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大采矿学
- 格式:ppt
- 大小:6.24 MB
- 文档页数:71
采矿学课程设计15页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采矿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2.掌握采矿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了解采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流程;4.熟悉采矿工程的安全技术和环境保护。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采矿工程的设计和计算;2.能够分析和解决采矿工程中的实际问题;3.具备一定的采矿工程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采矿工程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3.培养学生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采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流程,以及采矿工程的安全技术和环境保护。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的安排如下:1.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2.采矿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采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流程;4.采矿工程的安全技术和环境保护;5.采矿工程的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讲授法,使学生掌握采矿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通过讨论法,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通过实验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教材方面,我们将选择权威、实用的教材,以保证学生掌握采矿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参考书方面,我们将选择一些经典的采矿学著作,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多媒体资料方面,我们将收集一些与采矿学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实验设备方面,我们将准备一些与采矿学相关的实验设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名词解释:1、带区:由若干分带组成,并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区域。
2、石门:无直接地面出口,垂直或斜交于煤层走向,在岩层中开掘的水平巷道。
3、采煤方法:采煤系统和采煤工艺的综合以及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4、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的方法、设备及其在空间与时间上的相互配合。
5、作业形式:采煤工作面在一昼夜内生产班与准备班的相互配合关系。
6、开采水平:布置有井底车场、主要运输大巷并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那一水平。
7、采区:是指在阶段内沿走向划分的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开采块段,每一块成为一个采区。
8、支护密度:是在控顶范围内单位面积顶板所支设的支柱数量。
9、分层同采:在同一区段范围内上下分层工作面错开一定距离同时开采。
10、分层分采:在同一区段或采区范围内,采完一个分层后再采下一个分层称“分层分采”。
11、放煤方式:放顶煤工作面放煤顺序、次数和放煤量的配合方式。
12、循环放煤步距:在工作面推进方向上,前后两次放顶煤之间工作面推进的距离。
13、倾斜长壁采煤法:长壁工作面沿倾斜方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14、仰斜开采:采煤工作面沿着倾斜自下向上推进采煤。
15、俯斜开采:采煤工作面沿着倾斜自上向下推进采煤。
16、及时支护:割煤后,先移支架后推移刮板输送机。
17、滞后支护:即采用先割煤再推溜后移架的支护方式。
18、准备方式:准备巷道的布置方式。
19、顺向平车场:车辆进入储车线的方向与其提车线的方向一致。
20、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21、控顶距:采煤工作面煤壁至末排支柱顶梁后端的距离,或至放顶柱之间的距离。
22、循环进度:采煤工作面完成一个循环向前推进的距离。
23、开拓方式:开拓巷道的布置方式。
24、采煤机割煤方式:采煤机割煤与其它工序的相互配合方式。
25、逆向平车场:车辆进入储车线的方向与其提车线的方向相反。
26、采区生产能力:采区内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产量之和,单位一般是万吨/年27、井底车场:连接井筒与主要运输大巷的一组巷道与硐室的总称。
1.影响工作面长度的因素 (一)地质因素1、断层、褶曲、煤层厚度变化带、倾角变化带工作面长度方向上应以大的断 层、褶曲、煤层厚度变化带、倾角变化带为上下边界;2、煤层厚度:煤层较厚,M >2.5m ,普采面过长控顶和管理困难;煤层较薄, 工作面过长,作业困难;3、煤层倾角: >25︒45、瓦斯涌出量限制工作面长度。
(二)技术因素 1、受设备限制 炮采—工作面较短 普采—工作面长度可适当加大 综采—工作面最长 2、工艺的影响技术管理水平:工作面愈长,要求愈高; 矿井设计时技术参数的影响:阶段斜长的影响; 足够的月进度。
