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例地形图测绘
- 格式:pptx
- 大小:4.93 MB
- 文档页数:44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就是在控制测量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测量方法,测定每个控制点周围地形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以此为依据,将所测地物、地貌逐一勾绘于图纸上。
7.2.1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原理
一、地形特征点的选择
1.地物特征点―能反映地物平面外形轮廓的关键点,如房屋的屋角、河岸的拐点、道路的交叉点及独立地物的中心点等。
2.地貌特征点―山头、谷地关键部位的点,如山顶、鞍部、谷底及山脊线、山谷线、坡脚线上坡度、走向变换的点。
二、测定地形点平面位置的基本方法
在控制点上设站测量地形点 (即碎部点) 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四种。
(一)极坐标法
如图7-6所示,为测定地形点a的位置,在控制点A上架设仪器,以AB为起始方向,测量AB和Aα之间的水平角β以及A~α的水平距离D Aα,即可确定α点的位置。
( 二 ) 直角坐标法
图7-6中,为测定地形点b的位置,先由b点向AB边作垂线,再分别量取A点和b点至垂足的距离,即可确定b的点位。
( 三 ) 角度交会法
如图7-7所示,在两个控制点A、B上架设仪器,分别测量水平角α与β,按前方交
会的方法确定α的点位。
( 四 ) 距离交会法
图7-7中,分别量取控制点A、B至b点的距离,亦可按距离交会的方法确定b的点位。
7.2.2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经纬仪测绘法
经纬仪测绘法就是在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 (称为测站),近旁安置图板,将每个测站周围的碎部点逐一测定并展绘到图板上,然后勾绘出地物和地貌来。
x 第4节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常规测绘方法★第5节地形图的拼接、检查和整饰第6节全站仪数字化测图技术第7节航空摄影测量简介第8节地籍和房产测量简介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第二部分)x7-4 大比例尺地形图常规测绘方法以相似形理论为依据,以图解法为手段,按比例尺的缩小要求,将地面点测绘到平面图纸上而成地形图的技术过程。
地形图测绘步骤:测量和绘图。
碎部测量:即地形图测绘,以图根点(控制点)为测站,测出测站周围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按比例缩绘于图纸上。
一、地形图测绘基本原理x 1、碎部点的概念碎部点:碎部特征点,包括地物特征点和地貌特征点。
地物特征点:能够代表地物平面位置,反映地物形状、性质的特殊点位,简称地物点。
如:地物轮廓线的转折、交叉和弯曲等变化处的点;地物的形象中心:路线中心的交叉点,电力线的走向中心;独立地物的中心点等。
如图7-13所示。
地貌特征点:体现地貌形态,反映地貌性质的特殊点位——即地面坡度变化的点,简称地貌点。
如山顶、鞍部、变坡点、地性线、山脊点和山谷点等。
如图7-14所示。
xxx 2.碎部点平面位置的测定方法水平距离和水平角是确定点的平面位置的两种基本量.碎部点平面位置的测定:就是测出碎部点与已知点间的水平距离以及与已知方向间的水平角。
几种碎部测量的方法:极坐标法(一角一距)、角度交会法(二角)、距离交会法(二距)、直角坐标法(二互垂距)。
如图7-15所示,设A、B为已知控制点,P为待测碎部点。
极坐标法定点x二、经纬仪测绘法经纬仪测绘法的基本工作是:l经纬仪测量:在图根点上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l平板绘图:根据极坐标原理在图板上确定碎部点位,并注记高程,对照实地勾绘地形。
l作业过程:三边工作,即边测,边算,边绘协调性要求比较高xx经纬仪测绘法):(1)安置经纬仪:安置在控制点A上(如图7-17),量出仪器高i,测量竖盘指标差x。
记录员在“地形测绘记录手薄”中记录(如表7-4所示),包括表头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