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离心分离
- 格式:ppt
- 大小:1022.00 KB
- 文档页数:43
《生物分离工程》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生物分离工程的历史及应用1. 历史生物分离工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酿酒和面包制作时期,但作为一个独立领域的发展始于20世纪。
早期的生物分离技术主要依靠自然现象,如沉淀、结晶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生物技术的崛起,生物分离工程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得到了迅速发展。
2. 应用生物分离技术在医药、食品、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疫苗生产中,需要从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出病毒或细菌;在抗生素提取中,需要从发酵液中提取抗生素;在蛋白质纯化中,需要从混合蛋白质中分离出目标蛋白质;在果汁澄清中,需要去除果汁中的悬浮固体等。
二、生物分离过程的特点1. 复杂性生物分离过程涉及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的分离和纯化,这些生物大分子在结构和性质上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因此生物分离过程也具有较高的复杂性。
2. 多样性生物分离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生物大分子和混合物,需要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和工艺,因此生物分离过程具有很高的多样性。
3. 灵敏度生物大分子在分离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离子强度等,因此生物分离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条件,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4. 易失活性生物大分子在分离过程中容易发生变性、降解等失活现象,因此生物分离过程需要尽量减少这些失活现象的发生。
5. 高价值生物大分子往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药物、生物制品等,因此生物分离过程需要高效、高收率地分离目标物质,以满足市场需求。
第二章过滤一、过滤基本概念及预处理1. 过滤基本概念过滤是一种基于孔径大小实现固体与流体分离的技术。
在生物分离工程中,过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培养液、发酵液、酶反应液等混合物的初步分离和纯化。
过滤过程中,混合物通过过滤介质(如滤纸、滤膜等),固体颗粒被拦截在过滤介质上,而流体则通过过滤介质流出,从而实现分离。
2. 预处理为了提高过滤效率,通常需要对混合物进行预处理。
《化工原理》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解释化工原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概述课程的目标和内容1.2 化工过程的基本类型介绍化工过程的四个基本类型:单元操作、单元过程、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解释每种类型的特点和应用1.3 化工工艺流程图介绍化工工艺流程图的符号和表示方法分析一个简单的化工工艺流程图1.4 化工生产中的安全和环保强调化工生产中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讨论环保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第二章:流体力学基础2.1 流体的性质介绍流体的定义和分类解释流体的密度、粘度和表面张力等基本性质2.2 流体力学方程介绍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如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解释这些方程在化工中的应用2.3 流体的流动讨论流体的层流和湍流流动分析流速、流量和流阻等概念2.4 泵与风机的原理及应用介绍泵和风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讨论泵和风机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和选择第三章:热力学基础3.1 热力学基本概念介绍热力学的定义和基本术语,如系统、状态、过程和能量解释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3.2 热力学方程介绍热力学方程,如状态方程、焓方程和熵方程分析这些方程在化工中的应用3.3 相平衡讨论相平衡的基本原理和相图解释单组分系统和多组分系统的相平衡条件3.4 热传递介绍热传递的类型和方式,如导热、对流和辐射分析热传递的数学表达式和计算方法第四章:化学平衡与反应工程4.1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介绍化学平衡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解释化学平衡常数和勒夏特列原理4.2 化学平衡的计算介绍化学平衡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分析化学平衡计算中的限制条件和优化问题4.3 反应动力学介绍反应动力学的定义和基本方程解释零级反应、一级反应和二级反应的特点和计算方法4.4 反应器设计介绍反应器的类型和设计原则分析反应器的操作条件、效率和优化问题第五章:分离工程5.1 分离方法概述介绍分离工程的概念和重要性概述常见的分离方法,如过滤、离心、吸附和蒸馏5.2 过滤原理与设备介绍过滤原理和过滤介质的选择分析过滤设备的设计和操作条件5.3 离心分离原理与设备解释离心力产生的原理和离心分离的适用范围讨论离心分离设备的设计和操作条件5.4 蒸馏原理与设备介绍蒸馏原理和蒸馏塔的设计分析蒸馏操作的条件和蒸馏效率的优化第六章:膜分离技术6.1 膜分离原理介绍膜分离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解释膜的筛选作用和选择性分离机制6.2 膜材料的类型及选择讨论膜材料的种类,如聚合物膜、陶瓷膜和生物膜分析膜材料的选择依据和应用领域6.3 膜分离过程及设备介绍常见的膜分离过程,如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分析膜分离设备的设计和操作条件6.4 膜污染与清洗讨论膜污染的类型和影响因素介绍膜清洗的方法和技术第七章:吸附工程7.1 吸附原理介绍吸附的概念和吸附等温线解释吸附剂的选择和吸附过程的类型7.2 吸附平衡与动力学分析吸附平衡的数学表达式和影响因素讨论吸附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和特点7.3 