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课《走下神坛》课件 [16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4.83 MB
- 文档页数:16
走下神坛1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美术作品的特点。
2.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从明暗调子、构图及透视方面找出作品特点。
4.学会用语言或文字总结评述作品,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2学情分析本教学内容丰富,需要结合学生很好的引导,帮助学生归类、总结,培养学生审美兴趣,培养学生具备美术鉴赏的能力。
活动的重点着眼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能力,教师提示学习方法,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重点难点1.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2.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或文字评述作品。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美术作品的特点。
2.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从明暗调子、构图及透视方面找出作品特点。
4.学会用语言或文字总结评述作品,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4.1.2学时重点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4.1.3学时难点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或文字评述作品。
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直接从课文导入一.课本第二页:在神学权威的笼罩下,欧洲中世纪艺术大都服务于宗教,宣传教义。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艺术走下神坛,汲取古典精髓,注入人文精神,表现人的世俗生活,开创并完善了一种反神学权威,反对封建特权的新的视觉语言。
这个时期的艺术达到了古典艺术之后的一个新高峰,它的基本风格和表现技法构成了西方近代的主要传统,影响深远。
活动2【讲授】“圣母子”的由来同学们,你们知道圣母的故事吗?知道圣母是谁吗?圣母是玛利亚,耶稣的母亲。
根据福音书中的记载,天使长加百列通知她因圣灵感孕耶稣时,她已和圣约瑟订婚。
福音书中关于她的其他记载包括她访问施洗者圣约翰之母以利沙伯;耶稣诞生;玛利亚将耶稣带到圣殿献给上帝;博士朝拜耶稣;约瑟、玛利亚携带幼儿耶稣逃往埃及;在加利利的迦拿参加娶亲筵席;耶稣讲道时玛利亚想见耶稣;她亲见耶稣受刑而死等。
东正教、罗马天主教教徒和大部分新教教徒都肯定耶稣的神圣性,并认为玛利亚虽怀孕生耶稣但并未丧失童贞。
第1课走下神坛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概况,文艺复兴的艺术作品的艺术特点.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感知,鉴赏文艺复兴绘画的能力,能够从绘画艺术的情感角度入手去体会艺术作品的内涵。
情感目标: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和热爱生活的情感.2学情分析初三的学生形成逐渐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
他们思维的独立和批判性逐渐显著,所以,教师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赏析文艺复兴的艺术作品,进一步认识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中心思想。
4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音乐《摇篮曲》准备上课。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听到的是首表达母爱的歌曲,那么老师想问问大家,母亲在我们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那么当你们依偎在母亲的怀抱中是怎样的感觉呢?(学生回答)师:同学们说出了你们心中的母亲形象和与母亲在一起的感觉,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样一幅关于母子的绘画作品,看看是否符合我们的想象。
出示《圣母子像》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师:大家好象都不太满意这两张画中的形象,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另外一幅圣母子的画像。
出示拉斐尔的《椅中圣母》引导学生讨论比较对两幅画感受师:在这幅画上,我们看到圣母露出了淡淡的微笑,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大师的绘画作品。
我们常说:微笑是人类共同的语言。
一个微笑可以敞开一个人的心扉,一个微笑可以让一个人走进她的内心世界,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从“微笑”走进文艺复兴,走进文艺复兴的绘画。
【设计意图】:学生大部分都知道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及其艺术作品,但文艺复兴运动究竟对当时的绘画艺术有怎样的影响,或者说文艺复兴绘画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并不清楚。
通过比较,让学生有一个初步认识,并激发学生学习、了解的兴趣。
出示课题直接提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什么是文艺复兴;了解文艺复兴绘画的艺术特点。
【设计意图】:一目了然,使学生直接明白本堂课的要求。
二、要比较系统的了解文艺复兴的绘画,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文艺复兴运动的概况。
湘美版美术九年级上册上学期2019-2020年全册【名师优质教案】可编辑、可打印九年级上册目录第1课走下神坛第2课瞬间的精彩第3课画“说”空间第4课我们在一起第5课门第6课魅力永恒的建筑第7课美丽家园《走下神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掌握欣赏外国绘画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外国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3、学生能够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对西方绘画艺术的重大贡献,学习艺术巨匠们勤奋、刻苦和钻研的精神,以及献身艺术的壮举。
教学重点:1.通过对达•芬奇等人的绘画作品的欣赏。
2.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总造型特点,进而掌握这一时期审美观念的变迁。
教学难点:学习艺术家勤奋、刻苦的献身精神。
课前准备:课本、课件、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复习:同学们,继古希腊古罗马艺术之后,十五、十六世纪,在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这就是文艺复兴,那么,这场伟大的文艺复兴对西方绘画艺术产生了怎样的巨大的影响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到今天的课程学习中。
