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7高二地理周练
- 格式:docx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19
高二地理 9月周练中图版一,单选题(60分)1.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000的亚洲地图上,量亚洲最东端到最西端的图距离约为10厘米,则它们的实地距离约为( )A.100千米B.1000千米C.10000千米D.5000千米2.下列人类文明发祥地不在亚洲的是( )A.美索不达米亚平原B.印度河流域C.尼罗河流域D.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3. 下列四幅降水量图中,从左至右与四地相符的一组是( )A. 刚果(布)、北京、巴黎、雅典B. 北京、刚果(布)、巴黎、雅典C. 刚果(布)、巴黎、北京、雅典D. 刚果(布)、巴黎、雅典、北京4. 形成阿尔卑斯山脉的两大板块是( )A.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B. 美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C.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D. 非洲板块和大西洋板块读下列四个半岛,回答5~6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②半岛bc降水多是因为暖流影响③半岛d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④半岛a位于地中海沿岸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下列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半岛b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②四个半岛全年降水均丰富③半岛d的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④半岛a的气候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读“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回答7—8题。
7.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A.西部沿海地区 B.东南部沿海地区 C.中部地区 D.南部地区8.决定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气候因素 D.矿产分布2009年10月11日,中国第26次南极科考队,从上海乘坐“雪龙号”考察船奔赴南极。
据图回答9~11 题。
9.图中a、b为我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科学考察站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B.此时北京时间为6月22日2时C.在盛行风的吹拂下两站国旗均飘向西北方向D.此时长江正值汛期10.有关a、b两个科学考察站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站面临的是太平洋 B.a站面临的是印度洋C.b站位于南极半岛上 D.b站隔麦哲伦海峡与南美洲相望11.与a站相比,b站所在地A.白昼时间长 B.自转线速度慢 C.自转周期长 D.正午太阳高度大读下面A、B、C、D四国某工业部门分布示意图,回答12~13题。
内蒙古开鲁县蒙古族中学2017-2018 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九次周测试题一、选择题 ( 每题 2 分,共 25 题 )1.以下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
以下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符合的是( )A .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顶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C .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可能蒸发量指在下垫面足够润湿条件下,水分保持充分供给的蒸发量。
读中国部分地区干燥度等值线散布图,回答2-3 题:2.依据图中等值线的散布规律推断干燥度是指()A .降水量与实质蒸发量之比B.实质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C .降水量与可能蒸发量之比D.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3.对于该地区干燥度散布及成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甲处等值线曲折的原由是位于山地背风坡B.乙处比丙处干燥度变化慢C.本地区干燥度自南向北递加D.影响该地区干燥度散布最主要要素是海陆地点4.以下现象中, 与太阳活动没关的是()A. 磁暴现象B. 极光现象C. 无穷电波通讯中止D. 日夜长短的变化5.从“五一”到“十一” ,顺德的日夜长短变化正确的选项是A. 昼渐永夜渐短B. 昼渐短夜渐长C. 昼先变长再变短,夜先变短再变长D. 昼先变短再变长,夜先变长再变短(2012 ·上海高考 ) 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天气产生显然影响。
以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域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
据此达成第6~7 题。
6. 图中所示的 34 个测站散布范围主要在( )A. 亚洲B. 亚洲和欧洲C. 亚洲和北美洲D. 欧洲和北美洲7. 观察显示 , 所测地域年均匀降水量 ( )A.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加强而增大B.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加强而减小C.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符合D.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没关8.对于地球自转方向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地球环绕地轴自东向西旋转B.地球环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C.从北极上空看 , 呈顺时针方向旋转D.从南极上空看 , 呈逆时针方向旋转9.假定黄赤交角变成0°,则不行能出现的是( )A.太阳终年直射地球赤道B.地球上无大气环流现象C.地球整年都是日夜均分D.地球整年四时变化显然10.以下城市中,一年内日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地方是:A、广州B、武汉C、海口D、北京图 9 为太阳系中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地点表示图。
