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气象雷达站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 格式:doc
- 大小:3.02 MB
- 文档页数:25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安阳市天气雷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4.08.05•【字号】豫环审〔2024〕46号•【施行日期】2024.08.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安阳市天气雷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安阳市气象局:你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410000417347536X)报送的由郑州新知力科技有限公司编制的《安阳市天气雷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及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中心关于《报告书》的技术审查意见收悉,该项目环评审批事项已在我厅网站公示期满。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项目建设内容和总体要求安阳市天气雷达建设项目拟在安阳市龙安区梨树厂村南安阳国家气候观象台新建S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1套,发射功率650千瓦;新建P波段风廓线雷达系统1套,发射功率16千瓦;在林州市龙凤山公园北部山顶处新建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系统1套,发射功率1千瓦。
工程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25万元。
该项目在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后,环境不利影响能够得到一定的缓解和控制,主要污染因子能够达到相应标准要求。
因此,我厅同意你单位按照《报告书》中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和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进行项目建设。
二、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须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项目建设应严格按照《报告书》和本批复的要求,确保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位。
(二)该项目主要生态环境影响为电磁辐射影响,根据电磁辐射防护要求,你单位应将该项目电磁辐射防护安全区域告知当地规划、城建等相关部门,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建设中严格执行本项目要求的电磁防护距离和限制建筑物高度要求,不得新建居民住宅、医院、学校等电磁环境敏感目标。
(三)你单位应建立并落实各项环保管理制度,加强电磁污染防治设施的管理,保障设施正常运行,完善美化周围生态环境。
C波段天气雷达的电磁辐射分析作者:钟静林小杰杨宏宇来源:《科技风》2018年第24期摘要:从雷达作为干扰源的角度分析C波段天氣雷达的电磁辐射。
介绍了电磁辐射相关的评价标准,给出C波段天气雷达相应的安全辐射距离,分析了它对敏感设备干扰的典型例子。
比较了工程中常用的几种电磁辐射防护措施在C波段天气雷达电磁防护中的作用,指明通过科学防护C波段天气雷达的电磁辐射是可以达到电磁兼容要求的。
关键词:C波段;天气雷达;电磁辐射;电磁兼容1 绪论C波段天气雷达具有的强大的发射功率和敏感的信号接收能力决定了雷达本身即是干扰源又是敏感设备。
出于充分发挥雷达的使用性能方面的考虑,屏蔽、接地、布线、滤波、频率保护等各种抗干扰措施从始至终贯通了从雷达部件的线路设计、系统组装、雷达站选址、雷达塔楼建设到雷达观测环境的保护的各个阶段,现代雷达的抗干扰性能越来越强。
而雷达作为干扰源的另一面,尽管在雷达站选址及工作人员操作规范方面都考虑到了减小雷达作为辐射源对环境及生物体方面的影响,但由于在这一方面所能采取的技术措施的局限性及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致使雷达在降低对环境电磁骚扰的技术远滞后于雷达对电磁环境的抗干扰技术。
因此,本文侧重于雷达作为干扰源的一面来讨论分析多C波段天气雷达的电磁辐射并给出一些相关的抗干扰防护措施。
2 雷达的电磁辐射理论上在天气雷达扫描时对雷达产生无源干扰的区域都属于雷达的电磁波对地面的直接辐射区域,而雷达周边很大范围内的不定区域都属于雷达电磁波散射后的辐射范围。
但雷达电磁波辐射所覆盖的范围并不就都属于电磁辐射污染区域。
2.1 对生物体的影响(1)评价标准。
电磁学及生物学中采用比吸收率SAR来衡量电磁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
SAR定义为生物体单位时间,单位质量所吸收的电磁能量。
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给出了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两种SAR限值。
但SAR的测量是在屏蔽室中进行的,为了更好地衡量电磁辐射强度,针对公众辐射,我国卫生部制定的《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采用电场强度和功率密度来衡量环境电磁辐射强度。
气象雷达辐射
气象雷达辐射是指雷达所发出的电磁波的能量。
气象雷达工作时,会发射出一定频率的微波电磁波,并通过接收回波信号来分析附近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降水强度等气象信息。
这种微波电磁波的发射能量就是雷达辐射。
气象雷达通常使用的是S波段(3-4 GHz)或者C波段(5-6 GHz)的微波电磁波。
这些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时,会遇到空气分子和水滴等物质的散射和吸收。
因此,为了保证雷达能够有效地探测到目标物体的回波信号,雷达辐射的能量通常需要足够强大。
