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八课《小稻秧脱险记》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0.50 KB
- 文档页数:1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小稻秧脱险记苏教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明白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中海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爱好。
1板书课题:小稻秧脱险记2领读,教生字“险”。
3解题:请小朋友查字典,说说它的意思。
脱险是什么意思?(脱离危险)4看到这一课题,我们能够想象得到文章会写什么内容?再往下想,从“脱险”我们又会联想到哪些问题呢?5大伙儿可明白,在通常情形下,小稻秧会碰到什么危险呢?过渡:那么,这篇课文里的小稻秧到底碰到了什么样的危险呢?又是如何样脱险的呢?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及不明白得的词语。
(2)会读会写生字词。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明白得词语。
2 检查自学情形。
(1)出示词语,让学生逐个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明白得词语意思。
(3)齐读生字词。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理清文章脉络1请你们把课文速读一遍回答刚才的问题。
2如此看来,文章能够分为三段:小稻秧遇险——脱险——脱险以后3大伙儿把课文默读一下,说说课文该如何分。
4重点要写什么?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分析字型,找出易写的字和难写的字。
2教师讲解范写生字。
上下结构,上面是“九”,写在横中线以上,第二笔是“横折弯钩”,下面的“横”要写在横在线上,“竖钩”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两笔是“撇点、点”。
提醒学生注意下面不要写成“木”。
3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18 小稻秧脱险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表演课本剧。
2明白得课文内容,明白杂草对庄稼的危害和除草剂能爱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
3学习用“猛烈”和“纷纷”造句。
教学重点: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表演课本剧。
教学难点:用“猛烈”和“纷纷”造句。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请大伙儿反复读课文,画出写小稻秧和杂草的词语,体会体会它们的意思。
苏教版三上18小稻秧脱险记课件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有趣的科普性故事,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中,全文采用了拟人化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小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小稻秧成长的保护。
全文充满了童趣,生动的语言,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更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和内容的表演,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离危险的,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纷纷、激烈”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一、定向示标1、导入板书:板书:险指名读,组词,体验意思。
板:脱险说说什么叫脱险?板题:小稻秧脱险记让生质疑,引入读文估计会问:遇到什么危险?怎样脱险?等2、出示目标.师:同学们,有信心达到目标吗?(有)二、自主学习、分组展示、探究总结:1、自主学习(1 )出示自学指导:①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用“一”画出文中生词,反复读一读;用“O”圈出文中多音字。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5分钟后,比一比谁的自学效果好。
)(2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2、分组展示:(1)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2)小组代表上台汇报:①指明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纠错。
②汇报自己独特的识字方法,其他同学补充。
3、探究总结(1)质疑问难:课文中还有哪些字难读?哪些字容易写错?应注意什么?找出来读一读,写。
(2)讨论交流:容易写错的字。
(3)总结提升: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总结。
(二)第二次自主学习、分组展示、探究。
1、自主学习(1)出示自学指导:默读课文:①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者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除草剂、喷雾器、杂「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不由分说”。
②有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小稻秧脱险记》教材解读
《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
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于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保护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
故事的主角是小稻秧、杂草、喷雾器大夫。
全文充满童趣,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生动的语言,有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相信学生会非常喜欢这篇文章。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遇险”、“脱险”两大部分。
这两部分内容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
一是小稻秧到底遇到什么危险?二是遇到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通过朗读和学习课文,了解喷雾器打除草剂能够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
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教这一课,我认为主要把握两个重点,一是关于科学方面的,学生通过读文章知道杂草在稻田里跟小稻秧抢营养,而喷洒除草剂可以去除杂草,保护小稻秧。
二是关于词语的理解,这一课四字词语较多,但词语表现的性格鲜明,学生很感兴趣,并不难理解,结合具体语言环境,使其身临其境,在读中去感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年级的孩子,还是比较单纯幼稚的,他们更喜欢生动有趣的课堂,这篇课文故事生动,富有童趣,如果我们能够跟孩子一起去品读文字,深入文本中,跟小稻秧一起去经历,去感受,入情入境,孩子们会学得更有兴致,感受会更深刻。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8课小稻秧脱险记教案设计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8课《小稻秧脱险记》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于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保护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
