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县域银行综合竞争力的调研报告
- 格式:wps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7
县域银行调研报告调研对象:县域银行调研目的:了解县域银行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探讨提升县域银行竞争力的策略。
调研时间:2021年XX月一、县域银行的发展现状1. 基本概况a. 建行县域银行成立于XX年,目前服务范围涵盖XX县和周边地区。
b. 员工数量、分支机构数量及覆盖率等。
c. 业务覆盖范围及主要产品线。
2. 资本实力a. 县域银行注册资本及净资本状况。
b. 资本充足率、流动性风险等。
c. 风险防控措施。
3. 客户群体a. 主要客户群体及占比。
b. 服务模式及特色。
4. 业务发展a. 存款业务规模及趋势变化。
b. 贷款业务规模及趋势变化。
c. 中间业务收入构成情况。
5.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a. 网络银行、移动银行业务发展情况。
b.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县域银行的应用。
c. 数字化服务体验和用户满意度。
二、县域银行面临的挑战1. 市场竞争压力a. 地方性银行、农村信用社等的竞争情况。
b. 对手机构的优势及竞争策略。
2. 企业治理与监管a. 公司治理结构及运作效率。
b. 监管政策及未来趋势。
3. 金融科技发展a. 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务对县域银行的冲击。
b. 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提升县域银行的服务及效率。
4. 战略规划与营销a. 品牌推广及市场营销策略。
b. 资金运作策略及盈利模式优化。
5. 人才储备与培养a. 人才队伍结构及发展规划。
b. 培训与绩效激励机制。
三、提升县域银行竞争力的策略1. 深耕区域市场a. 加强与当地企业、政府的合作与沟通。
b. 制定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当地客户需求。
2. 加大科技投入a. 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提供多样化的渠道供客户选择。
b. 推进金融科技应用,提高业务效率和风控能力。
3. 加强风险管理与合规监管a.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系统。
b. 高度重视合规监管,确保业务健康发展。
4. 提升客户体验与满意度a. 加强产品创新,提供个性化定制的金融服务。
摘要:基层营业网点作为银行服务终端客户的窗口,是了解市场、客户需求、同业动态的最前沿,是服务客户、支撑发展、创造效益的主阵地,是锻炼能力、培养团队、成长成才的大平台。
网点强,则支行强、分行强。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机遇,给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战略机遇期。
本文通过对南通地区某商业银行二级分行进行调研,给出商业银行应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提升网点综合竞争力,打造城区领先、县域领军银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充分认识提升网点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意义(一)提升网点竞争力是抢抓区域发展新机遇的需要。
当前,多重国家战略在南通叠加。
作为江苏发展最被看好的“潜力股”之一,南通市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即将晋升“万亿俱乐部”。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和沪苏通铁路同步开通运营,上海和江苏签署的《通州湾新出海口开发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南通新机场合作共建协议》这两大利好均落在南通,并有了实质性进展。
这些都为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给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战略机遇期。
网点作为银行面向市场、服务客户、支撑发展的基础和基地,必须把握机遇,创新思维,切实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在新机遇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发展。
(二)提升网点竞争力是应对同业竞争新变化的需要。
新形势下,金融业发展正面临着资本约束、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科技融合、客户需求变化和开放市场下竞争日趋激烈等多种因素影响。
这些因素产生的叠加效应显著影响着银行原先赖以生存的存贷业务模式,传统业务优势逐渐减弱,新增长点尚未形成。
营业网点作为银行发展最关键的增长极、动力源、支撑柱、承重墙,如何提升网点竞争力,从而在新一轮竞争中顺应新趋势、抢抓新机遇、探索新模式、占领新市场、打造新优势,每个网点都必须认真思考作答。
(三)提升网点竞争力是推进人才培养梯次化的需要。
网点是锻炼培养员工和团队成长成才的最重要、最关键的平台,是各级各类人才工作的第一站、成长成才的必由路、体现价值的大平台、能力提升的关键处,是少不了、缺不得的必选项。
《包商银行村镇银行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在现今中国金融市场的大背景下,包商银行及其旗下的村镇银行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严峻。
其需要充分挖掘和提升自身竞争力,以适应这一激烈的竞争环境。
本篇论文将对包商银行村镇银行的竞争力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一套提升竞争力的策略。
二、包商银行村镇银行竞争力现状分析首先,包商银行村镇银行在服务网络覆盖、产品创新、服务质量和风险管理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崛起,其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增多。
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包商银行村镇银行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其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三、包商银行村镇银行竞争力提升的必要性提升竞争力对于包商银行村镇银行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提升竞争力可以增强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村地区。