不过,雷达辐射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高能量的微波辐射可能会对人体和其他生物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使用雷达时需要注意辐射功率的控制,以避免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在安装和维护雷达设备时,也需要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来进行操作,确保辐射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某个区域或场所的辐射环境进行评估和分析,以了解辐射源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建议。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1. 辐射源评估:评估区域内的辐射源的种类、强度、频率等信息,包括人工辐射源(如核电站、核设施等)和自然辐射源(如地壳放射性物质、太阳辐射等)。
2. 辐射散播模拟:利用数值模型或计算程序对辐射源释放的辐射进行传播模拟,分析辐射在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扩散和迁移规律。
3. 辐射水平评估:根据辐射源评估和辐射散播模拟结果,对评估区域内的辐射水平进行评估,包括剂量率、等效剂量、累积剂量等指标。
4. 环境影响评价:综合考虑人体辐射防护标准、环境保护法规等相关要求,评估辐射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如生物多样性、土壤质量、水体污染等。
5.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通过分析辐射水平和人体辐射暴露情况,评估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包括癌症、遗传缺陷等。
6. 控制和规划建议: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辐射源控制措
施和环境规划建议,以减少辐射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例如,对核能站点的选址、布局等方面提出建议,协助制定辐射防护政策和措施。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通常是由专业的辐射防护机构或独立专业机构进行,并依据国际和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评估和监测。
评价结果可以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辐射环境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天气雷达站电磁环境影响监测研究
刘佳;王锴;李婧婧;赵颖
【期刊名称】《环境科学与管理》
【年(卷),期】2024(49)6
【摘要】天气雷达站产生的超标电磁辐射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伤。
为此,提出天气雷达站电磁环境影响监测与分析。
分析天气雷达站电磁影响因素,结合发射天线的方向函数,构建雷达功率密度模型。
测试结果表明,对于S波、C波段、X波段,真实值与计算值呈现随距离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对于三个波的频段,当接近天线的远场区时,计算值与真实值逐渐接近,相对误差均较小,说明模型在远场区的适用性更强;研究算法与实测值的拟合程度较高;在模型的应用中,真实反映了某市区的电磁辐射情况。
【总页数】6页(P98-103)
【作者】刘佳;王锴;李婧婧;赵颖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37
【相关文献】
1.民航空管雷达站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2.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预选站址电磁环境测试
3.河南信阳无管局圆满完成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选址电磁环境测试任务
4.新一代天气
雷达站址选择中的电磁环境测试5.青海省四部固定全相参X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站通过电磁环境测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机场多普勒c波段天气雷达站电磁辐射安全分析摘要:机场多普勒C波段天气雷达站电磁辐射安全分析主要包括确定工作频率范围、评估电磁辐射水平、判断是否符合标准和采取措施等步骤。
针对机场多普勒C波段天气雷达站的电磁辐射,需要进行辐射功率测量,评估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同时,需要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对电磁辐射水平进行比较和评估,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如果发现辐射水平超出限制,需要采取措施保障周围环境内的人员安全。
关键词:机场;多普勒c波段;天气雷达站;电磁辐射;安全引言:机场是国家的门面,机场的安全与稳定是我们国家乃至全球的重要关注点。
而现代机场更离不开雷达技术的支持,其中多普勒C波段天气雷达站是机场天气监测和预报的关键设备之一。
然而,天气雷达的工作频段正好处于人体对电磁辐射敏感的范围内,模拟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机场多普勒C波段天气雷达站的电磁辐射安全进行分析与评估,是保障机场和周边居民安全的必要措施。
本文将对机场多普勒C波段天气雷达站的电磁辐射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估,以期为机场电磁环境安全原则的制定提供参考。
1.机场多普勒C波段天气雷达站的作用和重要性机场多普勒C波段天气雷达站的主要作用是监测和预报机场飞行区域的天气状况,以保障航班安全和飞行效率。
在机场气象系统中,多普勒C波段天气雷达是一种重要的气象监测设备,可以对飞行区域内的降水、雷达回波等天气状况进行精确监测和预报,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为机场管理者和飞行员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实时监测飞行区域内的天气状况,及时预警危险天气现象,如雷暴、台风、大雾等,保障机场的航班安全。
