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数据库介绍1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7
企业个性化专利数据库建设方案佰腾科技企业个性化专利数据库经江苏省科技厅、财政厅认定,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产品,它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工具和有效手段,其完全按照企业技术研发的需求,由佰腾科技专业的专利检索工程师从国内外海量专利数据中挖掘出符合企业需要的专利文献,结合应用系统组成一个专利数据库。
企业通过专利数据库的使用可以掌握行业技术全貌和发展动态,自动跟踪竞争对手的专利技术,借鉴他人的研发思路,提高技术水平和研发效率,节省研发时间和经费,避免重复劳动和专利侵权。
一、企业专利数据库介绍1.数据库作用监视竞争对手;跟踪技术动态;掌握产业全貌;借鉴设计思路;节省研发成本;避免专利侵权;促进专利申请;洞悉专利布局;管理知识产权;发掘失效专利。
2.适用对象知识产权专员;技术研发人员;情报信息人员;商务人员;法务人员3.特色功能描述导航检索由企业提出技术分类要求,佰腾科技专利工程师按照要求结合自身专业、专利文献特点、检索方法等,设置数据库的专利信息分类,形成分类导航。
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只需点击导航即可检索相关专利,极大的节省了用户的检索时间,提高了检索效率。
同时还可以根据企业的要求设置技术领先者和竞争对手分类,动态跟踪其专利发展情况。
企业的自有专利也可以纳入数据库中进行查看管理。
高级检索用户可以通过表格方式设定检索条件。
每个检索字段系统都会自动提供填写说明。
设置好检索字段后,点击"生成可编辑检索式",将由系统自动生成高级检索式。
用户可以直接编辑更改检索式相关检索语言,以达到更为精确的专利检索。
系统还提供了相关专利检索语言的字段列表。
IPC分类检索《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分类)是根据《国际专利分类斯特拉斯堡协定》编制的,是目前惟一国际通用的专利文献分类。
数据库同样设置了IPC分类的检索方式。
专利全文阅读和下载用户可以采用不同的检索方式对中国及其他七国两组织的专利进行检索,如:简单检索、表格检索、表达式检索及IPC检索。
信息科学DOI:10.16660/ki.1674-098X.2019.22.130中国专利检索免费数据库简介史倩青(天津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 天津 300270)摘 要:专利信息是技术研发中越来越不可或缺的技术信息,免费专利数据库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快捷获取专利信息的渠道。
可提供专利检索的数据库比较多,但每个数据库数据收录范围、更新频率不同,专利检索功能各具特点。
本文介绍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查询系统、中国知识产权网、佰腾网免费数据库的基本概况及收录范围,以及各数据库的常用检索方法。
关键词:专利检索 专利数据库 专利分析中图分类号:G306;G2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8(a)-0130-03专利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信息,在企业的技术研发中越来越不可或缺。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世界上最新的技术信息90%以上是最先出现在专利文献当中的,充分利用专利信息可以节约60%的研究时间和40%的科研经费[1]。
近年来随着中国知识产权环境的改善和水平的提高,在中国提出的专利申请已经跃居世界前列,通过对专利信息的分析利用,企业可以了解到竞争对手的发展布局、制定自己的技术路线、适时规避专利雷区、及时跟进或开发延伸性技术,因此专利信息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及科研人员的重要技术资源。
互联网上许多专利数据库都提供免费的检索服务,技术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免费专利数据库进行专利信息的检索利用,本文主要介绍三个主要的免费专利数据库及其检索方法。
1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查询系统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提供中英文两种界面,点击右侧“专利检索”入口,进入专利检索及分析页面。
1.1 专利检索及分析的基本概况及收录范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支持中文、英文、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德语、阿拉伯语共9种语言版本查询[2]。
服务内容:专利检索、专利分析。
检索功能:常规检索、高级检索、导航检索、药物检索、命令行检索、热门工具;除常规检索之外,其余检索方式均只对网站注册用户开放。
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国专利数据库是一个重要的知识产权资源平台,为广大创新者提供了丰富的专利信息和技术文献参考。
