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的概念及简单的排列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293.00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数学中的简单排列和组合问题解析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排列和组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运算,它们涉及到数学中的多种概念和方法。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中的简单排列和组合问题进行解析,并介绍相关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一、排列问题排列是指从若干不同的元素中选取若干个元素进行排列的操作。
排列的顺序很重要,因此不同的排列方式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在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排列问题包括:选取若干个元素进行排队、选取若干个元素进行站队等。
1. 排队问题排队问题是指将若干个人或物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队的操作。
假设有5个人(A、B、C、D、E),要求将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队,求出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队方式。
根据排列的性质,我们知道第一个人有5种选择,第二个人有4种选择,以此类推,第五个人有1种选择。
因此,总的排队方式为5 × 4 × 3 × 2 × 1 = 120种。
2. 站队问题站队问题是指将若干个人或物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站队的操作。
假设有5个人(A、B、C、D、E),要求将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站成一列,求出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站队方式。
与排队问题类似,第一个人有5种选择,第二个人有4种选择,以此类推,第五个人有1种选择。
因此,总的站队方式为5 × 4 × 3 × 2 ×1 = 120种。
二、组合问题组合是指从若干不同的元素中选取若干个元素进行组合的操作。
组合的顺序不重要,因此相同的元素组合方式只计算一次。
在小学数学中,常见的组合问题包括:从若干个物品中选取若干个进行搭配、从若干个元素中选取若干个进行组队等。
1. 搭配问题搭配问题是指从若干个物品中选取若干个进行搭配的操作。
假设有3个颜色的帽子(红、黄、蓝)、2种颜色的衣服(白、黑)和2种颜色的鞋子(棕、灰),要求从这些物品中选取一个帽子、一件衣服和一双鞋子进行搭配,求出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式。
根据组合的性质,我们知道从3个帽子中选取一个的方式有3种选择,从2种衣服中选取一件的方式有2种选择,从2种鞋子中选取一双的方式有2种选择。
小学数学解决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排列组合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对一组元素进行有序或无序排列的问题。
在解决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确定问题的条件和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来求解。
本文将介绍如何解决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包括计算排列数和组合数的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的应用。
一、排列的计算方法排列是指从一组元素中选取若干个进行有序排列的方式。
当元素的顺序不同时,它们所组成的排列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通过数学的方法来计算排列数。
1.1 从n个元素中选取m个进行排列当我们需要从n个不同元素中选取m个进行排列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排列数:Anm = n! / (n-m)!式中,Anm表示从n个元素中选取m个进行排列的结果,n!表示n 的阶乘,即n*(n-1)*(n-2)*...*2*1。
例如,从5个不同的数字中选取3个进行排列的结果为:A53 = 5! / (5-3)!= 5! / 2!= 5*4*3*2*1 / 2*1= 60因此,从5个不同的数字中选取3个进行排列的结果有60种。
1.2 从n个元素中选取所有进行排列当我们需要从n个不同元素中选取所有进行排列时,也可以使用阶乘的方法来计算排列数:An = n!例如,从5个不同的数字中选取所有进行排列的结果为:A5 = 5!= 5*4*3*2*1= 120因此,从5个不同的数字中选取所有进行排列的结果有120种。
二、组合的计算方法组合是指从一组元素中选取若干个进行无序排列的方式。
当元素的顺序不重要时,它们所组成的组合是相同的。
我们可以使用组合数来表示从一组元素中选取若干个进行组合的结果。
2.1 从n个元素中选取m个进行组合当我们需要从n个不同元素中选取m个进行组合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组合数:Cnm = n! / ((n-m)! * m!)式中,Cnm表示从n个元素中选取m个进行组合的结果。
例如,从5个不同的数字中选取3个进行组合的结果为:C53 = 5! / ((5-3)! * 3)!= 5! / (2! * 3)!= 5*4*3*2*1 / (2*1 * 3*2*1)= 10因此,从5个不同的数字中选取3个进行组合的结果有10种。
《简单的排列》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排列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排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排列的定义及意义。
2. 简单的排列方法。