其次,提升竞争力有助于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从而为银行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最后,提升竞争力也是应对金融市场变化和竞争对手挑战的必要手段。
四、包商银行村镇银行竞争力提升策略(一)优化服务网络布局包商银行村镇银行应进一步优化服务网络布局,扩大服务覆盖范围。
通过在农村地区增设网点、提高自助设备覆盖率、加强线上服务等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和便捷性。
(二)加强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针对客户需求,包商银行村镇银行应加强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
开发符合农村地区特色的金融产品,如农业贷款、农村社保等。
同时,提高服务水平,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
(三)强化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银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包商银行村镇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能力。
同时,加强内部控制,防范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四)推进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提升银行竞争力的必然趋势。
包商银行村镇银行应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客户体验。
同时,加强线上服务渠道建设,提高线上服务水平。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银行竞争力的核心。
《包商银行村镇银行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日益开放和竞争加剧,村镇银行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包商银行作为一家致力于服务农村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其村镇银行业务的竞争力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包商银行村镇银行的竞争力现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
二、包商银行村镇银行竞争力现状分析(一)优势包商银行村镇银行在地域优势、政策支持、服务创新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其分支机构遍布广大农村地区,对当地市场有深入了解,能够为农村客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此外,政策对农村金融的支持也为包商银行村镇银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挑战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和传统金融业的竞争加剧,包商银行村镇银行面临着业务拓展、风险控制、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挑战。
同时,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多样化也对包商银行村镇银行的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包商银行村镇银行竞争力提升策略(一)强化业务拓展能力包商银行村镇银行应通过多种渠道拓展业务,如扩大分支机构覆盖范围、开展跨区域合作、拓宽金融服务范围等。
同时,要深入挖掘农村市场需求,开发适合当地客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二)优化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包商银行村镇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加强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能力。
通过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提高风险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要加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风险防范能力。
(三)加强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是提升竞争力的核心。
包商银行村镇银行应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数字化转型。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科技培训,提高员工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
(四)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是衡量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包商银行村镇银行应加强员工的服务意识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包商银行村镇银行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普惠金融政策的持续推进,村镇银行在服务三农和助力地方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村镇银行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巨大的经营压力。
本文以包商银行村镇银行为例,对其竞争力提升策略进行研究。
通过深入分析其经营状况和市场环境,为包商银行村镇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包商银行村镇银行现状分析(一)经营状况包商银行村镇银行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在服务农村、服务社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经营范围覆盖存款、贷款、支付结算、理财等多个业务领域,积极支持农村产业发展。
(二)市场环境包商银行村镇银行所处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
