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下册常用物理量及其单位
- 格式:pptx
- 大小:67.75 KB
- 文档页数:9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一、质量l.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质量的物理量符号是m.(2)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千克的单位符号是kg。
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3)换算关系: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4)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质量的测量:用天平(1)构造:托盘天平由横梁、指针、分度盘、标尺、游码、托盘、平衡螺母构成,每架天平配制一盒砝码。
盒中每个砝码上都标明了质量大小,以“克”为单位,用符号“g”表示。
(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量程;(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3)砝码要轻拿轻放;(4)调整平衡后不得移动天平的位置,也不得移动平衡螺母(5)判断天平平衡不一定要等指针停下来,左右匀速摆动也是平衡。
3、若被测物体的质量小于标尺上的分度值(即天平的感量),该如何测量?答:可采测多算少法(累积法)进行测量。
(如邮票、大头针等m= m总/n)4、常见物体质量的大约数值一张邮票:50mg;一个成人:50kg;一只苹果:140g;一元硬币:10g;一只鸡:1.5kg;一只鸡蛋:50g;一头大象:6t5、使用天平的有关问题1、若游码未回零——使测量结果偏大2、若左码右物——m物=m码-m游3、若砝码磨损——使测量值偏大;砝码锈蚀——使测量值偏小六、物体质量的测量1、固体的质量2、液体的质量3、细小物体的质量——累积法二、密度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成正比)不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2.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全章知识点总结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梳理1.质量: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是千克,常用单位有吨、克、毫克。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感性认识质量,比如一枚大头针约为80毫克,一个苹果约为150克,一头大象约为6吨,一只鸡约为2克。
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因此质量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我们可以使用案秤、台秤、杆秤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或者实验室中的托盘天平和弹簧测力计来测量质量。
使用托盘天平时,我们需要遵循二十四个字的操作方法: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横梁平衡。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观察天平的称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然后我们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公式m=G/g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且需要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2.密度: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是千克/立方米,常用单位有克/立方厘米。
这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克/立方厘米=103千克/立方米,1千克/立方米=10-3克/立方厘米。
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立方米,这意味着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我们可以使用密度公式ρ=m/V来计算密度。
同种材料、同种物质时,密度不变(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体积大的密度小;不同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密度大。
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因此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我们可以通过图象来比较不同物质的密度,如左图所示,ρ甲>ρ乙。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梳理1.质量:⑴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⑵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⑶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⑷测量: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
具体如下:A.“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B.“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D.“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E.“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F.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③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质量方法 B、特殊测量:液体质量方法、微小质量方法。
偏大偏小: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砝码磨损,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砝码沾有油污或其它小物体,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游码没有移到0刻度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大的值就是游码的读数。
2.密度:⑴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⑵公式:mvρ=mvρ=⑶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经典收藏研究资料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1.质量: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来感性认识质量的概念,例如: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150g,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kg。
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因此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测量质量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如案秤、台秤、杆秤,也可以使用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或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的重量,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使用托盘天平时,需要遵循以下二十四个字的使用方法: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归零,调节横梁平衡,先放大物后放小物,再次调节横梁平衡,最后通过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来计算被测物体的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2.密度:密度是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
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常用单位是克每立方厘米(g/cm3)。
这两个单位的大小关系是:g/cm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是:1g/cm3=103kg/m3,1kg/m3=10-3g/cm3.例如,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这意味着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密度可以用公式ρ=m/v来计算,其中ρ代表密度,m代表物质的质量,v代表物质的体积。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同种材料、同种物质,密度不变(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大的密度小;不同物质,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质量大的密度大。
⑸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随着温度、压强、状态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⑹体积测量常用的工具是量筒(量杯),可用于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也可测量固体体积。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1、质量(m):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和吨(t);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3、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是: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②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线处(游码归零),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左偏右调/右偏左调),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③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左物右码);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从大到小),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线;④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标尺示数值之和,即为所测物体的质量。
4、使用托盘天平时注意事项:①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②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左盘里,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
5、常见物体质量的大约数值:一张邮票约50mg;一位中学生约50kg;一只苹果约150g;一元硬币约6g;一只鸡约1.5kg;一只鸡蛋约50g;一头大象约6t。
6、①测量物体质量时,不需要等指针停下来判断天平是否平衡;②已经调好的天平不可以交换两个托盘或挪动位置,否则需重新调整后才能使用;③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时,m物=m码-m游。
7、天平使用中测量有偏差的情况:①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便停止调节,会使测量结果偏小(反之偏大);②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将游码调到标尺的零刻线处,会使测量结果偏大;③使用磨损的砝码,会使测量结果偏大;使用的生锈砝码,会使测量结果偏小;④调节天平平衡前左盘或右盘上有东西,调平后使用,测量值与真实值无偏差。
8、若被测物体的质量很小(如邮票、大头针),可采测多算少(累积)法进行测量减小误差。
9、某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其大小等于单位体积物体的质量。
10、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密度)是相同的(m与 V成正比);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密度)一般是不同的,质量相同时体积大的密度小;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密度大。
初二物理知识点下册苏教版初二物理知识点下册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3、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三、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大小:G=mg,g=9.8N/kg。
3、方向:竖直向下。
