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水和硬水教学设计课题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8
初中化学软水和硬水教案
主题:软水和硬水的区别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软水和硬水的区别,了解它们的性质以及对生活的影响。
一、引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家里的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有什么表现?
2. 展示两种水的实验现象:软水和硬水的清洗实验对比效果
二、概念讲解(10分钟)
1. 软水和硬水的定义
2. 软水和硬水的主要成分
3. 软水和硬水的对生活的影响
三、实践操作(15分钟)
1. 实验一:软水和硬水的清洗效果对比
2. 实验二:使用肥皂在软水和硬水中的起泡性对比
四、讨论(10分钟)
1. 学生结合实验结果,讨论软水和硬水对生活的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用水情况,探讨软水和硬水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总结(5分钟)
1. 回顾软水和硬水的定义及特点
2. 引导学生总结软水和硬水的优缺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完成作业:小组合作写一份关于软水和硬水的实验报告
2. 预习:下节课将学习水的净化方法
七、反馈(5分钟)
1. 学生回答问题:什么是软水和硬水?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2. 教师评价并纠正学生答案,鼓励学生学习更多化学知识。
初中化学实验鉴别硬水和软水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鉴别硬水和软水的特点,加深对硬水和软水的理解。
实验原理:硬水是指含有较高浓度的钙、镁离子的水,软水则是指含有较低浓度的钙、镁
离子的水。
硬水在使用过程中会导致水垢的产生,而软水则对皮肤和家电设备更有益。
实验材料:硬水样品、软水样品、石碱试剂和柠檬酸试剂。
实验步骤:
1. 取两个试管,分别倒入硬水样品和软水样品。
2. 向硬水样品中滴加石碱试剂,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同时向软水样品中滴加石碱试剂,
对比观察两者之间的异同。
3. 分别向硬水样品和软水样品中滴加柠檬酸试剂,观察是否有气体生成。
实验结果分析:
1. 如果向硬水样品中滴加石碱试剂,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该水样为硬水。
而软
水样品中滴加石碱试剂后无明显变化。
2. 当向硬水样品和软水样品中滴加柠檬酸试剂时,硬水样品中可能会产生气泡,而软水样
品中则没有气泡生成。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根据硬水和软水在与试剂反应时的不同表现来进行鉴别,从而更深入地了解硬水和软水的特点及对人体和设备造成的影响。
九年级化学教案:软水和硬水
九年级化学教案:软水和硬水
软水和硬水
看见这个题目, 觉得奇怪吗? 水是流体, 又何有软硬
之分呢? 其实这里所指的软和硬, 是就溶于水中钙离子和
镁离子的含量而定。
硬水有多于百万分之二百五十的钙离子和镁离子, 而软水则含少于百万分之一百。
硬水的形成是由于雨水溶入了石中所含的钙和镁的化
合物:
CaCO3 + CO2 + H2O -> Ca2+ + 2HCO3-
MgCO3. CaCO3 + 2CO2 + 2H2O -> Ca2+ + Mg2+ + 4 HCO3- 此外, 硬水可以分为暂时硬水及永久硬水, 暂时硬水
在煮沸后可以变成软水:
2HCO3- -> CO2 + CO32- + H2O
CO32- + Ca2+ -> CaCO3 (s)
CO32- + Mg2+ -> MgCO3 (s)
碳酸钙和碳酸镁是不可被水所溶解的, 茶壶里的茶垢
亦是由此而来, 故极难清洗。
香港所供应的食水已是软水, 故我们不用使用离子交换器 (ion exchangers) 去处理清洁或加热用水中的铁、钙及镁质。
硬水与浮渣(scum)
中四以上的同学看见硬水这个词定必想浮渣,这个在洗洁剂一课中学到的生字。
难道水中的矿物真的如此一事无。
第二单元硬水软化-苏教版选修化学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理解硬水的危害;2.了解什么是硬度,学习硬度的测定方法;3.熟悉硬水的软化方法,能够应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硬水;4.掌握硬水软化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硬度的概念及测定方法;2.离子交换树脂的原理及应用。
难点:1.离子交换树脂的原理及其应用;2.硬水软化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基本过程第一课时:硬水与软水1. 硬水与软水的概念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难以去除的碳酸盐或硫酸盐的水,而软水则是指没有或含有少量可溶性盐的水。
2. 硬水的危害硬水不仅影响饮用水的口感和质量,还会导致管道、锅具等设备的结垢和损坏,影响生活和生产。
第二课时:硬度的测定1. 硬度的概念硬度是指水中可溶性钙、镁离子的含量,通常用mg/L表示。
