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钩拨针疗法
- 格式:doc
- 大小:4.54 KB
- 文档页数:2
羌族刺绣十二种针法研究作者:何亚茹来源:《牡丹》2019年第02期羌绣是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羌族特有的一种刺绣方式,图案精美,颜色艳丽,与羌族人民质朴、善良的优秀品质相得益彰。
本文以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增头村村民、著名羌绣传承人潘云兰的作品为例,分析了羌族最常见的几种刺绣技法。
羌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散落在西部的一颗璀璨明珠,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省境内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茂县、理县、汶川、黑水为代表,另外分布在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少部分集中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和贵州省铜仁市的江口县和石阡县。
羌族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大多数生活在高山或半山上,他们称自己的寨子为上寨、中寨和下寨,下寨就是靠着马路或者城镇,与其他民族混居,中寨就是在山的中间,上寨基本上都在山顶,放眼望去全是蓝天白云,美不胜收。
这个神秘而温婉的民族吸引着世界各地人们前来参观,除了羌寨,还有他们独特的民族服饰。
下面就来谈谈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羌绣。
羌绣,顾名思义就是羌族人特有的刺绣方式,与蜀绣、苏绣等在历史上完全没有交集。
这种刺绣自成一脉,它是羌族妇女都会的一门技法,她们在田间劳作的空隙时间里就能很快地完成,她们坐在田埂旁的石头上,埋头穿针引线,一段段历史就这样在循环的动作里被记录、被延续。
羌绣有非常多的绣法,这里将讲述几种最常见的绣法。
一、掺针绣掺针绣也叫直针绣。
羌绣刺绣线头永远都是在正面,不是在反面,反面看不到一点线头,起针需要留点线头,下针需用指甲顶着线头,随着线条的拉动,将线头卷起来藏在里面,这就是羌绣里面的藏线。
掺针绣是利用刺绣有长有短的绣法,留出渐变空间,一针长,一针短,短针可以一样长,但是长针必须是长短不一的。
刺绣过程中,拉线时不能一口气全部拉起来,需要慢慢地拉,否则线条在这个过程中就会起皱。
第一层可以适当宽一些,因为第二层的长针需要搭在第一层的中间,也就是第一层留的空隙里,短一针长一针,短短长长,就造就了羌族最常用的掺针绣。
浅谈钩拨针,从与推拿高手的对话说起…春节刚过,我的手机接到江苏发来的一条短信:“陈先生,想请问个问题,你对推拿按摩懂吗?”我很纳闷,回复道:“请问怎样才叫做懂推拿?”对方回道:“如果你认为推拿达不到你所说的治疗效果(指钩拨针1-5次治愈腰突症),我就认为你不怎么懂!”我回复:“如果你是推拿高手的话,我相信你可以做得到,但我所说的治疗效果,是针对顽固型久治不愈的那部分颈腰腿痛”对方:“十几年的腰椎盘,去过北京大小几个医院,多年不能弯腰扫地,不可以拎东西,算顽固吧?两三次就可以治好”我回复:“这种患者,或许你能治好,但那肯定只是个例,不会是多数,而我所说的方法是指可以治愈多数,而且你那技术应该需要很多年功力才能达到,不能短时间复制,而我们的方法可以很快复制”对方:“是多数!技术不难,几天就可以领悟”我回复:“你有配合服药吗?如果你纯粹是靠推拿能达到这样效果,我愿意交学费拜师跟你学习”对方:“不吃药,不打针,速效解除症状,就是我的特色,你能同样不打针不吃药做到,我也很赞同,我们可以互相交流!”……听闻此言,我拨通了对方的电话,原来他是跟江苏一位民间推拿的高手学过,在他们当地是颇有名气,并且在杂志上打出招生广告,此人性格狂傲,广告措辞犀利。
某日看到我发在爱爱医的一篇帖子之后,认为我对推拿有偏颇之处,于是发来这条信息。
我那天电话里与他交谈了一个多小时,感觉他的确在推拿方面有些心得,本人切磋医术心切,于是第二天我立即就飞机去了江苏南京,找到这位推拿高手,当夜与他交谈至凌晨三时才睡觉。
次日上午,推拿高手打电话约来一位患者,是位多年腰突患者,主要症状腰胀痛,左腿胀痛,咳痛并传感,左脚不能盘腿穿鞋。
推拿高手介绍说此人腰突病实在太顽固,曾经到处求治,多方治疗不愈,经他推拿治疗数次后有些好转,但始终不能彻底治愈,现在每次推拿之后能缓解两天,然后逐渐加重如故,每周必做两次推拿才能控制不痛,想让我给该患者治疗一下。
我知推拿高手之意,是欲考验我的是否吹牛。