一方面,来自同业的竞争加剧,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也对传统银行业务带来冲击。
此外,政策环境的变化也对村镇银行的经营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优势与挑战包商银行村镇银行的优势在于其地理位置优势、对本地市场的了解以及与当地居民的紧密联系。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其也面临着资金成本上升、业务创新不足等挑战。
三、竞争力提升策略(一)产品与服务创新针对客户需求,包商银行村镇银行应加强产品创新,开发符合农村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
同时,提供个性化、便捷的金融服务,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
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二)深化客户关系管理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数据库,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互动,及时解决客户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
同时,积极拓展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客户群体,为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三)加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确保业务运营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定期对业务和流程进行审计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风险问题。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银行业务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积极实施强县强行战略全面提升县域支行核心竞争力第一篇:积极实施强县强行战略全面提升县域支行核心竞争力积极实施强县强行战略全面提升县域支行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如何紧紧跟上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大力开辟农村金融市场,全面增强县域支行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各项业务实现同业最强、系统晋位,不断提升整体竞争能力,是当前商业银行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现结合工行张家口分行情况,就加快拓展县支行发展谈一些浅见:鉴于目前所辖县支行经营状况,为提升县支行综合竞争力,必须深入实施强县强行战略,有效完善县支行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创新,将县支行定位于主要从事零售银行和对公存款业务,公司信贷业务由市行牵头,县支行负责收集信息、支持配合。
通过准确定位,进一步提升县支行在精品强行建设中的贡献度。
一、抓班子带动,“一把手”是关键。
无数事实证明:没有过硬的一把手,就带不出过硬的队伍;没有一流的带头人,就干不成一流的业绩;没有优秀的一把手,也不可能打造出强有力的县支行。
为此,在明确县支行定位,即将县支行定位于“主要从事零售银行和对公存款业务,公司信贷业务由市行牵头,县支行负责收集信息、支持配合”的基础上,首先为各县支行选配过硬的一把手,要求其工作中以同业最强、系统晋位为目标,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增强信心,开阔思路,勤勉务实,真抓实干;进一步强化竞争意识,抓住时机,快速出击,大胆营销,抢占主动;进一步强化开拓意识,敢想敢干,敢为人先,迎难而上,突破瓶颈,真正做到不负重望,不辱使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全行员工坚定信心,求真务实,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努力将本行打造成同业最强、系统先进的县域旗舰支行,早日实现强县强行目标。
二、抓团队士气,发挥重点人员力量。
要打造强县强行,人员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
精神状态的本质表现就是士气,聚集士气是壮大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为此,必须有效发挥三方面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一是积极发挥网点负责人的作用。
XXXX银行XX市支行关于县域市场竞争力的调研报告一、XXXX市基本情况XXXX地处XX中部、XX西麓,总面积XX平方公里,辖XX个乡镇、办事处,X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XX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XX万人。
近年来,XXXX先后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等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
XXXX市拥有雄厚的工业和农业经济基础。
近年来,通过科学发展和优化调整,形成了钢铁冶金、工程机械、精细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建筑建材“七大支柱产业”。
二、同业优劣势分析(一)网点情况我市共有金融机构13家,辖属网点共计117个,我行辖属网点有15个,占比12.82%,仅低于农商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
(二)个人存款总量居四行首位前三季度个人存款压力重重,日均存款发展落后,但时点冲刺效果好,系统内外份额领先。
1、时点存款。
截至9月末,我行个人存款时点余额XXX 万元,较年初增加XXX万元,同比多增837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42%,位居分行第四位、管辖行第二位。
增量市场份额31%,居同业第一,仅高于第二位工行246万元,领先优势减小。
2、日均存款。
截至9月末日均核心存款余额XXX万元,较年初增加XXXX万元,同比多增989万元,增量居全行第四,计划完成率87.29%、管辖行居第二位;增量市场份额33%,居同业第二位,比第一位的工行少6285万元,剔除本金留存结构性理财产品,占比居第一位。
3、定期存款。
截至9月末我行定期存款余额达到XXX 万元,较年初增长XXX万元。
增量位居XXX市分行第一名,XXXX省分行第XX名,对网点个人存款的增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三)对公存款日均增量下降截至XXXX年9月末,本外币存款时点余额XXX亿元,比年初增加XXX亿元,存量、增量市场份额占比都较为靠前。
