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生产技术工艺
- 格式:docx
- 大小:45.17 KB
- 文档页数:11
橡胶生产工艺流程
《橡胶生产工艺流程》
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轮胎、橡胶制品、胶水等领域。
橡胶的生产工艺流程经过多道工序,包括橡胶树的采胶、橡胶的加工和成型等步骤。
首先是橡胶树的采胶。
橡胶树的树干上有一层薄薄的橡胶乳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橡胶树胶。
工人们会用特制工具在橡胶树的树干上划上几道口,让橡胶乳液自然流出。
采胶一般在清晨进行,因为此时橡胶乳液的含水量相对较低,采得的橡胶更加纯正。
接下来是橡胶的加工。
采集到的橡胶乳液需要经过凝固、干燥等工序,变成实心的橡胶块。
首先将橡胶乳液倒入模具中,然后放入蒸汽锅中进行加热,使橡胶乳液凝固成块状。
接着将凝固后的橡胶块放置在干燥室中进行干燥,使橡胶块的含水量达到标准。
这样处理后的橡胶块就可以作为原料,用于生产橡胶制品。
最后是橡胶的成型。
经过加工的橡胶块会被送入成型机器中,经过一系列的模具和工序,变成各种橡胶制品,如轮胎、橡胶管、胶水等。
这些橡胶制品最终会被用于各种行业和领域。
总的来说,橡胶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橡胶树的采胶、橡胶的加工和成型。
这些工序都需要精准的操作和高效的机器设备,以确保产出的橡胶品质优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橡
胶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为各个行业提供更好的橡胶原料。
橡胶制品生产工艺规范橡胶制品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重要工业材料,其制造工艺规范对于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环境安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橡胶制品的材料选择、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材料选择橡胶材料是橡胶制品的基础,其选择对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应根据产品的功能及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橡胶材料。
常见橡胶材料有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不同材料的耐热、耐寒、耐腐蚀性能有所差异。
此外,应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填充剂、增塑剂和硫化剂,以提高橡胶制品的机械性能和耐用性。
二、生产过程1. 混炼工艺规范橡胶混炼是将橡胶材料与各种辅助剂混合均匀的过程。
应根据不同橡胶材料的特性和产品要求,合理选择混炼工艺参数,包括温度、时间、轴速和胶料的加入顺序等。
在混炼过程中,应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生产的稳定性。
2. 成型工艺规范成型是将橡胶胶料通过模具加热、压制等工艺方式形成所需的产品形状。
应根据产品结构和尺寸要求,合理选择成型工艺,包括成型温度、压力、冷却时间等参数。
在成型过程中,应遵循模具装配、胶料的成型量控制以及产品冷却升级等规范,确保产品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
3. 硫化工艺规范硫化是橡胶制品的重要工艺环节,通过硫化使橡胶胶料发生交联反应,提高产品的硬度、耐磨性和强度。
应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硫化温度、时间,以及硫化剂的用量。
同时,应加强硫化炉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硫化温度的控制稳定性。
三、质量控制1. 原材料质量控制应定期进行原材料的质量检测,检验其主要性能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建立材料供应商的质量评估体系,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质量可控。
2.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生产过程中应建立并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包括设备的日常检修和保养、产品尺寸和外观的检测、不合格品的处理等。