高二地理选修班周周练三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读图“我国局部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关于图中年等降水量线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D.②<①2.托克逊比呼和浩特A.地势高气温低B.年太阳辐射量小C.日照时间较短D.气温年较差较大3.酒泉作为我国重要的航天基地,其成为航天基地的最有利条件是A.纬度较高、自转线速度较大B.海拔高、空气稀薄、能见度好C.气候干燥、晴天多、天气少变D.靠近兰新铁路线、交通比较便利读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积温”图,完成4~6题4.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点是A.东高西低 B.西北高,东南低C.北高南低 D.南北高,中间低5.该地区等积温线A.都由南向北递减B.与纬度位置无关C.向河谷上游弯曲D.与西南季风无关6.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水热条件最好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一艘船从A港沿图示路线到B港。
据此回答7~10题。
7.该货船装载的是某食用货品,该货品最可能是:A.咖啡豆 B.香蕉 C.大米 D.牛肉8.该货船经过了:A.德雷克海峡 B.卡特加特海峡C.麦哲伦海峡 D.巽他海峡9.该货船经过图中海峡时,当地居民说C岛南部群岛上的动物视力退化严重,出现了白内障羊、盲兔、盲鸟、盲鱼等怪现象。
出现这种怪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全球变暖 B.臭氧层破坏C.赤潮危害 D.酸雨污染10.当B地天气干燥时,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A.春旱 B.洪涝 C.台风 D.寒潮2008年9月22日14时,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的队员们乘“雪龙”号极地破冰船顺利返回上海吴淞。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13题。
11.若北冰洋的冰川融化,航道畅通,下列两地利用北冰洋航线运输更为便利的是A.东京一摩尔曼斯克 B.纽约一鹿特丹 C.开罗一摩尔曼斯克 D.悉尼一盂买12.考察期问,科考队的队员们面临的恶劣自然条件可能有①浮冰②海啸③高寒④极光⑤大风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13.北冰洋地区与南极洲地区相比较,其特殊性体现在A.矿产资源丰富 B.冰层平均厚度约2 000千米,有“冰雪高原”之称C.有成群的企鹅行走于冰雪上 D.有苔原气候分布下图为沿某条经线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4~16题。
高二地理周测试题(范围:世界地理)命题人:高二地理组审题人:高二地理组一、选择题(本大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据报道,英国工程师利用挡潮闸将海水引入内陆,帮助科威特在沙漠的盐沼上建造一座新的城市——海城,同时科学家也帮助培育适宜在该地沿岸地区种植的红树种子。
如图示意海城位置和遥感影像。
据此完成1~3题。
1.海城将海水引入内陆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地下水位,避免地面沉降B.完善海运条件,营造避风港口C.利于海水淡化,增加城市供水D.塑造滨海景观,调节城市气候2.适宜在该地种植的红树种子具有的显著特性是( )A.喜光热耐干旱B.根系发达,抗风性强C.耐盐碱性更强D.耐贫瘠土壤,生长快3.海城未来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 )A.干旱气候B.强沙尘暴C.石油污D.全球变暖安伊(安卡拉—伊斯坦布尔)高铁是我国在国外修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
读图,完成4~6题。
4.与我国京沪高铁相比,安伊高铁设计和运营时速较低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河网密布B.地势起伏较大C.冻土广布D.飓风活动频繁5.从伊斯坦布尔到安卡拉铁路沿线地区,自然要素的变化趋势是( )A.年降水量由少到多B.气温年较差由大到小C.植被类型由森林到草原D.年总太阳辐射量由多到少6.图示半岛各地发展农业,合理的是( )A.东部高原草场广布适宜发展畜牧业B.中部地势平坦适宜发展种植业C.西部平原夏季多雨有利于种植葡萄D.北部滨海地区全年温和湿润适合发展乳畜业下图示意某区域1月份0 ℃气温等温线分布。
读图,完成7~8题。
7.导致图中0 ℃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大气降水C.沿岸洋流D.曲折海岸8.图示地区( )A.河流短小湍急,水力资源丰富B.南北温差大,降水量东多西少C.峭壁悬崖多分布在陆地东南岸D.荒漠草原广布,森林面积较小“一半冰川,一半火焰”,冰岛这个地方就是冰与火的美丽邂逅,十分迷人!它有着独特的地质,温泉的数量更是全球之冠。
2021-2022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周练试题(I)一、选择题读某海域二月等水温线图,回答1~3题。
1.图中M与N的最大温差可超过A.14℃ B.12℃ C.10℃ D.13℃2.图中四条洋流中,其性质基本一致的是A.L1和L3 B.L2和L4 C.L1和L2 D.L4和L13.此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华北平原的土壤盐分含量最低B.墨累—达令盆地农民正在收割小麦C.美国温带森林区内地面光照较强D.索马里寒流势力加强读下图“中国某地区农业用地类型及比重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4.该地区农业用地变化过程中A.养殖用地最早消失B.花卉用地比重先增后减C.水稻用地面积增大D.蔬菜用地比重持续增长5.该地区农业用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作物品种的改良B.灌溉技术的提高C.劳动力素质的提升D.市场需求的变化读图a和图b,回答下列各题。