通过中国专利数据库,人们可以轻松查阅到中国境内外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了解最新的技术趋势和发展动态。
下面将介绍中国专利数据库的特点、功能和使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平台。
1. 中国专利数据库的特点中国专利数据库覆盖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包括了各个领域的专利信息,如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
这些专利信息来源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及其它权威机构的审查和授权数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与此同时,中国专利数据库还提供了专利文献的全文内容,让用户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专利的技术思想和创新成果。
2. 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功能中国专利数据库具有多种强大的功能,使用户能够高效地检索、浏览和分析专利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申请号、申请人等信息进行检索,快速定位到感兴趣的专利文献。
此外,中国专利数据库还提供了专利法律法规、专利分析报告、专利信息统计等辅助功能,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利用专利数据。
3. 如何使用中国专利数据库使用中国专利数据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3.1 注册登录中国专利数据库账号首先,用户需要注册一个中国专利数据库的账号,并登录到系统中。
注册过程通常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和设置登录密码,确保账号的安全性。
3.2 进行专利检索在登录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关键词、申请号等检索条件,在中国专利数据库中进行专利检索。
系统会根据检索条件返回相关的专利文献列表,并展示详细的专利信息供用户查阅。
3.3 阅读专利文献用户可以点击具体的专利文献标题,查看该专利的详细信息和全文内容。
通过阅读专利文献,用户可以了解该专利的技术思想、实施方式和创新点,为自己的创新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3.4 下载和保存专利文献对于感兴趣的专利文献,用户可以选择下载或保存到个人文献库中,方便日后查阅和参考。
同时,中国专利数据库也支持将专利文献分享给他人,促进专利信息的传播和交流。
专利信息服务专题之检索利用Patent Information ServiceSpecial Report□ 许娜颖国内的许多专利数据库都提供免费的检索服务,技术人员可以充分利用专利数据库进行专利信息资源的利用。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主要介绍4个主要的中国专利数据库及其检索方法。
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查询系统(简称SIPO)(一)基本概况及收录范围SIPO网站(/)提供中英文两种界面,该网站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维护,专利检索与查询服务自2013年改版之后访问速度有了大幅提升,同时还可以提供4种不同的服务模块。
1.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公众部分)上线时间:2011年4月26日;服务内容:专利检索、专利分析;检索功能:常规检索、表格检索、概要浏览、详细浏览、批量下载等;数据范围:收录了103个国家、地区和组织的专利数据。
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的数据更新周期分为中国专利数据、国外专利数据、引文、同族以及法律状态等几个方面。
中国专利数据:每周六更新,滞后公开日10天;国外专利数据:每周三更新;引文数据:每月更新;同族数据:每周二更新;法律状态数据:每周二更新。
该服务模块主要提供的是专利技术的相关检索,可以进行专利全文的在线阅读和下载。
2.中国专利查询系统该服务模块可以提供专利审查过程的查询,但是不能看到相关的审查文件,审查文件的阅读和复制需要根据我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执行。
3.专利公布公告时间范围:1985年9月10日至今;服务内容:中国专利公布公告;检索功能:可以按照发明公布、发明授权、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4种公布公告数据进行查询;数据范围:中国专利公布公告信息,以及实质审查生效、专利权终止、专利权转移、著录事项变更等事务数据信息。
更新:每周三。
4.专利查询专利信息查询包括7个查询系统:收费信息查询、代理机构查询、专利证书发文信息查询、通知书发文信息查询、退信信息查询、事务性公告查询、年费计算系统,为公众(申请人、专利权人、代理人、代理机构)提供每周更新的专利公报信息、法律状态信息、事务性公告信息、缴费信息、专利证书发文信息、通知书发文信息、退信信息,以及代理机构备案信息、年费缴纳与减缓信息。
