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35.84 KB
- 文档页数:2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是一种安全有
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本文将就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进行
探讨。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首先要进行辨证论治,明确病因、病机和病位。
常见的高血压
病因包括情志内伤、饮食不节、体虚、肝肾不足等。
中医治疗高血压,先要针对不同病因
进行相应的治疗。
例如,对于情志内伤所致的高血压,可应用芳香疗法、针灸等方法调整
情绪,缓解精神压力,改善症状。
其次,要根据病机进行治疗。
高血压的病机包括气滞、血瘀、阳虚阴盛等。
中药治疗
高血压,通常会选用一些具有活血、清热、降压等功效的中药,如山楂、桑叶、蒲公英、
菊花等,进行有效治疗。
最后,要考虑病位,即高血压的病变在哪个部位发生的。
根据中医理论,心、肝、肾
是造血和输送血液的重要器官,是高血压的主要病位。
根据不同病位进行针灸、按摩等治疗,能够有效地调节血压。
实践证明,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
中药治疗高血压,具有温和、
持久、高效等特点,长期应用也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针灸、按摩等非药物治疗方法,能够
快速缓解高血压的症状,提高心脑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是明显的。
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针对病因、病机和病位进行个体化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中医多种治疗方式的综合应用,也是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一大优势。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19例患者中,显效患者有12例(63.16%),有效患者有6例(31.58%),无效患者有1例(5.26%);总有效率为94.37%。
对照组19例患者中,显效患者有7例(36.84%),有效患者有7例(36.84%),无效患者有5例(26.32%);总有效率为73.68%。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高血压;高血压病是临床上常见病,特别在中老年患者中多见,随着我国老龄化严重,高血压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该病是导致心脑血管发病的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心悸、失眠、耳鸣等症状,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病防治指南》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患者均知情同意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协议通知书。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严重心、肝、脑、肾等并发症患者。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55~73岁,平均为(61.2±3.4)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为(5.3±1.8)年;收缩压140~200mmHg,收缩压85~135mmHg;高血压分型:Ⅰ级患者有5例,Ⅱ级患者有10例,Ⅲ级患者有4例;对照组19例,男9例,女10例;年龄53~72岁,平均为(60.4±3.2)岁;病程7个月~13年,平均为(5.1±1.7)年;收缩压142~205mmHg,收缩压83~132mmHg;高血压分型:Ⅰ级患者有4例,Ⅱ级患者有11例,Ⅲ级患者有4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临床上较为常见,是目前社会中老年人群体的主要慢性病之一。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已经被广泛运用,且取得了显著疗效。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如下:1. 根据体质辨证治疗根据不同的体质辨证治疗是中医临床治疗高血压的基本方法。
中医理论认为,人的体质是因先天遗传和后天习惯影响而形成的,体质具有较为固定的特点,体质不良是高血压病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不同的体质特点,采用对应的辨证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气虚血瘀型的高血压患者,可采用补气、活血的中药治疗;对于肾阳虚衰型的高血压患者,可采用补肾阳、温肾壮腰的中药治疗。
研究表明,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体质辨证方法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体质辨证治疗,能够有效地调节患者的体质,有效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2. 按症状辨证治疗中医理论认为,高血压病症的症状表现各异,辨证分型非常重要。
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采用对应的中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例如,普遍见到的头痛、心悸等症状,可以采用清热解毒、舒肝理气的中药治疗;对于疲乏无力、失眠等症状,可以采用益气补虚、养血安神的中药治疗。
3. 采用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常用方法之一。
针刺可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生物效应,从而调节血压、改善心肺功能等作用。
针灸治疗高血压的方案多样化,有针刺穴位,激发神经反射,改善心肺功能;还有经络穴位、耳穴等治疗方法。
研究表明,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针灸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可以产生显著的降压疗效,尤其对于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调节、抑郁症状改善等方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4. 注意饮食健康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治疗方法重视饮食健康,认为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应该清淡宜化、低盐低脂、充分摄入蔬菜、水果等。
中医理论认为,营养平衡是良好的体质和健康的重要保障。
适当控制饮食,摄入营养均衡的食物,有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体质,产生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饮食健康方法是可行的,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得到提升。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起到疏通
经络、调整气血、平衡阴阳、治疗根本、防止复发等作用,临床疗效显著。
一、肝经火旺证型
肝经火旺型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头痛、眩晕、耳鸣、目赤、易怒、失眠、心烦等症状,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时应以清肝泻火、平衡气血为主,常用药物如黄连、枸杞子、菊花、柴胡、竹叶、益母草等。
经过治疗,患者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明显缓解,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内,舌质变偏红,苔质变薄白,脉象变缓和。
二、肾虚证型
三、气虚血瘀型
四、阳盛阴虚型
阳盛阴虚型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脾虚、便秘、口干、尿少、手足心热、夜间盗汗等症状,舌质红、苔少或化嫩白,脉弦数或细数。
治疗时应以滋阴平肝、平衡气血为主,常用
药物如熟地、天冬、白术、甘草、龟板等。
五、痰湿蕴结型
痰湿蕴结型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头痛、头重、恶心、口腔糜烂、脾胃不和等症状,舌
