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D报告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725.00 KB
- 文档页数:78
仓库8d报告改善的案例现实中的80改善报告案例(出租屋被水淹了)案例:以下通过一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平常小事,来说明SD报告(纠正/预防措施)的写法。
事由:出租屋内,一日早晨,小王正在水龙边洗脸准备上班,刚洗完脸,突然家中打来电话,于是把脸帕一挂就去屋内接电话,接完电话就去上班。
下午下班回家时发现家中全部被水淹了。
铺在地上的草席和被子全都漂在水中。
D1(第一步):成立改善小组:马上叫上住在隔壁的几个同事,组成事故处理小组。
小组成员:张三、李四、王五。
D2(第二步):问题描述。
王五家中被水淹,家中所有摆放在地上的物品都浸在水中(不良率100%)。
如:草席、被子和书本等。
D3(第三步):暂时围堵行动(即应急对策或叫临时对策)。
1、马上与小组成员一起把家中的水设法排放出去。
负责人:张三2、立即把浸在水中的物品捞起并摊开到阳台去凉干。
负责人:李四D4(第四步)---根本原因分析:1、早晨洗完脸时,接听家中突然打来的电话,然后忘记关水,造成水淹小屋。
2、下水道出口太小,而且都采用网格式的盖子盖住。
昨天洗菜洗出来的小片烂蔬菜叶梗在网格上,致使下水道出水很慢,长时间积累后,大量未及时排放出去的水把小屋淹了。
分析人:王五审核:王五妻子D5(第五步)---制订永久对策(即长期对策)。
1、把下水道出口上的网格式盖子去掉,以便加大出水口,不会造成被水淹的情况。
责任人:王五预计完成时间:2007-10-12D6(第六步)—-实施/确认PCA。
1、经过王五实际操作,把下水道出口加大后,小片蔬菜叶不会再梗在出水口处,堵住废水往外流。
并且即使把水龙头打开到最大,水仍能及时地从下水道出水口完全地流出去。
质量分析8d报告案例8D报告是一种常用的质量问题解决方法,通过八个步骤逐步分析和解决问题。
下面将以一个实际案例为例,介绍质量分析8D报告的整个过程。
案例背景:某制造企业生产的某产品在市场上出现了质量问题,部分产品存在涂层脱落的情况。
这个问题出现在一批量产的产品中,给客户带来了不便和损失。
步骤1:建立团队成立了一个由不同部门的成员组成的团队,包括生产、质量、工程和销售等岗位。
团队成员的任务是协同工作,分析并解决这个质量问题。
步骤2:问题描述团队成员开始收集问题的相关信息并描述问题。
他们了解到问题主要集中在一批产品上,而且主要是涂层脱落,导致产品无法正常使用。
步骤3:临时控制措施为了防止问题继续扩大,团队决定采取一些临时的控制措施,例如增加质检频率,严格按照工艺规范进行操作等,以减少产品问题的发生率。
步骤4: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团队成员使用常用的质量工具(如鱼骨图、5W1H分析等)进行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
他们发现问题可能与涂层工艺、原材料质量等因素有关。
步骤5:制定长期解决方案基于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团队成员制定了长期解决方案。
他们决定对涂层工艺进行优化,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
同时,还计划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步骤6:验证解决方案为了验证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团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和测试。
他们使用不同的涂层工艺和原材料质量进行生产,并对产品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解决方案确实有效,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步骤7:实施长期解决方案基于验证结果,团队决定全面实施长期解决方案。
他们对生产流程进行调整,更新工艺规范,并与供应商合作加强原材料质量监控。
步骤8:预防措施为了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团队制定了一系列预防措施。
他们决定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此外,还计划开展定期的质量检查和审查,以及建立质量指标和绩效评估体系。
通过以上八个步骤,团队成功解决了产品质量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
案例:以下通过一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平常小事,来说明8D报告(纠正/预防措施)的写法。
