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复习:任务驱动型作文评析
- 格式:ppt
- 大小:964.00 KB
- 文档页数:18
任务驱动型作文特点及写作策略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制约语文成绩乃至总成绩的重要因素。
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是提升学生总成绩的重要手段。
尤其是2015年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作为新的题型,进一步加大了作文难度。
与以往的作文类型不同,任务驱动型作文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对学生的阅读、写作和思维能力要求更高。
因此,加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训练,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作文成绩。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概述与其他类型的作文相比,任务驱动型作文具有5个显著特点,集中体现在:(1)指令性。
主要是指作文的写作任务具有明确性、具体性,引导学生就一个具体要求写作。
可以说,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更加具有针对性。
例如,在“谁更有风采”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中,具有明显的指令性,即:文体指令、内容指令、思维指令和对象指令等。
(2)矛盾性:主要是指在作文材料中,已经给出了一个情境,并且出现了矛盾或者对立的问题,之后要求学生对其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围绕材料中有争议、有分歧的问题进行探究、讨论,并对其中的矛盾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
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思维的难度。
(3)权衡性。
在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中,权衡性是审题的关键。
这主要是因为所给的文题材料比较多,且材料本身并未进行价值判断,且材料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认真思考,权衡,才能做出最为正确的选择。
(4)思辨性。
思辨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行文中,主要是对关键概念、是非、因果、本质等进行辨析。
这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查。
学生在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时,只有具有思辨能力,才能更好地对作文的思想内容、情感态度进行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布局谋篇。
(5)比较性。
任务驱动型作文,具有明显的比较性。
例如在“谁更有风采”的作文中,就呈现出明显的比较性,在写作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比较、辨析,并利用多维度的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策略分析对于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学生把握不准,以至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存在一定的问题,进而导致作文成绩较低。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详细分析任务驱动型高考作文的特点、要求:1、任务型高考作文就是引导考生就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写作。
2、任务型作文就是下达一个指令性任务,让考生更好地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角度来作文。
3、材料作文由于可以多角度立意,为了规避随意写作和偏离题意作文,有的在材料中随意找个词就把它作为写作的内容展开,这样往往偏离材料的含意。
4、任务型作文,有效地规避了套作和宿构。
有利于考查出学生的真实的写作能力。
5、”最好角度“是什么?往往见仁见智,致使阅卷者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指令性任务,就为阅卷树立了一个标准,避免阅卷的随意性。
6、任务型作文,增强了写作的针对性和对象感,突出写作的目的性。
要求有较高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7、任务型作文,着力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任务型作文属应用性写作,因此着力考查考生实用性写作的能力,与学习、生活实际密切联系。
9、任务型作文要求全面读懂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抓住材料的—点就作文。
10、任务型作文要求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比较的内容、比较的点,均来自材料,考生必须找到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必须有足够的事实支撑自己的观点,并作出入情入理的分析论证。
11、任务型作文往往在材料中出现多个人物、多种看法,它们的关系往往是相同、相反、相对、递进等等,考生必须对每一个都要做出准确的分析、评价、概括,以便论证自己”更喜欢哪一个或更赞成哪一个”。
12、任务型作文的审题有点像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对于材料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观点,都要逐一分析、比较,求同求异,辩证思考,以便于立论。