广东省专利信息服务平台调查一、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简介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吸收了国外先进的专利检索系统的许多优点,采用国内先进的全文检索引擎开发完成的,具备强大的检索功能:平台主要提供对中国专利和国外(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欧洲专利局、WIPO、瑞士)专利检索,所收录的专利数据范围可查看数据范围。
平台主要提供以下几种检索方式:表格检索、逻辑检索,IPC分类检索,每种检索方式还提供辅助检索方式:二次检索、过滤检索、同义词检索。
二次检索和过滤检索不能同时进行。
二次检索是在前次检索结果的基础上再次进行逻辑与操作,可以多次进行,逐渐缩小检索结果的范围,实现递进检索。
过滤检索是在本次检索结果的基础上,过滤掉前次检索结果。
同义词检索,将名称或摘要中含有输入的关键词及该关键词的同义词的所有专利检索出来。
例如在名称中输入“计算机”,查询名称中存在计算机以及计算机同义词的专利,需要选中同义词检索,检索结果将显示名称中存在计算机和计算机同义词的专利。
使用同义词检索可以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的查全率。
如果用户希望保存本次检索条件,以供今后使用,需要选中保存检索表达式。
保存后的检索表达式可以在逻辑检索的历史表达式中进行重命名、删除、锁定等操作。
每个用户最多只能保存50条检索条件,如果超过50条检索条件,系统将自动删除最先保存的检索条件(按先删除未锁定的检索条件,再删除锁定的检索条件的顺序进行删除)。
检索的基本步骤:(1)选择要检索的数据库(2)选择对检索结果的排序方式(3)选择检索方式以及是否保存检索表达式二、其平台功能截图专利检索一、中国专利——表格检索二、国外专利——表格检索三、中国专利——逻辑检索三、国外专利——逻辑检索专利检索结果的处理专利检索结果(以中国专利为例)如下图所示:全选:选择需要处理的专利,也可以直接点击选择框进行选择。
打印文摘:选择打印文摘后将弹出如下对话框,用户可以选择需要打印的字段,系统按照设置打印出所选专利的文摘。
中国专利数据库使用指南摘要:本文旨在为用户提供中国专利数据库的使用指南。
中国专利数据库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旨在帮助用户访问和搜索中国的专利数据。
本文将介绍数据库的基本介绍、注册和登录过程、搜索功能、浏览专利、下载和保存专利等使用技巧,以帮助用户更好地利用中国专利数据库。
一、数据库基本介绍中国专利数据库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的一个在线资源,旨在收录和提供全国范围内申请的专利相关的信息。
该数据库包含了各种类型的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覆盖了各个领域的技术创新。
用户可以通过该数据库浏览和搜索特定的专利信息。
二、注册和登录过程1. 用户需要在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官方网站上进行注册。
2. 在注册页面上填写必要的个人信息,如用户名、密码、手机号码等。
3. 通过手机验证码或其他验证方式完成注册。
4. 注册成功后,可以使用已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三、搜索功能1. 登录后,在主页上可以看到一个搜索框。
用户可以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如专利名称、申请人等。
2. 在搜索框旁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搜索的类型,如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
3. 点击“搜索”按钮,系统将返回与关键词相匹配的专利信息列表。
四、浏览专利1. 在搜索结果页面上,用户可以看到一些基本的专利信息,如专利名称、申请人、申请日期等。
2. 用户可以点击每个专利的链接,以查看详细的专利信息,包括摘要、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等。
3. 在专利详细信息页面上,用户可以进一步浏览专利的相关内容和细节。
五、下载和保存专利1. 在专利详细信息页面上,用户可以选择下载专利的选项。
2. 用户可以选择下载专利的格式,如PDF或Word文档。
3. 完成下载后,用户可以保存专利到自己的电脑或移动设备中,以备以后查阅或使用。
六、注意事项1. 在使用中国专利数据库时,请确保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使用规定。
2. 数据库中的专利信息仅供个人学习和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目的。
PatStat 是一个专门用于专利分析的数据库,由欧洲专利局(EPO)提供。
它包含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利数据,可以用于进行专利分析、技术趋势研究、创新活动评估等。
以下是PatStat 数据库的一些常见用途和用法:
