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如何栽植树苗提高成活率1、根系蘸浆法。
对于小苗木,挖出后无论裸根或带土球立即蘸混有生根剂的泥浆,是提高保活率的重要措施;对于大冠苗木,在树坑内加水搅拌形成泥浆,再将移栽的树根部分放入并与泥浆充分黏合,避免了悬根,可有效防树死亡。
2、浅栽高培土法。
树木适当深栽(以原先栽植的根部泥土痕迹为参照深度),有利于保活,但成活后因根系的呼吸容易受抑而生长力不强,不利于苗木生长;树木适当浅栽,不利于保活,但成活后因根系呼吸通畅而生长速度较快。
先浅栽后高培土的方法弥补了以上栽植方法的缺陷与弊端。
具体方法为:栽种时进行高培土,树木成活后将高培的土除去便可。
3、改进浇水方法。
传统的浇水方法是从树栽植方向自上往下浇,从外往里浇。
第1次容易浇透,若土壤过粘的话容易形成板结,第2次浇水就很难浇透,导致树木吃水不透死亡。
改进的浇水方法为“从下往上浇,从里往外浇”。
具体做法是:在塑料水管头部接上长约1m左右的硬质水管喷枪,向下插入土层深处浇水,在浇水时间没有延长的情况下并能够彻底浇透。
4、树干保湿法。
主要有裹薄膜和缠草绳2种方法,浇水结合喷干均可有效保护树干丧失水分,维持树体水分平衡。
5、伤口涂抹剂的使用。
伤口涂抹剂大多是以农用凡士林为主要原料,搭配消毒剂、渗透剂、表面活性剂等成分制作的一种膏剂,另外还有白漆、红漆、蜡封、泥封(掺杀菌剂如百菌清、多菌灵等)。
伤口涂抹剂主要用于大树,主干、主枝被截除后伤口过大,使用该剂既可有效防止伤口感染,又能有效防止水分过量蒸发。
6、树体吊瓶的使用。
为树木“输液”对于古树复壮意义重大,对于普通的大树移栽保活也有其特有作用。
在树干上打孔后,吊瓶所“输”向树体的液体包含了树木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调节剂,特别是其所含的调节剂对于增强树体的抗逆性有着较好的作用。
7、抑制蒸腾液的使用。
常见抗蒸腾剂有2种抗蒸腾原理:(1)半透膜型。
如几丁质,喷施在植物表面后,形成一层半透膜,氧气可以通过而二氧化碳和水不能通过。
如何提高树木移植成活率不管在任何时间栽树,都要首先了解树木移栽成活的两个原理:1、平衡原理——水分平衡、器官平衡、代谢平衡正常生长的树木,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器官和生理代谢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
如何使移栽的树木与新环境迅速建立正常关系,及时恢复树体,以水分代谢为主的代谢平衡,是栽植成活的关键。
2、恢复原理——损伤恢复、功能恢复、生长恢复促进根系的迅速恢复,树冠保持不萎蔫状态。
新平衡建立的快慢,与树种的习性,年龄时期,栽植技术,土壤状况,物候状况以及与生根和蒸腾为主的外界因子都有密切关系。
三大关键九项措施一、移栽过程中要保证树体中充足的含水量第1项措施:对其叶面喷洒蒸腾抑制剂。
抑制水分的蒸发和养分的流失,减少高温灼伤和枝干抽条,增强植物抗性和自身免疫力;从树体外部进行控水,以保证树体内充足的含水量。
第2项措施:疏枝疏叶,对修剪或截枝断根时留下的伤口,要用伤口愈合灵进行伤口处理。
伤口处理,可有效促进伤口愈合,避免过多的水分和营养通过伤口流失;大家要知晓,大的切口相当于一个抽水机在向外抽水。
第3项措施:向树冠和树体上喷水,以确保土球根系与土壤接触紧密,避免有空隙存在而影响生根。
在传统的栽植观念中,种树回填土后,是一定要踩实的。
不然的话,会被认为根系和土壤不能紧密接合,就会影响生根,甚至会出现吊空导致根系饿死的现象。
从2011年以来,在移栽树木的过程中,我开始有意识的把踩实这个环节放弃掉。
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检验不断论证,事实也证明没有踩实的,比踩实的扎根更快一些,缓苗更快一些,沤根更少一些,成活率更高一些。
如何做到上虚下实,氧气充足?首先,好好整地,避免大坷垃的出现。
回填底层土后,可以进行踩实。
因为土粒较细,浇水后,土壤和根系会自然接合,充分结合,不存在吊根现象,也不会存在吊死根的现象。
第二,放置土球后,此时的回填土不提倡踩实。
用搭支撑的方法进行固定,防止东倒西歪。
浇水后让土球周围土壤自然落实。
第三,底层回填土虽然进行了踩实,但还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土球进一步下沉最后导致树木深栽现象,我们一定要坚持浅栽高培土的植树原则。
