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 格式:pdf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8
高二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典型例题及习题(一)典型例题【例1】常温下,纯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请填空:改变条件水的电离平衡移动K w c(H+)总c(OH-)总水电离出的c(H+) 升温到100℃通氯化氢10-2 mol/L加氢氧化钠固体10-4 mol/L加氯化钠固体10-7 mol/L【例2】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c(OH-)为()双选A.1.0×10-7 mol·L-1B.1.0×10-6 mol·L-1C.1.0×10-2 mol·L-1D.1.0×10-12 mol·L-1【例3】室温下,把1mL0.1mol/L的H2SO4加水稀释成2L溶液,在此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其浓度接近于()A. 1×10-4 mol/LB. 1×10-8 mol/LC. 1×10-11 mol/LD. 1×10-10 mol/L【分析】温度不变时,水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乘积是一个常数。
在酸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完全由水电离产生,而氢离子则由酸和水共同电离产生。
当酸的浓度不是极小的情况下,由酸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总是远大于由水电离产生的(常常忽略水电离的部分),而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始终一样多。
所以,酸溶液中的水电离的氢离子的求算通常采用求算氢氧根离子。
稀释后c(H+)=(1×10-3L×0.1mol/L)/2L = 1×10-4mol/Lc(OH-) = 1×10-14/1×10-4 = 1×10-10 mol/L【答案】D【例4】将pH为5的硫酸溶液稀释500倍,稀释后溶液中c (SO42-):c (H+)约为()A、1:1B、1:2C、1:10D、10:1【分析】根据定量计算,稀释后c(H+)=2×10-8mol·L-1,c(SO42-)=10-8mol·L-1,有同学受到思维定势,很快得到答案为B。
其次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标要求1.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
2.初步把握pH测定的方法,知道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争辩中的重要应用。
●课标解读1.了解水的电离及水的离子积常数。
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意义。
●教学地位本课时介绍了水是一种弱电解质,在确定条件下水的离子积是常数。
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
利用pH,c(H +),c(OH-)等推断水溶液的酸碱性是本章的基础。
●新课导入建议追求健康长寿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人们首先要拥有健康,才有可能获得财宝、地位和幸福。
健康从哪里来呢?水是生命之源,假如没有水,就不行能有生命。
风靡日本、欧美等国的活性离子水是一种高品质的饮用水。
离子水比一般水分子团直径小,渗透作用快,有利于消退体内过多的自由基,能够延缓机体年轻,且对多种疾病有预防和挂念治疗的作用。
它的诞生,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场饮水领域的革命,善待生命,从水开头。
你知道水中有哪些粒子吗?【提示】水中有H2O、H+、OH-三种微粒。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支配:(1)看教材P45~46,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学问1,水的电离”,并完成【思考沟通1】;(2)看教材P46~47页,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学问2,溶液的酸碱性与pH”,并完成【思考沟通2】。
⇒步骤1:导入新课并对本课时教材地位分析。
⇒步骤2:建议对【思考沟通1、2】多提问几个同学,使80%以上的同学都能把握该内容,以利于下一步对该重点学问的探究。
⇓步骤5:在老师指导下同学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1、4、5三题,验证同学对探究点的理解把握状况。
⇐步骤4:老师通过【例1】和教材P45~46页的讲解研析,对“探究1”的内容进行总结。
⇐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及水的离子积”可利用【问题导思】的设问由浅入深的进行,建议老师除【例1】外,再变换一下命题角度,可接受【老师备课资源】,以拓展同学的思路。
高二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试题答案及解析1.常温下,柠檬酸水溶液的pH是3,食用醋的pH是2,可乐的pH是6,三种物质的溶液中c(OH-)分别是()A.1×10-11 mol·L-1,1×10-12 mol·L-1,1×10-8 mol·L-1B.1×10-11 mol·L-1,1×10-8 mol·L-1,1×10-12 mol·L-1C.2×10-11 mol·L-1,1×10-10 mol·L-1,1×10-8 mol·L-1D.1×10-8 mol·L-1,1×10-11 mol·L-1,1×10-12 mol·L-1【答案】A=c(H+)·c(OH-)=1.0×10-14。
【解析】常温下,KWpH=3时,c(OH-)==1.0×10-11 mol·L-1,pH=2时,c(OH-)==1.0×10-12 mol·L-1,pH=6时,c(OH-)==1.0×10-8 mol·L-1。