2. 硬度的测定方法测量硬度的方法有滴定法、分光光度法等,其中滴定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第三课时:硬水的软化方法1. 硬水的软化方法硬水的软化方法主要有两种:煮沸法和离子交换法。
其中离子交换法是应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
2. 离子交换树脂的原理及应用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能够去除水中钙、镁等离子的高分子吸附剂,其原理是通过静电作用将正负电荷相反的离子交换实现去除水中的硬度离子。
第四课时:硬水软化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 硬水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硬水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饮用和生活,还会导致加热设备结垢和损坏,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
2. 硬水软化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硬水软化技术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饮用水净化、游泳池水处理、锅炉水处理等。
四、教学工具和方法工具:1.离子交换树脂;2.测定硬度的试剂和仪器。
方法:1.讲授;2.实验。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习和实验,学生能够理解硬水与软水的概念,掌握硬度的测定方法和离子交换树脂的原理及应用,了解硬水软化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硬水和软水》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2.了解硬水的危害
3.了解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展示水垢的图片,引入课题。
2.知识点一:硬水和软水的概念
⑴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⑵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3.知识点二:区分硬水和软水
播放视频:鉴别硬水和软水
结论:产生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
产生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
4.知识点三:硬水的危害
⑴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净衣物,还会使衣服变硬
⑵锅炉用水硬度高,结水垢后用,容易爆发,危险
⑶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人体健康
5.知识点四:硬水软化方法
⑴生活中:煮沸
⑵实验室:蒸馏法〔播放视频----实验室蒸馏法〕
三、总结
2.知道硬水易生水垢,有危害
3.硬水可通过煮沸、蒸馏等方法转化为软水
四、课堂练习
肥皂水进行鉴别
煮沸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以下有关水的说法
正确的选项是〔 C 〕
D.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硬水软化与海水淡化》教案【知识回顾】如何测定溶液的PH?什么是渗析,渗析的原理是什么?【知识学习】一、水的硬度1. 水的硬度是由什么引起的?如何定义水的硬度?2. 硬水与软水如何划分?何为暂时硬度?何为永久硬度?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 硬水与软水如何定性用实验区分?暂时硬水的危害有哪些?4. 硬水软化的方法有哪些?请尝试用药剂软化法处理硬水,体会加入药剂的量的控制5. 离子交换法的化学原理是什么?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利用磺化酶法处理硬水,硬水的成分有何变化?如何使磺化酶再生,利用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溶液的PH如何变化?连用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氢氧根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得到蒸馏水,在运用时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习题巩固】1. 检验水是否为硬水的简便方法是A: 加入BaCl2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B: 将水加热煮沸,看是否有沉淀生成C: 加入NaOH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D: 加入少量肥皂水,看是否有沉淀生成2. 暂时硬水和永久硬水的主要区别在于A: 含Ca2+、Mg2+的多少B: 含Cl-、SO42-的多少C: 含HCO3-还是SO42-、Cl- D: 含HCO3-的多少3. 水壶里水垢的主要成分是A: CaCO3、Ca(OH)2 B: Ca(OH)2、Mg(OH)2C: CaCO3、MgCO3 D: CaCO3、Mg(OH)24. 有关离子交换法使硬水软化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磺化煤能降低水中Ca2+,Mg2+,SO42-和Cl-离子浓度;B: 经磺化煤软化处理后的水中[Na+]增大;C: 磺化煤使硬水软化及磺化煤的再生,这两种操作可以在同一支离子交换柱中同时进行;D: 失去软化硬水能力的磺化煤,不可能再恢复它的软化能力。
