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雷知识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17.79 MB
- 文档页数:49
防雷安全培训讲义一、雷电基本知识雷电是天空中的云团在静电感应作用下,产生电荷并聚集形成雷云,当云层对地面产生电压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空气电离而导电,形成放电通道,出现闪电和雷鸣现象。
雷电具有极高的能量和电压,对人类生产和生活设施、设备和人身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二、雷电危害识别雷电危害主要包括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三种形式。
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设备和人体等,造成直接损害;感应雷是指雷电放电时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导致设备过热、损坏;雷电波侵入则是指雷电沿输电线路侵入,导致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
三、防雷设施与设备防雷设施主要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用于接引雷电并将其引入地下;防雷设备主要包括浪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等,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浪涌电流,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四、防雷安全措施1. 安装防雷设施:建筑物应安装避雷针、避雷带等防雷设施,并与地下连接线良好连接。
2. 设备接地:电气设备应进行接地处理,以避免雷电击中设备时产生过电压和过电流。
3. 安装电涌保护器:电子设备应安装浪涌保护器,以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浪涌电流。
4. 防雷宣传教育:加强防雷宣传教育,提高员工防雷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5. 建立防雷安全制度:建立健全防雷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雷设施及设备。
五、应急处置与救援在遭遇雷电天气时,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 及时关闭电子设备和家用电器,切断电源和信号线路。
2. 避免在空旷地区停留,尽量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躲避。
3. 不要在树下、金属物体附近停留,避免使用金属雨伞等物品。
4. 如果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雷电天气,应关闭车窗、收音机天线,避免接打手机。
5. 在雷电天气结束后,应尽快离开躲雨的建筑物,以防积水带电伤人。
同时,需要了解基本的救援常识,如心肺复苏术(CPR)等,以便在遭遇意外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
六、防雷安全法规与标准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防雷安全法规和标准。
夏季防雷电安全知识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夏季防雷电安全知识防雷电安全知识雷电应属于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不加以控制和预防,它同样算是一种自然灾害,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虽然它属无法抗拒的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危害和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加强预防和控制也是可以避免的。
因此在夏季雷雨季节前加强学习雷电相关安全知识,以便做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工作。
一、雷电的产生空中的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经过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
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回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
这就容易造成雷电灾害。
二、雷电的主要特点冲击电流大、时间短、雷电流变化梯度大、冲击电压高:强大的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上亿伏。
三、雷电造成的破坏当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强大的雷电流使建(构)筑物水份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导致建筑物燃烧或爆炸。
另外,当雷电击中接闪器,电流沿引下线向大地泻放时,这时对地电位升高,有可能向临近的物体跳击,称为雷电“反击”,从而造成火灾或人身伤亡。
而感应到正在联机的导线上就会对设备产生强烈的破坏性。
当雷电接近架空管线时,高压冲击波会沿架空管线侵入室内,造成高电流引入,这样可能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
如果附近有可燃物,容易酿成火灾。
四、雷电发生时如何注意人身安全1.相关防范措施当雷电发生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家电设备,如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电话机等,室外天线和电源线要接地良好,空调器、电冰箱、抽油烟机也要停止使用,以防感应雷和雷电波的侵害。