4、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四、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五、二力平衡1、一个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叫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六、摩擦力1、定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产生的条件:①两物接触并挤压;②接触面粗糙;③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间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摩擦有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4、(1)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少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滑动为滚动;④加润滑油。
七、压强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的公式:单位:Pa。
1Pa=lN/m2。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梳理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1.质量:⑴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⑵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⑶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⑷测量: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
具体如下:A.“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B.“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D.“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E.“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F.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③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质量方法 B、特殊测量:液体质量方法、微小质量方法。
偏大偏小: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砝码磨损,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砝码沾有油污或其它小物体,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游码没有移到0刻度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大的值就是游码的读数。
2.密度:⑴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⑵公式:mvρ=mvρ=⑶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梳理真实值偏小。
游码没有移到O刻度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大的值就是游码的读数。
2. 密度: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1. 质量:⑴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⑵ 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_ ,常用单位:t g 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150g一头大象约6t_ 一只鸡约2kg⑶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⑷测量: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横梁平衡。
具体如下:A “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B. “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 “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D “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 _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E. “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F. 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③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质量方法B、特殊测量:液体质量方法、微_小质量方法。
偏大偏小: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砝码磨损,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砝码沾有油污或其它小物体,测量值比⑴ 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⑶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1kg∕m 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 × 103kg∕m3,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 × 103kg°⑷理解密度公式①同种材料,同种物质,P不变(m与V成正比);②物体的密度P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③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体积大的密度小;④不同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密度大。
6.1 物体的质量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常用字母m表示。
(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2.单位:(1)国际单位:千克(kg)(2)其他常用单位:吨(t)1t=1000kg克(g)1g=1×10-3kg毫克(mg)1mg=1×10-6kg63.区别:(1)物体:在空间占有一定位置的实物(铝锅、铝勺)(2)物质:构成物体的材料(铝锅是由铝组成的)(3)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4.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理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例:(1)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质量不变:形状(2)冰化成水,质量不变:状态(3)宇航员从地球到太空,质量不变:位置5.补充(1)生活中经常说“重量”是2kg,但物理中说“质量”是2kg(2) 1kg的铁和1kg的棉花,所含的物质一样多,即质量一样二.测量质量的工具1.工具(1)生活中:磅秤、案秤、杆秤(2)实验室:托盘天平(3)测量原理:杠杆原理(4)构造:分度盘、指针、托盘、横梁、平衡螺母、橡皮垫、游码、标尺、底座、砝码、镊子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放: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2)调: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3)测: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线。
(4)读:m砝码+m游码=m物(5)收:3.补充(1)最大测量值:最大称量分度值:感量(2)称量前,指针若指在中央刻度线左侧,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右…左…。
(3)如何判断衡量平衡:①指针指在中央刻度线②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摆动幅度相等(4)用平衡螺母调节平衡后,若换一个水平台面,必须重新调节平衡(5)用平衡螺母调节平衡后,左右托盘不可互换(6)用镊子夹砝码的目的:防止砝码生锈,造成称量不准确(7)正常情况下(物体放在左边):m砝码+m游码=m物。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d1235d24-7163-11ec-b09a-7cb59b590d7d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1.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量称为质量。
2.质量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g,mg,1t=103kg=106g=109mg(千进位)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因为它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上;(2)调整天平时,首先将移动代码移动到天平左端的“0”刻度标记处,然后调整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与索引对齐盘中央的刻度线;(3)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然后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移动砝码,使指针与分度盘中心的刻度线对齐;此时,右侧板中砝码的总质量与移动砝码所示的质量相同量之和,就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6.使用天平时,注意:(1)不要超过最大重量;(2)使用镊子增加和减少重量,并轻轻处理;(3)保持天平和砝码干燥清洁。
不要将潮湿的物体和化学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密度定义:某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mρ公式:使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V表示体积单位:kg/m3,g/cm3,1g/cm3=1000kg/m3;密度是物质的一个特征,不同种类物质的密度通常是不同的。
密度取决于物质的类型和状态,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9.水的密度ρ=1.0×103kg/m3.它表示1m3水的质量是1.0×103kg10.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m和用量筒测出v,据公式求出ρ。
再查密度表。
(2)直接测量质量很不方便:M=ρv(3)不便直接测量求体积:v=m/ρ11.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率、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延展性、沸点、熔点、塑性等。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1.分子动力学理论的内容是:(1)普通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之间有间隙;(2)分子不停地不规则运动;(3)分子之间不仅有吸引力,而且有排斥。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1.质量:_______________叫质量,常用符号___表示。
2.质量主单位:_____。
常用单位:t,g,mg,1t=____kg,1kg=_____g,1g=_____mg(千进位)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因它不随____、_____、_____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台面上;(2)调节天平时,应先将____________________,再调节横梁上的________,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3)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_____盘,然后用_____向右盘加减砝码,并_______,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此刻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与游码所示质量之和,就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7. 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____________ 用__ 表示密度,____表示质量,____表示体积,(3)单位:kg/m3,g/cm3,1g/cm3=______ kg/m3;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密度决定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9.水的密度ρ=1.0×10kg/m3.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10.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m和用量筒测出V,据公式_____求出ρ再查密度表。
(2)求不便直接测量质量:__________.(3)不便直接测量求体积:__________.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_____、_____、比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沸点、熔点、范性等。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子间不仅存在_____,而且还存在__________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