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题
- 格式:pdf
- 大小:127.60 KB
- 文档页数:7
1甲、乙、丙三人年龄之和是94岁;且甲的2倍比丙多5岁;乙2倍比丙多19岁;问:甲、乙、丙三人各多大?答案:如果每个人的年龄都扩大到2倍;那么三人年龄的和是94×2=188。
如果甲再减少5岁;乙再减少19岁;那么三人的年龄的和是188-5-19=164(岁);这时甲的年龄是丙的一半;即丙的年龄是甲的两倍。
同样;这时丙的年龄也是乙两倍。
所以这时甲、乙的年龄都是164÷(1+1+2)=41(岁);即原来丙的年龄是41岁。
甲原来的年龄是(41+5)÷2=23(岁);乙原来的年龄是(41+19)÷2=30(岁)。
2有甲乙两支人数相等的运动队;由于训练的需要;从甲队调10人到乙队;这时乙队人数正好是甲队人数的3倍;甲队原有多少人?答案与解析:【答案】20【解析】从甲队调10人到乙队;那么两队相差为20人;乙队人数是甲队的3倍;所以此时甲队的人数为20÷(3-1)=10人甲队原有的人数是10+10=20人。
3有一堆铁块和铜块;每块铁块重量完全一样;每块铜块的重量也完全一样。
3块铁快和5块铜块共重210克。
4块铁块和10块铜块共重380克。
问:每一块铁块、每一块铜块各重多少?答案:4块铁块和10块铜块共重380克;所以2块铁块和5块铜块共重380÷2=190(克)。
而3块铁块和5块铜块共重210克;所以1块铁块重210-190=20(克)。
)÷5=30(克)。
1铜块重(190-20×24计算:91+85+87+106+115+94+113+101解析:通过凑整来简便计算;原式=(91+101)+(85+115)+(87+113)+(106+94)=192+200+200+200=79256学而思男老师比女老师少346人;女老师的人数是男老师的5倍还少14人;学而思有男老师有()人;女老师()人.【答案】90、436【解析】男老师有(346+14)÷(5-1)=90人;女老师有90+346=436人.7平面上5条直线最多能把圆的内部分成()部分.平面上100条直线最多能把圆的内部分成()部分.89一间客厅;如果用长6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砖铺地;需要200块;现在改用边长为3分米的方砖铺地。
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5篇1.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篇一1、两袋糖,一袋是84粒,一袋是20粒,每次从多的一袋里拿出8粒糖放到少的一袋里去,拿几次才能使两袋糖的粒数同样多。
【解析】一袋是84粒,一袋是20粒,多的比少的多了84-20=64粒;当两袋糖的粒数同样多时,拿动的粒数为64÷2=32粒,也就是每袋有20+32=52粒;每次拿出8粒一共需要的次数为:32÷8=4次2、小强、小清、小玲、小红四人中,小强不是最矮的,小红不是的,但比小强高,小玲不比大家高。
请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名子写出来。
【解析】简单逻辑推理题,因为小强不是最矮的,小红不是的,但比小强高,所以小强只能是第三高的,小红是第二高的;而小玲不比大家高,说明小玲最矮,此外就是小清;即从高到矮的顺序为:小清、小红、小强、小玲。
3、用0、6、7、8、9这五个数字组成各个数位上数字不相同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解析】两位数由个位和十位组成,而十位上一定不能为0,所以可能有6、7、8、9中的4种情况;而个位上除掉十位上的数字以外,还有4种可能,所以根据乘法原理可得:组成各个数位上数字不相同的两位数共有4×4=16个。
2.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篇二1、甲、乙、丙三个数,甲、乙的和比丙多59,乙、丙的和比甲多49,甲、丙的和比乙多85,求这三个数。