如何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苍老道劲、嵯峨挺拔的大树,被称为“活的文物”、“绿色古董”,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或一个地方独有的人文元素。
近年来,在我国新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大规模的大树移植现象。
大树移植是城市绿化及改建扩建工程中保护大树、古树的有效手段,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和具体措施。
如何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笔者根据自己在工程中的探索和实践,就大树的挖掘、移植、养护管理等环节,谈一些体会,与同仁探讨。
1移裁时间常绿树种最好选择在生长季节移栽,因为此时根系再生速度快,树木易成活。
南方以早春最佳,深秋次之,深冬最差:北方以大地解冻后的仲春为最佳。
落叶树种,最好是在落叶后,发芽前,这时的树木处于休眠状态,移栽后容易成活。
2移栽前的准备(1)挖掘前2天灌足水,使大树的根系、树干贮存足够水分,以弥补移栽造成的根系吸水不足,容易挖掘,并且土球在运输过程中不易裂开。
(2)在挖掘前1天,用稻草绳一圈紧挨一圈自基部包扎树干至第一分枝处,以起保湿作用,防止树干过度散发水分。
同时,稻草绳可保护大树在挖掘、运输、栽植过程中免受机械损伤。
(3)疏枝除叶。
对隐芽寿命长的苗木,疏枝除叶量应控制在70~75%;对隐芽寿命短的苗木,疏枝除叶量应控制在20~30%之间。
因疏枝造成的直径在4cm以上的锯口,应用融化的石蜡封口或者涂防腐漆,日后包扎黑色薄膜。
(4)充分估计在挖掘过程中大树可能倾斜的方向及有利于装车的理想的倾斜方位,然后,用木杆多方固定,以免在挖掘过程中出现意外倾斜伤人等后果,并在大树主杆上系好麻绳,固定在需要倾斜的位置。
3精心起树起苗时应尽量将穴挖大挖深,确保根系少受损伤。
根盘要带有适当的土球,土球要用草绳等物包扎。
土球的直径和高度视树木的大小而定,一般土球的直径为树干直径的5~10倍,土球的高度为土球直径的2/3左右。
起运前,切去受伤的根部,切口要平整。
起运时,要看根盘土球的体积大小、重量和树木高度用人工或采用吊车起树装车。
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的方法和措施1.大树移植的基本原理(1)近似生境原理树木移植后所处的环境在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生态条件方面与移植前的越相似或优于原生态条件,移植的成活率越高。
(2)树势平衡原理树势平衡也就是在养分和水分等方面,树木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应保持平衡。
大树移植时,或多或少总会对根系造成伤害,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会相对减弱,这时如果不采取措施控制地上部分的消耗,就会使树木的生长势减弱,甚至死亡,因此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情况一定要基本保持平衡。
2.影响大树移植成活率的原因(1)树种选择不合适“适地适树”是绿地种植的首选条件,树种选择不适宜,导致树木生态适应幅度窄,难以适应新栽植环境的温、湿度条件,导致生长势减弱,甚至死亡。
(2)光照条件不适应长期生长在背阴面的树木移植到光照条件较强的地区,因光照条件不适应导致生长势减弱甚至死亡。
(3)土壤条件不适应土壤过于黏重,后期浇水不能浇透,或者由于土壤排水不通畅,导致土壤积水,根系因严重缺氧而活力下降甚至腐烂。
将喜酸性土壤的树木栽植在碱性土壤中或将喜碱性土壤的树木栽植在酸性土壤中,也会出现树木生长势减弱,甚至死亡的现象。
(4)修剪不当对树木修剪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修剪程度要适度,不能过轻,也不能过重。
如松树类树种在生长期间修剪过重会造成伤流而导致树木死亡。
(5)栽植技术不合适种植穴规格不符合要求,导致栽植树木时出现悬根或窝根现象;树木栽植过浅或过深;树木起苗后不能及时栽植,栽植树木时填土不坚实等原因均能导致树木的移植成活率降低。