房屋门窗要关闭好,有条件的家庭,门窗可安装金属网罩并接地良好,以防球形闪电入室。
如果人在户外,雷雨时应及时进入有避雷设施的场所,不要在孤立的电杆、房檐、大树、烟囱下躲避。
夏季防雷安全知识一、雷电是什么?雷电(闪电)是在大气内发生的剧烈放电现象,通常在雷雨情况下出现,闪电按其发生的位置可分为为云内闪电、云际闪电和云地闪电,其中云地闪电又称为地闪,对人类活动和生命安全有较大威胁。
放电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空气急剧膨胀,造成隆隆雷声。
在电闪雷鸣的时候,由于雷电释放的能量巨大,再加上强烈的冲击波、剧变的静电场和强烈的电磁辐射,常常造成人畜伤亡,建筑、设备损毁、引发火灾以及造成电力、通信和计算机系统的瘫痪事故,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雷击的形式:直接雷击间接雷击易被雷电袭击的对象:雷电“喜爱”在尖端放电,所以雷雨交加时,人在旷野上行走,或扛着带铁的金属农具,或骑在摩托车上,或恰恰举起高尔夫球杆,或在电线杆、大树下躲雨,人或物体容易成为放电的对象而招来雷击。
建筑物的顶端或棱角处,也很容易遭受雷击;此外,金属物体和管线都可能成为雷电的最好通路。
易受雷击的地点:水面和水陆交界地区以及特别潮湿的地带,如河床、盐场、苇塘、湖沼、低洼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土壤电阻率较小的地方,如有金属矿床的地区、河岸、地下水出口处和金属管线处集中的交叉地点、铁路集中的枢纽、铁路终端和高架输电线路的拐角处;土壤中电阻率不连续的地点,比如岩石和土壤的交界处、岩石断层处较大的岩体裂缝、露出地面的岩层、河沿等;地势较高和旷野地区。
易遭受雷击的建筑物和物体:高耸突出的建筑物,如水塔、电视塔、高耸的广告牌等;排出导电尘埃、废气热气气柱的厂房、管道等;内部有大量金属设备的厂房;孤立、突出在旷野的建筑物以及自然界中的树木;电视机天线和屋顶上的各种金属突出物,如旗杆等;建筑物屋面的突出部位和物体,如烟囱、管道,还有屋脊和檐角等。
二、防雷基本技术雷电会导致多种不同形式的危害,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技术措施可以有效防止雷电的危害,防雷装置的设计应对多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综合考虑。
综合防雷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有效的防雷装置应包括两大部分:(1)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组成;(2)内部防雷装置,由防雷等电位连接(含使用电涌保护器连接)等组成。
夏季防雷安全知识培训夏季防雷安全知识可不能小瞧,这就像是老天爷偶尔发发脾气,咱们得学会巧妙应对,不然那可就危险喽。
夏天嘛,雷阵雨就像个调皮捣蛋的孩子,说来就来。
这雷电可厉害着呢,它就像一把超级无敌厉害的大宝剑,指哪打哪。
那咱们在户外的时候啊,可不能像个傻愣愣的靶子一样杵在那。
比如说你在旷野里,周围啥遮挡都没有,这时候你就像一只暴露在老鹰眼皮子底下的小老鼠,危险得很。
空旷的地方,你就成了雷电最喜欢找的目标,所以一定要赶紧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要是在山上,那更得小心了。
山上的树看起来好像能给咱们遮风挡雨,就像一把把大伞似的,可这时候啊,它们可就成了引雷的危险物。
雷电要是劈下来,树就像个避雷针一样把雷给引过来,你要是靠着树,那就得跟着遭殃。
这就好比你跟着一个调皮的小孩一起去捅马蜂窝,那马蜂可不会只蛰他不蛰你呀。
所以在山上遇到雷暴天气,就赶紧往山下跑,找个有避雷设施的房子躲起来。
那在城市里就安全了吗?也不一定呢。
好多人觉得在高楼大厦下面就没事,高楼大厦确实比咱们高很多,可这雷电要是顺着大楼的一些金属管道啥的传导下来,那周围也不安全。
你站在高楼大厦底下,就有点像站在一个随时可能漏水的屋檐下,虽然看起来能躲雨,可万一漏下来的是雷电呢。
这时候啊,咱们最好是能进大楼里面,远离那些金属的东西,像电梯就别坐了,那电梯就像个金属的小盒子,万一雷电顺着大楼的金属结构影响到电梯,那可就像被关进了一个危险的笼子里。
还有啊,咱们在户外的时候,那些金属的东西可都得离远点。
比如说金属的栏杆啊,这就像是雷电的小跟班,雷电很容易就顺着它们跑过来。
你要是扶着栏杆,就好比你主动去拉雷电的手,这多危险呀。
在家里也不能掉以轻心。
电视啊、电脑啊这些电器,在雷暴天气里就像一个个小炸弹一样,雷电要是顺着电线跑进来,那它们可就会出大问题。
这就好像你在家里养了一群小动物,外面来了个大坏蛋,这些小动物可就没安全感了。
所以在打雷的时候,最好把电器都拔掉插头,给它们来个彻底的保护。
夏季防雷知识培训背景介绍随着夏季的到来,雷雨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各种大型活动和建筑工程也逐渐增加,因此,了解和掌握夏季防雷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夏季防雷知识培训。
防雷知识培训1. 雷电的危害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经过科学研究,我们知道雷电对人体和设备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雷电可以导致人体中枢神经、呼吸、心血管等多个系统的功能紊乱,甚至危及生命。
而在工程建设中,雷电可能会导致设备的损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 雷电的形成和运动特征了解雷电的形成和运动特征,对于制定防雷措施和减少雷击起重要作用。
雷电是由云与地面之间的电荷分离和电载流导致的放电现象。
依据放电的地点和环境的不同,雷电分为云间放电、云地放电和地间放电。
一般情况下,云间放电不会对人体和设备产生影响,而云地和地间放电则最容易造成危害。
3. 防雷知识3.1 针对个人防雷知识 - 查看天气预报,尽量减少在雷雨天气中户外活动。
- 如果遇到雷雨天气,在室内要尽量避开窗户、金属网格等导电材料。
- 在室内最好使用塑料护壳的插头插座,避免使用金属插头插座或插头配线不合格的插座。
- 如果在野外,不要站在山顶或者空地上,最好在低洼地带避雨避雷。
- 如有必要,可以携带防雷伞等工具进行防护。
3.2 针对建筑防雷知识 - 按照建筑物特点和周边环境的雷电活动情况,进行科学的防雷设计。