1. 专利检索:PatStat 可以用于进行专利检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检索特定领域或者特定国家的专利信息。
2. 技术趋势分析:PatStat 可以用于分析不同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专利申请人、专利引用等数据,从而了解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动向。
3. 创新活动评估:PatStat 可以用于评估不同国家或者不同机构的创新活动,包括专利申请数量、专利引用数量、专利合作关系等数据。
4. 专利申请人分析:PatStat 可以用于分析不同的专利申请人或者专利持有人的专利组合,从而了解不同公司或者组织的创新活动情况。
5. 数据导出和分析:PatStat 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导出和分析功能,用户可以将数据导出到Excel 或者其他数据分析工具中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和挖掘。
需要注意的是,PatStat 数据库通常需要用户注册并且获取许可才能使用,同时也需要一定的专利分析和数据库查询技能。
如果你需要使用PatStat 数据库,建议你先了解相关的使用规则和指南,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进行专利分析和研究。
《中国专利数据库》使用指南数据库简介: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国专利信息中心开发提供,该系统收录收录了中国自1985年实施专利制度以来的全部中国专利文献,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网上数据每周更新一次,是国内最好的专利数据库检索系统之一。
网络版于1999年6月10日创建,该网站收录的专利文献数据是国家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专利公报》的电子版数据。
网站数据库可以查询公开日及之前的全部中国专利数据。
《中国专利数据库》涉及特定专利申请或者专利权的法律、技术信息,均为仅供公众参考的信息。
该数据库面向公众提供免费专利检索服务。
注意:说明书为TIF格式文件,本数据库直接用IE即可查看说明书全文。
检索方式:基本检索、IPC分类检索、关键词检索、法律状态检索。
检索步骤:进入检索系统: 在图书馆主页中,鼠标指向“国内数据库”,在右侧的“数据名称”的栏下单击该数据库链接,单击中国专利数据库。
基本检索:只需将已知所查专利的内容输入相应的检索字段后的对话框中,点击确定按钮,就可检索到相应的专利。
(1)使用公开(告)日、申请日、颁证日几个检索字段时,输入格式为:年.月.日。
以申请日为例,输入格式为1997.01.30。
如不清楚具体年代,可输入.01.30即可将所有符合申请日在1月30日条件的专利检索出来。
输入..30可将所有符合申请日在30日的专利检索出来。
同样输入1997..30可将所有申请日在1997年并且日期为30日的专利检索出来。
(2)使用分类号、主分类号检索。
专利申请案的分类号可由《国际专利分类表》查得,键入字符数不限(字母大小写通用)。
分类号可实行模糊检索,模糊部分位于分类号起首或中间时应使用模糊字符“%”,位于分类号末尾时模糊字符可省略。
例如:已知分类号为G06F15/16,应键入“G06F15/16”;已知分类号起首部分为G60F,应键入“G06F”;已知分类号中包含15/16,应键入“%15/16”;已知分类号前三个字符和中间三个字符分别为G06和5/l,应键入“G06%5/l,,;已知分类号中包含06和15,且06在15之前,应键入“%06%15”。
专利专题数据库简称专题数据库,是针对特定领域专业特点和用户特色需求,从海量的初级专利信息数据中筛选,并进行一定的加工所形成的数据库。
较之于各国家和国际(地区)性专利组织的初级的综合性专利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具有专业领域专利信息集中全面,信息挖掘程度高,检索方便等优点,有利于使用者学习`借鉴他人的专利发明,提高科技创新的起点和层次。
1.专利专题数据库的构成:
(1)专利专题信息数据
是包括某一特定技术领域内的专利信息集合,是依据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和信息采集的目的而建立的,既可以是以整个行业为基础的专利信息集合,也可以是针对某一具体产品或技术为基础的专利信息集合。
(2)数据库支撑软件
是指对专利专题信息数据进行管理、维护、检索、分析、输出等功能的专用程序或软件。
2.专题数据库的种类
①行业专题数据库→根据专题数据库所涉及技术领域和应用目的的不同,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行业领域范围内的产业链构成,明确从属于该行业的具体产品或技术构成,进行细化,最后合成一个总体产品技术范围。
例如,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生产、硅片加工、电池片制造、电池组件组装、应用系统五个环节。
②企业专题数据库→包括企事业单位所涉及全部产品和技术。
例如,海尔公司涉及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等产品。
③产品或技术专题数据库→针对某一具体而且不会产生歧义的产品和技术。
