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2.47 MB
- 文档页数:17
一、实习背景根管治疗是口腔医学中一项重要的治疗技术,旨在清除牙髓炎症和感染,修复根管系统,防止牙根尖周病的发生和发展。
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根管治疗的临床操作,以下是我对根管治疗实习的心得体会。
二、实习过程1. 理论学习实习初期,我认真学习了根管治疗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牙体解剖学、牙髓病学、根管治疗技术等。
通过学习,我对根管治疗的原理、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操作步骤有了初步的了解。
2. 临床观摩在导师的指导下,我观摩了多位临床医生进行根管治疗的操作过程。
通过观摩,我了解了根管治疗的基本流程,包括局部麻醉、牙体预备、根管探查、根管清理、根管成形、根管充填等步骤。
3. 临床实践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开始了自己的根管治疗实践。
以下是我实习期间参与的两个典型病例:病例一:患者,女,28岁,主诉:右上颌第一磨牙疼痛,夜间加重。
临床检查:右上颌第一磨牙牙冠完整,但牙髓炎症状明显。
根尖片显示根尖周无明显病变。
操作步骤:局部麻醉后,进行牙体预备,使用根管探查仪探查根管,发现根管弯曲,但无牙根折断。
随后进行根管清理和成形,选用热牙胶进行根管充填。
病例二:患者,男,45岁,主诉:左下颌第一磨牙疼痛,咀嚼时加剧。
临床检查:左下颌第一磨牙牙冠完整,但牙髓炎症状明显。
根尖片显示根尖周有轻度病变。
操作步骤:局部麻醉后,进行牙体预备,使用根管探查仪探查根管,发现根管弯曲,且存在牙根折断。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成功完成了根管清理、成形和充填。
4. 总结与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1)根管治疗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操作,要求医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2)根管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熟练掌握根管探查、清理、成形和充填等操作技巧。
(3)针对不同患者和不同病情,医生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4)根管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确保患者安全。
三、实习收获1. 提高了自身的临床技能通过实习,我掌握了根管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水平。
双根三根管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治疗1例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的发生率为0.5%~7.5%,目前国内报道的多为三根三根管型,尚未见双根三根管型的病例报告。
本病例介绍1例双根三根管型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治疗。
标签:根管治疗;三根管;上颌前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多为单根管或双根管,三根管较为少见。
根据文献[1-5]报道,其发生率为0.5%~7.5%。
三根管上颌前磨牙又分为三根三根管和双根三根管两种类型[6]。
此类牙齿根管治疗有较大难度。
该类病例在国外已有较多的报道,国内相关报道多为三根三根管型[7-8],尚未见双根三根管型根管治疗病例的报道。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口腔科发现双根三根管上颌第一前磨牙1例,现报道如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0岁,汉族。
2011年12月7日就诊,要求治疗右上后牙龋洞。
患者2周前曾有右上后牙间断轻微自发痛,未治疗,现已缓解。
检查:右上第一前磨牙远中咬合面有一深大龋洞,探痛,无叩痛,不松动,牙龈无红肿瘘管,冷测迟钝。
X线片显示龋坏深及髓腔,未见根尖周低密度影和根周膜增宽(图1)。
诊断:右上第一前磨牙慢性牙髓炎。
治疗计划:右上第一前磨牙根管治疗。
患者知情同意。
治疗:含1/100 000肾上腺素的4%盐酸阿替卡因(碧兰麻,艾龙公司,法国)局部浸润麻醉,橡皮障隔湿。
去腐未尽露髓,露髓孔出血多。
开髓,探及两根管,使用10号不锈钢K锉(MANI公司,日本)通畅根管,使用根管长度测量仪(Root ZX,Morita公司,日本)测量根管长度,腭根管长16 mm,颊根管根尖不通,取工作长度为16 mm。
使用控制扭矩马达(X-smart,登士柏公司,瑞士)和镍钛旋转器械(Hero 642,Micromega公司,法国)预备根管,根管预备过程中使用5.25%次氯酸钠溶液冲洗。
术后用樟脑酚髓腔封药,氧化锌丁香油暂封。
2011年12月16日患者复诊,述无术后不适,检查暂封完好,无叩痛,不松动,牙龈无红肿瘘管。
使用橡皮障隔湿,去除暂封物和髓腔封药棉球,冲洗根管后准备根管充填。
病例报告复杂根管上颌磨牙的根管治疗+例陈G 晨) 梁宇红,!)C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门诊部$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口腔医学计算机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口腔生物材料重点实验室$北京G)11167&,C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急诊科$北京G)111O)"关键词 上颌磨牙&多根管&根管治疗中图分类号 X JO)C 13GG 文献标志码 :GG 文章编号 )NJ)5)NJZ !,1,7"1)51)Y151N 01$%)1C )YJ,6M n C #==(C )NJ)5)NJZ C ,1,7C 1)C 161!'&&"=I'(B#(>.-%?"&-="54.#/$/"-(>_-?'