吸附塔的设计与操作介绍吸附塔的类型和设计原则分析吸附塔的操作条件、效率和优化7.4 吸附应用实例探讨吸附技术在化工、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实例第八章:离子交换与电解8.1 离子交换原理介绍离子交换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解释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和离子交换过程的类型8.2 离子交换设备及操作介绍离子交换设备的类型和操作条件分析离子交换效率和优化问题8.3 电解原理与设备解释电解的概念和电解池的类型讨论电解设备的设计和操作条件8.4 电解应用实例探讨电解技术在化工、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实例第九章:热泵与制冷工程9.1 热泵原理与分类介绍热泵的概念和分类,如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解释热泵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评价指标9.2 热泵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介绍热泵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运行条件分析热泵系统的能效比和优化问题9.3 制冷原理与设备解释制冷的概念和制冷循环的类型讨论制冷设备的设计和操作条件9.4 制冷应用实例探讨制冷技术在空调、食品保鲜等领域的应用实例第十章:化工过程控制与优化10.1 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介绍过程控制的目标和基本原理解释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等基本组成部分10.2 常用过程控制策略讨论常用的过程控制策略,如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控制)和模糊控制分析这些策略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10.3 过程优化方法介绍过程优化的基本方法和算法,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和小肠曲线法解释这些方法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和效果10.4 过程控制与优化的案例分析探讨实际化工过程中过程控制与优化的案例,分析其效果和经济效益第十一章:化工过程强化的途径11.1 过程强化的意义强调过程强化在提高化工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中的重要性讨论过程强化的目标和方法11.2 反应工程强化技术介绍反应工程中常用的强化技术,如微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和流动床反应器分析这些技术在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方面的应用11.3 分离工程强化技术讨论分离工程中常用的强化技术,如膜分离、吸附和离子交换分析这些技术在提高分离效率和降低能耗方面的应用11.4 能量工程强化技术介绍能量工程中常用的强化技术,如热泵、热交换器和制冷循环分析这些技术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方面的应用第十二章:化工过程中的节能与减排12.1 节能的意义与途径强调节能对于化工生产的重要性讨论节能的途径和方法,如过程优化、设备改进和能源管理12.2 减排的意义与途径强调减排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讨论减排的途径和方法,如废物利用、污染物控制和清洁生产12.3 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介绍节能减排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分析这些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12.4 节能减排的政策与法规讨论国家和地方关于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法规分析遵守这些政策和法规的重要性及应对措施第十三章:化工过程中的危险与防护13.1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介绍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分析化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和风险13.2 安全技术与措施介绍化工过程中常用的安全技术和措施,如泄压装置、防火防爆设施和紧急停车系统分析这些技术和措施在防止事故发生和减轻事故损失方面的作用13.3 职业健康与防护强调职业健康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讨论化工过程中职业病的类型和防护方法13.4 应急预案与救援介绍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分析化工事故应急救援的方法和措施第十四章:化工企业的管理与组织14.1 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介绍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价和组织结构设计分析这些原理在化工企业中的应用和效果14.2 企业战略与规划强调企业战略和规划在化工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讨论企业战略的类型和制定方法14.3 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介绍企业技术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分析企业技术创新在提高竞争优势和适应市场需求方面的作用14.4 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培训强调企业文化建设在提高员工凝聚力和促进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讨论员工培训的方法和内容第十五章:化工行业的现状与展望15.1 化工行业的现状分析全球化工行业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讨论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15.2 化工行业的挑战与机遇强调化工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应对这些挑战和机遇的方法和策略15.3 化工行业的发展方向介绍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分析低碳经济、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在化工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15.4 化工行业的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强调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在推动化工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化工过程的基本类型和特点2. 