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急性脑梗死伴慢性心功不全、肺部感染患者的病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20
急性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徐萍;吴明华;曹盼盼;刘爱娟;姚蓓蓓【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risk factors,prognosi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in order to provid related reference for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Methods The case-control research method was used.The medical data of total 496 ACI patients were selected into the research in Encephalopathy Center,Jiang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csc Medicine Affiliatcd to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The risk factor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were analzyed.The influence of pulmonary infection on the prognosis was also analyzed.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n ACI patients was 13.9%.Single factor analysis had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s in age,hospital stay,smoking history,consciousness disorder,bulbar paralysis,infarct location,invasive operation,chronic lung disease,heart diseasehistory,hyperlipidemia,stroke history,epilepsy,cancer,and hypoproteinemia between the infection group and the non-infection group (P <0.05).Moreover,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re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pulmonary infection such as the advanced age,hospital stay,smoking history,consciousness disorder,bulbar para].ysis,massive infarction,chronic lung disease and cancer (P <0.05).Conclusion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ed pulmonary infection willaggravate the clinical symptoms,lengthen the hospital stay,and increasethe mortality.The preven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s the improvement of awareness and focus on the risk factors of complicated pulmonary infection,strengthening control of risk factors,and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use of antibiotics in the early stage.Meanwhile,the prognosis improvement is benefited by making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rug-resistant bacterial lung infection.%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预后以及防治措施,为临床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脑病中心病房4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可能影响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肺部感染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急性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率为13.9%.单因素分析结果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年龄、住院时间、吸烟史、意识障碍、球麻痹、梗死部位、侵入性操作、慢性肺病、心脏病病史、高血脂、脑卒中史、癫痫、癌症、低蛋白血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住院时间、吸烟史、意识障碍、球麻痹、大面积梗死、慢性肺病、癌症是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将导致临床症状加重、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加,应提高对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认知与重视程度,加强危险因素控制,早期合理有效运用抗生素,发挥中医药在耐药细菌性肺部感染的优势,改善患者预后.【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7(014)013【总页数】4页(P50-53)【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肺部感染;危险因素;预后;防治措施【作者】徐萍;吴明华;曹盼盼;刘爱娟;姚蓓蓓【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脑病中心,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急性脑梗死是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病,而肺部感染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21%[1]。
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病人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速,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疾病状态逐渐增多,给治疗和护理带来很大的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危险因素分析和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危险因素分析1、年龄: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与年龄密切相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免疫力和自我修复能力逐渐下降,容易引起体内免疫系统的失调,从而增加感染的发生率。
2、病史: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肺疾病等是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
这些疾病会导致病人免疫力下降和器官功能损伤,使其更容易被细菌感染。
3、照护不当: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病人需要接受特殊的照护,如体位改变、吞咽功能评估、皮肤护理、有氧运动等。
在卫生保健机构、社区和家庭中缺乏专业护理人员和设备,可能会导致病人感染风险增加。
4、抗生素滥用:医学工作者愿意使用抗生素来遏制感染,但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抗生素耐药性。
抗生素滥用不仅增加了感染风险,而且增加了病人死亡的风险。
以上四个因素可能重复或重叠,并且与病人不同的接受治疗方案及实际治疗情况有关。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制定全面、有效的护理方案。
二、护理措施1、促进呼吸道通畅:疾病后患者往往出现咳嗽痰多、吸氧困难等症状,需督促其使用支氧设施,采取积极呼吸训练等方法,促进呼吸道通畅。
2、做好口腔护理:口腔清洁是感染预防的重要环节。
需要督促病人定期漱口、刷牙。
如病人吞咽功能不佳,建议每小时喷蒸馏水或口腔含漱水,并使用含漱药水进行口腔地区消毒。
3、改善营养状况:病人饮食应具有高蛋白质、高纤维素、高维生素等特点,有利于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
4、改善体位:依据病人需要进行体位变换,避免长时间处于固定的体位,防止发生潮红、血栓等现象,改善病人日常生活的舒适性。
确保病人在不同体位中保持呼吸畅顺和循环顺畅。
5、合理使用抗生素:在病变灶明确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以缩短感染时间和有效降低死亡率。
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肺部感染是急性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有报道其发生率高达83% [1],是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急性脑卒中患者多年老体弱, 肺功能减退, 加之脑卒中后意识障碍和(或)肢体活动障碍。
急性期多长时间卧床, 活动减少, 极易合并肺部感染, 而肺部感染又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防治肺部感染是治疗急性脑卒中的重要任务。
现将512例急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情况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入选及排除标准经临床和脑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排除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及发病前有肺部感染者,入院48h以内为院外感染, 超过48h后为医院感染, 凡在脑卒中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1周以内, 出血性脑卒中3周以内) 出现下列情况中任两项即可确立诊断: (1) 出现咳嗽、咳痰、胸闷症状; (2) 双肺可闻及湿性罗音, 或呼吸音减弱、肺实变体征者; (3) 体温升高≥37.5℃;(4) 白细胞计数≥10×109/L,中性粒细胞>0.80; (5) X 线提示有肺部感染征; (6) 痰培养有致病菌生长。
1.2 一般资料对我院共收治老年脑卒中患者1600例, 并发肺部感染512例, 男284例, 女228例, 年龄50-85岁, 平均69.5岁, 出血性脑卒中360例(70.3%),缺血性脑卒中152例(29.7%),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大面积脑梗死和多发性脑梗死130例(25.4%), 腔隙性脑梗死和单灶小梗死者22例(4.3%)。
有意识障碍者382例(74.6%),急性期卧床者422例(82.4%), 48h以内感染者264例(51.5%)。
1.3 方法比较512例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合并意识障碍、卧床、卒中类型、缺血面积与肺部感染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512例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有无意识障碍、是否卧床、卒中类型(出血性、缺血性)、缺血面积(大面积脑梗死和多发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和单灶小梗死)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 。
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30例临床分析及防治【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诱发机制,影响因素,以便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方法分析200801~200812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16例并发肺部感染30例,分析肺部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病情程度、意识状态、延髓性麻痹、是否合并基础病以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高龄、病情重、昏迷者、存在延髓性麻痹及合并糖尿病、慢性肺病、心脏病及既往卒中史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