【解析】甲+乙=丙+59......(1)乙+丙=甲+49 (2)甲+丙=乙+85 (3)相加得到:甲+乙+丙=59+49+85=193 (4)(4)-(1)得:丙=134-丙,解得丙=67;(4)-(2)得:甲=144-甲,解得甲=72;(4)-(3)得:乙=108-乙,解得乙=542、小明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是95分,数学比语文多6分,英语比语文多9分,求三门功课各多少分?【解析】数学=语文+6,英语=语文+9,数学+语文+英语=3×95=2853×语文+6+9=285,解得:语文=90所以数学为90+6=96分,英语为90+9=99分3、小军一家四口的年龄之和是129岁,小军7岁,妈妈30岁,小军与爷爷的年龄之和比他父母之和大5岁,爷爷和爸爸的年龄各几岁?【解析】(7+爷爷)-(爸爸+30)=5,化简为:爷爷-爸爸=28 (1)又因为7+30+爷爷+爸爸=129,化简为:爷爷+爸爸=92 (2)(1)+(2)得:爷爷=60,(2)-(1)得:爸爸=32所以爷爷年龄是60岁,爸爸年龄是32岁。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一)一.加减应用例1.家具厂上个月生产的床,买出了3850张,还剩2140张。
上个月生产的床中有铁床2700张,其余的是木床。
生产的木床有多少张?例2.铅笔厂生产1429箱铅笔,其中有386箱是彩色铅笔,其余的是黑铅笔,彩色铅笔比黑色铅笔少多少箱?例3.小玲家养了46只鸭,24只鸡,养的鸡和鹅的总只数比养的鸭多5只。
小玲家养了多少只鹅?例4.一个筐里装着52个苹果,另一个筐里装着一些梨。
如果从梨筐里取走18个梨,那么梨就比苹果少12个。
原来梨筐里有多少个梨?例5.甲、乙两班共89人,乙、丙两班共81人,丙、丁两班共83人,甲、丁两班共有多少人?例6.某学校三年级一班为欢迎“手拉手”小朋友们的到来,买了若干糖果。
已知水果糖比小白兔软糖多15块,巧克力糖比水果糖多28块。
又知巧克力糖的块数恰好是小白兔软糖块数的2倍。
三年级一班共买了多少块糖果?二.间隔趣谈例1.在20米长的路边种树,从一端起,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例2.某工厂在道路一侧插彩旗,每隔4米插1面,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8面。
问工厂这条道路长多少米?例3.在40米长的走道一侧栽树,起点和终点都要栽1棵,一共栽了5棵,相邻两棵数之间的距离都相等,求相邻两棵树之间相距多少米?例4.有一根钢管,要锯成5小段,每锯开一处要花3分钟,全部锯完要多少时间?例5.有一个水池周长是50米,在水池周围每隔5米种一棵柳树,一共要种多少棵?例6.在一个正方形场地四周种树,每边都要种15棵,并且四个顶点都要有一棵树。
问这个场地四周共种树多少棵?三.倒过来算例1.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20天能长到20厘米。
问长到5厘米时用多少天?例2.一个数减16加上24,再除以7得30,求这个数?例3.一根绳子剪去一半,再剪去余下的一半,还剩4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例4.小红、小芳、小明三人分铅笔,小红得的比总数的一半多一支,小芳得的比剩下的一半多一支,小明得8支。
三年级数学思维题(一)1.学校有篮球和排球共80个,篮球比排球多4个,篮球有()个。
2.小华和姐姐踢毽子。
姐姐三次一共踢81下,小华第一次和第二次都踢了25下,要想超过姐姐,小华第三次最少要踢()个。
4.小红和小强买练习本。
小红买了5本,小强买了3本,小强比小红少用了6角钱。
每本练习本()角钱。
5.给8个学生发铅笔。
每人5支还剩下一些,每人6支又不够。
剩下的和不够的同样多,一共有()支铅笔。
6.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6分钟。
如果每次锯的时间相同,那么锯7段要()分钟。
7.小东有画片35张,小明有画片43张,小明给小东()张画片,两人的画片一样多。
8.有两根绳子,白绳的长度比红绳的4倍少2米,如果白绳长18米,红绳长()米。
9.在三年级三个班所订的《小学生数学报》中,有58份不是一班的,60份不是二班的,26份既不是一班的,也不是二班的。
三年级三个班一共订了()份。
10.小红和小林各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买同样价钱的练习本,买完后小红比小林少拿了2本,因此,小林给小红4角钱。
请问每本练习本()角钱。
11.有50吨货物,小卡车每次最多拉3吨,大卡车每次最多拉8吨;小卡车运一次300元,大卡车运一次600元。
怎样安排车辆最省钱?12.7只猴子一共吃了13个桃,每只大猴吃3个,每只小猴吃1个,请你算一算,大猴有()只。
13.在一块正方形场地四周种树,每边都种10棵,并且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