预测降雨、风向、风速等信息,为机场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优化航班调度和机场资源分配,提升机场效率。
天气对机场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多普勒C波段天气雷达的使用可以降低其影响,减少机场出现暂停、取消航班等事件的概率,降低机场的安全风险和经济风险。
因此,机场多普勒C波段天气雷达站在机场气象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作用和重要性不可低估。
气象雷达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分析福建省辐射环境监督站 王春梅[摘要] 以实际工作中接触过的雷达评价为例,通过对气象雷达工作原理的论述,分析气象雷达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论述雷达评价过程中电磁辐射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并提出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气象雷达电磁辐射 环境评价雷达运行期电磁辐射主要来自雷达数据采集工序(简称“RDA”),RDA子系统包括天线、天线罩、发射机和接收机。
在晴空时段里,雷达是处于定时、间断的开机状态;而在观测责任区内有降雨的时段内,雷达是处于连续的开机状态。
雷达运行时,发射机在雷达信号处理定时单元送来的触发脉冲控制下,产生高功率的射频脉冲,经传输由旋转抛物面天线以平面波的形式定向向空中发射探测信号,通过传输由旋转抛物面发射使空中天线主视方向的电磁波场强增高。
同时,当发射信号在空中碰到某种障碍物,如云、冰雹、龙卷风等,立即产生反射波,并且向四周传播,也可以使周围环境电磁波场强增高,即对周围环境产生次级电磁环境影响,但该电磁波贡献可以忽略。
此外,雷达机房内设备,如发射机、馈线等,生产厂家已经对其进行了必要的屏蔽,再加上机房的屏蔽作用,电磁波向环境的泄漏量极小。
因此雷达电磁波影响的污染工序是:运行时,天线向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对周围环境产生电磁波影响。
1 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气象雷达主要设置雷达数据采集子系统(RDA)、雷达产品生成子系统(RPG)及主用户处理器子系统(PUP)等相关配套子系统。
气象雷达站主要采用CINRAD/CA气象雷达,该雷达是C 波段多普勒雷达。
雷达主机总体结构主要由以下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组成:数据采集系统 RDA(Radar Date Acquisition);雷达产品生成子系统 RPG(Radar Product Generation);主用户处理子系统 PUP(Principal User Processor)。
气象雷达主机三个子系统中的RDA子系统设置在高的楼顶上,主要包括发射机柜、接收机柜、伺服机柜和配电机柜。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批复建阳新一代天气雷达迁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1.02.01•【字号】闽环辐评〔2021〕11号•【施行日期】2021.0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批复建阳新一代天气雷达迁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函闽环辐评〔2021〕11号南平市气象局:你单位报送的《建阳新一代天气雷达迁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及申请审批的函收悉。
经研究,现函复如下:一、根据报告表结论、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中心的评估结论和南平市生态环境局意见,在全面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前提下,我厅同意你单位按照报告表中所列的项目性质、规模、地点和环保措施进行项目建设。
二、工程建设内容本项目现址位于南平市建阳城关狮子山,拟迁建至南平市建阳区庵山森林公园主峰最高点,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雷达站:站址用地面积231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建设1座8层雷达塔楼,高度35.7米,安装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1套,发射机工作频率:2.7~3GHz,脉冲峰值功率≥650千瓦,采用圆形旋转抛物面反射体天线,增益≥44dB,正常工作时仰角范围0.5°~19.5°。
辅助工程包括门卫值班室、变配电房、发电房、消防和防雷设施等。
(二)上山水泥公路:连接现有道路至雷达站,长度约1.438公里,路面均宽3.5米,用地面积23057平方米。
三、在项目建设及运行中,你单位应认真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全面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减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严格控制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本项目的电磁环境影响应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和《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规定的限值要求,即电场强度小于5.36伏/米,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小于0.08瓦/平方米,同时瞬时峰值功率密度小于80瓦/平方米。
气象观测站环境影响评估气象观测站作为收集和分析气象数据的重要设施,其选址和周边环境对于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因此,对气象观测站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气象观测站的环境影响评估首先要考虑的是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观测站应选择在地势开阔、平坦的区域,避免处于山谷、山坡等地形复杂的地方。
