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道解剖与生理
- 格式:docx
- 大小:20.57 KB
- 文档页数:2
女性尿道解剖与生理女性尿道解剖与生理女性尿道解剖与生理女性尿道位于耻骨联合之后,阴道前壁下部之前,周围有筋膜及韧带固定,不活动,开口于前庭。
成人尿道厂3.4~4.8cm,平均4.04±0.8cm,在排尿时尿道变成近似圆锥形,尿道外口最细,成人膀胱颈部尿道周径卫35mm,尿道外口周径26~30mm。
女性尿道组织结构女性尿道可分为上、中、下三段。
1.上段膀胱颈部环状肌和上1/3尿道环状肌时彼此连贯。
在颈部则特别肥厚,形成内括约肌,收缩力较强。
2.中段在平滑肌层处有随意状肌,虽然此肌层不太明显,但也有一些外括约肌的作用。
3.下段即尿道开口部,此段无肌肉,只有2~3层纤维组织。
提肛肌、会阴深层肌肉和三角韧带对女性膀胱尿液控制亦有辅助作用。
尿道中部及外部粘膜为复层状上皮,上部转变为与膀胱颈部相同的移行上皮,尿道口为复层鳞状上皮。
尿道粘膜及粘膜下层形成尿道粘膜褶皱。
粘膜下层和肌肉层之间有疏松的结缔组织。
尿道周围的腺体尿道粘膜下层有许多小的尿道腺,其导管开口于尿道粘膜的表面,腺管发育小不等,其中最大的一些腺体肌尿道旁腺位于尿道周围的5及7点的位置。
它们的腺泡向膀胱颈部延伸,进入尿道阴道隔。
血管供应尿道的血管主要由膀胱下动脉、子宫动脉及阴部内动脉的分支分布,分为三段。
在膀胱颈部膀胱下动脉的分支灌流尿道上1/3。
尿道中1/3是接受阴道中动脉的血液供应。
尿道下1/3是由阴部动脉的分支分布。
这些血管彼此吻合。
静脉血流入膀胱静脉丛和阴部静脉丛,最后流入髂内静脉。
尿道粘膜损伤发生原因1.男性尿道长,存在弯曲和狭窄部位,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不易掌握插管深度。
2.操作者不熟悉气囊导尿管常识及病理情况下男性尿道解剖。
3.患者因害羞、担心、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造成精神高度紧张,插尿管时可出现尿道括约肌痉挛。
4.下尿路右病变时,尿道解剖发生变化,如前列腺增生症,由于前列腺各腺叶有不同程度的增生,使前列腺部尿道狭窄、扭曲变形,此时插入导尿管易导致尿道损伤。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七章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一、女性外生殖器1.外生殖器的范围女性外生殖器是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称为外阴。
包括耻骨联合至会阴及两股内侧之间的组织。
2.外生殖器的组成由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组成。
(1)阴阜为耻骨联合前面隆起的脂肪垫,青春期该部皮肤开始生长,呈倒三角形的阴毛。
(2)大阴唇为两股内侧一对隆起的皮肤皱襞。
当局部受伤时,易发生出血,可形成大阴唇血肿,是外伤后最容易发生血肿的部位。
未婚妇女的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盖阴道口及尿道口。
经产妇的大阴唇因受分娩影响向两侧分开。
1外阴局部受伤易形成血肿的部位是A.阴阜B.小阴唇C.大阴唇D.阴蒂E.阴道前庭(3)小阴唇是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皱襞,表面湿润,色褐无毛,神经末梢丰富,极敏感。
(4)阴蒂位于小阴唇顶端的联合处,类似男性的阴茎海绵体组织,有勃起性。
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为性反应器官。
(5)阴道前庭为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域,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
在此区域内,前方有尿道外口,后方有阴道口。
