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影像诊断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基础资料汇编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2
放射卫生监管档案医疗机构名称:中西医结合医院单位地址:县城关镇电话:县中西结合医院放射安全管理文件根据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要求,为使我院一旦发生放射诊疗事件时,能迅速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应急响应行动,保护工作人员及公众及环境的安全,成立放射事件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放射事件的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组长:院长:欧阳副组长:分管院长刘成员:放射科3人电话:二0二0年一月十日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工作场所及个人剂量监测制度一、CR工作场所的放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必须按规定佩戴好个人剂量监测计。
二、个人剂量监测计必须佩戴在工作衣左胸口,如穿铅防护服时可佩戴在左衣领上。
三、CR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当量每年不大于20MSV。
四、个人剂量监测计必须按照实际接受剂量,不得随意放在CR机房内。
五、CR工作人员下班,不得将戴有剂量监测计的工作服放在CR机房内。
六、个人剂量检测按委托检测部门的要求定期(90天/次)进行个人剂量计的检测。
七、定期委托有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对放射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一年一次)。
八、发现工作人员有超剂量照射时,应及时配合有关部门查明原因,及时整改。
九、放射科工作人员工作调动时,应将个人剂量档案资料转入所调入单位的放射防护部门,并向有关部门备案。
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制度为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特制订放射科放射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制度:一、科主任负责放射诊疗工作的质量保证和安全防护。
其主要职责是:(一)组织制定并落实科室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二)定期组织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测、监测和检查;(三)组织本科室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接受专业技术、放射防护知识及有关规定的培训和健康检查;(四)制定本科放射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五)记录本科室发生的放射事件并及时报告院主管科室和院领导。
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建设单位须知为能及时、高效服务建设单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结合我中心的实际情况和近年来对各建设单位给予的问题反馈,现就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过程中建设单位应知晓事项总述如下:1、新建、扩建、改建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应当在建设项目施工前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申请进行建设项目卫生审查。
2、建设单位应提供委托书,建设单位放射诊疗许可证等。
3、建设单位应提供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含名称、隶属部门、地址、现有放射诊疗设备和人员配置情况等)和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含建设项目名称、位置、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主要建筑物、建设投资总额、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辐射源发展规划、周围环境及居民居住情况)。
4、建设单位应提供建设项目申请(如向直属上级部门提交开展该建设项目的请示(申请))和批复(如直属上级部门关于本建设项目的批复或法改委关于本建设项目立项的批复等)、当地政府的土地使用批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建设单位应提供建设项目的整体规划鸟瞰图、建设单位整体平面布局图(标出项目所在位置)、机房剖面图、射线装置机房防护屏蔽设计图(含机房面积、最小单边长度、四周墙体材料和厚度、地板和顶板材料和厚度、机房防护门铅当量厚度和机房观察窗铅当量厚度)及机房邻近用房名称,放射性工作场所的平面布局图和防护屏蔽设计图。
机房通风、排水、电缆等用管线图。
6、建设单位应提供辐射源(射线装置和放射源)的基本信息(如射线装置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生产厂家,放射源名称、活度、状态、生产厂家等)7、建设单位应提供拟从事本建设项目射线装置和放射源操作的放射工作人员基本信息(含姓名、性别、年龄、职称、放射工作人员证书号、从事放射性工作年限、近期放射体检报告、近期放射防护培训合格证书、近期个人剂量检查结果及个人剂量编号,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情况等)。
8、建设单位应提供本建设项目拟采用的防护措施情况(如安全连锁、视频和音频对讲情况、警示标示、报警装置、通风换气装置、剂量监测装置),辐射监测仪配置情况及个人防护用品配置情况。
第一部分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书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应有:对拟使用的辐射源或拟进行的实践特性和规模进行描述,对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和拟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分析、评价,估计正常、异常和事故工况下电离辐射对工作人员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
1 概述1.1 评价目的1.1.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需要;1.1.2对拟建建设项目的放射防护设施和防护措施进行评价,预防、控制辐射危害,确定建设项目在放射性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1.1.3为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行政审批提供技术依据。
1.2 评价范围描述评价的区域范围、防护设施和人员范围。
1.3 评价内容与方法1.3.1 内容简要介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辐射源项,防护设施、防护措施、辐射监测、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健康监护和事故应急措施等。
1.3.2 方法1.3.2.1基本方法评价机构通过资料调研和现场调查分析,将获取资料与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标准要求的数值相比较并对符合程度作出评估。
1.3.2.2类比法通过对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对拟评价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类推拟评价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
1.4 评价依据列出评价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评价参考的其他资料。
1.5 评价目标包括放射工作应遵循的放射防护原则,建设项目拟采用的管理目标值,工作场所辐射水平、表面放射性污染控制目标和其他技术条件或技术指标。
