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制药论文
- 格式:docx
- 大小:15.22 KB
- 文档页数:8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摘要:生物制药作为现代医药领域的重要分支,正以其独特的优势为人类健康带来新的希望。
本文通过对生物制药的原理、技术、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综合分析,旨在深入探讨这一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生物制药在全球医药市场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它以生物技术为基础,利用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来生产药物,为治疗各种疾病提供了更精准、更有效的手段。
二、生物制药的原理和技术(一)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是生物制药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对基因的重组和改造,科学家能够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或多肽类药物。
例如,胰岛素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一种重要药物,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二)细胞工程技术细胞工程包括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等技术。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大规模生产生物活性物质,如单克隆抗体。
细胞融合技术则有助于创造新的细胞株,用于药物的研发和生产。
(三)发酵工程技术发酵工程在生物制药中用于微生物药物的生产。
通过优化发酵条件,提高微生物的代谢能力,从而获得高产量、高质量的药物。
(四)蛋白质工程技术蛋白质工程可以对天然蛋白质进行改造,以改善其药物性能,如提高稳定性、增强药效等。
三、生物制药的应用领域(一)肿瘤治疗生物制药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
例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显著提高了癌症患者的生存率。
(二)心血管疾病治疗一些生物制药产品,如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溶解血栓,挽救患者生命。
(三)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等,生物制药中的单克隆抗体药物能够特异性地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传染病防治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生物制药也有着出色的表现。
例如,疫苗的研发和生产就是生物制药的重要应用之一,有效预防了多种传染病的传播。
四、生物制药面临的挑战(一)技术难题尽管生物制药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有待解决。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生物制药毕业论文生物制药是一门结合生物学和制药学的学科,旨在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开发和生产药物。
在当今医药领域的快速发展中,生物制药作为一种前沿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生物制药领域的研究现状、挑战和前景。
第一部分:生物制药的研究现状生物制药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培养等多个方面。
其中,基因工程是生物制药研究的核心。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可以将目标基因导入到宿主细胞中,并使其产生所需的蛋白质。
这种方法在生产重组蛋白药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如重组胰岛素、重组人生长激素等。
另外,蛋白质工程也是生物制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蛋白质工程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使其具有更好的药理特性。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改善药物的稳定性、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细胞培养是生物制药研究中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用于大规模生产蛋白质药物。
通过培养细胞株,使其产生目标蛋白质,并利用生物反应器进行大规模生产。
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药物的产量,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为生物制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二部分:生物制药面临的挑战尽管生物制药在医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生物制药的研发周期较长,投入的成本较高。
由于生物制药的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临床试验,所需的时间和资金较多。
这对于一些中小型制药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其次,生物制药的质量控制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生物制药的生产过程较为复杂,其中包含了多个环节,如基因克隆、蛋白质表达、纯化等。
每个环节都可能对药物的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如何确保药物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部分:生物制药的前景尽管生物制药面临一些挑战,但其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随着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制药的研究和生产将更加高效和精确。