因为复杂的地形可能会导致气流的不规则流动,影响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的测量。
同时,观测站周围应避免有高大的建筑物、树木或山脉遮挡,以保证气象观测设备能够充分接收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气象信息。
气象观测站周边的土地利用情况也是评估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如果观测站周边是大面积的农田,那么在农作物生长和灌溉期间,可能会产生局部的小气候,从而对观测数据产生一定的干扰。
而如果周边是工业区,工厂排放的废气、粉尘等污染物可能会影响空气质量的监测结果,甚至对观测设备造成损害。
在气象观测站的环境影响评估中,气候条件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
观测站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温度、湿度、降水等气候特征都会对观测结果产生影响。
比如,在气候多变的地区,需要更加频繁地对观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电磁环境同样会对气象观测站产生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中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电磁辐射可能会干扰气象观测仪器的正常运行。
因此,评估观测站周边的电磁辐射水平,采取必要的屏蔽措施,是保障观测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
此外,人类活动也是影响气象观测站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交通流量大的道路附近,车辆排放的尾气和产生的噪音可能会干扰观测。
同时,观测站周边的人类活动,如建筑施工、娱乐活动等,也可能会对观测环境造成破坏。
为了准确评估气象观测站的环境影响,需要采用多种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首先,要进行实地勘察,详细了解观测站周边的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等情况。
其次,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对空气质量、电磁辐射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还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不同环境条件下气象观测数据可能受到的影响。
气象局雷达辐射范围
气象局雷达的辐射范围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雷达天线的高度、功率、波束宽度、频率等。
一般来说,气象局雷达的辐射范围在几十到几百公里之间。
辐射范围的具体大小还受到地形、大气条件、附近建筑物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雷达信号在山脉等地形复杂的区域会发生散射、衰减,从而影响雷达的覆盖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雷达的辐射范围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气象局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雷达的扫描范围和角度,以获取更准确的天气信息。
民用机场气象雷达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作者:***来源:《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2年第03期【摘要】为分析民用机场气象雷达产生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本文在分析气象雷达技术参数和电磁辐射环境保护标准的基础上,对气象雷达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以及雷达投运后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气象雷达站的电磁环境监测结果基本符合环评阶段的预测结果,监测结果满足国家相关环境标准,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管理要求。
【关键词】气象雷达;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电磁辐射监测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3.002某民用机场位于我国云南某县,该县地处云贵高原,山区面积占比达99%以上,气候复杂多变。
建设气象雷达站可对机场周边附近范围内的天气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提高天气预测预警能力,为飞机起降提供准确可靠的气象数据,保障机场正常运行。
机场气象雷达投入运行后,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电磁辐射,为此本文通过分析气象雷达建成前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以及雷达投运后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监测,分析民用机场气象雷达对周围电磁辐射环境影响。
1. 气象雷达的技术参数及电磁辐射环境相关标准1.1 气象雷达的技术参数随着民航快速发展,机场天气雷达从最初的常规雷达发展到多普勒天气雷达、双偏振天气雷达、相控阵天气雷达。
本文案例以某民用机场气象雷达为例,其使用的是多普勒天气雷达,具体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1.2 电磁辐射环境标准为加强电磁辐射环境管理,保障公众健康,原环境保护部和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标准中规定了环境中电场、磁场、电磁场场量参数的方根均值应满足表2的要求。
本文中的民用机场气象雷达的频率为5500.975-5511.025MHz,中心频率为5506MHz,对应表2中限值得出,该气象雷达的电场强度的控制限值为16.32V/m,磁场强度的控制限值为0.044A/m,功率密度的控制限值为0.73W/m2。
气象局雷达站辐射范围是多少?
