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棒材下料规定
- 格式:pptx
- 大小:65.87 KB
- 文档页数:1
平法钢筋翻样与下料规则
平法钢筋翻样是指将钢筋在转角时进行翻转的过程,以确保钢筋的正确摆放。
下料规则是指在进行钢筋下料时需要遵循的一些规定和要求。
平法钢筋翻样的步骤如下:
1. 确定钢筋的放样位置和形状。
2. 翻转钢筋时,要保持钢筋的整齐和平整,使其与母模板相吻合。
3. 将钢筋的顶部与下部进行翻转,保持钢筋的平直。
4. 翻转完毕后,对钢筋进行调整,使其在规定的位置和角度上。
下料规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下料尺寸:根据设计图纸上标明的钢筋尺寸进行下料,确保尺寸准确。
2. 简化下料:根据实际需要,对一些长钢筋进行简化下料,减少浪费和材料成本。
3. 采用定尺下料:根据钢筋的使用情况,采用定尺下料,减少剩余钢筋的浪费。
4. 控制浪费率:在下料过程中尽量减少材料的浪费,提高钢筋的利用率。
5. 配料合理:在进行下料时,根据需要选择不同规格和型号的钢筋,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6. 标记清晰:在下料过程中要对钢筋进行清晰的标记,以便后续施工使用。
总之,平法钢筋翻样和下料规则对于保证钢筋施工的质量和效益非常重要,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 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 XM, 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 35m计算。
(二)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式中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以及各种类型钢筋设计长度的计算公式见以下: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2)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且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且有质量可靠保证措施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室内正常环境中的构件的保护层厚度数值采用。
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钢筋下料单制度钢筋工程管理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钢筋工程的全过程管理,在保证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的同时合理降低钢筋工程成本,以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一、钢筋管理机构建立项目部成立钢筋管理小组,具体组织架构如下:组长:副组长:组员:具体职责分工:XX :项目钢筋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将钢筋现场管理、技术创效两大指标分解到项目相关岗位,签订责任状,并在实施过程中督办到位。
XX :项目现场钢筋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负责对钢筋使用计划、进出场、加工制作、绑扎、验收等全过程监督与管理,严格控制钢筋用量及损耗,及时督办现场变更、签证。
XX物资管理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钢筋计划、验收、发料、资料管理及盘点等事宜。
编制物资管理手册,全面负责物资部的全部工作。
XX项目钢筋技术创效第一责任人。
组织图纸会审内部评审会,组织编制钢筋施工专项方案及竣工图,优化施工图和设计变更单,监督和指导项目相关人员落实技术措施,参与钢筋专项成本分析,总结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参与审核钢筋翻样料单。
XX :负责管理钢筋工程施工及验收全过程;控制钢筋施工质量,避免返工损失,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做到节约用料;及时、准确开具限额领料单;分析本岗位范围内钢筋工程材料消耗控制节超原因并提供分析资料;协助本岗位范围内签证、索赔资料的办理;参与钢筋施工方案的编制和料单的审核;参与进场钢筋的验收;及时向钢筋翻样人员反馈现场钢筋施工状况。
XX :严把钢筋进离场数量验收关,验收时材料员、施工队材料员、责任工长等当场共同参与验收程序并签字,严格按公司规定进行钢筋进出场管理;建立健全钢筋收发、领用数量及金额台帐;按月编制钢筋的需用量计划和月耗报表;根据分包钢筋翻样员、商务经理提供的工料分析制定钢筋材料费控制目标,严格执行限额领料;配合物资部门定期对库存钢筋进行盘点并做好盘点记录,及时将材料库存和耗用情况与钢筋翻样员核对。
质检员:监督钢筋施工质量,严格按钢筋专项施工方案监督施工,特别是在控制钢筋间距、接头等,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严格控制钢筋施工质量,杜绝因质量事故和质量偏差引起的额外支出。
建材企业钢筋下料工操作规程样本
1.钢筋下料工必须按照规定的直径和设计的长度进行加工,确保质量和生产,杜绝浪费并正确的使用和保养设备。
2.纵筋的调直通过调直机来完成。
工作前先检查调直机的定长限位是否符合要求。
如不符合要求要及时调整。
3.钢筋骨架的调直下料的定长按技术参数要求从已调直好的长钢筋上定长下料。
然后按技术参数或图纸要求的保护层厚度将钢筋弯折成规定的形状;双层环筋骨架的垫筋﹙控制保护层用﹚应按技术参数要求从已调直好的钢筋上定长下料,
4.将符合要求的钢筋盘圆吊至钢筋托盘上,然后引出穿进调直机的调直筒和拽引轮后再开启调直机。
钢筋达到规定的长度后顶动限位装置,使调直机切断开关切断钢筋。
各种纵筋要严格按技术参数表要求下料,调直下料误差为±2mm。
5.纵筋必须按照各规格的标准要求尺寸进行加工并分规格堆放整齐。
6.完成当班工作任务后,应切断电源开关,保养检查设备,若发现隐患应及时报告。
工具收入工具箱,清理设备及工作场地。
7.下班前彻底清理卫生,做到卫生区内无钢筋头、绑丝、无灰尘等脏物。
常见钢筋下料长度
钢筋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用于加固和支撑混凝土结构。
在施工过程中,钢筋需要进行下料,即根据设计图纸和需要,将钢筋按照一定长度进行切割。
下料的长度需要根据具体要求来确定,本文将介绍常见钢筋下料长度。
