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思考题答案

微生物思考题答案

微生物思考题答案

【篇一:微生物课后习题答案】

图题:真核细胞构造;根霉的形态和构造;青霉和曲霉分生孢子头

的构造;蕈菌的典型构造(见课本或课件)

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

1、名词解释:

病毒:是一类结构简单、个体微小、只含单一核酸、在活细胞内以

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亚病毒: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其中之一的分子病原体。

类病毒:是一类只含rna一种成分、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

原体。噬菌体:原核生物的病毒。

裂解量:每一个宿主细胞裂解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数。

温和噬菌体: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其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上,并随宿主细胞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

噬菌体。

烈性噬菌体: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裂

解5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

溶源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其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上,并随宿主细胞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此即

称溶源性。

2、病毒的特点、病毒的结构及对称体制

答:个体微小;无细胞结构;只含单一核酸;严格细胞内寄生。病

毒的核心是核酸,衣壳是蛋白质,包膜是类脂、蛋白质、有些有糖

蛋白。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复合对称

3、e. coli 的t偶数噬菌体结构

答:头部是二十面体对称,衣壳有212衣壳粒,核心是双链dna:

颈部包括颈环、颈须;尾部是螺旋对称,包括尾鞘、尾管、基板、

刺突(6个)、尾丝(6条)。

4、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答:(1)吸附

;:

(2)侵入:尾丝收缩→基板构象发生变化→尾鞘收缩→尾管释放溶菌酶→

尾管插入宿主细胞→核酸注入细胞内

(3)增殖:核酸的复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4)成熟(装配)将各种“部件”进行装配

(5)裂解(释放):

脂肪酶-水解细胞膜

宿主细胞裂解释放子代

溶菌酶-水解细胞壁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1、名词解释:

碳源:一切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

氮源:凡能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氮元素的营养物质。

培养基:是指由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料。

天然培养基:指一类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体包括其提取物制成的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

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凝固剂,使其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即为固体培养基。

答:鉴别培养基是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须用肉眼鉴别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找到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emb 培养基中的伊红和美蓝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难养的革兰氏阴性菌。产酸菌由于产酸能力不同,菌体表面带质子,与伊红美蓝结合从而有不同的颜色反应,可用肉眼直接判断。

4、微生物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功能。

答:1、碳源:1)、为微生物合成自身细胞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提供碳元素。2)、提供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的碳元素。3)、为微生物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2、氮源:1)、为微生物合成自身细胞物质(蛋白质、核酸)提供氮元素。

2)、提供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的氮元素。3、能源:为微生物代谢提供能量。

4、生长因子:1)、为微生物提供重要细胞化学物质(蛋白质、核酸、脂质、辅酶、辅基)中的组分。2)、参与代谢。

5、无机盐:1)、细胞内分子的成分(p、s、co、mo等)2)、

调节渗透压(na+、等)3)、酶的激活剂(mg2+、cu2+、等)4)、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s0、fe2+、nh4+、no2- )5)、无氧呼吸

时的氢受体( no3- 、so42-)6)、调节ph的稳定

【篇二:微生物试题库试题及答案】

解释

1、原生质:

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

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2、phb:

3、芽孢: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

壁厚、含水量低、抗屈性强的休眠构造。

4、菌落:

将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

养基表面(有时为内层),当它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处于适宜的

培养条件下时,该细胞会迅速生长繁殖并形成细胞堆,此即菌落(colony)

5、衰颓形:

由于培养时间过长,营养缺乏,代谢的排泄物浓度积累过高等使细

胞衰老而引起的异常形态。

6、真核微生物:

是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

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微生物。(真菌、显微藻类和原

生动物等)

7、质粒:

凡游离于原核生物核基因组以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

合环状的dsdna分子,即cccdna。

8、单细胞蛋白(scp):

通过细菌、酵母、丝状真菌和小球藻等单细胞或丝状生物的发酵生

产的蛋白质。

9、寄生:

一般指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包括细胞内)或体表,从中夺取营养并进行生长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

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

10、腐生:

以无生命的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的生活方式。

11、包涵体:

始体通过二分裂可在细胞内繁殖成一个微菌落即“包涵体”

12、巴斯特效应:

酵母菌的乙醇发酵是一种厌氧发酵,如将发酵条件改变成好氧条件,葡萄糖分解速度降低,乙醇停止生产,但当重新回到厌氧条件时,

葡萄糖的分解速度增加,并伴随大量的乙醇产生。

13、噬菌斑:

由噬菌体在菌苔上形成的“负菌落”

14、伴孢晶体:

15、烈性噬菌体:

凡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

成熟(装配)和烈解(释放)五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称

为烈性噬菌体。

16、温和性噬菌体:

凡在吸附侵入细胞后,噬菌体的dna只整合在宿主的核染色体组上

并可以长期宿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一般都进行增殖和引

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17、自养微生物:

按其最初能源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能对无机物进行氧化而

获得能量的微生物,即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另一类是能利用日光辐

射能的微生物,称作光能自养微生物。

18、呼吸链:

指位于原核生物细胞膜上或真核生物线粒体膜上的、由一系列氧化

还原势呈梯度差的、链状排列的氢(或电子)传递体,其功能是把

氢或电子从低氧化还原势的化合物逐级传递到高氧化还原势的分子

或其它无机、有机氧化物,并使它们还原。

19、异型乳酸发酵:

凡葡萄糖经发酵后除主要产生乳酸外,还产生乙醇、乙酸和co2等

多种产物的发酵。

20、aw:

它表示在天然或人为环境中,微生物可实际利用的自由水或游离水

的含量。其定量含义为:在同温同压下,某溶液的蒸汽压(p)与纯

水蒸汽压(p0)之比。

二、二、是非题

1、1、间体在G+和G-细菌中间同样发达。(ⅹ)

2、2、荚膜菌常造成粘性牛乃、粘性面包,因而对食品工业而言都

是有害的。(√)

3、3、原生质体与原生质球都需要在再生培养基上才能生长。(√)

4、4、细胞中质粒可自行消失,也可自发产生。(ⅹ)

6、6、青霉素的抑制作用在于它干扰肽聚糖单体之间肽键的形成,

从而抑制肽聚糖的合成。(√)

7、7、鞭毛与菌的趋避性运动有关。(√)

8、8、啤酒酵母与青霉菌的子囊孢子形成过程相同。(ⅹ)9、9、葡萄糖可作为所有微生物的碳源。(ⅹ)

10、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为:水na+al3+mg2+ (ⅹ)

三、三、填空题

1、脂多糖的基本组成为类脂a,核心多糖,o-特异侧链,为获得

g- 菌原生质体,可通过加入脱色剂去除脂多糖。

2、真菌的无性孢子有游动孢子,孢囊刨子,分生刨子,节刨子,

厚亘刨子等,

有性孢子有卵刨子,接合刨子,子囊刨子,担刨子,合子。

3、病毒的主要组成为核酸和蛋白质。具有形体极其微小,结构简单,高度寄生性,

特殊的抵抗力等特点。

4、溶原性细菌具有遗传性,自发分裂,诱导免疫性,复愈,溶源

转变等特点。

5、影响微生物细胞化学组成的因素有微生物种类,菌龄,培养基

的组成。

6、生长因子是指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须,但不能用简单

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包括维生素,碱基,啉及其衍生物,

淄醇等,以生长因子划分,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分为自养型和异养

型两种。

7、为降低培养基氧化还原电势eh,可通过升高ph,降低氧分压,加还原剂等手段。

8、酵母菌生物氧化在线粒体内进行,而细菌生物氧化部位在细胞质。

9、根据微生物生长与氧的关系,可分为需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兼性厌氧微生物三大类。枯草芽孢杆菌属于需氧微生物,肉毒芽孢

杆菌属于厌氧微生物,大肠杆菌属于兼性厌氧微生物。

10、至今发现的进行固氮的微生物均为原核生物和古生菌类微生物。固氮的六个必要条件为atp的供应,还原力[h]及其传递载体,固氮酶,还原底物n2,镁离子,严格的固氮酶厌氧微环境。

11、在发酵工业上,可通过应用营养缺陷型菌株解除正常的反馈调节,应用抗反馈调节的突变株解除反馈调节,控制细胞膜的渗透性

等方法获得大量有用代谢产物。

12、酵母菌进行乙醇发酵时,将葡萄糖经emp途径产生丙酮酸,由丙酮酸生成的乙醛被脱羧成乙醇。

四、四、绘图并作简要说明

1、 1、啤酒酵母单、双倍体共存的生活史。

2、青霉与曲霉的简单子实体

3、 3、烈性噬菌体与温性噬菌体的生活史。

4、 4、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

5、 5、营养物跨膜运输的四种类型

6、 6、有氧呼吸典型的呼吸链

7、 7、色氨酸操纵子的阻遏机制

8、 8、当环境中葡萄糖、山梨醇同时存在时,e.coli生长现象并分

析其原

五、五、简答题

1、1、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那些种类?至今人类发现的最大和最

小的微生物类群各是什么?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可分为三类:原核类的细菌(真菌和古生菌)、放线菌、霉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覃菌)、原

