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矿产勘查中的水工环工作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89 MB
- 文档页数:16
概论水工环地质勘探与矿产勘查摘要: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直接关注和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性与人员的安全性,所以在工程项目建设的时候,做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尤为关键。
在地质勘察工作开展期间,不仅需要做好基本的工程现场勘察工作,还要进行必要的水工环地质勘察作业。
在整个项目施工之前,相关工作人员则需要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必要的水工环地质勘察作业,并形成详细的水工环地质勘察报告,为后续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就整个水工环地质勘察作业的开展来看,需要多种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作为支撑,这就需要相关人员灵活运用这些技术,按照规定来执行勘察作业,全面将勘察工作的价值发挥出来。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勘探;矿产勘查一、水工环地质勘探工作的基本概述水文环地质由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和环境地质学组成,是三种地质学的缩写。
水文地质学是一门地质学科,主要集中于研究地下水的运动,在水文地质学科中,专业人员需要分析地下水的运动情况,绘制地下水分布图,撰写地下水成因报告,观察地下水水位的变化。
通过对水文地质学的研究,人们可以了解地下水物质组成的基本内容,详细的分布和排水量,并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进行更有意义的利用。
工程地质学主要是对工程建设初期阶段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和调查,地质条件的差异决定了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地质调查是工程地质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可以全面了解地质学领域的差异性,为各种工程的建设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
环境地质学是一门综合性地质学科,在环境地质学中,不仅要研究地质环境,还要分析大气环境、水文环境和磁场环境,找出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阐明环境变化的原因,提出环境变化的措施。
水利工程地质学是围绕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进行的综合性工作,通过研究水利工程地质学的现状,可以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政策、教育、建设等社会学领域进行相应的改变或响应水利工程环境的地质条件。
二、绿色矿山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难点与不足在大多数的矿山中的水工环勘查工程之中,都会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创新程度不够等问题。
水文、工程地质测量、环境地质调查钱光胜二○○八年四月目录1 预查、普查阶段对水、工、环地质的要求 (1)1.1 预查阶段 (1)1.2 普查阶段 (1)2 水、工、环地质工作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1)2.1 收集资料 (1)2.2 水、工、环地质调绘 (1)2.2.1 水文地质测绘 (1)2.2.2 工程地质测绘 (2)2.2.3 环境地质调查 (2)2.3 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2)2.4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 (2)2.5 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 (3)3 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技术要求及工作方法 (3)3.1 收集资料 (3)3.1.1 收集气象水文资料 (3)3.1.2 收集地形地貌资料 (3)3.1.3 收集地震资料 (3)3.1.4 收集区域水文地质资料 (4)3.1.5 收集区域工程地质资料 (4)3.1.6 收集区域环境地质资料 (4)3.1.7 收集附近矿山水工环地质资料 (4)3.2 水、工、环地质调绘 (4)3.2.1 准备工作 (4)3.2.2 野外工作 (5)3.2.3 室内工作 (11)3.3 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11)3.4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 (12)3.5 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 (13)3.6 摄像 (14)4 主要成果资料 (14)水文、工程地质测量、环境地质调查1 预查、普查阶段对水、工、环地质的要求1.1 预查阶段寻找的矿产与地表水、地下水关系密切时,应收集、分析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资料,为开展下步工作提供设计依据。
1.2 普查阶段大致了解开采技术条件,包括区域和测区范围内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
对开采技术条件简单的矿床,可依据与同类矿山开采条件的对比,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作出评价;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应进行适当的水文地质工作,了解地下水埋藏深度、水质、水量以及近矿围岩强度等。
浅述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摘要:水工环地质是水文、工程和环境三类地质的总称。
矿区水工环地质是矿产勘探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矿区的科学评价、矿床开发利用的合理规划、实施及矿区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工作。
本文首先对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进行了概述,浅述了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内容、方法、技术要求,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矿区水工环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工程环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一、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概述水工环地质工作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