6.A. a ——日光直射B. b ——夕阳西下C. c ——旭日东升D. d ——午阳低垂7.A. a 地白昼逐渐变长B. a 、c 两地气温都在下降C. b 地牧草日益茂盛D. e 、d 两地河流水位升高8.俄罗斯专家发现下图中标示的某种地理事物与实际分布不符。
它是读图完成问题200 300100 200 1000 1000 10001000 500500 1000 湖泊沼泽河流等高线 ①② ③9.湖泊③按成因分属于A.凹陷湖B.构造湖C.冰川湖D.堰塞湖10.图中大陆20度纬线附近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A.东部多西部少B.西部多东部少C.中部多,东西两侧少D.中部少,东西两侧多11.下列关于图中河流①和沼泽②水文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①河流量较丰富B.①河水位季节变化明显C.7月②沼泽面积较小D.②处沼泽流速较快读图“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问题12.X地降水主要集中在()A.12月至次年1、2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13.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B.硬叶林、稀树草原、荒漠C.落叶林、草原、荒漠D.雨林、稀树草原、荒漠14.图中洋流流经海区海水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①向高纬度凸出②向低纬度凸出③向北凸出④向南凸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读某类工业收益性空间界限的区位模型图。
高二地理每周练(6)含答案本卷共35个小题,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要一项为哪一项契合标题要求的。
亚马尔半岛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半岛地形平整,年降水量约300mm ,气候严寒,冻土广布,冻土层下蕴藏着极端丰厚的自然气资源,岛上建有规模庞大的液化自然气项目基地。
近年来,岛上陆续发现了数十个〝巨坑〞。
巨坑深约13米,直径约5米,坑壁峻峭。
引发了俄罗斯的高度关注。
据此完成1~3题。
1. 构成半岛上〝巨坑〞的主要缘由能够是A. 陨石撞击B. 冻土解冻C. 地壳陷落D. 资源开发2. 巨坑的出现引发了俄罗斯的高度关注,主要是由于地坑会A. 引发地表沉降B. 加剧海水入侵C. 要挟动力基地平安D. 减速地表水流失3. 半岛上液化自然气基地树立采用的是〝组装式树立〞形式,即部件在其他中央消费,再运至该地组装。
采用该树立形式主要是由于半岛A. 冻土深沉,树立本钱高B. 气候严寒,施工期短C. 濒临陆地,海运便利D. 暴雪天气多,影响树立进度古装是具有鲜明时兴感的服装,其特点是变化迅速、极富盛行性和周期性。
洛杉矶时兴街区是世界著名的时兴专区,街区内集聚了众多的古装企业,集古装设计、销售等于一体。
这些古装企业普通不直接加工古装,而是将加工环节转给分包企业,消费灵敏、产品款多量少,价钱相宜。
据此完成4~6题。
4. 古装企业在洛杉矶时兴街区集聚的主导要素是A. 交通B. 原资料C. 市场D. 休息力5. 从事古装加工的分包企业大多散布在洛杉矶,主要目的是A. 浪费工厂树立本钱B. 获取高素质休息力C. 延长产品流通时间D. 延伸古装产业链条6. 为了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洛杉矶古装企业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A. 快速更新产品B. 改良消费技术C. 扩展消费规模D. 拓展国际市场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域,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3000mm,在沙漠西北部腹地鳞次栉比的装点着终年有水的湖泊70多个,构成了世界上无独有偶的矮小沙山〔海拔1080~1590m〕环抱湖泊的景观。
高二地理“每周一练”系列试题(16)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读下列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题:1.各幅等高线地形图中海拔最高点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2.图④中甲点海拔高度最准确的说法是()A.700m>甲>650m B.750m>甲>700mC.甲>700m D.甲<700m读下图某日北半球某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读图回答3-7题:3.此刻,北京时间是()A.3: B.9: C.15: D.21:.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A.0° B.5°N C.15°N D.23°26′N5.6月22日,该纬线上的最小太阳高度为()A.6°34′ B.8°26′ C.21°26′ D.21°34′6.此日,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B.北京日出方向为东偏北C.甲、乙两地太阳高度最大值为15°D.巴西高原呈现草类茂盛的景象7.此日某时刻,该纬线上的甲、乙两地的太阳高度均为15°,则甲、乙两地之间最短地面距离是()A.1650km B.3300km C.4950km D.6600km右图为我国某一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读图回答8-10题。
8.下列河流中,发源于该区域的是()A.塔里木河B.雅鲁藏布江C.淮河D.长江9.图中甲湖泊水的主要来源是()A.雨水B.冰川融水C.地下水D.土壤水10.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该省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A.种植柑橘、荔枝等为主的林业B.种植水稻为主的耕作业C.饲养猪、鸡、鸭为的畜牧业D.放养羊、马、牛为主的畜牧业二、综合题11.(共读右图,回答问题(1)图中F、H两地气温比两侧地区高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021-2022年高二地理“每周一练”系列试题(36)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是()A.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B.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C.发生地震、火山喷发D.