(6)后期管理跟不上树木栽植“三分栽,七分管”,要想提高大树移植的成活率,栽后管理是关键。
3.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的措施(1)移栽前的准备工作1)树种、苗木的选择应注意选生境条件差不多的树种。
选择无病虫害和生长健壮的苗木。
一般来说,苗圃苗比山地苗好活;移植木直径相同的情况下,树矮的比树高的好活。
2)移植时间的选择条件允许的话,树木的移植时间最好选在春季树木萌动前和秋季树木落叶后。
经在全国各大城市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进行。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昆明、南京、广州、沈阳、哈尔滨等大城市已经搞了多年。
为生态化园林城市的建设。
提供了好多宝贵的经验。
但这项活动也遭到了众多林业科学家和生态学家的质疑,普遍认为这种做法违背了大树生长的自然规律,破坏了森林的生态平衡,是一种劳民伤财的做法,大树移植的成活率很低,有的地区超过70%。
浪费了国家大量资金而得不到合理的回报。
各大城市提供的数据分析,大树进城移植的成活率仅在50%左右,重庆30-40%,哈尔滨不足30%,只有上海达到92%以上。
大树进城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和具体措施,也是一门特殊的技术与保证条件下的特殊行为。
决不能粗放经营,马虎从事。
为了帮助正在施工的有关单位,提高大树进城移植的成活率,我们编辑一些文章和各地有关经验和方法,提供参考。
1、大树移植的技术措施1.1 在城市绿化中,移植胸径10-20cm的树木就可以称为大树。
移植大树时,移植时间应在一年前做好调查设计,确定移植大树的种类、名称、产地、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大树的生活习性、气候、土壤等诸多因素。
大树移植一定要做到适地适树,对移植地的生态环境、立地条件应充分了解,尽量选择生态环境相近的地方移栽。
否则,生态环境差异太大,即使近期成活,将来也会生长不良。
因为大树不象小树可塑性大,能在生长过程中很快适应新的环境。
1.2 大树移植还要符合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这是保证植树成活率的重要环节。
如刺槐、樟子松、侧柏等树,可选择在土壤含水量较少的地方;杨、柳、杉木、水曲柳等树种喜湿润,可选择在土壤含水多的地方栽植。
如喜光的阳性树种如白桦、银杏、油松、等必须栽植在光照充足的地方,不能栽植于荫蔽处。
另外,栽植时,尽可能保持原根系自然状,做到不曲根、不露根,使根系舒展,以利苗木生长发育。
1.3 建立大树移植挡案。
需要移植的大树应登记、挂牌、编号。
移植前应分期断根、修剪,做移植准备。
1.4 把握树种与移植季节的关系。
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技术措施近几年,随着城市绿地面积的增加和绿化水准的不断提升,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移栽大规格乔木已成为加快绿化进度,提高景观效果,提升绿化档次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成活率低,极大地影响了绿化效果,增加了成本。
如何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己成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标签:大树;移栽;成活率目前大树移栽已成为城镇园林绿化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大树移栽施工的成败优劣直接影响到绿化工程的效果和效益。
因此,准确掌握大树移栽的先进配套技术,确保大树移栽成活是关键。
在园林绿化中,大树移栽成活与否,操作技术非常关键。
为确保移栽成活,提高大树移栽后的成活率,需掌握以下技术要点:1 影响大树成活率的因素分析影响大树移栽的成活因素很多,我们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影响大树成活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1移栽树木的保护措施不周全,根系遭破坏严重树木在现场挖取时,为了运输方便和减轻挖树的劳动强度,大量的幼根遭到损伤,根系被斩断,导致根系不全,降低了根系的吸收能力。