事由:出租屋内,一日早晨,小王正在水龙边洗脸准备上班,刚洗完脸,突然家中打来电话,于是把脸帕一挂就去屋内接电话,接完电话就去上班。
下午下班回家时发现家中全部被水淹了。
铺在地上的草席和被子全都漂在水中。
D1-成立改善小组:马上叫上住在隔壁的几个同事,组成事故处理小组。
小组成员:张三、李四、王五。
D2(第二步):问题描述王五家中被水淹,家中所有摆放在地上的物品都浸在水中(不良率100%)。
如:草席、被子和书本等。
D3(第三步)-暂时围堵行动(即应急对策或叫临时对策)1、马上与小组成员一起把家中的水设法排放出去。
负责人:张三2、立即把浸在水中的物品捞起并摊开到阳台去凉干。
负责人:李四D4(第四步)---根本原因分析:1、早晨洗完脸时,接听家中突然打来的电话,然后忘记关水,造成水淹小屋。
2、下水道出口太小,而且都采用网格式的盖子盖住。
昨天洗菜洗出来的小片烂蔬菜叶梗在网格上,致使下水道出水很慢,长时间积累后,大量未及时排放出去的水把小屋淹了。
分析人:王五审核:王五妻子D5(第五步)---制订永久对策(即长期对策)1、把下水道出口上的网格式盖子去掉,以便加大出水口,不会造成被水淹的情况。
责任人:王五预计完成时间:2007-10-12D6(第六步)---实施/确认PCA1、经过王五实际操作,把下水道出口加大后,小片蔬菜叶不会再梗在出水口处,堵住废水往外流。
并且即使把水龙头打开到最大,水仍能及时地从下水道出水口完全地流出去。
现确认此永久对策有效,并已经执行。
验证人:王五D7(第七步)---防止再发生(即采取预防措施)1、早晨上班出门前一定要检验水龙头是否关闭。
2、以后洗蔬菜时一定要把烂蔬菜叶丢到垃圾筐里,并且要把地面清理干净。
3、早晨洗脸时不能带电话在身上。
在洗脸过程中,就算电话铃响起也不能接。
直到洗漱完毕后才能接听手机。
责任人:王五预计完成时间:2007-**-**D8(第八步)---结案并祝贺:此问题已经完全处理清楚,可以结案(close)。
8D报告案例:汽车制造业中的质量问题解决1. 案例背景汽车制造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汽车制造商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原因,质量问题时常出现。
这就需要制造商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以降低不良率,提高产品质量。
本案例以某汽车制造商的一个具体质量问题为背景,展示了如何使用8D报告方法解决质量问题。
2. 案例过程2.1 问题发现在该汽车制造商的生产线上,某一型号的汽车在组装过程中出现了一定比例的漏油问题。
漏油问题不仅影响了汽车的外观和品质,还可能导致机械故障,给消费者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
因此,该问题被认为是一个严重的质量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2.2 问题分析制造商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团队来分析漏油问题。
团队首先进行了现场调查,观察了漏油现象发生的具体情况,并收集了相关数据和样本。
通过对数据和样本的分析,团队发现漏油问题主要发生在某一特定的组装工序中。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问题可能是由于该工序使用的密封胶出现了质量问题,导致密封不完全,从而引起漏油。
2.3 制定解决方案基于问题分析的结果,团队制定了以下解决方案:1.更换密封胶供应商:通过与多家供应商的沟通和评估,选择一家质量可靠的密封胶供应商,以确保密封胶的质量稳定。
2.优化工艺参数:对组装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确保密封胶的使用量和施工方式合理,从而提高密封效果。
3.强化质量控制:加强对组装工序的质量控制,建立更严格的检查和测试流程,确保每辆汽车的密封质量符合标准。
2.4 实施解决方案制造商在生产线上实施了以上的解决方案。
他们与新的密封胶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了调整。
此外,他们还培训了员工,提高了他们对质量控制的意识和能力。
2.5 结果评估在实施解决方案后,制造商对漏油问题进行了跟踪和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测试,他们发现漏油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
对于经过改进的生产线,漏油问题的发生率大大降低,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质量8D报告模板案例一、背景介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质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品质管理体系,并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改进。