一、直径小于等于25mm的钢筋下料长度
直径小于等于25mm的钢筋在施工中通常需要进行切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下列切割长度:
•300mm 在构件连接处或受弯构件上,风力对长条双重结构的作用下
•400mm 双层结构柱子下端,双层板上的直筋
•500mm 结构中应力较小的区域和附近的排列结构
•600mm 结构对称两端的排列钢筋
•750mm 主要分坑隙排列,如底板双向钢筋,甚至大底板的钢筋间距不超过200mm
二、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下料长度
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下料存在一些固定的长度,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下列切割长度:
•800mm 两端落地柱的结构,双重结构的外层
•900mm 一般单层墙
•1000mm 双层结构柱子上端和单层墙某些要求结构
•1100mm 多层建筑的钢筋梁,在设计与施工中有不同的长度
•1200mm 结构支撑和内外过渡处的钢筋
三、其他长度
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其他长度的下料,具体情况如下:
•构件连接处的双梁或某些楼梯:1250mm
•底板钢筋隔断:1500mm
•不规则的构件,角落周围的钢筋:2000mm
总之,在进行钢筋下料时,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和具体要求进行排布,以保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下料时,应该注意刀具的选择和操作,以保证下料的精确度和钢筋的质量。
钢筋加工及下料长度要求及指标1)钢筋加工在现场加工,钢筋应严格按翻样单和图纸施工,下料前详细阅读图纸及设计变更,钢筋翻样单应分出工程部位和具体位置,翻样单的检查由项目技术人员及质量员负责,钢筋在加工场制作成型后,挂料牌分类堆放,运送到现场前,下料人员应配合施工员分类交底。
钢筋加工包括盘条调直与除锈,断料与成型、直螺纹过丝等。
根据钢筋翻样单采用切断机切断钢筋,切断后应按不同的样式、型号、规格分别放置。
2)箍筋成型采用成型机,每个样式的箍筋先做一个样板,然后校核各部位尺寸及角度,无误后批量生产。
3)主筋采用两台成型机加工,可避免钢筋过长需要调头而浪费人工。
制作时应按钢筋翻样单规格尺寸和规范的规定,端部的锚固应符合要求,光圆钢筋应有弯钩。
4)直螺纹钢筋过丝:1.钢筋端部不得有弯曲,出现弯曲时应调直后再进行加工。
2、钢筋下料时宜用砂轮锯等机具;不得用电焊、气割等切断。
钢筋端面应平整并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扭曲。
3、钢筋规格应与滚丝器调整一致,螺纹滚丝的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及丝头加工长度为标准型套筒长度的1/2,其公差为+2P(P为螺距)o4、钢筋直螺纹滚丝加工时,应使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不得使用油性润滑切削液,也不得在没有切削润滑液的情况下进行加工。
5、钢筋丝头加工自检完毕后,应立即套上保护帽,防止损坏丝头并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5)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1、HPB300级钢筋末端应作180。
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做135。
弯钩时,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做不大于90。
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4、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第2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②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应为135。
平法钢筋翻样与下料规则一、引言平法钢筋翻样与下料是在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操作,它涉及到钢筋的处理和加工,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平法钢筋翻样与下料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以帮助施工人员正确进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平法钢筋翻样规则平法钢筋翻样是指将钢筋从竖直方向翻转到水平方向的操作。
平法钢筋翻样的规则如下:1. 确定钢筋的长度和直径,根据设计图纸和要求进行测量,避免测量误差。
2.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确定钢筋的数量和位置。
3. 将钢筋从垂直放置的状态转换为水平放置的状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使用专用工具如吊车、起重机等将钢筋从垂直位置抬起。
b. 在抬起钢筋的过程中,要确保钢筋的稳定,避免发生意外。
c. 将钢筋放置在水平的支撑物上,确保其稳定。
4. 翻样后的钢筋要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如有问题,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三、平法钢筋下料规则平法钢筋下料是指将钢筋按照设计要求和尺寸进行切割的操作。
平法钢筋下料的规则如下:1. 根据设计图纸和要求,确定钢筋的长度和直径。
2. 使用专用的切割工具,如钢筋切割机、剪刀等,将钢筋切割成所需的长度。
3. 切割钢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 确保切割工具的刀片锋利,避免切割不准确或产生毛刺。
b. 根据设计要求和尺寸进行准确的切割,避免浪费和错误。
4. 切割后的钢筋要进行检查,确保其长度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如有问题,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平法钢筋翻样与下料操作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操作人员要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经验,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和工程质量。
