航行。
.3 每年对精密调压阀、调速机构及安全保护监测元件的功能进行一次测试,并做好记录。
3.1.3各种海况及靠离泊时主机的操纵3.1.3.1船舶装载量变化和污底及水流影响时应根据不同装载及污底状况,相应选择不同供油量使速度适应螺旋桨特性的变化。
.1 船舶装载量增大和顶风、顶流航行以及船体下附着海生物过多都会使船体阻力增大、航速减慢。
在主机供油量不变情况下转速下降。
此时,切不可为保持标定转速而加大供油量,否则会引起主机超负荷运转。
.2 空放航行供油量比满载小,以防主机超负荷运转。
3.1.3.2船舶在浅水、狭窄航道及复杂航区时的操作管理.1 船舶进出港或进入浅水区域与狭窄航道及复杂航区时应及时打开高位海底阀,防止泥沙、杂物堵塞。
.2 如发生海底阀被冰塞或杂物堵住时,应打开蒸汽融冰阀或吹逐阀用蒸汽或压缩空气吹开,事先应关闭相应一侧的海底阀或腰节阀,防止气体进入系统。
设有海水回水系统船舶可启用此管路,将受热的循环海水回流至海水吸口,以维持短时间的航行。
.3 当船由深水进入浅水或狭窄航道时,由于阻力影响,供油量不变而主机转速和船速会自动下降,切不可为保持原定船速加大油门。
应减速航行,以防船搁浅。
3.1.3.3大风浪及恶劣气象条件下航行的操作管理船舶在大风浪中航行,因风浪阻力影响船体会强烈摇摆起伏而使车叶外露水面。
为避免飞车事故发生,应把调速器设定转速降低,并适当降低主机负荷,同时增加船舶压载。
在大雾、大风、大浪等恶劣气候时应注意:.1 轮机部备车航行,降低航速进行机动操作。
轮机长亲自下机舱领导工作。
全体人员集中精力加强检查,防止出现故障。
.2 当值轮机员应认真执行船长、轮机长命令,一般不离开操纵台,以防止主机飞车和增压器喘振。
轮机长应根据海面及船体摇摆情况,适当降低主机油门并调节限速器手轮限制主机转速。
.3 将机舱门、窗和通风口关妥。
.4 将机舱行车及可移动物品绑扎固定妥。
.5 及时泄放轻、重日用柜的残水,保持较高油位。
.6 滑油柜油位也应适当提高。
.7保持主、副机滑油、燃油压力,及时清洗脏污滤器,加强燃、滑油分滤净化。
.8 密切注意锅炉水位变化,严防假水位。
.9 及时处理机舱污水。
3.1.3.4船舶靠离泊、进出港口时的操作管理船舶在离靠码头、进出港口及航行于狭窄水道和运河时,机动操纵频繁,运行状态多变,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1 进港前对主机进行试车,检查主机的起动和换向性能以确保机动用车。
.2 增开一部发电机,并电运行:机动用车时,空气压缩机、应急鼓风机、舵机、绞缆机、锚机、开关舱盖等使电站负荷增加且变化频繁,并电工作以防止发电机超负荷,减少停电的可能性。
.3 主机换用轻油以提高柴油机的机动性能并便于柴油机的检修。
.4 加强对空气压缩机、空气瓶的管理,保证起动用气和气笛用气。
.5 加强对废气锅炉的管理,调整蒸汽压力或旁通烟道,使锅炉在废气或燃油燃烧下保持一定蒸汽压力。
.6 注意主机应急鼓风机的工作情况,保证柴油机的低负荷运转。
.7 注意柴油机冷却水、滑油的温度与压力的调整,使其在频繁的变负荷下保持稳定。
.8 轮机长应在机舱领导与监督值班人员操作。
3.2船舶发电机组3.2.1原动机3.2.1.1起动起动前首先应做下列工作:.1 检查滑油循环柜和透平油池的油位。
.2 检查淡水冷却系统各阀件和膨胀水箱水位使之处于工作状态,并开启淡水泵。
.3 开启燃油阀,并检查燃油系统各阀件。
放尽油柜残水。
如果喷油泵,喷油器检修过,或滤器清洗则应放气。
.4 手摇滑油泵(或开启电动滑油泵),泵油,至压力为0.05-0.1MPa以上,使滑油充分进入各润滑面。
.5 盘车2-3圈,确认无卡阻和异响。
.6 副气瓶压力保持在2MPa以上,并泄放气瓶的油和水。
开启气瓶出口阀和副机起动空气进口阀。
上述工作就绪后,可将开车手柄(手轮)置于起动位置,用压缩空气冲车,确认正常,关闭示功阀。
然后开车,使柴油机在低速做短时间的运转,关闭空气阀。
待温度和压力趋于正常。
用机械调速器的手轮或液压调速器的负荷旋钮加速至额定转速。
开启海水泵。
并使警报系统投入工作。
3.2.1.2运行管理副机空车运转一段时间,油水温度及压力稳定后方可配电。
在负荷下运行,淡水温度和滑油出口温度控制在说明书规定范围内。
并应定期对副机冷却水进行化验和处理,做好记录。
3.2.1.3停机.1 停机前首先卸去负载,将发电机退出电网,用调速器负荷旋钮或手轮降速,做短时间运转后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