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护工《采煤方法与工艺》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4.72 MB
- 文档页数:72
采煤工作面工艺流程一、概述采煤工作面是煤矿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是煤矿下井采掘施工的地点。
采煤工作面工艺流程是指在采煤工作面进行煤矿开采作业时,按照工程技术要求和安全生产标准,开展煤矿采煤工作的一系列程序和方法。
二、采煤工作面的准备工作1、道路开挖道路开挖是为了保证采煤工作面地下的通道顺畅,并且为矿工和设备的通行提供必要条件。
道路开挖工作主要包括开拓辅助工作面巷道和开掘矿井巷道。
2、支护工程支护工程是为了确保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稳定进行,一般采用钢架支架和预埋式钢筋混凝土支护的形式进行,同时,支护工程也包括了维护支护结构的工作。
3、通风安全工程通风安全工程是为了保障采煤工作面的通风工作正常进行,通过给井井下的空气进行流通和排放,保证工作面上空气的新鲜清洁。
4、供电安全工程供电安全工程是为了确保采煤工作面的用电设备正常运行,勘察和规划矿井的配电系统,确定用电设备的位置和布局,并且进行供电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5、排水工程排水工程是为了保障采煤工作面的排水工作进行,以防止工作面地下水的积聚与泛滥,保证矿井通道的畅通。
三、采煤工作面的开采作业1、采煤机的安装与支护首先,需要对采煤机进行安装和支护工作,将采煤机置于工作面上,然后对其进行支护设备的安装和固定。
2、钻孔爆破开采煤矿的工作面会采用爆破技术来破碎煤矿,使其容易被采煤机进行开采,钻孔爆破是针对煤矿的特定位置进行采矿爆破,破碎煤层。
3、采煤机的工作采煤机是煤矿的主要开采机械设备,通过连续的切割和采集方式,对煤炭进行开采,并进行转运。
4、支护工作在采煤机进行开采后,需要对工作面进行支护工作,以确保工作面的稳定和安全。
5、运输设备运送煤炭采煤机开采的煤炭会通过运输设备,如输送带或者搅拌车,从工作面上运送出来,然后进行装车、装船,最后运送到目的地。
6、现场操作工序采煤工作面的开采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操作工序的监控,包括采煤机的运行、工作面支护工程的维护和补充等。
7、安全生产工作在采煤工作面的开采过程中,安全生产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对工作面的安全进行监控和保障。
第一部分采煤工序工艺操作规范第一节单一综采工艺单一综采工艺,即单一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是在单一薄煤层、中厚煤层或厚煤层采用机械破煤、装煤、运煤、液压支架支护的采煤工艺,包括大采高(采高>3.5m)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单一综采工艺的主要工序为:割煤→移架→移刮板输送机→拉转载机→缩胶带输送机→支回端头和超前支柱。
其它重要工序为:刮板输送机运行、乳化液泵运行、采空区处理。
关键工序为割煤工序。
综采工作面的管理主要是顶板管理和机电设备的维护,顶底板是否平整,设备能否正常运转,主要取决于顶底板的平整度,割煤工序是保证工作面“两平”的关键,割煤工程质量直接影响移架、移刮板输送机等其它工序的工程质量。
各工序不是独立的,要相互配合,保证工作面的工程质量和安全。
各工序具体如下:一.割煤1.关键人:采煤机司机。
基本要求:(1)必须至少设正、副二个以上司机。
(2)必须熟悉掌握采煤机的性能及构造原理,熟悉操作规程,按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维护保养采煤机,懂得采煤基本知识和本工作面作业规程。
(3)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
(4)在割煤前应准备好必备的工具、备品配件等。
2.关键点:保证顶底板割平。
3.关键环节:割煤过程。
要点如下:(1)要经常注意观察顶底板、煤层、煤质变化和刮板输送机载荷的情况,随时调整牵引速度及截割高度,保证顶底板割平,符合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停机处理。
(2)要与工作面支架工、移刮板输送机工及顺槽转载机司机、胶带输送机司机等密切合作,按规定顺序开机、停机。
4.操作流程:准备、检查和处理→通知人员撤到安全地点→解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闭锁→发出开动刮板输送机的信号→刮板输送机空转→合采煤机的隔离开关,启动电动机空转→停止电动机→合上截割部齿轮离合器→打开水阀门喷雾及供水→发出起动信号→起动采煤机→检查滚筒旋转方向及摇臂调高情况→发出采煤机开动信号→缓慢加速牵引→割煤5.割煤标准(1)按直线割直煤壁,达到“两平”(顶板平、底板平),保证顶梁与顶板严密接触。
采煤方法教案第一节概述一、采煤方法的概念采煤方法包括两方面内容:采煤系统和回采工艺。
采煤系统,是指采区巷道的布臵方式,掘进和回采的顺序安排以及采区的通风、运输系统。
回采工艺,是指人们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在回采工作面运用某种技术装备进行落煤、装煤、运煤、支护及采空区处理等工作,以及这些工作如何配合的生产方式。
不同的采煤系统和回采工艺相配合,就形成不同的采煤方法。
下面介绍几个有关的基本概念。
1、开采单元为了对井田进行有计划按顺序地开采,需要把井田划分为阶段,阶段再划分为采区,在采区内布臵工作面进行开采。
因为每个采区都有其相对独立的煤炭运输、通风辅助运输和动力供应等系统,并独立进行开采,故称每个采区为一个开采单元。
2、采场直接用来采出煤炭的工作场所及为其服务的巷道,统称为采场。
3、回采是指在采煤场所为了采取煤炭所作的一切工作,统称为回采。
4、回采工作面是指开采煤炭的主要场所。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采场也称为回采工作面或采煤工作面。
5、采煤方法在开采单元范围内,直接从回采工作面安全、有效、经济地获取煤炭并运出开采单元所采用的方法。
它包括采煤系统和采煤的回采工艺两大部分内容。
应该指出,采煤系统和回采工艺的选择与确定,都是以矿山具体地质条件及技术条件为依据,所以,不同的矿山地质条件与技术条件就会要求有不同的采煤系统与相应的回采工艺,这就形成了不同的采煤方法。