同时,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对地上部分未采取保护措施,有的树木的树皮遭受大面积创伤,导致树皮腐烂,给有害生物造成可乘之机,同时也降低了树皮输送养分和水分的能力。
树木挖取后,未及时对根系进行包扎、填土,运到目的地后,也没有及时进行假植,这样在多风干燥的春季,极易造成树木根系的失水,从而影响移栽的成活率。
1.2 移栽地的土壤条件不良城镇园林绿地在绿化前,大部分为新修道路或建筑场地,土壤夹杂有大量的建筑垃圾,大部分为生土,结构不良、土壤养分含量较低,树木扎根困难,根系难以发育生长,影响移栽后的树木生长发育和成活。
1.3 移栽技术不规范城镇园林绿化的季节性较强,时间紧迫,由于技术管理人员少,移栽现场缺乏有效监管,具体操作的人员质量意识淡薄、栽植不规范,影响移栽的成活率。
另外,树木从原栽植地运到移栽现场后,没有进行合理的修正,如打头、剪枝修根等,致使树木体内水分失去平衡,影响根系和地上部分的萌发。
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的措施一、ABT生根粉的使用采用软材包装移植大树时,可选用ABT-1、3号生根粉处理树体根部,可有利于树木在移植和养护过程中损伤根系的快速恢复,促进树体的水分平衡,提高移植成活率达90.8%以上。
掘树时,对直径大于3cm的短根伤口喷涂150mg/LABT-1生根粉,以促进伤口愈合。
修根时,若遇土球掉土过多,可用拌有生根粉的黄泥浆涂刷。
二、保水剂的使用主要应用的保水剂为聚丙乙烯酰胺和淀粉接枝型,拌土使用的大多选择0.5~3mm粒径的剂型,可节水50%~70%,只要不翻土,水质不是特别差,保水剂寿命可超过4年。
保水剂的使用,除提高土壤的通透性,还具有一定的保墒效果,提高树体抗逆性,另外可节肥30%以上,尤适用于北方以及干旱地区大树移植时使用。
时使用,以有效根层干土中加入0.1%拌匀,再浇透水;或让保水剂吸足水成饱和凝胶,以10%~15%比例加入与土拌匀。
北方地区大树移植时拌土使用,一般在树冠垂直位置挖2~4个坑,长:宽:高为1.2m:0.5m:0.6m,分三层放入保水剂,分层夯实并铺上干草。
用量根据树木规格和品种而定,一般用量150~300克/株。
为提高保水剂的吸水效果,在拌土前先让其吸足水分成饱和凝胶(2.5小时吸足),均匀拌土后再拌肥使用;采用此法,只要有300mm的年降雨量,大树移植后可不必再浇水,并可以做到秋水来年春用。
三、输液促活技术移植大树时尽管可带土球,但仍然会失去许多吸收根系,而留下的老根再生能力差,新根发生慢,吸收能力难以满足树体生长需要。
截枝去叶虽可降低树体水分蒸腾,但当供应(吸收水分)小于消耗(蒸腾水分)时,仍会导致树体脱水死亡。
为了维持大树移植后的水分平衡,通常采用外部补水(土壤浇水和树体喷水)的措施,但有时效果并不理想,灌溉方法不当时还易造成渍水烂根。
采用向树体内输液给水的方法,即用特定的器械把水分直接输入树体木质部,可确保树体获得及时、必要的水分,从而有效提高大树移植的成活率。
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的综合措施大树移植成活率是衡量移植成功的重要指标。
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下面介绍一些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综合措施。
一、选取适宜的移植季节移植季节对于大树移植很关键。
通常,春季和秋季是移植大树的最好时机。
此时气温适宜、空气湿度较高,能够减缓大树水分蒸发,有利于大树恢复生长,提高移植成活率。
二、选取适宜的移植地点移植地点是移植大树成活的关键,应该选择较为适宜的场地进行移植,首选生长条件较好、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
应避免移植在城市中心的柏油路面等干燥、缺氧及营养贫乏的土壤中。
还应考虑地形、气候、环境等多个因素综合分析,选取合适的移植地点。
三、挖掘移植前进行准备移植前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先测验树木的生长情况、年龄、大小,对其根系进行观察和控制,以免破坏根系。