(三)经济上因素 从经济角度考虑,工作面存在一个产量和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长度。
根据工作面产量 和长度的关系应用数学分析法,给出经济上的 L (m ) 最佳工作面长度。
1—日进刀数,2—工作面日产量,3— 工作面效率2、倾斜长壁采煤法优缺点(与走向长壁采煤法相比)及适应条件。
(P210) 优点: (1)巷道布置简单,巷道掘进及维护费低,投产快。
巷道掘进工程量少 15%, 相应工期短。
(2)运输系统简单,占用设备少。
运输设备及辅助人员可减少 30 40%。
(3)回采巷道沿煤掘进,易固定方向,采面可等长布置,利于生产管理。
(4)通风系统简单,风路短,通风构筑物减少约 1/3。
(5) 对某些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强,如:倾向断层 — 可沿断层面布置;淋水大 — 仰斜开采;瓦斯大 — 俯斜开采;片帮严重— 俯斜开采。
(6) 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采面单产增加,巷道掘进率降低 ,采出率增加,工 效提高缺点:(1)长距离倾斜巷道辅运和行人困难;(2)当前采掘运机械设备不完全适应倾斜长壁的要求;(3)大巷装车点多,特别是当工作面单产低,同采工作面个数较多时; (4)下行回风 — 注意监测。
适应条件: (1) < 12︒煤层,效果最好。
(2)采取一定技术措施,可适用于 12 ︒ 17︒的煤层。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近年来,在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下,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
煤矿开采学作为矿山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涵盖了地质学、采矿工程学、机械工程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安全工程学、环境工程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
本文将从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深入探讨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的相关问题。
一、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的目的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煤矿开采技能煤矿开采学是矿山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掌握煤炭开采技术的基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煤炭资源开采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了解煤炭的矿床特点、储量及开采条件等,培养学生的煤炭开采技能和煤炭资源管理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煤矿开采涉及到众多的安全因素,学生必须在该课程中学习到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认识到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和风险,并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安全防护。
这样既能够保证生产的安全,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并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学生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
这是现代经济社会中培养人才的必要条件。
二、煤矿开采学课程的内容煤矿开采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煤炭资源的分布和特点、矿床地质、采煤方法、支护技术、与瓦斯治理、矿井水文地质以及煤炭开采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
从不同角度全面性地展现了煤炭开采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术,并为学生提供了对煤炭开采过程的全面了解。
1.煤炭资源的分布和特点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煤炭资源的分布区域、种类、储量和质量等方面,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矿床地质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煤炭矿床的形成、演化和分布规律等方面,使学生能够了解煤炭矿床的地质结构和性质。
3.采煤方法采煤方法是煤炭开采的基础和核心,这部分内容介绍了煤炭采矿的各种采煤方法,包括开拓采掏、水平开采、采空区采掘、长壁采掘等,使学生掌握各种煤炭采矿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采矿工程考研全真预测一《矿山压力及其控制》一、名词解释(30分)1、矿山压力;2、碎胀系数;3、周期来压;4、支承压力;5、弹性后效;6、格里菲斯强度理论;7、充分采动;8、构造应力;9、岩石单轴抗压强度;10、结构面二、绘图解释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
(15分)三、绘图说明采煤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分布的基本规律及其分区。
(15分)四、简述工作面常见顶板事故产生的原因。
(15分)五、简述构造应力分布的基本特点。
(10分)六、简述采场支架与围岩石相互作用原理。
