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施工组织设计(修订讲解学习
- 格式:doc
- 大小:173.00 KB
- 文档页数:19
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综合说明第二节编制依据第二章施工技术方案第一节工程概括第二节施工技术方案第三章质量承诺及保证措施第一节质量管理第二节质量控制第三节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第四章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第一节文明施工第二节环境保护第五章工期承诺及保证措施第一节工期承诺第二节保证进度的组织措施第三节保证进度的管理措施第四节保证进度的材料供应措施第六章进度计划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第二节施工步骤制定原则第三节施工步骤第四节施工进度管理要点第五节施工进度计划表第七章劳动力安排和材料材料投放计划第一节劳动力用量计划第二节劳动力计划表第三节劳动力安排保证措施第八章施工现场的协调措施及项目管理人员配置第一节总体措施第二节与业主、监理的协调措施第三节与其他施工单位的配合第四节项目内部的协调管理措施第五节项目人员配置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综合说明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本着遵循我司“务实、守信、创新、追求完美、塑造装饰精品”的质量方针,根据国家有关政策与法规,根据设计图纸和建设单位要求,结合本工程性质、规模和各种客观条件,从经济技术和装饰效果、使用功能相统一的全局出发,做出的科学、合理的组织设计。
针对工程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在选用常规的施工方案基础上。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工技改革,降低成本,充分利用施工机械反设备,尽可能的推行工厂化施工,使消耗降到极限。
对现场合储、运输、供应、施工、生活设施作出规划和安排,使施工活动有计划地、有条不素地进行,达到优质、低耗、文明、高速的宗旨。
在施工期问,如设计发生变更或其它条件发生变化时,必须适当修改施工方案,以保证质量和工期的要求; 而因修改施工方案造成进度或其它方面的影响,应制定具体的补救措施。
第二节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云南茶马花街餐饮装饰设计施工图二、执行的主要规范及规定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2、《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13);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01);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0-2010);5、《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颁发)7、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施工组织设计》教案施工组织设计教案引言概述: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工程的整体规划、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施工过程的组织和管理等方面。
本教案旨在介绍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和实施步骤。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概念1.1 施工组织设计的定义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合理安排施工任务、组织施工流程以及配置施工资源的过程。
1.2 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工程按照计划有序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并在合理的时间和成本范围内完成。
1.3 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施工组织设计对于工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它能够合理分配资源,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风险,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2.1 综合考虑施工条件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人员条件、设备条件等各方面因素,以便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2.2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施工组织设计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条件,合理安排施工任务的顺序,确保施工过程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2.3 优化资源配置施工组织设计需要合理配置施工资源,包括人力、材料、设备等,以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和经济效益。
三、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3.1 工序分析法工序分析法是施工组织设计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分解和分析,确定每个工序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要求。
3.2 网络计划法网络计划法是一种用图形表示施工活动之间逻辑关系的方法。
通过构建网络图,可以清晰地展示施工活动的先后顺序和时间关系,帮助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3.3 模拟仿真法模拟仿真法是通过建立施工过程的数学模型,模拟施工活动的进行和资源的使用情况,评估不同施工方案的效果和可行性。
四、施工组织设计的步骤4.1 收集工程资料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工程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施工方案、施工合同等,以便全面了解工程的特点和要求。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培训课件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水平,本课件将围绕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编制方法、主要内容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施工条件、施工方法、资源供应等情况,对施工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合理安排的一种管理活动。
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
三、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1.收集资料:收集与工程项目相关的各种资料,包括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施工规范、施工工艺、资源供应情况等。
2.分析研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了解工程项目的特点、施工条件、施工方法等,为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依据。
3.制定施工方案:根据分析研究结果,制定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施工周期等。
4.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明确施工各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确保施工进度。
5.制定施工组织措施: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制定施工组织措施,包括人员组织、材料供应、设备配置等。
