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版 四年级 信息技术课件 第四章 制作实用的电脑作品(我们的课程表)
- 格式:ppt
- 大小:932.50 KB
- 文档页数:7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我的课程表》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程表的概念和作用,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独立完成课程表的制作。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程表的概念和作用2. 课程表的制作方法3. 课程表的优化与完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程表的制作方法和优化完善。
2. 教学难点:课程表的制作技巧和个性化设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程表样例、教学课件、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Access数据库、课程表模板、相关软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张精美的课程表,引发学生对课程表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我的课程表》的制作。
2. 讲解课程表的概念和作用教师简要讲解课程表的概念和作用,强调课程表在时间管理中的重要性。
3. 演示课程表的制作方法教师利用Access数据库,向学生演示如何制作课程表。
主要包括:创建表格、输入数据、调整格式等步骤。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课程表模板,独立制作自己的课程表。
期间,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课程表优化与完善教师引导学生对课程表进行优化与完善,如:调整颜色、字体、添加图片等。
6. 小组交流与展示学生分组,相互展示自己的课程表,交流制作心得。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程表在时间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运用信息技术制作课程表的技巧。
8.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课程表,下节课分享。
9. 板书设计课程表制作步骤:1. 创建表格2. 输入数据3. 调整格式4. 优化完善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其他时间管理工具,如日历、待办事项列表等,了解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 邀请专业人士或家长分享他们在时间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让学生从中受益。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程表的制作质量、创意和实用性。
让知识带有温度。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小学四年级《制作课程表》教学设计学校四年级《制作课程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课程表的结构;2. 学会合并单元格,学会拆分单元格;3.培养同学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和动手的能力,逐步形成基本的信息素质;培养同学自主学习、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合并单元格,拆分单元格。
难点:拆分单元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今日无数教师来我们小学听课。
假如请你向客人教师们介绍今日开设的课程,你会怎样介绍呢?请看,我们班有两位学生是这样介绍的。
(课件播放)2、师:哪一种办法更直观?更清晰?3、师:小小表格作用还真不小。
这节课我们一起在word中制作课程表。
(书写课题)二、新授:(一)、熟悉课程表。
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师:这是我们教室里的课程表,这一栏是我们四年4班的课程表。
在word中,我们能把课程表变成什么样子呢?2、word制作的课程表师:你想制作这样一张美丽又有用的课程表吗?制作之前,我们还得先了解它。
3、课程表的组成部分。
师:请看这张课程表,你能动脑筋观看,说出它的组成部分吗?4、师:醒目的标题、表头、日期、课程内容、美丽的装点。
(二)分析制作课程需要用到的操作。
1、师:以这张课程表为范例,请你回忆学过的操作,说一说:制作这样一张课程表,需要用到哪些操作呢?2、师:首先,要插入一个表格、需要用到合并单元格、拆分单元格,还要输入文字,有时候按照需要得调节表格行高和列宽,制作美丽醒目的表头,最后装点课程表。
师:这些操作你都会吗?下面我们先动手试着做个课程表。
(三)、同学制作表格。
1、同学尝试操作,老师巡察。
2、反馈:第2页/共3页让知识带有温度。
(合并单元格、拆分表格)3、同学继续操作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第3页/共3页。
电子板报制作课的反思沙溪镇云汉小学阮碧雅[摘要] 现代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信息技术被快速地应用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的能力已成为未来社会中人的一项基本能力。
于是,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型工具性学科已在小学普及开来。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强调信息技术的“知识面”,更应该强调孩子的动手能力与创造精神。
这对于老师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就尤其显得重要了。
当今社会需要有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的人才,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在小学阶段开展也是配合人才培养的需要,为孩子们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准备。
[关键词] 情景创设精讲多练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不断地变化,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使学生能以较浓的兴趣掌握好知识点并加以应用?恰当的教学模式、良好的教学方法、新颖的情景创设和精讲多练是引导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关键。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经历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新课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作为四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师,我是一名“空降兵”。
我也是在不断地学习中,与学生一起共同学习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
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现在的学生都具有很强的“个性”。
如果教学内容只是一些陈腔滥调的话,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的。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入语,让学生真正想学。
我在教学设计中,以社会热点——上海世博会为切入点。
首先,我问同学们:“今年5月1日在上海中国的上海有一场盛会正式开始了,你知道是什么吗?”同学们纷纷回答是上海的世博会。
看来我们的同学还是比较关注社会大事的。
然后我提出“你想为世博会做些什么?”的时候,我让学生畅所欲言,不设标准答案,只要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看法或打算就好,最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兴趣。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我的课程表》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程表的概念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计划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表设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课程表的概念和作用。