生动物和显微藻类;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

朊病毒)。最大的微生物最小的微生物

2、2、试述g+菌和g-菌细胞壁的特点,并说明革兰氏染色的机理

及重要意义?

g-菌细胞壁的特点是厚度较g+菌薄,层次较多,肽聚糖层很薄(仅

2-3nm),故机械强度较g+菌弱。

机理:通过结晶紫液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的细胞膜内可形成

不溶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g+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

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脱色剂乙醇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保持紫色。而g-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较联度差,遇脱色剂乙醇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退成无色,这时,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g-菌呈红色,而g+菌仍为紫色。

【篇三:微生物课件课后题答案】

更具体地说: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进化、分类、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或: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以及其独特的相关研究技术的科学。

曲颈瓶试验: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证明了“生源学说”的正确:著名的曲颈瓶试验无可辩驳地证实,空气内确实含有微生物,是它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巴斯德消毒法:60~65℃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

柯赫原则:柯赫提出的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著名的柯赫原则,即①在每一相同病例中都出现这种微生物;②要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培养出来;③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④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来。

2、试根据微生物的特点,谈谈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

)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固体培养基

)设计了各种培养基,实现了在实验室内对各种微生物的培

)流动蒸汽灭菌

)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

)具体证实了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

)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著

二、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1.感性认识阶段(史前时期);

2.形态学发展阶段(初创时期);

3.生理学发展阶段(奠基时期);

4.生化发展阶段(发展时期);

5.分子生物学发展阶段(成熟时期)

三、简述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趋势。

重要地位:

1.微生物是生物学基本理论研究中的理想实验对象,通过微生物的研究促进许多重大生物学理论问题的突破。

2.对生命科学研究技术的贡献:细胞的人工培养;突变体筛选;dna重组技术和遗传工程;

3.微生物与“人类基因组计划”:作为模式生物;基因与基因组的功能研究的重要工具;

发展趋势:

1微生物自身的特点将会更加受到关注和利用

2与其他学科实现更广泛的交叉,获得新的发展

3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将全面展开

4微生物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细胞微生物学等将在基因组信息的基础上获得长足发展

5微生物工程及产业呈现全新局面

微生物五大共性:①体积小,面积大②吸收多,转化快③生长旺,繁殖快④分布广,种类多⑤适应强,易变异

有一种微生物的培养物。

菌落(colony):单个(或聚集在一起的一团)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

二元培养物(two-component mixed culture):含有2种具有特定关系微生物的培养物称二元培养物,是保存病毒等寄生或共生微生物的接近于纯培养的方法。

一、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有哪些方法,各有何特点?

1.稀释倒平板法,操作较麻烦,对好氧菌,热敏菌效果不好;

2.涂布平板法:使用较多的常规方法,但有时涂布不均匀:

3.平板划线法:

4.稀释摇管法,用于厌氧菌

二、简述选择培养分离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其重要意义?

基本原理1.抑制大多数其它微生物的生长 2.使待分离的微生物生长“突出” 3.直接挑取待分离的微生物的菌落获得纯培养方法:1. 利用选择平板进行直接分离 2. 富集培养

意义:1、根据需要,从自然界分离出特定已知或未知微生物种类;

2、分离培养在特定环境中能生长的未知微生物

三、显微镜有哪些类型,试比较其重要特性。 [课本p22] 微镜和暗视野显微镜下看不到或看不清的活细胞及细胞内的某

1、普通光学显微镜:背景亮,物体暗。

2、暗视野显微镜:背些细

微结构。4、荧光显微镜。在免疫学、环境微生物学、分子景暗,物

体亮。主要用于观察生活细菌的运动性。3、相差显微生物学中应用

十分普遍。5、透射电子显微镜。6、扫描电子显镜。使人们在不染

色的情况下比较清晰的观察到在普通光学显微镜。用于观察样品的

表面结构。成像具有很强的立体感。7、

- 1 - -

1

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

1、明视野显微镜

明视野显微镜即常用的普通光学显微镜,其照明光线直接进入

视野,属透射照明。生活的细菌在明视野显微镜下观察是透明

的,不易看清。解决的措施,一方面是对观察的样品进行改

造,发展出各种染色技术,通过特殊的染色方法使细胞着色,

增加与背景的反差,便于观察;另一方面进行显微镜的改造,

2、暗视野显微镜分子会因碰撞而发生偏转,导致物象散乱不清)。电子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则利用特殊的聚光器遮挡中心光源,实现

斜射照因需在真空条件下工作,所以很难观察活的生物。

明,使照射到样品上的透射光线无法进入物镜,但由样品反射3)

以电子透镜(电磁圈)代替光学透镜,通过电磁圈使电子“光或折射

的光线进入物镜,因此,整个视野是暗的,而样品是明线”汇聚、聚焦。

亮的,由此达到增加反差,便于观察的目的。并且,使用暗视4)

电子像人肉眼看不到,需用荧光屏来显示或感光胶片作记野显微镜,即使所观察微粒的尺寸小于显微镜的分辨率,仍然录。

可以发现其存在。电子显微镜按结构和用途可分为:

3、相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电子束穿过光波的长短表现为颜色差别,光的振幅高

低表现为明亮程度的薄切片

不同。观察样品各部分厚薄、密度不同,光线通过时直射光和扫描

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观察样品的表衍射光

的光程产生差别,导致出现相位差。相差显微镜配备了面结构

特殊的光学装置,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将光的相位差转变成人7、

扫描隧道显微镜

眼可辨的振幅差(明暗差),形成反差,从而提高了各种结构是目

前分辨率最高的显微镜,其横向分辨率可以达到0.1-0.2 间的对比度,

使各种结构变得清晰可见,因此相差显微镜很适nm,纵向分辨率可

以达到0.001 nm合观察活的细胞以及细胞内的一些细微结构。相差

显微镜实现观察。由于在扫描时不接触样品,又没有高能电子束轰击,因这一目的的特殊的光学装置主要是环状光圈和相板。而可以

避免样品的变形。不仅可以在真空,而且可以在保持样

使标本在暗的视野中显现出光亮的物体,不同的荧光素还表现

制片?干燥?固定?染色?水洗?干燥?镜检

?

革兰氏染色(c.gram于1884年发明的一种鉴别不同类型细菌的染

色方法。)结晶紫初染 ? 碘液媒染 ? 酒精脱色?番红复染

微生物的保藏方法[课本p20]:1.传代培养保藏;2.冷冻保藏(液氮);3.干燥保藏(沙土管保存和冷冻真空保藏)

又称壁膜间隙。在革兰

氏阴性细菌中,一般指其外膜与细胞膜之间的狭窄空间(宽约一、

简述磷壁酸主要功能

12~15nm),呈胶状。 1细胞壁形成负电荷环境,增强细胞膜对二

价阳离子的吸收; l型细菌(l-form of bacteria)细菌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实验室2贮藏磷元素;

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3增

强某些致病菌对宿主细胞的粘连、避免被白细胞吞噬以及变异型。

抗补体的作用;

原生质体(protoplast)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处理或在含青4

革兰氏阳性细菌特异表面抗原的物质基础;

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而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而形成的仅由一层5噬

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

细胞膜包裹的,圆球形、对渗透压变化敏感的细胞,一般由革6能

调节细胞内自溶素(autolysin)的活力,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兰氏阳

性细菌形成。亡。

支原体(mycoplasma)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生二、

简述脂多糖的主要功能

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因它的细胞膜中含有一般原核1.lps

结构的多变,决定了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生物所没有

的甾醇,所以即使缺乏细胞壁,其细胞膜仍有较高簇的多样性;

的机械强度。 2.lps负电荷较强,与磷壁酸相似,也有吸附mg2+、ca2+等阳芽孢(endospore或spore)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

在细离子以提高其在细胞表面浓度的作用,对细胞膜结构起稳定作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用。的休眠体,称为芽孢(endospore或spore,偶译“内生孢子”)。

3.类脂a是革兰氏阴性细菌致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

4.具有控制某些物质进出细胞的部分选择性屏障功能;一些丝状真菌的有性孢子:卵孢子、结合孢子、子囊孢子。

5.许多噬菌体在细胞表面的吸附受体;

- 2 - -

2

1. 革兰氏阳性菌只有一层细胞壁,化学组分简单,一般只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40层左右的肽聚糖分子,厚度大

(20~80nm),;革兰氏阴性菌有两层细胞壁,比较博;肽聚糖埋藏在外膜层之内,是仅由1~2层肽聚糖网状分子组成的薄层

(2~3nm),含量约占细胞壁总重的10%,故对机械强度的抵抗力较革兰氏阳性菌弱。

2. 细胞壁阳性菌主要是肽聚糖和磷壁酸构成,肽聚糖含量高;阴性菌内壁由肽聚糖构成,含量少,外壁由脂多糖、磷脂和脂蛋白三种成分构成:

3. 有变化; ②四肽尾的第3个氨基酸变成

4.