同时,应建立生产记录和追溯体系,确保生产数据的准确性和产品质量可追溯性。
3. 产品质量控制应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检测方法和标准,对成品进行全面检测,包括尺寸、硬度、拉伸强度、耐磨性等多个指标。
橡胶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橡胶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橡胶原料的准备、混炼、造型、硫化、整形和检测等几个主要步骤。
首先是橡胶原料的准备。
橡胶原料一般包括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中取得的橡胶乳,合成橡胶则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制得。
将橡胶原料根据所需成品的性质、用途和制造方法选择合适的橡胶种类,并进行称量和破碎处理。
接下来是混炼。
将橡胶原料加入混炼机中进行混炼。
混炼的目的是将橡胶原料中的各种添加剂和助剂充分分散均匀,使其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物理性能。
然后是造型。
将混炼好的橡胶料送入造型机中,通过模具的加工和挤压,将橡胶形成所需的产品形状。
制造橡胶制品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压制、挤出、注塑、涂覆等。
接下来是硫化。
将造型好的橡胶制品放入硫化炉中进行硫化处理。
硫化是将橡胶中的硫元素和硫化剂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使橡胶中的链结成弹性体的工艺,使橡胶制品具有弹性和耐久性。
然后是整形。
硫化后的橡胶制品需要进行裁剪、修整、打磨等整形工艺,使其外观完美和尺寸标准。
最后是检测。
对橡胶制品进行质量检验,通过检测其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外观等,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要求。
总而言之,橡胶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橡胶原料的准备、混炼、造型、硫化、整形和检测等几个主要步骤。
不同类型的橡胶制品可能会有些差异,但总体来说,这个流程较为基本和普遍。
通过这些工艺步骤,能够确保橡胶制品的质量和性能。
橡胶厂工艺流程
橡胶是由许多种不同的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它们有许多不同的形态,所以就有许多不同的生产工艺。
橡胶生产工艺一般分以下几个阶段:
1.橡胶原料——主要是天然胶、合成胶和混合胶。
天然胶是指从各种植物中提取的天然胶,主要成分是天然橡胶;合成胶是指用各种合成树脂经化学反应而得到的一种或几种单体物质,如丁苯橡胶、氯丁橡胶、丁基橡胶等;混合胶则是由几种天然胶和合成胶混合而成。
2.成型——在机械力(如压强)作用下,胶料从模子中挤出成为一定形状的制品。
在成型过程中,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制品的质量和产量,如温度、压力、模具等。
3.硫化——硫化过程就是将混合物加热至一定温度,并通入一定压力(如压缩空气)进行反应,在一定的时间内使混合物中的某些分子断裂成较小的分子或形成交联结构。
硫化是橡胶工业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
通过硫化,可以将各种不同性质的橡胶加工成各种制品。
在各种橡胶制品中,生胶占70~80%。
—— 1 —1 —。
橡胶生产工艺流程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材料,广泛用于制作胶鞋、轮胎、橡胶管等产品。
橡胶的生产工艺流程经过多个步骤,包括橡胶原料的选取、橡胶混炼、硫化加工等。
本文将介绍橡胶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各个步骤的具体操作。
1. 橡胶原料的选取橡胶的生产以橡胶树的乳液为主要原料,通常在东南亚地区种植大量橡胶树以供橡胶生产。
橡胶原料的选取是橡胶生产的第一步,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天然橡胶乳液:天然橡胶乳液是通过采集橡胶树的乳液得到的自然橡胶原料,是橡胶生产中最主要的原料之一。
•合成橡胶:除了天然橡胶外,合成橡胶也是橡胶生产中常用的原料。
合成橡胶通常是通过对石油化工产品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的合成材料,具有一定的优点和特性。