(15分)七、简述影响岩体强度的主要因素。
(15分)八、已知弹性波在某岩体中传播速度V M=1750m/s,弹性波在该中岩石中传播速度V R=2120m/s,岩石单向抗压强度R c=220MPa,单向抗拉强度R t=20MPa,试求该岩体的准岩体强度R cm及R tm。
(10分)九、试述采场上覆岩层关键层的特征。
(10分)十、论述有关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的假说。
(15分)《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30分)1、矿山压力: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硐周围岩体中形成的和作用在巷硐支护上的力。
2、碎胀系数:岩石破碎后处于松散状态下的体积与岩石碎胀前处于整体状态下的体积之比。
3、周期来压:老顶初次来压以后,随着工作面的继续推进,由于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而引起的顶板来压现象称为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
4、支承压力:在岩体内开挖巷道后,巷道围岩必然出现应力重新分布,一般将巷道两侧改变后的切向应力增高部分称为支承压力。
5、弹性后效:加载(或卸载)后经过一段时间应变才增大(或减小)到一定数值的现象。
6、格里菲斯强度理论:认为在材料内部存在许多均匀地、随机分布的窄缝形微裂隙。
在力的作用下,处于不利方位的裂隙端部就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使该处的应力达到所施加压力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于是裂隙就沿其长度方向开始扩张,直至材料整体破坏。
名词解释分层分采: 采用倾斜分层采煤法开采厚煤层时,在一个区段范围内,采完一个分层后等顶板垮落稳定后,再掘进区段平巷开采下一分层,称为“分层分采”.“三下一上”开采:指的是在建筑物上、铁路上、水体上和承压含水层上的煤层的开采。
矿井巷道:为了进行矿井开采,在地下开掘的井筒、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
矿区(mining area)—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
井田:在矿区内,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之为一个阶段 .阶段—沿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阶段划分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平行于走向的并等于井田走向全长的长条形,每一个长条形叫一个阶段。
开采水平:将布置有井底车场和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
采区: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每一块段称为采区区段,在采区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将采区划分为若干个长条部分,每一块长条部分称为区段。
生产系统:运煤系统、通风系统、运料排矸系统、排水系统、动力供应系统、其他生产系统. 炮采:指在长壁工作面用爆破方法落煤、爆破及人工装煤、输送机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的采煤工艺系统。
炮采工艺标志是爆破破煤普采:是用机械方法破煤和装煤、输送机运煤、单体支柱和铰接顶梁支护的采煤工艺系统。
综采:破、装、运、支,处五个主要生产工序全部实现机械化的采煤工艺系统。
正悬臂和倒悬臂:正:顶梁的悬臂方向在工作面一侧;倒:顶梁的悬臂方向在采空区最大控顶距:当工作面推进一次或二次之后,工作空间达到的允许的最大宽度;最小控顶距:应及时回柱放顶,使空间只保留回采工作所需要的最小宽度。
放顶步距:在工作面的推进方向上两次放煤之间的推进距离人工假顶:即指厚煤层分层开采时,采上一分层时在顶板上铺设某些材料(如竹笆、金属网等)然后回柱放顶,跨落岩石经过压实形成的下一分层开采时的顶板再生顶板:如果煤层顶板为页岩或含泥质成分较高的分层,顶分层开采后,采空区中垮落的破碎岩石在上覆岩层的压力作用下,再加上顶分层回采时向采空区内注水或注浆,经过一段时间后能重新胶结成为具有一定稳定性和强度的再生顶板。
一概念解释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含炭物质沉积形成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
2.水平开采: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负担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开采水平。
3.分层分采:在一个区段范围内,采完一个分层后待顶板垮落稳定后,再掘进区段水平巷开采下一分层,称为分层分采。
4.房式采煤法:只开煤房,不回收煤柱,留设房间煤柱支承上覆岩层的开采方法。
5.辅助水平:辅助水平设有阶段大巷,担负辅助水平的运输,通风,排水等任务,但不设井底车场,大巷运出的煤需下运到开采水平,经开采水平的井底车场再运至地面。
6.掘进率:生产矿井在一定时期内每产一万吨煤所需要掘进的生产巷道总进尺数和开拓总进尺数。
7.井底车场:连接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巷道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是连接井下运输和井筒提升两个生产环节的枢纽。
8."三下一上"开采:指的是在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和承压含水层上的煤层的开采。
9.充分开采:地表最大下沉值不再随采空区尺寸增大而增加的开采状态称充分开采。
10.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称为井田(矿田)。
11.周期来压步距:两次周期来压工作面之间的距离。