(>p=#(.C @'4网络出版时间 ,1,65),51NG1O %,)%76G 网络出版地址 ?%%I %M M 000C @(`#C ("%M `@4=M B"%.#/M ))C 7NY)C X C ,1,6))61C )N3)C 116C ?%4/GG 根管的清创与消毒是影响根管治疗成功率的关键因素())$根管系统内的感染成分即残留的牙髓组织和细菌是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而遗漏根管则会造成感染清除不全$并可能导致患牙症状的开始或持续存在(6)$因此熟悉和了解患牙根管解剖是去除根管系统感染'取得根管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多为三牙根$其中近中颊根的根管变异较多$以存在双根管常见(7)#近年来$随着锥形束!g !@'("5E".4@'4I-%"B %'4'5>&.I?_$!A !g "在口腔领域应用的日益广泛$有研究者应用!A !g 揭示并分析不同牙位牙齿的根管系统解剖结构#研究结果显示上颌第一'二磨牙除常见的根管类型外$其在根管数目和分布上可以存在较大差异(3b Y )$且根管形态结构亦呈现出多样性$可表现为!型根管()1b )))$或伴牛牙症等(),b )6)#复杂多变的根管系统解剖结构给临床治疗带来挑战#本研究对6例少见复杂根管的上颌磨牙进行报告$并总结根管治疗体会$以期为临床医师的诊疗提供参考#!"病例资料!C !G 病例一女$)N 岁$,周前因右上后牙冷热痛'咬合痛于外院行根管治疗$患牙治疗后疼痛未缓解$于,1,,年J 月,O 日到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门诊部就诊#否认系统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外院病历资料示)N 寻及近中颊!4"=#'E-@@./$^A "'远中颊!B#=%'E-@@./$H A "'腭!I./.%./$<"三根管$行根管预备$封氢氧化钙糊剂#临床检查发现右上第一磨牙!)N 牙"近中牙合面可见暂封材料$叩痛!s "$不松动$牙龈轻度红肿#牙周探诊深度,2644#!A !g 示近颊'远颊和腭根尖周有小范围低密度影$远颊根尖周低密度影与上颌窦相通$疑似存在^A ,'H A ,根管影像$根管影像细小模糊不清!图)"$诊断)N 慢性根尖周炎!牙髓治疗中"#治疗过程%使用含)r )11111肾上腺素的7L !质量分数"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I.@.#("$D.%"/"@公司$法国"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上橡皮障!!'/%"("公司$瑞士"$去除暂封材料$显微镜!d <5^R <#@'P "#==$!.&/P "#==^"B#%"@:*公司$德国"下使用H *5)N 探针!V .9'公司$德国"探查根管$应用超声波牙科治疗仪!<3e "0%&'($D.%"/"@公司$法国"配合超声工作尖!f g ,1"辅助清理根管口钙化物$定位^A '^A ,'H A 'H A ,'<3个根管口$使用根管测量仪!X ._I"a 3$9H 8公司$德国"确定工作长度#以iN 'iO 'i)1先锋锉疏通^A ,'H A ,根管后$应用)N r )减速马达!f e H d 5^:g f H g $e DV 公司$日本"$转速311&M 4#($扭矩,C 3e *@4$使用;_+/"a !^镍钛系统!!'/%"("公司$瑞士"进行根管预备$;_+/"a !^开敞锉!i,3M 1C 1O "扩大根管冠方)M 6$然后依次使用i)3M 1C 1,'i,1M 1C 17'i,1M 1C 1N 'i,3M 1C 1N 'i61M 1C 1N $预备^A '^A ,'H A 'H A ,根管$<根管预备至i71M 1C 1N #每根镍钛器械均达到工作长度$每次更换器械时$使用侧方开口的根管冲洗器!61i 针头"每个根管注入,4]6L !质量分数"次氯酸钠溶液冲洗$使用氢氧化钙糊剂!<-/IB"(%!'&I'5&.%#'(公司$美国"进行根管封药#)周后复诊$患牙症状消失#显微镜下进行终末冲洗$每个根管使用34]的次氯酸钠溶液$再用34])JL !质量分*1Y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S d W X e :]d +<f V R e *W e R 9f X DR g h !;f :]g ;D!R f e !f D "G9'/C 3NGe 'C )G+"EC ,1,7数"f H g:溶液!<-/IB"(%!'&I'&.%#'(公司$美国"冲洗去除玷污层$最后再次使用次氯酸钠冲洗$在操作过程中间隔用有水模式$使用超声工作尖!R X X,35 ,)"进行超声荡洗,1=$共)4#(#干燥根管后$主牙胶尖!H"(%=I/_^.#//"F"&公司$瑞士"配合#X''%D<根管封闭剂!R(('$.%#$"A#'@"&.4#a公司$加拿大"$应用单尖法进行根管充填#冠方行树脂充填#一年后复诊$患牙无症状$拍摄根尖片示根尖周未见异常# :%'H$!A!g#4.>"==?'0#(>6&''%=.(B3@.(./=C X"B.&&'0=#(B#@.%"B^A,.(B H A,&''%@.(./=&f$I'=%'I"&.%#$"&.B#'>&.I?'F@'4I/"%"B&''%F#//5#(>&+$'("5_".&F'//'05-I Z5&._C^A$4"=#'E-@@./&H A$B#=%'E-@@./C图!"病例一G右上颌第一磨牙的!A!g图像和术后根尖片#$%&'(!"!'("E".4@'4I-%"B%'4'>&.I?#@!!A!g"#4.>"=.(B I'=%'I"&.%#$"&.B#'>&.I?'F%?"&#>?%4.a#//.&_F#&=%4'/.&#(@.=")G!C)G病例二男$73岁$,周前左上后牙发现龋洞于外院行根管治疗$后出现自发痛'咬合痛症状$于,1,6年6月61日到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门诊部就诊#外院病历资料示,J寻及^A'^A,'H A'<四根管$行根管预备$封氢氧化钙糊剂#临床检查左上第二磨牙!,J"近中牙合面可见暂封材料$叩痛!s"$不松动$牙龈轻度红肿#牙周探诊深度62344#!A!g示双腭根影像$根尖周牙周膜增宽影像$左侧上颌窦内可见半圆形高密度影!图,"$诊断,J慢性牙髓炎!牙髓治疗中"#治疗过程%局部浸润麻醉下$上橡皮障$显微镜下去除暂封物$向近中腭侧扩展开髓洞型$揭净髓顶$定位^A'^A,'H A'近中腭!4"=#'I./.%./$^<"'远中腭!B#=%'I./.