这个场地四周共种树()棵。
14.有37名同学要坐船过河,河边只有一条能载5人的空船,他们全部渡过河去,最少要渡()次。
15.甲、乙、丙三人赛跑后,分出了一、二、三名。
甲说:“我是第一”,乙说:“我是第二”,丙说:“我不是第一”,实际上有一人说了假话,那么()是第二。
16.小明有面值为3角、5角的邮票各两枚。
他用这些邮票能付()种不同的邮资(寄信时,所需邮票的钱数)?17.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木箱、6个纸箱里。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100道及答案(1)一根铁管,第一次截出2米,第二次截出剩下的一半,还剩5米。
这根铁管原来长( )米。
(2)一个数加上8,乘以8,减去8,除以8,结果还是8,这个数是( )。
(3)一根木头长24分米,要锯成4分米长的木棍,每锯一次要3分,锯完一段休息2分,全部锯完需要( )分。
(4)幼儿园给一些小朋友分糖,如果每人分5颗还剩2颗,如果每人分6颗则缺3颗,问小朋友( )个,糖共( )颗。
(5)哥哥5年前的年龄和妹妹3年后的年龄相等,当哥哥( )岁时,正好是妹妹年龄的3倍。
(6)小玲在计算一道加法算式时,把一个加数63错看成了36,结果得到的和为132,正确的和是( )。
(7)汽车场每天上午8时发车,每隔8分钟发一辆,那么从8时到8时40分,共发了( )辆车。
(8)用一个杯子向一个空瓶里倒牛奶,如果倒进去2杯牛奶,连瓶重450克,如果倒进5杯牛奶连瓶共重750克,一杯牛奶( )克,一个空瓶( )克。
(9)三棵树上共有麻雀60只,如果从第一棵树上飞4只到第二棵树上去,又从第二棵树上飞7只到第三棵树上去,那么三棵树上的麻雀都是20只,问原来第一棵有( )只,第二棵有( )只,第三棵有( )只。
(10)两位数加两位数,最小是( ),最大是( )三位数加三位数,最小是( ),最大是( )。
(11)15个同学排成一列横队,从左边数起,小林是第11个;从右边数起,小刚是第10个。
小林小刚之间隔( )个同学。
(12)6×3-45÷☆=13;☆=( )(13)一次数学竞赛共10题,规定做对一题得10分,做错一题倒扣3分,小明都做了,但只得到分61分,那么小明做错( )题。
(14)小明和小强原有书和相等,后来小明把书送给小强12本,这时小明和小强,( )的书多?多( )本。
(15)文具店里有:钢笔8雹/支,文具盒9元/个,卷笔刀6元/个。
王老师用117元买同一种文具,不用计算马上知道他买的是( )。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一)一.加减应用例1.家具厂上个月生产的床,买出了3850张,还剩2140张。
上个月生产的床中有铁床2700张,其余的是木床。
生产的木床有多少张?例2.铅笔厂生产1429箱铅笔,其中有386箱是彩色铅笔,其余的是黑铅笔,彩色铅笔比黑色铅笔少多少箱?例3.小玲家养了46只鸭,24只鸡,养的鸡和鹅的总只数比养的鸭多5只。
小玲家养了多少只鹅?例4.一个筐里装着52个苹果,另一个筐里装着一些梨。
如果从梨筐里取走18个梨,那么梨就比苹果少12个。
原来梨筐里有多少个梨?例5.甲、乙两班共89人,乙、丙两班共81人,丙、丁两班共83人,甲、丁两班共有多少人?例6.某学校三年级一班为欢迎“手拉手”小朋友们的到来,买了若干糖果。
已知水果糖比小白兔软糖多15块,巧克力糖比水果糖多28块。
又知巧克力糖的块数恰好是小白兔软糖块数的2倍。
三年级一班共买了多少块糖果?二.间隔趣谈例1.在20米长的路边种树,从一端起,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例2.某工厂在道路一侧插彩旗,每隔4米插1面,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8面。
问工厂这条道路长多少米?例3.在40米长的走道一侧栽树,起点和终点都要栽1棵,一共栽了5棵,相邻两棵数之间的距离都相等,求相邻两棵树之间相距多少米?例4.有一根钢管,要锯成5小段,每锯开一处要花3分钟,全部锯完要多少时间?例5.有一个水池周长是50米,在水池周围每隔5米种一棵柳树,一共要种多少棵?例6.在一个正方形场地四周种树,每边都要种15棵,并且四个顶点都要有一棵树。
问这个场地四周共种树多少棵?三.倒过来算例1.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20天能长到20厘米。