2 建设项目概况2.1 概况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址,建设项目性质(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建设规模(工程主要设施名称、建筑面积、投资总额),人员结构,发展规划。
2.2 周围环境条件及人口分布2.3 环境γ辐射水平和环境介质辐射水平3 工程分析和工艺流程3.1 工程分析3.2 平面规划及工艺流程包括设施布置平面图4 辐射源项及防护措施4.1 辐射源项4.1.1 辐射源项概况辐射源装置的结构,与辐射有关的主要参数。
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审核、放射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操作规范一、行政审批项目名称、性质(一)名称: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审核、放射防护设施竣工验收(二)性质:行政许可二、设定依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2006)第十二条:新建、扩建、改建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医疗机构应当在建设项目施工前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申请进行建设项目卫生审查。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2006)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在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下列资料,申请进行卫生验收。
三、实施权限和实施主体卫生部《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管理规定》第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的卫生审查、竣工验收。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放射治疗、核医学建设项目的卫生审查、竣工验收。
设区的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介入放射学建设项目和直接管辖的医疗卫生机构X射线影像诊断项目的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竣工验收。
县区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X射线影像诊断项目的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竣工验收。
同一医疗机构有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的卫生审查、竣工验收由具有高类别审批权限的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同时负责自治区直属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的卫生审查、竣工验收活动。
四、行政审批条件(一)申报材料齐全;(二)符合受理权限的规定;(三)放射诊疗场所和配套设备设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放射工作人员等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
(四)严重危害类的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对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评审,评审结论为达到竣工验收的要求。
五、实施对象和范围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开展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的医疗机构。
医用X射线诊断建设项目放射评价所需资料第一篇:医用X射线诊断建设项目放射评价所需资料医用X射线诊断建设项目放射评价所需资料(本文对应于《医用X射线诊断建设项目职业病(放射防护)评价委托申请书(表)》中相应内容的条目)一、委托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简称“预评价”)时,提交的放射卫生专篇应包括的基本内容有:1单位情况简介:单位名称、单位地址、单位经济性质、工作范围(设立的诊疗项目)、设立的部门(科室)、总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总投资、主要仪器设备、人员总数及其分布等情况;2项目名称:如:医用X射线诊断、医用口腔X射线诊断、碎石机X射线定位等;3项目地址:委托预评价项目的具体地址(××区××街××号),是否与单位的地址相同;4项目的审批机关及审批文件编号:委托预评价项目批文的名称及其编号,如:医疗机构设置批准书、医疗机构设增项批准书、医疗机构迁移设置准批书等批文的名称及其编号;5设计和建设(施工)单位:本项目拟委托的设计和施工单位名称,也包括如:“自己设计、自己施工”;6项目用途、目的、意义及必要性:本项目用于……(用途)(如:摄口内牙片、口腔曲面断层、头颅定位、普通透视、普通摄片、X射线定位等);为了达到……目的;本项目的设立及运行有着……(意义或重要性);除此之外本项目还有……(必要性)[如:国家××标准规定、××工作规范要求、××行政部门规定必须的先置条件、××质量管理需要,等等方面,如没有本项目会……(怎样)];7项目产生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 X射线;8项目选点、详细位置及毗邻关系与人员分布情况:如,本项目X 射线机房拟设在本诊所内的西北角,机房东邻本诊所卫生间、西邻居民室外楼内楼梯走廊、南邻居民卧室、北邻马路、下为地基(无空间)、上邻本诊所所在房间天棚以下的空间(机房顶棚用铅皮隔断),同时需再按要求画出X射线机房所在楼层的总平面简图和射线机房毗邻关系简图(见另一说明——《放射防护图纸内容说明》)。
(单位名称)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因诊疗工作需要,拟新增台射线装置并新/改/扩建机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委托贵中心对我单位的放射性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
一、项目情况(单位名称)位于(地址)(地上层,地下层),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登记号:),准予设置诊疗科目中含有医学影像科/X线诊断专业,为新申请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单位/《放射诊疗许可证》的证号为:。
本项目计划投资万元。
二、评价项目涉及的源项该射线装置拟安装在,拟设机房(建筑面积约平方米,使用面积约平方米)、控制室(建筑面积约平方米)、登记室(建筑面积约平方米)、暗室(建筑面积约平方米)、阅片室(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医生办公室(建筑面积约平方米)、片库房(建筑面积约平方米)。
该机房毗邻的建北面是,东面是,南面是,西面是,楼上是,楼下是。
机房门外拟设置放射性警告标志牌、工作状态指示灯各个,指示灯灯箱上拟设置“射线有害,灯亮勿入”的警示语句;指示灯将与控制室门连接,指示灯的控制开关拟与X射线机低压供电线路连接,拟不设立独立控制开关。
机房防护门为搭接口的扇门,规格为mm×mm;控制室防护门为搭接口的扇门,规格为mm×mm。
机房防护门拟安装自闭器/工作人员位于机房防护门外采用遥控装置进行曝光。
控制室的控制台与机房内射线装置连接的电缆线拟埋设在地槽内/采用45°斜角穿墙。
拟采用铅板对电缆线孔进行漏射防护补偿/硫酸钡水泥沙浆进行封堵。
四、防护用品拟配置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包括:(名称及数量)。
拟配置专门供受检者使用的防护用品,包括:(名称及数量)。
拟配置专门供陪检者使用的防护用品,包括:(名称及数量)。
五、工作人员情况六、管理措施为控制可能产生的职业病(放射性)危害,本单位将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放射防护管理小组,负责对放射工作进行管理,并保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2、制定与申报项目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落实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第二部份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应有:对使用的辐射源或进行的实践特性和规模进行描述,根据辐射监测结果和其他调查数据资料评价放射防护设施的有效性和适宜性,评价正常、异常和事故工况下电离辐射对工作人员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影响。