在挖掘前,先在大树周围充分浇洒水分,保持根系湿润。
同时,应该采用锯齿形挖掘法,避免切断重要的根系,并保证树体与树冠的完整性。
移动大树时,最好使用吊机或吊车进行移动,以减少损伤。
四、移栽后进行培养移植后,也是大树成活的关键时期。
应该对移植后的大树进行适当的培养。
首先应该浇足水分,以避免缺水导致的枯死。
此外,应该在大树周围铺上草垫或稻草等进行保水保温,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大树在风中的摆动。
还可以添加有机肥料,促进大树生长。
还应该注意防治害虫和病毒等,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大树。
五、定期修剪树枝移植后的大树往往需要定期修剪树枝,以刺激其生长。
如果树枝太多,大树就会浪费大量的能量和养分来维持这些树枝的生长,影响大树后期的成活率,因此要及时修剪。
综上所述,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需要综合考虑众多因素,以选择适宜的移植季节和地点为基础,挖掘前进行充分的准备,移栽后进行适当的培养、修剪等,以提高大树的成活率,最终实现成功移植。
大树栽植成活保证措施本工程乔木中有一部分苗木规格较大,另外,由于非种植季节种植的可能性很大,需要制定特殊的技术措施。
因此,大树栽植的成活率直接关系到本工程施工质量的合格与否,为此拟定技术措施如下:(一)施工规范要求栽植树木的土球规格为树木胸径的7~10倍,土球高为土球直径的2/3左右。
掘苗时必须去表土,减少不必要的土方量。
操作程序是:在土球限外挖操作沟,挖土球。
截断根系时应用剪或锯削平,不能硬铲。
土球形状应上大下小逐步收底,最后将主根锯断。
要求土球形状规整,包装严密。
修剪同裸根苗,也可根据根系损失现状进行中到轻度修剪,以平衡树势。
吊装、运输、栽植过程中注意保护树冠和土球不散,及时定位栽植。
(二)栽植的最佳时机云南地区气候特点是冬季空气湿度太小,风大;夏季雨量又大多集中在5~8月。
落叶及常绿树栽植时间,在云南原则上应选在树木休眠期,也就是晚秋或早春进行。
当然最佳栽植时间应在春季树叶开始活动尚未发芽或刚要发芽时最佳。
常绿乔木松柏类7月份停止生长,正赶上雨季,也可以进行栽植。
云南秋冬季节虽属树木休眠期,但气候干燥且常有干风,如遇暖冬,还会发生生理干旱现象,不利于大树栽植的成活。
如果当年栽植条件不具备,可在休眠期提前原地断根,进行屯苗处理,为非季节移植做好准备工作。
(三)大树栽植必备条件1、土壤质地应为壤土—黏土能出土坨。
质地松散的砾质土、砂土容易散坨,不宜进行栽植,土层要求最少50~60cm。
地下管线复杂,影响作业,应调查清楚制定可行方案后再实施。
2、大树所在位置应具备掘苗作业、吊装作业、运输作业、栽植定位作业路线畅通的条件,否则大树移植不能进行。
3、大树栽植必须有技术安全保障。
(四)大树栽植前的修剪在树木栽植前对树木进行整形修剪,要根据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进行特定修剪。
进行修剪时为不破坏树形,修剪方法、修剪量应根据树种、树冠情况、修剪反应、栽植季节、挖掘方式、运输条件、种植地条件等因素来确定。
1、栽植修剪原则栽前进行合理整形修剪时保证成活,以及移植后快速成形成景的关键措施。
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措施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措施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大树的移植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操作。
但是,它也是一项非常考验技术水平的任务,成功的关键在于提高大树移植后的成活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措施,包括前期准备、补救措施和后期养护。
一、前期准备1.选取合适的种植环境:要选择合适的种植环境,土壤肥力、排水条件和气候等都要合适,要与种植的大树相匹配。
同时,要考虑周边环境,确保大树的生长不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如果种植的地方有高楼大厦、高压电线、管道等,对于大树的生长会有不利的影响。
