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测试卷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测试姓名:单位:1、我国56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团结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能够同心同德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A.B.C.D.2A.B.C.D.3A.C.4、世界上许多国家由于民族矛盾激化而导致国家动乱,局势不稳,而我国却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这主要是因为()A.我国没有民族矛盾B.我国的民族矛盾不会引起社会动乱C.我国正确地贯彻落实了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D.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A共同血缘B共同习俗C共同信仰D共同经济生活6、我国的民族特点是:人数多;();混居程度高。
A7开汉族A8AC9A(旗)。
12、()9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和《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
A1991年B1993年C1992年D1995年13、()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解放思想B.改革开放C.科学发展、社会和谐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4、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事务的权利B.高度自治,繁荣稳定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D.A.B.C.D.A.C.A.C.18、成吉思汗的历史业绩是()。
A.起兵反抗辽的压迫B.建立蒙古政权C.定国号为元D.灭亡南宋19.《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A.坚持“九二共识”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两岸经济合作和交流D.坚持两岸互信互利20、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A.共同繁荣B.民族区域自治C.民族平等团结D.培养和使用民族干部。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测试卷答案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测试卷答案
一、1-5 CACBB 6-10 BABBD 11-15 BCBAB
二、判断错错错对对错
三、名词解释:
1、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
2、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谁也离不开谁
3、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五、简答题(共10题)
1、什么是非法宗教活动?
答:凡是违反国家宪法、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法规、条例、规章的宗教活动都属于非法宗教活动。
六、论述题(共5题)
1、简述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意义?
答:各民族在经济生活、历史传统、文化风习、行为方式、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在社会生活中也有自己的需要。
少数民族的内部事务由谁来管理?当然只能由他们自己来管理。
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要求。
从经济发展的要求看,少数民族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单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汉族地区恰恰相反,经济文化比较发达,但资源不足,只有互相补充,连成一体,才能有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
2、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是什么?
一是既是少数民族的利益,也是我国的根本利益。
二是消除各民族发展上的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三是合理开发民族地区资源的需要。
四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的基本保证。
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及答案XXX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一、填空题(20分,每空2分)1、提出的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2、自治州党委提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奋斗目标是()。
3、清朝政府于()年建立新疆省。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规定,“三史”教育是指()()()。
5、新疆精神的是指()()()()。
二、单选题(10分,每题2分)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A、沿海地区B、内地省市C、发达地区D、沿海省市4、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在()的根蒂根基上开展对外交往。
A、平等互利B、团结互助C、交流提高D、友好平等5、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的基本原则。
A、民族平等、民族尊重和民族共同发展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开展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相互尊重三、简答题(30分每题6分)1、什么是民族风俗惯?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第九条对不得破坏1民族团结是如何要求的?3、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宗教事情基本方针是什么?4、宗教自由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第三十七条对破坏民族团结如何追究责任?四、论述题(40分)1、零散朝觐有哪些危害?(15分)2、“瓦哈比”极端思想的危害?(15分)3、你认为父母让不满18岁的孩子封斋、非法学经是否正确?(10分)2XXX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到2015年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3、(公元1884)4、(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教育)5、(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二、单项选择题CACDB三、XXX1、答:是指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开展进程当中,相沿久积而构成的喜好、风尚、俗和忌讳等,它表现在饮食、衣饰、居住、婚姻、生养、丧葬、节庆、娱乐、礼节、生产等方面。
新源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一、填空题(20分,每空2分)1、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2、自治州党委提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奋斗目标是()。
3、清朝政府于()年建立新疆省。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规定,“三史”教育是指()()()。
5、新疆精神的是指()()()()。
二、单选题(10分,每题2分)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A 、四分之一B 、五分之一C 、六分之一D、七分之一2、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
A、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文字B、汉语C、汉字D、外语3、国家在()举办民族中学或者在普通中学开设民族班,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实施中等教育。
A、沿海地区 B 、内地省市C、发达地区D、沿海省市4、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在()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A 、平等互利B 、团结互助C、交流提高D、友好平等5、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的基本原则。