%./$H<"五根管$确定工作长度#iO和i)1先锋锉疏通^<根管后$应用)N r)e DV减速马达$转速611&M4#($扭矩,C3e*@4$使用<&'g.I"&e f Z g镍钛系统!H"(%=I/_^.#//"F"&公司$瑞士"$依次应用Da'Z)!i)J M1C17"'Z,!i,3M1C1N"'Z6!i61M1C1J"镍钛器械进行根管预备#每次更换器械时$使用,4]6L!质量分数"次氯酸钠溶液冲洗每个根管$封入氢氧化钙糊剂#)周后复诊$患者诉患牙症状消失$显微镜下进行终末冲洗$使用主牙胶尖配合#X''%D<糊剂$应用单尖法进行根管充填#冠方树脂充填后行冠修复#!C+G病例三男性$33岁$因右上后牙冷热痛一周$,1,6年N月)日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门诊部就诊$,1,6年3月)1日曾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进行系统检查#临床检查%右上第一磨牙!)N"牙冠完整$探痛!b"$叩痛!s"$松动*度$牙龈轻度红肿$远中腭侧探诊深度O44$冷测疼痛#!A!g!牙周科拍摄"示)N髓腔狭长$根分叉低$近中颊根与腭根根管融合$远中颊根双根管影像$根管影像模糊$根尖周膜增宽$远中腭侧牙槽骨吸收至根尖)M6#测量髓室底最高点到釉牙骨质界间距离为6C O44$牛牙症指数g R!%.-&'B'(%#@#(B"a"T3C,M),C3Q)11T7)C N!图6"$诊断为)N逆行性牙髓炎伴重度牛牙症#治疗过程%局部浸润麻醉$上橡皮障$显微镜下开髓$髓腔窄长$使用超声工作尖!f g,1'f g71"辅助清理髓室钙化物$发现半圆形的近中腭根管$定位^A'^A,'H A'H A,'<共3个根管口$以iN先锋锉疏通阻塞根管$i O'i)1先锋锉扩大根管后$使用;_+/"a!^镍钛系统进行根管预备$;_+/"a!^开*)Y)*陈G晨$等G复杂根管上颌磨牙的根管治疗6例敞锉!i,3M 1C 1O "扩大根管冠方)M 6$依次使用i)3M 1C 1,'i,1M 1C 17'i,1M 1C 1N 'i,3M 1C 1N 'i61M 1C 1N 预备^A '^A ,'H A 'H A ,根管$<根管预备至i 71M 1C 1N #每次更换器械时$使用,4]3C ,3L !质量分数"次氯酸钠溶液冲洗每个根管#封入氢氧化钙糊剂#)周后复诊$患牙症状消失#显微镜下进行终末冲洗$主牙胶尖配合:;</-=封闭剂!H "(%=I/_$德国"$应用热牙胶充填机!A o ]5E"%.*-%%.<"&@?.;".%#(>D_=%"4$A o ]A #'%"@?CR (@$韩国"进行热牙胶根管充填#冠方行树脂充填#:%'H $.(.%'4#@./=%&-@%-&"'F %?"/"F %4.a #//.&_="@'(B 4'/.&0.=.(./_k "B E_@'("5E".4@'4I-%"B %'4'>&.I?_$=?'0#(>7&''%=.(B 3@.(./=$.(B &"B.&&'0=#(B#@.%"B 4"=#'I./.%./&''%@.(./&f $I'=%'I"&.%#$"&.B#'>&.I?'F @'4I/"%"B &''%F #//#(>C图)"病例二G 左上颌第二磨牙的!A !g 图像和术后根尖片#$%&'()"!'("E".4@'4I-%"B %'4'>&.I?#@!!A !g "#4.>"=.(B I'=%'I"&.%#$"&.B#'>&.I?'F %?"/"F %4.a #//.&_="@'(B 4'/.&#(@.=",G:%'!$!A !g $#"0=?'0#(>%?"F -=#'(E"%0""(4"=#'E-@@./.(B I./.%./&''%=$F '&4#(>.4"=#'I./.%./&''%@.(./$.(B &"B .&&'0=#(B#@.%"B %0'@.(./=#(%?"B#=%'E-@@./&''%&H $.(./_k #(>%?"B.%.'F =.>#%%./$#"0F '&%.-&'B'(%#=4&f $I'=%'I"&.%#$"&.B#'>&.I?'F @'4I/"%"B &''%F #//#(>&+$754'(%?F '//'05-I Z 5&._C图+"病例三G 右上颌第一磨牙的!A !g 图像和术后根尖片#$%&'(+"!'("E".4@'4I-%"B %'4'>&.I?#@!!A !g "#4.>"=.(B I'=%'I"&.%#$"&.B#'>&.I?'F %?"&#>?%4.a #//.&_F #&=%4'/.&#(@.="6G)"讨论考虑到病例一'二为转诊病例$且皆在首次治疗后出现疼痛症状$因此在术前拍摄了!A !g #!A !g 在揭示根管解剖结构和根尖病损$诊断根裂'牙根吸收等方面较根尖片更有优势()7)#病例一'二中的患*,Y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S d W X e :]d +<f V R e *W e R 9f X DR g h !;f :]g ;D!R f e !f D "G9'/C 3NGe 'C )G+"EC ,1,7牙均为少见五根管的上颌磨牙#上颌第一磨牙多为三牙根$根管数量以包含近中颊根双根管的四根管最为常见$三根管次之(3b J$)3)#远中颊根和腭根中根管解剖结构变异的发生率很低$为1L2,L(N b Y)#病例一的上颌第一磨牙$!A!g显示三牙根五根管$近中颊根'远中颊根存在双根管$根管类型为9"&%-@@# %_I"+!,5,"$在初次就诊治疗时^A,和H A,根管被遗漏#!A!g示^A,'H A,根管影像细窄模糊$提示根管钙化严重$因此在术中应用光学显微镜$并配合超声设备精细寻查根管$使用锥度设计更为保守且更为柔韧的镍钛器械进行根管预备$在尽量清创的同时$避免过度预备和器械分离的发生$从而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上颌第二磨牙较第一磨牙根管形态更为复杂多变$除最常见的三根三根管和三根四根管外$还可能出现单根'双根'四根甚至五牙根的情况(N b J)#病例二的患牙为四牙根五根管的上颌第二磨牙$其中近中颊根中有,个根管($"&%-@@#%_I"'!,5)"型)$远中颊根一个根管$以及近'远中两个独立的腭根和腭根管#在一项对包含NNO颗上颌第二磨牙的根管形态学研究中()N)$只发现了一例的根管结构与病例二中的四牙根五根管相同#文献报道上颌第二磨牙双腭根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生率分别为中国)C,L$印度)C)L$韩国)C O,L(O$)N b)O)#患牙在首诊治疗时发生了^<根管的遗漏$通过研读!A!g影像$在显微镜下向近中腭侧扩展开髓洞型$并制备操作便宜形$从而寻及^<根管口#病例三的患牙为具有!型根管的上颌第一磨牙#!