3. 排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排列的定义,简单的排列方法。
2. 教学难点:排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排列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排列水果、排列座位等,引导学生思考排列的意义。
2. 新课导入:介绍排列的定义及简单的排列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排列应用,如电话号码排列、商品陈列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排列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排列的奥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兴趣。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排列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态度、创新思维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数学教材,提供有关排列的基础知识。
2. 案例资料:收集生活中的排列实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3.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4. 课后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排列的定义及简单的排列方法。
2. 第二课时: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排列应用,进行小组讨论。
3. 第三课时:总结排列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九、课后作业:1. 复习排列的基本概念,总结简单的排列方法。
2.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排列,举例说明。
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和概率计算排列组合和概率计算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方法,它们在实际生活和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简单的排列组合和概率计算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并提供一些练习题供读者巩固所学知识。
1. 排列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排列是指从给定的一组对象中,选取若干个对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组合的方式。
在排列中,每个对象只能使用一次。
例如,有3个不同的字母A、B、C,从中选取2个字母排列,可以得到以下6种排列:AB、AC、BA、BC、CA、CB。
计算排列的方式为:使用阶乘的方法,即对于给定的n个对象中,选取r个对象排列,计算公式为P(n, r) = n!/(n-r)!,其中n!表示n的阶乘。
2. 组合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组合是指从给定的一组对象中,选取若干个对象按照任意顺序排列组合的方式。
在组合中,每个对象只能使用一次。
例如,有3个不同的字母A、B、C,从中选取2个字母组合,可以得到以下3种组合:AB、AC、BC。
计算组合的方式为:使用阶乘的方法,即对于给定的n个对象中,选取r个对象组合,计算公式为C(n, r) = n!/(r!(n-r)!)。
3. 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概率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排列组合的方式得到。
对于一个随机事件A,其概率的计算公式为P(A) = 事件A发生的总数/总的可能发生的事件数。
例如,从一副扑克牌中取出5张牌,计算其中4张是红心牌的概率。
首先计算红心牌的总数,扑克牌中共有52张牌,其中红心总数为13张,因此红心牌的总数为C(13, 4)。
然后计算总的可能取牌的事件数,即从52张牌中取出5张牌,其计算公式为C(52, 5)。
最后,将红心牌的总数除以总的可能取牌的事件数即可得到概率。
4. 应用案例排列组合和概率计算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案例:a. 彩票中奖概率计算:彩票中奖概率的计算就是应用了排列组合和概率计算的原理。
通过计算选中的号码在所有可能的号码组合中所占的比例,得到中奖的概率大小。
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是概率论中经常会遇到的基本问题,通过对排列组合问题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概率论的相关概念。
本文将从什么是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排列组合如何求解以及应用排列组合的一些实际问题。
一、什么是排列组合排列和组合是两种基本的计数方法。
排列和组合的区别在于是否考虑对象的顺序。
如果考虑对象的顺序,那么我们称之为排列,否则,我们称之为组合。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有3个球(红球、绿球、蓝球),那么我们可以用多少种方式从中选择两个球呢?我们可以按照以下两种方式来考虑:1. 排列:红绿、红蓝、绿红、绿蓝、蓝红、蓝绿(考虑了顺序,所以有6种)2. 组合:红绿、红蓝、绿蓝(不考虑顺序,所以有3种)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在排列和组合中,计算方法是不同的,而且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我们需要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是使用排列还是组合。
二、如何求解排列组合对于排列组合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公式进行求解。