2.选择成龄的大树:一般情况下,成龄的大树移植后的成活率要高于非成龄的大树,因为成龄的大树具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
但是,选择成龄的大树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否则可能会影响移植后的成活率。
3.正确操作:操作技术对于大树移植后的成活率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大树的品种和生长状况,采用合适的操作方法,做到保护根系、掌握移栽深度。
同时,还应避免在移植过程中进行过多的修剪,以免对树的健康造成影响。
二、补救措施1.根系修剪:根系修剪是指移植后对大树根系进行修剪,这可以帮助大树更好地适应新的土壤环境。
但是,在进行根系修剪时要注意,不要过度修剪,否则可能会导致大树生长迟缓甚至死亡。
2.浇水保湿:移植后,大树的根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重新生长,此时需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树木枯萎。
定期浇水以保证土壤湿度,并在树木周围铺设保湿覆盖物以防止水分的流失。
3.光照控制:移植后,大树需要适应新的环境,这与光照的稳定性有关。
在移植后的一段时间内要注意大树的光照控制,尽量避免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暴露树木。
三、后期养护1.施肥补养:在移植后的几个月内,需要适当地施肥以补充大树所需的养分。
但是,在施肥过程中也要注意适量适时,不要过度施肥,否则可能会对树木的生长造成影响。
2.修剪控制:移植后,大树的生长可能会比较迟缓,需要进行适当的修剪控制。
如何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的相关技术要点关于如何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的相关技术要点-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和园林事业高速发展。
树木是一种具有生命的园林造景材料,园林植物品种对栽植季节、肥料、土壤以及培育方法等都具有不同的要求。
如果不了解树木移植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再容易成活的植物品种,也会移植失败。
所以,只有掌握了合理的方法,大树移植后才更容易适应新的自然环境,实现预期目的。
移植的大树,通常是指树干胸径20cm以上的乔木。
由于其体量大、移植成本重(高)、影响因素多、技术要求高,因而有一定的难度。
遵循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在保留大树的形态和主要枝叶的前提下,确保大树移植成活,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一、大树移植必须遵循其生命机理大树移植较常规园林苗木成活困难,原因很多。
首先,有些大树年龄大,阶段发育老,在挖掘和栽植过程中,损伤的根系恢复慢,新根发生能力差。
再者,为使其尽早发挥绿化效果和保持其原有优美形态,又不能进行过多的修剪,大树移植时土球所带吸收根很少,难以尽快建立地上与地下的水分平衡。
另外,由于大树体形大,带土球重,起吊、搬运难度大、易造成树皮受损,或多或少影响植株生长恢复。
大树移植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一是近似生境原则。
树木的生态环境是一个综合的整体,主要指光、气、热等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
移植后的生境优于原生生境,移植成功率就高;如果移植后的生境与原生生境差异太大,移植成功率会比较低。
因此,定植地生境最好与原植地类似,原植地和定植地的土壤条件差异大的,要根据测定结果改善定植地的土壤条件。
二是树势平衡原理。
树势平衡是指树木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必须保持平衡。
移植大树时,要根据根系的分布情况和受伤情况,对地上部分进行修剪。