勾针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什么是勾针?勾针,亦称针疗,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利用特制的金属针插入人体特定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勾针作为中医独特的治疗手段之一,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勾针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广泛、独特,被广大中医爱好者和患者所接受和信任。
2. 勾针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勾针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许多作用与功能主治,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缓解疼痛:勾针通过刺激穴位,能够促使人体内分泌物质的分泌,从而缓解疼痛,如头痛、肌肉酸痛等。
•调整神经功能:勾针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平衡神经系统,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促进血液循环:勾针刺激穴位可以扩张血管、促进循环,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
•消炎抗菌:勾针的作用还可以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炎症愈合,具有良好的消炎抗菌作用。
•调节内分泌系统:勾针刺激穴位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促进荷尔蒙的分泌,从而改善激素失调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提高免疫力:勾针可以刺激穴位,促进机体内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从而增强免疫力,提高人体抵抗力。
•改善心理状态:勾针治疗可以刺激穴位,平衡人体的阴阳,调整人的心理状态,减轻紧张情绪,缓解压力。
3. 勾针的应用范围勾针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和不适。
以下是一些常见疾病和症状的示例:•疼痛和骨伤科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胃胀气、消化不良等。
•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哮喘、支气管炎等。
•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经痛、更年期综合症等。
•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失眠、焦虑、抑郁等。
•皮肤病:如湿疹、过敏性皮炎等。
对于需要进行勾针治疗的患者,应该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4. 效果与注意事项虽然勾针在许多疾病和不适的治疗中有着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由于勾针需要刺激穴位,所以在选择穴位和刺激力度时应该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调整,以避免刺激过度带来的不适。
中国钩针疗法钩针因其针头带有一定弯曲度,而被称之为“钩针”。
钩针的特点1.造型特殊,手法新颖它的针体比较坚硬,针头有不同的弯曲度,造型特别;此外,还带有特殊的结构,可用作深部按摩,局部分离和松解粘连的组织等。
由于它弥补了毫针的某些不足,使得它的结构更趋合理,更切合临床实用,加上它还有多种特别的操作方法,可用于不同疾病和不同部位,因而可取得更为满意的疗效。
2.见效快,疗效显著钩针对于痛证的治疗及运动系统疾病如软组织损伤、肱骨外上髁炎、腱鞘炎、副韧带损伤等,疗效显著,有的仅1-2次,症状即可消失,其疗效高于封闭、针灸、推拿等疗法。
3.适用病种多,范围广凡适应针灸治疗的疾病,几乎都适合钩针治疗,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
4.使用方便,安全稳妥没有弯针,折针的危险。
[钩针针具]一、钩针的形状、制作和应用(一)钩针的形状及制作要求钩针是由针柄、针头和针体3部分组成,一套有6套型号。
针体呈圆柱形,有不同弯度的钩形针头,头部具有治疗需要的特殊造型。
其制作材料以取优质不锈钢材为佳,制作要求是针体笔直,光滑,针尖尖而不锐,弯度合适,利于操作。
2.不同型号钩针的应用取决于治疗上的需要,应根据病人的年龄、胖瘦、病证的部位,病位的深浅,加以灵活运用。
1号钩针:主要适用于形体较胖者,以及针刺肌肉比较丰满的部位。