型根管是指横截面形态呈+!,形的牙根中存在的根管系统$多发生于下颌第二磨牙$而在上颌第一磨牙的发生率很低#B"^''&()Y)报道了在)1年间进行根管治疗的,)J3颗上颌第一磨牙$其中只有两例为!型根管#关于上颌第一磨牙根管形态学的研究发现()1b)))$!型根管在不同人群中的的发生率仅为1C1YL27C11L#m#.(等()))应用!A!g 观测中国人上颌第一磨牙的根管形态$其中1C37L 表现为!型根管#)YO7年$e"0%'(等(,1)报告了第一例上颌第一磨牙存在!型根管的病例#此后又有少量文献报告了具有!型根管的上颌第一磨牙的诊治#^.&5 %#(=等()1)将上颌磨牙!型根管按照不同牙根的融合情形分为3型%g_I":!^A与<根融合"'g_I"A !^A与H A根融合"'g_I"!!H A与<根融合"' g_I"H!^<与H<根融合"'g_I"f!^A'H A'<三根融合"#病例三的患牙类型为g_I":型$即近中颊根和腭根融合$形成半圆形的近中腭根管#目前尚未见病例报告此型!型根管的上颌第一磨牙()1$)Y b,J)#一项应用!A!g对上颌第一磨牙!型根管解剖结构的研究发现()1)$3型中g_I":的发生率最低$仅为1C)L#m#.(等()))和!?.#(%#'-<#'&&"等(,O)的研究结果也表明g_I":更为罕见$发生率分别为7C Y7L和1L#此外$病例三患牙的远中颊根还为少发的双根管$且合并牛牙症$牛牙症是一种少见的髓腔形态变异$以髓室垂直高度增大'根分叉移向根尖区为主要特征$目前临床常用的牛牙症诊断标准为髓室顶最低点至髓室底最高点的距离除以髓室顶最低点至最长牙根根尖的距离$这个比值 1C,$且髓室底最高点到釉牙骨质界间距离大于,C344(,Y)#V""("(61)提出牛牙症指数!%.-&'B'(%#@ #(B"a$g R"的概念$即髓室顶最低点至髓室底最高点的距离除以髓室顶最低点至最长牙根根尖的距离乘以)11$并将其分为轻度!g R值,1261"'中度!612 71"和重度!c71"#本病例计算g R值为7)C N$诊断为重度牛牙症$而且患牙根管钙化严重$尽管有!A!g的影像学辅助$以及口腔科显微镜的配合使用$治疗也颇为困难#在根管预备过程中$应用超声设备精细清理根管口钙化物$寻找定位根管口$先以iN'iO'i)1先锋锉谨慎耐心疏通根管$后使用更为柔韧的镍钛器械进行机械预备$以避免器械分离的发生#!型根管由于其复杂的解剖形态$单纯通过机械清理方式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清创效果#在本病例中使用3C,3L次氯酸钠溶液频繁大量的冲洗根管$并充分浸泡$在终末冲洗时配合超声荡洗$以最大限度的去除根管内的感染#以上病例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医师既要掌握常见的根管解剖形态$也应充分考虑到上颌磨牙根管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于根管解剖复杂的疑难病例$!A!g的影像学辅助$以及牙科显微镜和超声设备的应用可以帮助寻找变异根管'发现!型根管$并制定更为完善的机械预备'化学冲洗和根管充填计划$从而获得根管治疗的成功#利益冲突G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作者贡献声明G陈晨%接诊患者$完成病例的诊断治疗以及资料的收集整理$撰写'修改论文&梁宇红%总体把关$对病例诊治过程中的困难和复杂问题给予分析指导$对论文的撰写修改作出指导并进行客观审定#参考文献())<"%"&=d:C!-&&"(%@?.//"(>"=.(B@'(@"I%=#(%?"I&"I.&.%#'('F &''%@.(./=_=%"4=%:&"$#"0(S)CSf(B'B$,117$61!O"%33Y b3NJC*6Y)*陈G晨$等G复杂根管上颌磨牙的根管治疗6例(,)高学军$岳林C牙体牙髓病学(^)C,版C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6%76)C(6)g.E.==-4D$V?.(+X C+.#/-&"'F"(B'B'(%#@%&".%4"(%%g?"-=-5./=-=I"@%=(S)C f-&S H"(%$,1)N$)1!)"%)77b)7JC(7)!'?"(D$;.&>&".$"=V^C<.%?0._='F%?"I-/I(^)CY%?"BCD%C]'-#=$^'%^'=E_f/="$#"&$,11N%,61b,63C(3)!/">?'&(A^$!?&#=%#"8;$H'(>!!CX''%.(B&''%@.(./4'&5I?'/'>_'F%?"?-4.(I"&4.("(%4.a#//.&_F#&=%4'/.&%:/#%"&.%-&"&"$#"0(S)C S f(B'B$,11N$6,!Y"%O)6b O,)C(N)P?.(>X$h.(>;$h-Z$"%./C W="'F!A!g%'#B"(%#F_%?"4'&5 I?'/'>_'F4.a#//.&_I"&4.("(%4'/.&%""%?#(.!?#("="=-EI'I-5 /.%#'((S)C R(%f(B'B S$,1))$77!,"%)N,b)NYC(J)e""/.`.(%.(<$D-EE.&.'!$:?-n.X$"%./C!'("5E".4@'4I-5 %"B%'4'>&.I?_=%-B_'F&''%.(B@.(./4'&I?'/'>_'F4.a#//.&_F#&=% .(B="@'(B4'/.&=#(.(R(B#.(I'I-/.%#'((S)CS f(B'B$,1)1$6N!)1"%)N,,b)N,JC(O)V#4h$]""DS$8''S C^'&I?'/'>_'F4.a#//.&_F#&=%.(B="@'(B 4'/.&=.(./_k"B E_@'("5E".4@'4I-%"B%'4'>&.I?_#(.`'&".(I'I-/.%#'(%$.&#.%#'(=#(%?"(-4E"&'F&''%=.(B@.(./=.(B%?"#(@#B"(@"'F F-=#'((S)C S f(B'B$,1),$6O!O"%)1N6b)1NOC (Y):/.$#:^$d I.=.('(:$e>h]$"%./C X''%.(B@.(./4'&I?'/'5 >_'F g?.#4.a#//.&_4'/.&=(S)CR(%f(B'B S$,11,$63!3"%7JO b7O3C()1)^.&%#(=S e$m-.&"=4.D$m-.&"=4.^!$"%./C!5=?.I"B4.a#/5 /.&_I"&4.("(%F#&=%4'/.&%:@.="&"I'&%.(B/#%"&.%-&"&"$#"0(S)C S f(B'B$,1)6$6Y!),"%)N7Y b)N36C()))m#.(h$]#h$D'(>S$"%./Cf$./-.%#'('F!5=?.I"B@.(./=#(4.a#//.&_4'/.&=#(.!?#("="I'I-/.