2. 工具和设备要保持良好的状态,定期检查和维护,避免故障和意外发生。
3. 翻样和下料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现场环境,避免损坏其他构件或设备。
4. 钢筋要妥善存放,避免受潮、受热或受损,影响其使用性能和质量。
5. 翻样和下料的操作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避免违规操作和造成安全隐患。
钢筋下料方法
钢筋加工前须由专业人员编制配料单,进行放样,经试验加工合格后再批量加工。
钢筋配料单经审批后方可加工。
1)钢筋下料
一级级钢筋为受拉时,其末端应做成180°弯钩。
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弯钩平直长度不应小于3d,当为受压时可不做弯钩。
三级钢筋末端需做90°或135°弯钩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平直部分长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一级级钢筋的调直采用钢筋调直机进行冷拉调直,按照规定其冷拉率不宜大于4%。
拉伸时应在切断处和拉伸总长度处做好标记,以此来控制拉伸率。
直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接头连接长度-弯钩弯曲调整值。
弯起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起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接头连接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弯钩长度。
钢筋弯曲调整值
2)钢筋弯钩增加长度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6.25d,直弯钩3.5d,斜弯钩4.9d。
箍筋调整值+两个弯钩增加长度(mm)。
钢筋下料的管理制度一、背景钢筋下料是指从原材料中切割出需要尺寸的钢筋,以便后续使用。
钢筋下料对于建筑、桥梁、道路等工程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对于钢筋下料的管理制度以及操作流程有着极高的要求。
二、目的钢筋下料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钢筋下料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明确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钢筋下料过程中能够减少浪费,提高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三、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钢筋下料的单位及部门。
四、责任部门1. 技术部门:负责编制和更新钢筋下料的作业流程和标准。
2. 物资部门:负责采购和管理钢筋下料所需的原材料和设备。
3. 生产部门:负责执行钢筋下料的作业。
4. 质检部门:负责对钢筋下料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检和检验。
五、流程管理1. 编制作业流程和标准:技术部门根据工程需要,编制钢筋下料的作业流程和标准,并定期更新。
2. 原材料采购和管理:物资部门负责对所需的原材料进行采购,并对其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来源可追溯。
3. 设备维护和管理:生产部门负责对钢筋下料所需的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4. 作业执行:生产部门按照技术部门编制的作业流程和标准进行钢筋下料的作业,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5. 质量抽检:质检部门负责对钢筋下料的产品进行抽检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6. 记录与汇报:相关部门负责对钢筋下料的作业流程、原材料采购、设备维护、作业执行等进行记录和汇报,并定期进行总结和评估。
六、安全管理1. 安全培训:相关部门负责对从事钢筋下料工作的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关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
2. 安全防护:生产部门负责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防护,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3. 废弃物处理:生产部门负责对钢筋下料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确保作业现场的清洁和安全。
七、质量管理1. 质量控制:生产部门负责对钢筋下料的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不合格品处理:质检部门和生产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并对不合格品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改进。
钢筋下料有哪些安全要求钢筋下料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其质量与安全关系到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进行钢筋下料需要遵循一定的安全要求。
以下是钢筋下料的几个安全要求。
工人安全健康状况钢筋下料是一项体力活,需要工人在耐力和力量方面都具备储备。
安全要求之一是,工人需要具备健康的体魄,能够承受较长时间的工作,工人在下料中需要保持足够的精力和集中注意力,不会被过度劳累而导致操作上的失误。
保护措施钢筋下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音、粉尘等工艺污染因素。
安全要求之一是,工人需要佩戴好防噪音、防粉尘的防护用品,例如口罩和耳塞等,有效保障工人健康。