3.1、比较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及古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差异。

革兰氏阳性细菌特点:厚度大(20~80nm)化学组分简单,一般只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磷壁酸: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上特有的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赋予革兰氏阳性细菌以特异的表面抗原,表面负电荷

革兰氏阴性细菌它的肽聚糖埋藏在外膜层之内,是仅由1~2层肽聚糖网状分子组成的薄层(2~3nm),含量约占细胞壁总重的10%,故对机械强度的抵抗力较革兰氏阳性菌弱。外膜位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外层,由脂多糖、磷脂和脂蛋白等若干种蛋白质组成的膜,有时也称为外壁。

古细菌细胞壁(1)假肽聚糖(pseudopeptidoglycan)细胞壁:n-乙酰葡糖胺和 n-acetyl-talosaminuronic acid (nat), n-乙酰塔罗糖胺糖醛酸组成二糖单位(2)多糖细胞壁(3)糖蛋白(glycoprotein) (4) 蛋白质细胞壁

四、细胞膜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4芽孢与营养细胞相比化学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容易在光学显是紧贴在细胞壁内侧、包围着细胞质的一

层柔软、脆弱、富有微镜下观察。(相差显微镜直接观察;芽孢染色)

弹性的半透性薄膜,厚约7~8nm,由磷脂(占20%~30%)和生

物学意义:

蛋白质(占50%~70%)组成。芽孢是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功能:或椭圆形、壁厚、含水量低、抗屈性强的休眠构造。无繁殖功①选择性地控制细胞内、外的营养

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能,芽孢有极强的抗热抗辐射,抗化学药

物和抗静水压等特性。②是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屏障;芽孢具

有极强的休眠能力,可以保存几年至几十年而不死亡,③合成细胞

壁和糖被的各种组分(肽聚糖、磷壁酸、lps、荚芽孢的有无、形态

和位置,在细菌分类和鉴定中是重要的形态膜多糖等)的重要基地;学指标,实践上芽孢的存在亦利于菌种的筛选与保藏,有利于④膜

上含有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等能量代谢的酶系,是细对各种消毒、杀菌措施优劣的判断等。

胞的产能场所;

⑤是鞭毛基体的着生部位和鞭毛旋转的供能部位;芽孢的耐热机制: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①芽孢衣对多价阳

五、芽孢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脂蛋白②

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产生特点:极高的渗透压夺取芽孢核心的水分,结果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

1.整个生物界中抗逆性最强的生命体,是否能消灭芽孢是衡量特有

成分:芽孢肽聚糖、dpa-ca,无磷壁酸。③核心部分的细各种消毒

灭菌手段的最重要的指标。胞质却变得高度失水,因此,具极强的

耐热性。

2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重新转变成为营

养态细胞;产芽孢细菌的保藏多用其芽孢。芽孢皮层特有成分:芽

孢肽聚糖、dpa-ca(吡啶二羧酸钙盐),3产芽孢的细菌多为杆菌,也有一些球菌。芽孢的有无、形无磷壁酸。

态、大小和着生位置是细菌分类和鉴定中的重要指标。

一、细菌、粘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的形态和繁殖方式各有

什么特点?

1.细菌的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繁殖方式:二分裂

2.粘细菌:①营养细胞:杆状、柔软、缺乏坚硬的细胞壁,无鞭毛,产生粘液,可在固体表面作“滑行”运动,以分裂方式进行繁殖。②

子实体:营养细胞发育到一定阶段,在适宜的条件下彼此向对方移动,聚集成团,形成子实体,产生粘孢子。

3.放线菌:形态,单细胞,大多由分枝发达的菌丝组成;繁殖方式,

1.无性孢子(凝聚孢子横隔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壁孢子)

2.菌丝断裂

4.霉菌的形态:菌体均由菌丝构成,许多菌丝交织在一起,构成菌

丝体。繁殖方式:1.无性孢子2.有性孢子3.菌丝断片

5.酵母菌的形态:与细菌菌落类似,但一般较细菌菌落大而突起,

表面湿润,粘稠,易被挑起,多为乳白色,少数呈红色。繁殖方式1、无性繁殖: 1)芽殖2)裂殖3)产生无性孢子 2、有性繁殖:酵母

菌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形式进行有性繁殖

- 3 - -

3

2、emb培养基:即伊红美蓝乳糖培养基,是最常用的鉴别培养基,用于鉴别饮用水、牛乳中大肠杆菌。菌落呈紫色,有绿色金属光泽。

一、按用途划分,培养基包括哪几种?请设计一种选择培养基。

1)基础培养基(minimum medium)2)完全培养基(complete medium)3)加富培养基和富集培养基(eichment medium)4)鉴别

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um)5)选择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

1)基础培养基:在一定条件下含有某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

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2)完全培养基:在一定条件下含有某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所有

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3)加富培养基和富集培养基:在普通培养基(如肉汤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特殊营养物质制成的一类营养丰富的培养基。这些特殊

营养物质包括血液、血清、酵母浸膏、动植物组织液等。

4)鉴别培养基,可将该种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区分开来。

5)选择培养基:用于将某种或某类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

离出来的培养基。根据不同种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需求或对某种化

学物质的敏感性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的特殊营养物质或化学

物质,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所需微生物的生长。

二、试比较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几种方式的特点。物质的运输——pep-磷酸糖转移酶系统(pts);

1)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特点物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磷酸化与去磷酸化);基团转

1、物质进入细胞的动力是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位主要存在于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细菌中,主要用于糖的运输。

2、不消耗能量脂肪酸、核苷、碱基等也可通过这种方式运输。

3、没有特异性,被运输物质不与膜上物质发生任何反应,物基团转位特点:1、厌氧、兼性厌氧菌运输糖的一种主动运输质不发生化学变化。方式。2、运输过程中需要能量,被运输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4、水、脂肪酸、乙醇、甘油、气体。(磷酸化)。3、通过磷酸转移酶系统运输营养物质。4、糖、

2)促进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特点脂肪酸、核苷。

1、物质运输动力是细胞外的浓度差,运输过程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特点:

2、有膜载体参加,膜载体(载体蛋白)有特异性,本身不发生1、被运送的物质可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内

化学变化,能加快物质运输的速度。 2、要消耗能量。

3、氨基酸、糖、维生素、无机盐。 3、有膜载体参加,膜载体发生构型变化

3)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1、初级主动运输(primary active 4、被运送物质不发生变化(基团转位除外)。

transport)2、次级主动运输 (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同向运5、氨基酸、糖、矿物质

输,逆向运输,单向运输)3、基团转位(group translocation) 4)膜泡运输主要存在于原生动物中,特别是变形虫(amoeba),基团转位(group translocation):有一个复杂的运输系统来完成为这类微生物的一种营养物质的运输方式)。

三、微生物的四种营养类型和特点。

autotrophs

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hetrotrophs

光能营养型phototrophs

化能营养型chemotrophs 生物生长过程中能量的来源营养类型电子供体碳源能源举例

着色细菌、蓝细菌、藻类

红螺细菌

氢细菌、硫杆菌、亚硝化单胞

菌属(nitrosomonas)、甲烷杆

菌属(methanobacterium)、醋

杆菌属(acetobacter)

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乳

酸菌属、真菌、原生动物光能无机自养型 h2、h2s、s或h2o co2

光能(光能自养型)光能有机异养型有机物有机物光能(光能异

养型) co2 化能无机自养型 h2、h2s、fe2+、化学能 -(化能自养型) nh3或no2 (无机物氧化) 化能有机异养型(化能异养型)

有机物有机物化学能(有机物氧化) 光能自养型:需光、无机物;光能异养型:需光、有机营养;

化能自养型:以无机物的氧化获得能量;化能异养型:以有机物的

氧化获得能量。

生物碱、毒素及维生素等类型。

氧化磷酸化: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供给adp与无机磷合成atp的偶联反应。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或课本p111】- 4 - -

4

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形成的nadh和fadh2可通过位于线粒体内

膜活细菌质膜上的电子传递系统将电子传递给氧或其他氧化型物质,在这个过程中偶联着atp的合成,这种长生atp的方式称为氧化磷酸化。

化学渗透偶联假说:米切尔(p. mitchell英)1961年提出atp合成机制。电子传递过程中导致膜内外出现质子浓度差,产生质子势,

推动质子由膜外进入胞内,在此过程中,通过存在于膜上的f1-f0

atp酶偶联atp的形成。——1978诺贝尔奖

一、呼吸作用与发酵作用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呼吸作用电子载体(nadh)不是将电子直接传递给底物降解的中间

产物(如丙酮酸),而是交给电子传递系统,逐步释放出能量后再

交给最终电子受体。

二、有氧呼吸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以分子氧为最终受体的生物氧化

2、基质氧化彻底生成co2和h2o,(少数氧化不彻底,生成小分

子量的有机物,如醋酸发酵)。

3、除糖酵解过程外,还包括三羧循环和电子传递链两部分反应

4、e系完全,分脱氢e和氧化e两种e系(p105)。

5、产能量多,一分子g净产38个atp。

三、能量转换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1、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2、氧化

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3、光合磷酸化(photophosphorylation)

四、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的关系怎样。关系,并在同其它生物的生

存竞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次

级代谢产物在各类生物中基本相同。它是一类普遍存在于各类初级

代谢自始至终存在于一切生活的机体中,同机体的生长过生物中的

一种基本代谢类型。程呈平行关系;

