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肌肉解剖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14
肌肉起止点12345上图说明:1・斜方肌2•棘上韧带3・背阔肌4•胸腰筋膜5•紙结右韧带1上图说明:1 •肩胛提肌2・菱形肌3•棘上韧带4•下后锯肌5・竖脊肌6•胸腰筋膜7•舐结节韧带上图说明:1・胸大肌2•腹外斜肌3・腹直肌4・胸小肌5•肋间外肌6•腹内斜肌上图说明:1•肩胛提肌2・三角肌(前部)3・三角肌(中部)4•肱二头肌(长头)5・肱二头肌(短头〉6.喙胧肌7•肩胛下肌8・前锯肌17.大圆肌上图说明:1•肩胛提肌8・前锯肌9•小菱形肌10•大菱形肌11・冈上肌12.三角肌(后部)13•脏三头肌(外侧头)14•肱三头肌(长头)15.冈下肌16.小圆肌17.大圆肌上图说明:1 •拇短伸肌2・税侧腕短伸肌3・挠侧腕长伸肌4•小指伸肌5・指伸肌上图说明:6.肱挠肌7.掌长肌8•旋前圆肌9•尺侧腕屈肌10•挠侧腕屈肌上图说明:1.酩腰肌2.臀中肌4.缝匠肌5.阔筋膜张肌6.耻骨肌7・股薄肌8.长收肌9・股直肌10 •股四头肌上图说明:2・臀中肌3・臀大肌7・股薄肌11 •股二头肌12.半腱肌13.半膜肌14•腓肠7 W上图说明:1 •胫骨前肌2•趾长伸肌3•拇长伸肌上图说明:1・腓肠肌2•比目鱼肌3•胫肯后肌4•趾长屈肌7•跟腱斜方肌斜方肌及其起止点部位:项部及背上部皮下,一侧为三角形,两侧相合为斜方形。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及其棘上韧带。
止点:锁骨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
功能:近固定时,上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件上提、上回旋和后缩:中部肌纤维收 缩,使肩胛丹后缩;下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竹下降、上回旋和后缩。
远固泄时,一侧肌 纤维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对侧旋转:两侧收缩,使脊柱伸。
斜方肌I:部肝雜 Φ9∣⅝rm背阔肌部位: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
起点:第7〜12胸椎及全部腰椎棘突、恥正中暗、酩靖后部和第10〜12肋外侧而。
止点:肱骨小结节新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伸、内收和内旋。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前臂的解剖结构。
2. 掌握前臂的肌肉、神经、血管和骨骼的分布及功能。
3. 提高解剖学实验技能。
二、实验材料1. 前臂标本2. 解剖刀、解剖剪、镊子、解剖针等解剖器械3. 解剖图谱、解剖模型等辅助工具三、实验步骤1. 观察前臂整体结构(1)观察前臂的形态、长度和宽度。
(2)观察前臂的表面标志,如桡骨茎突、尺骨茎突、尺骨鹰嘴等。
2. 解剖前臂肌肉(1)沿前臂长轴中线切开皮肤,暴露前臂肌肉。
(2)观察前臂肌肉的层次,包括浅层肌肉和深层肌肉。
(3)逐层解剖肌肉,观察其名称、形态、起止点和功能。
a. 旋前圆肌:起于桡骨前面,止于尺骨前面,负责前臂旋前。
b. 旋后肌:起于尺骨鹰嘴,止于桡骨后面,负责前臂旋后。
c. 桡侧腕屈肌:起于肱骨内上髁,止于桡骨茎突,负责腕关节屈曲和桡骨旋前。
d. 尺侧腕屈肌:起于肱骨内上髁,止于豌豆骨,负责腕关节屈曲和尺骨旋前。
e. 桡侧腕长伸肌:起于桡骨远端,止于桡骨茎突,负责腕关节伸展和桡骨旋后。
f. 尺侧腕长伸肌:起于尺骨远端,止于豌豆骨,负责腕关节伸展和尺骨旋后。
g. 桡侧腕短伸肌:起于桡骨远端,止于桡骨茎突,负责腕关节伸展和桡骨旋前。
h. 尺侧腕短伸肌:起于尺骨远端,止于豌豆骨,负责腕关节伸展和尺骨旋后。
3. 解剖前臂神经(1)观察前臂神经的分布情况,包括正中神经、桡神经和尺神经。
(2)解剖正中神经,观察其走向、分支和分布。
(3)解剖桡神经,观察其走向、分支和分布。
(4)解剖尺神经,观察其走向、分支和分布。
4. 解剖前臂血管(1)观察前臂血管的分布情况,包括动脉和静脉。
(2)解剖桡动脉和尺动脉,观察其走向、分支和分布。
(3)解剖桡静脉和尺静脉,观察其走向、分支和分布。
5. 解剖前臂骨骼(1)观察前臂骨骼的形态和结构。
(2)解剖桡骨和尺骨,观察其起止点、长度和形态。
四、实验结果1. 前臂肌肉:观察到了旋前圆肌、旋后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桡侧腕长伸肌、尺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和尺侧腕短伸肌等肌肉,了解了它们的起止点、形态和功能。
肌肉图,肌肉解剖图,人体肌肉图,(正面背面彩图)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肌学-上肢肌(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上肢的局部记载)上肢肌---肩肌--肩肌配布于肩关节周围,均起自上肢带骨,跨越肩关节,止于肱骨的上端,有稳定和运动肩关节的作用。