问长到5厘米时用多少天?例2.一个数减16加上24,再除以7得30,求这个数?例3.一根绳子剪去一半,再剪去余下的一半,还剩4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例4.小红、小芳、小明三人分铅笔,小红得的比总数的一半多一支,小芳得的比剩下的一半多一支,小明得8支。
甲、乙、丙三人年龄之和是94岁,且甲的2倍比丙多5岁,乙2倍比丙多19岁,问:甲、乙、丙三人各多大?答案:如果每个人的年龄都扩大到2倍,那么三人年龄的和是94×2=188。
如果甲再减少5岁,乙再减少19岁,那么三人的年龄的和是188-5-19=164(岁),这时甲的年龄是丙的一半,即丙的年龄是甲的两倍。
同样,这时丙的年龄也是乙两倍。
所以这时甲、乙的年龄都是164÷(1+1+2)=41(岁),即原来丙的年龄是41岁。
甲原来的年龄是(41+5)÷2=23(岁),乙原来的年龄是(41+19)÷2=30(岁)。
2有甲乙两支人数相等的运动队,由于训练的需要,从甲队调10人到乙队,这时乙队人数正好是甲队人数的3倍,甲队原有多少人?答案与解析:【答案】20【解析】从甲队调10人到乙队,那么两队相差为20人,乙队人数是甲队的3倍,所以此时甲队的人数为20÷(3-1)=10人甲队原有的人数是10+10=20人。
3有一堆铁块和铜块,每块铁块重量完全一样,每块铜块的重量也完全一样。
3块铁快和5块铜块共重210克。
4块铁块和10块铜块共重380克。
问:每一块铁块、每一块铜块各重多少?答案:4块铁块和10块铜块共重380克,所以2块铁块和5块铜块共重380÷2=190(克)。
而3块铁块和5块铜块共重210克,所以1块铁块重210-190=20(克)。
1铜块重(190-20×2)÷5=30(克)。
4计算:91+85+87+106+115+94+113+101解析:通过凑整来简便计算,原式=(91+101)+(85+115)+(87+113)+(106+94)=192+200+200+200=79256学而思男老师比女老师少346人,女老师的人数是男老师的5倍还少14人,学而思有男老师有()人,女老师()人.【答案】90、436【解析】男老师有(346+14)÷(5-1)=90人,女老师有90+346=436人.7平面上5条直线最多能把圆的内部分成()部分.平面上100条直线最多能把圆的内部分成()部分.89一间客厅,如果用长6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砖铺地,需要200块,现在改用边长为3分米的方砖铺地。
三年级数学思维题大全一、和差问题类。
1. 甲、乙两数的和是30,差是6,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解析:根据和差问题的基本公式,大数=(和 + 差)÷2,小数=(和 - 差)÷2。
这里甲是大数,乙是小数。
甲=(30 + 6)÷2 = 18,乙=(30 - 6)÷2 = 12。
2. 两个数的和是56,大数比小数多8,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解析:大数=(56+8)÷2 = 32,小数=(56 - 8)÷2 = 24。
二、年龄问题类(与和差相关)3. 小明和爸爸的年龄和是40岁,爸爸比小明大28岁,小明和爸爸各多少岁?- 解析:爸爸的年龄=(40 + 28)÷2 = 34岁,小明的年龄=(40 - 28)÷2 = 6岁。
4. 妈妈今年35岁,小红今年7岁,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3倍?- 解析:年龄差是35 - 7 = 28岁。
当妈妈年龄是小红3倍时,年龄差对应的倍数是3 - 1 = 2倍。
那时小红的年龄是28÷2 = 14岁,所以是14 - 7 = 7年后。
三、植树问题类。
5. 在一条长20米的路的一边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种,一共要种多少棵树?- 解析:根据两端都种树的公式,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20÷5 = 4,所以棵数=4 + 1 = 5棵。
6. 在一个周长为30米的圆形花坛周围种树,每隔3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树?- 解析:圆形是封闭线路,棵数 = 间隔数。
30÷3 = 10棵。
四、倍数问题类。
7. 甲数是乙数的3倍,甲数比乙数多18,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解析:乙数为18÷(3 - 1)=9,甲数为9×3 = 27。