8D报告作为一种常用的品质问题分析工具,旨在帮助团队系统地识别问题、找出根本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个质量8D报告模板案例,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8D报告。
二、8D报告概述1. 建立团队:确定团队成员,明确各自职责,确保团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描述问题:详细描述问题的症状、影响范围、严重程度等,以便团队成员对问题有清晰的认识。
3. 临时措施:在找到根本原因之前,采取临时措施以减轻问题的影响。
4. 确定并验证根本原因:通过数据分析和团队讨论,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验证其准确性。
5. 选择并验证永久纠正措施:针对根本原因,制定并验证永久性的纠正措施。
6. 实施并验证永久纠正措施:执行永久性纠正措施,并验证其有效性。
8. 团队认可:确保团队成员对问题解决过程和结果表示认可。
三、质量8D报告模板案例1. 建立团队:项目组成员包括研发、生产、品质、采购等部门,明确各自职责。
2. 描述问题:某产品在客户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导致客户投诉。
故障现象为产品无法启动,影响范围为多个批次。
3. 临时措施:对故障产品进行维修,确保客户正常使用。
4. 确定并验证根本原因:通过分析故障产品,发现故障原因为电源模块设计缺陷,导致电源无法正常供电。
5. 选择并验证永久纠正措施:对电源模块进行重新设计,确保电源正常供电。
6. 实施并验证永久纠正措施:对已生产的产品进行电源模块更换,并对新设计进行验证,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7. 预防措施:加强电源模块设计审查,提高设计质量;对供应商进行筛选,确保零部件质量。
四、8D报告的执行流程1. 确定问题:当出现品质问题时,要明确问题的性质、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
2. 组建团队:根据问题的性质,组建一个跨部门的团队,包括相关领域的专家。
1. 小小 组 成 员发生地点3. 阻遏对策及短期矫正对策Who负责人业务:张超生管:何小永QA :吴文娟7月25日出货M1702 BEZEL 8000PCS 在客户端IQC 抽检发现C 面有生锈的现象2. 问题描述原因分析:★不良现象分析:材料特性:M1702 BEZEL的材质为SUS430,SUS430材料的主要成分为Fe(铁)表面受到破坏的材料经过温湿度及时间的变化后会产生铁锈的现象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则产生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铁:一种用于颜料和金属擦光剂中及磁带上的黑红色化合物,Fe 2O 3,通常含于赤铁矿和铁锈中4. 根本原因探究 发生的原因对 策 内 容完成日期1.接到业务讯息:M1702 BEZEL 在 HSD 的 IQC 抽检 NG :不良原因为C 面生锈2013.7.262.立即派重工人员去客户端对8000PCS 产品进行SORTING 处理以满足客户产线需求8000PCS 中2660PCS 为OK 品,5304PCS 为NG 品,不良率为66.3%2013.7.28开发部模具:何登科 生管:张继生 业务:张超何登科发 生 日 期时 间2013.7.25HSD IQC品保部QA : 陶小波、吴文娟 OQC/FQC :季益秀 品管:付江伟陶晓波制造部生技:乐群俊 冲压:柏广兵 组装:朱建根乐群俊连络单NO.:编 号:部 门组 长221材料:原材特性为不具防锈功能人员:人员判定失机器:无影响方法:重工方法未经过可靠性评估环境:受时间及温湿度影响C 面生锈进料时原材料的表面已经有原材有刮伤现象(原材料的表层已经被破坏)对 策内 容负责人6.永久性对策对 策内 容负责人IQC/李艳梅生技/乐群俊7.预防措施对 策内 容负责人IQC/李艳梅组装/朱建根立即导入执行2013.7.281.由生管安排人员到客户端按照客户要求对8000PCS 产品进行重工处理2.OQC 人员对库存品250PCS 进行加严抽检,发现不良要求重工处理立即导入执行生管:张继生组装:朱建根冲压/柏广兵生技/乐群俊 验证结果:1.对于需要重工之产品需要在生技保存其重工后之样品,以便后续对品质状况做追踪,如有异常可以及时向客户反馈问题2.对于原材不良导致表层受破坏的原材直接做退料处理3.产品在周转检验过程中对刮伤及擦伤之问题予以拦截在厂内效果验证计划:连续追踪3批产品在客户端的使用状况生生修现象)2.IQC在检验时发现原材料有表层被破坏的现象则通知供应商做相应的处理(防止后续产品生锈)立即导入执行3.后续需要重工时重工方式由生技提供,生技在必要时需要实验验证,如:高温实验…立即导入执行完成日期象只是得到暂时的解决,经过时间及温湿度的变化不良现象又逐一显现5. 