此外,随着人们对生物制药的需求不断增加,生物制药市场也将不断扩大。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精选多篇)第一篇:生物制药论文生物制药论文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研究进展冯小雨(陕西理工学院生物学院生物科学071班,陕西汉中 723001)指导教师:冯自立[摘要]简要评述了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的药用蛋白种类和表达系统,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基本方法、应用研究等。
尽管目前植物作为药用蛋白的生物反应器受到诸多因素限制,优点与问题并存,但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是植物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转基因植物;药用蛋白;生物反应器引言传统的生物医药基因工程常利用动物病毒、细菌、酵母等为生物反应器进行药用蛋白的生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细菌细胞不能进行许多病毒蛋白质的转录后的修饰作用,不利于蛋白质的正确折叠,导致其免疫性通常较弱;酵母菌对有些蛋白质的过分糖基化可能影响针对特定蛋白质的免疫反应,妨碍着酵母菌在一些疫苗生产中的应用;多数动物培养系统表达水平低,需要昂贵的生长培养基,且培养基需要特殊处理,因此疫苗成本很高,限制了其商品化应用。
利用转基因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把外源基因导入植物核基因组或叶绿体基因组中可以生产出在医学上有生物活性的药用蛋白,且可以克服其他反应系统的缺陷,成为药用蛋白生产的又一新途径。
1问题的提出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最初是建立在结构简单的微生物,尤其是大肠杆菌的基础之上的,最初都以大肠杆菌为受体表达外源蛋白,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思路出自偶然。
八十年代末,比利时pgs公司的科学家将一个神经肽(enkephalin,脑啡肽)编码基因转入烟草中表达,用意在于让瘾君子们不用抽烟,只需拿烟叶闻一闻或放在口中嚼一嚼即可过烟瘾,以此减少尼古丁对人体的危害及减少空气污染。
他们把这个小肽基因两端设计了两个蛋白酶的酶切位点,将改造后的基因串联导入烟草细胞并成功获得再生植株,结果小肽以多聚体的形式表达存在,用胰蛋白酶和羧肽酶作用后获得了神经肽,每粒种子在200nmol,然而,他们的目的最终没能达到,因为神经肽要经血液运输而起作用,在口腔及消化道内会被降解掉,但他们却意外地找到了一条转基植物生产神经肽的途径,引起人们对此领域的关注。
生物技术在制药中的运用2900字生物技术也将在中西药物的研制以及融合还有生产中的大部分环节得到广泛的应用,以下为大家搜集了一篇关于生物技术在制药中的运用探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1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生物工程)的理念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也被人们称作为生物工程,以现代生命科学为核心基础,结合其他类别的基础科学,并采用极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根据计划,对生物体进行改造或者是加工生物原料,进而生产人们所需要的产品。
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利用动植物体以及微生物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并生产处相关产品,为社会服务。
其主要分成现代生物技术以及发酵技术两大类别。
生物技术可以说是,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和相关科学融合的产物,以DNA重组技术为根本,并包括了细胞工程、生化工程以及微生物工程和生物制品等。
2生物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2.1细胞工程制药就目前我国的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来讲,有关于细胞工程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以及范围,通常认为,细胞工程就是根据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原理,并采用细胞的培养技术,对细胞进行水平的遗传操作。
细胞工程大致上可以分为细胞质工程以及染色体工程和细胞融合工程这三种。
而归根结底,细胞工程就是利用动物以及植物的细胞培养进而生产药物的技术。
例如,利用动物细胞培养可身缠人类生理活性因子以及疫苗和单克隆抗体等产品;再如利用植物细胞培养可以大量的生产经济价值极高的植物有效成分,提取药材精华,也可以生产人类活性因子以及疫苗等重新组合DNA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植物细胞培养并不会受到客观的地理以及环境的影响,次级代谢的产物在产量上比较高。
例如,人身皂苷在该组织培养中含量占干重的27%,而全株只有可怜的1.5%.现在不少药用植物,如三七和人参等的培养已经有了系统化的研究,并且充分优化了培养条件。
值得庆贺的是人参细胞培养物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相比于种植人参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探讨制药工程中的生物技术应用分析论文探讨制药工程中的生物技术应用分析论文1 生物技术的概述1.1 生物技术的含义和具体分类我国的生物技术最早产生于上个世纪70 年代,它是基础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相结合的产物,主要是依据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为根据,与化工、机械和计算机等现代先进技术相结合,通过把握制药业的特点,制造出一系列具有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产品。
从生物技术的产生到现在的总的发展状况来看,它已经在众多的领域到得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成效。
根据它的实际应用情况,可以把它分为五个方面,即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物反应器工程,这五个类型方面各有各的应用范围和应用特点,都是在制药业中具有独特优势的部分。
1.2 生物技术应用于制药业的原理分析生物技术在制药业中的应用主要是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设备的支持下,通过对各个微生物和微量元素进行不断的深化处理后,进而提取出对人们身体健康有益的成分。