8. 学校图书馆有故事书和科技书共120本,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2倍,故事书和科技书各有多少本?- 解析:科技书有120÷(2 + 1)=40本,故事书有40×2 = 80本。
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可打印免费(10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可打印免费(篇1)例题:学校将一批铅笔奖给三好学生。
如果每人奖9支,则缺45支;如果每人奖7支,则缺7支。
三好学生有多少人?铅笔有多少支?分析与解答:这是两亏的问题。
由题意可知:三好学生人数和铅笔支数是不变的。
比较两种分配方案,结果相差45-7=38支。
这是因为两种分配方案每人得到的铅笔相差9-7=2支。
所以,三好学生有38÷2=19人,铅笔有9×19-45=126支。
练习题:1、将月季花插入一些花瓶中。
如果每瓶插8朵,则缺少15朵;如果每瓶改为插6朵,则缺少1朵。
求花瓶的只数和月季花的朵数。
2、王老师给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发图画纸。
如果每人发5张,则少32张;如果每人发3张,则少2张。
美术兴趣小组有多少名同学?王老师一共有多少张图画纸?3、老师将一些练习本发给班上的学生。
如果每人发10本,则有两个学生没分到;如果每人发8本,则正好发完。
有多少个学生?多少本练习本?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可打印免费(篇2)1、南京长江大桥共分两层,上层是公路桥,下层是铁路桥。
铁路桥和公路桥共长11270米,铁路桥比公路桥长2270米,问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和铁路桥各长多少米?2、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
3、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多19千克,从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4、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减数是差的3倍,那么差等于多少?5、姐姐做自然练习比妹妹做算术练习多用48分钟,比妹妹做英语练习多用42分钟,妹妹做算术、英语两门练习共用了44分钟,那么妹妹做英语练习用了多少分钟?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可打印免费(篇3)1、小猴分桃子大猴采到一堆桃子,分给一群小猴吃。
如果其中两个小猴各分得4个桃,其余每只小猴各分得2个桃,则最后剩6个桃;如果其中一只小猴分得6个桃,其余每只小猴各分得4个桃,那么还差12个桃。
【导语】数学是⼀切科学的基础,⼀切重⼤科技进展⽆不以数学息息相关。
没有了数学就没有电脑、电视、航天飞机,就没有今天这么丰富多彩的⽣活。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五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 1、6个男⽣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4个⼥⽣的平均体重是30千克。
这10个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答案:36千克 解析:(6*40+4*30)÷(6+4)=36千克 2、⼀个数加上37,乘以37,减去37,再除以37,结果是37,这个数是多少? 答案:1 解析:运⽤倒推法则,(37*37+37)÷37-37=37*(37+1)÷37-37=1 3、三个⼈的年龄和是75岁,的⼈⽐其他两⼈的年龄和还要⼤15岁,最⼩的⼈是12岁,这三个⼈的年龄各是多少? 答案:45、18、12 解析:已知年龄⽐其他两⼈年龄和⼤15岁,那么年龄的⼈是:(75+15)÷2=45岁,最⼩的是12岁,那么剩下的⼈年龄是:30-12=18岁 2.⼩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 1、商店运来⼀批苹果。
如果每千克卖1元2⾓,就要赔20元;如果每千克卖1元5⾓,就可以赚40元。