在排列问题中,假设有n个不同的物体,要从中选取k个物体,且顺序不同,那么排列的总数为A(n,k) = n! / (n - k)!,其中“!”表示阶乘。
在组合问题中,假设有n个不同的物体,要从中选取k个物体,且顺序不同,那么组合的总数为C(n,k) = n!/[(n-k)!k!]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有4张卡片,分别写有A、B、C、D四个字母,那么从中任选2张卡片,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排列和组合呢?首先,根据排列公式,可以得到排列的总数为A(4,2) = 4!/(4-2)! = 12。
具体的排列方式为AB、AC、AD、BA、BC、BD、CA、CB、CD、DA、DB、DC。
其次,根据组合公式,可以得到组合的总数为C(4,2) = 4!/[(4-2)!2!]= 6。
具体的组合方式为AB、AC、AD、BC、BD、CD。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排列组合问题中,计算公式相对简单,但是需要注意区分排列和组合,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简单的排列问题教案章节:一、排列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了解排列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掌握排列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1. 排列的定义: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的过程。
2. 排列的计算方法:排列的个数用符号A(n,m)表示,计算公式为A(n,m) = n ×(n-1) ×(n-2) ××(n-m+1)。
教学步骤:1. 引入排列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排列的含义。
2. 讲解排列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排列的计算公式。
3. 举例说明排列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加深对排列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学练习:1. 计算从5个不同元素中取出3个元素的排列数。
2. 计算从7个不同元素中取出4个元素的排列数。
教案章节:二、排列数的性质教学目标:1. 掌握排列数的性质。
2. 能够运用排列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排列数的性质:(1)排列数的计算公式中,n和m的位置可以互换,即A(n,m) = A(m,n)。
(2)排列数的计算公式中,如果m大于n,则排列数为0,即A(n,m) = 0(m>n)。
(3)排列数的计算公式中,如果m等于n,则排列数为1,即A(n,n) = 1。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排列的计算公式。
2. 讲解排列数的性质,让学生掌握排列数的性质。
3. 通过举例让学生运用排列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练习:2. 计算A(5,5)和A(6,6)。
教案章节:三、排列数的应用教学目标:1. 学会运用排列数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排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安排活动座位:假设有一个班级有n个学生,需要安排m个座位,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坐下,求排列数A(n,m)。
(2)分配任务:假设有一个任务需要n个人完成,可以将任务分为m个部分,每个人负责一部分,求排列数A(n,m)。
教学步骤:1. 讲解排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排列数的作用。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排列组合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涉及到对对象的排列和选择的计算。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排列和组合的基本概念进行归纳,并介绍如何进行简单的计算。
一、排列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排列是指从一组对象中选出若干个进行排列,排列的顺序是重要的。
对于n个不同的对象中,如果取出r个不同的对象进行排列,那么排列的总数可以用符号P表示。
排列的计算公式为P(n,r) = n! / (n-r)!,其中n!表示n的阶乘。
例如,有8个不同的字母A、B、C、D、E、F、G、H,如果选出3个字母进行排列,那么排列的总数为P(8,3) = 8! / (8-3)! = 8! / 5! = 8 *7 * 6 = 336。
二、组合的基本概念与计算组合是指从一组对象中选出若干个进行组合,组合的顺序是不重要的。
对于n个不同的对象中,如果取出r个不同的对象进行组合,那么组合的总数可以用符号C表示。
组合的计算公式为C(n,r) = n! / (r! * (n-r)!)。
例如,同样有8个字母A、B、C、D、E、F、G、H,如果选出3个字母进行组合,那么组合的总数为C(8,3) = 8! / (3! * (8-3)!) = 8! / (3!* 5!) = 8 * 7 * 6 / (3 * 2 * 1) = 56。
三、排列组合的应用举例排列组合在实际问题中有很多应用,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例1:小明的钥匙串上有5把钥匙,其中有3把钥匙可以打开门,每次开门时,小明只随机拿一把钥匙。
那么小明打开门的可能性有多少种?解析:根据题目描述,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个排列问题,因为每次开门的顺序是重要的。
所以需要计算P(3,1),即从3把钥匙中选择1把进行排列。
根据排列的计算公式,P(3,1) = 3! / (3-1)! = 3! / 2! = 3 * 2 = 6。
所以小明打开门的可能性有6种。