合并肺部感染者病死率明显高于无肺部感染者。
结论控制肺部感染可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救治成功率。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肺部感染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致残率高。
合并肺部感染明显增加病人的住院时间及病死率。
本文旨在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以便及早有效地预防及治疗,降低病死率。
现将我科200801~200812收治急性脑梗死中合并肺部感染的30例患者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急性脑梗死患者216例中男144例,女72例,年龄45~88岁。
按照有无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和非肺部感染组。
感染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在56~88岁。
非肺部感染组186例。
男121例,女65例,年龄在45~72岁。
病情轻重:以改良SSS 评分标准评定。
1.2 诊断标准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均经过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
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是排除发病前肺部感染者。
凡发病后出现下述3项以上者则可确立肺部感染诊断:(1)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等呼吸系统症状。
(2)双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呼吸音减弱和(或) 不同程度肺实变体征。
(3)体温≥37.5 ℃,伴有白细胞计数≥10 ×109 /L。
(4)X线胸片呈炎性改变。
(5)痰培养有致病菌生长。
1.3 方法比较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各项因素,包括年龄、病情轻重、有无意识障碍、延髓性麻痹,有无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或血糖升高及慢性肺病史、吸烟等,轻型(0~15分)82例,中型(16~30分)102例,重型 (31~45分)32例。
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病人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病人面临着较高的生命危险。
及时分析病人的危险因素,并且给予合适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病人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护理建议。
一、病因分析1. 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脑梗死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情况,因此需要及时控制血压并进行相关护理。
2. 血脂异常血脂异常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梗死的发生率,同时也会降低免疫力,增加感染的风险。
3. 体力活动不足缺乏体力活动是导致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也会减弱免疫力,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几率。
4. 饮食不良饮食不良会导致营养不良,降低免疫力,增加感染的风险。
6. 既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均会增加脑梗死发生的风险,并且降低免疫力,加重感染的情况。
二、护理建议1. 控制脑梗死的病情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脑血管造影和头颅磁共振等检查,了解脑梗死的病情,然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等。
2. 监测肺部感染的情况对于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需要加强对肺部感染的监测,包括进行X线胸片、血常规和痰培养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感染的情况。
3.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需要进行及时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以减少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
4. 合理的营养支持给予患者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增强其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几率。
同时需要避免食用过多的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以免影响血脂的代谢。
5. 开展康复训练对于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言语训练、认知训练等,以提高患者的功能自理能力,降低感染的几率。
6. 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及时的干预和引导,减轻其焦虑和抑郁情绪,促进其早日康复。
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面临着较高的生命危险,需要采取综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病人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情况,这种情况会增加病人的治疗难度和病情的不良转归率。
对于这类病人,我们需要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且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从危险因素分析和护理措施两方面进行阐述。
1. 危险因素分析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病人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免疫力低下:脑梗死病人因病情严重,造成免疫力降低,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感染。
脑梗死的病人在疾病的恢复期间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影响了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
(2)吞咽功能障碍:脑梗死病人由于神经系统受损,可能出现吞咽功能障碍,导致食物和饮水易误入气管,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
(3)长期卧床:脑梗死病人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增加了体位性肺炎、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4)使用呼吸机:一些脑梗死病人因呼吸功能受损或昏迷状态需要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5)抗生素应用不当:长期或过量使用抗生素,抑制正常的肠道细菌,导致病原菌易侵入呼吸道,引发肺部感染。
2. 护理措施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确保病人的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加强感染控制:对于每一位脑梗死病人,都需要进行规范的感染控制,包括常规的手卫生、使用洁净衣物和床上用品、定期更换床单被套等。
(2)改善饮食和吞咽功能:对于出现吞咽障碍的病人,需要对其进行规范的饮食和吞咽功能训练,确保食物和饮水进入到消化道,减少误吸的风险。
(3)促进早期活动:在病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需要积极开展床边活动和体位转换,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4)呼吸道护理:对于使用呼吸机的病人,需要定期进行呼吸道护理,包括吸痰、口腔护理等,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5)合理使用抗生素:在抗生素使用方面,需要根据病原菌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抗生素应用,避免长期或过量使用,减少肠道细菌失衡的风险。
(6)监测病情:对于合并肺部感染的脑梗死病人,需要加强对其病情的监测,包括体温、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情况。
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病人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摘要】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危害巨大。
本文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了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史、炎症反应等。
探讨了肺部感染的病因,了解病因有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本文还详细介绍了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强调了及时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提出了预防措施和建议,希望能够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本研究为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方向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肺部感染、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预防措施、控制、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脑血管阻塞造成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
而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也较高。
当患者同时患有急性脑梗死和肺部感染时,不仅增加了治疗的难度,还容易导致病情恶化,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正确认识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对临床治疗和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该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
有必要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制定有效的预防和管理策略。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病人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病情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病因和临床表现的分析,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有效地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本研究还旨在总结针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最终目的是为了明确控制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强调护理措施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方向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够提高医护人员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疾病的认识,提升患者的治疗质量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