1.没有范围,因为气象雷达向上辐射,地面基本没有反射。
2.根据“多普勒雷达”的相关资料,其工作频率可达2798MHZ,建成后该站将24小时运行,发射功率650KW,电磁辐射范围1-460KM。
3.雷达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电磁辐射。
电磁波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与电磁场的场强和发射波长有关。
4.雷达发射的波长越短,对人体的伤害越大,厘米波雷达对人体的伤害也越大。
基本不用怕米波。
雷达天线和发射机附近是最可怕的。
5.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由天线辐射出去。
但是有一部分能量是通过天线的旁瓣辐射的,主要分布在天线主瓣的两侧。
虽然相对于主瓣的能量(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天线主扫描方向上的能量)要小很多,但是场强还是很大的。
WSR-88D雷达电磁辐射影响的附加环境评估报告(SEA)下一代天气雷达系统项目委员会(JSP0)1992年12月WSR-88D项目由商务部、运输部、国防部组成的联合协会正在进行最后尾声工作。
WSR-88D项目包括设计、选址、建设和操作在美国大陆116台国家天气服务雷达:夏威夷、阿拉斯加、菲律宾14部联邦航空管理雷达和22部国防雷达。
早在1984年,这个联合组织就发布一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分析这一系统对环境的潜在影响,这份报告总结出:“从总体上看,NEXRAD系统的装备,操作将不会对环境产成显著的不利影响”。
相反,这份报告指出:没有任何可靠的科学证据可以证明:象人们所焦虑的那样,直接暴露于NEXRAD雷达的电磁辐射下会对人类健康有害,即便是最敏感的人,比如:未出生的婴儿、病人和老人。
从1984年,开展了一项附加的科学调查—从生物学角度出发研究射频辐射。
这份追加的环境报告旨在说明上述研究的结果,以确定早期的PEIS是否依然有效。
为了使先前的分析深入化,这次评估采用了最新的雷达项目规格和雷达辐射场测试数据。
重新计算和证明,当雷达操作时所形成的电磁场的强度。
这次评估还列出了处于雷达电磁场所产生的生理影响。
最后,文件再一次研究了电磁干扰对心脏起搏器、电子爆破装置和加油装置的影响。
每一个WSR-88D单元包括:支撑塔(高从16.4至98.4英尺不等)、天线罩(39英尺宽、35英尺高)、设备防护装置、电子震荡器和防御网。
雷达将依照固定频率2700-3000MHz发出电磁信号,峰值475KW,均值1KW。
WSR-88D选址的宗旨是使政府财产利用最大化。
起用现存的天气雷达站,以取得网络的最大覆盖面,从而使建筑成本最小化,防止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WSR-88D将取代现存的WSR-57、12WSR-74S、和1WSR-74CLD等过时且可靠性弱的雷达。
WSR-88D 将能在测量速度的同时测量反射系数。
由于WSR-88D雷达使用了先进的多普勒技术和发展了的信号处理技术,WSR-88D雷达有更宽的视野和更高的分辨率。
(辐射类)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天气雷达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编制日期:**年**月**日项目基本情况简介表项目名称 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 法人代表 联 系 人 立项审批部门 建设性质 占地面积 总投资**天气雷达建设项目 ** **电磁技术应用的目的和任务随着全国*****天气雷达网的逐步建设, *****多普勒天气雷达建设效益日益凸显, 大大提高了台风、暴雨、冰雹、雷暴、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预报和服务 能力,对航空安全、军事行动、林业生态、水利水文、云水资源利用等都产生显著效 益。
从发达国家对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使用情况看,其预测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的短时预 报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可提高 3%~5%,时效能提前几十分钟到数小时,这能为政 府各部门及人民群众采取准确、及时的防范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概 述前 言为了保护环境和公众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 、 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 ,以及《**省 辐射环境管理办法》等对伴有辐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 的环保手续,编制了《**气象雷达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报告表》 。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 年;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253 号;1998 年; 4.《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 18 号;1997 年; 5.《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8702-88) ,国家环境保护局,1988 年; 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HJ/T10.2—1996) ; 7.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HJ/T10.3—1996) ;2评价标准1.《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8702-88) 2 电磁辐射防护限值 2.2 导出限值 2.2.1 职业照射: 在每天 8 h 工作期间内, 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 6min 内的平均值应满足表 1 要求。