13、任务型作文就”任务"而言是就事论事,绝不允许离开“任务”作文;就论证而言又是就事论理,因此它要求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14、面对任务型作文,考生必须转变观念,再不是那种抓住一个词就立意;准备几个例子就作文的时候了。
必须按照指定的任务去作文,“任务“是什么?必须认识清楚,否则累死也无功。
作文道从本质上看,任务驱动型作文是指向明确、有明确任务的新材料作文,是针对材料下达一个或多个指令性任务,让考生更好地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角度来切入写作,写作目的和要求都十分明确的作文题型。
一般情况下,任务驱动型作文都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特点:指令性指令性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最大的特点。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指令,包括文体指令、内容指令、思维指令、比较指令和对象指令等。
很多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指令不止一个,在审题的时候不能遗漏。
1.文体的指令所谓文体的指令,是指材料的要求中已经或明显或隐含地规定了写作的文体。
如2016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就明确规定了只能写论述性文章。
要注意的是,有些作文文体,其指令不是那么明显,需要考生稍作分析。
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III的作文题,其要求是,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这个任务中隐含了文体要求,“我看高考”的“看”字,表明要侧重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写成议论文;“我的高考”中的“的”字,表明要侧重叙述 “我”的故事,要写成记叙、抒情类文章。
作文道2.内容的指令综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几乎所有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都有内容的指令,指令几乎都会指向材料本身。
以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III作文题的命题材料来作分析说明:“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句话是从高考的作用与评价的角度去阐释的,适合写议论性、评述性文章;“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这句话则是从个人的角度去叙述,强调高考与个人、家庭的关联,适合写叙述、抒情性文章;“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角”,这句话强调的是恢复高考的意义,适合展开论述,而“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则适合写当下的高考故事。
3.思维的指令所谓思维的指令,是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任务指向的材料会出现或矛盾,或对立,或引人深思的情境或问题,然后要求考生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案。
面对任务驱动型作文,你的思维被驱动了吗?建模作文宋亚军任务驱动型作文,如今基本成为高中语文考场的标配。
但是,你的思维被驱动了吗?高考恒久远,作文总说难。
当年,任务驱动型作文一出,高考江湖一片风声鹤唳。
没有破剑式,怎抵挡各类型作文试题刀剑如林?01学生的疑惑一个胖乎乎的学生问我:老师,咋区分普通材料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啊?我分不清楚。
是的,普通的材料作文,包括被专家们所称的所谓新材料作文,与任务驱动型作文放到一块,确实不容易区分。
因二者写法大有不同,一不小心可能坠入泥坑,学生普遍担忧。
想个什么法儿让学生彻底明白二者的区别呢?快要放学了,食堂的饭菜香气快要飘过来了吧。
我说,假定你们三个舍友一起吃饭,今天中午,你说想吃馒头,张小明想吃米饭,赵小明想吃烙饼。
你想说服他们两个一起吃馒头,不吃米饭和烙饼,你会咋说?学生说,我就尽力说馒头的优点不就行了?我说,你仅仅大说特说馒头的优点,就算说上一箩筐,能把他们说服吗?仅仅从一个角度陈述原因,没啥力度啊。
学生说,那我就再从食物的合理搭配当面说,然后再从馒头便宜的角度说?可以呀。
你看,你为了让他们一起吃馒头,论证今天中午吃馒头的必要性,从馒头的优点、食物的合理搭配、馒头的价格三个方面陈述原因,就很有力度了,说服他们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学生说:老师,你也没告诉我咋区别任务驱动型作文啊?老师你跑题了吧?嘿嘿。
02如何区别普通材料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跑题了吗?跑多远了?我拿给他一页纸,说: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你还真得长一双慧眼呀。
先看下面两道作文题,看看哪一道是任务驱动型的?第一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文明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度,更是我们丈量自身行为的尺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方、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文明;文明体现在我们对待他人、自然、社会的实际行动中……请认真阅读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第二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评点(共10篇)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出生于音乐世家而如今成为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的苏珊说:“如果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是美好的“假如”,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自小喜欢建筑艺术的荆青说:“我因为放弃了不喜欢的公务员职位,才在十年中设计出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近千个独一无二的楼房样板间。