2号钩针:中等胖瘦,肌肉较丰满的部位。
2号构针:一般形体患者的肘、膝关节以上部位及腰背部穴位。
4号钩针:形体偏瘦者的,肘,膝关节部位。
5号钩针:应用范围较广,如肩颈部、四肢部及腰背部输穴等。
6号钩针:适用于头面部、督脉输穴、关节间隙、肌肉丰满之处及四肢之末端部位。
(二)钩针的保管和维修钩针在被消毒、挪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碰撞而使针体和针尖损伤;或使用时间过长,导致针尖变秃变钝。
可用下法修理:用细磨石轻轻地磨圆针尖,针尖应既不太尖锐又不太钝,以圆尖为好;针体有锈蚀、陈旧污染物沾染,可用左手拿细砂纸包住针体,右手平持针上下抽动并左右捻转,达到圆润光滑为止。
钩活术的详细资料----搞中医针推必看我是在八年前知道钩针疗法的。
曾先后四次拜访发明人想追随人家学习钩针,由于发明人是我们当地的,他不带当地的学生。
第四次我被光荣轰出来了,被人家美其名曰“无赖”强烈的求知欲驱使着我四处打听,终于知道发明人在保定有个学生搞得不错。
我当时刚从家里的门诊分离出来,全部家当只有3400元。
到保定后那个大夫倒挺直接张口要了3000元学费。
由于我初次接触微创加上解剖又不太好,所以问题比较多。
那个大夫非常不耐烦,我又请人家吃了一次饭花了我200元。
那是我一生最拮据的时候钱不够用了,晚上在车站候车室将就一夜,每天三块钱的伙食费。
在保定学习了五天大体是明白了,回家后自己在动物身上做实验。
半年后我的技术才开始应用于临床。
我今天在这里公布钩针的详细操作,希望大家喜欢。
当然也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凡是在这里学习钩针的朋友。
将来收费上一定要对得起中医先人。
记住:只有免费没有贱卖。
有个朋友在我这里学习后,治疗一次收费20元。
我从来不骂人,那一次我疯狂了,我大骂他是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强奸、蹂躏与践踏。
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中医的保守与贱卖可以说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发明人几十年的钻研和我夜以继日的努力就这样被贱卖了。
当然收费低对病人有好处,你如此神奇的技术收费20大元患者相信吗?现在阉割猪的收费都要几十元。
你想一下患者敢接受你20元的微创手术吗?现在大多患者不缺钱,记住这一点吧。
患者条件不好可以免费治疗。
不再闲扯了,让我们学习钩针吧。
颈三穴主治颈椎病。
颈一穴在第七颈椎棘突下缘旁开一公分,左右各一。
颈二穴在第六颈椎棘突下缘旁开一公分,左右各一。
颈三穴在第五颈椎棘突下缘旁开一公分,左右各一。
颈一撇穴在第一胸椎棘突上缘旁开一公分,左右各一。
颈二撇穴在第七颈椎棘突上缘旁开一公分,左右各一。
胸一穴第一胸椎棘突下缘旁开一公分,左右各一。
第一次治疗颈一加颈二治疗四个穴位,两侧都要治疗。
以讲究中医阴阳平衡,调整两侧肌肉张力。
针灸针刺手法你做对了吗?老中医教你各种进针、行针、补泻手法!针灸作为中医的一部分,它脱离不了整个中医的理论体系,要想辨证施治,必须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
是研究各种刺法和灸法的操作方法、临床运用及作用原理的一门学科。
我们本次主要讲的是针刺手法即针法。
针法:又称刺法,指采用针具,运用手法,刺激人体一定部位(一般是腧穴),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防治疾病的方法。
▌1.针刺的进针手法:(1)单手进针法:操作:单手进针法:术者以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紧靠针身下段。
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
适用:短针进针。
(2)双手进针法:①指切进针法操作: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的爪甲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
适用:短针进针。
②舒张进针法操作: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适用:皮肤松弛部位得腧穴。
③夹持进针法操作: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的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于针刺穴位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持针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二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穴位皮肤。