近年来,全球社会经济环境都从原来追求开发利用为主的方式,逐步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资源朝可持续方向发展,很多国家都对地质调查工作进行了新的规划和部署,明确了新的方向,与之相应的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内容、方法、技术要求等一系列问题,也正相继发生着变化。
水工环地质工作一体化成为发展的新趋势。
过去,世界各国的的水工环地质工作,主要以资源摸底调查作为工作的主要目的。
现在,水工环地质工作主要以促进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存为战略思想,以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主题。
现在的水工环工作更加注重资源、环境、经济三者的协调发展,更加强调资源信息、灾害防控等工作。
水文、工程、环境三类地质之间的界限逐渐淡化,水工环一体化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服务领域逐渐扩大,信息量日益增多,其优势功能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环境地质研究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在国际地质界中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促使环境地质工作取得了最快的发展。
二、水工环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内容,应根据矿区勘查阶段和矿床类型的不同按《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g b 1 2 7 1 99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 2002)和各类矿种的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等要求结合矿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综合确实。
主要有区域和矿区水工环地质测绘、静止水位观测、抽水试验、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地(表)下水长期观测、取样分析测试等。
概论水工环地质勘探与矿产勘查摘要:在新形势下,工程建设前期勘察工作中,如果采用传统的勘察技术,不但勘察的范围比较小,并且勘察的效率比较低。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多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但是由于我国能源危机日益严峻,能源供需方面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能源方面存在的矛盾,在新形势下,地质学方面的研究学者也加强了研究,促进了行业的突破。
而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能源,对能源的需求量依然在逐年增加,这就需要应用一种更加先进的技术加强对地质环境的研究。
工程勘测行业相关工作人员加强了对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能够对地下水水压、水位以及水量进行详细的勘察,进一步确定矿山水工环地质的勘察对象,还能通过收集历史勘察数据进行野外勘察,明确勘察区域基础地质的情况,通过应用弹性波CT技术可以对水工环地质情况进行无损扫描测量,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做出水工环地质三维模型,完成地质勘察工作。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勘探;矿产勘查引言我国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矿产种类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特点,矿产资源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通常在进行矿产的开采工作前,需要开展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探工作,包括:对地质情况、水文情况和储层岩层的分布情况等等,通过前期的勘探工作能够获取较为准确的地质数据,保障后期的矿产资源开发的精确性。
因此,水工环地质勘探进一步推进了矿产资源勘查的发展,对矿产的开采有深远的影响。
1水工环概述所谓水工环也称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从水文地质的角度其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外在表现形式,可对地下水的变化情况进行有效管理、分析。
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对地下水的分布、流动情况以及形成状况进行全方位地掌握控制,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完整、全面的数据信息。
在此期间,工程单位需要结合水质情况、物质情况,为后续水力资源的开发提供相应的助力,确保在后续开发利用环节能够实现对相关数据信息更加科学高效地使用。
一、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法(一)矿区水文地质工作方法1、水文地质测绘(1)区域水文地质测绘(编制区域水文地质图)a、测绘范围:应包括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
一般以地表流域进行划分。
b、测绘比例尺:1:10000~1:50000。
c、工作要求:在全面收集已有地质、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地面调查进行,以查明区域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为重点。
(2)矿区水文地质测绘(编制矿区水文地质图)a、测绘范围:应包括矿床疏干可能影响的范围及补给(隔水)边界。
b、测绘比例尺:1:2000~1:10000。
c:工作要求:以查明矿床充水因素(水源、途径、强度)及矿区水文地质边界(补给、隔水)为重点。
详细调查矿区地形地貌、泉点水井、地表水体、老窿、现有生产矿井涌水量、岩层节理裂隙与岩溶发育情况、含隔水层分布、矿区水文地质边界等。
以填写表格形式进行调查。
2、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与编录:(1)观测和详细记录钻进中涌(漏)水、掉块、塌孔、缩径、涌砂、掉钻等发生的层位和深度,测量涌(漏)水量,必要时应测量分层稳定静止水位并进行简易放(注)水试验(求Q、K参数)。
(2)描述岩芯的岩性、裂隙性质、密度、岩石的风化程度和深度以及岩溶形态、大小、充填程度、发育深度,统计裂隙率、岩溶率。
(3)单一含水层的钻孔应测定钻孔终孔稳定水位。
3、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孔与水位观测孔)(1)抽水试验孔的布置:宜布置于先期开采地段(或第一开采水平)的主要充水含水层或强径流带上。
观测孔应尺量利用地质勘探孔、泉井。
(2)钻孔控制深度:以揭穿主要目的层为原则,重点控制第一开采水平。
对底板直接或间接充水的矿床,应按勘探剖面控制,其深度以揭穿底板含水层的裂隙、岩溶发育带为原则。
(3)钻孔孔径:抽水试验孔试验段孔径以满足设计的抽水量和安装抽水设备为原则,一般不小于91mm;水位观测孔观测段孔径应满足止水和水位观测的要求。
(4)岩芯采取率:岩石大于70%,破碎带大于60%,粘土大于70%,砂和砂砾层大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