5. 用石灰纯碱法软化硬水时,加入石灰的作用是A: 只能降低水的永久硬度B: 能同时除去水的永久硬度和暂时硬度C: 可把部分Ca2+所形成的硬度转化为Mg2+硬度;D: 可把部分Mg2+所形成的硬度转化为Ca2+硬度。
硬水和软水的再探究【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复习硬水和软水有关知识,要求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前提下,结合课前微课资料,以实验的方法来对硬水和软水的再探究:硬水有好处吗?洗衣粉能否鉴别硬水和软水?煮沸一定可以使硬水软化吗?所有的问题都要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来感知,让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凡事都要一分为二的来分析,实验是检验科学理论的唯一标准,从而达到学以至用的教学目的。
本课以实验探究的方式贯彻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巩固和加强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增强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掌握技能和增强能力的教学目的,更要让他们感知质疑是创新的起点,一切科学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
【教学主体的分析】本课的教学主体是农村初中的学生,有关硬水和软水的有关内容已经学过,但课堂上教师传授该部分内容,大概只有十几分钟,受课本内容约束,学生也有这样的思维定式:硬水对人都是有害的,生活中硬水都能通过煮沸来转化为软水,有关硬水和软水的探究实验根据老师提示内容和启发以及学生掌握的一些实验操作技能作为基础,适度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估计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但由于是借班上课,师生间不熟悉,彼此也不了解,或许教师启而不发,或许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不足,学生的放不开等等这样潜在的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本堂课的败笔,因此,如何创设情境,教师是否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拉近师生间距离是本堂课的关键。
【教学思路的分析】课前6分钟左右的微课,先复习旧知,结合微课中拓展性课题和央视节目来走近课堂,通过地图了解北方和南方的水质的硬度情况,然后设疑:南方人到北方旅游或走亲戚,为什么有人水土不服?接着播放优美的音乐并结合“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的微视频加以巩固旧知,为随后进行的实验探究做好铺垫,接着分组实验来探究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洗衣粉水能否鉴别,针对学生实验当中生成问题,让学生提出疑问再解答,接着引申提出新的问题:生活中煮沸是否一定能使硬水软化?让学生再次探究得出结论,并通过学生的交流,增强科学探究的意识。
软水和硬水_九年级化学教案_模板软水和硬水看见这个题目, 觉得奇怪吗? 水是流体, 又何有软硬之分呢? 其实这里所指的软和硬, 是就溶于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而定。
硬水有多于百万分之二百五十的钙离子和镁离子, 而软水则含少于百万分之一百。
硬水的形成是由于雨水溶入了石中所含的钙和镁的化合物:CaCO3 + CO2 + H2O -> Ca2+ + 2HCO3-MgCO3.CaCO3 + 2CO2 + 2H2O -> Ca2+ + Mg2+ + 4 HCO3-此外, 硬水可以分为暂时硬水及永久硬水, 暂时硬水在煮沸后可以变成软水:2HCO3- -> CO2 + CO32- + H2OCO32- + Ca2+ -> CaCO3 (s)CO32- + Mg2+ -> MgCO3 (s)碳酸钙和碳酸镁是不可被水所溶解的, 茶壶里的茶垢亦是由此而来, 故极难清洗。
香港所供应的食水已是软水, 故我们不用使用离子交换器(ion exchangers) 去处理清洁或加热用水中的铁、钙及镁质。
硬水与浮渣(scum)中四以上的同学看见硬水这个词定必想浮渣,这个在洗洁剂一课中学到的生字。
难道水中的矿物真的如此一事无成? 其实它们对我们身体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份美国的医学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Society) 就曾经报导过亨利‧史路特博士(Dr Henry Schroeder) 的发现--- 有硬水供应的地区比没有硬水供应的地区的死亡率低。
无论如何, 我们亦不应服食过量, 以免重蹈以往服食过量维生素A及C的覆辙。
矿泉水这种饮料就是一样矿物含量特高的硬水(多于百万分之五百), 顾名思义, 是从矿泉而来的水--- 雨水流进石层, 溶入各种的矿物, 再积蓄而成。
而碳化的矿泉水都从自然而生的, 含碳酸盐的石头如石灰石) 溶于水中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