A、民族平等、民族尊重和民族共同发展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相互尊重三、简答题(30分每题6分)1、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第九条对不得破坏民族团结是如何要求的?3、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什么?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第三十七条对破坏民族团结如何追究责任?四、论述题(40分)1、零散朝觐有哪些危害?(15分)2、“瓦哈比”极端思想的危害?(15分)3、你认为父母让不满18岁的孩子封斋、非法学经是否正确?(10分)新源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到2015年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3、(公元1884)4、(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教育)5、(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二、单选题 C A C D B三、简答题1、答:是指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相沿久积而形成的喜好、风尚、习俗和禁忌等,它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生产等方面。
“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1、《宪法》第( B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A、第十六条B、第三十六条C、第五十六条2、党的( B )明确了新时期新阶段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A、十五大B、十六大C、十七大3、党和国家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处理一切宗教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C)。
A、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B、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C、使全体信教和不信教群众联合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上来4、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务是(C)。
A、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B、依法管理宗教事务C、做好信教群众工作5、( B )中央6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并就依法管理的内容、目标和方式、方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A、1982年B、1991年C、2004年6、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 B )。
A、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团结和睦,有利稳定B、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C、求同存异,团结多数,把握方向,稳步推进7、2004年11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了国务院第426号令,颁布《宗教事务条例》,(C)正式施行。
A、2004年11月30日B、2005年1月1日C、2005年3月1日8、《安徽省宗教事务条例》实施后经过两次修正。
第二次修正的时间是(C)。
A、1999年10月15日B、2006年6月29日C、2007年2月28日9、宗教的结构一般分为“宗教的组织和制度”、“宗教的行为”、“宗教的体验”、“宗教的观念”四个层次。
政府行政管理的强度与涉及宗教观念的深度成(B)。
A、正比B、反比C、没有必然联系10、宗教团体的成立、变更和注销,应当依照(B)的规定办理登记。
A、《宗教事务条例》B、《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1、(A)宗教团体可以根据本宗教的需要按照规定选派和接受宗教留学人员。
新源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一、填空题(20分,每空2分)1、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2、自治州党委提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奋斗目标是()。
3、清朝政府于()年建立新疆省。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规定,“三史”教育是指()()()。
5、新疆精神的是指()()()()。
二、单选题(10分,每题2分)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A 、四分之一B 、五分之一C 、六分之一D、七分之一2、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
A、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文字B、汉语C、汉字D、外语3、国家在()举办民族中学或者在普通中学开设民族班,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实施中等教育。
A、沿海地区 B 、内地省市C、发达地区D、沿海省市4、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在()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A 、平等互利B 、团结互助C、交流提高D、友好平等5、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的基本原则。
A、民族平等、民族尊重和民族共同发展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相互尊重三、简答题(30分每题6分)1、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第九条对不得破坏民族团结是如何要求的?3、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什么?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第三十七条对破坏民族团结如何追究责任?四、论述题(40分)1、零散朝觐有哪些危害?(15分)2、“瓦哈比”极端思想的危害?(15分)3、你认为父母让不满18岁的孩子封斋、非法学经是否正确?(10分)新源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到2015年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3、(公元1884)4、(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教育)5、(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二、单选题 C A C D B三、简答题1、答:是指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相沿久积而形成的喜好、风尚、习俗和禁忌等,它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生产等方面。
民族宗教考卷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佛教B. 基督教C. 伊斯兰教D. 道教A. 汉族B. 藏族C. 回族D. 苗族A. 基督教B. 佛教C. 道教D. 犹太教4. 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原则是?A. 宗教自由B. 宗教平等C. 宗教信仰自由D. 宗教区域自治A. 圣诞节B. 泼水节C. 中秋节D. 古尔邦节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民族宗教信仰与民族风俗习惯无关。
(×)2.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3. 佛教起源于中国。
(×)4. 回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
(√)5. 民族宗教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______。
2. 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宗教______、宗教______、宗教______。
3. 佛教的经典著作是______。
4. 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5. 民族宗教问题在______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2. 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3. 伊斯兰教的五功是什么?4. 简述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
5. 试述民族宗教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分析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
2. 举例说明民族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的关系。
3. 如何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问题?4.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民族宗教政策的认识。