芽孢杆菌和黑曲霉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分别合成青霉素、杆菌4、

对环境条件变化的敏感性或遗传稳定性不同

中培养则不产青霉酸。 5、相关酶的专一性不同

2、对产生者自身的重要性不同初级代谢产物合成中:酶专一性强,初级代谢产物——生存必需的物质, 如单糖或多糖、核苷酸、次级代

谢产物合成中:酶专一性不强,不同的前体物可以导致核酸、脂肪酸、脂类、蛋白质等通常都是机体。机体合成不同类型的次级代谢

产物。

次级代谢产物——非必需的物质,次级代谢的某个环节发生障6、

两者相互关联。初级代谢是次级代谢的基础,为次级代谢产碍时,

不会导致机体生长的停止或死亡。但有些产物也有重要物合成提供

前体物和的能量;

生理功能。次级代谢则是初级代谢的继续与发展,避免初级代谢过

程中中次级代谢产物通常都分泌到胞外,有些与机体的分化有一定

的间产物过量积累对机体产生的毒害作用。

五、电子传递链中的五种氧化还原酶[课本p109]

1)nadh脱氢酶;2)黄素蛋白;3)铁硫蛋白;4)细胞色素;5)

醌及其衍生物。

(optical density ),表示菌量,即o.d.值。测量时应控制在菌浓度与

光密度生长曲线(growth curve) :细菌接种到定量的液体培养基中,定时取样测定细胞数量,以培养时间为横座标,以菌数为纵座标作图,得到的一条反映细菌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

代时:在细菌个体生长里,每个细菌分裂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为代

一、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有哪些方法?

1、计数法:①培养平板计数法②膜过滤培养法③显微镜直接计数法2)其它方法:①比例计数②过滤计数③活菌计数:

2、生物量法:①比浊法②重量法

3、生理指标法:微生物的生理指标,如呼吸强度,耗氧量、酶活性、生物热等与其群体的规模成正相关。

二、细菌典型生长曲线可分几期,各有何特点?

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以分为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

期等四个生长时期。

1)迟缓期的特点:分裂迟缓、代谢活跃

1.细胞形态增大。一般来说处于迟缓期的细菌细胞体积最大。

2.细胞内rna,尤其是rrna含量增高,合成代谢活跃,核糖体、酶

类和atp的合成加快,易产生诱导酶。

3.呼吸强度较高。

4.对外界不良条件反应敏感。

2)对数生长期(log phase):生长和分裂速率最大,细菌数量呈对

数增加,生长一致,代时短;

是研究微生物代谢的良好材料;生产上用作发酵种子,使发酵的迟

缓期缩短,提高经济效益。

3)稳定生长期(stationary phase):由于营养物质消耗,c/n比失调,生长因子耗尽,代谢产物积累和ph等环境变化,逐步不适宜于

细菌生长,导致生长速率降低直至零(即细菌分裂增加的数量等于细

菌死亡数)。

稳定生长期又称恒定期或最高生长期,此时培养液中活细菌数最高

并维持稳定。

4)衰亡期(decline或death phase):营养物质耗尽和有毒代谢产

物的大量积累,细菌死亡速率超过新生速率,整个群体呈现出负增长。该时期死亡的细菌以对数方式增加,但仍有部分活菌存在。

- 5 - -

5

微生物思考题答案

微生物思考题答案 【篇一:微生物课后习题答案】 图题:真核细胞构造;根霉的形态和构造;青霉和曲霉分生孢子头 的构造;蕈菌的典型构造(见课本或课件) 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 1、名词解释: 病毒:是一类结构简单、个体微小、只含单一核酸、在活细胞内以 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亚病毒: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其中之一的分子病原体。 类病毒:是一类只含rna一种成分、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 原体。噬菌体:原核生物的病毒。 裂解量:每一个宿主细胞裂解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数。 温和噬菌体: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其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上,并随宿主细胞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 噬菌体。 烈性噬菌体: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裂 解5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 溶源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其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上,并随宿主细胞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此即 称溶源性。 2、病毒的特点、病毒的结构及对称体制 答:个体微小;无细胞结构;只含单一核酸;严格细胞内寄生。病 毒的核心是核酸,衣壳是蛋白质,包膜是类脂、蛋白质、有些有糖 蛋白。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复合对称 3、e. coli 的t偶数噬菌体结构 答:头部是二十面体对称,衣壳有212衣壳粒,核心是双链dna: 颈部包括颈环、颈须;尾部是螺旋对称,包括尾鞘、尾管、基板、 刺突(6个)、尾丝(6条)。 4、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答:(1)吸附 ;: (2)侵入:尾丝收缩→基板构象发生变化→尾鞘收缩→尾管释放溶菌酶→

尾管插入宿主细胞→核酸注入细胞内 (3)增殖:核酸的复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4)成熟(装配)将各种“部件”进行装配 (5)裂解(释放): 脂肪酶-水解细胞膜 宿主细胞裂解释放子代 溶菌酶-水解细胞壁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1、名词解释: 碳源:一切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 氮源:凡能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氮元素的营养物质。 培养基:是指由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料。 天然培养基:指一类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体包括其提取物制成的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 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凝固剂,使其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即为固体培养基。 答:鉴别培养基是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须用肉眼鉴别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找到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emb 培养基中的伊红和美蓝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难养的革兰氏阴性菌。产酸菌由于产酸能力不同,菌体表面带质子,与伊红美蓝结合从而有不同的颜色反应,可用肉眼直接判断。 4、微生物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功能。 答:1、碳源:1)、为微生物合成自身细胞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提供碳元素。2)、提供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的碳元素。3)、为微生物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2、氮源:1)、为微生物合成自身细胞物质(蛋白质、核酸)提供氮元素。 2)、提供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的氮元素。3、能源:为微生物代谢提供能量。 4、生长因子:1)、为微生物提供重要细胞化学物质(蛋白质、核酸、脂质、辅酶、辅基)中的组分。2)、参与代谢。

4微生物复习思考题加答案

1.什么是微生物?有哪些主要类群? 定义:微生物是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或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生物、甚至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通称。 种类:微生物类群十分庞杂,包括: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类病毒、拟病毒等, 属于原核生物的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 属于真核生物的酵母菌和霉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非细胞:病毒、朊病毒 原核生物:细菌、支原体、放线菌 真核生物:酵母、真菌等 一些国家的微生物教学体系内容中还涉及藻、地衣、线虫、原生动物等 2.微生物有哪些主要特点?举例加以说明。 体形微小,结构简单 易变异,适应性强:变异率10-6 易于培养与繁殖:大肠杆菌20min/代 体积小,比表面积大:易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种类多,分布广:海洋、硫矿、热泉 3.微生物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为谁? 感性认识阶段(史前时期) 形态学发展阶段(初创时期)1664年,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曾用原始的显微镜对生长在皮革表面及蔷薇枯叶上的霉菌进行观察。 生理学发展阶段(奠基时期)法国人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 德国人柯赫(Robert Koch))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 (1843~1910b)设计了各种培养基,实现了在实验室内对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微生物快速发展时期 青霉素的发现 大量抗生素的发现 发酵工业技术的发展 分子生物学发展阶段(成熟时期)微生物成熟时期 1950s DNA双螺旋的发现, 1970 基因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发展 4.试述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及其贡献。 1676年,微生物学的先驱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y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了细菌他没有过大学,是一个只会荷兰语的小商人,但却在168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 巴斯德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免疫学——预 防接种,首次制成狂犬疫苗巴斯德消毒法:60~65℃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柯赫(1)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设计了各种培养基,实了在实验室内对各种微生物的培养流动蒸汽灭菌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具体证实了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1905年获诺贝尔奖,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著名的柯赫原则

