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 风 无 衣
相关背景
•》记载,鲁定公四年(前506年), 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首都郢都,楚臣申包 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 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 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于是一举击退吴兵。
诗歌的句式特点: 每一行均为四个字 --四言诗,各章 节句式相同.
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 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是 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 艺术魅力的古代军歌.
•感情:表现 士兵在战争中 团结友爱、同 仇敌忾爱国之 情。
重章叠唱的好处
便于记忆 • 回旋反复,便于抒情 • 音乐美
思考
• 《无衣》描写的是战争的哪个阶段?
• 体现的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一种高昂的战斗激情
• 在结构上有怎样的特点?重章叠句
•“与子同仇”,仇敌是共 同的,必须一起抗击. •同仇敌忾,统一思想 • “与子偕作”, 行动步调 一致,投身征战中去。 •准备征战,统一行动 • “与子偕行”,激昂高歌 奋进,团结英勇杀敌. •团结对敌,共赴战场
偕行
统一思想 统一行动 同上战场
• 这是一首赋体诗,用“赋” 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 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 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 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 高的内心世界.
•全诗共三章,章与章 句式对应,诗句大同 而小异,在重章复唱 中诗意递进.就如一 边歌唱,一边行军,以 往无前.
• 《无衣》是秦国人民抗击西 戎入侵的军中战歌.它表现了 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
• “同袍”“同泽”“同裳”, 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 互助的情景。 • “修我戈矛”“修我矛 戟”“修我甲兵”,表现战 士齐心备战的情景。 • “同仇”“偕作”“偕行”, 表现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大 无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