它的应用基础主要根据微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为主的,利用生物体中各个组织和细胞变化的原理为中介,再配合以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对所要进行反应的细胞进行准确定位,最后利用各种手段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催化和变动。
从应用实践的角度来讲,生物技术在制药业中的应用是基因工程技术在得到高效发展后对微生物和微量元素以及其变化工程更加充分掌握的结果。
2 生物技术在制药业中的应用分析2.1 细胞工程方面在细胞工程方面的应用体现主要是通过对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的相关理论以及方法的引用,根据预先的设计蓝图,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在细胞的水平上进行遗传操作。
在该技术的支持下,制药行业可以研制出更多的具有更高实用价值的生物产品。
一般常见的生物产品主要有抗生素、抗体、菌苗以及疫苗等,特别是在疫苗的制造上,过去的方法主要是从动物组织中进行提取,这种方法较为浪费时间,且产量不高,但是在细胞工程技术下,可以大大的提高疫苗的上产效率,疫苗的作用也有了更大范围的应用,疫苗可以实现对多种病原菌进行全面的防御。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第一篇: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定义及历史生物技术药物制剂是指通过生物技术手段生产的药物制剂。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包括蛋白质药物、核酸药物、细胞疗法、基因疗法等。
与传统的化学合成药物相比,生物技术药物制剂具有精准靶向、高效、安全等特点,已成为当今药物研究和开发的重点和热点领域。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
1975年,美国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成功地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了第一种蛋白质药物——人胰岛素。
此后,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研究日益深入,并相继出现了一批著名药物,如年销售额过千亿美元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艾伦色胺(Aricept)、乐众抑制剂赛诺菲(Enbrel),用于治疗乳腺癌的赫赛汀(Herceptin)等。
如今,生物技术药物制剂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医药行业的一大风口。
为了实现生物技术药物制剂从实验室到市场、从医院到家庭的全过程管理,不断提高医药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各国纷纷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如美国FDA、欧盟EMA、中国FDA等均颁布了特殊管理办法、制药标准等相关规章制度,全面确保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虽然生物技术药物制剂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与传统药物相比,其研发投入成本较高,生产技术较复杂,制造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和不确定性等问题。
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和开发中,需要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优化管理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不断提高药物制剂的效能和质量水平,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的保障不断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种类及应用领域生物技术药物制剂主要包括蛋白质药物、核酸药物、细胞疗法和基因疗法等。
其中,蛋白质药物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类产品。
蛋白质药物是指人体内自然产生的一类蛋白质或改造后的蛋白质,通常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从真核细胞中表达并纯化得到的。
蛋白质药物具有结构相对复杂、分子量相对较大、具有特定的生物活性、具有高精准的靶向性等优点。
目前,临床上已经应用的蛋白质药物有多达百余种,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生物制药技术(5篇模版)第一篇:生物制药技术一名词解释基因治疗:将外来的基因导入细胞,用正常的基因置换病源基因或补充缺失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抗体:是指浆细胞分泌的能和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酶的半衰期:是指酶的活力降低到原来一半时所经过的时间。
微生物的转化:利用微生物细胞中的一种酶或多种酶将一种化合物转变成结构相关的另一种产物的生化技术。
生物制药:是指利用生物体或生物过程生产药物的技术。
二.填空1.药用酶的生产方法:1、提取法2、生物合成法3、化学合成法 2.1、酶的专一性: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 3.三:简答1利用构建基因文库法制取目的基因的步骤?答:制备基因组DNA → 用限制酶切割基因组DNA得许多片段→ 用同一酶消化载体→ 组成各种类型的重组DNA分子→ 将重组DNA分子转化受体细胞→筛选含有插入片段的重组体→ 在一个合适的表达系统中,所有的重组体分别表达→ 通过基因产物分析,得阳性重组体。
2.生物药物的特点?答:1、生物药物在医疗上具有药理活性高、针对性强、毒性低、副作用小、疗效可行及营养价值高等特点。
、生物药物多数是生物活性分子,分子大,组成、结构复杂,而且具有严格的空间构象,以维持其特定生理功能。
因此,生物药物具有化学性质与生物学性质都很不稳定,对环境因素敏感的特点。
3.胰岛素基因工程生产有哪两种形式?答:1.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把编码胰岛素的基因送到大肠杆菌细胞中去,造出能生产胰岛素的工程菌。
2.利用基因工程酵母细胞生产的人胰岛素,采用了诺和诺德的酶技术将重叠的单链蛋白质产品,转换成天然的双链人胰岛素。
4.蓝白斑的筛选原理?许多载体带有一个来自大肠杆菌的Lac操纵子DNA区段,其中含有β-半乳糖核苷酶基因(LacZ)的编码信息。
这一区段编码β-半乳糖苷酶N端的一个片段,而宿主细胞可编码β-半乳糖核苷酶C端部分片段,两者之间可以实现基因内互补(称为α互补),从而融为一体,形成具有酶学活力的蛋白质。