【考点】pH的计算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25℃纯水加热至95℃时,增大B.将pH=11的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增大C.室温下,pH=a的盐酸与pH=b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pH=7,则a+b="14"D.0.1mol·L-酸HA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则【答案】A【解析】、A、水的电离是吸热的过程,温度升高,水离子积常数增大,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随着增大,而一定温度下存在,由氢离子浓度增大可知增大,所以A正确。B.溶液稀释过程,氢氧根离子浓度、碳酸根离子浓度减小,依据一定温度下,离子积常数不变可知,氢离子浓度增大,因此B选项错误。C选项室温下,pH=a的盐酸与pH=b的氨水等体积混合,若a+b=14,平衡状态下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反应后,一水合氨继续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pH=7的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等于铵根离子浓度,因此C选项错误。D0.1mol·L-酸HA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依据物料守恒得到所以D选项错误。【考点】考查了水电离平衡的相关知识点。3.常温下,pH = 12的NaOH溶液与pH =1的HC1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所得溶液pH =2,则NaOH溶液与HC1溶液的体积比为A.9:2B.2:9C.1:9D.10:1【答案】A【解析】常温下,pH = 12的NaOH溶液与pH =1的HC1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所得溶液pH=2,则酸过量,设HCl、NaOH的体积分别是V(HCl)、V(NaOH),则[V(HCl)×0.1-V(NaOH)×0.01]÷[V(HCl)+V(NaOH)]=0.01,解得V(NaOH):V(HCl)=9::2,因此选项是A。
高二化学资料(九)强化训练: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一、选择题1、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13mol·L-1,该溶液可能是①二氧化硫水溶液②氯化铵水溶液③硝酸钠水溶液④氢氧化钠水溶液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2、(双选)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1mol/L,该溶液pH可能为A.11B.3C.8D.73、在水电离出的c(H+)=10-14mol/L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A.K+、Na+、HCO3-、Cl-B.K+、Br+、AlO2-、Cl-C.SO42-、Na+、NO3-、Cl-D.SO42-、NH4+、Al3+、Cl-4、(双选)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的KHSO4固体(温度不变),则溶液的()A、pH值升高B、C(H+)和C(OH-)的乘积增大C、酸性增强D、OH-离子浓度减小5、100℃时,K W=1×10-12,对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pH=6显弱酸性B、C(H+)=10-6mol/L,溶液为中性C、K W是常温时的10-2倍D、温度不变冲稀10倍pH=76、(双选)100℃时,K w=1.0×10-12,若100℃某溶液中的c(H+)=1.0×10-7mol/L,则该溶液A.呈中性B.呈碱性C.呈酸性D.c(OH-)/ c(H+)=10072、pH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酸是A.HCl B.H NO3C.H2SO4D.CH3COOH8、体积相同、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与碱中和时消耗的量A.相同B.盐酸多C.醋酸多D.无法比较9、(双选)pH=2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若溶液体积扩大10倍,则C(H+)或C(OH-)的变化()A、C(H+)和C(OH-)都减少B、C(H+)增大C、C(OH-)增大D、C(H+)减小10、对室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碱小B.温度下降10o C,两溶液的pH均不变C.分别加水稀释10倍,两溶液的pH仍相等D.用盐酸中和,消耗的盐酸体积相同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C.0.2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三点溶液的pH:c<a<bB.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a<b<cC.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溶液的pH,测量结果偏小D.a、b、c三点溶液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c<a<b13、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O32-、CH3COO-等四种阴离子。
2011-2012学年高二化学选修4(人教版)同步练习第三章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一. 教学内容: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二.重点、难点:1. 本节的重点是水的离子积,氢离子浓度、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2. 本节的难点是水的离子积,相关溶液pH的简单计算三. 具体内容:(一)水的电离1. 水的电离2. 水的电离水准3. 电离平衡常数4. 水的离子积5. 需注意的6. 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1. Kw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存有2. 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H-)的关系3. 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4. 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方法5. pH的测量(三)pH的应用1. 医疗上2. 生活上3. 环保领域中4. 农业生产中5. 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四)酸碱质子理论A. 溶液pH的计算方法B. 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1. 实验2. 酸碱指示剂在中和滴定中的应用【典型例题】[例1] 将pH=4的酸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可能是()A. 等于7B. 大于7C. 小于7D. 无法确定答案:AC解析:考虑弱电解质电离的特点和pH的计算。