此区域内有:①前庭球:又称球海绵体,位于前庭两侧,由具有勃起性的组织构成,表面为球海绵体肌覆盖。
②前庭大腺:又称巴氏腺,位于大阴唇后部,大小如黄豆,左右各一。
腺管细长约1 ~ 2cm,向内侧开口于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
于性兴奋时分泌黄白色粘液以润滑阴道。
正常情况检查时不能触及此腺,遇有感染致腺管开口闭塞,可形成脓肿或囊肿。
③尿道口:位于阴蒂头的下方及前庭的前部,为一不规则的圆形孔,女性尿道的后壁有一对尿道旁腺,其分泌物有润滑尿道口的作用,但此腺常为细菌潜伏之处。
④阴道口及处女膜:阴道口位于尿道口下方,前庭的后部,其形状、大小常不规则。
阴道口覆盖一层较薄的粘膜,称为处女膜。
膜中央有一小孔,孔的形状、大小、及膜的厚薄因人而异。
处女膜多在初次性交时破裂。
受分娩影响而进一步破损,经阴道分娩后仅留有处女膜痕。
3.会阴广义的会阴是指封闭骨盆出口的所有软组织。
女性尿道解剖与生理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女性尿道解剖与生理女性尿道位于耻骨联合之后,阴道前壁下部之前,周围有筋膜及韧带固定,不活动,开口于前庭。
成人尿道厂~,平均±,在排尿时尿道变成近似圆锥形,尿道外口最细,成人膀胱颈部尿道周径卫35mm,尿道外口周径26~30mm。
女性尿道组织结构女性尿道可分为上、中、下三段。
1.上段膀胱颈部环状肌和上1/3尿道环状肌时彼此连贯。
在颈部则特别肥厚,形成内括约肌,收缩力较强。
2.中段在平滑肌层处有随意状肌,虽然此肌层不太明显,但也有一些外括约肌的作用。
3.下段即尿道开口部,此段无肌肉,只有2~3层纤维组织。
提肛肌、会阴深层肌肉和三角韧带对女性膀胱尿液控制亦有辅助作用。
尿道中部及外部粘膜为复层状上皮,上部转变为与膀胱颈部相同的移行上皮,尿道口为复层鳞状上皮。
尿道粘膜及粘膜下层形成尿道粘膜褶皱。
粘膜下层和肌肉层之间有疏松的结缔组织。
尿道周围的腺体尿道粘膜下层有许多小的尿道腺,其导管开口于尿道粘膜的表面,腺管发育小不等,其中最大的一些腺体肌尿道旁腺位于尿道周围的5及7点的位置。
它们的腺泡向膀胱颈部延伸,进入尿道阴道隔。
血管供应尿道的血管主要由膀胱下动脉、子宫动脉及阴部内动脉的分支分布,分为三段。
在膀胱颈部膀胱下动脉的分支灌流尿道上1/3。
尿道中1/3是接受阴道中动脉的血液供应。
尿道下1/3是由阴部动脉的分支分布。
这些血管彼此吻合。
静脉血流入膀胱静脉丛和阴部静脉丛,最后流入髂内静脉。
尿道粘膜损伤发生原因1.男性尿道长,存在弯曲和狭窄部位,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不易掌握插管深度。
2.操作者不熟悉气囊导尿管常识及病理情况下男性尿道解剖。
3.患者因害羞、担心、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造成精神高度紧张,插尿管时可出现尿道括约肌痉挛。
4.下尿路右病变时,尿道解剖发生变化,如前列腺增生症,由于前列腺各腺叶有不同程度的增生,使前列腺部尿道狭窄、扭曲变形,此时插入导尿管易导致尿道损伤。
第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生殖器官和生殖系统外助器官,为女性的生殖功能提供支持。
本章将介绍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
一、女性生殖器官女性的生殖器官主要包括外生殖器和内生殖器。
1. 外生殖器女性的外生殖器主要分为以下部位:大阴唇、小阴唇、阴道和阴蒂。
1.大阴唇:位于女性的腹部下方,在两侧分别紧贴股骨上部。
大阴唇由两层组成,内层是含有丰富神经和血管的内阴唇,外层则是覆盖在内阴唇上的外阴唇。
大阴唇可以在性行为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小阴唇:紧贴在大阴唇内侧,主要保护阴道和尿道口,同时也是阴道口的一部分。
小阴唇内侧是富有神经和血管的黏膜,其表面有许多细小的皱褶,称为阴唇嵴。
3.阴道:阴道是女性最重要的生殖器官之一,位于盆腔内,连接子宫和外阴部。
它是一个管状结构,长度约为7厘米,直径约为2.5厘米。