1 概述1.1 评价目的1.1.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需要;1.1.2对建设项目的放射防护设施和防护措施进行评价,预防、控制辐射危害,确定建设项目的放射防护设施和防护措施在控制职业照射和防止潜在照射方面的有效性、适宜性,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1.1.3为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提供技术依据。
1.2 评价范围描述评价的区域范围、防护设施和人员范围。
1.3 内容与方法1.3.1 内容简要介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辐射源项,防护设施、防护措施、辐射监测、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健康监护和事故应急措施等。
1.3.2 方法在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检测与检验的方法。
1.4 评价依据列出评价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评价参考的其他资料。
1.5 评价目标放射工作应遵循的放射防护原则,建设项目拟采用的管理目标值,工作场所辐射水平、表面放射性污染控制目标和其他技术条件或技术指标。
2 建设项目概况2.1 概况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址,建设项目性质(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建设规模(工程主要设施名称、建筑面积、投资总额),人员结构,发展规划。
2.2 周围环境条件及人口分布2.3 环境γ辐射水平和环境介质辐射水平3 工程分析和工艺流程3.1 工程分析3.2 平面规划及工艺流程包括设施布置平面图4 辐射源项及防护措施4.1 辐射源项4.1.1 辐射源项概况4.1.2 正常运行状态4.1.3 异常和事故状态4.2 防护措施4.2.1 辐射分区4.2.2 辐射防护屏蔽设计4.2.2.1屏蔽计算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或规范;4.2.2.2计算模式或公式及其出处,计算参数;4.2.2.3辐射屏蔽计算结果与实际屏蔽厚度相比较;4.2.2.4对辐射防护屏蔽情况作出评价,确认屏蔽是否满足放射防护标准要求,是否符合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
职业病危害评价依据(放射卫生部分)职业病危害评价依据(放射卫生部分)(根据评价报告书中涉及的内容合理选用)1.2评价依据1.2.1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务院令第449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5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619号《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安健[2012]第73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1号《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卫生部、劳动保障部卫法监发〔2002〕108号《职业病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63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国家经贸委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安健[2012]75号“关于贯彻落实《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进一步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安健[2013]38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的通知;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川安监[2012]252号《关于规范职业卫生“三同时”分级分类监管工作的通知》;1.2.2技术规范、标准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50187-201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T50033-200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17568-2008《γ辐照装置设计建造和使用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质[2006]281号(GJBT948-2006)《医疗建筑门、窗、隔断、防X射线构造》;GBZ/T181-200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GBZ/T220.2-2009《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规范第2部分:放射治疗装置》;GB5083-19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12801-2008《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Z/T225-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T5700-2008《照明测量方法》;GBZ235-2011《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98-2002《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标准》;GBZ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T11651-2008《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Z115-2002《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析仪卫生防护标准》;GB125-2009《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GB10252-2009《γ辐照装置的辐射防护与安全规范》;GB11930-2010《操作非密封源的辐射防护规定》;GBZ114-2006《密封放射源及密封γ放射源容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27-2002《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GBZ143-2002《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18-2002《油(气)田非密封型放射源测井卫生防护标准》;GBZ142-2002《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SY5131-2008《石油放射性测井辐射防护安全规程》;GBZ177-2006《便携式X射线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2664-2003《便携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通用规范》;GBZ117-200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22448-2008《500kv以下工业X射线探伤机防护规则》;GBZ132-2008《工业γ射线探伤防护标准》;GBZ175-2006《γ射线工业CT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35-2002《密封γ放射源容器卫生防护标准》;GBZT233-2010《锡矿山工作场所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19-2002《放射性发光涂料卫生防护标准》;GBZ122-2006《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卫生防护标准》;GBZ123-2006《汽灯纱罩生产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