岩层发生上下运动和弯曲变形2.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是()A.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B.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C.发生地震、山崩和火山D.岩层发生上下运动和弯曲变形3.在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A.变质作用 B.火山爆发C.地壳运动D.岩浆活动4.下列现象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美国圣劳伦斯火山的爆发B.我国崇明岛的形成C.我国黄河壶口瀑布的形成D.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5.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千沟万壑的特征,主要成因是()A.风力侵蚀作用B.风力搬运堆积作用C.流水侵蚀搬运作用D.流水搬运堆积作用下图为某处地层的地质剖面图,其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
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丙乙甲7.丙侵入岩脉应为何种岩石()A.沉积岩B.岩浆岩C.变质岩D.资料不足,无法判断下图“岩石风化与气候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8.化学风化最强烈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9.化学风化最强烈地区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少雨B.高温多雨C.低温多雨D.低温少雨10.岩石风化程度与气温、降水量的关系是()A.岩石风化程度与年均温呈正相关B.岩石风化程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C.岩石风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D.岩石风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二、综合题(共20分)11.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其中A为斜,B为斜。
(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是在(流水、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下形成。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和,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①处还是②处?处;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还是④处?处。
2021-2022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周练试题承智班一、选择题1.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气候统计表。
据图判断:当前,①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最迫切的问题是A.盐碱地的治理B.生物多样性的保护C.酸雨的防治D.土地荒漠化的治理2.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受到太阳活动影响的是A.GPS导航B.在沙漠探险旅途中用罗盘定方向C.在家中收看卫星电视D.工作中使用有线电话李某乘车在邯郸街道上等红灯时,随手拍下了前方的太阳能红绿灯。
右图为拍摄的红路灯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李某车辆行驶的方向为()A. 正南B. 正北C. 正东D. 正西4.如果可以通过电脑调控太阳能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以获得最多的太阳辐射能,该太阳能板一年中调整角度范围是()A. 90°B. 66°44′C. 23°26′D. 46°52′5.当太阳能板与水平面夹角最小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C.淮南学生正在进行9月摸底考试D.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6.下列人类活动举动诱发或加剧洪灾的是()①建筑物占据河道;②流域内植被破坏;③大规模围湖造田;④上游山区大量陡坡开荒。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根据下图完成下面问题:7.右图箭头所表示的洋流为()A. 南半球寒流B. 南半球暖流C. 北半球寒流D. 北半球暖流8.如果是太平洋海区,则这支洋流的名称是()A. 加利福尼亚寒流B. 东澳大利亚暖流C. 秘鲁寒流D. 日本暖流9.下图为某岛屿简图。
据此完成下题。
下列关于该岛屿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径流量季节变化大B.补给以冰川融水为主C.含沙量较大D.流速较慢下图示意我国南、北农牧交错带的位置。
回答以下问题。
10.制约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A. 降水B. 温度C. 地形D. 光照11.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A.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B. 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C.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D. 热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图中EF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时的晨昏线,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①点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③点位于西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的最短距离是333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