例如,冰箱、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石油裂化等。
不同的专题数据库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根据建设需求和使用目的等情况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范围调整。
美国专利数据库1. 数据库介绍该数据库由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提供,数据库包括两部分:⑴授权专利数据库:收录自1790年7月31日以来出版的所有授权的美国专利;⑵申请专利数据库::收录自2001年3月15日以来公开(未授权)的美国专利申请说明书。
2. 检索方法⑴登录美国专利数据库网址为:,其主页如图5-23所示。
该主页分为左右两栏,左栏为授权专利数据库(Issued Patents),右栏为申请专利数据库(Patent Applications)。
在这个数据库系统中,可以免费获取自1790年以来所有美国专利说明书全文的扫描图形,其中1976年以后的美国专利还可以免费获取文本形式的专利说明书全文。
图5-23 美国专利数据库主页由于两个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基本一致,因此以下主要以授权专利数据库为例说明该系统的使用方法。
⑵检索方法授权数据库有三个检索入口,分别是Quick Search(快速检索)、Advanced Search(高级检索)、Patent Number Search(专利号检索)。
①Quick Search(快速检索)点击“Quick Search”,进入到如图5-24所示的快速检索页面图5-24 快速检索页面检索时在“Term 1”和“Term 2”后的方框内输入检索词,检索词可以是单个的词,也可以是词组,如果是精确的词组则应加英文输入状态下的双引号;然后根据检索词的特征在其后的“field”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对应的检索字段进行限定,系统默认在“All部字段)中检索,其它可供选择的检索字段共有30个,各字段含义及代码见表表5-4美国专利检索字段字段名称中文含义缩写代码Patent Number专利号PNIssue Date 公告日ISDTitle 发明名称TTLAbstract 摘要ABST图5-25图5-26如果检索结果不能满足需要,则应改变检索策略以优化检索。
在图5-26中,还有一个“Refine Search”输入框,这个输入框中自动显示上一次的检索式,如图5-26中显示的检索式为“TTL/fire AND TTL/protection”,其含义是检索专利名称中同时含有“fire”和“protection”的专利。
SCI、EI、ISTP的特点和使用方法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 )、EI(The 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 )和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科技会议录索引)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
其中SCI最能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平和论文质量,该检索系统收录的科技期刊比较全面,可以说它是集中各个学科高质优秀论文的精粹,该检索系统历来成为世界科技界密切注视的中心和焦点。
ISTP、EI这两个检索系统评定科技论文和科技期刊的质量标准方面相比之下较为宽松。
下面简要介绍CSI、EI以及ISTP数据库的特点及使用方法:一.SCI检索系统SCI创刊于1961年,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出版的文献和引文检索工具。
其内容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
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SCI 宽广的内容决定了它重要的作用和诸多的特点:首先,SCI从文献之间相互引证的关系,提供检索途径。
其次,利用SCI进行循环检索,就能逐步了解不同学科前沿的进展情况,并能及时了解和捕捉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科研信息和研究动态,从而准确把握学科研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重大进展,使科研成果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开拓。
再次,SCI检索能揭示作者何时在何刊物上发表了何论文,并且揭示某篇论文曾经被何人在何文献中引用,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著作的被引用率和持续时间,从而估计其影响力。
另外,SCI收录世界各国自然科学领域所有最新研究成果,反映学科最新研究水平,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它骥索某一观点或某一发现的发展过程及最新进展。
SCI的六种版本:1.SCI Print(印刷版)--1961年创刊至今,双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