微生物思考题答案

一、绪论 1.什么叫微生物?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 2.微生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3.试述列文虎克、巴斯德和科赫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的杰出贡献。 二、原核微生物 1.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细菌有哪些基本构造和特殊构造? 3.什么是质粒?什么是间体? 4.什么是糖被?糖被可分成哪几类?糖被有何功能? 5.细菌鞭毛起源于细菌细胞何处?具有鞭毛的细菌主要有哪些类群?鞭毛有何功能?根据鞭毛的数目和着生位置不同,可将鞭毛菌分为哪几种类型? 6.细菌芽孢是繁殖结构吗?为什么?具有芽孢的细菌主要有哪些类群?举出产生芽孢的球菌和产生伴孢晶体的杆菌。 7.简述细菌芽孢抗性及抗性机制。芽孢特性对细菌本身和生产实践有何意义? 8.革兰氏染色的方法步骤和机理是什么?举出G+和G-细菌的菌例。 9.什么是原生质体?球状体?L型细菌?有哪些类型的细胞壁缺损型细胞? 10.如何测量细菌大小?细菌大小的计算单位是什么? 11.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哪些?举出各形态类的菌例,细菌形态和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2.什么叫菌落?什么叫菌苔?细菌菌落的特征是什么? 13.细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有哪些?什么叫同形分裂?什么叫异形分裂? 14.细菌的常见代表类群有哪些?举出几种细菌的中文名称和拉丁学名。 15.蓝细菌的形态结构有何特点?什么叫类囊体、异形胞、厚垣孢子?在蓝细菌中它们各有何功能? 16.蓝细菌的主要代表有哪些?在农业生产中,蓝细菌有何作用? 17.放线菌的个体形态和菌落特征与细菌相比较有何异同? 18.什么叫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 19.放线菌以何种方式产生分生孢子?它有哪几种繁殖结构? 20.何种放线菌可以与植物共生固氮? 21.如何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产生抗菌素的放线菌菌种? 二、真菌 1.真菌有哪三种基本形态类型?各自有什么形态特征?分别举出四种常见代表的真菌。 2.真菌主要有哪几种繁殖方式?什么叫无性繁殖?主要有哪些无性孢子?什么叫有性繁殖?主要有哪些有性孢子? 3.霉菌菌丝有哪些特殊形态? 4.霉菌菌落与放线菌菌落有何异同? 5.酵母菌主要有哪些形态?以什么形态繁殖? 6.根霉与毛霉在形态上有何区别?曲霉与青霉在形态上有何区别?曲霉、青霉、白僵菌在生产上有何作用? 7.常见的真菌代表有哪些? 8.对四大类微生物(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菌落和细胞形态进行比较。 四、病毒 1.什么是病毒?亚病毒因子?噬菌体? 2.病毒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3.病毒由哪些基本结构组成?

微生物学第七版课后思考题答案陈雯莉

微生物学第七版课后思考题答案陈雯莉 1、下列动物中,属于鸟类的是()[单选题] A.蝙蝠 B.蜻蜓 C.蝉 D.鹅(正确答案) 2、36.(2021·娄底)如图为水稻花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知识出现错误的是() A.③中的卵细胞受精后发育成胚 B.①产生的花粉,落到②的过程为受精(正确答案) C.经过传粉、受精等过程,③发育为稻谷 D.水稻是雌雄同株的植物,可以进行自花传粉 3、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为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4、45.为快速获得一批保持母本优良性状的草莓苗以满足果农需求,下列技术中可选用的[单选题] *

A.杂交技术 B.组织培养技术(正确答案) C.转基因技术 D.发酵技术 5、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6、171.(2021·巴东模拟)已知人的有耳垂()对无耳垂(a)为显性,某家系三代6人的耳垂遗传情况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儿子、儿媳的基因组成都为AA B.祖父和祖父母耳垂的基因组成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正确答案) C.前两代人耳垂的基因组成不可能完全相同 7、A.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正确答案)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43.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

8、“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以下关于该诗句中两种动物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单选题] A.鸟附着在胸骨龙骨突上的胸肌发达,它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B.鸟在飞行过程中,吸气时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呼气时在气囊中进行气体交换(正确答案) C.鱼鳃呈鲜红色,由又多又细的鳃丝组成,这有利于鱼在水中进行呼吸 D.鱼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起协调作用 9、农业生产上的松土措施,可以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0、楚汉时期,汉王刘邦派谋士在项王必经之地“召集”蚂蚁写出“项王必死于此地”几个字。项王以此认为是天意安排,遂拔剑自戕。此事件中,汉王谋士主要利用了蚂蚁的()行为? [单选题] * A.社群行为 B.繁殖行为 C.觅食行为(正确答案) D.防御行为 11、人患急性炎症时人体内白细胞数目会增多。从免疫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属于(? ) A.特异性免疫

微生物思考题答案

微生物思考题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思考题 第1章绪论 1、微生物的定义?它包括哪些类群? 答:微生物的定义:是指所有形体微小,具有单细胞或简单的多细胞结构,或没有细胞结构,并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群微小低等生物的总称。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属于真菌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 2、简述微生物的特点? 答:1.个体微小、分布广泛2.种类多、食谱杂3. 代谢能力强、繁殖快4.适应性强、易变异5、观察和研究手段特殊 3、试根据微生物的特点,谈谈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 答:①有害方面: 引起疾病:如爱滋病、非典型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中毒、大肠杆菌O157H7、皮肤病等。食品腐败、变质。②有利方面 生产食品:如酸奶、面包、酒、醋等;生产药物:

如抗生素、激素、干扰素等;自然界物质循环;废水、环境治理等。 4、简述微生物发展史上主要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答:远古时期:在食品,农业,医学防治方面都有很好的发展。 微生物学初创期-形态阶段安东.列文虎克微生物学奠基期-生理水平罗伯特柯赫,路易斯巴菲特。微生物学的发展期-生化水平 微生物学的成熟期-分子生物学水平 5、阐述列文虎克、巴期德及柯赫的主要贡献? 答:列文虎克:第一个真正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人,自制放大50倍到300倍的显微镜。 巴斯德:1.证明发酵是微生物引起的2.创立巴氏消毒 3.预防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4.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鹅颈瓶实验) 柯赫: 1.第一个发明了微生物的纯培养。 2.创立了某一微生物是否为相应 疾病的病原基本原则-柯赫法则。 6、什么是学名、双名法、三名法? 答:学名:是按国际命名法规进行命名的。拉丁词、希

微生物思考题答案

微生物思考题答案 绪论 1、你如何使你的朋友相信微生物不仅仅是一种病原? 尽管目前微生物仍在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强调,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无害的。事实上,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社会还有巨大的价值。 整个农业系统在许多方面都依赖微生物的活动。许多主要的农作物属于豆科植物,它们的生长同专一性细菌紧密相连,这些细菌可在植物的根部形成根瘤结构。根瘤结构中,大气中的氮转变成可用于生长的氮化物。根瘤细菌的固氮活动,减少了昂贵肥料的需要。 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另一个重要性在于,某些动物是反刍动物,这些主要的农业动物具有瘤胃,微生物在瘤胃中进行消化。没有这些微生物牛羊的饲养是不可能的。 植物营养方面,微生物在碳、氮、硫这些重要营养成分的循环起着关键作用。土壤和水中的微生物可见这些元素转化成植物容易利用的形式。 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不仅仅是产生腐败变质等不利影响。奶制品的制造至少部分是借助微生物的活动,包括乳酪、酸乳酪和黄油,都是主要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泡菜、腌制食品和一些腊肠也归功于微生物的活动。可烘焙的食品及乙醇的制造也基于酵母菌的发酵。 微生物在能源生产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天然气是细菌作用的产物,由甲烷细菌代谢产生。光营养的微生物能够收集太阳能生产生命有机体中的储存物——生物量。废物如生活垃圾、剩余谷物、动物废料等通过微生物转化微生物燃料——甲醇和乙醇。 利用微生物清理被人类活动污染的大气——生物整治。利用微生物降解油污、溶剂、杀虫剂和其他环境污染物。 通过基因操纵技术,能在微生物种生产出人类胰岛素。利用基因组学方法搜索带几百个目的蛋白的基因蓝图,然后将它们转入到合适的受体中由于生产重要的、有商业价值的蛋白质。

微生物学思考题答案

绪论 1、你如何使你的朋友相信微生物不仅仅是一种病原? 尽管目前微生物仍在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强调,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无害的。事实上,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社会还有巨大的价值。 整个农业系统在许多方面都依赖微生物的活动。许多主要的农作物属于豆科植物,它们的生长同专一性细菌紧密相连,这些细菌可在植物的根部形成根瘤结构。根瘤结构中,大气中的氮转变成可用于生长的氮化物。根瘤细菌的固氮活动,减少了昂贵肥料的需要。 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另一个重要性在于,某些动物是反刍动物,这些主要的农业动物具有瘤胃,微生物在瘤胃中进行消化。没有这些微生物牛羊的饲养是不可能的。 植物营养方面,微生物在碳、氮、硫这些重要营养成分的循环起着关键作用。土壤和水中的微生物可见这些元素转化成植物容易利用的形式。 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不仅仅是产生腐败变质等不利影响。奶制品的制造至少部分是借助微生物的活动,包括乳酪、酸乳酪和黄油,都是主要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泡菜、腌制食品和一些腊肠也归功于微生物的活动。可烘焙的食品及乙醇的制造也基于酵母菌的发酵。 微生物在能源生产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天然气是细菌作用的产物,由甲烷细菌代谢产生。光营养的微生物能够收集太阳能生产生命有机

体中的储存物——生物量。废物如生活垃圾、剩余谷物、动物废1 料等通过微生物转化微生物燃料——甲醇和乙醇。 利用微生物清理被人类活动污染的大气——生物整治。利用微生物降解油污、溶剂、杀虫剂和其他环境污染物。 通过基因操纵技术,能在微生物种生产出人类胰岛素。利用基因组学方法搜索带几百个目的蛋白的基因蓝图,然后将它们转入到合适的受体中由于生产重要的、有商业价值的蛋白质。 在自然界中,它无限小,但作用无限大。 2、胡克和列文虎克对微生物学的贡献有那些?科恩对微生物学的贡献有那些? 1665年,罗伯特.胡克描述了霉菌的子实体结构,因此他是第一个描述微生物的人。 1676年,列文虎克在研究辣椒水渗出的过程中发现了细菌,因此他是首次描述细菌的人。 科恩为细菌学奠定了基础并且发现了细菌的内生孢子。 3、19世纪前期,人类认识微生物世界的4大障碍是什么?什么技术使人类克服了这4大障碍? 4大障碍——个体微小,外貌不显、杂居混生,因果不显 技术——显微镜的发明,灭菌技术的应用,纯种分离技术的建立,纯种培养技术的建立。 4、什么是纯培养?如何获得纯培养?为什么获得纯培养对微生物学