- 在建筑物顶部、墙角、窗户处等易遭受雷电袭击的区域设置保护装置。
- 进行良好的接地保护,应选用质量良好的接地材料和接地方法。
- 正确使用防雷器材,如金属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
结语以上是关于夏季防雷知识的相关介绍和培训。
防雷知识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做好防雷,事关个人安全和企业发展。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和掌握相关知识,避免因雷电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防雷防电安全教育知识_防雷电安全小常识防雷防电意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防雷防电安全教育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防雷防电安全教育知识一、雷电预警信号如何分级及防御?雷电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雷电黄色预警信号标准: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工作。
2、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应尽快放置到安全场所或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取消上述物品警报实效内的运输计划。
3、密切关注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取消警报实效内户外的生产、旅游、体育、集会、商业等活动计划。
4、处在户外且附近没有安全避护场所的人员应尽快返回,游乐场所尽快安排停运户外设施,并把游人安置到安全场所。
5、处在未经防雷检测或检测不合格场所的人员应特别注意加强防范。
(二)雷电橙色预警信号标准: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雷应急措施。
2、安排人员密切监视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储存场所,应急专业处置队伍集合待命;停止上述物品的运输,就近妥善处置。
3、停止户外的生产、旅游、体育、集会、商业等活动;不要在室外游泳和水面附近活动。
4、游乐场所立即停运户外设施,并把游人安置到安全场所;位于房顶、脚手架、塔吊等高空作业人员立即停止作业并转移到安全地带。
5、不要在树木、塔吊、变压器下及孤立的棚子和小屋里避雨,应当尽快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并关好门窗。
6、在空旷场地不要打伞,发现雷电时不要把农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不要骑马、骑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车。
7、切断危险电源,远离电线、变压器等带电设备,远离铁塔、烟囱、电线杆、旗杆、各种天线等高大物体,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下引线,远离铁丝网、水管、金属门窗和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防雷防汛防暑防爆安全培训防雷、防汛、防署、防爆安全培训是确保员工在特定工作环境下的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个综合性的培训大纲,旨在提高员工对这四方面安全知识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一、防雷安全培训1.再电基础知识●雷电的形成原理●雷电的危害(直击雷、感应雷、雷电波侵入等)2.防再措施●安装合格的避雷针、避雷带等防雷装置●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雷设施●雷雨天气避免户外活动,远离高大树木、金属物体等易引雷场所●室内关闭非必要电器,避免使用有线电话3.应急处理.●遭遇雷击后的自教互救方法●及时报告雷电灾害情况二、防汛安全培训1.洪水灾害认识●洪水类型及成因●洪水预警信号识别2.防汛准备●提前了解所在区域的防汛预案●准备应急物资(如救生衣手电筒、干粮等)●清理排水系统,确保畅通3.应急响应:●接到预警后迅速行动,转移到安全地带●遵循当地政府和救援部门的指示●灾后自救与互救技能三、防暑安全培训1.高温危害●高温中著的症状及分类(先兆中著、轻症中著、重症中著)●高温对身体的长期影响2.预防措施●台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防著降温饮品●穿若透气浅色衣物。
佩戟遮阳帽●定期检查工作环境,确保通风良好3.应急处理●发现中暑症状立即采取降温措施●严垂者及时送医治疗四、防爆安全培训1.爆炸基础知识●爆炸的分类(物理爆炸、化学爆炸)●爆炸的条件及影响因素2.防爆措施●严格遵守易然易爆物品管理规定●定期检查和维护防爆设备(如防爆电器、通风系统等)●禁止在易燃易爆场所吸烟、使用明火●定期进行防爆安全演练3.应急处理●爆炸事故发生后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报告事故情况,等待专业救援●掌握基本的灭火和自救技能总结防雷、防汛、防君、防爆安全培训是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减少事故风险的关键环节。
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员工能够学握相关知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在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中能够安全作业。
同时,企业也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监管,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编号:AQ-CS-00632( 安全常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夏季防雷防电安全常识General knowledge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electricity protection in summer夏季防雷防电安全常识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