”歌手王杰说:“我做过茶楼伙计、油漆工、的士司机……我喜欢并感恩做过的每一分工作。
”这三个人,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随心逐梦,无悔人生段1三个人代表了三种生活态度:苏珊专注于当下的工作,不惜牺牲自己的爱好;荆青听从内心的招唤,追寻自己的兴趣与爱好;王杰则踏踏实实,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
三者相比,我更欣赏荆青,因为这样的选择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筑就无悔的人生。
点评:开篇引入材料,明确自己的态度。
注意,引用材料要尽量压缩篇幅,千万不能把材料完全抄下来。
我们可以模仿红色字的格式。
段2苏珊的选择固然体现出一种可贵的职业精神,也让她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
但放弃“音乐梦”毕竟是她一生的遗憾。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的成功无关乎财富与名声,而是取决于自己的内心,心中留憾,难称完满。
因此,我尊敬苏珊,但不愿步其后尘。
点评:注意模仿关联词语的使用。
平时要注意积累一些对人生的观点、看法。
比如上文中蓝色字的部分,这是支撑整个段落的观点句。
段3王杰的态度也确实可敬,这种踏实和认真,不仅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而且在我们这个有些喧嚣浮躁的时代也着实可贵。
但是,毕竟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在那些不适合的岗位上,你再踏实,再认真,又怎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更何况,这种踏实背后,往往也少了一种个性,少了一种“我的人生我做主”的豪气。
所以,虽并重,我却不会去做第二个王杰。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一)任务驱动型作文解读一、起源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的一篇文章《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二、定义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下达一个指令性任务,让考生更好地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角度,明确的要求来写作文。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依然是材料作文。
(二)增加了任务驱动的指令。
(三)明确要写作的任务。
作文类型进行了如下划分:从呈现形式上看,高考作文经常采用有标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三种基本题型;从能力划分角度看,作文题型可分为阐释型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
标题作文和话题作文都是阐释型作文的代表。
三、特点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
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型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单一。
“最好角度”是什么?往往见仁见智,致使阅卷者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指令性任务,就为阅卷树立了一个标准,避免阅卷的随意性。
精选材料内容,从熟悉的题材或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领考生关注社会生活,思考个人成长方向,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也是我们的初衷之一。
做这种作文题,无非是要细读材料、细读题目的要求,完成其指令、任务。
这种作文通常叫“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
这个提法有三个关键词,“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我们在评判一个作文题目是否与当今全国卷精神合拍时,应该从这三个关键词入手。
“叙事体”,这是相对于以往的一些以名言名句、诗词漫画等而言的作文材料呈现形式,基本就是描叙当前社会上存在的热点人事。
“新材料”强调的是五性(可写性、选择性、导向性、探究性、防套性)和五特征(事件有过程、有发展、有多方人员参与、有争议性、十八九岁青年学生有表达欲望),这是作文题材料内容的要求。
高考语文复习案【任务驱动类作文写法解析】及范文精选任务驱动类作文本质上属于材料性议论文,但和一般的材料性议论文又有显著的不同:1.任务驱动类作文多以时事新闻事件作为阅读材料;2.任务驱动类作文要求直接对材料中提供的时事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表明看法并展开分析。
这就决定了这类作文的两大特点:(1)旗帜鲜明(必须表态);(2)就事论事(不要扯远了)。
我们在评论时,可多角度评论,如评论事的成因、意义、教训、解决办法等。
总体区别:任务驱动类:就事论事就事选例就事说理一般议论文:缘事发挥谈古论今并列对照学生问题分析1.文章结构安排不合理,段落层次不合理。
如:观点迟迟不出现,原因分析少,建议措施流于形式等。
2.素材选材运用不得当。
如:古人例子多,今人例子少;打擦边球的多,典型的少。