5. 论述民族宗教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中的作用。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结合我国民族宗教现状,分析民族宗教问题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 分析民族宗教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2.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本地区贯彻落实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知识测试试卷及答案(共50题100分)姓名单位职务分数1、马克思主义“五观”是( )(单选题)A.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B.祖国观、宗教观、人文观、价值观、历史观C.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人生观D.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价值观2、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是( )?(单选题)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民族区域自治法C.宪法D.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3、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单选题) A.各民族共同奋斗,共同发展B.各民族共同进步,共同繁荣C.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D.各民族共同改革开放,共同和谐进步4、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单选题)A.统一国家B.多民族国家C.共和国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的义务。
(单选题)A.国家统一和稳定B.国家稳定和发展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D.统一和团结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单选题) A.聚居B.散居C.杂居D.群居7、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单选题)A.继承和发扬B.发展和创新C.保持或者改革D.维护或者改变8、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的代表。
(单选题)A.一定比例B.一定数量C.适当名额D.一定名额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的民族工作的专门机构称为()。
(单选题)A.民族事务委员会B.民族宗教委员会C.民族委员会D.民族工作办公室10、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单选题)A.基本法律B.行政法规C.部门规章D.地方性法规11、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2022山东省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更新286题)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
A.指南B.主线C.遵循D.根本正确答案:B2.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必须从()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
A.国家安全B.维护民族地区长治久安C.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正确答案:C3.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
A.底线B.生命线C.梦想D.精神家园正确答案:B4.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
A.共同和平发展B.共同努力发展C.共同繁荣发展D.共同进步发展正确答案:C5.要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A.法律观B.民族观C.新闻观D.价值观正确答案:B6.推动各民族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
A.群众意识B.法治意识C.民族意识D.人民意识正确答案:B7.()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
A.社会主义文化B.传统文化C.中华文化D.革命文化正确答案:C9.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A."度'B."魂'C."纲'D."领'正确答案:C10.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正确的(),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A.王朝史观B.新国史观C.中华民族历史观D.人民史观正确答案:C11.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水平高低,一律()。
A.进步B.团结C.平等D.奋斗正确答案:C12.民族事务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轨道上治理民族事务。
A.法制B.道德C.信仰D、法治正确答案:D1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正确道路的一个重要制度保障。
A.民族工作B.民族事务C.民族问题D.民族政策正确答案:C14.加强和完善()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测试题1.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 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 就是走出了一条( A )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A.中国特色B.我国特色2.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要把( B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A.筑牢B.铸牢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 B )。
A.基本遵循B.根本遵循4.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 所有工作要向此(A)。
A.聚焦B.靠拢5.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 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 A ),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A.历史方位B.历史阶段6.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 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 )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 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A.团结奋斗B.共同奋斗7.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 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 A ), 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A.历史观B.文化观8.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 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B), 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A.主要工作B.主线9.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 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保障各族群众( B )。
A.权益B.合法权益10.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 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 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 A )。
A.紧紧抱在一起B.牢牢抱在一起11.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 必须坚持和完善( B ), 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 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 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民族宗教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A. 儒教B. 道教C. 印度教D. 基督教A. 壮族B. 满族C. 瑶族D. 羌族A. 佛教B. 道教C. 伊斯兰教D. 基督教A. 开斋节B. 中秋节C. 圣诞节D. 泼水节A. 彝族B. 傣族C. 侗族D. 佤族A. 佛教B. 道教C. 儒教D. 基督教A. 藏族B. 回族C. 蒙古族D. 哈尼族A. 伊斯兰教B. 基督教C. 犹太教D. 印度教A. 蒙古族B. 哈萨克族C. 柯尔克孜族D. 朝鲜族A. 基督教B. 伊斯兰教C. 犹太教D. 印度教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最大的民族是______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族。
2. 佛教起源于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地区。
3. 伊斯兰教信徒被称为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地区。
4. 基督教起源于______,主要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大教派。
5.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创始人是______,道教典籍中最重要的著作是______。
6. 民族宗教政策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