橡胶生产中的原料选取将直接影响橡胶制品的质量和性能,因此需要根据具体产品要求选取合适的原料。
2. 橡胶混炼橡胶混炼是橡胶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将橡胶原料与各种添加剂充分混合均匀,并对其进行加热、压缩等处理,以增强橡胶的流动性和可加工性。
橡胶混炼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橡胶预处理:将橡胶原料进行初步处理,如去除杂质、破碎、粉碎等。
•混合:将橡胶原料与添加剂进行均匀混合,在橡胶混炼机中进行搅拌、压缩等处理,使橡胶原料与添加剂充分融合。
•加工:对混合后的橡胶进行加热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温度和粘度,以便后续成型。
橡胶混炼的质量和工艺控制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操作和管理。
3. 硫化加工硫化是橡胶生产中至关重要的工艺步骤,通过硫化可以使橡胶成品具有较好的强度、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
硫化加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硫化剂添加:向经过混炼处理的橡胶中加入硫化剂,如硫化胶、过硫酸盐等,促进橡胶分子间的交联反应。
•硫化处理:将橡胶制品放入硫化罐中进行硫化处理,通常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使橡胶形成交联结构,提高其强度和耐磨性。
硫化加工是橡胶生产的关键环节,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需要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橡胶从原料到成品的一般工艺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橡胶从原料到成品的一般工艺流程引言橡胶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各行各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橡胶制品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
橡胶制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材料,用于生产各种产品,从汽车轮胎到家具配件都有橡胶制品的身影。
本文将介绍橡胶制品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包括原料准备、混炼、挤压、成型、硫化等环节。
1. 原料准备
橡胶制品的生产过程首先需要准备橡胶原料。
橡胶通常是从橡胶树上采集的,经过处理后变成橡胶块或橡胶粉。
除了橡胶外,生产橡胶制品还需要添加助剂,如硫化剂、促进剂、抗氧化剂等。
2. 混炼
将橡胶块或橡胶粉与助剂混合均匀是橡胶制品生产的第一步。
混炼的目的是在原料中均匀分布各种成分,并提高橡胶的韧性和弹性。
混炼通常需要使用橡胶混炼机来完成。
3. 挤压
混炼后的橡胶原料经过挤压成型,成为一定形状的橡胶带或橡胶管。
挤压是通过挤压机完成的,橡胶原料被挤压出来后,在传送带上进行输送。
4. 成型
橡胶带或橡胶管经过挤压后还需要进行成型。
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将橡胶原料切割、压制成所需的形状。
常见的成型方式包括模具压制、注射成型等。
5. 硫化
硫化是橡胶制品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加热橡胶制品并加入硫化剂,使橡胶原料交联,提高橡胶的硬度和耐磨性。
硫化过程可以通过热压硫化、热风硫化等方式完成。
结语
橡胶制品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混炼、挤压、成型和硫化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影响着成品的品质和性能。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橡胶制品。
1 综述橡胶制品的主要原料是生胶、各种配合剂、以及作为骨架材料的纤维和金属材料,橡胶制品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包括塑炼、混炼、1 综述橡胶制品的主要原料是生胶、各种配合剂、以及作为骨架材料的纤维和金属材料,橡胶制品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包括塑炼、混炼、压延、压出、成型、硫化6个基本工序。