适用: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④提捏进针法操作: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
适用:适用于皮肤浅薄部位(如印堂、列缺)的进针。
▌2.针刺的行针手法: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行针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
行针辅助手法:循法、弹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
(1)提插法: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手法。
(这种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提,如此反复地上下呈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即为提插法)。
针挑疗法针挑疗法也称挑治疗法、针刺疗法、挑病筋、截病根疗法,是用针在人体的腧穴、敏感点或一定部位挑刺,使皮肤微微出血,流出组织液,或挑出、挑断皮内纤维状物质(此即病根所在,淤塞经络,气血不通,导致疾病丛生;而健康人则没有,一挑即出血),以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简易外治疗法。
它由远古的砭刺法和络刺发展而来,是通过刺激皮肤经络,使脏腑得到调理的一种物理刺激疗法,具有调理气血、疏通经络、解除瘀滞的功效。
此疗法历史悠久,操作简便,安全根治,无副作用,适应症广,疗效显著。
可有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肩周炎、慢性喉炎、神经衰弱性失眠、脑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偏瘫、颈椎综合征、支气管哮喘、胃脘痛、腹痛、胸胁痛、腰痛、肩凝痛、落枕、坐骨神经痛、痔疮、疳积、急性结膜炎、痤疮、淋巴结结核、癫痫等疾病。
(一)挑治用具1、三棱针、圆利针、大号注射针头,亦可用普通缝衣针。
2、消毒用品、酒精棉球、碘酒和碘酒棉球、敷料、胶布等。
(二)常用方法常用的方法有选点挑治、区域挑治和截根疗法三种。
1、选点挑治:在背部上起第七颈椎,下至第五腰椎,旁及两侧腋后线范围内寻找疾病反应点.反应点多为棕色,灰白色,暗灰色等,按之不褪色,小米粒大小的丘疹.此法适用于颈部多发性疖肿.2、区域挑治:在腰椎两侧旁开1~1.5 寸的纵线上任选一点挑治,尤其在第三腰椎到第二腰椎之间旁开l~1.5 寸的纵线上挑治效果更好.本法适用于内痔出血,肛裂,脱肛,肛门瘙痒等.3、截根疗法:取大椎下四横指处,在此处上下左右lcm 范围内寻找反应点或敏感点.治疗时让病人反坐在靠椅上,两手扶于靠背架,暴露背部.挑治前局部常规消毒,用针刺入皮下至浅筋膜层,挑断黄白色纤维数根,挑毕以消毒纱布敷盖。
一次不愈,可于2~3 周后再行挑治,部位可以另选。
(三)部位选择挑刺法必须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明确病位,以作出临床诊断,确定治则和治法,选取相应的穴位和部位。
1.以背俞、夹脊穴为主作定点挑治:背俞,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
中医针挑疗法中医针挑疗法胃脘痛、腹痛、胸胁痛、腰痛、肩凝痛、落枕、坐骨神经痛、痔疮、疳积、急性结膜炎、痤疮、淋巴结结核、癫痫)针挑疗法是在机体一定的腧穴部位上挑刺,使皮肤微微出血,流出组织液,或拨出一些纤维来治疗各种疾病的简易外治疗法。
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郭右陶排除一切干扰,不怕被同行讥笑,把民间挑、刮、放血等治疗痧胀的方法加以总结,写成了《痧胀玉衡》清代著名医学家陈修园在治疗痧胀急症中也介绍使用针挑法、针刺法。
清同治四年(1865年),吴尚先因为见到民间很多治疗方法效果甚佳,也排除一切困难,对民间各种外治疗法收集和整理,写了《理瀹骈文》一书,介绍了不少民间挑治法。
【操作方法】操作前首先要选择针挑点。
针挑点是针挑疗法的刺激点,简称“挑点”或“针挑穴点”。
它是针挑法在人体施术的具体位置,是针挑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分为固定针挑点和非固定针挑点两类。
前者又分经穴针挑点、分区折算针挑点、头皮针挑点;后者分皮肤异点、异感点、颗粒点、结节点、脉络点。
目前常用的针挑法有如下几种:一、挑刮法先在预定的体表上压刮皮肤,使之充血,透露出隐伏着的痧斑,然后改用挑法,把痧斑挑破出血。
二、钳痧法与挑刮法相似。
不同的是挑刮法是先用刮法使皮肤充血透痧,再加挑痧;而钳痧法则是采用钳拧法使皮肤充血透痧。