例2:在一张扑克牌中,红心(红桃)有13张,黑桃有13张,方块有13张,梅花有13张,共计52张。
简单的排列问题(教案)章节一:排列的定义与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理解排列的定义及基本概念。
2. 能够运用排列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排列的定义2. 排列数的计算方法3. 排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活动:1. 引入排列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排列问题。
2. 通过举例解释排列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排列的含义。
3. 讲解排列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排列的计算技巧。
4.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排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章节二:排列的性质与计算公式教学目标:1. 掌握排列的性质及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排列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1. 排列的性质2. 排列的计算公式3. 排列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活动: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排列的概念。
2. 讲解排列的性质,让学生掌握排列的基本特性。
3. 推导排列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学会计算排列数的方法。
4. 举例说明排列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排列的知识解决问题。
章节三:排列的应用举例教学目标:1. 能够运用排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排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2. 排列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排列问题。
2. 举例说明排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理解排列的知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3. 讲解排列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学会运用排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排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章节四:排列的综合练习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排列知识的掌握。
2. 提高学生运用排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排列的综合练习题2. 排列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教学活动:1. 讲解排列的综合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排列的知识。
2. 引导学生运用排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指导学生掌握排列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是概率与统计学中常见的数学问题之一。
它涉及到对象的有序和无序排列方式的计算。
在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顺序以及是否重复等因素。
本文将介绍排列和组合的概念,并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解释这些概念的应用。
一、排列排列是指一组对象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的方式。
排列的计算常用到阶乘的概念。
阶乘,表示为n!,是指从1到n的所有正整数的乘积。
例如,5! = 5 × 4 × 3 × 2 × 1 = 120。
排列的计算公式如下:P(n, r) = n! / (n-r)!其中,n表示元素的总数,r表示要选择的元素的个数。
例如,现有5个不同的字母,要从中选择3个进行排列,计算排列的方式如下:P(5, 3) = 5! / (5-3)! = 5! / 2! = 60因此,从5个不同的字母中选择3个进行排列的方式有60种。
二、组合组合是指一组对象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选择的方式,与排列不同,组合不考虑对象之间的顺序。
组合的计算同样可以通过阶乘的概念来实现。
组合的计算公式如下:C(n, r) = n! / (r! × (n-r)!)其中,n表示元素的总数,r表示要选择的元素的个数。
例如,现有5个不同的字母,要从中选择3个进行组合,计算组合的方式如下:C(5, 3) = 5! / (3! × (5-3)!) = 5! / (3! × 2!) = 10因此,从5个不同的字母中选择3个进行组合的方式有10种。
三、排列组合的应用排列组合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概率论、统计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抽奖活动:在一些抽奖活动中,组织者需要确定中奖号码的组合方式。
通过排列组合,可以计算出不同奖项的中奖概率。
2. 制定时间表:在计划会议、考试或其他活动时,需要制定合理的时间表,以确保不发生时间冲突。