矫正措施说明完成日期完成日期1.冲压线检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产品有擦伤或刮伤现象则判定不良(为了防止经过较长时间的储存后发仓库:经过长时间储存后的产品因C面的表面被破坏的原因生锈现象则渐渐体现出来OQC:在出货检验时发现产品有生锈的现象且在C面,不会掉屑且不会影响产品之组装使用功能则判定OK出货作业流程:进料(原材不良未抽检到) 冲压(发现刮伤或锈点现象,因为在C面不影响使用判定OK) 组装(对锈点进行打磨的重工处理后产品则PASS) 仓库(常时间储存后产品发生生锈现象) OQC(认为不良不会影响客户之使用,判定OK出货)纵上原因分析之结论为:原材料的本身有材料表层被破坏现象,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部分生锈现象,因为重工方式的不当导致不良现冲压:冲压现场在冲压过程中发现有部分产品的C面不良:有刮伤(原材)现象或小点状生锈,但在产品C面,主要以功能为主,所以判定OK,并知会后端组装对已生锈之不良做重工处理组装:检验时发现刮伤(原材)或点状生锈之不良,仅对已生锈之不良做重工处理,且重工方法未经过生技做可靠性评估,且未对有刮伤现象但未生锈的产品做防护措施,组装在对生锈品进行重工时采取的重工方式是:用砂纸将生锈的锈点擦拭掉实际产品的生锈是因为材料的表层被破坏才产生生锈状况,所以重工时在用砂纸对生锈的锈斑进行打磨只能解决目前的生锈状况,并非长久可靠之行为做法目前产品已经经过三次SORTING,从SORTING中发现不良现象看,不良现象有三种类型:1.如图之原材不良 2.呈一条线状不良 3.不良位置曾经被打磨过但三种不良现象的共同特性为在有字符之一折边的C面,位置均为同一直线上不良真因分析:进料:IQC以一次来料为一个LOT,对原材的外观只能抽检料头部分(因为是卷料,此是抽检的局限性),并未抽检到来料不良生锈。
8d报告优秀案例过去的一年,我所参与的8D报告团队成功处理了一起涉及供应商质量问题的案例,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个优秀案例。
这个案例发生在我们公司采购的某个关键零部件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下。
这个问题导致了生产线的停产和产品交付的延误,严重影响了客户的满意度和公司的声誉。
因此,我们决定立即展开8D报告处理流程。
在第一步的问题定义阶段,我们收集了有关产品质量问题的详细信息,并与供应商进行了交流。
经过仔细的分析,我们确认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的误操作。
我们将这一问题定义为"供应商质量控制不良"。
在第二步的立即应对阶段,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紧急措施以最小化问题的影响。
首先,我们与供应商紧密合作,要求其立即停止有问题的产品的生产,并进行全面的产品回溯。
同时,我们向客户解释了问题的原因,并承诺尽快解决该问题。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生产线的调整,以确保在问题得到解决之前不再生产有问题的产品。
在第三步的原因分析阶段,我们成立了一个跨部门的团队来深入研究供应商质量控制不良的根本原因。
我们对供应商的生产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发现了一些关键的质量控制环节存在缺陷。
我们将这些缺陷总结为三个主要方面:员工培训不足、工艺流程不规范和质量检测不完善。
在第四步的制定纠正措施阶段,我们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来解决根本原因。
首先,我们与供应商一起制定了改善员工培训计划,并向供应商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其次,我们对工艺流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制定了明确的规范和标准。
最后,我们改进了质量检测流程,并引入了新的检测设备和方法。
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地提高供应商的质量控制能力。
在第五步的纠正措施的实施阶段,我们与供应商密切合作,确保改进措施得到及时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
我们定期进行跟踪和评估,以确保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并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在第六步的效果评估阶段,我们对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的沟通和反馈,我们了解到改进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优秀8D报告案例:汽车制造缺陷处理1. 案例背景某汽车制造公司生产的一批新车在市场上出现了发动机漏油的问题,这给消费者带来了安全隐患和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决定使用8D报告方法进行缺陷处理。