生物制药论文(6篇写作范例)生物技术产业普遍的复苏给我国生物制药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通过中外生物制药企业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资金融集、规范管理等各方面与国际水平均存在一定差距。
国外制药企业将会在产品研制、专利申请、药品生产以及销售流通等环节对并不强大的中国生物制药业造成冲击。
下面我们再通过以下生物制药论文来详细了解以下该领域的内容。
生物制药论文一题目:生物制药技术在制药工艺中的应用分析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生物制药技术开始在多个领域进行应用, 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特别是将生物制药技术应用于制药工艺领域中, 为我国制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文中从生物制药工艺概述入手, 分析了生物制药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 并进一步对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生物制药技术; 制药工艺; 冠心病; 基因; 神经性药物; 前景;生物制药技术在制药工艺中进行应用, 对人为类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虽然生物制药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 但其发展速度较快, 而且渗透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 其不仅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而且为制药工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 生物制药工艺概述当前生物制药工艺相较于传统生物制药技术具有更深的内涵, 一直以来传统制药思路都以人类对药物知识的了解及治疗经验为依据, 并运用化学方法来从天然或是人工合面资源中进行药物的提取, 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机性, 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的同时, 制药研究成果也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但现在生物制药工艺中, 以药物作用机理作为制药的重要理论基础, 主要以药物作用作为研究的目标, 并采用综合的科学研究方式来研究药物, 运用科学合理的制药工艺来加工出成熟的生物制药。
现代生物制药工艺有效的实现了对传统制药工艺的改善, 而且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生物制药工艺, 成为当前生物制药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生物技术制药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引言生物技术制药是指利用生物学和生化方法,通过重组DNA技术、发酵工程等手段,从生物体中提取、改造、合成具有药用价值的重要蛋白质、多肽、抗体等药物。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生物技术制药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本文将介绍生物技术制药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现状分析1.快速增长的市场规模生物技术制药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生物技术制药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80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2000亿美元左右,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
这一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人们对新药研发的不断需求和不断改进的研发技术。
2.技术创新的推动力生物技术制药领域的技术不断创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重组DNA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的出现,使得疾病的治疗方式更加精准和个体化,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副作用。
同时,技术的不断创新也降低了生物技术制药的生产成本,推动了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3.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在生物技术制药领域加大了支持力度。
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生物技术制药的研发和产业化。
政府的支持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也为企业的研发提供了政策环境上的支持,进一步推动了生物技术制药的发展。
发展前景展望1.新药研发方向的拓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技术制药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
目前,生物技术制药主要用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未来还有望在肿瘤治疗、精准医学等领域取得突破。
同时,生物技术制药也将更多地应用于农业领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制药技术的进一步突破生物技术制药的发展离不开制药技术的支持。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制药技术将更加高效、精准和可持续。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将使得制药更加个体化,针对患者的基因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3.国际合作的加强生物技术制药是一个高度复杂和专业化的领域,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和资源的共享。
未来,各国将加强合作,共同研发和推广生物技术制药产品。