流体力学、热力学和化学平衡的基础知识3. 常见单元操作和单元过程的原理和应用4. 泵与风机、膜分离技术、吸附工程、离子交换与电解、热泵与制冷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备设计5. 过程控制与优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6. 化工过程强化的途径、节能与减排的措施和技术7. 化工过程中的危险与防护、管理与组织、行业的现状与展望难点:1. 流体力学方程在复杂情况下的应用2.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的概念理解3. 化学平衡的计算和反应工程的优化4. 分离工程中膜污染和清洗的技术5. 吸附工程中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的分析6. 离子交换与电解设备的设计和操作7. 过程控制中的PID控制和优化算法8. 化工过程强化、节能减排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效果评估9. 化工企业管理和组织结构的优化10. 化工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这些重点和难点涵盖了教案《化工原理》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时,需要充分的实践和老师的指导。
离心技术离心技术离心是利用旋转运动的离心力以z离心是利用旋转运动的离心力,以及物质的沉降系数或浮力密度的差别进行分离、浓缩和提纯的项操作技进行分离、浓缩和提纯的一项操作技术。
主要内容z离心的基本原理z离心设备的分类z离心机的选择z 离心技术应用实例一、离心的基本原理z 利用转子高速旋转时所产生的强大离心力,加快颗粒的沉降速度,把样品中不同沉降系数的或浮力密度差的物质分离开。
离心力)当离心机转子以一定的角速度z 离心力(F ):当离心机转子以一定的角速度ω(弧度/秒)旋转,颗粒的旋转半径为r (厘米)时,颗粒所受的向外的力即离心力力即离心力。
2==F ma m rωω:旋转角速度ω: 旋转角速度r:旋转体离旋转轴的距离()2/sec n rad πω=60相对离心力(RCF):又称分离因数,是衡量离心程度的相对离心力参数,是指在离心力场中,作用于颗粒的离心力相当于地球引力的倍数,单位是重力加速度g (980cm/秒2)。
RCF=ω2r/980=4π2n 2r/3600*980= 1.119*10-5n 2r222524 1.11910980r n r RCF n r ωπ−===×3600980×低速离心时常以每分钟的转数rpm (即n )来作为离心力单n:转子每分钟的转数(rpm)位;而高速离心则以g 表示。
Dole&Cotzias制作了转子速度和半径相对应的离心力列线图半径相对离心力转数Sedimentation coefficient (S)沉降系数Sedimentation coefficient (S)z 离心沉降和重力沉降只是对沉降的作用力不同,离心沉降的速度v 2v S r ω=z其中S 即为沉降系数。
z S 表示单位离心场中粒子的移动速度。
2303S −沉降速度212221log log 2.303()r r v r t t ωω===−单位离心力zr 1:离心前粒子距离转轴的距离z r :离心后粒子距离转轴的距离2在实际应用时常在1010-13秒左右,故把S在实际应用时常在Svedberg单位,单位,秒称为一个Svedberg沉降系数10沉降系数-1310秒称为一个。
离心现象及其应用教学教案第一章:离心现象的引入1.1 教学目标:了解离心现象的定义和产生条件。
掌握离心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1.2 教学内容:离心现象的定义和产生条件。
离心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洗衣机、汽车轮胎、洒水车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实例,自主发现离心现象的存在。
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直观地展示离心现象。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利用洗衣机脱水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离心现象的存在。
1.4.2 讲解:讲解离心现象的定义和产生条件。
举例说明离心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1.4.3 互动:让学生分享生活中观察到的离心现象实例。
讨论离心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1.4.4 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观察和描述离心现象的应用实例。
第二章:离心现象的原理分析2.1 教学目标:理解离心现象的物理原理。
掌握离心现象的数学描述方法。
2.2 教学内容:离心现象的物理原理,包括向心力和离心力的概念。
离心现象的数学描述方法,包括圆周运动的公式和离心率的计算。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公式和实例,让学生理解离心现象的物理原理。
通过数学推导,让学生掌握离心现象的数学描述方法。
2.4 教学步骤:2.4.1 复习:复习上一章节的离心现象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离心现象的原理。
2.4.2 讲解:讲解离心现象的物理原理,包括向心力和离心力的概念。
推导离心现象的数学描述方法,包括圆周运动的公式和离心率的计算。
2.4.3 互动:让学生通过实例,应用离心现象的数学描述方法进行计算。
讨论离心现象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2.4.4 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数学描述方法,分析和计算离心现象实例。
3.1 教学目标:掌握离心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实例。
理解离心现象在工程和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离心现象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如水利工程、机械制造、医学等。
离心现象在工程和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第三版答案第五章答案第五章分离方法与技术
1.现代分离技术包括哪些?