2. 过程描述第一步:建立小组公司成立了一个由跨部门成员组成的小组,包括质量工程师、生产工程师、供应商质量经理和售后服务经理等。
小组的任务是调查问题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二步:定义问题小组首先对问题进行定义和界定。
他们收集了相关数据和信息,并与客户进行沟通,以确定发动机漏油问题的具体情况和影响范围。
第三步:采取紧急措施为了防止进一步的安全事故和负面影响,小组采取了紧急措施。
他们与供应商合作,检查了零部件的质量,并对已经生产出来的车辆进行修复。
第四步:确定根本原因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调查,小组确定了发动机漏油的根本原因是供应商提供的密封件质量不达标。
他们进一步调查了供应商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以确定问题出现的原因。
第五步:制定纠正措施小组根据对供应商调查的结果,制定了一系列纠正措施。
这包括提高密封件的质量检验标准、改进供应商的生产过程和加强对供应商质量管理的监督等。
第六步:验证纠正措施有效性为了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小组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和实验。
他们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使用改进后的密封件,并进行了持续监测和评估,以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第七步:预防措施为了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小组制定了一系列预防措施。
这包括对供应链进行审查、建立更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加强对零部件质量的监测等。
第八步:总结经验教训在处理完问题后,小组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他们将整个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记录,以便今后参考和借鉴。
3. 结果通过使用8D报告方法处理发动机漏油问题,汽车制造公司取得了以下结果:•成功解决了发动机漏油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和负面影响;•与供应商建立了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加强了对其质量管理的监督;•改进了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措施,提高了产品质量;•建立了一个有效的问题处理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今后的质量管理工作中。
供应商改善措施要求Supplier Corrective Action Request■口 供发文单位日 期 采SCAR 编号料 号不良不 良 率品 名 不良口厂口 □■ 客户抱口RDISC I N E XUS E TE CH DI SC DEDI C (DI SC DEDI PDI SC VERIFDI SC PR DI C C D表单保存年限 : 四DATE :2020-1-22修订焊接站SOP(见附件 )DATE :2020-1-22修订资料:无2.电测站漏测试导致不良品流出。
DATE :2020-1-221.召集班长、IPQC、成型作业员、测试作业员进检讨分析(见会议记录 )。
责任人:2.班长对作业员焊锡手法进行现场指导,焊接时必须要将铜丝顶住正极弹片底部进行焊接,负极铜丝搭在铜管上至少要有2mm以上。
责任人: 完成日期:2020.1.153.测试站以后的工序下班前台面上的成品必须包装干净,台面上不允许放有任何产品。
避免作业员将未经测试的产品放入包装站。
责任人: 执行日期:2020.1.18 1、负极开路1PCSDATE :2020-1-221.BSUN无库存。
DATE :2020-1-221.对不良品进行解剖分析,原因是:作业员焊锡手法不熟练,未将正极铜丝顶住正极弹片底部进行焊接,造成负极铜丝搭在铜管上只有1mm左右,成型内模时铜丝被冲断。
1PCS //DATE :2020-1-212020/1/21//RCAA-08958A负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