各项贷款余额XXX亿元,较年初增加1亿元,地方四大行增量靠前。
(四)信用卡业务发展平稳前三季度,信用卡条线各项指标发展较为平稳。
关于县域工商银行竞争力的调研报告^①——以江西省赣西北S县为例李似鸿;万炅琨;邓璐;丁冰潭;卢露【摘要】文章是在对江西省赣西北S县金融市场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出具的一份调查报告,通过个案分析试图反映当前县级工商银行在县域金融的市场力量和对县域经济的支持情况。
从我们的调查来看,经过本世纪初的改革,县级工商银行的市场份额和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均有所下降,特别是存款来源的地域范围在收缩,贷款力度下降且投向显得单一,产品开发和服务营销等方面也不占上风。
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如扩大服务范围,注重实体经济,开发新的产品,开展金融宣传和金融知识的普及等。
%The article is a research and analysis report on the basis of the survey that sets S County' s financial market in the Northwest of Jiang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rough case analysis, this article tries to reflect their support to the county economy that the count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s play in the county financial market power. From our investigation, after the reform at the beginning of thecentury,their market shares for the county industrial andcommercial banks and their support to the county economy are both declined, especially on the geo- graphic scopes of the deposit sources' contracting, loan strength ' s dropping and investment appearing single,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service market etc. also losing upper hand. Based on these,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sug- gestion, such as extending service rang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entity economy and the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s, and carrying out financial propaganda and financial popularization, etc.【期刊名称】《金融教育研究》【年(卷),期】2012(025)001【总页数】7页(P82-88)【关键词】县域金融;工商银行;竞争力【作者】李似鸿;万炅琨;邓璐;丁冰潭;卢露【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33一、前言根据对各类文献的综合,商业银行竞争力一般被认为:商业银行在特定的市场结构下,受供求关系、公共政策影响,进行设计、营销各项金融产品,并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的财富的能力;是将现有资产转换为提供更优质服务的能力。
XX支行关于提高综合竞争力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迅速发展壮大,广大县域居民金融需求快速增长,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机遇。
县域支行应立足实际,把握机遇,着力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自身转型进位与支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
一、我行主体业务发展情况
截至XX年X月末,XX支行本外币存款时点余额XX亿元,较年初增长X亿元。
各项存款日均余额XX亿元,较年初增长XX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XX亿元,较年初增长XX亿元。
实现中间业务收入XX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XXX万元。
业务发展呈现了如下特点:
(一)主体业务市场份额保持四行同业领先。
截至X月末,支行各项存款日均市场份额占比XX%,分别较X行、X行、X行领先XX%,XX%,XX%。
增量市场份额占比XX%,较第一名建行落后X%。
各项贷款余额日均市场份额占比XX%,分别较X行、X行、X行领先X%,XX%,XX%。
中间业务收入市场份额XX%,分别较X行、X行、X行领先XX%,XX%,XX%。
(二)存款增速同比放缓。
XX月末支行各项存款时点增量XX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XX亿元。
其中个人存款时点增量XX亿元,较同期少增XX 亿元,主要原因是今年个人定期存款同比下降较为严重。
受
春节前后我行利率偏低影响,仅今年一季度定期存款较同期少增XX亿元以上,各网点尤其乡镇网点定期存款增长缓慢;客户资金在理财产品中留存较多,且经过近几年客户培育,很多客户自己在网银购买,进店率明显下降,客户资金到期时间很难把控。
(三)贷款投放同比放缓,个人贷款稳中有升。
截至X月末,支行各项贷款较年初增长XX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XX亿元。
主要原因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类贷款萎缩明显,时点余额较年初下降XX亿元。
个贷业务继续保持了较强的发展态势,稳中有增,截至X月末,支行个人贷款较年初增长XX亿元,存量日均占比达到XX%。
二、当前我行业务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业务营销拓展方面的问题
一是客户基础相对薄弱。
相比同业,我行拥有的县域系统性大客户、政府事业法人客户和骨干企业客户偏少,客户层次相对偏低,对公存款和贷款竞争力不强,发展基础不牢固。
如政府财政存款、公积金、社保等机构类存款市场被工行、建行瓜分,目前他们通过高层营销、加强对政府类项目的信贷投放等措施进一步巩固银政关系;我行近两年经大力营销,机构类存款虽明显增长,但在四大行存量份额仍显不足,需加大营销力度。
二是与同业相比,我行个人存款类产品营销竞争处于劣势。