%#'(-=#(>!A!g(S)CA^!^"B R4.>#(>$,1,,$,,!)"%)17C(),)S.E./#:;$!?'-&.=#.;X$8.=/#:D$"%./Cg.-&'B'(%#=4#(4.a#//.&_.(B4.(B#E-/.&4'/.&=-=#(>@'("E".4@'4I-%"B%'4'5>&.I?_#(.B"(%./@"(%"&#(D.-B#:&.E#.(S)C:((D.-B#^"B$,1,)$7)!7"%,6,b,6JC()6)e.#&X$V?.=(#=D$<.%#/S H C A#/.%"&./%.-&'B'(%#=4#(I"&4.("(%4.a#//.&_F#&=%4'/.&(S)CR(B#.(SH"(%X"=$,1)Y$61!,"%6)7b6)JC()7)叶佳学$梁宇红C牙髓专科医师应用锥形束!g的现况调查(S)C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1,6$33!)"%))7b))YC()3)^#&k.^A$*-F&.(V$:/?.E#E d$"%./C!A!gE.="B=%-B_%' .(./_k".(B@/.==#F_&''%@.(./4'&I?'/'>_'F4.a#//.&_4'/.&=%:&"%&'=I"@%#$"=%-B_(S)Cf-&X"$^"B<?.&4.@'/D@#$,1,,$,N!)O"%N331b N3N1C()N)g#.(Z^$h.(>Z8$m#.(]$"%./C:(./_=#='F%?"&''%.(B@.(./ 4'&I?'/'>#"=#(4.a#//.&_F#&=%.(B="@'(B4'/.&=#(.!?#("="I'I-/.%#'(-=#(>@'("5E".4@'4I-%"B%'4'>&.I?_(S)C S f(B'B$,1)N$7,!3"%NYN b J1)C()J)+"/=_I&"4#/.*$9#('%?`-4.&g D$V.(B.=0.4_H C:(.%'4#@=_454"%&_'F&''%.(B&''%@.(./4'&I?'/'>_'F I'=%"&#'&%""%?#(R(B#.(=-EI'I-/.%#'(-=#(>@'("E".4@'4I-%"B%'4'>&.I?_%:&"%&'5 =I"@%#$"=%-B_(S)C f-&S H"(%$,1)3$Y!7"%311b31JC()O)g k"(>]g$!?.(>^!$!?.(>D;$"%./C:(./_=#='F&''%@.(./ =_=%"4'F4.a#//.&_F#&=%.(B="@'(B4'/.&=.(B%?"#&@'&&"/.%#'(=E_ @'("E".4@'4I-%"B%'4'>&.I?_(S)CS+'&4'=^"B:=='@$,1,1$))Y!3"%YNO b YJ6C()Y)B"^''&X S C!5=?.I"B&''%@.(./@'(F#>-&.%#'(#(4.a#//.&_F#&=% 4'/.&=(S)C R(%f(B'B S$,11,$63!,"%,11b,1OC(,1)e"0%'(!8$^@H'(./B DC:!5=?.I"B@.(./@'(F#>-&.%#'(#(.4.a#//.&_F#&=%4'/.&(S)C S f(B'B$)YO7$)1!O"%6YJ b6YYC (,))H.(`("&f$+&#"B4.(D$D%.E?'/k:C A#/.%"&./!=?.I"@'(F#>-&.5 %#'(#(4.a#//.&_F#&=%4'/.&=(S)CSf(B'B$)YY1$)N!),"%N1)b N16C(,,)h#/4.k P$g-(@"/A$D"&I"&:$"%./C!5=?.I"B&''%@.(./#(.4.a#//.&_F#&=%4'/.&%:@.="&"I'&%(S)CR(%f(B'B S$,11N$6Y!,"%)N,b)NNC(,6)V'%%''&S$9"/4-&->.(e$A.//./D$"%./C+'-&5&''%"B4.a#//.&_ F#&=%4'/.&?.$#(>!5=?.I"B I./.%./&''%@.(./4'&I?'/'>_"$./-.%"B-=#(>@'("5E".4@'4I-%"&#k"B%'4'>&.I?_%:@.="&"I'&%(S)C d&./D-&>d&./^"B d&./<.%?'/d&./X.B#'/f(B'B$,1))$)))!3"%7)b73C(,7)S'=?#!$S'=?#DC!5=?.I"B@.(./#(4.a#//.&_F#&=%4'/.&=%:@.="&"I'&%(S)C S H"(%!g"?&.("$,1)7$))!)"%)))b))JC(,3)<.`="F.%D$X.?#4#DCX''%@.(./%&".%4"(%'F.%0'5&''%"B!5 =?.I"B4.a#//.&_F#&=%4'/.&%:@.="&"I'&%(S)CR&.(f(B'B S$,1)7$Y!7"%61)b616C(,N)V?.&'-F e$;. `"/h$^.(@#('H C W(-=-./4.a#//.&_F#&=%4'/.&= 0#%?!5=?.I"B4'&I?'/'>_'(%?"=.4"I.%#"(%%9.&#.%#'(#(&''% @.(./.(.%'4_(S)C!.="X"I H"(%$,1)Y$,1)Y%)O3J,OYC (,J)8.?.("V H$A.(='B:9$^.%%#>.%%#D$"%./C!'("5E".4@'45 I-%"B%'4'>&.I?_!!A!g".(./_=#='F.(-(-=-./@'(F#>-&.%#'('F %?"-II"&F#&=%4'/.&0#%?.!5=?.I"B@.(./0#%?.I#@.//_F-="B&''%=%:@.="&"I'&%(S)C!-&"-=$,1,6$)3!6"%"6N7J7C(,O)!?.#(%#'-<#'&('X$!'(='/#]#k k#f<$*-./%#"&#:+$"%./C!5 =?.I"B@.(./=_=%"4#(4.a#//.&_4'/.&="$./-.%"B E_@'("5E".4@'4I-%"B%'4'>&.I?_#(.(:&>"(%#("=-EI'I-/.%#'((S)C:@%.d B'(%'/].%#('.4$,1,,$63!6"%)N7b)J1C(,Y)D?#F4.(:$!?.(.(("/R C<&"$./"(@"'F%.-&'B'(%#=4F'-(B#(&.5 B#'>&.I?#@B"(%./"a.4#(.%#'('F),11_'-(>.B-/%R=&."/#I.%#"(%= (S)C!'44-(#%_H"(%d&./f I#B"4#'/$)YJO$N!7"%,11b,16C (61)V""(";S C:4'&I?'/'>#@.(B E#'4"%&#@=%-B_'F%.-&'B'(%#=4#(.@'(%"4I'&.&_I'I-/.%#'((S)C:4S<?_=:(%?&'I$)YNN$,3%,1O b,1YC!,1,65)15)Y收稿"!