微生物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微生物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用油镜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载玻片和镜头之间加滴什么油起什么作用 答:应该先用擦镜纸将镜头擦干净,以防上次实验的污染.操作时,先低倍再高倍.用完要擦掉油.加香柏油,作用是增加折光率,也就是增加了显微镜的分辨率.油的折光率和分辨率成反比有公式,同时与波长成正比. 2.什么是物镜的同焦现象它在显微镜观察中有什么意义 答:在一般情况下,当物像在一种物镜中已清晰聚焦后,转动物镜转换器将其他物镜转到工作位置进行观察时,物像将保持基本准焦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物镜的同焦;利用这种同焦现象,可以保证在使用高倍镜或油镜等放大倍数高、工作距离短的物镜时仅用细调节器即可对物像清晰聚焦,从而避免由于使用粗调节器时可能的误操作而损坏镜头或载玻片; 3.影响显微镜分辨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物镜的NA值物镜的数值孔径与照明光源的波长. 4.美蓝染色液作用时间的不同,对酵母菌死细胞数量有何影响,试分析原因 答:会造成更多的死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活的是透明无色,衰老的是淡蓝色,死亡的是蓝色,如果美蓝染色液作用时间过长,会造成细胞脱水死亡并渗透染液,影响实验结果; 5.镜检时如何区分放线菌基内菌丝,气生菌丝以及孢子丝 一般气生菌丝颜色较深,直生或分枝丝状,比基内菌丝粗;而基内菌丝色浅、发亮,可看到横隔膜,继而断裂成球状或杆状小体; 6.在进行细菌涂片时应注意哪些环节 1、载玻片应该冷却后再涂片; 2、如果是涂布液体,可以用毛细管或接种环滴一小滴,然后轻轻抹开,一圈足够; 3、如果是涂布菌落或菌苔,应该在载玻片上先滴一滴水,再将菌

落或菌苔涂布上去,接种环的尖蘸一点点即可; 4、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将干燥和热固定合并成一步;但是应该避免高温,因为温度一高,细菌会变形; 5、染色时间视染色液种类而定;如结晶紫只需几十秒,亚甲基蓝则需一到两分钟; 6、冲洗时,水流不能太大,而且尽量避免水流直接冲在涂片上; 7、冲洗后干燥,可以用酒精灯加热以节省时间,同样的,应该避免高温,因为温度一高,细菌会变形; 7.进行细菌制片时为什么要进行加热固定在加热固定时应注意什么 固定的目的有三个: 1杀死微生物,固定细胞结构; 2保证菌体能更牢的粘附在载玻片上,防止标本被水冲洗掉; 3改变染料对细胞的通透性,因为死的原生质比活的原生质易于染色; 固定时应注意:手持玻片,菌膜朝上,在微火过3次手指触摸玻片反面,不烫手为宜,固定时应尽可能维持细胞原有形态,防止细胞膨胀或收缩; 8.为什么要求制片完全干燥后才能用油镜观察 1.因为用油镜观察时,镜头离玻片会很近.如果未完全干燥,载玻片上的液体会污染油镜镜头.镜头非常精密,被污染后不利于下次观察.2、若未完全干燥,水滴会影响油与玻璃之间折光率,造成视野不够清晰; 9.哪些环节会影响革兰色染色结果的正确性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答:涂片环节、加热固定环节、脱色环节;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脱色环节; 10.进行革兰氏染色时,为什么特别强调菌龄不能太老,用老龄细菌染色会出现什么问题 答:菌龄太老,细胞壁通透性改变;着色不均,染色效果不好;阴性阳性不明显分不太清楚,问题是:不便于显微镜下观察是阳性菌还是阴性菌; 11.革兰氏染色中那一步是关键为什么你是如何操作的

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思考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原核生物:就是广义的细菌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只有称作核区的裸露0附的原始的单细 胞生物,包括真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群。 2.细菌: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 物。 3.费氏刺尾鱼菌:是在红海和澳大利亚海域生活的刺尾鱼肠道中发现的巨型的共生细菌, 细胞 长度达到了 200-500〃m。 4.纳米比亚嗜硫珠菌: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细菌,球状细胞,直径为0.32-1mm,用肉眼 就可以看清楚,是在非洲西部大陆架的土壤中发现的,以海底散发的硫化氢为生。 5.革兰氏染色法:各种细菌经过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后,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被染成紫色的 革兰氏阳性细菌,另一类是被染成红色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由丹麦医生C.Cram发明,故名。 6.(细菌)细胞壁:是位于细菌细胞最外层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肽聚糖是其主要成分, 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使其免受渗透压等外力的损伤;是细胞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须的;阻拦大分子的有害物质进入细胞;赋予细菌以特定的抗原性和对特定抗生素及噬菌体的敏感性。 7.肽聚糖:又称黏肽,是真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每一个肽聚糖单体都有三部分组成:双 塘单位由一个N-乙酰葡糖胺通过6-1,4-糖苷键与另外一个N-乙酰胞壁酸相连;四肽尾由四个氨基酸分子按照L型和D型交替的方式连接而成;肽桥连接前后两个四肽尾分子,起桥梁作用。 8.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主要由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构成。与 肽聚糖分子共价结合的,成为壁磷壁酸;跨越肽聚糖层与细胞膜的脂质层共价结合的,称为膜磷壁酸。 9.外膜:又称外壁,是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有结构,位于壁的最外层,由脂多糖、磷脂和 若干种外膜蛋白构成。有控制细胞透性、提高Mg2+浓度、决定细胞抗原多样性的作用。10.脂多糖: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侧链三部分组成,是位于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最 外层的一层较厚的类脂多糖类物质,其中的类脂A是革兰氏阳性病原菌致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 11.孔蛋白:一类中间有孔道、可以控制相对分子质量大于600的物质进入外膜的三聚体跨膜 蛋白,是多种小分子成分进入细胞的通道,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 12.周质空间:是革兰氏阳性菌外膜与细胞膜之间宽约12-15nm的胶质空间,存在有多种周质 蛋白,包括水解酶类、合成酶类和运输蛋白等物质。 13.古生菌:又称古细菌,一类在进化途径上与真细菌和真核生物相互独立的生物类群,主要 是一些独特生态类型的原核生物,其细胞壁中不含真正的肽聚糖,一些含有假肽聚糖,14.假肽聚糖:结构与肽聚糖相似,但是其多糖骨架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塔罗糖胺糖醛酸 以6-1, 3-糖苷键交替连接,连接在后一氨基糖上的肽尾由三个L型氨基酸组成,分别是L-Glu、L-Ala和L-Lys,肽桥由L-Glu 一个氨基酸组成。 15.抗酸细菌:这一类细菌被酸性复红染色后,不能像其他革兰氏阳性菌那样被盐酸乙醇脱 色,故名。其实是一类细胞壁中含有大量分枝菌酸等蜡质的特殊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如麻风分枝杆菌。 16.索状因子:分枝杆菌细胞表面的一种糖脂,化学名称为6,6-二分枝菌酸海藻糖。菌体可以 通过索状因子“肩并肩”的聚集和使大量菌体呈长链状缠绕,使其沿着器壁出现索 状生长,直达培养液表面形成菌膜。索状因子与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17.缺壁细菌: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和在实验室菌种的自发突变中会产生的少数缺少细胞壁的 种类,即为缺壁细菌,可以人工制造。 18. L型细菌:专指那些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稳定遗传的细胞壁缺损菌

微生物学思考题答案

微生物学思考题答案 绪论 1、你如何使你的朋友相信微生物不仅仅是一种病原? 尽管目前微生物仍在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强调,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无害的。事实上,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社会还有巨大的价值。 整个农业系统在许多方面都依赖微生物的活动。许多主要的农作物属于豆科植物,它们的生长同专一性细菌紧密相连,这些细菌可在植物的根部形成根瘤结构。根瘤结构中,大气中的氮转变成可用于生长的氮化物。根瘤细菌的固氮活动,减少了昂贵肥料的需要。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另一个重要性在于,某些动物是反刍动物,这些主要的农业动物具有瘤胃,微生物在瘤胃中进行消化。没有这些微生物牛羊的饲养是不可能的。 植物营养方面,微生物在碳、氮、硫这些重要营养成分的循环起着关键作用。土壤和水中的微生物可见这些元素转化成植物容易利用的形式。 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不仅仅是产生腐败变质等不利影响。奶制品的制造至少部分是借助微生物的活动,包括乳酪、酸乳酪和黄油,都是主要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泡菜、腌制食品和一些腊肠也归功于微生物的活动。可烘焙的食品及乙醇的制造也基于酵母菌的发酵。微生物在能源生产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天然气是细菌作用的产物,由甲烷细菌代谢产生。光营养的微生物能够收集太阳能生产生命有机体中的储存物——生物量。废物如生活垃圾、剩余谷物、动物废 料等通过微生物转化微生物燃料——甲醇和乙醇。