钳痧的手势是以右手的中、食指构成一个蟹钳形状,蘸些盐水或开水,对准要钳的皮肤顺序而钳,一拉一放,反复几次,皮肤局部便有充血发瘀现象,热毒越重,皮色越易瘀黑。
非属痧斑热毒重症则不易发瘀。
三、捉慓蛇法术者用右手拇、食指捉拿(或用右手拳尖压刮)患者肌肉丰满的部位(常在上臂内侧、胸大肌、背胛区),如立即隆起一条蛇形样物者,即称傈蛇。
如是傈蛇症,被捉拿处可出现索状如蛇的凸起,应瞬即改用钳痧的手势钳捉这条“蛇头”,把它拉起来,拉起到一定程度时再让它从手钳中滑脱,从蛇头钳捉至蛇尾(先露者为头,后露者为尾),如此捉拿几次,直至被钳处的傈蛇再试验不再隆起为止。
勾针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勾针的定义勾针是一种医疗器械,常用于中医针灸和拔罐领域。
其形状像针一样细长,一端尖锐,另一端有一个小钩,以便于用于勾取或刺激人体的特定部位。
2. 勾针的作用勾针在中医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具有以下方面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勾针可以在特定穴位上进行刺激,帮助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同时加速体内废物的排泄。
•缓解疼痛:勾针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帮助缓解疼痛,促进神经系统的舒缓。
•调整体内平衡:勾针的应用可以改善气血运行的不畅,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提高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
•提升免疫力:勾针通过调整体内的气血流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刺激经络系统:勾针可以刺激经络系统,促进气血的运行,从而改善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状态。
3. 勾针的功能主治勾针主要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的治疗和调理:3.1 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勾针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颈椎病:勾针可以刺激颈椎周围的穴位,缓解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和僵硬感。
•腰椎间盘突出:勾针可以刺激患者的穴位,促进腰椎间盘的恢复和康复。
•骨质增生:勾针可以刺激关节周围的穴位,改善骨质增生引起的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
3.2 消化系统疾病勾针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包括:•胃肠功能紊乱:勾针可以刺激胃肠道的穴位,调整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缓解胃痛、腹泻等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勾针可以刺激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应穴位,改善食管括约肌的功能,减少胃酸逆流。
3.3 精神心理疾病勾针在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包括:•抑郁症:勾针可以刺激神经系统的相关穴位,调整情绪,缓解抑郁症状。
•焦虑症:勾针可以刺激神经系统的穴位,促进身体的放松和舒缓,减轻焦虑症状。
3.4 其他疾病和症状勾针还可以用于其他疾病和症状的治疗和调理,包括:•失眠:勾针可以刺激睡眠相关的穴位,调整睡眠结构,提高睡眠质量。
【中医中药】中华医学瑰宝——中医的砭、针、灸、药、导引按跷五大疗法!请珍惜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健康奢侈品吧!!大自然——我们的健康奢侈品!(四)【中医中药】中华医学瑰宝——中医的砭、针、灸、药、导引按跷五大疗法!从西汉以来的2000多年中,中国发生320多次瘟疫(急性传染病),正是由于中医药的防治,使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才使中国从未出现过像欧洲那样动辄上千万人暴死的悲剧。
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草药——拥有与中华灿烂文明的一样的奇葩——中医药。