阴道内的黏膜含有许多褶皱和细小的乳头状结构,可以扩张和收缩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4.阴蒂:阴蒂是女性最敏感、最具有性快感的部位,位于外阴部上部,两侧有大小不一的阴蒂小附属体。
它在性兴奋时会充血,增加敏感度和快感。
2. 内生殖器女性的内生殖器主要包括以下部位: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1.卵巢:卵巢是女性两个最重要的生殖器官之一,是产生卵子和女性激素的主要场所。
人类女性一般拥有两个卵巢,位于腹腔的两侧。
2.输卵管:输卵管是连接卵巢和子宫的管道,长约10-12厘米。
成熟的卵子会在卵巢中释放,然后通过输卵管运输到子宫。
3.子宫:子宫是女性的另一个重要生殖器官,是胚胎和胎儿的温床。
它是一种肌肉型器官,形状类似倒置的梨形,大小约为一个拳头大小。
4.阴道:阴道是连接子宫和外界的通道,位于盆骨内。
女性进行性交时,阴道会扩张,使男性阴茎能够进入阴道内。
二、女性生理女性的生理主要包括月经、性和妊娠。
1. 月经月经是生理周期的一个重要表现,标志着女性生殖系统成熟,并为生育做好准备。
一般来说,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但也有人会略高或略低。
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外生殖器解剖外生殖器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称为外阴。
包括耻骨联合至会阴及两股内侧之间的组织。
由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组成。
(一)阴阜:为耻骨联合前方隆起的脂肪垫。
青春期该部皮肤开始生长阴毛,分布呈尖端向下的三角形。
(二)大阴唇:为两股内侧一对纵行隆起的皮肤皱襞,自阴阜向后延伸至会阴。
外侧为皮肤,有阴毛,内含皮脂腺和汗腺;内侧面湿润似黏膜。
皮下为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含丰富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外伤后易形成血肿。
(三)小阴唇:位于两侧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皮肤皱襞,表面湿润,无毛,富含神经末梢。
两侧小阴唇前端相互融合,再分为两叶包绕阴蒂,前叶形成阴蒂包皮,后端与大阴唇的后端汇合,形成阴唇系带。
(四)阴蒂:位于两小阴唇顶端下方,部分被阴蒂包皮围绕,由海绵体构成。
阴蒂头富含神经末梢,为性反应器官。
(五)阴道前庭:为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
此区域的前方有尿道外口,后方有阴道开口。
在此区域内有以下各部:1.前庭球:又称球海绵体,由具勃起性的组织构成,表面为球海绵体肌覆盖。
2.前庭大腺:又称巴氏腺,开口于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若因感染腺管口闭塞,形成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
3.尿道外口:位于阴蒂头的下方及前庭的前部,女性尿道后壁有一对尿道旁腺,其分泌物有润滑尿道口的作用,但此腺常为病原体潜伏之处。
4.阴道口及处女膜:阴道口位于尿道口的下方,前庭的后部。
阴道口覆盖一层薄黏膜,称为处女膜。
膜中央有一孔,孔的形状、大小及膜的厚薄因人而异。
处女膜多在初次性交时破裂,受分娩影响而进一步破损,经阴道分娩后仅留有处女膜痕。
【例题】18岁女学生,骑自行车与三轮车相撞,自觉外阴疼痛难忍并肿胀就诊。
根据女性外阴解剖学特点,可能发生的是A.小阴唇裂伤B.处女膜破裂C.大阴唇血肿D.阴道前庭损伤E.前庭大腺肿大伴出血『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大阴唇:为两股内侧一对纵行隆起的皮肤皱襞,自阴阜向后延伸至会阴。
女性尿道解剖与生理
女性尿道位于耻骨联合之后,阴道前壁下部之前,周围有筋膜及韧带固定,不活动,开口于前庭。