12.石门: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其长轴线与煤层直交或斜交的岩石平巷。
13.井型:矿井生产能力通常指矿井设计的年生产能力,亦称井型。
14.上山:指在开采水平以上沿倾斜方向向上的巷道。
15.开切眼:形成初始采场的巷道。
16.回采工艺:在采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各项工序的方法及其配合17.井田范围:是指井田沿煤层走向的长度和倾斜方向的水平投影宽度。
18.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长条,每个长条叫一个阶段。
19.采区:在阶段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每一块为一个系统。
带区式:在阶段内沿煤层走向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带区,每个带区布置若干个倾斜分带,分带内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
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姓名:学号:学院:矿业工程学院专业:采矿工程设计题目:小屯矿90万t/a新井设计指导教师:鲁岩职称:教授2013年7月徐州目录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1矿区概述 (1)1.2井田地质特征 (3)1.3煤层特征 (11)2 井田境界和储量 (16)2.1井田境界 (16)2.2矿井储量计算 (16)2.2.1矿井工业储量 (16)2.2.2矿井设计资源储量 (17)2.2.3矿井可采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3.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矿井工作制度 (19)3.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9)3.2.1确定依据 (20)3.2.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20)3.2.3井型校核 (20)4 井田开拓 (21)4.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21)4.1.1井筒形式、位置和数目 (21)4.1.2工业场地的位置、形状和面积 (23)4.1.3开采水平确定 (24)4.1.4开拓方案比较 (24)4.2 矿井基本巷道 (26)4.2.1井筒 (27)4.2.2开拓巷道 (27)4.2.3井底车场 (30)参考文献 (31)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矿区概述1.1.1交通位置峰峰矿区位于冀南平原邯郸市西南部,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
铁路外与京广、邯济铁路接轨,内有邯-磁-马-邯环行线,各矿厂均有铁路专用线与之相连;公路方面:107国道和京深高速公路沿矿区东部通过,邢(台)洛(阳)一级公路贯穿矿区西部,交通十分便利。
本矿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东北部,地处峰峰矿区与磁县和武安市的交界地段,井田范围地表大部分为峰峰矿区管辖,还有一部分地表为磁县地界。
矿井位置:东径114°16′10",北纬36°31′32",海拔标高176m。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学面试问题17、说说读研究生有什么好处?18、你以前参加过什么活动(社会活动和科研活动)?19、你六级过了吗?你拿过国家奖学金吗?20、你是哪里的人?将来打算要到什么地方发展?采矿工程系露天研究所教授副教授副研究员讲师教授万志军张农柏建彪谢耀社马立强张益东陆菜平王旭锋杨培举徐营才庆祥舒继森方新秋张东升徐金海窦林名冯光明高明仕王襄禹季明常庆梁车兆学王作棠李学华屠世浩缪协兴牟宗龙黄炳香朱卫兵郑西贵曹安业李克民刘长友杜计平曹胜根许兴亮瞿群迪李桂臣胡国忠鲁岩尚涛许家林周华强谢文兵张吉雄杨真荆升国阚甲广姬长生讲师周伟彭洪阁教授:万志军,男,四川青神县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现任采矿工程系副主任,专业建设负责人。
1994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2007年获工学博士学位,从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以及高温岩体地热开发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主持和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在研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企业委托科研课题10多项,参加建成中国矿业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3项。
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国内外科技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40余篇,论文被SCIE收录1篇,EI收录9篇,ISTP收录5篇;出版专著1部;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方新秋,男,1974年8月出生,浙江省永康市人,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博士,东南大学控制工程博士后。
现为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学科优秀创新团队主要成员。
中国煤炭学会会员、中国惯性技术学会会员、南京惯性技术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省外评审专家。