生物制药技术论文两篇|生物制药论文现代生物制药技术是一项与制药产业结合极为密切的高新技术,不断为医药行业提供新产品、新剂型,为制药界开创一条崭新之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生物制药技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生物制药技术论文篇一生物制药技术分析[摘要]现代生物技术制药工业始于1971年,现已创造出35个重要治疗药物,我国在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生物技术制药产业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果。
但我国生物技术诊断试剂、酶工程、动植物细胞工程医药产品、现代生物技术支撑技术、后处理技术和制剂技术等方面与国外还存在差距。
其中不重视中试放大过程是影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生物制药技术中图分类号:TH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386-01生物技术药物(biotech drugs)或称生物药物(biopharmaceutics)是集生物学、医学、药学的先进技术为一体,以组合化学、药学基因(功能抗原学、生物信息学等高技术为依托,以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生物物理等基础学科的突破为后盾形成的产业。
现在,世界生物制药技术的产业化已进入投资收获期,生物技术药品已应用和渗透到医药、保健食品和日化产品等各个领域,尤其在新药研究、开发、生产和改造传统制药工业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生物制药产业已成为最活跃、进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科学家预测,生命科学到2015年会取得革命性进展。
这些进展可以帮助人类解决很多目前无法医治的疾病的治疗问题,彻底消除营养不良,改善食品的生产方式,消除各种污染,延长人类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社会安全和刑侦提供新的手段。
有些成果还可以帮助人类加速植物和动物的人工进化以及改善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等。
产生新的有机生命的研究也会取得进展。
1.生物制药现状目前生物制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1肿瘤在全世界肿瘤死亡率居首位,美国每年诊断为肿瘤的患者为100万,死于肿瘤者达54.7万。
生物制药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生物医药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制药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篇一:《生物芯片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生物制药毕业论文摘要【摘要】本文对生物芯片在医药研究中的主要应用进行综述,主要涉及生物芯片用于寻找药物作用靶点、药物筛选、药物作用机制、毒理学和疾病诊断几个方面,为生物芯片在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内容【关键词】生物芯片药物作用靶点生物芯片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需求应运而生的一项尖端技术,是融微电子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医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精密仪器等为一体的高度交叉的新技术[1-2]。
目前,生物芯片已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医学、药学、生命科学及其相关领域。
在医药研究中,生物芯片主要应用于寻找药物作用靶点、药物筛选、药物作用机制、毒理学和疾病诊断等几个方面。
1 生物芯片的定义、原理及分类生物芯片是指能快速并行处理多个生物样品并对其所包含的各种生物信息进行解析的微型器件,它的加工运用了微电子工业中十分成熟的光刻技术和微机电系统加工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只是由于所处理和分析的对象是生物样品,故称之为生物芯片[3]。
生物芯片是一类快速、高效、高通量的生物分析器件或集成化分析系统,其原理是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将大量探针固化于支持物的表面,再对杂交信号进行监测分析,就可得出该样品的相关信息[1,4]。
按照不同的标准,生物芯片有不同的分类。
根据性能不同分为2大类6种,即信息芯片和功能芯片,其中信息芯片根据载体材料的不同分为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细胞芯片和组织芯片;功能芯片根据结构和功能特点分为微流体芯片和芯片实验室。
还可根据基质材料不同分为尼龙膜芯片、硝酸纤维素膜芯片和陶瓷芯片等。
2 生物芯片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2.1 寻找药物作用靶点寻找药物作用靶点即在基因组范围内进行DNA序列测定和基因表达水平分析,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中找出少数最佳的药物作用靶点,进而筛选小分子药物。
制药业中生物工程技术的运用论文制药业中生物工程技术的运用论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工程技术作为一门由遗传学、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组成的综合性学科,在食品、化工、制药、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生物反应器等多类分支更是在制药行业中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利用相关生物工程技术手段制备的相应药品也为经济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世界制药行业的格局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1.生物工程技术的相关概念及其特点1.1生物工程技术的相关概念上世纪70年代,随着生物学与化学工程、计算机工程等学科的跨领域结合,生物工程这一新兴技术手段也逐渐得到了发展与推广,很多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手段产生的产品应运而生,逐渐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另外,在其他一些工业、农业技术领域,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有效的促进了其更好地发展。
总体而言,生物工程在细胞、基因、发酵、酶等工程领域和生物反应器方面有主要的技术应用。
下文将对其分别讨论。