苔厚腻,脉滑数。
治疗时应以化痰祛湿、行气降压为主,常用药物如陈皮、半夏、莲子心、山楂等。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选择合
适的药物组成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达到治疗根本、防止复发的目的。
同时,中医治疗高血
压应遵循个体化、整体化的治疗原则,综合运用药物、针灸、推拿、气功等多种疗法,辅
以调节饮食、生活方式等综合治疗手段,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全面恢复。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病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7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84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实验数据。
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0.5%,对照组42例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为73.8%。
结论:临床上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疾病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老年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027-02高血压主要是指在静息的状态下,动脉收缩压或者是舒张压升高的情况,属于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并伴有血管、心脏、脑部、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者是器质性病变的全身性疾病,主要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
导致患者出现此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有环境和遗传两个方面,此种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血压升高等,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较大影响,需要及时对症治疗[1]。
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其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方法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08年7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84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44例,年龄在60-8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5岁,女性40例,年龄在61-9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8.6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高血压,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实验数据。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良好的效果。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有效降低血压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本文分析了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并评价了其临床疗效。
研究表明,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能够调节体内的气血平衡,改善心血管功能,从而达到降压的效果。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讨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机制,以及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依据。
中医辨证治疗在高血压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望成为高血压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辨证治疗、临床疗效、分型、评价、机制探讨、管理、作用、疗效分析、未来研究。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血压,又称“essential hypertension”或“primary hypertension”,是一种常见的全球性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
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虽然现代医学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长期用药容易出现耐药性、药物副作用等情况。
中医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医学,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也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将病因、病机、病变及脏腑经络的变化作为治疗的依据,通过辨证施治,调整体内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比于单纯西医药物治疗高血压,中医辨证治疗更注重从整体上调节患者的体质状况,从根本上解决高血压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研究,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和疗效,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和选择。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在高血压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系统整理和综合相关研究文献,评估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理论基础、临床实践、疗效评价和机制探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和指导。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病50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应用价值研究。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高血压病患者5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25例,实验组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给予高血压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临床治疗3个疗程后,实验组25例中显效18例(72%),有效6例(24%),无效1例(4%),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20%,两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疗效更好,且无不良反应,有效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医;辨证分型;高血压病;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0-008-02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呈现年轻化趋势,高血压病可以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并且严重影响着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正常,严重时可导致心、脑、肾的功能衰竭[1]。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高血压病患者5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25例,实验组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给予高血压常规降压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观察两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高血压病患者5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25例。