6.制定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制定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7.制定施工安全措施: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制定施工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四、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1.工程概况:介绍工程项目的名称、地点、规模、建设内容等基本情况。
2.施工部署: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施工条件,确定施工总体部署,包括施工区域划分、施工顺序等。
3.施工进度计划:明确施工各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确保施工进度。
4.施工准备:制定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包括人员组织、材料供应、设备配置等。
《施工组织设计》学习记录引言概述:
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工程的整体安排、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内容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正文内容:
1. 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
1.1 提高工程的效率
1.2 保证工程质量
1.3 控制工程成本
1.4 保障工程安全
1.5 合理利用资源
2.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2.1 施工工序的划分
2.2 施工方法的选择
2.3 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
2.4 施工进度的控制
2.5 施工安全的保障
3. 施工组织设计的注意事项
3.1 充分了解工程的特点和要求
3.2 考虑工程的环境因素
3.3 合理评估施工资源的可行性
3.4 综合考虑施工工序的前后关系
3.5 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
4. 施工组织设计的总结
4.1 整体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4.2 施工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
4.3 施工过程的安全与质量控制
总结:
施工组织设计在建筑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组织设计,可以
提高工程的效率、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成本、保障工程安全以及合理利用资源。
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需要充分了解工程的特点和要求,考虑工程的环境因素,合理评估施工资源的可行性,综合考虑施工工序的前后关系,并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
总的来说,施工组织设计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整体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施工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以及施工过程的安全与质量控制。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充分考虑和合理安排,才能使施工组织设计达到预期效果。
5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按编制对象,可分为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又叫分部分项工程作业设计)。
按照编制阶段的不同,分为投标阶段施工组织设计和实施阶段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必须遵循工程建设程序,并应符合下列原则:l 符合施工合同或招标文件中有关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环境保护、造价等方面的要求;2 积极开发、使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广应用新材料和新设备;3 坚持科学的施工程序和合理的施工顺序,采用流水施工和网络计划等方法,科学配置资源,合理布置现场,采取季节性施工措施,实现均衡施工,达到合理的经济技术指标;4 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施工;5 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个管理体系有效结合。
5.1 施工组织总设计1、编制依据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依据通常来自于下列几类资料:(1)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2)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技术经济指标;(3)工程所在地区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建设单位对施工的要求;(4)工程施工合同或招标投标文件;(5)工程设计文件;(6)工程施工范围内的现场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7)与工程有关的资源供应情况;(8)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机具设备状况、技术水平等。
2、工程概况施工组织总设计中的工程概况应包括项目主要情况和项目主要施工条件等。
(1)项目主要情况应包括下列内容:项目名称、性质、地理位置和建设规模;项目的建设、勘察、设计和监理等相关单位的情况;项目设计概况;项目承包范围及主要分包工程范围;施工合同或招标文件对项目施工的重点要求;其他应说明的情况。
(2)项目主要施工条件应包括下列内容:项目建设地点气象状况;项目施工区域地形和工程水文地质状况;项目施工区域地上、地下管线及相邻的地上、地下建(构)筑物情况;与项目施工有关的道路、河流等状况;当地建筑材料、设备供应和交通运输等服务能力状况;当地供电、供水、供热和通信能力状况;其他与施工有关的主要因素。
3、总体施工部署总体施工部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确定项目施工总目标,包括进度、质量、安全、环境和成本等目标;(2)根据项目施工总目标的要求,确定项目分阶段(期)交付的计划;(3)明确项目分阶段(期)施工的合理顺序及空间组织;(4)对于项目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应进行简要分析;(5)用框图表示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形式;(6)对项目施工中开发和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应做出部署。
(7)对主要分包单位的资质和能力提出明确要求。
4、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是用来控制工期以及各单位工程的大姐关系和延续时间的。
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应按照项目总体施工部署的安排进行,可采用网络图或横道图表示,并附必要说明。
5、总体施工准备总体施工准备应包括技术准备、现场准备和资金准备等。
同时,总体施工准备应满足项目分阶段(期)施工的需要。
6、主要资源配置计划主要资源配置计划应包括劳动力配置计划和物资配置计划等。
(1)劳动力配置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确定各施工阶段(期)的总用工量;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确定各施工阶段(期)的劳动力配置计划。
(2)物资配置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确定主要工程材料和设备的配置计划;根据总体施工部署和施工总进度计划确定主要周转材料和施工机具的配置计划。
7、主要施工方法施工组织总设计应对项目涉及的单位(子单位)工程和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所采用的施工方法进行简要说明。
如对脚手架工程、起重吊装工程、临时用水用电工程、季节性施工等专项工程所采用的施工方法进行简要说明。