橡胶的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是解决塑性和弹性矛盾的过程,通过各种加工手段,使得弹性的橡胶变成具有塑性的塑炼胶,在加入各种配合剂制成半成品,然后通过硫化是具有塑性的半成品又变成弹性高、物理机械性能好的橡胶制品。
2 橡胶加工工艺2.1塑炼工艺生胶塑炼是通过机械应力、热、氧或加入某些化学试剂等方法,使生胶由强韧的弹性状态转变为柔软、便于加工的塑性状态的过程。
生胶塑炼的目的是降低它的弹性,增加可塑性,并获得适当的流动性,以满足混炼、亚衍、压出、成型、硫化以及胶浆制造、海绵胶制造等各种加工工艺过程的要求。
掌握好适当的塑炼可塑度,对橡胶制品的加工和成品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在满足加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可塑度。
随着恒粘度橡胶、低粘度橡胶的出现,有的橡胶已经不需要塑炼而直接进行混炼。
在橡胶工业中,最常用的塑炼方法有机械塑炼法和化学塑炼法。
机械塑炼法所用的主要设备是开放式炼胶机、密闭式炼胶机和螺杆塑炼机。
化学塑炼法是在机械塑炼过程中加入化学药品来提高塑炼效果的方法。
开炼机塑炼时温度一般在80℃以下,属于低温机械混炼方法。
密炼机和螺杆混炼机的排胶温度在120℃以上,甚至高达160-180℃,属于高温机械混炼。
生胶在混炼之前需要预先经过烘胶、切胶、选胶和破胶等处理才能塑炼。
几种胶的塑炼特性:天然橡胶用开炼机塑炼时,辊筒温度为30-40℃,时间约为15-20min;采用密炼机塑炼当温度达到120℃以上时,时间约为3-5min。
丁苯橡胶的门尼粘度多在35-60之间,因此,丁苯橡胶也可不用塑炼,但是经过塑炼后可以提高配合机的分散性顺丁橡胶具有冷流性,缺乏塑炼效果。
橡胶生产工艺及技术经济分析论文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医疗、机械等领域。
橡胶生产工艺及技术经济分析是橡胶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橡胶生产工艺、工艺优化和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橡胶生产工艺橡胶生产工艺主要分为自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两种。
自然橡胶主要通过切割橡胶树皮得到。
首先要做的是选定棵树,然后用划痕方法将树皮割开,让乳液流出来收集,我们收集好的乳液会进入橡胶场进行加工。
经析出器分离,得到结块橡胶,进一步经过洗涤等工艺,得到极细小的颗粒状物料,即乳胶干胶,最终经加工加工成各种形状。
合成橡胶生产工艺主要过程为合成、混炼、压制,并可进行最终处理。
合成是指各种单体经过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链的过程,主要原材料是苯乙烯、丁二烯和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混炼则是将各种原材料加入到橡胶机进行机械切割,使各种单体分散均匀,加入助剂形成橡胶混炼胶。
压制则是将橡胶混炼胶放到模具中进行挤出或压制,最终得到不同形状的橡胶制品。
二、工艺优化工艺优化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工艺稳定性和产品质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原材料优化。
选择优质原材料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艺稳定性。
2、工艺参数优化。
优化橡胶混炼机的转速和加热温度,可以降低能耗,提高混炼质量。
3、工艺流程优化。
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可以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能量消耗和提高产品质量。
4、检测优化。
通过建立完整的检测流程和标准,可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
三、技术经济分析技术经济分析是橡胶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优的橡胶生产工艺和流程。
以合成橡胶为例,技术经济分析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1、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必须符合市场需求和公司规模。
2、原材料成本。