[例2] 今有HA、H2B、H3C三种弱酸,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反应规律,它们之间发生以下反应:HA+HC2-(少量)=A-+H2C-;H2B(少量)+2A-=B2-+2HA;H2B(少量)+ H2C-=HB-+H3C,回答以下问题:(1)相同条件下,HA、H2B、H3C三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2)A-、B2-、C3-、HB-、H2C-、HC2-六种离子中,最容易结合质子(H+)的是_____,最难结合质子的是_____;(3)完成以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H3C+OH-(过量)_______________;②HA(过量)+C3-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2B;(2)C3-;HB-;(3)H3C+3OH-=C3-+3H2O;2HA+C3-=2A-+H2C-解析:掌握酸碱质子理论。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是高中化学选修 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问题。
水的电离平衡是化学平衡理论的重要应用,溶液的 pH 则是在水的电离基础上对溶液酸碱性的定量描述,这部分内容不仅对深化学生对化学平衡理论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续学习盐类的水解平衡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2、教材内容的组织教材首先通过实验引出水的电离平衡,并介绍了水的离子积常数。
然后,在理解水的电离平衡的基础上,引入溶液 pH 的概念,阐述了pH 的计算方法和测定方法。
最后,通过实例分析了溶液 pH 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了解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能力高二学生的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3、学习态度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积极主动,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水的电离平衡,能写出水的电离方程式。
(2)掌握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含义,能进行相关计算。
(3)理解溶液 pH 的概念,掌握 pH 的计算方法和测定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平衡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 pH 的计算和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高中化学-高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一课时)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水的电离及离解度2.酸和碱的定义3.溶液的pH及计算方法4.酸碱指示剂【教学目标】1.掌握水的电离及离解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了解酸和碱的定义。
3.掌握溶液的pH及计算方法。
4.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应用及选择原则。
【教学重点】1.水的电离及离解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溶液的pH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酸碱指示剂的应用及选择原则。
【教学方法】1.讲述与举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2.分组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合作完成问题,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3.课后预习,精读教材,在课上针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教学手段】1.课件展示2.黑板板书3.实验教学【教学过程与时间安排】【Step 1】知识梳理(5分钟)回顾高一学习的物质的三态、化学键的分类及性质,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Step 2】引入知识(10分钟)1.通过示意图,展示水分子的电离过程,引导学生认识水的电离及离解度,并简要介绍水的电离常数和离解度的计算方法。
2.简要介绍酸和碱的定义。
【Step 3】实验探究(20分钟)实验1:“溶解度对电离”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温度、离解度对电离的影响。
实验步骤及结果:将若干氢氧化钠加入纯水中,会出现明显的碱性,同时读取溶液温度,并记录离解度的值,通过实验结果,让学生感受离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2:“溶液的酸碱性”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酸碱性的pH值。
实验步骤及结果:将一些常见的酸和碱的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指示剂,通过对溶液颜色的变化,介绍酸碱指示剂的应用及选择原则。
【Step 4】概念理解(15分钟)1.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pH的定义及应用,并介绍pH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
2.通过实验结果和探究,让学生理解酸和碱的概念及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