2.2.2 公众照射:在一天 24 h 内,环境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 6min 内的平均值应满足表 1 要求。
表1 导出限值 职业照射 公众照射 频率范围 MHz 30-3000 30-3000 导出限值 电场强度 V/m 28(1) 12(1) 功率密度 W/m 2 0.42注: (1)供对照参考,不作为限值。
2.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标准》 (HJ/T10.3-1996) 4.1 公众总的受照剂量 公众总的受照剂量包括各种电磁辐射对其影响的总和,即包括拟建设施可能或已 经造成的影响,还要包括已有背景电磁辐射的影响。
总的受照射剂量限值不应大于国 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8702-88)的要求。
4.2 单个项目的影响 为使公众受到总照射剂量小于 GB8702-88 的规定值,对单个项目的影响必须限制 在 GB8702-88 限值的若干分之一。
在评价时,对于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审批的大型 项目可取 GB8702-88 中场强限值的 1 限值的 12 ,或功率密度限值的 1/2。
其它项目则取场强 5 ,或功率密度限值的 1/5 作为评价标准。
3.《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GB9175-1988) 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见表 2。
表2 波长 微波 频率 300MHz~300GHz 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 容许场强(μ W/cm2) 一级(安全区) <10 二级(中间区) <40由于该天气雷达站发射设备的电磁波频段为 2880±10MHz,根据上述标准,确定 该项目的评价标准限值为:公众照射总的功率密度为 0.4W/m2,单个项目的公众照射功 率密度为 0.08W/m2。
3评价目的和环境保护目标1.评价目的 (1)通过对##省###气象局*****天气雷达运行期间周围电磁环境现状调查及监测, 了解其周围电磁辐射污染源情况及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现状。
(2)分析*****天气雷达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其周围环境的影响。
(3)本着“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原则,努力减少其电磁辐射污染水平的要求,对 ##省###气象局*****天气雷达产生的电磁辐射不利影响提出污染防止措施,把电磁辐 射环境影响减少到“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水平。
(4)为##省###气象局*****天气雷达的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2.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为###*****天气雷达评价范围内敏感点。
表 3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项目名称 方 向 环境保护目标 距场所距离(m)评价范围##省###气象局*****天气雷达发射机脉冲峰值功率为 750kW。
根据《辐射环境保 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标准》 (HJ/T10.3-1996)规定:功率>200kW 的发射设备以发射天线为中心、半径为 1km 范围全面评价,如辐射场强最大处的地点 超过 1km,则应选定方向评价到最大场强处和低于标准限值处。
该项目发射机脉冲峰值功率≥250kW,确定本项目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 以发射天线为中心,半径 1km 范围内区域。
4项目周围地区环境状况自然与社会环境简况1.地理位置 2.气候与气象 3.地形地貌 4.水文水系 5.矿产资源 6.旅游资源 7.历史文化5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 ##省###气象局###*****天气雷达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 3.项目性质 新建。
4.项目规模 本评价项目为##省###气象局*****天气雷达新建工程,涉及 1 座天气雷达发射系 统,在###建设*****天气雷达系统可从根本上改善###及周边地区的天气探测水平, 提高对灾害性天气、尤其是重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警报、服务能力,提高### 防御洪涝、冰雹灾害及抗御其他气象灾害的决策气象服务水平。
5.周边环境 新建后的*****天气雷达位于###,以雷达塔楼为中心 1000m 范围内,无大型输变 电设备、电磁辐射设备。
在塔址西南侧 250m 处为养殖场,东南侧 400m、500m 处分别 为加工厂和居民住户;北侧 600m 为采石场,西北 800m 为居民住户。
现场拍摄的照片 见图 3。