实验组,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34-66岁,平均年龄(50±1.2)岁,高血压ⅰ级5例,高血压ⅱ级16例,高血压ⅲ级4例。
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50±1.2)岁,高血压ⅰ级4例,高血压ⅱ级15例,高血压ⅲ级6例。
1.2 方法:实验组治疗前停服其他中西药物,然后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症状和舌苔脉象分为风阳上扰、肝肾阴虚和痰浊中阻型,具体如下:1.2.1 风阳上扰型:主症见眩晕欲仆、耳鸣、目赤头痛,心悸多梦,失眠健忘,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在现代医学中,高血压常常被视为一种疾病,多采用药物治疗进行控制。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在临床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下面将对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一、中医对高血压的辨证分型中医将高血压分为阴虚阳亢型、肝火上扰型、痰湿内蕴型、气虚血瘀型等不同的辨证类型。
每一种辨证类型对应着不同的病情特点和治疗方法。
在中医治疗中,首先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表现进行辨证分型,然后针对不同的类型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二、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1. 温补法对于阴虚阳亢型的高血压患者,中医常采用温补法进行治疗。
该疗法主要是通过中药调理来滋补肾阴,平衡心肾功能,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常用的药物有桂枝、人参、黄芪等。
2. 疏肝解郁法3. 利水化痰法4. 益气活血法通过对患者的辨证分型和治疗方法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医对高血压的治疗是多方面的,因人而异的。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是显著的。
针对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患者,中医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舒缓情绪,排除湿痰,增强气血,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确实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血压水平,减轻心脑血管的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到,中医治疗高血压需要长期坚持,因为其治疗过程相对缓慢,需要患者有足够的耐心。
中医治疗还有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特点,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中医医生和治疗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能够得到进一步的肯定和提高。
中医辩证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8-11-09T17:13:32.81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4期作者:马小洲[导读]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使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高血压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中医治疗高血压疾病是通过正确的辨证论治,有效控制疾病发展,改善全身循环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马小洲(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甘肃庆阳745100)[摘要]目的:对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方法进行分析探讨,观察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纯中医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1.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使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高血压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中医治疗高血压疾病是通过正确的辨证论治,有效控制疾病发展,改善全身循环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研究和推广使用。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治疗;临床效果;体会;分析高血压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常见,多发病于中老年人,而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病因至今仍不清楚。
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这种疾病主要是以血压升高为主的全身性的疾病。
长期的高血压就会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性障碍。
虽然人们对高血压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治疗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的进步,但是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主要原因还是高血压。
影响因素与生活压力、生活习惯及年龄的改变有关[1]。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多是采用西医治疗,应用利尿剂、扩管剂、B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类药物来联合降压,每种治疗方式均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甚至直接伤害肾脏。
西药在短时间内确实能快速降压,但并不能减慢疾病的进程,也不能减少对重要脏器的损害,长期使用还会增加患者的耐药性,导致治疗时药物剂量不好控制而延误病情。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血压,又称为“单纯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高血压患者已经超过10亿人,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不加控制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脏、脑血管等器官的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传统中医认为,高血压是由于内脏功能失衡、气血运行不畅、气机郁滞等原因导致的。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强调的是从整体上调节患者的阴阳气血,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改善病情。
相较于西医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疗法,中医辨证治疗注重的是“治未病”,通过辨证施治,从病本源头上消除病因,达到治愈的目的。
本文将从高血压的病因、中医辨证治疗原理、临床疗效评价、中医辨证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对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旨在揭示中医在高血压治疗领域的独特价值和潜力。