A.离心分离、膜分离、层析分离、溶剂萃取、电泳分离、细胞分离、
凝胶电泳、组蛋白分离,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等。
2.什么是吸附分离?
A.吸附分离是一种利用介质对待分离物质表面的吸附作用实现分离的
方法,主要有离子交换、活性炭吸附、动态混凝土吸附、多孔介质吸附、
吸附液晶体等。
3.层析分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A.层析分离是一种基于物质的性质(如电荷、大小、密度、极性等)
在特殊介质中的分离机理,通常是利用物质在介质中的不同移动速度实现
分离的。
4.溶剂萃取的优势是什么?
A.溶剂萃取是一种利用溶剂间的不相溶和亲和力,将待分离物质从一
个介质中迁移到另一个介质中实现分离的方法。
溶剂萃取的优势在于多数
化合物的组分都能在指定的溶剂中受到萃取,萃取过程快速,分离效率高,可操作性强,可实现完全分离等。
5.电泳分离的原理是什么?
A.电泳分离是利用电场引起电荷对等物质在液相介质中的有规律迁移
实现分离的方法,也可称之为电动力层析。
它是利用物质在电场作用下的
有规律的移动,对具有不同电荷或分子量的物质经电泳的不同移动速度实现分离的。
第五章提取、分离与精制习题二、名词解释1.有效成分2.辅助成分3.无效成分4.提取5.浸润6.解吸作用7.精制8.浸提辅助剂9.煎煮法10.表面活性剂11.浸渍法12.渗漉法13.深层滤过14.离心分离法15.超滤16.透析法17.盐析法18.水提醇沉淀法19.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醇提水沉淀法三、填空题1.药材成分可分为有效成分、、无效成分和组织成分。
2.中药材的浸提过程,包括润湿与渗透、______及成分扩散等几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3.可用作超临界流体的气体很多,但只有______最常用。
4.透析法是利用______来使小分子物质与大分子物质分离的方法。
5.于溶液中加入大量的无机盐使所含蛋白质等高分子物质沉淀析出而与其他成分分离的方法,称______。
6.水蒸气蒸馏法可分为共水蒸馏法、通水蒸气蒸馏法及______。
7.可用于分子分离的滤过方法是______。
8.乙醇含量在50%~70%时,适于浸提______。
9.用碱作为浸提辅助剂时,应用最多的是______。
10.在所有浸提方法中,______法在提取过程中可保持最大的浓度梯度。
11.应用水提醇沉法精制中药提取液时,当药液中含醇量达到50%~60%时,主要可除去______杂质。
12.常用的助滤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浸提过程中,溶剂通过______进入细胞组织。
14.在浸提过程中常加入酸、碱的作用是为了增加有效成分的______。
15.扩散公式中dc/dx代表______。
16.丙酮既可作为______又可作为脱水剂。
17.在单渗漉法的操作中,慢漉流速为______ml/min,快漉流速为______ml /min。
18.渗漉法提取时,渗漉效果与渗漉柱高度成______,与柱直径成______。
19.分离因数是指物料所受______与重力之比值。
20.有效成分受热易被破坏的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宜采取的提取方法为______。
第五章提取、分离与精制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1.浸提的基本原理是A.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成分的溶解浸出B.溶剂的浸润,成分的解吸与溶解C.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成分的解吸与溶解,溶质的扩散与置换D.溶剂的浸润,成分的溶解与滤过,浓缩液扩散E.溶剂的浸润,浸出成分的扩散与置换2.药材浸提过程中推动渗透与扩散的动力是A.温度B.