采煤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按照煤层的埋藏条件和开采技术水平,我国煤矿目前采用的采煤方法主要有:1)对缓倾斜及倾斜煤层,煤厚约在2.8m以下的,采用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煤厚在2.8-8m的,一般采用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煤厚在8m及以上的,采用倾斜分层水砂充填或风力充填采煤法。
(现在对于煤厚在6m及以上的,可采用放顶煤开采)2)对急倾斜煤层,煤厚在2m以下的,一般采用倒台阶采煤法或伪斜工作面矸石充填采煤法;煤厚2-6m,且煤层厚度不大的,采用掩护支架采煤法;6m及以上的,一般采用水平分层或斜切分层采煤法。
煤矿开采的巷道布置与采煤工艺技术煤矿开采是指通过开采工艺技术将地下的煤炭资源开采出来,并经过加工,最终变成利用价值的能源产品。
煤矿开采的巷道布置和采煤工艺技术是煤矿开采的重要环节,下面将介绍其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
煤矿巷道是连接采掘工作面与地面的通道,主要用于运输人员、设备和煤炭等物资,是煤矿生产的基础设施。
巷道布置既需要满足生产的需要,又要合理利用矿山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巷道布置一般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安排巷道方向和位置,以满足采煤工作面的生产需要。
通常采用平行与垂直布置交替的方式,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巷道系统。
2. 合理选择巷道断面尺寸和形状,以提供足够的通行空间和安全通行的条件。
巷道断面应根据工作面的规模和需求进行设计,同时考虑煤层的稳定性。
3. 增加巷道支护设施,保证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采用钢拱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矩形支墩等技术手段,加强巷道的支撑能力。
煤矿采煤工艺技术是指煤矿将煤炭从地下开采到地表进行加工的一系列工作步骤和方法。
采煤工艺技术的目的是提高采煤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其主要内容包括:1. 采煤方法选择。
根据煤层的特点和地质条件,选择适合的采煤方法,如综放工法、切割采煤工法、长壁采煤工法等。
2. 采煤机械选择。
根据采煤方法的要求,选择适合的采煤机械设备,如采煤机、装载机、输送机等。
3. 采煤工序组织。
合理组织采煤工序,优化生产流程,提高采煤作业效率。
确保采煤机具有足够的供煤面积和足够的割煤速度,以满足生产需求。
4. 采煤机械操作技术。
培训采煤机械操作人员,掌握采煤机械的操作技术,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操作效率和安全性。
煤矿开采的巷道布置和采煤工艺技术是确保煤矿生产能够高效、安全进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巷道布置和采煤工艺技术选择,可以提高采煤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炮采工作面支护与回采工艺管理规定是矿山采煤工作中的重要规定,旨在确保矿工的安全和提高采煤效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炮采工作面支护与回采工艺管理规定的要点:
1. 支护选用:根据不同的煤层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
支护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 现场检查与监测:定期进行工作面支护的现场检查和监测,包括支护结构的完整性、支护材料的使用情况、地压的变化等。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支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3. 灾害防治措施:采取必要的灾害防治措施,包括防止冒顶、支护失稳、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的发生。
加强瓦斯抽放和通风措施,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4. 回采工艺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回采工艺方案,包括炮采的爆破参数、采煤机的选用和调整等。
优化采煤序列和布置,提高回采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5. 安全培训和管理:加强对矿工的安全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演习,提高事故应对和处理能力。
总之,炮采工作面支护与回采工艺管理规定是保障矿井安全和提高采煤效率的重要措施,需要严格遵守和执行。
第 1 页共 1 页。
采煤工作面支护方案
采煤工作面支护是确保矿井安全和高效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采煤工作面支护方案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采煤工艺、设备和人员安全等因素,力求达到稳定和经济的支护效果。
以下是一般采煤工作面支护方案的常用方法:
1. 锚杆支护:在工作面上部和下部安装锚杆,通过地质锚杆、预应力锚杆或喷射锚杆等,将岩体固化并与支架相连,提高支架的稳定性。
2. 结构支护:采用钢支架或混凝土支架等,根据岩层稳定性和工作面负荷,配置恰当的支架数量和类型,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帮里煤柱法:适用于采煤工作面附近地层较薄的情况,通过在工作面两侧保留一定宽度的帮里煤柱来支撑上方岩层,减轻对工作面支架的压力。
4. 预留巷道法:通过在工作面两侧预留平行的巷道,以分散压力和改善支护效果。
巷道可以用于设备维护、通风和人员疏散。
5. 钻孔预裂爆破:在采煤工作面顶板预先布置钻孔,并进行爆破,使岩层受到控制的破碎,在支护时降低对支架的力学要求。
6. 液压支架:采用具有液压控制系统的支架,能够根据工作面进退速度实时调整支架高度,保持工作面平整,并能够适应不
同的岩层条件。
以上仅为一般采煤工作面支护方案的常用方法,具体的方案应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