(2)新课导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与中世纪的壁画《圣母子》对比,以突出文艺复兴的艺术特点。
我们知道,漫长的中世纪,艺术成为基督教的工具,无论雕塑还是绘画。
请看屏幕,这是一幅中世纪的壁画《圣母子》,右边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请同学们观察、比较,虽然是同一主题,但在绘画语言和对人物神态的刻画等方面你觉得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老师补充,完成文艺复兴与中世纪绘画的不同点中世纪的造型:概念化、僵滞。
色彩单调,神态呆板。
效果远离生活,没有生气。
使人敬而远之。
属性:宗教(封建)文艺复兴是造型:严谨、科学,真实自然。
色彩:富力而和谐。
神态鲜活,贴近现实生动使人倍感亲切,人文精神。
(3)总结:由此可见,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特点:1、肯定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与地位,尊重人的情感,赞美人的力量。
湖南版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一课《走下神坛》“欣赏·评述”教材分析:本单元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对“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要求,教学活动围绕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现象和代表作品展开,《走下神坛》从人与神艺术主题的发展、变迁的历史线索切入,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对照和分析,介绍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及人文主义对西方艺术产生的深刻影响。
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等的作品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美术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其中学习运用各种知识赏析美术作品的方法,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了解调子的含义及构图、透视,能描述分析艺术作品。
初步理解文艺复兴艺术与中世纪艺术的差异,及代表人物的艺术特点。
教材列举了各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在视觉美感上各自的鲜明特点,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同时,也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不同切入点。
教学活动的设置各有所侧重,培养学生审美、评论和文化认知的多方面素养。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品中调子的含义及构图、透视,能描述分析艺术作品。
初步理解文艺复兴艺术与中世纪艺术的差异,2·方法与过程目标:能够联系时代背景和有关文化现象,从各方面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
3、情感与态度目标:能够对美术作品进行较完整的评述,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重点难点分析:了解各时期代表人物的艺术特点。
教学思路:根据教材包含实质性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两方面内容进行分析,理解教材意图,把握和控制难度,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
教材的内容材料多,跨度大,一味照本宣科必然拖沓。
所以,对材料进行选择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准备从细致地研究教学内容开始,大量地查阅资料,除熟悉与作品有关的内容外,还须精选那些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史料和有关知识。
充分估计学生的知识水平,了解学生的需求,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教具准备:课本、教学课件、多媒体、挂图等。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神学权威的笼罩下,欧洲中世纪艺术大都服务于宗教,宣传教义。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九年级美术上册第1课走下神坛教案2湘美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1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美术作品的特点。
2.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从明暗调子、构图及透视方面找出作品特点。
4.学会用语言或文字总结评述作品,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2学情分析本教学内容丰富,需要结合学生很好的引导,帮助学生归类、总结,培养学生审美兴趣,培养学生具备美术鉴赏的能力。
活动的重点着眼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能力,教师提示学习方法,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重点难点1.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2.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或文字评述作品。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美术作品的特点。
2.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从明暗调子、构图及透视方面找出作品特点。
4.学会用语言或文字总结评述作品,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4.1.2学时重点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4.1.3学时难点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或文字评述作品。
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直接从课文导入一.课本第二页:在神学权威的笼罩下,欧洲中世纪艺术大都服务于宗教,宣传教义。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艺术走下神坛,汲取古典精髓,注入人文精神,表现人的世俗生活,开创并完善了一种反神学权威,反对封建特权的新的视觉语言。
这个时期的艺术达到了古典艺术之后的一个新高峰,它的基本风格和表现技法构成了西方近代的主要传统,影响深远。
活动2【讲授】“圣母子”的由来同学们,你们知道圣母的故事吗?知道圣母是谁吗?圣母是玛利亚,耶稣的母亲。
根据福音书中的记载,天使长加百列通知她因圣灵感孕耶稣时,她已和圣约瑟订婚。
福音书中关于她的其他记载包括她访问施洗者圣约翰之母以利沙伯;耶稣诞生;玛利亚将耶稣带到圣殿献给上帝;博士朝拜耶稣;约瑟、玛利亚携带幼儿耶稣逃往埃及;在加利利的迦拿参加娶亲筵席;耶稣讲道时玛利亚想见耶稣;她亲见耶稣受刑而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