溶媒用量C.时间D.浸提压力E.浓度差3.与溶剂润湿药材表面无关的因素是A.浓度差B.药材性质C.浸提压力D.溶剂的性质E.接触面的大小4.浸提时,一般温度应控制在A.浸提溶剂的沸点或接近沸点B. 100°CC. 100°C以下D. 100°C 以上E. 150°C5.浸提过程中,溶剂通过下列哪一个途径进入细胞组织A.毛细管B.与蛋白质结合C.与极性物质结合D.药材表皮E.细胞壁破裂6.浸提药材时A.粉碎度越大越好B.温度越高越好C.时间越长越好D.溶媒pH越高越好E.浓度差越大越好7.下列哪一种方法不能增加浸提浓度梯度A.浓度差B.扩散速率C.扩散系数D.扩散半径A.不断搅拌B.更换新鲜溶剂C.连续逆流提取D.动态提取E.高压提取8.在扩散公式中代表A.浓度差B.扩散速率C.扩散系数D.扩散半径E.扩散浓度9.乙醇作为浸出溶媒不具备的特点是A.极性可调B.溶解范围广C.可以延缓酯类药物的水解D.具有防腐作用E.可用于药材脱脂10.浸提过程中加入酸、碱的作用是A.增加浸润与渗透作用B.增加有效成分的溶解作用C.增大细胞间隙D.增加有效成分的扩散作用E.防腐11.下列关于单渗漉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药材先湿润后装筒B.浸渍后排气C.慢漉流速为1〜5ml / minD.快漉流速为5〜8ml / minE.大量生产时,每小时流出液应相当于渗漉容器被利用容积的1/24〜1/1212.渗漉法提取时,影响渗漉效果的因素是A.与渗漉柱高度成正比,与柱直径成反比B.与渗漉柱高度成反比,与柱直径成正比C.与渗漉柱高度成反比,与柱直径成反比D.与渗漉柱高度成正比,与柱直径成正比E.与渗漉柱大小无关13.回流浸提法适用于A.全部药材B.挥发性药材C.对热不墩感的药材D.动物药E.矿物药14.下列哪一种操作不属于水蒸气蒸镭浸提法A.水中蒸憎B.挥发油提取C.水上蒸憎D.多效蒸发E.通水蒸气蒸憎15.煎煮法作为最广泛应用的基本浸提方法的原因是A.水经济易得B.水溶解谱较广C.可杀死微生物D.浸出液易于滤过E.符合中医传统用药习惯16.下列不适于用作浸渍法溶媒的是A.乙醇B.白酒C.丙酮D.水E.甲醇17.下列溶剂中既可以作为脱脂剂乂可以作为脱水剂的是A.醋酸乙酯B.丙酮C.氯仿D.油瞇E.苯18.关于分离因数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分离因数是物料的重量与所受离心力之比值B.分离因数是物料的所受离心力与重力的乘积C.分离因数越大,离心机分离容量越大D.分离因数越小,离心机分离能力越强E.分离因数越大,离心机分离能力越强19.下列哪一种分离方法属于沉降分离法A.板框压滤机B.蝶片式离心机C.水提醇沉法D.树脂分离法E.膜分离法20.以下关于水提醇沉法操作的论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药液浓缩至稠膏B.水煎液浓缩后即可加入乙醇C.用酒精讣测定药液中的含醇量D.慢加醇,快搅拌E.回收上清液,弃去沉淀21.“架桥现象”容易在下列哪种方法中出现A.水醇法B.醇水法C.吸附澄清法D.大孔树脂精制法E.滤过法22.以下关于滤过速度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滤渣层两侧的压力差越大,滤速越大B.滤速与滤器的面积成正比C.滤速与滤材毛细管半径成正比D.滤速与毛细管长度成正比E.滤速与料液黏度成反比23.下列关于滤过方法叙述错误的是A.滤过方法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B.板框压滤机适用于醇沉液滤过C.板框压滤机适用于黏度高的液体作密闭滤过D.常压滤过法适用于小量药液滤过E.垂熔玻璃滤器适用于注射剂滴眼液的精滤24.以下有关微孔滤膜滤过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孔径均匀,孔隙率高、滤速高B.滤过阻力小C.滤过时无介质脱落D.不易堵塞E.可用于热敬性药物的除菌净化25.不能作为助滤剂的是A.硅藻土B.滑石粉C.活性炭D.药材粉末E.陶瓷粉26.下列哪一种料液可用板框压滤机滤过A.丹参浓缩液B.