利用微生物清理被人类活动污染的大气——生物整治。利用微生物降解油污、溶剂、杀虫剂和其他环境污染物。 通过基因操纵技术,能在微生物种生产出人类胰岛素。利用基因组学方法搜索带几百个目的蛋白的基因蓝图,然后将它们转入到合适的受体中由于生产重要的、有商业价值的蛋白质。在自然界中,它无限小,但作用无限大。 2、胡克和列文虎克对微生物学的贡献有那些?科恩对微生物学的贡献有那些? 1665年,罗伯特.胡克描述了霉菌的子实体结构,因此他是第一个描述微生物的人。 1676年,列文虎克在研究辣椒水渗出的过程中发现了细菌,因此他是首次描述细菌的人。 科恩为细菌学奠定了基础并且发现了细菌的内生孢子。3、19世纪前期,人类认识微生物世界的4大障碍是什么?什么技术使人类克服了这4大障碍? 4大障碍——个体微小,外貌不显、杂居混生,因果不显技术——显微镜的发明,灭菌技术的应用,纯种分离技术的建立,纯种培养技术的建立。 4、什么是纯培养?如何获得纯培养?为什么获得纯培养对微生物学的发展非常重要? 纯培养——微生物学中把从一个细胞或一群相同的细胞经过培养繁 2

微生物实验报告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一、微生物的简单染色思考题 1油镜与普通物镜在使用方法上有何不同?应特别注意些什么? 答:油镜在使用时必须在载玻片与物镜之间滴加镜头油。油镜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两点: (1)、使用后镜头的清洁: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粗布,以保证光洁度,用完油镜必须进行“三擦”(观察完毕,上悬镜筒,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油,然后再用擦镜纸沾取少量二甲苯(或者乙醇乙醚溶液)擦去残留的油,最后用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后将镜体全部复原)。(2)、.观察标本时,必须依次用低、中、高倍镜,最后用油镜。当目视接目镜时,特别在使用油镜时,切不可使用粗调节器,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面。 2、使用油镜时,为什么必须用镜头油? 答:在使用普通显微镜时,当光线由反光镜通过玻片与镜头之间的空气时,由于空气与玻片的密度不同,使光线受到曲折,发生散射,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若中间的介质是一层油(其折射率与玻片的相近),则几乎不发生折射,增加了视野的进光量,从而使物象更加清晰。 3、镜检标本时,为什么先用低倍镜观察,而不是直接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 答:低倍镜视野比较大,能看到的范围大,容易找到观察的目标,然后在用放大倍数高的高倍镜或油镜有目的的观察。 实验二、革兰氏染色 (1)为什么必须用培养24 h以内的菌体进行革兰氏染色? 答:24h以内的菌体处于活跃生长期,菌体细胞壁具有典型特征,而处于老龄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壁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染色时会被染成红色而造成假阴性 (2)要得到正确的革兰氏染色结果,必须注意哪些操作?哪一步是关键步骤?为什么? 答:应注意如下几点: 其一,选用活跃生长期菌种染色,老龄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会被染成红色而造成假阴性; 其二,涂片不宜过厚,以免脱色不完全造成假阳性; 其三,脱色是革兰氏染色是否成功的关键,脱色不够造成假阳性,脱色过度造成假阴性 (3)当你对未知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时,怎样保证操作正确,结果可靠? 答:当要确证未知菌的革兰氏反应时,可用已知菌进行混合涂片,使二者染色条件保持一致,如果已知菌的结果与预期相符,则证明操作操作正确,结果可靠。 实验三、微生物的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1、在显微镜下直接测定微生物数量有什么优缺点? 答:1)优点:直观、快速、操作简单。

医学微生物学思考题及答案

微生物思考题及答案 1、何为硫磺样颗粒,有什么临床意义? 答在患者病灶组织和瘘管中流出的脓汁中,可找到肉眼可见的黄色小颗粒,称硫磺颗粒,这种颗粒是放线菌在组织中形成的菌落.用于放线菌的微生物学诊断。(P184) 2、简述白喉外毒素的产生、作用机制。 答当b棒状杆菌噬菌体侵袭无毒白喉棒状杆菌时,其编码外毒素的tox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无毒白喉棒状杆菌则成为产毒的白喉棒状杆菌而产生白喉毒素. 作用机制:此毒素是一种毒性强、抗原性强的蛋白质,由A和B 肽链经二硫键连接而成。A肽链是白喉毒素的毒性功能区,抑制易感细胞蛋白质的合成。B链上有一个受体结合区和转位区,但能和心肌细胞、神经细胞等表面受体结合,协助A链进入这些易感细胞。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需要延伸因子1和延伸因子2.当白喉毒素A链进入细胞后可促进辅酶I上的腺苷二磷酸核糖与延伸因子2结合,结果延伸因子2失活,使蛋白质无法合成。(P174) 3、简述结核分枝杆菌形态染色,生长特点。 答形态染色:细长略带弯曲杆菌,齐—尼抗酸染色法阳性。生长特点:生长缓慢,3—4周后可见颗粒、结节或菜花状,乳白色或米黄色菌落,不透明。(P150) 4、简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结果判断及意义。 答原理: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来测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能引起迟发性超敏反应(Ⅳ型变态反应)从而判定机体对结核有无免疫力的一种试验。结果判断及意义:阴性反应:无硬结者或直径小于5mm,表示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也未曾接种过卡介苗。 阳性反应:直径大于5mm,表示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一定的免疫力。强阳性反应:直径大于15mm,表示体内可能有活动性结核感染。(P153)5、简述结核分枝杆菌原发感染与原发后感染的特点。 答原发感染:多发生于儿童;原发综合征:原发灶、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肿大;转归原发后感染:多发生于成人,多为内源性感染;病灶多局限,易形成结核结节,发生开发性肺结核的机率大(P152) 6、支原体的定义。 答是一类没有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器,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P187)

微生物实验报告思考题参考答案

微生物实验报告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一、微生物的简单染色思考题 1油镜与普通物镜在使用方法上有何不同?应特别注意些什么? 答:油镜在使用时必须在载玻片与物镜之间滴加镜头油。油镜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两点: (1)、使用后镜头的清洁: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粗布,以保证光洁度,用完油镜必须进行“三擦”(观察完毕,上悬镜筒,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油,然后再用擦镜纸沾取少量二甲苯(或者乙醇乙醚溶液)擦去残留的油,最后用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后将镜体全部复原)。 (2)、.观察标本时,必须依次用低、中、高倍镜,最后用油镜。当目视接目镜时,特别在使用油镜时,切不可使用粗调节器,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面。 2、使用油镜时,为什么必须用镜头油? 答:在使用普通显微镜时,当光线由反光镜通过

玻片与镜头之间的空气时,由于空气与玻片的密度不同,使光线受到曲折,发生散射,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若中间的介质是一层油(其折射率与玻片的相近),则几乎不发生折射,增加了视野的进光量,从而使物象更加清晰。 3、镜检标本时,为什么先用低倍镜观察,而不是直接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 答:低倍镜视野比较大,能看到的范围大,容易找到观察的目标,然后在用放大倍数高的高倍镜或油镜有目的的观察。 实验二、革兰氏染色 (1)为什么必须用培养24 h以内的菌体进行革兰氏染色? 答:24h以内的菌体处于活跃生长期,菌体细胞壁具有典型特征,而处于老龄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壁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染色时会被染成红色而造成假阴性

实验五、培养基的配置与高压蒸汽灭菌 1、培养基配好后,为什么必须立即灭菌?如何检查灭菌后的培养基是否无菌?为什么要倒置培养? 答:由于配制培养基的各类营养物质和容器等含有各种微生物,因此,已配制好的培养基必须立即灭菌,如果来不及灭菌,应暂存冰箱内,以防止其中的微生物生长系列而消耗养分和改变培养基的酸碱度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37℃温箱中培养24~48h,无菌生长即可证明灭菌后的培养基无菌。 倒置培养的主要目的:1)由于重力的作用使培养基表面及次层能富集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利于微生物生长;2)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培养基及培养物:倒置时平板内的空气是不流动的,杂菌不会沉降到培养基表面,如果不倒置,很快平板周边会长起杂菌。3)倒置培养使琼脂里水分不易蒸发出去,而充分的保持琼脂的弹性与细菌容易繁殖和生存的环境。如果不倒置,大概3天左右培养基就会出现龟裂等水