36-2002《生产和使用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卫生防护标准》;GBZ174-2006《含发光涂料仪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39-2002《稀土生产场所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T152-2002《γ远距治疗室设计防护要求》;GBZT149-2002《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培训规范》;GB16348-2010《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6362-2010《远距治疗患者放射防护与质量保证要求》;GBZ120-2006《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21-2002《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卫生防护标准》;GBZ126-2011《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1-2002《医用X射线治疗卫生防护标准》;GBZ133-2009《医用放射性废物的卫生防护管理》;GBZ134-2002《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卫生防护标准》;GBZ138-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161-2004《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GBZ165-2012《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GBZ168-2005《X、γ射线头部立体定向外科治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79-2006《医疗照射防护基本要求》;GBZ/T180-2006《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GBZT184-2006《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玻璃板标准》;GBZT201.1-2007《放射治疗机房辐射屏蔽规范第1部分:一般原则》;GBZT201.2-2011《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第2部分: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机房》;WS262-2006《后装γ源治疗的患者防护与质量控制》;WS/T389-2012《医学X线检查操作规程》;WS/T391-2012《CT检查操作规程》;GBZ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9-2002《职业内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41-2004《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装置防护检测规范》;GBZ150-2002《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137-2002《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232-2010《核电厂职业照射监测规范》;GBZ166-2005《职业性皮肤放射性污染个人监测规范》;GBT14056.1-2008《表面污染测定第1部分β发射体和α发射体》;GBT14056.2-2011《表面污染测定第2部分:氚表面污染》;GBZ113-2006《核与放射事故干预及医学处理原则》;WS/T366-2011《核或辐射紧急情况威胁类型》;GBZ/T234-2010《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响应程序》;AQ/T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7-20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ZW-JB-2013-002“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及检查方法》的通知”;1.2.3基础技术资料×××工程项目备案通知书;×××工程项目的评价委托书;×××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预评价列入);×××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大多数项目预评价时已开工建设,预评价可列入);×××工程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控制效果评价列入,预评价结论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同时附安监局通过该设计专篇的批复);×××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及其安监局批复(或安监局同意备案的通知书)(控制效果评价列入);×××工程项目有关设计图纸等资料;职业健康体检报告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建设方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资料(由客户提供)1.委托书、技术服务协议2. 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建设单位情况简介、建设项目简介(目的、意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建设项目概况(见表1)4.辐射源装置一般情况(见表2)5放射防护设施5.1图纸(1)医院地理位置图(城市区域位置)(2)医院总平面布置图(需要标出建设项目具体位置)(3)射线装置所长楼层的平面布置图。
机房邻近情况(包括前、后、左、右(东南西北方位)、楼上及楼下做何用途(需要同时提供上下两层平面图)(4)辐射屏蔽设计图(平面与剖面设计参数)(标明房间尺寸、单边长度)5.2防护设施设计说明(1)屏蔽设计方案(见表3)(2)屏蔽材料举例:四周墙体采用实心砖加防护涂料,实心砖密度为1.6 5g/㎝3,防护涂料的密度3.0g/㎝3,施工要求墙体之间砂浆饱满,顶棚采用混泥土加防护涂料,混泥土密度不低于2.35 g/㎝3,防护门采用铅版的厚度,观察窗的防护铅当量,通风系统情况包括排风量。
警示标志和警示灯情况,(上述材料供参考,按照医院实际情况提供)6放射事故应急响应6.1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包括组织机构、科室或成员职责)6.2其它相关制度7辐射防护管理7.1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1)医院放射防护安全管理规定或制度(包括组织机构、科室或成员职责)(2)科室人员岗位职责(3)机器安全操作规程(4)凡是安全联锁系统检查制度(5)装置维护制度(6)放射防护检测制度(检测的周期、委托机构等)如场所监测制度、个人剂量监测制度等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培训制度,放射告知制度等)(7)其它相关制度7.2改扩建项目需提供制度管理执行、归档等材料说明。
7.3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放射工作人员基本信息汇总(见表6)提供复印件(2)个人剂量监测报告(见表7)提供复印件(3)职业健康体检报告(2年内或最近一次)若有复检项目请一并提供)提供复印件(4)提供放射防护培训的证明材料(两年内)复印件(5)放射工作人员证(复印件)(6)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个人剂量档案建立情况。
X射线影像诊断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基础资料汇编
注:项目性质是指新建、扩建、改建、技术引进、技术改造;
附件1:地理位置图。
附件2:总平面布置图(暗室、机房、操作室以及机房与四周、楼上、楼下其它区域的分布等)
附件3:机房平面设置图
附件4:做控制效果评价时,提供X光机的既往检测资料(计量部门监测报告),个人剂量监测资料,职业健康检查资料、教育培训情况(均为复印件)。
附件5:相关制度: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制度、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制度、个人剂量监测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