图 1 相对位置示意图6系统的组成及设备参数1.系统的组成 *****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所选用的*****(CINRAD)雷达是世界上较先进的 S 波 段全相干多普勒雷达。
CINRAD 雷达主机总体结构主要由以下五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b)站址组成:雷达子系统(RDA) 、数据采集系统(RPG) 、主用户处理子系统(PUP) 、监控单 元(UCP) 、在线标校装置。
雷达子系统(RDA)包括天线、天线罩、伺服装置、速调管放大链发射机、接收 机、雷达配电盘、UPS 电源等。
RDA 子系统向天空发射信号,并接收反射信号。
经信 号处理、自动定标、数据存档等自动操作程序后,通过光缆向 RPG 子系统传送基本数 据的信息。
RPG 子系统收到 RDA 子系统传输的基本数据后,经一系列气象算法,形成七十几 种固定的图形、图像和数字式气象产品,并存储基本数据和产品数据,提供给 PUP 子 系统。
PUP 子系统向操作人员提供对 RPG 子系统的产品请求、显示、存储和分配等。
UCP 子系统负责全机工作状态的监视和控制。
*****天气雷达系统组成图见图 4。
图 3 现场拍摄的照片图4*****天气雷达系统组成图72.天气雷达工作原理 雷达是利用目标(云雨等)对电磁波的反射现象来发现目标并确定其位置的,其 主要由天线、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机和终端设备等组成。
雷达发射机产生一定强度的脉冲信号,其波形是脉冲宽度为τ 而重复周期为 Tτ 的高频脉冲串,馈送到天线,而后经天线辐射到空间。
雷达天线一般具有很强的方向性,以便集中辐射能量来获得较大的观测距离。
同 时,天线的方向性越强,天线波瓣宽度越窄,雷达测向的精度和分辨率越高。
常用的 雷达天线是抛物面反射体,馈源放置在焦点上,天线反射体将高频能量聚成窄波束。
天线波束在空间的扫描采用机械转动天线而得到。
脉冲雷达的天线是收发共用的。
接 收机把微弱的回波信号放大到足以进行信号处理的电平,该电平经检波器取出脉冲调 制波形,由视频放大器放大后送到终端设备。
本项目中多普勒雷达是基于多普勒效应(即发射源和接收者之间有相对径向运动 时,接受到的信号频率将发生变化)的实际应用,改善了雷达的工作质量。
3.设备主要参数 中国*****天气雷达(CINRAD)系统,是在完全继承美国多普勒天气雷达 WSR- 88D 优点的基础上,融合了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最新成果设计而成的。
CINRAD 型天气雷达, 采用高相位稳定的全相多脉冲多谱勒体制,具有高增益低副瓣天 线系统,大功率全因态调制器调速管发射机,低噪声大动态线性范围接收机,高精度 数字中频多谱勒信号处理器和职能型多谱勒数据处理和显示终端,雷达对主要性能参 数进行在线监测和强度速度自动标校,具有较高的相干性和地物抑制能力,能对降水 回波功率和风场信息进行准确测量,并采用双重复频率和随机相位编码两种方法进行 速度模糊处理,扩大径向风速测量的不模糊区间。
其性能指标尤于美国的 WSR-88D, 在价格上大大低于 WSR-88D。
系统主要性能指标见表 4。
4.项目功能 作为###天气监测预警系统核心组成部分##省###气象局*****天气雷达系统主要 功能是###及周边地区灾害性天气进行监测,实现各类探测气象信息的自动采集和对 探测信息的省、市、县间的上行和下传以及对探测信息进行加工、分析、预测。
*****天气雷达实时提供反射率因子、径向速度、速度谱宽三种基本产品资料和 多种图形、图象及数字式气象产品。
对各种灾害性天气能够进行有效监测和预警,对 台风、暴雨等大范围强降水天气监测距离不小于 460km,配合一定的雨量校正站网, 能对大范围降水进行定量测量。
对暴雨、冰雹、龙卷等灾害性天气能够进行自动识别 和报警,除能实时获取各类降水的回波强度分布信息外,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稳定 性和可维护性,能够进行全天侯连续工作。
对于监测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发展、消亡 过程有显著作用,是未来短期和短时天气预报的重要手段。
8表 4 *****天气雷达主要性能指标强度监测距离 强度测量距离 速度监测距离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平均故障修复时间 频率范围 形式 直径 射频损失 引入波速偏差 引入波速展宽 抗风能力(阵风) 形式 反射体直径 增益 波速宽度 第一旁瓣电平 远端附瓣(10°以外) 方位角扫描范围 控制方式 工作频率 脉冲峰值功率 脉冲宽度 脉冲重复频率 发射空度比 速调管寿命 频率短期(1ms)稳定度 中频频率 接收机 中频带宽 对数中放动态范围 线性动态范围 距离库数 库内算术平均次数 方位累计平均次数 强度估算精度 信号处理器 速度处理方式 PPP 处理对数 地物杂波抑制 速度处理精度 地物杂波抑制能力 ≥460km ≥230km ≥230km >315h <0.5h 2700~3000MHz 刚性薄壳随机分布结构 12m ≤0.3dB ≤0.01° ≤0.01° 50m/s 能工作 70m/s 天线不损坏 旋转抛物面,中心馈电 10m ≥45dB ≤1° ≤-27dB ≤-40dB PPT:0°~360°连续扫描 体积扫描 预置全自动、人工干预自动 2700~3000MHz ≥250kW 0.83μ s,2.5μ s 318~1304Hz ≥0.002 ≥5000h ≤10-11 33.6MHz 0.67MHz ≥85dB ≥85dB 1000 ≥4 次 16 次、32 次可选 ≤1dB 对 I、Q 进行 PPP 处理 32、64 对可选 可变凹口 IIR 滤波 ≤1m/s ≥50dB系统性能天线罩天线发射机9*****天气雷达天线反射体为直径 10m 的旋转抛物面,它所形成的主波束(0.3dB 笔形主波束)在方位和仰俯方向均为≤0.1°,第一旁瓣电平≤-27dB,远区副瓣电平 ≤-40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