2004年8月份博士后出站后作为引进人才回中国矿业大学原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工作。
矿业类专业介绍名称:采矿工程门类:矿业类学科:工学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主要课程:岩体力学、工程力学、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电工与电子技术、采矿机械、矿山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地质与测量实习、采矿认识、生产及毕业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操作、课程设计(机械零件、采矿、矿井通风与安全等)、毕业设计等。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固体(煤、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露天、井下)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岩体工程力学、采矿及矿山安全及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矿区规划、矿山开采设计、岩层控制技术、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采矿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矿区开发、矿井开采、巷道开拓的设计方法;3.掌握矿山压力及岩体工程监测、矿井通风与空调、矿山安全以及矿井灾害预防等技术;4.具有先进的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基本能力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5.熟悉国家有关采矿工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就业前景和方向:面对现如今的资源短缺和安全问题的出现,采矿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既有困难又有机遇的发展趋势;毕业生可从事煤矿、铁矿、金矿、石膏矿以及铁路等设计和改造管理,也可以到冶金、有色、化工、核工业、非金属和煤炭等六类矿业和水利、铁道、地下、工程和环保部门的生产开发、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专业点评:采矿业是一个国家的龙头行业,采矿专业在一个国家极具重要性,因此国家历来的出台政策无不对此极为重视,对该专业的毕业生也要求相当严格。
开设此专业的高校: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安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西安科技大学、贵州大学、河北工程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华北科技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
采矿学(SX04—1.2)主要参考书:徐永圻,《煤矿开采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煤矿地下开采方法》(85年版)以及《开采方法》(80年版),煤炭工业出版社。
绪论煤是工业的粮食,在我国,一次能量消耗,煤炭占75%;产量世界之最,煤种多,储量大,在1000米深度内,有10000~20000亿吨;在1500米深度内,有多于56000亿吨;一、煤炭的历史(地质学)1、煤是由植物生成的2、我国古代采煤的情况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煤炭的开采和利用。
石涅,涅石,石墨,石炭(炭)明朝时,才称煤炭。
记载的书,宋应星编著《天工开物》,地质、开拓、采煤、支护、通风、提升。
二、解放以后我国煤炭工业技术的发展1、产量49年,3243万吨;50年~52年,三年恢复时期,旧矿、旧设备、旧方法;52年,6650万吨;53~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经济形式变化最大。
57年,1.3亿。
58~62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大跃进,浮夸风。
60年达到3.97亿。
采掘严重失调,62年,2.3亿。
63~65年,三年调整,产量2.1亿左右。
66~70年,第三个五年计划,70年3.5亿。
71~75年,第四个五年计划,75年4.8亿,76年,文革结束。
76~80年,第五个五年计划,77年5.5亿,78年6.18亿,79年6.35亿。
81~95年,第六、七、八个五年计划。
81年,6.2亿;82年,6.66亿;83年,7.14亿;84年,7.9亿;85年,8.7亿;86年,8.94亿;87年,9.28亿;88年,9.8亿;89年,10.5亿;90年,10.8亿;90~95年,市场经济,产量在11~13亿之间。
2003年15.9亿,2004年19.5亿,2005年21.1亿,2006年,23.32亿;2、单产及机械化水平1)、建国初期,风稿落煤,人背,人拉,马拉,高强度体力劳动。
三年恢复时期,推行壁式采煤,使用刮板运输机和截煤机。
52年,4331吨/月.面。
采矿工程需要学的数学内容
采矿的本质是数学,其实我们的世界都是数学,可以说,万物皆数学哦。
以矿大的数学来作为例子。
矿大数学应该可以,因为该校的采矿全国第一,而采矿的实质是数学,如果没有数学的采矿只是一张皮,不可能有实质的内涵,故而推断该校的数学数学应有应用数学,及数学力学。
该校必然在运筹,优化方面表现出色。
其实采矿搞到一定阶段,都是在搞数学,特别是数学在采矿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
露天矿爆破最优规模模型、露天矿排土规划、露天矿年计划及生产计划等,总之露天矿和数学关联很大,现在一些采矿毕业的人,因为数学很差,但是仍然宣传自己是采矿毕业,败坏了采矿作为一门数学专业实质的高大上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