1.2生物工程技术的相关特点及影响生物工程技术是现代新兴的高科技手段,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应用中表现出显着而突出的特征。
第一,作为一项生产技术和研究环境上都要求较高的新型技术手段,生物工程技术在应用范围上必然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无疑对该项技术的进一步扩展研发带来了显着的局限性。
第二,生物工程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较高,这是现代高新技术手段的共同特点。
于是,这也限定了部分中小型企业的相关技术研发。
第三,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背景不长,很多技术手段都尚未成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更多企业行业的投资参与,也影响了生物工程技术本身的发展。
2.生物工程技术在制药行业中的相关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在制药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为制药市场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2.1细胞工程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在分子及细胞生物学的相关理论技术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以某种设计方案为依托,在对细胞及相关组织进行规模性的培养后,我们便可以在细胞层面上进行相应的技术操作,这就是细胞工程的基本内容。
文章一:生物制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生物制药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或其产物为原料,通过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相关工程技术手段制造药品的技术体系,是21世纪的重要技术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生物制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生物制药技术的应用生物制药技术已经在肿瘤治疗、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肿瘤治疗方面,利用生物制药技术制造的单克隆抗体、生长因子和免疫调节剂等药物,对肿瘤的治疗有重要作用。
例如,曲妥珠单抗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可以与HER2受体结合,使得癌细胞死亡。
心血管疾病方面,丙型利钠肽、雷贝拉唑、阿司匹林等药品,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缓解了血管疾病,改善了心血管健康。
免疫系统疾病方面,利用生物制药技术制造的免疫调节剂,可以帮助免疫系统维持正常的功能,有效地缓解了多种免疫性疾病。
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生物制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涉及到了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组织工程等多个领域。
基因工程是生物制药技术的核心。
在基因工程技术的支持下,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改变基因的表达和转录,制造出多种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药物,例如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TNF-α受体融合蛋白、人血小板生成素等。
蛋白质工程是一种针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修改技术,可以增加蛋白质的稳定性和活性。
例如,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改变IL-2分子的构象,制造出了更加稳定的IL-2蛋白质药物,能够更好地对抗癌细胞和病原微生物。
细胞工程是一种涉及到工程细胞和生物材料,制造出更为复杂的生物制药品的技术。
例如,制造出通过启动细胞表面可进入肿瘤细胞并释放药物的纳米颗粒,可使肿瘤局部治疗药物的浓度更高。
组织工程是用人工方法制造出人体组织的技术。
例如,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制造出了人体骨骼、软骨组织等,可用于修复病人损伤的组织。
生物制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非常广泛,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生物技术制药论文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进展学校: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专业:生物工程姓名:李欣泽学号:30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进展摘要: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是动物细胞工程技术在制药行业方面的应用。
当前动物细胞工程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领域包括细胞融合技术、细胞器特别是细胞核移植技术、染色体改造技术、转基因动植物技术和细胞大量培养技术等方面⑷。
本文综合论述了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发展简史,研究近况和制造实例, 并在比基础上探讨了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
关键词: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细胞融合细胞大规模培养核移植21世纪,生物技术制药是制药行业的亮点,近25年来,世界生物技术工业飞速发展,创造了35种重要的治疗性生物技术药物。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是紧跟世界产业同步发展的。
2007年全球生物技术药物市场销售额己达到828亿美元。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组成三驾马车行驶在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大道的前列。
动物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的研究和应用中起关键作用,目前全世界生物技术药物中使用动物细胞工程生产的已超过80%,例如蛋白质、单克隆抗体、疫苗等。