中医作为是中国传统民族医学,激励着一代代国人为之传承,与中华民族历史一样悠久,凝聚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精髓与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人类为了生存空间与恶劣环境、猛兽作斗争,只能用随手拾来的木棒和石块加以还击,维持生命。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智慧也在增长,在于自然界和猛兽较量的过程中,难免疲劳和受伤,在劳作过程中发现使用具有一定棱角的石块按摩身体的某些部位能减轻疲劳或者消除疾病的困扰,而我们的祖先没有药理知识,每当身体不适时,就抓起火堆旁被烤热的石头进行热敷和刮拭,他们慢慢发现,一些特殊形状的石头对于病痛颇有疗效,于是逐渐保留、总结、继承而成为为中医的体系之一——砭术。
之后,在“砭”基础上又衍生发展了新的祛除疾病的治疗办法:“针”、“灸”,因此“砭”也成为的“针”、“灸”之母。
再加上智慧的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导引按跷”和“药”两种预防与治疗疾病的保健方法,从而形成了今天完整的五大疗法之中医体系。
一、“砭石”砭石疗法是人类为了生存与疾病痛苦作斗争,在石器时代用石片切皮排脓,历经几万年,是中国古代第一大发明,上古诸子百家中记述以石即砭石调理痛肿。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上古名医俞拊用砭石一拔,见病之应。
马王堆《帛书·脉法》记述“以砭启脉”发现静脉和足臂十一脉中齿脉、肩脉和耳脉调理特定部位的疾病。
从古至今,在古籍中有砭石的记载和传说,如《周礼·天官》曰疡医用砭石切割排脓。
中医针灸学习心得总结中医针灸学习心得总结篇14月9号在朝阳区百子湾迎来了新的一批滞动针学员。
与往常课程不一样的是,这一期我也跟着他们一起学习。
对于一个没有中医基础的,又特别怕针的,想要学好针灸还是比较难的。
有几个学员跟我说,你好好学下李老师的滞动针,这个跟别的针灸不一样。
简单易操作安全性强,李老师耐心。
之前都是我给学员推荐课程,现在是他们给我推荐了。
以前在培训机构,我带过浮针,董氏奇穴,毫刃针,毫火针,八字针,每次都是把学员送到会场我就走了。
这些课程我都可以免费学习,但是是真的怕针。
所以都没学。
去年10月份开始接触李老师的滞动针。
有不少学员跟我说李振全老师的滞动针效果立竿见影。
到底怎么个立竿见影,它能治疗什么病?这都是谜。
那会来学习的很多,每次课程结束的时候都听到学员在抱怨。
培训机构服务不好,课程人数太多,学不到东西,某针效果不好,或者是远期效果不好,某老师上课水平太一般。
等等。
那会有几个学员让我去找下李振全老师。
我百度了一下。
这老师真的没啥大名气。
不过我注意到一点,滞动针的临床案例特别多,网上很多关于滞动针的学术论文。
之后我拿着滞动针的老学员名单挨个电话问,出乎我意料的是这帮人都推荐我好好跟李老师学习下。
我当时是以一个学员的身份咨询这些老学员。
后来在我的一些课程学员里也有很多学过的,有些是学了7.8年的,现在一直用的,而且做了很多案例。
这个针真有那么神奇,那么好?我还是不太相信。
那会学费是2200.刚好有几个朋友要学针灸,我让他们去试听下。
其实那几个是我找去的考察人员。
试听一天,如果不行,不缴费走人。
课程结束的时候这几个人老打我电话,我以为怎么呢,我推荐的不好不是有一天试听吗?试听不满意你可以不交钱啊。
结果这几个人是打我电话是请我吃饭表示感谢,有个是老师在课堂上把他病治好了另外几个也觉得不错。
其实我也是很怕推荐的课程学员不满意的。
一次不能算,又过一个月我又找了几个人去试水,不过那一次他们都是来一个带一个。
[针灸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针挑疗法摘要针挑法是针灸学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由古代的“九针”之一“锋针疗法”发展而来。
我从彭静山前辈、王文德老师的书中都曾看到过这种疗法,而且疗效还很不错,所以对这个锋钩针的疗法非常感兴趣,但是毕竟此疗法较毫针相对粗暴,各位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尝试哈~针挑疗法实践针挑疗法是中医学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针灸疗法的发展。
长期以来,这种疗法流传在民间。
它在我国人民的保健事业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灵枢?官针》记载:“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病在五脏固居者,取以锋针”,“半刺者,浅纳而疾出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
此说的锋针相当于现代临床上使用的三棱针样式的挑治针和其他各种挑治针。