微生物实验报告思考题参考答案

微生物实验报告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一、微生物的简单染色思考题 1油镜与普通物镜在使用方法上有何不同?应特别注意些什么? 答:油镜在使用时必须在载玻片与物镜之间滴加镜头油。油镜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两点: (1)、使用后镜头的清洁: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粗布,以保证光洁度,用完油镜必须进行“三擦”(观察完毕,上悬镜筒,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油,然后再用擦镜纸沾取少量二甲苯(或者乙醇乙醚溶液)擦去残留的油,最后用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后将镜体全部复原)。 (2)、、观察标本时,必须依次用低、中、高倍镜,最后用油镜。当目视接目镜时,特别在使用油镜时,切不可使用粗调节器,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面。 2、使用油镜时,为什么必须用镜头油? 答:在使用普通显微镜时,当光线由反光镜通过玻片与镜头之间的空气时,由于空气与玻片的密度不同,使光线受到曲折,发生散射,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若中间的介质就是一层油(其折射率与玻片的相近),则几乎不发生折射,增加了视野的进光量,从而使物象更加清晰。 3、镜检标本时,为什么先用低倍镜观察,而不就是直接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 答:低倍镜视野比较大,能瞧到的范围大,容易找到观察的目标,然后在用放大倍数高的高倍镜或油镜有目的的观察。 实验二、革兰氏染色 (1) 为什么必须用培养24 h以内的菌体进行革兰氏染色? 答:24h以内的菌体处于活跃生长期,菌体细胞壁具有典型特征,而处于老龄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壁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染色时会被染成红色而造成假阴性 (2)要得到正确的革兰氏染色结果,必须注意哪些操作?哪一步就是关键步骤?为什么?答:应注意如下几点: 其一,选用活跃生长期菌种染色,老龄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会被染成红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思考题及答案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病毒 1.病毒是一类怎样的微生物?它有什么特点? 答: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专性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体内的超微小微生物。 2.病毒分类依据是什么?分为哪几类病毒? 答:病毒是根据病毒的宿主、所致疾病、病毒粒子的大小、病毒的结构和组成、核酸的类型、复制的模式、有无被膜等进行分类。 根据专性宿主分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放线菌病毒(噬放线菌体)、藻类病毒(噬藻体)、真菌病毒(噬真菌体) 根据核酸分类:DNA病毒(除细小病毒组的成员是单链DNA外,其余所有病毒都是双链DNA)和RNA病毒(除呼肠孤病毒组的成员是双链RNA外,其余所有的病毒都是单链RNA)。 3.病毒具有怎样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答:病毒的化学组成:蛋白质和核酸,个体大的病毒如痘病毒,除含蛋白质和核酸外,还含类脂质和多糖。结构:没有细胞结构,分两部分: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内芯,共同构成核衣壳。 4.叙述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答:吸附→侵入→复制与聚集→释放 5.什么叫毒性噬菌体?什么叫温和噬菌体? 答: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作毒性噬菌体叫毒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其核酸附着并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和宿主的核酸同步复制,宿主细胞不裂解而继续生长,这种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叫温和噬菌体。

6.什么叫溶原细胞(菌)?什么叫原噬菌体? 答:含有温和噬菌体核酸的宿主细胞被称作溶原细胞。在溶原细胞内的温和噬菌体核酸,称为原噬菌体(或前噬菌体)。 7.解释Escherichia coli K12(λ)中各词的含义。 答:Escherichia是大肠杆菌的属名,coli是它的种名,K12是大肠杆菌的株名,括号内的λ为溶原性噬菌体。 8.病毒在固体培养基上有怎样的培养特征? 答:将噬菌体的敏感细菌接种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许多个菌落,当接种稀释适度的噬菌体悬液后引起点性感染,在感染点上进行反复的感染过程,宿主细菌菌落就一个个地被裂解成一个个空斑,这些空斑就叫噬菌斑。 9.噬菌体在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中各有怎样的培养特征? 答:将噬菌体的敏感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经培养后敏感细菌均匀分布在培养基中而使培养基浑浊。然后接种噬菌体,敏感细菌被噬菌体感染后发生菌体裂解,原来的细菌悬液变成透明的裂解溶液;将噬菌体的敏感细菌接种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许多个菌落,当接种稀释适度的噬菌体悬液后引起点性感染,在感染点上进行反复的感染过程,宿主细菌菌落就一个个地被裂解成一个个空斑,这些空斑就叫噬菌斑。 10.什么叫噬菌斑?什么叫PFU? 答:将噬菌体的敏感细菌接种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许多个菌落,当接种稀释适度的噬菌体悬液后引起点性感染,在感染点上进行反复的感染过程,宿主细菌菌落就一个个地被裂解成一个个空斑,这些空斑就叫噬菌斑;一个空斑表示一个病毒,PFU即plaque forming unit表示病毒空斑单位。 11.破坏病毒的物理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破坏病毒的? 答:温度、光、干燥度。

微生物各章问答题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微生物的定义?它包括哪些类群? 答:微生物是指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群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原核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病毒、蓝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等 真核微生物:霉菌、酵母菌、古细菌、蕈菌等 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脘病毒) 2、简述微生物的特点? 答:(1)繁殖快,(个体)长不大(2)体积微小,分布广泛(3)观察很研究手段特殊(4)物种多,食谱杂(5)适应性强,易变异。 3、试根据微生物的特点,谈谈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 答:有利方面:如酸奶、面包、酒、醋;生产药物:如抗生素、激素、干扰素;自然界物质循环;废水、环境治理等。有害方面:引起疾病:如艾滋病、非典型性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中毒、大肠杆菌O157H7、皮肤病等。食品腐败、变质。 4、简述微生物发展史上每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答:远古时期:在食品、农业,医学防治方面都有很好的发展 微生物学初创期-形态阶段:安东·列文虎克是第一个真正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人,自制放大50~300倍的显微镜 微生物学奠基期-生理水平:法国人巴斯德(1)彻底否定了自然学说(2)证明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3)创立了巴氏消毒(60-65,30min)(4)预防接种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德国人柯赫:(1)第一个发明了微生物的纯培养。(2)创立了某一微生物是否为相应疾病的病原基本原则-柯赫法则。 微生物学发展期——生化水平 微生物学成熟期-分子生物学水平:华特逊与克里克提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及核酸半保留复制假说;揭示微生物各种生命活动规律;基因工程将发酵提高到发酵工程;微生物基因组研究。 5、什么是学名、双名法、三名法? 答:学名,是按国际命名法规进行命名的。 双名法:属名+ 种名加词 属名+种名加词 + subsp或var + 亚种或变种的加词 6、微生物分类依据有哪些? 答: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特征、血清反应、噬菌体敏感性、细胞壁成分、核算含量 6、谁提出了微生物的命名方法?如何表示学名(书写规则)? 7、名词解释:微生物、种。 8、试论述微生物与食品工业的关系? 答 :(1)微生物与食品生产的关系 ①应用微生物菌体。如食用菌、单细胞蛋白、某些微生态保健品等。②应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酸乳、酒精饮料等。③应用微生物的酶。如果胶酶用于果汁澄清、淀粉酶用于糖化等。 (2)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的关系 ①微生物在食品加工前后的消长变化引起食品的各种腐败变质。②微生物可以病原菌或其有毒的代谢产物引起食物中毒。 (3)微生物与食品贮藏通过加热加工、低温保存、干燥、辐射灭菌、糖盐腌制、加入化学防腐剂等方法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以便延长食品的保藏时间。 (4)微生物与食品检验检测微生物种类与数量的检测是食品质量与卫生检验检测的重点。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1、什么是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其代表微生物有哪些? 答:原核微生物包括真细菌核古生菌:细胞核不具核膜、核物质裸露,不进行有丝分裂。如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蓝细菌:真核微生物:细胞核有核膜。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微小生物。真菌(酵母菌、霉菌)、大多数藻类。 2、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的功能与化学成分? 答:(1)细胞壁,功能:①维持细胞外形,保护细胞免受外力的损伤;②具有一定屏障作用,③为正常的细胞分裂增殖所必需;④作

微生物思考题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思考题 第1章绪论 1、微生物的定义?它包括哪些类群? 答:微生物的定义:是指所有形体微小,具有单细胞或简单的多细胞结构,或没有细胞结构,并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群微小低等生物的总称。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属于真菌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阮病毒)。 2、简述微生物的特点? 答:1.个体微小、分布广泛2.种类多、食谱杂3. 代谢能力强、繁殖快4.适应性强、易变异5、观察和研究手段特殊 3、试根据微生物的特点,谈谈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 答:①有害方面: 引起疾病:如爱滋病、非典型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中毒、大肠杆菌O157H7、皮肤病等。食品腐败、变质。 ②有利方面 生产食品:如酸奶、面包、酒、醋等; 生产药物:如抗生素、激素、干扰素等; 自然界物质循环; 废水、环境治理等。 4、简述微生物发展史上主要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答:(1)远古时期:在食品,农业,医学防治方面都有很好的发展。 (2)微生物学初创期-形态阶段(1676-1861)安东.列文虎克 (3)微生物学奠基期-生理水平罗伯特柯赫,路易斯巴菲特。 (4)微生物学的发展期-生化水平 (5)微生物学的成熟期-分子生物学水平 5、阐述列文虎克、巴期德及柯赫的主要贡献? 答:列文虎克:第一个真正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人,自制放大50倍到300倍的显微镜。 巴斯德:1.证明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2.创立巴氏消毒 3.预防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4.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鹅颈瓶实验) 柯赫: 1.第一个发明了微生物的纯培养。 2.创立了某一微生物是否为相应疾病的病原基本原则-柯赫法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