成人尿道厂3.4~4.8cm,平均4.04±0.8cm,在排尿时尿道变成近似圆锥形,尿道外口最细,成人膀胱颈部尿道周径卫35mm,尿道外口周径26~30mm。
女性尿道组织结构
女性尿道可分为上、中、下三段。
1.上段
膀胱颈部环状肌和上1/3尿道环状肌时彼此连贯。
在颈部则特别肥厚,形成内括约肌,收缩力较强。
2.中段
在平滑肌层处有随意状肌,虽然此肌层不太明显,但也有一些外括约肌的作用。
3.下段
即尿道开口部,此段无肌肉,只有2~3层纤维组织。
提肛肌、会阴深层肌肉和三角韧带对女性膀胱尿液控制亦有辅助作用。
尿道中部及外部粘膜为复层状上皮,上部转变为与膀胱颈部相同的移行上皮,尿道口为复层鳞状上皮。
尿道粘膜及粘膜下层形成尿道粘膜褶皱。
粘膜下层和肌肉层之间有疏松的结缔组织。
尿道周围的腺体
尿道粘膜下层有许多小的尿道腺,其导管开口于尿道粘膜的表面,腺管发育小不等,其中最大的一些腺体肌尿道旁腺位于尿道周围的5及7点的位置。
它们的腺泡向膀胱颈部延伸,进入尿道阴道隔。
血管供应
尿道的血管主要由膀胱下动脉、子宫动脉及阴部内动脉的分支分布,分为三段。
在膀胱颈部膀胱下动脉的分支灌流尿道上1/3。
尿道中1/3是接受阴道中动脉的血液供应。
尿道下1/3是由阴部动脉的分支分布。
这些血管彼此吻合。
静脉血流入膀胱静脉丛和阴部静脉丛,最后流入髂内静脉。
尿道粘膜损伤
发生原因
1.男性尿道长,存在弯曲和狭窄部位,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不易掌握插管深度。
2.操作者不熟悉气囊导尿管常识及病理情况下男性尿道解剖。
3.患者因害羞、担心、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造成精神高度紧张,插尿管时可出现尿道括约肌痉挛。
4.下尿路右病变时,尿道解剖发生变化,如前列腺增生症,由于前列腺各腺叶有不同程度的增生,使前列腺部尿道狭窄、扭曲变形,此时插入导尿管易导致尿道损伤。
5.病人难以忍受导尿管所致的膀胱、尿道刺激而自行拉扯导尿管甚至强行拔出。
6.所使用的导尿管粗细不合适或使用质地僵硬的橡胶导尿管,导尿管置入时易引起尿道粘膜的损伤,反复插管引起尿道粘膜水肿、损伤出血。
7.使用气囊导尿管时,导尿管末端未进入膀胱或刚进入膀胱,即向气囊内注水,此时,导尿管虽有尿液流出,但气囊部分仍位于后尿道部,胀大的气囊压迫后尿道。
临床表现
尿道外口出血,有时伴血块;尿道内疼痛,排尿时加重,伴局部压痛;部分病例有排尿困难
甚至发生尿潴留;有严重损伤时,可有会阴血肿,尿外渗,甚至直肠瘘;并发感染时,出现尿道流脓或尿道周围脓肿。
预防及处理
为防止尿道粘膜损伤,术者除需熟悉男性尿道解剖特点和严格按照常规操作外,还需注意一下个点:
1.插管前常规润滑导尿管,尤其是气囊的润滑,以减少插管时的摩擦力;操作时手法宜轻柔,插入速度要缓慢,切记强行插管,不要来回抽查及反复插管。
2.对于下尿路不全梗阻的病人,导尿前可先用右手取已准备好的润滑止痛胶,挤出少许润滑软管尖端及尿道外口,再轻柔的将尖嘴插入尿道,拇指用力一次性推压,促使软管内胶液进入尿道并达到尿道膜部,退出软管尖嘴后,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加压关闭尿道外
口1~2分钟。
亦可用去除针头的注射器将润滑液注入尿道,或在导尿管后端接润滑剂注射器,边插边注射,易获成功。
3.对于前列腺增生者,遇插管有阻力时,将预先吸入注射器的灭菌石蜡油5~10ml,由导管
末端快速注入,插管者用左手将阴茎提起与腹壁呈60°角,右手稍用力将石蜡油注入,同
时借助其润滑作用将尿道管迅速插入,即可顺利通过增生部位。
4.选择粗细合适、质地软的导尿管。
5.插管时延长插入长度,见尿液流出后继续前进5cm以上,充液后再轻轻拉回至有阻力感处,一般为2~3cm,这样可避免导尿管未进入膀胱,球囊充液膨胀而压迫,损伤后尿道。
6.耐心解释,如患者精神过度紧张,可遵医嘱插管前肌肉注射安定10mg、阿托品0.5~1mg,待患者安静后再进行插管。
7.导尿所致的粘膜损伤,轻者处理或经止血阵痛等对症治疗即可痊愈。
偶有严重损伤者,
需要尿道改路、尿道修补等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