所以对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现状动物细胞工程制药主要涉及细胞融合技术、细胞器移植尤其是核移植技术、染色体改造技术、转基因技术和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等。
1. 1细胞融合是用自然或人工的方法使两个或几个不同细胞融合为一个细胞的过程。
可用于产生新的物种或品系及产生单克隆抗体等。
在我国目前动物细胞工程的发展中,技术最成熟的当数细胞融合。
其中淋巴细胞杂交瘤在国内已普遍开展,并培育了许多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杂交瘤细胞株系,它们能分泌产生在诊断和治疗病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单克隆抗体。
如甲肝病毒单克隆抗体⑶、抗人IgM单克隆抗体⑷、肿瘤疫苗⑸等可用于治疗疾病;抗人结肠癌杂交瘤细胞系分泌的单克隆抗体⑹,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胞外区的单克隆抗体等⑺则对诊断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由于技术已趋成熟,目前许多单克隆抗体己经进入产业化的生产阶段。
1.2细胞核移植细胞核移植就是将一个动物的细胞核,移植到卵细胞中,并发育生长。
核移植技术可用于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生物反应器的制备。
其中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制是最为看好的一个转基因制药方向。
利用转基因动物乳腺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基因工程人类蛋白质药物⑹,其成本较微生物发酵、动物细胞培养生产基因工程药物大大降低。
但十几年来,显微注射技术一直是生产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唯一实用手段,由于它本身固有的缺点,使得乳腺生物反应器未能有长足的步。
基因打靶与核移植相结合很可能成为生产乳腺生物反应器更有效的途径,它在外源基因定点整合、消除位点效应、降低生产成本、节省时间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核移植技术在我国特别是培育鱼类新品种方面已有多年的研究基础。
目前我国在哺乳动物细胞核移植方面的研究也开展得很好,除了传统的胚胎细胞核移植外[9],体细胞克隆也在牛、山羊、小鼠等物种上均获得了成功。
如2000年6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后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只成年体细胞克隆山羊“元元”和第二只成年体细胞克隆山羊“阳阳”[10]。
另外,在利用转基因动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基因工程药物方面,上海人类遗传病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发育所、扬州大学、新疆畜牧科学院、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和解放军军需大学等都先后获得了可能有潜在生产人用药物蛋白价值的转基因动物。
1.3 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动物是指经人的有意干涉,通过实验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细胞中并稳定地整合到动物基因组中,且能遗传给子代的动物。
让动物成为制药工厂、创造人类急需的生物制品,这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
转基因动物的出现使得这一梦想正逐步成为现实。
在21世纪制药工业中,最具诱人前景的无疑是应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转基因药物。
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与以往的制药技术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哺乳动物生物反应器好比在动物身上建药厂。
动物的乳汁或者血液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目的基因的产品。
它的优越性还表现在产量高,易提纯,表达产物已经过充分修饰和加工,具有稳定的生物活性。
另外,作为生物反应器的转基因动物又可无限繁殖,故具有投资成本低、药物开发周期短和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可以说转基因动物的问世,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获得低成本、高活性和高表达的药物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
1.4 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培养是指离散的动物活细胞在体外人工条件下的生长、增殖的过程。
动物细胞培养开始于本世纪初。
1962年,其规模开始扩大,发展至今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和应用中广泛采用的技术方法,利用动物细胞培养生产具有重要医用价值的酶、生长因子、疫苗和单抗等,已成为医药生物高技术产业的重要部分[13]。
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的生物制品已占世界生物高技术产品市场份额的50%14]。
大量资料表明,生物技术药物是当前新药开发的重要领域,生物技术制药工业是下一个10年制药工业的重要新门类,期间将有数百种生物技术新药上市[15].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是生物技术制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目前,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水平的提高主要集中在培养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优化细胞培养环境、改变细胞特性、提高产品的产率与保证其质量上[16]。
二制造实例如今,利用动物细胞生产的生物制品已日益增多。
美国自1996年以来批准的33个产品中有25个是用动物细胞生产的。
下面就几个在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产品进行介绍。
2.1 类淋巴细胞干扰素类淋巴细胞干扰素是由一株从Burkitt 淋巴瘤的患者获取Namalva细胞生产的干扰素,它含80%左右的IFN- a,20%左右的IFN- B。
该干扰素首先由英国的Wellcome公司的Fante和Finter等开发成功,并扩大至8000L 罐生产。