原材料成本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价格和市场竞争力。
3、设备技术水平。
先进设备可以降低能源消耗、生产效率提高,但也需要更高的设备投入。
4、企业管理模式。
优秀的管理模式和员工素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橡胶生产六大工艺橡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材料,其生产过程通常包括六大工艺。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六大工艺,包括橡胶的采集、研磨、混炼、成型、硫化和加工。
第一大工艺是橡胶的采集。
橡胶主要来自于橡胶树的树液,树液在被采集后会流入集液器中。
采集橡胶树的树液需要注意采集时间和方式,以免对树液的质量和树木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第二大工艺是橡胶的研磨。
在研磨过程中,橡胶块被切碎成小颗粒,以便后续的混炼和成型工艺。
研磨的目的是使橡胶颗粒的尺寸和形状更加均匀,提高橡胶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
第三大工艺是橡胶的混炼。
混炼是将橡胶颗粒与其他添加剂(如增塑剂、硫化剂等)进行混合,以改善橡胶的性能。
混炼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时间和混炼机械的运行状态,确保橡胶与添加剂充分混合均匀。
第四大工艺是橡胶的成型。
成型是将混炼好的橡胶料通过挤出、压延、压制等方式制成所需的形状。
成型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成型设备和工艺参数,保证产品的尺寸和性能符合要求。
第五大工艺是橡胶的硫化。
硫化是橡胶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加热橡胶制品与硫化剂反应,使橡胶分子之间形成交联结构,提高橡胶的强度、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
硫化过程中需要控制硫化温度和时间,以及硫化剂的种类和用量,确保橡胶制品的质量。
最后一大工艺是橡胶的加工。
加工是指对硫化好的橡胶制品进行后续处理,包括修整边角、打磨表面、安装配件等。
加工的目的是使橡胶制品的外观更加美观,尺寸更加精确,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通过以上六大工艺,橡胶从采集到最终成品的过程得以完整实现。
这些工艺相互衔接,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对橡胶制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橡胶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个工艺的参数和操作方法,确保橡胶制品达到设计要求,并具有优良的性能和可靠的质量。
总结起来,橡胶生产的六大工艺包括采集、研磨、混炼、成型、硫化和加工。
这些工艺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
只有在每个工艺环节都严格把控,才能生产出优质的橡胶制品。
橡胶生产技术工艺1 综述橡胶制品的主要原料是生胶、各种配合剂、以及作为骨架材料的纤维和金属材料,橡胶制品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包括塑炼、混炼、压延、压出、成型、硫化6 个基本工序。
橡胶的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是解决塑性和弹性矛盾的过程,通过各种加工手段,使得弹性的橡胶变成具有塑性的塑炼胶,在加入各种配合剂制成半成品,然后通过硫化是具有塑性的半成品又变成弹性高、物理机械性能好的橡胶制品。
2 橡胶加工工艺2.1 塑炼工艺生胶塑炼是通过机械应力、热、氧或加入某些化学试剂等方法,使生胶由强韧的弹性状态转变为柔软、便于加工的塑性状态的过程。
生胶塑炼的目的是降低它的弹性,增加可塑性,并获得适当的流动性,以满足混炼、亚衍、压出、成型、硫化以及胶浆制造、海绵胶制造等各种加工工艺过程的要求。
掌握好适当的塑炼可塑度,对橡胶制品的加工和成品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在满足加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可塑度。
随着恒粘度橡胶、低粘度橡胶的出现,有的橡胶已经不需要塑炼而直接进行混炼。
在橡胶工业中,最常用的塑炼方法有机械塑炼法和化学塑炼法。
机械塑炼法所用的主要设备是开放式炼胶机、密闭式炼胶机和螺杆塑炼机。