小编在此整理了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8课《小稻秧脱险记》教案设计,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8课《小稻秧脱险记》教案设计1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中出现的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和内容的表演,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离危险的,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1/ 9一、揭题、解题1.今天这节课,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将要来到农村去,看看那里的水稻田里发生了什么事?(揭题)学生齐读。
2.理解:“小稻秧”是什么?“脱险”是什么意思?介绍:记--记载下来的事情。
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生说)再齐读课题。
3.课题中,哪个词语的意思最关键?(脱险)紧扣这个词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说,出示)(1)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2)小稻秧是怎样脱离危险的?齐读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1.先带着这两个问题,听课文录音。
2.读后回答:(1)是谁让小稻秧遇到了危险?(板书:杂草)(2)又是谁让小稻秧脱离了危险?出示:喷雾器的图片(介绍:喷雾器、除草剂)(板书:除草剂)2/ 93.学录音,自读课文。
读完回答:可稳拿几个自然段讲了小稻秧遇险,那几个自然段讲了小稻秧脱险?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1.出示词语:(学生指名读、齐读)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2.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读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注意这些词语,边读边想。
3.表演理解(请理解的同学上台)“团团围住”(包围住)表演结束,提问:这些杂草厉害吗?凶吗?(这就叫“气势汹汹”)杂草野蛮吗?他们讲不讲道理?(板书: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多说话了吗?(这就是“不由分说”、“一拥而上”)4.小稻秧遇到了这些蛮不讲理的杂草,怎样了?(板书:当场病倒)他们得了什么病?(营养不良症)5.指名读,评价,齐读。
18小稻秧脱险记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中出现的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1.今天这节课,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将要来到农村去,看看那里的水稻田里发生了什么事?(揭题)学生齐读。
2.理解:“小稻秧”是什么?“脱险”是什么意思?介绍:记——记载下来的事情。
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生说)再齐读课题。
3.课题中,哪个词语的意思最关键?(脱险)紧扣这个词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说,出示)(1)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2)小稻秧是怎样脱离危险的?齐读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1.先带着这两个问题,听课文录音。
2.读后回答:(1)是谁让小稻秧遇到了危险?(板书:杂草)(2)又是谁让小稻秧脱离了危险?出示:喷雾器的图片(介绍:喷雾器、除草剂)(板书:除草剂)3.学录音,自读课文。
读完回答:可稳拿几个自然段讲了小稻秧遇险,那几个自然段讲了小稻秧脱险?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1.出示词语:(学生指名读、齐读)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2.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读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注意这些词语,边读边想。
3.表演理解(请理解的同学上台)“团团围住”(包围住)表演结束,提问:这些杂草厉害吗?凶吗?(这就叫“气势汹汹”)杂草野蛮吗?他们讲不讲道理?(板书: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多说话了吗?(这就是“不由分说”、“一拥而上”)4.小稻秧遇到了这些蛮不讲理的杂草,怎样了?(板书:当场病倒)他们得了什么病?(营养不良症)5.指名读,评价,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过渡:正当小稻秧身处险境之时,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
这是怎么回事呢?1.再表演(3、4自然段的内容):一学生——喷雾器,老师——杂草(生齐读第一句、最后一句)(板书:纷纷倒下)“纷纷倒下”说明什么?2.至此,小稻秧脱离了危险,他们怎么样?(板书:跳起舞来)齐读第5自然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秧脱险记》教案【导语】《秧脱险记》是一篇有趣的科普性童话故事,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当中。
文章采取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保护秧所起的重要作用。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秧脱险记》教案),期望帮助到您。
【篇一】教学要求:1、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
3、写生字,要求写得正确、规范。
教学进程: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秧脱险记》,请小朋友把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稻”和“秧”的写法。
2、学这篇课文,我们有四项任务。
(出示投影片)教学目标①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
(不知道的词语用“000”圈出)③写生字,要求写得正确、规范。
④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是怎样脱险的?我们这堂课要解决的是前三项任务二、学习生字现在,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老师这里共有16个的生字(投影出示)吵、杂、拥、拼音、除、剂、喷雾、器、欺负、喘、纷、汹、蛮小朋友们注意看,这些生字哪些不用老师教,或不看书就已经认识的?请同学起来回答,并说说是在什么时候认识的,或是怎么认识的?三、自读课文哇,还没看书就已经认识了这么多,现在老师请同学把书拿好,认真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后面的生字表。
四、检查1、齐读生字,指名读2、好,这些生字都认识了,那么这些组成的词你会不会读?投影出示杂草一拥而上拼命一棵化学除草剂喷雾器、欺负、喘气、纷纭、争吵气势汹汹、蛮不讲理、声音3、指名读齐读领读4、那么这些词语中,你认为哪些字难写呢?指名说,便说边描红五、再读课文1、好,我们不知不觉已完成了两个任务我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请大家一边读课文,一边把不懂的词语写在纸头上学生自读,教师巡查2、老师收几张典型的,投影一下。
3、这些词有的是需要老师帮助,有的再多读几遍课文就知道了,假设读出知道,就可以擦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