如我行个人存款产品(大额存单等)购买起点高,且部分长期限产品额度有限需要抢购,在同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
势。
特别是XX、XX、XX等行推出的高收益理财产品对我行高端客户瓜分严重,对我行储蓄存款形成了明显冲击。
(二)我行行业信贷政策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我行对县域优势行业客户缺乏差异化的准入标准,不利于实现针对性营销拓展和客户维护,加之同业对我行优质客户强挖力度越来越大,相对之下易导致优质客户流失。
二是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普遍面临评级低、准入难、经济资本占用高的问题。
县支行营销人员营销小微企业业务的成本较高、风险较大,积极性有限。
三是与同业相比,我行信贷准入门槛高、灵活性小;信贷流程长、环节多、效率低;支行自身审批权限小、不能高效灵活地应对市场竞争。
特别是个贷类业务,因业务流程长、放款较慢,时常引起客户不满,导致资源流失。
(三)风险防控任务艰巨。
当前,经济下行仍未触底,各类风险错综交织,XX当地金融生态环境更加脆弱,担保圈风险依然持续。
同时,个人不良前清后增、边核边增现象依然突出。
全行信贷控险形势非常严峻。
(四)渠道建设方面的问题。
随着同业纷纷加大对县域的投入,特别是近年来工中建交等同业加快网点布局优化,XXXXXX等银行纷纷进驻,我行既有的网点优势已不再突出,同时,随着竞争日趋激烈,我行网点点均价值创造率低、投入欠账多、软转型滞后等问题逐步显现,对我行业务发展形成了明显影响。
(五)员工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
我行员工问题集中表现为:
一是员工年龄老化较为明显。
截至去年末,全行员工41-55岁占比达XX%。
目前,仍有不少50多岁的员工在柜员岗位,对新系统、新业务接受学习缓慢,工作效率很低,但由于人员短缺无法替换。
二是知识结构偏低。
支行XX%的员工为大学专科及以下学历,本科学历员工XX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仅X人,仅占全行员工的XX%。
员工年龄结构偏大、知识结构偏低,越来越难以适应目前转型步伐加快、业务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三是晋升发展机制不够完善。
县支行不乏业绩突出的中层干部,但因年龄和学历条件所限,缺乏进一步上升和提拔的通道;同时,不少网点主任因受年龄和学历限制,往往面临到龄离岗或晋升受限的问题。
他们虽然年龄大、学历不高,但在基层工作多年,对基层情况熟、工作能力强,在新晋员工暂不能扛起大梁的情况下,其作用难被替代。
三、我行下一步工作措施
XX支行将紧紧围绕上级行部署,明确思路,担起责任,加强落实,提高县域综合竞争力,推动业务经营升级进位。
第一,深化推进网点转型和再提升工程,提升网点点均、人均价值创造力。
对公方面,在维护好核心客户基础上,以对公业务转型和新开账户营销为主抓手,以财局、法院、社保等机构客户和优质中小企业为重点,培育壮大优质客户群体。
坚持“流量经营”,抓账户抓结算,深化同业合作,提
高资金沉淀,做大资金总量。
个人方面,立足利率市场化和客户资金理财化趋势,深植价值创造理念,更注重客户体验和差异服务,培育壮大客户群体,抓好产品组合营销,强化资金精准把控,切实提升客户掌控水平和营销效能。
第二,依托信贷业务转型工程,加快信贷结构优化,增强信贷业务总体竞争力。
一是抓好客户储备。
认真筛选当地优质企事业单位,在严格准入前提下加大营销力度,着力培育一批稳定的信贷客户群体。
二是抓好项目营销。
把握政府购买服务、PPP等业务发展契机,加强对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棚户区改造等工程项目的营销攻坚,提高营销精准度和有效性。
三是突出抓好个贷投放。
深化与优质中介合作,大力投放一手、二手住房贷款,并积极加快网捷贷、个人理财质押贷款等产品营销,确保市场份额更加牢固,贷款结构更加合理。
第三,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加强成本管控,提升创收水平。
一方面,坚持多元化策略,继续加强代理保险、理财、基金、贵金属等产品综合营销,进一步做大做强分期、互联网金融等业务。
同时,推进银票、国际结算、对公理财等产品交叉营销,大力拓展年金托管、保险理财、高端投行等业务,提高业务综合创收能力。
另一方面,加强费用成本约束,提升经营质效。
落实勤俭办行理念,继续向成本宣战。
加强成本精细化管理,严控各项预算,防止低效、无效支出,使每项投入都能获得最大回报。
同时,从严规范财经纪律和财经行为,对“小金库”等问题“零容忍”。
第四,扛住压力、挑起担子,严抓严管,全力以赴打赢风险防控保卫战。
持续加强“双基建设”,深入开展营业网点运营“三化三铁”、信贷基础管理“三化三无”和安全保卫“三化三达标”创建等活动,夯实基层行员工行为管理、信贷、财会、运营等领域的管理基础。
强化对重点业务、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管理,着力加强基层网点治理,全面遏制各类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要全力管控信用风险。
按照上级部署,扎实推进信贷业务转型,为长远发展强基固本;加强重点领域排查,守好风险底线。
持续加强不良处置力度,对贷记卡、分期等不良清收,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加强责任追究,着力解决“前清后增、边核边增”问题。
四、对提升县域支行竞争力的一些建议
(一)建议上级行加大对县域支行业务创新的支持力度。
统筹研究、因地施策,针对县域同业产品竞争特点和我行优势,抓紧推出我行的拳头产品、县域优质客户专属定制产品等,适度放宽额度限制,便于基层行加大营销力度,尽快扭转同业竞争不利局面。
同时,针对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和客户需求实际,发挥我行系统联动和综合经营平台等优势,积极创新基于银政合作、银企合作的批量、整体服务模式,进一步开拓业务局面,提升我行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建议上级行加大对县域行的差异化政策支持。
一是优化信贷政策。
根据重点县支行竞争状况,适时调整客户准入门槛和行业政策,使政策更贴近竞争实际。
特别是对传统“两高一剩”行业中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优势子行
业,如钢铁行业的特种钢、化工行业的精密化工和新材料等,适当降低客户准入门槛。
特别对特色优势产行业,制定差异化信贷政策,增强同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优化信贷流程。
建议上级行对县支行的优质客户和竞争激烈的优质项目,在制度许可内提供有利政策,以优先上报、审查、审批,提高办贷效率。
三是优化业务定价。
进一步完善定价管理机制,让基层行能够根据客户贡献实行灵活定价。
(三)建议上级行加大对县域用工的支持力度。
建议上级行在辖内用工总量可控的前提下,根据县域支行业务发展和贡献情况,适度调增县域用工总量上限,特别是增加本地生源的应届毕业生、大学生招收力度。
对年富力强、精通业务的优秀员工通过延长任职年限、改任技术岗位、保留待遇等做法鼓励继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