本文编辑%王G蕾"*7Y)*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S d W X e:]d+<f V R e*W e R9f X DR g h!;f:]g;D!R f e!f D"G9'/C3NGe'C)G+"EC,1,7A1179-4-/7:('-=5183-L$//-'531/-';<$7:-75=$9-/9-4-/;%>'(=1'7187:'((9-;(; !;f e!?"()$]R:e*h-?'(>,!)C+#&=%!/#(#@./H#$#=#'($<"`#(>W(#$"&=#%_D@?''/.(B;'=I#%./'F D%'4.%'/'>_oe.%#'(./!"(%"&'F D%'4.%'/'>_oe.5 %#'(./!/#(#@./X"=".&@?!"(%"&F'&d&./H#=".="=oe.%#'(./f(>#(""&#(>X"=".&@?!"(%"&'F d&./A#'4.%"&#./=.(B H#>#%./ ^"B#@./H"$#@"=oA"#n#(>V"_].E'&.%'&_'F H#>#%./D%'4.%'/'>_oe;!X"=".&@?!"(%"&'F f(>#(""&#(>.(B g"@?('/'>_ F'&!'4I-%"&#k"B H"(%#=%&_oe^<:V"_].E'&.%'&_F'&H"(%./^.%"&#./=$A"#n#(>)11167$!?#(.&,C H"I.&%4"(%'F d&./ f4"&>"(@_$<"`#(>W(#$"&=#%_D@?''/.(B;'=I#%./'F D%'4.%'/'>_$A"#n#(>)111O)$!?#(."@W EE>A H G^.a#//.&_4'/.&0#%?%?&""&''%=.(B6%'7@.(./=#=.@'44'('@@-&&"(@"C;'0"$"&$#( .BB#%#'(%'@'44'(&''%@.(./.(.%'4_$%?"&"4._E"=#>(#F#@.(%B#F F"&"(@"=#(%?"(-4E"&$B#=%&#E-%#'($ .(B4'&I?'/'>#@./=%&-@%-&"'F&''%@.(./=C g?"=-@@"=='F&''%@.(./%&".%4"(%#=B"I"(B"(%'("(=-&#(> %?.%.//%?"#(%&#@.%"B"%.#/=.=='@#.%"B0#%?#%.&"4"%#@-/'-=/_F'//'0"BC+.#/-&"%'/'@.%".//@.(./=@'-/B .$".(">.%#$""F F"@%'(%?"%&".%4"(%.=#%4._/".B%'#(#%#.%#'('&@'(%#(-.%#'('F I"&#.I#@./I.%?'/'>_C ^#=="B@.(./=0"&"%?"4.#(&".='(F'&I.%#"(%=&"I'&%#(>E.@`F'&('(=-&>#@./&''%@.(./&"%&".%4"(%C ^'&"'$"&$%?"E.@%"&#.&"=#B#(>#(=-@?@.(./=@'-/B./='&"=-/%#(I"&=#=%"(@"'F=_4I%'4=C X''%@.(./ .(.%'4_#=@'4I/"a$.(B%?"&"@'>(#%#'('F.(.%'4#@$.&#.%#'(=@'-/B E".@?.//"(>"F'&@/#(#@#.(=C g?#= .&%#@/"I&"="(%=%?&""@.="='F"(B'B'(%#@4.(.>"4"(%'F4.a#//.&_4'/.&=0#%?.%_I#@./@.(./4'&I?'/'>_C R(%?"%?&""@.="='F%?#==%-B_$%?"I.%#"(%=-(B"&0"(%@'("E".4@'4I-%"B%'4'>&.I?#@!!A!g" "a.4#(.%#'(E"F'&"&''%@.(./%&".%4"(%Cg?"!A!g#4.>"=&"$"./"B%?.%%?"4.a#//.&_4'/.&=#(@.=") .(B@.=",?.B3@.(./=C!.=")%,4"=#'E-@@./!^A$^A,"$%0'B#=%'E-@@./!H A.(B H A,"$.(B'("I./.%./@.(./C!.=",%,4"=#'E-@@./!^A$^A,"$'("B#=%'E-@@./!H A"$.(B%0'I./.%./@.(./=!^< .(B H<"C R(@.="6$!A!g=@.(=/#@"==?'0"B%?.%%?"4.a#//.&_F#&=%4'/.&I&"="(%"B.=.!5=?.I"B&''% @.(./0#%?.&.&"%''%?.('4./_'F%.-&'B'(%#=4C:/%?'->?!5=?.I"B&''%@.(./=0"&"4'=%F&"j-"(%/_=""( #(%?"4.(B#E-/.&="@'(B4'/.&$%?"_4#>?%./='.II".&#(4.a#//.&_4'/.&=C:/#%"&.%-&"=".&@?&"$"./"B '(/_.F"0@.="&"I'&%='F!5=?.I"B&''%@.(./=_=%"4=#(4.a#//.&_4'/.&=C!.="6B"=@&#E"B%?"F-=#'( E"%0""(4"=#'E-@@./.(B I./.%./&''%='F%?"4.a#//.&_F#&=%4'/.&$F'&4#(>.!5=?.I"B4"=#'I./.%./&''% @.(./C g?".E'$"@.="==->>"=%%?.%"(B'B'(%#=%==?'-/B./0._=E".0.&"'F.E"&&.(@#"=#(&''%@.(./=_=5 %"4.I.&%F&'4%?"`('0/"B>"'F('&4./&''%@.(./.(.%'4_C!A!g.=.4".(='F B#.>('=#=@.(E"?"/IF-/ F'&#B"(%#F_#(>.(B4.(.>#(>%?"="@'4I/"a&''%@.(./=_=%"4=C g?#=@.="="&#"=./='?#>?/#>?%=%?"#4I'&5 %.(@"'F4.>(#F#@.%#'(.(B#//-4#(.%#'(C g?&'->?-=#(>.("(B'B'(%#@4#@&'=@'I"$@/#(#@#.(=@.(#B"(%#F_ &''%@.(./=%?.%.&"B#F F#@-/%%'/'@.%"'&'$"&/''`"B0#%?('&4./$#=#'(C:@'&&"@%.@@"=='I"(#(>#=.4'=% #4I'&%.(%=%"I%'/'@.%".(B(">'%#.%"%?"'&#F#@"='F&''%@.(./=C g?"-="'F-/%&.='(#@%#I=@.(&"F#("%?" .@@"==@.$#%_.(B.//'0@'(%&'//"B.(B B"/#@.%"&"4'$./'F@./@#F#@.%#'(=.(B'%?"&#(%"&F"&"(@"=%'%?"@.5 (./'&#F#@"=$%?"&"E_?"/I#(>%'/'@.%"%?""a%&.'&#F#@"=CF G HIC A J@G^.a#//.&_4'/.&&^-/%#5@.(./=&X''%@.(./%?"&.I_* 3Y)*陈G晨$等G复杂根管上颌磨牙的根管治疗6例。