化学塑炼法是在机械塑炼过程中加入化学药品来提高塑炼效果的方法。
开炼机塑炼时温度一般在80℃以下,属于低温机械混炼方法。
密炼机和螺杆混炼机的排胶温度在120℃以上,甚至高达160-180℃,属于高温机械混炼。
生胶在混炼之前需要预先经过烘胶、切胶、选胶和破胶等处理才能塑炼。
几种胶的塑炼特性:天然橡胶用开炼机塑炼时,辊筒温度为30-40℃,时间约为15-20min;采用密炼机塑炼当温度达到120℃以上时,时间约为3- 5min。
丁苯橡胶的门尼粘度多在35-60 之间,因此,丁苯橡胶也可不用塑炼,但是经过塑炼后可以提高配合机的分散性顺丁橡胶具有冷流性,缺乏塑炼效果。
顺丁胶的门尼粘度较低,可不用塑炼。
氯丁橡胶得塑性大,塑炼前可薄通3-5次,薄通温度在30-40℃。
乙丙橡胶的分子主链是饱和结构,塑炼难以引起分子的裂解,因此要选择门尼粘度低的品种而不用塑炼。
丁腈橡胶可塑度小,韧性大,塑炼时生热大。
开炼时要采用低温40℃以下、小辊距、低容量以及分段塑炼,这样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2.2 混炼工艺混炼是指在炼胶机上将各种配合剂均匀的混到生胶种的过程。
混炼的质量是对胶料的进一步加工和成品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即使配方很好的胶料,如果混炼不好,也就会出现配合剂分散不均,胶料可塑度过高或过低,易焦烧、喷霜等,使压延、压出、涂胶和硫化等工艺不能正常进行,而且还会导致制品性能下降。
混炼方法通常分为开炼机混炼和密炼机混炼两种。
这两种方法都是间歇式混炼,这是目前最广泛的方法。
开炼机的混合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包辊(加入生胶的软化阶段)、吃粉(加入粉剂的混合阶段)和翻炼(吃粉后使生胶和配合剂均达到均匀分散的阶段)。
开炼机混胶依胶料种类、用途、性能要求不同,工艺条件也不同。
混炼中要注意加胶量、加料顺序、辊距、辊温、混炼时间、辊筒的转速和速比等各种因素。
既不能混炼不足,又不能过炼。
密炼机混炼分为三个阶段,即湿润、分散和涅炼、密炼机混炼石在高温加压下进行的。
操作方法一般分为一段混炼法和两段混炼法。
一段混炼法是指经密炼机一次完成混炼,然后压片得混炼胶的方法。
他适用于全天然橡胶或掺有合成橡胶不超过50%的胶料,在一段混炼操作中,常采用分批逐步加料法,为使胶料不至于剧烈升高,一般采用慢速密炼机,也可以采用双速密炼机,加入硫磺时的温度必须低于100℃。
其加料顺序为生胶—小料—补强剂—填充剂—油类软化剂—排料—冷却—加硫磺及超促进剂。
两段混炼法是指两次通过密炼机混炼压片制成混炼胶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合成橡胶含量超过50%得胶料,可以避免一段混炼法过程中混炼时间长、胶料温度高的缺点。
第一阶段混炼与一段混炼法一样,只是不加硫化和活性大的促进剂,一段混炼完后下片冷却,停放一定的时间,然后再进行第二段混炼。
混炼均匀后排料到压片机上再加硫化剂,翻炼后下片。
分段混炼法每次炼胶时间较短,混炼温度较低,配合剂分散更均匀,胶料质量高。
2.3 压延工艺压延是将混炼胶在压延机上制成胶片或与骨架材料制成胶布半成品的工艺过程,它包括压片、贴合、压型和纺织物挂胶等作业。
压延工艺的主要设备是压延机,压延机一般由工作辊筒、机架、机座、传动装置、调速和调距装置、辊筒加热和冷却装置、润滑系统和紧急停车装置。
压延机的种类很多,工作辊筒有两个、三个、四个不等,排列形式两辊有立式和卧式;三辊有直立式、Γ型和三角形;四辊有Γ型、L型、Z型和S型等多种。
按工艺用途来分主要有压片压延机(用于压延胶片或纺织物贴胶,大多数三辊或四辊,各辊塑度不同)、擦胶压延机(用于纺织物的擦胶,三辊,各辊有一定得速比,中辊速度大。
借助速比擦入纺织物中)、通用压延机(又称万能压延机,兼有压片和擦胶功能、三辊或四辊,可调速比)、压型压延机、贴合压延机和钢丝压延机。
压延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工序:混炼胶的预热和供胶;纺织物的导开和干燥(有时还有浸胶)胶料在四辊或三辊压延机上的压片或在纺织物上挂胶依机压延半成品的冷却、卷取、截断、放置等。
在进行压延前,需要对胶料和纺织物进行预加工,胶料进入压延机之前,需要先将其在热炼机上翻炼,这一工艺为热炼或称预热,其目的是提高胶料的混炼均匀性,进一步增加可塑性,提高温度,增大可塑性。
为了提高胶料和纺织物的粘合性能,保证压延质量,需要对织物进行烘干,含水率控制在1-2%,含水量低,织物变硬,压延中易损坏,含水量高,粘附力差。
几种常见的橡胶的压延性能天然橡胶热塑形大,收缩率小,压延容易,易粘附热辊,应控制各辊温差,以便胶片顺利转移;丁苯橡胶热塑性小,收缩率大,因此用于压延的胶料要充分塑炼。