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一、雷电预警信号如何分级及防御?雷电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雷电黄色预警信号标准: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工作。
2、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应尽快放置到安全场所或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取消上述物品警报实效内的运输计划。
3、密切关注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取消警报实效内户外的生产、旅游、体育、集会、商业等活动计划。
4、处在户外且附近没有安全避护场所的人员应尽快返回,游乐场所尽快安排停运户外设施,并把游人安置到安全场所。
5、处在未经防雷检测或检测不合格场所的人员应特别注意加强防范。
(二)雷电橙色预警信号标准: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雷应急措施。
2、安排人员密切监视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储存场所,应急专业处置队伍集合待命;停止上述物品的运输,就近妥善处置。
3、停止户外的生产、旅游、体育、集会、商业等活动;不要在室外游泳和水面附近活动。
一、培训背景随着夏季雷电天气的增多,雷电灾害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日益严重。
为提高员工对雷电灾害的防范意识,增强应对雷电灾害的能力,确保生产安全,特制定本防雷培训计划方案。
二、培训目的1. 提高员工对雷电灾害的认识,增强防雷意识。
2. 使员工掌握防雷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保障公司财产安全,降低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培训对象公司全体员工,特别是生产一线员工、设备操作人员、安全管理员等。
四、培训时间2023年5月至2023年6月,分阶段进行。
五、培训内容1. 雷电基础知识:介绍雷电的形成、特点、危害等。
2. 防雷设施及维护:讲解防雷设施的安装、使用和维护方法。
3. 防雷措施:传授在雷电天气下的个人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法。
4.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员工了解雷电灾害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5. 法律法规:讲解与防雷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员工的法治意识。
六、培训方式1. 集中授课:邀请专业讲师进行现场授课,确保培训效果。
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防雷知识。
3. 现场演练:组织员工进行防雷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自学:提供防雷知识资料,鼓励员工自学。
七、培训考核1. 理论考核:对培训内容进行笔试考核,检验员工对防雷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操考核:对员工进行防雷技能实操考核,确保员工能够熟练掌握防雷技能。
3. 应急演练考核:通过应急演练考核,检验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八、培训评估1. 培训结束后,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学员满意度、知识掌握程度、技能水平等。
2. 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
九、组织实施1. 成立防雷培训领导小组,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和监督评估。
2. 明确培训责任,确保培训工作有序进行。
3. 加强培训宣传,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十、预期效果通过本次防雷培训,使公司员工掌握防雷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防雷意识,降低雷电灾害对公司的影响,确保公司安全生产。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夏季防雷防电安全常识(最新版)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accidents.夏季防雷防电安全常识(最新版)一、雷电预警信号如何分级及防御?雷电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雷电黄色预警信号标准: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工作。
2、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应尽快放置到安全场所或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取消上述物品警报实效内的运输计划。
3、密切关注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取消警报实效内户外的生产、旅游、体育、集会、商业等活动计划。
4、处在户外且附近没有安全避护场所的人员应尽快返回,游乐场所尽快安排停运户外设施,并把游人安置到安全场所。
5、处在未经防雷检测或检测不合格场所的人员应特别注意加强防范。