现在想不赔也不赚,每千克苹果应该卖多少钱? 答案与解析:题中说的赔钱和赚钱都是和不赔也不赚来⽐较的。
这⼀赔⼀赚就相差了20+40=60元,也就是相差了600⾓。
为什么会造成这么⼤的差别呢?因为每千克苹果卖的价钱就相差了15-12=3⾓。
600⾓中包含着多少个3⾓,就说明这批苹果有多少千克,所以这批苹果有600÷3=200千克。
这样再求在不赔也不赚的情况下,每千克苹果该卖多少钱就简单了。
每千克苹果应该卖:(12×200+200)÷200=13⾓; 或者(15×200-400)÷200=13⾓,即1元3⾓。
答:每千克苹果应该卖1元3⾓。
2、新学期开学,10个同学见⾯。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一)一.加减应用例1.家具厂上个月生产的床,买出了3850张,还剩2140张。
上个月生产的床中有铁床2700张,其余的是木床。
生产的木床有多少张?例2.铅笔厂生产1429箱铅笔,其中有386箱是彩色铅笔,其余的是黑铅笔,彩色铅笔比黑色铅笔少多少箱?例3.小玲家养了46只鸭,24只鸡,养的鸡和鹅的总只数比养的鸭多5只。
小玲家养了多少只鹅?例4.一个筐里装着52个苹果,另一个筐里装着一些梨。
如果从梨筐里取走18个梨,那么梨就比苹果少12个。
原来梨筐里有多少个梨?例5.甲、乙两班共89人,乙、丙两班共81人,丙、丁两班共83人,甲、丁两班共有多少人?例6.某学校三年级一班为欢迎“手拉手”小朋友们的到来,买了若干糖果。
已知水果糖比小白兔软糖多15块,巧克力糖比水果糖多28块。
又知巧克力糖的块数恰好是小白兔软糖块数的2倍。
三年级一班共买了多少块糖果?二.间隔趣谈例1.在20米长的路边种树,从一端起,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例2.某工厂在道路一侧插彩旗,每隔4米插1面,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8面。
问工厂这条道路长多少米?例3.在40米长的走道一侧栽树,起点和终点都要栽1棵,一共栽了5棵,相邻两棵数之间的距离都相等,求相邻两棵树之间相距多少米?例4.有一根钢管,要锯成5小段,每锯开一处要花3分钟,全部锯完要多少时间?例5.有一个水池周长是50米,在水池周围每隔5米种一棵柳树,一共要种多少棵?例6.在一个正方形场地四周种树,每边都要种15棵,并且四个顶点都要有一棵树。
问这个场地四周共种树多少棵?三.倒过来算例1.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20天能长到20厘米。
问长到5厘米时用多少天?例2.一个数减16加上24,再除以7得30,求这个数?例3.一根绳子剪去一半,再剪去余下的一半,还剩4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例4.小红、小芳、小明三人分铅笔,小红得的比总数的一半多一支,小芳得的比剩下的一半多一支,小明得8支。
问原来共有多少支?例5.三棵数上停着24只鸟,如果从第一棵树上飞4只到第二棵树上去,再从第二棵树上飞5只到第三棵树上去,那么三棵树上鸟的只数都相等。
问第二颗树上原来停着多少只鸟?例6.甲、乙两篮苹果,只数不等,从甲篮里拿出一些苹果放到乙篮里,使乙篮里的苹果数增加了一倍,再从乙篮里拿出一些苹果放回到甲篮里,使甲篮里的苹果数也增加一倍,这时两只篮子里的苹果数都是48只。
问原来甲、乙两篮里各有苹果多少只?四.乘除应用例1.同学们参加课外活动,合唱队有36人,体操队的人数是合唱队的3倍少28人。
两个队共有多少人?例2.儿童玩具厂这个月收入6840元,比上个月收入的3倍少1560元。
这个厂上个月收入多少元?例3.小白兔上山采摘了许多蘑菇。
它把这些蘑菇先平均分成4堆,3堆送给它的小朋友,自己留1堆。
后来它又把留下的这一堆平均分成3堆,两堆送给别的小白兔,一堆自己吃,自己吃的这一堆有7个蘑菇。
它一共采摘了多少个蘑菇?例4.小红到姑妈家。
如果来回都乘车,那么路上要用20分钟;如果去时乘车,回来时步行,那么一共要用50分钟。
小红步行回来要用多少时间?例5.修配厂原来做5个配件用钢材360克,技术革新后,用同样的钢材可做6个配件。
做一个配件可以比原来节省钢材多少克?例6.某单位举办迎春茶话会,买来4箱同样重的苹果,从每箱取出24千克后,结果各箱所剩的苹果重量的和恰好等于原来一箱的重量。