如果地上部分所留比例超过地下部分所留部分,就要通过人工修剪弥补这种不平衡性。
二、移植前先了解大树的生长特性知道大树的生长特性非常重要,移植就可以对症下药。
这是掌握移植大树的第一步,如果知道将要移植的大树的习性,移植成活率就能提高。
提高移栽成活率的方法1、根系蘸浆法对于小苗木,挖出后无论裸根或带土球立即蘸混有生根剂的泥浆,是提高保活率的重要措施;对于大冠苗木,在树坑内加水搅拌形成泥浆,再将移栽的树根部分放入并与泥浆充分黏合,避免了悬根,可有效防树死亡。
2、浅栽高培土法树木适当深栽(以原先栽植的根部泥土痕迹为参照深度),有利于保活,但成活后因根系的呼吸容易受抑而生长力不强,不利于苗木生长;树木适当浅栽,不利于保活,但成活后因根系呼吸通畅而生长速度较快。
先浅栽后高培土的方法弥补了以上栽植方法的缺陷与弊端。
具体方法为:栽种时进行高培土,树木成活后将高培的土除去便可。
3、改进浇水方法传统的浇水方法是从树栽植方向自上往下浇,从外往里浇。
第1次容易浇透,若土壤过粘的话容易形成板结,第2次浇水就很难浇透,导致树木吃水不透死亡。
改进的浇水方法为“从下往上浇,从里往外浇”。
具体做法是:在塑料水管头部接上长约1m左右的硬质水管喷枪,向下插入土层深处浇水,在浇水时间没有延长的情况下并能够彻底浇透。
4、树干保湿法主要有裹薄膜和缠草绳2种方法,浇水结合喷干均可有效保护树干丧失水分,维持树体水分平衡。
5、伤口涂抹剂的使用伤口涂抹剂大多是以农用凡士林为主要原料,搭配消毒剂、渗透剂、表面活性剂等成分制作的一种膏剂,另外还有白漆、红漆、蜡封、泥封(掺杀菌剂如百菌清、多菌灵等)。
伤口涂抹剂主要用于大树,主干、主枝被截除后伤口过大,使用该剂既可有效防止伤口感染,又能有效防止水分过量蒸发。
6、树体吊瓶的使用为树木“输液”对于古树复壮意义重大,对于普通的大树移栽保活也有其特有作用。
在树干上打孔后,吊瓶所“输”向树体的液体包含了树木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调节剂,特别是其所含的调节剂对于增强树体的抗逆性有着较好的作用。
7、抗蒸腾剂的使用常见抗蒸腾剂有2种抗蒸腾原理:(1)半透膜型。
如几丁质,喷施在植物表面后,形成一层半透膜,氧气可以通过而二氧化碳和水不能通过。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在膜内聚集,使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相对下降,这种高二氧化碳低氧的环境,抑制了植物的呼吸作用,阻止了可溶性糖等呼吸基质的降解,减缓了植物的营养成分下降和水分的蒸发。
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作者:周玉华耿长明王向阳等
来源:《现代园艺》2015年第17期
摘要:顺应大树生长需要,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树木提供适宜环境,对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有很大意义。
关键词:大树;移植;成活率;技术
1 大树移植前的准备工作
1.1 树木选择一般应按照下列要求选择移植的大树。
①能适应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做到适地适树。
②形态特征合乎景观要求,做到树冠丰满,树姿优美,观赏价值高。
③选择幼、壮龄大树。
已衰老的大树移植后不易恢复健康,短期内易失去观赏价值,不宜选用。
④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⑤原环境条件型,适宜挖掘、吊装和运输操作;土壤不易松散,能成形。
1.2 缩根处理一般是在移植前1~2年的春季或秋季,以树干为中心,
2.5~3倍胸径为半径划一个圆或方形,外挖30~40cm宽的沟(其深度则视根系分布而定,一般为60~
80cm),须根及细根应齐平内壁切断,遇大根环剥根皮5~10cm,喷1000mg/kg生根剂,然后用活土(最好是沙壤土或壤土)填平,分层踩实,定期浇水。
1.3 多次移植较为名贵和较难移植的树木,或距离较远的地方,还可采用5~8年的时间就近多次移植的方法,或逐步向移植地过渡移植的办法,以进一步促进须根发展和适应定植地环境,确保成活后,再行定植。