8、施工总平面布置(1)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原则:①平面布置科学合理,施工场地占用面积少;②合理组织运输,减少二次搬运;③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临时占用应符合总体施工部署和施工流程的要求,减少相互干扰;④充分利用既有建(构)筑物和既有设施为项目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建造费用;⑤临时设施应方便生产和生活,办公区、生活区和生产区宜分离设置;⑥符合节能、环保、安全和消防等要求;⑦遵守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
施工总平面布置应根据项目总体施工部署,绘制现场不同阶段(期)的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绘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并附必要说明。
(2)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包括下列内容:项目施工用地范围内的地形状况;全部拟建的建(构)筑物和其它设施的位置;项目施工用地范围内的加工设施、运输设施、存贮设施、供电设施、供水供热设施、排水排污设施、临时施工道路和办公、生活用房等;施工现场必备的安全、消防、保卫和环境保护等设施;相邻的地上、地下既有建(构)筑物及相关环境。
5.2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指以单位工程施工为对象而编制的指导拟建工程全部施工过程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文件。
它是基层施工单位编制季度、月度、旬施工作业计划、分部分项工程作业设计及劳动力、材料、预制构件、施工机具等供应计划的主要依据,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加强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
下面根据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一一进行阐述。
5.2.1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概述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程序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1)主管部门的批示文件及有关要求。
(2)施工合同。
(3)经过会审的施工图。
(4)施工企业年度施工计划。
(5)施工组织总设计。
(6)工程预算文件及有关定额。
(7)建设单位对工程施工可能提供的条件。
(8)施工条件。
(9)施工现场的勘察资料。
(10)有关的规范、规程、标准。
3、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方法、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主要施工管理计划等基本内容。
5.2.2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应包括工程主要情况、各专业设计简介和工程施工条件等。
1、工程主要情况工程主要情况应包括下列内容:工程名称、性质和地理位置;工程的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总承包等相关单位的情况;工程承包范围和分包工程范围;施工合同、招标文件或总承包单位对工程施工的重点要求;其他应说明的情况。
2、各专业设计简介①建筑设计简介。
②结构设计简介。
③机电及设备安装专业设计简介。
3、工程施工条件主要说明:水、电、道路以及场地平整的“三通一平”情况,施工现场及周围的环境情况,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预制构件生产以及供应的情况,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劳动力的落实情况,内部承包方式,劳动组织形式以及施工管理水平,现场临时设施、供水、供电问题的解决等。
5.2.3 施工部署单位工程施工部署的主要内容与施工组织总设计的施工部署内容基本相同,包括:1、确定单位工程施工目标2、划分施工阶段、施工流水段,明确单位工程的施工顺序、进度安排及空间组织3、对于项目施工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简要分析。
4、项目经理部的组织机构图及岗位职责5、对项目施工中开发和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应做出部署,对新材料和新设备的使用应提出技术及管理要求6、对主要分包工程施工单位的选择要求及管理方式进行简要说明5.2.4 施工进度计划1、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与分类它的主要作用是: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时间及其相互之间的衔接、穿插、平行搭接、协作配合等关系;确定所需的劳动力、机械、材料等资源量;指导现场的施工安排,确保施工任务如期完成。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其作用,一般分为控制性和指导性进度计划两种。
2、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主要包括:施工图、有关施工图集等技术资料;施工组织总设计对本工程的要求;施工工期要求;施工方案;劳动定额及施工资源供应情况。
3、施工进度的编制 (1)划分施工过程 (2)计算工程量(3)套用劳动定额(S i 或H i ) (4)确定劳动量和机械量 ①劳动量的计算劳动量也称劳动工日数,方式采用手工操作为主的施工过程,则劳动量可以按下式计算:P i =Q i /S i 或 P i =Q i ×H i (公式6-1)其中:Pi ——某施工过程的劳动量(工日); Qi ——该施工过程的工程量(m 2、m 3、m 、t );Si ——该施工过程的产量定额(m 2 /工日、m 3 /工日、m /工日、t/工日等) Hi ——该施工过程的时间定额(工日/ m 2、工日/ m 3、工日/ m 、工日/ t 等) 【例5-1】某工程基槽采用人工挖土,挖土量为600m3,其产量定额为3.5m3/工日,计算完成基槽挖土所需的劳动量。
解:Pi=Qi/Si=600/3.5=171工日当某一施工过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分项工程合并而成时,则总劳动量应按下式计算:P 总=∑=ni i1P =P 1+P 2+P 3+…+P n(公式6-2)【例5-2】某钢筋混凝土基础,其支模、扎筋、浇筑混凝土三个施工过程的工程量分别为600m2、5t 、250m3,查其时间定为0.253工日/ m2、5.28工日/ t 、0.388工日/ m3,试计算完成钢筋混凝土基础所需的劳动量。
解:P 模=600×0.253=151.8(工日) P 筋=5×5.28=26.4(工日) P 混凝土=250×0.388=97(工日)则P 基础=P 模+P 筋+P 混凝土=151.8+26.4+97=275.2(工日)当某一施工过程是由同一工种、但不同做法、不同材料的若干分项工程合并而成时,应先计算其综合产量定额,在求其劳动量。
计算公式如下:S =∑∑==ni ni Pii 11Q =Pn P P Qn Q Q ++++++...21...21=SnQn S Q S Q QnQ Q ++++++...2211...21 (公式6-3a )H =1/S (公式6-3b )其中:S ——某施工过程的综合产量定额H ——某施工过程的综合时间定额【例5-3】某工程的外墙装饰有外墙涂料、真石漆、面砖三种做法,其工程量分别是850.5m2、500.3m2、320.3m3;常用的产量定额分别为7.56 m2 /工日、4.35 m2 /工日、4.05 m2 /工日。
计算它们的综合产量定额及外墙面装饰所需的劳动量。
解:S =Sn Qn S Q S Q Qn Q Q ++++++...2211...21=05.43.32035.43.50056.75.8503.3203.5005.850++++=1.791155.1121.1671++=5.45(m 2/工日)P 外墙装饰=1671.1/5.45=306.6(工日),取P 外墙装饰=306.5工日②机械台班量的计算方式采用机械施工为主的施工过程,可以按下式计算机械台班量:P 机械=Q 机械/S 机械 或 P 机械=Q 机械×H 机械 (公式6-4) 其中:P 机械——某施工过程需要的机械台班数(台班);Q 机械——机械完成的工程量(m 3、t 、件等); S 机械——机械的产量定额(m 3/台班、t/台班等); H 机械——机械的时间定额(台班/ m 3、台班/t 等);【例5-4】某工程基础挖土采用W-100反产挖土机,挖方量为2099m 3,采用的台班产量定额为120 m 3/台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