那么原来每箱苹果重多少千克?五.有余除法例1.算式□÷6=□……□中,不告诉被除数、商是多少,你能写出它的余数有哪几个吗?例2.算式12÷□=□……□中,不相同的余数有多少个?例3.算式□÷8=□……□中,商和余数相同,被除数有哪些?例4.算式□÷9=5□中,被除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例5.算式□÷□=13……13中,除数最小是几?被除数最小是几?例6.23÷□=□……5中,除数和商各是多少?六.简单周期例1.7月1日是星期六,问7月20日是星期几?例2.2003年1月19日是星期日,2月5日是星期几?例3.今天是星期三,从今天算起,到第50天是星期几?例4.小华把梨子和苹果按照一个梨和两个苹果的规律排成一排,请你算一算,第15个水果是什么?第20个水果是什么?例5、把35个小三角形按下图排列出来,其中有几是小▲?△▲▲▲▲△▲▲▲▲△▲▲▲▲……七.和差之迷例1.学校有排球、足球共50个,排球比足球多4个,排球、足球各多少?例2.甲、乙两车共有乘客160人,从甲站经乙站开往丙站,在乙站甲车增加17人,乙车减少23人,开往丙站时,两车乘客人数恰好相等,两车原有乘客各多少人?例3.三(1)班和三(2)班共有学生82人,如果从三(1)班调4名学生到三(2)班,那么两班学生同样多,问三(1)班和三(2)班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例4.育英幼儿园买来49千克苹果分给大、中、小三个班。
大班比中班多分4千克,中班又比小班多分6千克,小班分得多少千克?例5.师傅、徒弟两人合作零件2小时,共生产零件110个;如果分别工作5小时,师傅比徒弟多生产25个。
求师傅、徒弟每小时各做零件多少人?例6.甲、乙两人收藏的图书共3200本,乙、丙两人收藏的图书共2400本,甲、丙两人收藏的图书是2800本。
求甲、乙、丙三人收藏的图书各有多少本?八.和倍问题例1.陈梅家里养白兔和黑兔一共32只,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3倍,陈梅家养的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例2.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与除数的和为280,商是6,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几?例3.兄妹两人共植树15棵,哥哥植树的棵树比妹妹的2倍少3棵。
兄妹两人各植树多少棵?例4.甲仓库存粮54吨,乙仓库存粮70吨,要使甲仓库的存粮是乙仓库的3倍,那么必须从乙仓库内又运出多少吨放入甲仓库?例5.一筐苹果、一筐梨和一筐葡萄共重40千克,知道苹果的重量是梨的2倍,梨的重量是葡萄的3倍,算一算,苹果、梨和葡萄各有多少千克?例6.体育室买来75个球,其中篮球个数是足球的2倍,排球比足球多3个,这三种球各多少个?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二)1、一筐鱼连筐重54千克,卖掉一半后,连筐重29千克,这筐鱼原有多少千克?筐重多少千克?2、一桶油连桶重18千克,油用去一半后连桶重10千克,这桶油原有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3、图书室有书200本,分三层放置。
第一层比第二层少10本,第二层比第三层少30本,第一层放了多少本?4、便利商店有面包100个,下午卖出32个,比上午少卖出12个,晚上又卖出13个,这时商店还剩下多少个面包?5、一只小虫掉进8米深的枯井,它白天爬上2米,晚上又落下1米,那么,它几天可以爬上井沿?6、水果店今天进了苹果7筐,每筐30千克,又进了梨5筐,每筐20千克,那么苹果比梨多进了多少千克?7、小强有1元币、2元币和5元币各7张,如果小强要从中拿出7元币,最多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一一列举)8、用1克、2克和5克的砝码各一个和一台天平,最多能称出多少种不同重量的物体?9、已知长方形的周长为20厘米,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这个长方形有多少种可能的形状?10、从北京到长春的特快列车,中途要停靠7个大站,需要准备几种车票?11、用3、9、0、8这四个自然数,可以排成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12、有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8分米,如果它的长和宽都是整分米数,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