(二)雷电橙色预警信号标准: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雷应急措施。
2、安排人员密切监视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储存场所,应急专业处置队伍集合待命;停止上述物品的运输,就近妥善处置。
3、停止户外的生产、旅游、体育、集会、商业等活动;不要在室外游泳和水面附近活动。
4、游乐场所立即停运户外设施,并把游人安置到安全场所;位于房顶、脚手架、塔吊等高空作业人员立即停止作业并转移到安全地带。
5、不要在树木、塔吊、变压器下及孤立的棚子和小屋里避雨,应当尽快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并关好门窗。
何为雷电雷电的危害室内防雷措施室内防雷常识雷电伤害急救何为雷电?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
雷电的危害?04击伤人员损坏设备破坏建筑物造成大规模停电和大面积电网瘫痪设施或设备损坏火灾爆炸要经常组织有关人员对雷电设施,消防设备,通讯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消除可能导致雷击的各种隐患12发生雷电时应关闭电视机,电脑更不能使用电视机的室外天线,若雷电一旦击中电视天线,雷电就会沿着电缆线传入室内,威胁电器和人身身安全3尽可能的关闭各类家用电器,并拔掉电源插头,以防雷电从电源线入侵造成火灾或人员触电伤亡打雷时不要开窗户,不要把头伸出户外,更不要用手触摸窗户的金属架,以防雷电45雷电交加时勿打手机或有线电话,边在雷电过后再拨打,以防雷电波沿通信信号入侵,造成人员伤亡。
雷雨天气应注意关闭门窗,以防侧击雷和球雷侵入6打雷时不要洗淋浴,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装在屋顶,又处在直击雷保护范围之外,巨大的雷电会沿着水流袭击人体✓大雷雨中若刚好不在家中,而走在路上、田野,等无避雷与之地时:要做到身体的位置越低越好,人体与地面接触越小越好,离铁路钢轨高压线越远越好,最好应急措施是迅速蹲下来,防雷电击伤人体✓发生雷电时,如果正在户外开车,应最好别听广播,因为收音机的天线有避雷针的作用,会吸收闪电。
同时也不能将车停到树下,更不要下车✓遇到雷电时不要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使用金属雨伞,不要骑马骑自行车✓雷电天气不宜开摩托,骑自行车赶路,打雷时勿狂奔,应找房屋或空旷地带躲避2341✓若有人遭到雷击,停止呼吸时,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或外部心脏按压,并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防止人员生命遭受侵害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强电厂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到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必须与树干保持三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2341雷电伤害急救01人体在遭受雷击后,往往会出现“假死”状态,此时应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抢救,首先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雷击后进行人工呼吸的时间越早,对伤者的身体恢复越好,因为人脑缺氧时间超过十几分钟就会有致命危险02其次应对伤者进行心脏按压,并迅速通知医院进行抢救03如果伤者遭受雷击后引起衣服着火,此时应马上让伤者躺下。
夏季防雷知识培训(42页)夏季防雷知识培训--安全科认识雷电雷电是一种大气自然现象,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雷电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除了灾难,它留给人类更多的是迷信和恐惧。
直到17世纪中叶,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实验证实了天电(雷电)与地电的同一性,并发明和使用了“避雷针”,人们才逐步对雷电有了理性和科学的认识。
地球上,任何时刻都会有约2000个地点出现雷暴,平均每天要发生800万次闪电,每次闪电在微秒级瞬间可释放出55KW·h以上能量。
认识雷电雷电对人类的贡献在雷电发生的一瞬间,除了产生极强的电流和高温外,还会产生大量的臭氧,大气中的臭氧层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保护伞,能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危害。
雷电也是一种巨大的声波,可使空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丧生。
所以雷雨后的空气特别洁净而清新。
雷电又是一种高效的天然肥料,雷电发生时,空气中的氮和氧会经电离和化合而形成易被植物吸收的氮肥。
认识雷电雷电灾害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超过10亿美元,死亡人数在3千人以上,这个数据的统计还不包括我国。
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约有3000人至4000人,财产损失在50亿到100亿元人民币。
雷云的形成含水蒸气的上升气流上升时温度逐渐下降形成雨滴、冰雹(称为水成物),这些水成物在地球静电场的作用下被极化(如图),负电荷在上,正电荷在下,由于水成物下降的速度快。
而云粒子下降的速度慢,因此带正、负两种电荷的微粒逐渐分离(这叫重力分离作用)最后形成带正电的云粒子在云的上部,而负电的水成物在云的下部,就形成雷云空间电场,空间电场的方向和地面与电离层之间的电场方向是一致的,都是上正下负。
雷击当雷云形成后,在两种带不同电荷的雷云中间的电场达到一定强度后便会被击穿,形成云间放电。
当带负电荷的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闪流,二者相遇即形成云对地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