该产品1986年先在英国获准进入市场,商品名为“Wellferon ”。
1999年Wellferon 获美国FDA批准进入美国。
该干扰素获准生产在动物细胞发展技术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因为这是第一个获准用肿瘤细胞系生产的人用药品。
2.2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据不完全统计,各种血栓病已成为许多国家人口死亡和致残的第一位原因。
我国患各种血栓病的患者估计在1300万以上。
对于血栓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目前主要的疗法仍是溶血栓法。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做为第二代特异性的溶栓药于1987年被FDA批准上市。
它是由美国Genetich公司用CHO细胞表达的,也是第一个用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生产的基因工程产品。
2.3 尿激酶原作为第二代的又一个特异性的溶栓药,单链尿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一尿激酶原目前在许多国家进行临床川期试验,估计不久即可上市。
在国内,南京大学是用大肠杆菌表达的,而军事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则是用CHO 细胞表达的,目前正和天津天士力公司一起进行试验。
尿激酶原是一种碱性蛋白,具有特异的溶血栓作用,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4 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又称血细胞生成素、红细胞刺激因子,是一种酸性糖蛋白,是第一个被发现并批准应用于临床的造血生长因子,也是迄今为止产值最高的基因工程产品。
它主要用于多种贫血,包括慢性肾衰性贫血、恶性肿瘤放疗和化疗引起的贫血等。
由于该药的用量很小,因此有的单位仍采用传统的转瓶生产工艺。
也有单位为了达到高产目的,采用了固定化灌流培养的生产工艺。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是从疫苗开始的,迄今已有悠久的历史。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中目前运用的主要手段有:细胞融合、核移植、转基因动物、细胞培养等。
随着细胞工程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必能开发出更具有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手段。
目前已研发的细胞产品实例主要有类淋巴细胞干扰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原,促红细胞生成素,凝血因子毗,乙型肝炎疫苗。
随着继续深入的研究,更多的不同结构的细胞产品将应用于临床。
动物细胞工程不仅可大量工业生产天然稀有的药物,而且其产品具有高效性和对疾病鲜明的针对性。
因而,动物细胞工程药物的发展必将给制药工业带来一次革命性飞跃,在人类的医疗保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现代生物技术之一的细胞工程技术在近半个世纪来突飞猛进,并已在医药领域取得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如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形成的杂交瘤细胞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并显示出独特的疗效,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随着细胞工程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它的前景及其产生的影响将会日益地显示出来。
参考文献[1] 李刚,刘鹏,刘诚迅等•我国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2,8,19(4):278.[2] 唐祖明,郑纪山,肖中党等.甲肝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与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0(5):21.[3] 姚彩霞,李沪霞.抗人Ig M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脾内免疫建立抗人Ig M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8 年,26(1):66.[4] 刘彦君,王皓,卫立辛等.人肝癌细胞与自体激活B淋巴细胞融合制备肿瘤疫苗[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8,19 (6):507.[5] 张京航,贺武.抗人结肠癌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及单克隆抗体特性研究[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97,13 (2):25.[6] 杨学辉,刘彦信,陈永春.重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胞外区蛋白的纯化及单抗的制备[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0,21 (4):196.[7] 谭晓红,杨晓,程萱等.核移植技术生产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J].生物工程进展,2000,20 (6):46.[8] 韩建永,常万存,桑润滋等.家兔胚胎细胞核移植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23(2):1.[9] 王玉阁,邹贤刚,成国祥等.由胎儿成纤维细胞而来的克隆山羊(Capra hircus). 科学通报,1999,44 (21):2319.[10] 林福玉,陈昭烈,刘红等.大规模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生物技术通报,1999,1:32.[11] 陈昭烈.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的凋亡[J]. 生物工程进展,1998,18(6):17-20.[12] 吴梧桐.下一个10年的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J]. 中国药学杂志,1999,34(1):3-6.[13] 邹寿长,李干祥,杨葆生等.大规模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研究,2001,5(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