包括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三角肌三角肌(deltoid)◆形态位置:位于肩部,呈三角形。
◆起、止点:起自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肌束逐渐向外下方集中,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
肱骨上端由于三角肌的覆盖,使肩关节呈圆隆形。
如肩关节向下脱位或三角肌瘫痪萎缩,则可形成“方形肩”体征。
三角肌是肌肉注射的部位之一。
◆作用:主要是使肩关节外展,其前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前屈并略旋内;后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后伸并略旋外冈上肌冈上肌(supraspinatus)◆形态位置:位于斜方肌的深面。
◆起、止点:起自冈上窝,肌束向外,经肩峰深面,跨过肩关节之上,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
此肌损伤或有炎症,当上臂外展时,肩部有疼痛感。
◆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冈下肌冈下肌(infraspinatus)◆形态位置:大部分被斜方肌与三角肌遮盖。
◆起、止点:起自冈下窝的骨面,肌束向外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
◆作用:可使肩关节旋外。
小圆肌小圆肌(teres minor)◆形态位置:位于冈下肌的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后面,肌束斜向外上,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
◆作用:使肩关节旋外。
大圆肌大圆肌(teres major)◆形态位置:位于小圆肌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和下角,肌束向上外,绕到肱骨之前,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使肩关节后伸、内收和旋内。
人体最全的肌肉起止点和图解展示,康复治疗师必备解剖知识人体肌肉共639块。
约由60亿条肌纤维组成,其中最长的肌纤维达60厘米,最短的仅有1毫米左右。
大块肌肉约有两千克重,小块的肌肉仅有几克。
一般人的肌肉占体重的百分之三十五至四十五左右。
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按形态又可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
平滑肌主要构成内脏和血管,具有收缩缓慢、持久、不易疲劳等特点,心肌构成心壁,两者都不随人的意志收缩,故称不随意肌。
骨骼肌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通常附着于骨,骨骼肌收缩迅速、有力、容易疲劳,可随人的意志舒缩,故称随意肌。
骨骼肌在显微镜下观察呈横纹状,故又称横纹肌。
人体的肌肉按部位可分为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和头颈肌。
●躯干肌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肌、腹肌和会阴肌。
背肌分为浅、深两层。
背浅层肌包括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等。
背深层肌分为背长肌和背短肌。
背长肌包括竖脊肌和夹肌。
背短肌包括横突棘肌、棘间肌和横突间肌(包括半棘肌、回旋肌和多裂肌三部分)。
胸肌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
胸上肢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等。
胸固有肌包括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胸横肌等。
腹肌包括腹前壁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和腹后壁的腰方肌。
●上肢肌上肢肌包括肩带肌、上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肩带肌起自锁骨和肩胛骨,止于肱骨。
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和大圆肌。
其中,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共同构成一种叫做“肌腱袖”(又称“肩袖”)的结构,有加固和保护肩关节的作用。
上臂肌包绕肱骨周围,分前、后两群。
前群(屈肌群)包括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
后群(伸肌群)包括肱三头肌和肘肌。
前臂肌分化程度较高,多为具有长腱的长肌,分为前后两群,每群又分为浅深两层。
前群肌位于前臂前面及内侧,后群肌位于前臂后面及外侧。
前群肌的浅层主要有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