小青龙合剂C.甘草流浸膏D.黃精水煎煮液E.滴眼液27.不宜采用超滤膜滤过的药液是A.中药注射剂B.中药合剂C. 口服液D.酊剂E.酒剂28.一般以分子量截留值为孔径规格指标的滤材是A.微孔滤膜B.砂滤棒C.滤纸D.超滤膜E.垂熔玻璃滤器29.对离子交换树脂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制备纯水B.可用于离子型活性成分的分离精制C.含有极性与非极性基团两部分D.只允许阴离子通过E.不溶于水,但能吸水膨胀30.有关大孔吸附树脂精制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孔吸附树脂一般是先以乙醇洗脱杂质,再以不同浓度乙醇洗脱有效成分B.大孔吸附树脂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及多孔性C.不同规格的大孔树脂有不同的极性D.应结合成分性质选择大孔树脂的类型、型号、洗脱剂浓度E.提取物上样前要滤过处理【B型题】[31〜35]A.煎煮法B.浸渍法C.渗漉法D.双提法E.水蒸气蒸憎法31.有效成分尚未清楚的方剂粗提宜采取的提取方法为32.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的方剂宜采取的提取方法为33.挥发性成分、水溶性成分为有效成分的方剂宜采取的提取方法为34.无组织结构的药材,新鲜药材宜采取的提取方法为35.有效成分受热易被破坏的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宜采取的提取方法为[36〜40]A.沉降分离法B.离心分离法C.袋滤器分离法D.超滤法E.旋风分离器分离法36.固体含量高的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宜选用37.固体微粒粒径很小的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宜选用38.固体和气体混合物的分离宜选用39.粗细不同固体粉末的分离可选用40.分子量大小不同的蛋白质溶解物分离宜选用[41〜45]A.平衡水B.自由水C.结合水D.非结合水E.自由水分和平衡水分之和41.存在于物料细小毛细管中及细胞中的水分为42.存在于物料表面及粗大毛细管中的水分为43.干燥过程中可以除去的水分为44.干燥过程中不能除去的水分为45.物料中所含有的水分为[46〜50]A.烘干干燥B.减压干燥C.沸腾干燥D.喷雾干燥E.冷冻干燥46.一般药材的干燥多选用47.稠浸膏的干燥宜选用48.较为黏稠液态物料的干燥宜选用49.颗粒状物料的干燥宜选用50.高热敬性物料的干燥宜选用[51〜55]A.昔元、香豆素类B.生物碱C.新鲜动物药材的脱脂D.黄酮类、昔类E.树脂类、芳绘类□ 1. 70%〜90%的乙醇可用于提取42. 40%〜70%的乙醇可用于提取□3.水中加入1%的酷酸提取54.90 %的乙醇可用于提取55.丙酮【X型题】56.影响浸提的因素,是下列哪些项A.药材的成分与粒度B.浸提的时间与温度C.溶剂的用量与pH值D.溶剂性质E.浸提的压力57.90%乙醇可浸出的成分有A.油用脂类B.黄酮、昔类C.叶绿素D.芳桂类E.祜类58.下列浸提取方法中,哪些方法适合以乙醇为溶剂进行提取A.冷浸渍法B.热浸渍法C.煎煮法D.渗漉法E.回流法59.下列关于影响浸提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有A.药材粉碎的越细越好B.提取的次数越多越好C.药材先润湿有利于溶剂的浸提D.浸提温度越高越好E.浓度梯度越大越好60.渗漉法的优点为A.为动态浸岀B.药材充填操作简单C.提取液不必另行滤过D.节省溶剂E.适用于配制高浓度制剂61.下列有关渗漉法叙述正确的是A.药粉越细,浸出越完全B.装筒前药粉用溶媒湿润C.装筒时药粉应较松,使溶剂容易扩散D.药粉装完后,添加溶媒,并排出空气E.控制适当的渗漉速度62.适用于渗漉法提取制备的有A.含贵重药的制剂B.含毒性药的制剂C.含黏性药材的制剂D.高浓度制剂E.含新鲜及易膨胀药材的制剂63.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的特点是A.