用挑治针在挑治点上挑刺“如拔毛状”,挑出皮下的白色纤维样物,或适当出一点血,用以治疗病在经络而出现的经络痼痹的疾患和病在脏腑而出现的五脏固居的疾患,正是《灵枢?官针》记载的针挑疗法。
由此可见,针挑疗法就是“锋针疗法”和“丰刺”的综合发展。
我们在医疗实践中,使用针挑疗法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肩周炎、慢性咽喉炎、神经衰弱、胃脘痛、腰肌劳损、脑中风后遗症(偏瘫)、颈椎综合征、坐骨神经痛、支气管哮喘等二十多种不同类型的常见病、多发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了操作方法,扩大治疗范围,提高了疗效。
现根据临床初步观察,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挑治部位的选择(一)以背俞、夹脊穴为主确定挑治点背俞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
《灵枢?背俞》篇提出了背俞穴主治五脏疾病,并指出了五脏背俞的穴名和穴位:“肺俞在三椎之间,心俞在五椎之间,膈俞在七椎之间,肝俞在九椎之间,脾俞在十一椎之间,肾俞在十四椎之间,皆夹脊相去三寸所”。
同时提出了背俞穴定点的客观指标是“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的阳性反应现象。
根据《难经》记载:“阴病行阳,阳病行阴”的记述,便可知道内脏有病可反应到相应的背俞穴上。
临床观察背俞穴处的皮下组织有无隆起、凹陷、松弛和皮肤温度的变异等反应的现象,可以此分析推断属于某一经的病变与疾病性质(虚实)等。
拨针(松解针)技术拨针技术是以一种端部钝圆的针具,对于不同层次的组织进行松解和刺激的中医临床操作技术,用于治疗颈、肩、腰腿痛、类风湿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慢性内科疾病,疑难杂症等。
一、针具和基本操作方法(一)针具规格分23cm、22cm、17cm三种长度。
针柄呈葫芦型,针体、针尖呈圆型。
直径0.8mm¢、1.0mm¢、1.2mm¢(二)基本操作方法1.术前准备:(包括针具、药物、小手术包)(1)局麻药物:0.5%利多卡因,每人总量不超过15ml,(按说明书用量为准)备用肾上腺素(应急用)。
(2)器械准备:拨针、16#打眼针头(破皮用)、70mm麻醉长针头,30ml注射器(一次性的),小手术包、消毒帽(给女性病人戴用,防长头发撒向手术区)。
2.皮肤常规消毒,再在定位(点)区作局麻术,麻酸范围视拨针区范围而定,麻醉深度以病变层而定,一般以浅筋膜层为主,深层者,即深达骨缘、骨面层。
局麻后,再在定位(点)区,用16#针头打眼破皮,深度约0.5cm。
再用拨针插入针眼,深度约0.5cm,即向四周作360°透拨。
范围:根据病变范围而定,透拨密度,两针间距约1cm。
3.术中针下手感(1)拨针又有探针作用,当针透入病变区时,症状重者针感酸胀较强;症状轻者针感酸胀较轻;无病症区则针感无或微痛,因此前者多拨,后者少拨,无病区则不拨。
(2)病久、症状重者,拨针进入膜性组织,手感呈厚塑料样感,透过此层筋膜时声响高,阻力大;拨针进入疏松筋膜组织,手感如插入老丝瓜络样声响高,阻力也大。
(3)如病轻、病程短者,针感酸、胀则轻,其筋膜如塑料样厚度也薄,声响就低、阻力也小;对疏松筋膜组织老丝瓜络样声低、阻力同样小。
(4)术毕在针眼区加拔火(气)罐,8分钟(左右),吸出少量瘀血约2cc(左右)为宜,有消炎止痛作用,术后减少胀痛等现象。
然后加贴膏药或无菌敷料。
二、常见疾病的拨针技术(一)项痹病(颈型颈椎病)本病以分皮下脂肪增生、颈阔肌、斜方肌、头最长肌几胸锁乳突型等增生肥厚为特征。
再谈钩拨针疗法
出门一段时间刚回来,康复中心最近又开始忙了,患者越来愈多,我的压力也愈来愈大,常常一半天都没有休息一会儿的时间,有时候忙得自己感觉快倒下似的,这样的日子,真的不是我希望要过的,不想做了吧,看着外边等候的患者他们期盼的眼神,我着急,恨不能长出多一双手来,再累也不能拒绝人家的信任啊。
很累的时候,就很想放弃了,做医生这一行业,真的是很累很累。
我总在想,再干一段时间我再积累一些经验,然后我就休息...结果就是一直没有停歇,呵呵...可能是我的心啊,太贪,总是要想学的东西太多,越做越感觉自己很多不足,总想事事都做到最好,事事都要求完美,不知道我这性格是好事还是坏事,我现在只知道,做男人真的累啊....
计算起来,我临床运用小针刀已经有9年,钩针疗法已经4年,拨针疗法也有6个月了。
不敢说自己这方面有多大能耐,但总还是有了一点点肤浅体会。
从最早的打麻药配合激素治疗,到后来完全抛弃激素不打麻药或只打0.5ml麻药,到现在我能够把钩拨针疗法的疗效做得很好,随意的把小针刀、钩针、拨针之类的所谓微创手术,完全就当作一支普通针灸来扎,这样的气势,这样的洒脱,这样的不经意,恐怕在这一行里面,没有几个能做得到的吧?哈哈哈...不是我狂妄,其实我中间也经历了常人无法体会到的艰难感受,和很漫长的摸索过程,这其中的艰难,走过来了,居然就忘记了,剩下来的,就只是自豪和快乐,呵呵...
