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176.50 KB
- 文档页数:3
冀教版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6篇冀教版八班级生物教学方案1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学问目标】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看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熟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力气目标】了解出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以及留意事项;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情感目标】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2、难点: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
二、教材处理:1、同学状况分析: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同学初步具备了使用显微镜的技能,这时要满足他们观看微小细胞的愿望,引导他们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同时由于同学没有看到过细胞,因此在观看临时装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制作较好的临时装片。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支配:(1)、复习上节课内容,创设情境导入。
(2)、讲授新课:如何制作临时装片。
(3)、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4)、练习。
(5)、小结。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多媒体、试验探究。
2、教学手段:本节课以同学亲自动手实践为主,并接受应用复习、呈现导入、老师演示与辅导为辅的教学手段。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与情境导入:1、显微镜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2、显微镜的使用分哪几个步骤?(二)、制作临时装片。
1、多媒体演示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1)预备:擦:必需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目的是避开杂质消逝于视野中。
滴:滴加清水时应适量:过多,水会溢出;过少,制片简洁产生气泡。
(2)制片:撕:撕取少量的洋葱鳞茎叶内表皮,不要将叶肉一起带下来。
展:充分将取下的洋葱表皮开放,避开重叠。
盖:盖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边缘,然后将另一侧缓缓放下。
(3)染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时适量:多了,会溢出来污染试验台;少了,染色不充分。
吸:吸水纸应有另一侧吸引,使稀碘液均匀集中到盖玻片下。
使染色充分。
2、同学练习制作临时装片3、同学观看自制的临时装片。
遗传-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遗传的概念及遗传规律。
2.掌握基本的遗传术语和分析方法。
3.理解基因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4.能够分析并解释基因突变和遗传性状的变异。
5.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遗传的概念、基本规律和方法。
2.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3.基因突变和遗传性状的变异。
难点1.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2.基因突变和遗传性状的变异。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遗传的概念和基本规律教学内容1.遗传的概念。
2.遗传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图片和概念图介绍遗传的概念。
2.探究:展示遗传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遗传规律。
3.总结:让学生总结遗传的基本规律。
2.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教学内容1.基因的概念。
2.染色体的概念。
3.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图片和概念图介绍基因和染色体的概念。
2.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和分析,理解基因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3.总结:让学生总结基因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的规律。
3. 基因突变和遗传性状的变异教学内容1.基因突变的概念。
2.遗传性状的变异。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图片和实例介绍基因突变和遗传性状的变异。
2.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基因突变的实验,并分析其对遗传性状的影响。
3.总结:让学生总结基因突变和遗传性状变异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和教材选择教学方法1.演讲授课法2.展示教学法3.探究式教学法教材选择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与遗传》五、教学时间安排共3个课时:1.第一节课:遗传的概念和基本规律(1个课时)2.第二节课: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1个课时)3.第三节课:基因突变和遗传性状的变异(1个课时)六、教学评价1.考试测试:学生对遗传术语的掌握程度。
2.实验报告:学生对基因突变实验的设计和分析能力。
3.作业评价:学生对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学生自评: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评价。
第四章现代生物技术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举例说出克隆技术应用和转基因技术应用。
开展生物技术益处。
过程方法通过举例说明生物技术开展和益处,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思维能力。
情感价值1.正确认识生物技术开展,关注生物技术对人类未来开展影响。
2.关注我国自行研制转基因工程实例,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人举例说出克隆技术应用和转基因技术应用。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克隆技术应用和转基因技术应用。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由诗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导入新课。
让学生找出概念:什么叫克隆?〔二〕学习新课一、转基因技术1.阅读课本“探终究·资料分析〞“抗冻番茄〞培育过程示意图,思考完成以下几个问题〔小组合作完成〕:(1)尝试描述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
〔2〕说说转基因与制药、转基因作物、转基因与可持续开展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开展,科学家使用基因工程方法来改变生物基因从而改变生物性状创造新生物。
如将决定人生长激素基因、决定人胰岛素基因用基因工程方法植入大肠杆菌细胞内,让大肠杆菌发生变异,合成人所需要生长激素或者胰岛素,造福于人类。
遗传工程〔基因工程〕:指按照预先设计生物施工蓝图对基因进展操纵,以到达定向改变生物性状目。
具体来说,是使用“外科手术〞方法把人们所需要甲种生物基因〔目基因〕通过一定方法引入乙种生物细胞中,让引入基因在乙种生物细胞中能够自我复制并正确表达。
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新生物品种。
二、克隆技术及应用1.阅读课本“探终究·资料分析〞,掌握“克隆牛〞培育过程示意图,思考完成以下几个问题〔小组合作完成〕:〔1〕述说“克隆牛〞培育过程。
〔2〕在进展克隆实验时,选用不同品种克隆牛目是什么?〔3〕“克隆牛〞遗传物质与哪只绵羊一样?请说明你理由。
〔4〕与普通牛繁殖相比,“克隆牛〞产生有什么特殊之处?“克隆牛〞培育过程后,看74页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克隆对我们人类有哪些好处?三、克隆技术与伦理1、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本,你认为克隆人可以吗?然后完成辩论活动:关于是否应该制止克隆人辩论〔要求:参考课本P99辩论说明,每小组共同找出一个论点进展辩论,最后进展小组表达交流。
冀少版初中八下生物教案1.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生命活动。
3. 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细胞以及它们的功能。
教学重点: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比较。
3. 研究一个细胞中的一些细胞器。
教学难点:1. 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区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特点。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实验器材:显微镜、盐水、印迹纸、装有色素的塑料袋、铜板、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罐子。