7. 我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8. 我国伊斯兰教的两大教派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9. 儒教并非宗教,而是一种______、______和______的思想体系。
10. 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中______族的《格萨尔王传》、______族的《玛纳斯》等作品享誉世界。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主要内容。
2. 请列举我国三大宗教的主要节日及其意义。
3. 请简要介绍一个你熟悉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及其习俗。
四、论述题(20分)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宗教政策相关法律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第一篇:《全省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全省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市县(市、区)姓名成绩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1. 2004年7月7日国务院令第426号公布的《宗教事务条例》,于施行。
2.《宗教事务条例》第一条内容是:“为了,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3. 国家依法保护,维护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
4. 各宗教坚持的原则,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5. 宗教团体的成立、变更和注销,应当依照《》的规定办理登记。
6. 信仰伊斯兰教的中国公民前往国外朝觐,由负责组织。
7. 信教公民的,一般应当在经过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以及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内举行。
8. 筹备设立宗教活动场所,由向拟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所在地提出申请。
9. 宗教教职人员经宗教团体认定,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可以从事宗教教务活动。
10.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依法对的宗教事务进行行政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负责有关的行政管理工作。
11. 对宗教事务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12. 《山东省宗教事务条例》于2011年9月29日公布,起施行。
13.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听取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意见,协调做好宗教事务管理工作。
14. 宗教团体进行宗教性培训,应当报备案。
15. 宗教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不得。
宗教政策相关法律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16. 鼓励宗教团体培养爱国爱教,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有较高宗教造诣的。
17. 未经,不得重建、改建、扩建、拆除宗教活动场所。
18. 宗教活动场所可以按照宗教习惯接受公民的宗教性捐赠,但是不得。
19. 已被解除或者注销宗教教职人员身份的人员和不符合本教规定的其他人员不得。
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知识测试试卷及答案(共50题100分)姓名单位职务分数1、马克思主义“五观”是( )(单选题)A.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B.祖国观、宗教观、人文观、价值观、历史观C.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人生观D.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价值观2、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是( )?(单选题)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民族区域自治法C.宪法D.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3、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单选题)A.各民族共同奋斗,共同发展B.各民族共同进步,共同繁荣C.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D.各民族共同改革开放,共同和谐进步4、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单选题)A.统一国家B.多民族国家C.共和国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的义务。
(单选题)A.国家统一和稳定B.国家稳定和发展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D.统一和团结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单选题) A.聚居B.散居C.杂居D.群居7、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单选题)A.继承和发扬B.发展和创新C.保持或者改革D.维护或者改变8、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的代表。
(单选题)A.一定比例B.一定数量C.适当名额D.一定名额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的民族工作的专门机构称为()。
(单选题)A.民族事务委员会B.民族宗教委员会C.民族委员会D.民族工作办公室10、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单选题)A.基本法律B.行政法规C.部门规章D.地方性法规11、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最终5篇)第一篇: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根据()制定的,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A、有关法律法规B、党的民族政策C、宪法2、()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平等、团结 C、各民族共同富裕3、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担任。
A、选举产生的人员担任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4、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民族。
A、50个B、55个C、56个5、包头市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城市,共有()民族,近15万少数民族人口。
A、40个 B、43个 C、50个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和实施的时间分别是()。
A、1984年5月31日,1984年10月1日B、1985年5月31日,1985年10月1日C、1984年5月31日,1985年5月31日7、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A、回族B、壮族C、满族8、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是()。
A、赫哲族B、高山族 C、珞巴族9、包头市于1999年获得()光荣称号。
A、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 B、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C、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市10、我国共有()个民族自治区、()个自治州、()个自治县。
A、5、30、119B、6、30、120C、7、58、119二、多项选择题(最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三个离不开”的内容是()。
A、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B、汉族离不开汉族C、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D、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2、城市民族工作应坚持的原则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进步3、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共分()。
A、自治区 B、自治州 C、自治县4、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是()。
A、开斋节 B、古尔邦节 C、圣纪节5、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除回族、维吾尔族外还有()有禁猪习俗。
宗教政策法规知识专题测试题(50题)一、单选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B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第686号令,公布了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