3.表达方式不得当,叙议比例不合理。
主要表现为叙多议少。
写作思路点拨1.概述材料,明确观点。
2.辩证分析,如肯定对方的合理之处,或指出己方的不足。
3.陈述自己所持观点的理由,可列举两到三个理由。
4.联系其它同质事例生发议论,事例在性质方面要尽量贴近原事例。
5.可指出正确的做法或更好的做法。
6.重申观点,收束全文。
范文示例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考古界“团宠”钟芳蓉引发多方关注。
这位湖南耒阳留守女孩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了676分的好成绩,获湖南省文科第四名。
她受樊锦诗先生的影响,热爱考古,所以她选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
专业选择在网上引发热议。
有网友说:“到就业时就哭了,分分钟教你做人。
”还有人说:“这种家庭应该选择毕业后可以赚更多钱的专业,比如北大经管。
”与此同时,樊锦诗先生得知此事后为钟芳蓉送去《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一书,表达对钟芳蓉的祝福和希望并写信鼓励她“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
你认同钟芳蓉的专业选择吗?请结合现实针对此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三年级语文作文讲评及指导【回顾训练目标】1、审准题意,明确任务;2、变阐释型证明型作文为辩论型作文;3、辩论的语言也要写得有文采。
【文题回顾】按要求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定。
字数不少于800。
陶渊明特别喜爱菊花,周敦颐十分钟情莲荷,李白一生最好美酒。
这三者中哪个是你的雅爱呢?【审题指导】一、审清题意,明确任务。
1、根据文中“特别喜爱”、“十分钟情”、“最好”可以确定“雅爱”就是最爱、一直喜爱的意思。
所以完成写作任务就必须是在菊荷酒三者中选择一种作为作者的最爱。
2、“这三者”中“这”指的是物,而不是人;“三者”指的是菊荷酒,不能是别的物。
所以雅爱的应该是菊荷酒三物中的一种,不能是人,也不能是别的物。
二、多点比较,辩证论析。
1、找到恰当的比较点。
恰当指的是有意义,严谨,值得比较。
思考以下几段文字的“比较”之处是否恰当:(1)菊花开在凉爽的金秋,环境清爽舒适,而酒埋藏在温暖的地窖里静静培养。
与此两者不同,莲选择在酷热的盛夏从淤泥中钻出。
(2)莲有着酒所不具备的清香,也有着菊所不具备的清甜。
它向人们索取的少之又少,而付出的却多之又多。
(3)菊有隐逸之情,酒有豪放之快。
但我更欣赏莲直爽清洁的灵魂。
2、找比较点要从事物的特征去找。
比如从时间的角度,就会发现酒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越老越有精神,菊荷就不经老,越老越不堪入目。
3、只议论“三者”中的一个,不作比较的,不合要求。
【精彩标题】《无莲何处寻高雅》《何需更忆,泽畔东篱》《最是一缕美酒香》《莲生淤泥自高洁》《酒载百态》《美酒醉我心》《酒香飘四海》《酒中有千味》《壶中日月长》《留得傲骨待秋来》【片段欣赏】莲、菊、酒,此三者都是风雅之士的雅爱,但我认为,莲的高洁,如同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同奏者少。
菊的淡泊,宁静致远。
此两者,皆不能融于世俗。
唯有酒,既能入寻常百姓家,又能高谈志向梦。
当思想变化,时代流衍,君子之莲的清气被取而代之,自由不羁被时代奉为圭臬。
多少人迷醉在李白酒气之下,飘飞的衣袂,向往着陶潜篱旁的黄菊。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实例指导与例文点评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2015年9月,腾讯推出的新闻写作机器人,十多分钟能完成上千字文章的撰写和编辑。
2016年3月,在人机围棋大战中,韩国名将李世石九段以1:4输给机器人Alpha Go。
2016年11月,集家庭保姆、辅导老师、休闲娱乐伙伴等多重角色于一身的智能机器人“小胖”,在试用期间与100个家庭的孩子和家长们度过了一段快乐时光。
2016年7月,由Knight scope平台制造的一款打击犯罪的机器人在硅谷购物中心撞倒并打伤了一名16个月大的男孩。
洛杉矾时报引述该公司调查报告称,这个事件是一个“奇怪的事故”。
2018年3月,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名女子被Umber自动驾驶汽车撞伤,之后不幸身亡。
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全球已先后发生数起由自动驾驶车辆承担主要责任的事故。
可见,人工智能时代的大门已经开启,未来已来。
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任务驱动作文,实际上,暗含在新的时代、社会背景下如何看待“人工智能”。
题目由材料、任务和写作要求三部分构成。
材料按时间顺序列举了五例备受世人关注的人工智能事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两则材料介绍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甚至超过了人类的能力与“智慧”;第三则材料介绍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的帮助,令人们憧憬人工智能时代美好的生活图景;后两则材料介绍人工智能带给人们的伤害,表明人工智能还存在着种种不足,揭示人工智能的发展“道阻且长”。
人工智能是全新的技术,推动社会发展,带来时代变革。
这一切,对人们的生活与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列举五则材料的目的是激活考生大脑中对人工智能潜在的认识与思考。
也就是说这次作文不要拘泥于提供的这五则材料,作文要求也与平时的不同。
一般作文题会有“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综合这几则材料生发立意”“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等要求,而这次作文没有这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