根管治疗期间炎症反应的防治诊疗间炎症反应又称根管治疗期间的急症(EIAE)或约诊间痛,是慢性根尖周炎(俗称死髓牙)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尤其是无窦道型(包括多根牙有窦道)最容易发生,国内外报道发生率为23.3%-50.9%,也是长期困扰口腔医生的一大难题。
采用逐步去腐消毒法作根管治疗,使这一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经过近千例观察,目前已将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且反应程度较轻,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
一、逐步去腐消毒法方法步骤:首诊:①常规开髓,窝洞滴3%双氧水少许;②根据根管粗细选择不同型号扩大针寻找根管,伸入根管约2/3,并做适当扩大;③用双氧水清洗1-2遍;④隔湿,用棉捻吸干根管内液体;⑤用棉捻蘸FC至饱和,再用棉球压至半干(压1-2下),置入根管上段,多根牙可将露出部分盖在另一根管口或髓室即可,不需多条棉捻;⑥暂封窝洞(1-48小时后复诊,封药时间短FC可多些)。
复诊:取出棉捻,常规清理根尖部分,并根据情况扩大、清洗、干燥根管;封药选用刺激性小的氢氧化钙、木榴油、CP等药。
再复诊:一般可以完成治疗。
注意事项:①棉捻不能太湿;②根管中液体应吸干③棉捻不能塞太紧;④封药要严密,残根等固位不好的可用锌丁暂封;⑤根尖孔粗大者慎用。
二、诊疗间炎症反应的类型1.细菌性:最多见,主要为死髓牙治疗操作不当所致。
2.化学性:常见于封砷性失活剂及FC不当所致。
3.创伤性:多见于扩根超出或侧穿、也可见于充填体过高。
个别病例可能两种反应兼有。
FC引起的反应或过敏,特点为面部肿胀明显,而疼痛不严重。
(详见?实用牙髓病诊疗学?)三、诊疗间炎症反应的治疗:1.根据炎症反应程度决定是否开放;2.调合;3.药物治疗:硝基米唑类药加抗生素口服3天,地塞米松3片分3次口服,仅给1天药即可。
一般反应用口服,伴畏冷发烧可酌情选用静滴。
四、讨论死髓牙根管中存在牙髓炎症坏死后形成的腐败物质,成为细菌(绝大多数是厌氧菌)生长繁殖的培养基。
在根管清理扩大时,若按照教条的扩大方法一次到底,势必将有细菌的腐质推出根尖孔,导致根尖周急性炎症。
根管治疗中的五⼤误区以及治疗中疼痛原因分析与解决⽅法医学临床学科都是在实践中总结,并在总结中不断发展的,⽛体⽛髓科也不例外。
虽然我国根管治疗的技术⽔平已和国际接轨,但治疗的成功率并没有提⾼,患者⽛齿折裂和疼痛等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
因此,年轻医师在追求技术规范的同时还要注重经验的积累。
本⽂分两部分,第⼀部分介绍的是根管治疗中的五⼤误区,第⼆部分介绍的是根管治疗中疼痛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法。
➤第⼀部分:根管治疗中的五⼤误区⼀、开髓⼝尽量⼩⼀点关于根管治疗的开髓,这是事关根管治疗能否成功的第⼀道屏障。
这⼀步如果没有做好,根管治疗是不可能做得好的。
过去我们⼀直强调,开髓⼝尽量不要做得太⼤,这样可以保留更多的⽛体组织,使治疗后的⽛齿更坚固。
这⼀观点对于保留⽛体组织,增加⽛体强度固然是正确的,也是必须要遵循的原则。
然⽽,很多⼈却把这⼀原则给读错了,错在哪⾥?到底什么样的开髓⼤⼩才是正确的呢?最明显的错误是髓室顶没有完全揭开。
⽤探针检查⼀下髓室壁到髓室顶上⽅是否有悬突存在?有的话就是髓室顶没有揭全,相反,如果⽤探针检查发现从髓室壁到髓室顶上⽅出现了台阶,这说明过度切割了不必要的⽛体组织。
髓室顶完全揭开,这是取得根管治疗成功的第⼀步要求。
它的意义在于可以给你看清楚根管的⼊⼝究竟在哪⾥,有多少个根管⼊⼝。
根管数量的变异,形态的变异是很常见的临床现象,因此,⾸先得把髓室完全揭开,才有可能观察到这些变化。
髓室顶完全揭开是否就可以了呢?这样的开髓⼤⼩是否就是⼀个标准⼤⼩呢?当然不是。
在明确根管⼝的情况之后,第⼆步我们要做的是探查根管的⾛向,并修正开髓⼝的⼤⼩,以达到扩⼤针能够“⽆阻挡”直线进⼊根管系统内。
也就是说根管⼝之上的冠⽅,包括髓壁和开髓⼝的⽛体侧壁不能对进⼊根管系统的⼯作锉产⽣阻挡。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要达到这样的⼀个要求,对于绝⼤多数的后⽛,尤其是弯曲根管,仅仅是完全揭开髓室顶是⽆法做到的。
⼆、局⿇下开髓后还要⽤失活剂局⿇下开了髓腔之后还要⽤失活剂,这种状况也不少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 第21卷 第11期129投稿邮箱:zuixinyixue@·临床研究·上颌第一磨牙MB2遗漏导致根管治疗失败原因分析王红伟(北京市延庆区张山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2019)0 引言现在很多人被牙髓炎、根尖周炎等这些口腔问题所困扰,并且严重的牙齿疼痛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饮食,根管治疗作为一种经典的治疗方法,深受广大患者和相关医务人员所关注和重视。
根管治疗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是否对根管系统作出彻底的清理和严密的填充。
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根管遗漏现象,致使根尖周病变不愈合的病例很多,一般上颌第一磨牙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比较大,因为它的根管系统解剖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再加上其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比较特殊,具有弯曲,细小,变异大等特点,根管口比较隐蔽,极易出现钙化,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很不容易被发现。