1.4 平衡修剪对落叶树和再生能力强的常绿阔叶树(如香樟),可进行适当的树冠修剪;银杏大树以疏为主,截为辅,不伤主尖;而对常绿针叶树和再生能力弱的常绿阔叶树(如广玉兰),可适当疏枝打叶,但绝不可断头。
修剪尽量以保持树木原有树形为原则,剪口立即刷截口封闭剂或愈伤涂膜剂。
1.5 定向在树干上标出南北方向,使其在移植时仍能保持它按原方位栽下,以满足它对蔽荫及阳光的要求;同时,树木长期在地球这个大磁场的作用下,植物细胞也有着一定的磁极性方位,维持树木原有方位有利于植物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
2 大树移植技术
2.1 移植时间“种树无时,勿使树知”,树木感觉麻痹之时,就是移植最佳时机。
北方地区以春季树枝发芽前,即清明前后为最佳,南方地区以秋末初冬栽植为宜。
2.2 起刨与包装为了保证成活率,苗木的移栽均应尽量带土球,土球直径按树干胸径的8~10倍为标准,珍贵品种、古树名木或反季节移植土球直径应视需要放大一个规格。
裸根移植时挖掘下锹范围比土球苗要大一个规格,尽量保留侧根和须根、心土,并在根部涂刷加有萘乙酸、2,4-二氯苯酚代乙酸等生根剂的泥浆。
为了防止在装运过程中散坨,要在起刨前浇水,刨出后要进行整坨并用浸过水的草绳缠坨,要缠紧缠严,缠到以不见土为度。
粗根必须用锋利的手锯或枝剪切断,并用0.2%~0.5%的高锰酸钾涂抹伤口;树干要用草绳捆绑,可减少树体水分的散失,有助于水分的平衡,同时防止日灼;树冠要进行束扎防受伤。
2.3 运输运输过程中带土移植的大树要保护好土球,不使破碎散开,同时要防止树皮和枝条受损伤。
长途运输要注意保湿。
2.4 定植穴挖掘应根据设计要求定点、定树、定位。
穴的直径要比土球大80cm,深度加深20~30cm。
若移植特大树或移植地土质较差,种植穴就要加深加大。
在雨水多、土壤粘排水不良的绿地应做地下排水设施。
2.5 栽植裸根移植的,将大树移放于栽植坑内,找准朝向扶正栽直,填土夯实。
带坨移植的,可在拆除包装后往土球立面上喷1000mg/kg生根粉,使其渗入土球中,栽前先往坑中灌水到坑深的3/4,然后加入表层土,用锹搅拌成浆糊状,再将带坨大树用吊车吊入树坑,按定位标记找准朝向,并将树体扶直。
大树入坑后要停放十几分钟,让泥浆浸入在装运过程中可能散裂的土坨裂缝中,让浆水浸入土坨,进行封土。
用木杆支撑,做好较大的树盘。
3 定植后的养护
3.1 浇水栽后要立即浇1次透水。
采取小水慢浇方法,隔2~3d后浇第2次水,隔1周后浇第3次水,以后视土壤干湿情况酌情浇水。
但夏季必须保证每10~15d浇水1次。
3.2 树干包扎为防止水分蒸腾过大,可用草绳将树干全部包扎起来。
每天早晚对树冠喷水1次,不可喷水时间过长或水滴过大,以免水分大量落入土壤,造成土壤过湿而影响根系呼吸。
3.3 树盘覆膜在平整好的围堰内用塑料薄膜将树盘盖严,用细土压实,做到不透风,可提高地温,促进生根。
时间为3月末~5月末。
3.4 喷洒药剂用500~600倍蒸腾抑制剂喷洒树木叶片,防止水分过度蒸发。
高分子膜物理制剂,3~5天1次,遇雨补喷;生物化学制剂,可关闭气孔。
3.5 挂吊瓶在树木不同方位分别悬挂几个输液瓶,内置清水。
用锥子以45°角斜向下钻入木质部作输液孔,18~20滴/min,连续1~3周。
3.6 搭棚遮荫夏季应搭建荫棚以防过强日晒。
3.7 地面处理在栽后浇完第3次水后,撤除浇水土埂及地膜,并将土壤堆积到树下成小丘状,以后经常疏松树下土壤,改善土壤的通透性。
3.8 施肥树木成活进入正常生长状况后,应追加肥质较为淡薄的肥料。
施肥工作应在多日未雨、土壤干燥、并经松土除草后进行。
3.9 其它养护包括病虫害的防治、加装围栏、抹芽、及时摘除花序和衰叶、剪除死枝等。
(收稿:2015-05-20)
参考文献:
[1]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工程分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古建筑施工分会.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32-176.
[2]邹原东.园林绿化设计与施工图文详解[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136-143.
作者简介:周玉华(1970-),男,园艺工程师,多年来一直从事森(园)林苗木的繁育培养、森林经营管理、园林绿化等技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