由于丁苯橡胶对压延的热敏性很显著,压延温度应低于天然橡胶,各辊温差有高到低;氯丁橡胶在75-95℃易粘辊,难于压延,应使用低温法或高温法,压延要迅速冷却,掺有石蜡、硬酯酸可以减少粘辊现象;乙丙橡胶压延性能良好,可以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连续操作,温度过低时胶料收缩性大,易产生气泡;丁腈橡胶热塑性小,收缩性大,在胶料种加入填充剂或软化剂可减少收缩率,当填充剂重量占生胶重量的50%以上时,才能得到表面光滑的胶片,丁腈橡胶粘性小易粘冷辊。
2.4 压出工艺压出工艺是通过压出机机筒筒壁和螺杆件的作用,使胶料达到挤压和初步造型的目的,压出工艺也成为挤出工艺。
压出工艺的主要设备是压出机。
几种橡胶的压出特性:天然橡胶压出速度快,半成品收缩率小。
机身温度50-60℃,机头70-80℃,口型80-90℃;丁苯橡胶压出速度慢,压缩变形大,表面粗糙,机身温度50-70℃,机头温度70-80℃,口型温度100-105℃;氯丁橡胶压出前不用充分热炼,机身温度50℃,机头℃,口型70℃;乙丙橡胶压出速度快、收缩率小,机身温度60-70℃,机头温度80-130℃,口型90-140℃。
丁腈橡胶压出性能差,压出时应充分热炼。
机身温度50-60℃,机头温度70-80℃。
2.5 注射工艺橡胶注射成型工艺是一种把胶料直接从机筒注入模性硫化的生产方法。
包括喂料、塑化、注射、保压、硫化、出模等几个过程。
注射硫化的最大特点是内层和外层得胶料温度比较均匀一致,硫化速度快,可加工大多数模压制品。
橡胶注射成型的设备是橡胶注射成型硫化机。
2.6 压铸工艺压铸法又称为传递模法或移模法。
这种方法是将胶料装在压铸机的塞筒内,在加压下降胶料铸入模腔硫化。
与注射成型法相似。
如骨架油封等用此法生产溢边少,产品质量好。
2.7 硫化工艺早先,天然橡胶的主要用途只是做擦字橡皮;后来才用于制造小橡胶管。
直到1823 年,英国化学家麦金托什才发明将橡胶溶解在煤焦油中然后涂在布上做成防水布,可以用来制造雨衣和雨靴。
但是,这种雨衣和雨靴一到夏天就熔化,一到冬天便变得又硬又脆。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当时许多人都在想办法。
美国发明家查理?古德伊尔也在进行橡胶改性的试验,他把天然橡胶和硫黄放在一起加热,希望能获得一种一年四季在所有温度下都保持干燥且富有弹性的物质。
直到1839年2月他才获得成功。
一天他把橡胶、硫黄和松节油混溶在一起倒入锅中(硫黄仅是用来染色的),不小心锅中的混合物溅到了灼热的火炉上。
令他吃惊的是,混合物落入火中后并未熔化,而是保持原样被烧焦了,炉中残留的未完全烧焦的混合物则富有弹性。
他把溅上去的东西从炉子上剥了下来,这才发现他已经制备了他想要的有弹性的橡胶。
经过不断改进,他终于在1844 年发明了橡胶硫化技术。
在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硫化是最后一道加工工序。
硫化是胶料在一定条件下,橡胶大分子由线型结构转变为网状结构的交联过程。
硫化方法有冷硫化、室温硫化和热硫化三种。
大多数橡胶制品采用热硫化。
热硫化的设备有硫化罐、平板硫化机等。
2.8 其它生产工艺橡胶制品的生产工艺还有浸渍法、涂刮法、喷涂法、蕉塑法等。
3 橡胶配方设计3.1 橡胶的硫化(交联)交联是橡胶高弹性的基础,其特点是在一个橡胶分子链上仅形成少数几处交联点,因此不会影响橡胶分子链段的运动。
橡胶的硫化体系较多,常见的有:硫黄硫化体系、过氧化物硫化体系、树脂硫化体系、氧化物硫化体系等3.1.1 硫黄硫化体系主要适应于二烯类橡胶,其硫化活性点是在双键旁边的α氢原子。
组成:硫黄活性剂:氧化锌,硬脂酸促进剂:噻唑类(DM,M),次磺酰胺类(CZ,NOBS),秋兰姆类(TETD,TMTM,TMTD),胍(D)图1 硫黄硫化体系的结构特点表1 硫黄硫化体系分类硫化体系硫黄/促进剂(S/A)比交联键组成性能特点普通硫黄硫化体系>1以多硫键为主动态疲劳性能好;老化性能差半有效硫黄硫化体系(Semi-EV)≈1以单硫键和双硫键为主老化性能好;压缩永久变形小;无硫化返原有效硫黄硫化体系(EV)<<13.1.2 过氧化物硫化体系-自由基机理1常见的过氧化物有:DCP(二枯基过氧化物)、BPO、DCBP、双2,52助交联剂:抑制聚合难自由基无用的副反应。
如TAIC,TAC,HVA-23过氧化物硫化橡胶性能特点:老化性能好,压缩永久变形小,制品透明性好。
表2 过氧化物的交联效率橡胶品种交联效率原因NR1 自由基的活性主要与甲基的超共轭作用有关,同时位阻较大,无法出笼格BR,SBR 10-50脱氢的速度为NR 的1/3,但活性高,位阻小,能较快地与双键加成,形成交联键和新自由基NBR >1腈基影响交联作用PE,EPDM1EPR0.4IIR03.1.3 氧化物硫化体系这是含卤素橡胶的主要硫化剂。
通常有氧化锌/氧化镁(5/4)、氧化铅或四氧化三铅(10-20,耐水制品)3.2 橡胶的填料未加填料的橡胶,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均较差,无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