医生在根管治疗过程中,用肉眼无法分辨隐蔽的根管口,而采用根管显微镜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医生可以借助根管显微镜高倍数的放大作用以及它理想的照明条件等这些优势,对患牙的髓室底作出仔细检查,从而提高上颌第一磨牙MB2的发现率。
本文主要是针对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失败以后进行二次就诊的患牙进行治疗研究,本次治疗主要是通过根管显微镜进行,分别研究根管显微镜下MB2的检出率和第一次根管治疗的MB2的遗漏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医生在临床过程中对MB2的警惕性以及对遗漏问题的重视度,以此来提高患牙治疗的成功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根管治疗失败的上颌第一磨牙病例62例,患牙62个,病例可以是其他科室转诊的病历,也可以是经临床检查和x 线片初步诊断的,还可以是遗漏根管或者是治疗不全的,其中男28例,女34例治疗过程中所需要的仪器有UNIVERSA/FS2012根管显微镜;长径小球钻,牙髓探针,超声根管挫,超声工作尖,显微根管挫,根管糊剂,镍钛根管预备器械等。
你知道根管治疗术的实质是什么吗每一种治疗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治愈某一种疾病,至于为何这一治疗方法能对某一疾病进行治愈,就要充分了解这一治疗方式的实质。
根管治疗术是一种口腔疾病治疗方法,主要应用于牙髓坏死、尖周炎等疾病的治疗当中,即能有效治疗死髓根管,这一治疗方法已经有比较完整的方法与理论,但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发展越来越快,有部分人盲目学习国外治疗方法,越来越依赖技术,导致治疗时没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治疗,也没有充分了解根管治疗术实质,从而影响到根管治疗术治疗效果的发挥。
一、根管治疗术的实质首先,牙髓坏死的发生原因主要在于龋病或其他疾病以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导致,极少数患者发病原因在于外伤导致根尖部血管断裂导致,混合感染会渗入到根管壁牙本质小管当中,因此在患者的治疗上应该要尽量将坏死组织充分清除干净,包括根管壁牙本质小管,同时要适当使用一些药物封入或冲洗根管进行消毒,最后使用有消毒作用的材料充填根管。
其次,在治疗过程中应该要注意保护患者的尖周组织,避免因各种操作损害到尖周组织,如在使用根管器械期间尽量避免穿出根尖孔,预防药物或根管充填料溢出根尖孔等。
至于患者需要使用那些器械、根管需要扩大到何种程度、消毒药物使用类型、充填材料使用类型等就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要保证选择的药物、填充料、器械等符合患者的病情。
尖周病变原因就在于牙髓坏死,只要通过有效措施解决根管问题,就能通过机体修复机制而愈合。
这就是根管治疗术的实质,通过了解根管治疗术的实质能保证患者在治疗期间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明确应该注意什么、预防什么、怎样做好等,如果不了解实质进行盲目操作就会出现“治不对症”,这是对患者不负责的表现,应该要杜绝发生这一情况。
二、根管治疗术的应用范围根管治疗术主要应用于牙髓炎、牙髓外露以及根尖周炎疾病当中,首先是牙髓炎,牙髓炎就是指牙髓受到细菌感染之后产生炎性症状,一般情况下,牙髓处于牙髓腔当中,难以受到细菌感染,但如果牙齿有洞,细菌就会滋生于牙髓腔当中,最终感染牙髓引起牙髓炎。
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 THINDUSTRY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相应地,口腔疾病逐渐困扰着人们。
上颌前磨牙包括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上颌第二前磨牙,是口腔科重点治疗的环节,通常,根尖周病和牙髓炎是主要的表现形式。
目前我国的口腔治疗一般采用根管治疗,它是国内外公认的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是对于如何做好根管治疗牙后的修复问题一直众说纷纭,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和对比根管治疗后的三种修复方式,从而找出三者的差别,获得最合适的修复手段,为临床试验提供有效依据,彻底解决患者的顾虑。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根尖周病和牙髓炎的口腔患者的牙齿20颗,男8例,女12例,年龄为22~76岁,平均年龄为(18.7±80.3)岁。
随机分为四组,甲乙丙丁组各5颗,甲:树脂充填修复法,乙:全冠修复法,丙:高嵌体修复法,其中甲乙丙为实验组,丁为对照组,分别对患者采用根管治疗,然后对各实验组采用不同的修复方式。
在实验前,收集每颗牙齿的全长,冠厚,颈厚等全部基本资料。
每颗牙无明显的裂痕[2]。
1.2方法1.2.1包装牙齿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20颗牙齿放入规格为20mm ×20mm×25mm 的特制铝合金模具内,用自凝塑料把20颗样本牙齿包裹起来,使用高强度胶水将牙颊侧根部粘住,使得暴露的牙齿区域通过应变片固定,再在应变片的一端连上铜线和电阻,改变电阻来获得不同的电流。
1.2.2抗压测试分别对前三组牙齿进行抗压测试,首先进行1kg 压力加载,加载部位是牙齿有弧度的三角部位,加载方向平行于牙齿长轴。
使用电阻应变装置来改变电阻,获得1kg 压力下是应变值,在同种压力状态下重复操作5次,取平均值,记录应变值。
然后进行5kg 和10kg 的抗压测试,操作步骤同上。
统计数据结果,记录每一个数据。
1.2.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1.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统计软件,数据用(x±s )表示,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应用配对t 检验,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使用S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