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玲课件手绘线条物象的多角度表达
- 格式:ppt
- 大小:2.94 MB
- 文档页数:25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教案适用年级: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从多视角观察和表达物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
2. 多视角观察和表达物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手绘线条图像的技巧运用。
2. 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PPT。
2. 绘画工具和材料。
3. 相关案例图片。
学生准备:1. 绘画工具和材料。
2. 预习相关知识。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5分钟)1.1 教师出示一系列手绘线条图像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1.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特点和感受。
2. 基本技巧讲解(15分钟)2.1 教师讲解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粗细、浓淡、曲直等。
2.2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进行实践练习。
3. 创新思维培养(10分钟)3.1 教师提出创新思维的要求,如观察角度、线条运用等。
3.2 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尝试用不同的视角和线条表达物象。
4. 课堂小结(5分钟)4.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第二课时: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和创新思维培养。
1.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2. 多视角观察和表达物象(15分钟)2.1 教师提出多视角观察和表达物象的要求。
2.2 学生进行实践,尝试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表达物象。
3. 审美情趣的提升(10分钟)3.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审美价值,如线条的和谐、构图的美感等。
3.2 学生进行审美实践,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4. 课堂小结(5分钟)4.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四、作业布置1. 完成一幅手绘线条图像作品,要求运用多视角表达物象。
2. 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的感悟和收获。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您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手绘线条图像——物像的多视角表达”。
这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四册中的第二课。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一、教材分析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学习手绘线条图像能够促进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以简单会意的方式表达出来,达到自我表现、自我展示、交流和抒发情感的目的。
本课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方面,虽然比以往学过的课程有一些难度,但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由浅入深、由深及透、由透激活的教学思路,能够使学生理解形态与结构的关系,掌握立体图像的呈现规律和表现手法,能够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掌握表达立体图像的各种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丰富线条的表达方法,理解物像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关系。
能准确客观的、忠实的传达物像的信息。
2、过程与方法:由浅入深、由深及透、由透激活的教学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观察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学会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和提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
四、难点:让学生消除对复杂结构和多维物像的恐惧感。
五、关键:鼓励学生有个性的表现,充分发挥想像力。
六、教具:课件,生活中的立体图像的例子。
七、教法与学法:1、教法运用:组织学生体验从平面到立体的过程,感受立体物像的结构特征,通过示范讲解每种表现方法,大量欣赏生活中的实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发现身边有关立体图像的描绘,使学生切身感到立体图像的重要性和其独特的美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引领学生步入徒手线条描绘的世界,尽情体验手绘线条造型的乐趣。
2、学法指导:重视基础训练,讲解方法但不限制学生的发挥。
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欣赏,以学生生活体验作为教学的重要辅助内容,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八、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给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通过添画几笔的方式,将这些平面的二维图形变成三维的立体图形。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说课稿学号200851710××姓名×××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8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板书)。
今天我的说课将从五个部分来进行: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学辅助设计。
对教材的准确定位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那么我首先来看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在教材分析中主要分为三点:教材定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1、教材定位。
本节课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二课,本课是一节综合课,旨在师生共同的体验与学习手绘线条的表达以及美感,从而为下一课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方法作铺垫。
2、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通过三个维度来进行体现,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首先来看知识与技能目标,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线条图像的分类以及用途,掌握其基本的表达方法。
那么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通过学生的欣赏、交流与尝试来引导学生体验手绘线条的表达特征。
那么第三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此目标当中则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手绘线条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那么从教学目标中,我们不难看出本节的重点与难点。
3、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线条图像的分类和用途。
而难点则是培养学生的观察的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进行创造性的线条表达。
我们都知道上好一节堂,不仅要备教材,同时还要备学生,因为学生是鲜活的、生动的,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七年级的学生十二、三的年级,正处在一个心理、知识、认识不成熟的过程,我将从心理特点、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三方面来进行学情分析。
二、学情分析1、心理特点。
七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希望在得到老师在课堂上的肯定与表扬,那么我就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丰富我的课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通过鼓励与表扬来更好的凝聚课堂注意力,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