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来调节对成分的溶解度B.CO:是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C.条件适宜可达100%提取D.适用于热敬性,易氧化的有效成分提取E.只能用于提取亲脂性、低分子量物质64.药物滤过分离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A.加于滤渣层两侧的压力差B.滤器面积C.料液的拈度D.滤渣层毛细管的半径E.滤渣层毛细管的长度65.常用的浸提方法有A.煎煮法B.浸渍法C.渗漉法D.回流法E.水蒸气蒸憎法66.常用的分离方法有A.沉降分离法B.离心分离法C.静置分离法D.滤过分离法E.冷冻分离法67.滤过方式为深层滤过的滤器有A.布氏漏斗B.板框压滤机C.垂熔玻璃漏斗D.砂滤棒E.微孔滤膜滤器68.常用的精制方法A.水提醇沉法B.膜分离法C.大孔树脂精制法D.絮凝沉降法E.自然沉降法69.下列措施中,哪些有助于提高浸提效果A.将药材粉碎成极细粉B.强制浸出液循环流动C.用酸或碱调节浸提溶剂的pH值D.渗漉时让浸出液快速流出E.在浸提过程中不断搅拌70.乙醇作为浸出溶媒所具备的特点是A.极性可调B.溶解范围广C.可以延缓酯类药物的水解D.具有防腐作用E.可用于药材脱脂二、名词解释1.有效成分2.辅助成分3.无效成分4.提取5.浸润6.解吸作用7.精制&浸提辅助剂9.煎煮法10.表面活性剂11.浸渍法12.渗漉法13.深层滤过14.离心分离法15.超滤16.透析法17.盐析法1&水提醇沉淀法19.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醇提水沉淀法三、填空题1.药材成分可分为有效成分、_____ 、无效成分和组织成分。
高中生物教材分离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离心分离实验,掌握分离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了解离心机的使用
实验材料:离心管、离心机、盐水溶液、砂和水混合物
实验步骤:
1. 将准备好的盐水溶液倒入离心管中,占据约1/3的容积
2. 将准备好的砂和水混合物倒入同一离心管中
3. 将裝满溶液和混合物的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设置适当的离心速度和时间
4. 完成离心后,观察离心管中的变化,并记录结果
实验原理:离心分离是利用离心机的离心力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开来的方法。
当离心机旋转时,会产生向外的离心力,从而使得比较重的成分向离心管底部沉积,比较轻的成分向上浮动,实现了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离。
实验结果:离心后,盐水溶液会沉积于离心管底部,而砂和水混合物则向上浮动,实现了两者的分离。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会了离心分离的原理和方法,也了解了离心机的使用。
离心分离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分离技术,在实验和生产中都有广泛应用。
拓展实验: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混合物进行离心分离实验,比如油水混合物、固体颗粒混合物等,加深对离心分离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注意事项:操作离心机时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定,防止发生意外。
离心后处理废弃物要按照实验室规定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