多少种可能的情况?13、学校将360本图书分给二三年级,已知三年级所分得的本数是二年级的2倍,二三年级各分得多少本书?14、小华和奶奶今年共64岁,奶奶的岁数是小华的7倍,奶奶和小华各多少岁?15、被除数与除数和为320,商是7,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16、小红有铅笔30支,小华有铅笔15支,小华给小红几支后,小红的支数是小华的8倍?17、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240,而减数是差的5倍,减数是多少?18、小明买算术本和方格本共25本,其中算术本的本数比方格本的2倍多4本,两种本各卖多少本?19、光明小学有学生76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的3倍少40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20、两根绳子共400米,各剪去5米,则第一根的长度等于第二根长度的一半,原来两根绳各长多少米?21、甲有邮票80张,乙有邮票60张,要使甲的邮票张数是乙的4倍,那么乙必须给甲多少张邮票?22、一本书有360页,小华已读的页数是剩下页数的8倍,小华读了多少页?还剩多少页没有读?23、某书店去年出售560万册书,今年出售量比去年的2倍少40万册,今年出售多少万册?24、体育室共有83个球,其中篮球是足球个数的2倍,足球比排球多5个,这三种球各有多少个?25、小明到市场去买水果,他买的苹果个数是梨的3倍,苹果比梨多18个,小明买苹果和梨各多少个?26、妈妈比小刚大24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刚年龄的3倍,小刚、妈妈今年各多少岁?27、大小两个数,如果大数将个位的0去掉,就变成了小数,大数比小数多135,求大、小数的和是多少?28、甲筐苹果的重量是一筐苹果的3倍,如果从甲筐取出30千克放入乙筐,那么两筐苹果重量就相等,两筐原来各有苹果多少千克?29、有一条长2500米的公路,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25米栽一棵杨树,园林部门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30、在一条大道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23米竖一根电线杆,共用电线杆99根,这条大道全长是多少米?31、为庆祝国庆,园林工人叔叔在一条长600米的道路两旁放置花盆,从头到尾一共放置402盆,每两个花盆之间相距多少米?32、学校在道路的一旁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从起点到终点共栽15棵,这条道路长多少米?33、一条公路长1000米,在马路一侧每隔20米种一棵杨树,共需种多少棵?34、有一条长150米的公路,在路的两侧从头到尾,每隔5米种一棵树,共需种多少棵?35、一条公路长300米,在路的一侧从头到尾共有电线杆31根,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相隔几米?36、一根木材,截成3段要20分钟,如果每截一段的时间相等,那么截成9段需要多长时间?37、一张纸条截成4段用3秒,照这样计算,用18秒可以将纸条截成几段?38、把一根木头据成5段需要8分钟,如果据成15段,需要多少时间?39、在一条马路两旁共栽1002棵松树,株距10米,这条马路全长多少米?40、在一段公路的一旁栽树95棵,两头都栽,每棵树之间相距5米,这段公路长多少米?41、三年级同学120人排成4路纵队,也就是4个人一排,排成了许多排,现在知道,每相邻两排之间相隔1米,这支队伍长多少米?42、从一楼到四楼共要走48个台阶,如果每上一层楼的台阶数相同,那么从一楼到六楼共要走多少级台阶?43、小刚从一楼到三楼需要32秒,以同样的速度往上走到六楼,还要多少秒才能到达?44、从1楼到4楼,小刚需要48秒,小红需要60秒,照这样计算,小刚走到11层时,小红走到第几层?45、一座楼房每上一层要走16级台阶,到李明家要走64级台阶,李明家住几楼?46、小明和小丽共有图书54本,如果小明给小丽7本,则两人的图书本数相等,他们原来各有图书多少本?47、淘气经常帮妈妈做家务,有一天放学他除了写作业外,还帮妈妈煮了饭,切好了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