2. 使用Word 2010制作课程表。
3. 课程表的审美与创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Word 2010的基本操作,制作个性化的课程表。
2. 教学难点:课程表的审美与创新,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安装有Word 2010软件。
2. 教师准备课程表模板和教学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课程表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2. 教学课程表的制作方法2.1 教师演示制作课程表的基本步骤,学生跟随操作。
2.2 学生自主尝试制作课程表,教师巡回指导。
3. 课程表的审美与创新3.1 教师展示优秀课程表作品,学生欣赏、评价。
3.2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对课程表进行美化与创新。
4. 学生合作完成课程表4.1 学生分组,每组共同设计一份课程表。
4.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5. 成果展示与评价5.1 每组展示自己的课程表作品,分享设计理念。
6. 课堂小结6.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7. 课后作业7.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课程表。
7.2 学生将课程表打印出来,贴在书桌墙上,养成计划意识。
六、教学拓展1.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请同学们尝试使用其他办公软件(如Excel、PowerPoint 等)制作课程表,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2. 学生自主进行拓展任务,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拓展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我的课程表》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课程表。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及内容2. 如何合理安排课程表3. 使用信息技术制作课程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课程表,掌握制作课程表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出既合理又美观的课程表。
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以实际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 示范教学法:教师示教,学生模仿,共同完成任务。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表见解。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程表样例、制作课程表的教程或相关视频。
2. 学生准备:Access或Excel等表格处理软件。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向学生展示优秀课程表样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属于自己的课程表。
2. 讲解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及内容:教师讲解课程表的组成部分,如课程名称、时间、星期等。
3. 示范制作课程表:教师利用Access或Excel等软件,现场演示制作课程表的步骤和方法。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示教的方法,自主制作课程表。
5. 分组讨论: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课程表,讨论如何合理安排课程表,互相提出改进意见。
6. 总结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制作课程表的技巧,对学生的课程表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七、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个人课程表。
2. 教师对学生的课程表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完善自己的课程表,思考如何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和娱乐时间。
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的课程安排,给予支持和指导。
九、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学生是否掌握了制作课程表的技能。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我的课程表》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程表的概念和作用,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表设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工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程表的概念和作用。
2. 运用信息技术设计课程表。
3. 合作完成课程表设计任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设计课程表的方法,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合理安排课程表,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以设计课程表的任务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实践。
2. 合作学习法:分组完成课程表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讲解法:讲解课程表的概念、作用和设计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程表,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课程表的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到课程表有助于我们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 讲解课程表的设计方法讲解如何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表。
引导学生关注课程的安排顺序、时间分配等方面。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课程表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如word、excel等软件,完成课程表设计。
4. 成果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课程表设计成果,大家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6. 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为自己设计一个课程表,并加以实施。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课程表的概念和作用,能够独立设计出一个基本合理的课程表。
2.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共同完成课程表设计任务。
3. 学生能够通过评价他人的课程表,发现优点和不足,给予建设性的意见。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程表的相关资料,如示例课程表、评价标准等。
2. 学生准备信息技术操作所需的设备,如电脑、平板等。
3. 教室准备投影仪、音响等设备,以便进行教学展示。
八、教学资源1. 课程表设计模板:提供Word、Excel等课程表设计模板,方便学生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