A.2017年5月26日B.2017年8月26日C.2017年6月26日D.2018年7月26日2、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自( B )起施行。
A.2017年9月1日B.2018年2月1日C.2018年3月1日D.2018年5月1日3.国家宗教事务局令第13号公布了《宗教团体管理办法》,自( C )起实施。
A.2019年11月30日B.2019年12月1日C.2020年2月1日D.2020年3月1日4.新修订的《广东省宗教事务条例》,自( D )起施行。
A.2017年9月1日B.2018年2月1日C.2019年3月1日D.2020年8月1日5.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宗教工作,于( B )在北京召开全国宗教工作会议。
A.2016年5月22日B.2016年4月22日C.2016年3月22日D.2016年12月22日6.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 B )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A.国际化B.中国化C.社会化D.多元化7.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同宗教界结成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处理宗教问题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
要坚持( A )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多接触、多谈心、多帮助,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通过解决实际困难吸引人、团结人。
A.政治B.思想C.文化D.经济8.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必须用( )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用( C )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
A.科学B.经济C.法律D.历史9.我国各宗教办教原则是( A )A.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B不受外国势力支配的原则C.独立特色的原则10.中共党员组织、利用宗教活动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破坏民族团结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 C )处分。
宗教政策法规知识百题答案第一篇:宗教政策法规知识百题答案宗教政策法规知识百题答案一、填空题1.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五位一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实事求是,与时俱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5.18 ,宗教信仰6.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7.宗教信仰,正常8.国家教育制度9.接受义务教育,义务教育10.保护11.预防,防消12.诉讼,行政复议13.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4.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场所15.101016.宗教团体,宗教事务17.10,备案18.单位19.教师20.具体,行政诉讼二、单项选择题BBCCBCDBCABDCCADBBCCADDBCADBDACDABCBDABD三、多项1.ABCD2.ABC3.AD4.ABCD5.ABCD6.ABCD7.ACD8.ACD9.ABC10.AC11.ABC12.ABD13.ABCD14.BC15.ABCD16.BD17.ABC18.ABCD19.ABD20.ABCD四、判断√××√√ √√××× √√√√√ √××√√第二篇: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百题知识问答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百题知识问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什么时间颁布的?于何时实施?答: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2.《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何时通过?何时施行?答:该办法由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6年5月26日通过,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3.什么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4.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遵循哪三个“有利于”?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2022山东省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286题)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
A.指南B.主线C.遵循D.根本正确答案:B2.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必须从()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
A.国家安全B.维护民族地区长治久安C.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正确答案:C3.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
A.底线B.生命线C.梦想D.精神家园正确答案:B4.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
A.共同和平发展B.共同努力发展C.共同繁荣发展D.共同进步发展正确答案:C5.要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A.法律观B.民族观C.新闻观D.价值观正确答案:B6.推动各民族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
A.群众意识B.法治意识C.民族意识D.人民意识正确答案:B7.()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
A.社会主义文化B.传统文化C.中华文化D.革命文化正确答案:C9.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A.“度”B.“魂”C.“纲”D.“领”正确答案:C10.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正确的(),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A.王朝史观B.新国史观C.中华民族历史观D.人民史观正确答案:C11.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水平高低,一律()。
A.进步B.团结C.平等D.奋斗正确答案:C12.民族事务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轨道上治理民族事务。
A.法制B.道德C.信仰D、法治正确答案:D1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正确道路的一个重要制度保障。
A.民族工作B.民族事务C.民族问题D.民族政策正确答案:C14.加强和完善()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测试卷答案
一、1-5 CACBB 6-10 BABBD 11-15 BCBAB
二、判断错错错对对错
三、名词解释:
1、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
2、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谁也离不开谁
3、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五、简答题(共10题)
1、什么是非法宗教活动?
答:凡是违反国家宪法、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法规、条例、规章的宗教活动都属于非法宗教活动。
六、论述题(共5题)
1、简述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意义?
答:各民族在经济生活、历史传统、文化风习、行为方式、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在社会生活中也有自己的需要。
少数民族的内部事务由谁来管理?当然只能由他们自己来管理。
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要求。
从经济发展的要求看,少数民族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单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汉族地区恰恰相反,经济文化比较发达,但资源不足,只有互相补充,连成一体,才能有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
2、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是什么?
一是既是少数民族的利益,也是我国的根本利益。
二是消除各民族发展上的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三是合理开发民族地区资源的需要。
四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的基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