2. 正文2.1 高血压的病因高血压的病因是多种复杂因素导致的疾病,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等。
遗传因素是高血压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则个体患高血压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高血压的主要病因之一,包括饮食高盐、高油脂、高热量,缺乏运动、暴饮暴食、吸烟、酗酒等。
环境因素如环境污染、气候、生活压力等也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紧张等情绪因素也可影响高血压的发展。
高血压的病因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疗和调理。
中医辨证治疗可针对不同病因进行个性化的调理,从而取得更好的疗效。
2.2 中医辨证治疗原理中医辨证治疗原理是基于中医医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辨识病人的病情特点和体质特点,诊断病变的本质和病机发生的根源,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辩证治疗认为高血压是由于肝火亢盛、肾气不固、痰湿内蕴等多种因素导致的。
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病情特点,可以选择清热利湿、平肝降火、养阴清热、理气和血等不同的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07-03T13:16:48.29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8期作者:于宪滨[导读] 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8例
于宪滨(富锦市第二医院黑龙江富锦1561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19例患者中,显效患者有12例(63.16%),有效患者有6例(31.58%),无效患者有1例(5.26%);总有效率为94.37%。
对照组19例患者中,显效患者有7例(36.84%),有效患者有7例(36.84%),无效患者有5例(26.32%);总有效率为73.68%。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临床上常见病,特别在中老年患者中多见,随着我国老龄化严重,高血压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该病是导致心脑血管发病的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心悸、失眠、耳鸣等症状,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病防治指南》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患者均知情同意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协议通知书。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严重心、肝、脑、肾等并发症患者。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55~73岁,平均为(61.2±3.4)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为(5.3±1.8)年;收缩压140~200mmHg,收缩压85~135mmHg;高血压分型:Ⅰ级患者有5例,Ⅱ级患者有10例,Ⅲ级患者有4例;对照组19例,男9例,女10例;年龄53~72岁,平均为(60.4±3.2)岁;病程7个月~13年,平均为(5.1±1.7)年;收缩压142~205mmHg,收缩压83~132mmHg;高血压分型:Ⅰ级患者有4例,Ⅱ级患者有11例,Ⅲ级患者有4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给予患者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等治疗措施;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将患者分为肝阳上亢型、肝火旺盛型、心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①肝阳上亢型: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头痛、面色潮红、头晕目眩、易怒、舌红,脉弦;治则应以平肝熄风为主,方药选择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草决明15g、生龙骨12g、牡蛎12g、玄参12g、生地12g、白芍12g、牛膝20g、甘草6g;②肝火旺盛型:患者头部胀痛、面色红赤、五心烦热、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苔黄,脉弦数;治则应以清肝泻火为主,方药选择龙胆泻肝汤治疗,药物组成:龙胆草6g、柴胡9g、黄芩9g、生地12g、车前子12g、白芍20g、生牡蛎20g。
③心肾阴虚型:患者头晕乏力、夜不能寐、舌红苔少、脉沉细;治则以宁心安神为主,方药选择建瓴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生地15g、熟地15g、白芍9g、山药9g、牛膝6g、麦冬12g、远志9g、枣仁20g。
④气阴两虚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乏力、大便不畅、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则应采取益气养阴;方药选择四君汤加味治疗,药物组成为:人参6g、白术12g、生地12g、茯苓9g、白芍12g、麦冬15g、菊花9g、枸杞子9g。
以上方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1.3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患者的头晕、心悸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舒张压降低10mmHg以上并在正常范围内;或舒张压未降低至正常但降低超过20mmHg以上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头晕、心悸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舒张压降低在10mmHg以内但血压在正常范围;或舒张压降低在10~20mmHg之间,血压未在正常范围内;或舒张压降低超过30mmHg以上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χ±s)表示,进行t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19例患者中,显效患者有12例(63.16%),有效患者有6例(31.58%),无效患者有1例(5.26%);总有效率为94.37%。
对照组19例患者中,显效患者有7例(36.84%),有效患者有7例(36.84%),无效患者有5例(26.32%);总有效率为73.68%。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随年龄增高而发病率升高,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高血压病属中医“头晕”、“眩晕”等范畴,中医认为该病和饮食肥厚、情志不调有关[2],使患者出现阴阳失调、血压升高、气血上逆等,久治不愈对心脑造成损伤,该病病位为肝肾部,病机为阴虚阳亢,久病导致阴阳两虚。
治则应调节阴阳平衡,阻断因实至虚[3],解除高血压病。
本研究将患者分为肝阳上亢型、肝火旺盛型、心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进行辨证治疗,从根本消除疾病,达到良好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6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了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飞.中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5):318.
[2]王蕾,刘思淼,张艳,等.中西医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198例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12(2):22-23.
[3]黄妤,江德寿.高血压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2012,1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