3. 实验材料:洋葱片、人体口腔黏膜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一个实验引起学生对细胞的好奇。
2. 展示PPT,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带领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并比较它们的差异。
4.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对比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笔记。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实验:观察洋葱片中的细胞,并绘制观察图。
3. 讨论洋葱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4. 介绍细胞器的功能和作用。
第三课时:1. 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
2. 通过实验深入了解细胞的呼吸作用。
3. 学生小组进行细胞图书馆的构建,收集不同类型细胞的图片及资料。
4. 总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课后作业:完成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测试题,并根据实验结果写一篇观察洋葱细胞的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实验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细胞的了解。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学习效果。
冀教版八年级初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 让学生掌握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的生殖特点。
3. 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现象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殖方式2. 种子植物的生殖特点3. 孢子植物的生殖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植物的生殖方式,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的生殖特点。
2. 难点:理解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及区别。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的生殖方式。
2. 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的生殖特点。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繁殖后代的吗?1.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
2. 讲解植物的生殖方式2.1 讲解有性生殖: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再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2.2 讲解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3. 讲解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的生殖特点3.1 讲解种子植物的生殖特点:通过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包括种皮和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3.2 讲解孢子植物的生殖特点:通过孢子繁殖后代,孢子是植物的生殖细胞,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4. 实践操作4.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植物的生殖方式和特点。
4.2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5.1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植物的生殖方式、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的生殖特点。
5.2 教师强调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总结植物的生殖方式,区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 对比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的生殖特点,举例说明。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法、直观教具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的生殖方式,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
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双庙明德崔香伏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介绍生物的繁衍和发展、生物与环境两个个单元,内容较上一个学期少了一些,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察和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
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二、教学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在继续抓好实验过程,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135”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高效快乐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教学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上一年的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新成果,并完成好相关的课题。
4.继续研究和推广校本教研的内涵和经验,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发辉学校教研组群体优势,继续尝试开展学校开放日活动。
5.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初二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初步归纳整理出适合我校校情的评价体系。
6、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7、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8、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要求
1.教师在教学中要继续认真落实《课程》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大力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教育科研观。
教学中要有科研意识,要边实验、边研究,力争做一名科研型快乐的教育工作者。
3.在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
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力
争创造条件开全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整合。
6.积极组织好生物小组活动,能够对生物学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两个班有一百多个学生,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较高很高,上学期生物的平均成绩在八年级全学科排名较好,但高分少,由于不爱学习的学生较多,因此班平均被拉下来了。
这个学期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五、具体措施
1、精心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新教材进行培训。
2、精心组织和策划好课堂教案。
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课堂质量高效率。
4、进行课外辅导和写小论文及做小制作,提高学生的兴趣。
5、认真批改作业,从中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6、培养优生,转化后进生。
六、进度安排
周次授课内容
1 被子植物的生殖
2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人得生殖和胚胎发育
3 性状和性状的传递遗传物质的基础
4 人的性别的决定变异
5 遗传病与优生第一次月考
6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历程
7生物的进化的原因人类的起源现代生物技术
8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9五一长假
10复习期中考试
1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与环境组成和类型
12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链
13人类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14复习七年级上册
15复习七年级下册
16复习八年级上册、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