个人保护钢筋下料机器开启后,钢筋会在高速旋转的机器中运动,这就需要工人务必佩戴好劳保用品,例如安全手套、安全帽和安全鞋等,以避免工伤事件的发生。
设备安全设备调试在使用钢筋下料机之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
安全要求之一是,确保设备调试完毕后能够正常运转。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工作部位与机器维护一致,同时所有的保护装置不能过于解除或早早解除。
安全开关钢筋下料机安全开关的作用是在发生异常告警时自动停止设备,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
安全要求之一是,工人需要确保安全开关处于开启状态,同时检验可靠性,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工人不会意外接触开关引发摆臂和其他部件运动受到伤害。
工作环境安全通风状况钢筋下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废气等污染物。
为了避免工人在作业过程中吸入这些有害物质,安全要求之一是,工作区域必须保持良好通风,确保空气新鲜,并有必要采取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清洁卫生严格来说,钢筋下料的现场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废料,过多的废料容易造成工作环境混乱,从而影响工人的工作效率。
安全要求之一是,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卫生,废料清理及时且得当,能够给工人提供一个清洁、安全的工作环境。
总之,钢筋下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建筑工程阶段,其安全性与质量需要在合法的标准及安全的操作方法下得到保障。
整理的的钢筋下料及算量,发上来和大家交流一下,不完善的和有错误的请大家补充平法制图的钢筋工程下料及算量:一、梁(不完整,待以后补充完整):1. 焊接按绑扎计算长度,预算时不另行计算焊接费用,机械连接费用由双方协议确定。
2. φ>12时,8米一个搭接,φ≤12时,12米一个搭接。
3. 梁端加密区(Ⅱ级)长度=1.5hb 。
hb——梁高4. 绑扎搭接区内箍筋应加密,机械连接没有箍筋加密要求。
5. 定额计算时只分φ10以内和φ10以外两类计费。
6.根据最新的03G101图集规定,支座负筋伸向梁中的长度第一皮和第二皮均按1/3较大跨长度值取用(原图集中规定为支座负筋伸向梁中的长度第一皮按1/3较大跨长度值,第二皮均按1/4较大跨长度值取用).二、板:板筋主要有:1)受力筋(单向、双向、单层、双层);2)支座负筋;3)分布筋;4)附加钢筋(角部的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5)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1.受力筋:底筋长度L=净长+左支座max {b/2、5d}+右支座max {b/2、5d}+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钢筋);面筋长度L=净长+2 la(两端均为端支座)b——支座宽,d——钢筋直径。
根数=(净长-扣减值)/布筋间距+12.支座负筋及分布筋:负筋长度=设计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板厚-2×保护层(预算时只减一个保护层)】负筋根数=布筋范围/布筋间距+1;分布筋长度:有3种计算方法:1)和负筋搭接计算(采用150搭接长度或250最小锚固长度和300最小搭接长度,任取一种);2)按轴线长度计算;3)按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计算。
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但首选第一种方法。
3. 附加钢筋(角部的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及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附加钢筋长度=设计标示长度+左弯折+右弯折【板厚-2×保护层(预算时只减一个保护层)】(注:角部放射筋长度有时长度是从角部向两边逐步递减的)支撑钢筋是为了保证双层筋的上层钢筋位置的措施钢筋(码凳),一般情况下是每间距1米布置一根,规格为比板筋大一个规格,长度为该跨净跨长度,支撑腿长度为板厚减保护层的两倍腿间距为1米。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图9-46);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表9-23。
图9-46 钢筋弯曲时的量度方法钢筋弯曲调整值表9-23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钢筋弯曲调整值 0.35d 0.5d 0.85d 2d 2.5d注:d为钢筋直径。
2.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图9-47)。
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
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
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图9-47 钢筋弯钩计算简图(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按图9-47所示的简图(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计算: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钢筋粗细和机具条件不同等而影响平直部分的长短(手工弯钩时平直部分可适当加长,机械弯钩时可适当缩短),因此在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表9-24。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表9-24钢筋直径(mm)≤6 8~10 12~18 20~28 32~36一个弯钩长度(mm) 40 6d 5.5d 5d 4.5d3.弯起钢筋斜长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见图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