很多朋友对我运用的钩拨针疗法感到很神奇,有人羡慕,有人惊叹,也有人不屑一顾,还有人嗤之以鼻,因为他们运用钩拨针的疗效并不见特效,所以认为我忽悠人哪,呵呵...其实,我从来没有也从不认为钩针或拨针单独使用有多神奇的疗效,这些方法,在某一方面,确有独特之处,但绝不是万能的。
万物皆如此,有其长就必有其短,所以大家心里一定要明白一点,不管这种方法吹的多神奇,总不可能是万能的。
虽然钩针拨针之类的针法,在治疗某些颈腰椎病方面确实有非常神奇的疗效,但大家也不要对钩拨针寄予全部希望,不要以为钩拨针是万能的,是全能的,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你所有病都依靠钩拨针来治疗,那你最终一定会失望,甚至失望的想骂娘!
搞疼痛的,临床中颈腰椎病最常见的就是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为多见,这部分病症中,大多数的患者可以运用钩拨针综合疗法很快治愈(注意我是说的钩拨针综合疗法,而且我是指完全中医针灸这一块,那些使用内服中西药和药物激素注射的骶管肌注之类不算我们的同伙!),
还有一部分患者就不是钩拨针的适应症了。
如何提高钩拨针的疗效?这就要求我们临床经验必须丰富,诊断和鉴别诊断要准确,这个就不是你几天时间就能在老师那里学得到的了。
即使你诊断也正确了,也是钩拨针的适应症,对症治疗肯定是有效,但是治疗方面仍然存在有一个问题,就是远期疗效的问题,相信很同行最困扰的就是这个。
在很快治愈的这部分患者里边,有一部分很多年也不会复发,在我以前治愈的颈椎病、腰突症的患者中,有很多已经五、六年了还没有复发。
但是也有一小部分患者,很快就复发了,快的几天,慢的几个月也都复发了,我有一段时间曾经遇到多个这样的情况,很困惑,后来通过综合治疗或筛选治疗,疗效总是很大的提高了。
复发的问题细分析下来,应该有几种比较常见的问题在其中,我这里简要的谈几点认识,其一:很多患者的颈腰椎病,与他(她)们
的工作、生活习惯和保养有很大关系,如果只是注重治疗,终究是无法根治的。
其二:患者如果患病时日已久,久病入络,脏腑经络也有受影响,这就不是单一局部治疗可以胜任的。
其三:患者个人体质不同,有的人湿重、有的人寒重、有的人气血虚、有的人兼患糖尿病高血压肠胃病等等多种杂症。
其四:患者思想和情绪的问题,如果他(她)们总认为自己的病很严重,而且要求苛刻,相信最后发病的会是医生....诸如此类这些患者,绝对不可能你都用同样的方法治疗,得到同样的疗效。
有部分患者,我们在治疗他(她)局部病患的同时,也可以综合中药进行整体治疗。
不过我个人是不太喜欢给患者用药的,我提倡的是无药疗法。
我一般都用灸疗或针灸来调理,采用全方位、多层次、多系统的灸疗方法,逐渐来恢复患者脏腑各器官的平衡,帮助建好他们的自身防御系统,提高免疫力,如此何来复发之忧?说到灸疗的话,马氏温灸疗法是很不错的一个治本的方法,我曾经多次提到过,可惜很少有人重视,就连我以前的几个学生里边,也没见有真正重视这个方法的,都想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追求与愿望是好的,可是,在你们治疗不效或效果不佳的时候,是否记得我这里每天都在运用的这个温灸疗法?好东西,摆在面前人不知啊。
说到针灸,目前针灸界传谈最多的,公认疗效比较好的,恐怕就属董氏奇穴针灸了,还有就是平衡针灸,百病神针,手足三针,另外还有灵龟八法,子午流注之类的针法等等,都有过很多神奇的传说。
我曾经也花些功夫研习下来,也许是我太笨吧,也许是我的患者多是久治不愈而找来的,所以在我用来少见有神奇效果的。
虽说坊
间所见的这些针灸术,有的时候效果还真是不错,不过要说真正的针灸,恐怕世间是少有人知道。
前一段时间我有幸认识一位医界朋友,沟通中,我才恍然大悟,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针灸!我最近试着把我朋友教我的这点皮毛,配合运用到钩拨针的治疗上,呵呵,简直奇妙至极!我现在可以大言不惭的说,世界上做钩拨针的,只有我才有这样的针感,这样的疗效。
因为我见过,也亲身经历过大师们的疗效,所以,相比之下,我终于忍不住就猖狂的狂!特别对于那些自命不凡的西医的人来说,打死他也不会相信是真的,肯定是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