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是组合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涉及到对一组元素进行排列或组合的情况统计和计算。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排列组合问题,比如考试排座位、组织活动分组、购买商品的选择等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及其应用。
首先,我们先明确排列和组合的概念。
排列是指从一组元素中选取若干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的方式,而组合则是从一组元素中选取若干个元素,不考虑顺序的方式。
比如,从字母A、B、C中选取两个字母进行排列,可能的结果有AB、AC、BA、BC、CA、CB,而组合的结果则是AB、AC、BC。
在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数学公式或者编程算法进行计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排列组合问题及解决方法。
1. 从n个元素中选取r个元素进行排列,有多少种结果?答案:这个问题使用排列公式计算,即利用公式P(n,r) = n! / (n-r)!来解决。
其中n!表示n的阶乘,即n! = n*(n-1)*(n-2)*...*2*1。
2. 从n个元素中选取r个元素进行组合,有多少种结果?答案:这个问题使用组合公式计算,即利用公式C(n,r) = n! / (r!(n-r)!)来解决。
3. 一个班级有10个学生,要从中选取3个学生分成一组,问有多少种分组方式?答案:这是一个组合问题,根据公式C(10,3) = 10! / (3!*(10-3)!)计算得到答案是120种。
4. 一个密码锁上有4个数字键,每个键从0-9中选取,不重复使用,问有多少种开锁方式?答案:这是一个排列问题,根据公式P(10,4) = 10! / (10-4)!计算得到答案是5040种。
5. 一个字母密码由6个字母组成,每个位置可以选择26个大写字母中的任意一个,问有多少种可能的密码?答案:这是一个排列问题,根据公式P(26,6) = 26! / (26-6)!计算得到答案是165765600种。
除了上述的简单排列组合问题,实际应用中我们还会遇到更复杂的情况,比如含有重复元素的排列组合、限定条件下的排列组合等。
排列与排列数第1课时排列与排列数1.排列的概念1一般地,从n个不同对象中,任取mm≤n个对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称为从n个不同对象中取出m个对象的一个排列.2特别地,m=n时的排列即取出所有对象的排列称为全排列.思考:两个排列相同的条件是什么?[提示]两个排列相同那么应具备排列的对象及排列的顺序均相同.2.排列数及排列数公式“排列〞与“排列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对象中取出mm≤n个对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它不是数,而是具体的一件事;而“排列数〞是上述完成这件事所有不同的排列个数,它是一个数.1.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a,b,c与b,a,c是同一个排列.2从1,2,3,4中任选两个元素,就组成一个排列.3同一个排列中,同一个元素不能重复出现.4在同一个排列中,假设交换两个元素的位置,那么该排列不发生变化.[答案]1×2×3√4×2.89×90×91×92×…×100可表示为A.B.C.D.C[=100×99×98×...×100-12+1=100×99×98× (89)3.甲、乙、丙三名同学排成一排,不同的排列方法有A.3种B.4种C.6种D.12种C[由排列的定义可知,共有A错误!=3×2×1=6种排列方法.]4.教材[提示]n,m∈N且m≤n2.等式A错误!=n A错误!成立吗?[提示]∵A错误!=,A错误!=,∴A错误!==n A m-1n-1【例3】1计算:错误!;2求中的[思路点拨]1可直接运算,也可采用阶乘式;2借助阶乘式求解,注意的范围.[解]1法一:错误!=错误!=错误!=错误!二: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原方程可化为,即=,化简,得2-19+78=0,解得1=6,2=13由题意知错误!解得≤8所以原方程的解为=61.排列数的计算主要是利用排列数的乘积公式进行,应用时注意:连续正整数的积可以写成某个排列数,其中最大的是排列元素的总个数,而正整数因式的个数是选取元素的个数,这是排列数公式的逆用.2.应用排列数公式的阶乘形式时,一般写出它们的式子后,再提取公因式,然后计算,这样往往会减少运算量.错误!3.155-n56-n…69-nn∈N*,且n<55用排列数可表示为________;2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1A错误!2{2,3,4,5,6,7}[1由69-n-55-n+1=15可知,55-n56-n…69-n=A错误!2原不等式可化为,化简得2-21+104>0,解得<8或>13又错误!得2≤≤9且∈N,∴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3,4,5,6,7}.]1.判断一个问题是否是排列问题的关键是看该问题中的元素是否与顺序有关,有关为排列问题,否那么,不是排列问题.2.排列数公式A错误!=nn-1n-2…n-m+1适合m的排列数计算,而A错误!=常用于与排列数有关的证明、解方程、解不等式等.求解时务必注意隐含条件:n,m∈N,m≤n1.从1,2,3,4四个数字中,任选两个数做加、减、乘、除运算,分别计算它们的结果,在这些问题中,有几种运算可以看作排列问题A.1 B.2C.3D.4B[因为加法和乘法满足交换律,所以选出两个数做加法和乘法时,结果与两数字位置无关,故不是排列问题.而减法、除法与两数字的位置有关,故是排列问题.]2.4×5×6×…×n-1×n等于A.A错误!B.A错误!C.n!-4! D.A错误!D[4×5×6×…×n-1×n中共有n-4+1=n-3个因式,最大数为n,最小数为4,故4×5×6×…×n-1×n=A错误!]3.5本不同的课外读物分给5位同学,每人一本,那么不同的分配方法有________种.12021利用排列的概念可知不同的分配方法有A错误!=12021]4.A错误!-6A错误!+5A错误!=________12021原式=A错误!-A错误!+A错误!=A错误!=5×4×3×2×1=120215.从0,1,2,3这四个数中,每次取3个不同的数字排成一个三位数,写出其中大于2021所有三位数.[解]大于2021三位数的首位是2或3,所以共有:20212021210,213,230,231,301,302,310,312,32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