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课程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16.00 KB
- 文档页数:12
第一章1动物体或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2构成人体的5个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3四大组织上皮组织: 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 主要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接受、整合和传递信息的功能结缔组织:种类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4人体可分为八大系统呼吸系统(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消化系统(口腔、咽、食管、胃、肠)内分泌系统(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等)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血液)神经系统(大脑、间脑、脑干、小脑等)泌尿系统(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生殖系统、生殖腺、生殖器)运动系统(骨、关节、骨骼肌)5人体的内环境由--血浆和组织液组成,特点是相对稳定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参与内环境的稳定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
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糖类分解成葡萄糖等,脂肪分解成脂肪酸,甘油等物质。
在小肠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氧气从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呼吸系统的活动可补充细胞代谢消耗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维持细胞外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稳定泌尿系统: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单位。
一个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尿的排出:肾脏 --- 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循环系统:完成物质的运输和交换,在完成内环境的稳定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各种生理活动进行调节,使人体成为互相协调的整体。
6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还能运输一部分的二氧化碳;含有血红蛋白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参考值,可能是贫血,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脏、动物血、瘦肉、豆腐、木耳、虾皮、海带等,白细胞:数量较少,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高于正常参考值,可能有炎症感染血小板数量最少,体积小,形状不规则,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低于正常参考值,受伤出血时凝血时间长。
上海初二上生命科学复习资料初二上生命科学复一、人体的构成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组织是由一些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以及细胞间质构成的细胞群。
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分布于体表和体内一些器官的内表面,如胃肠等内壁里。
其特点是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功能是保护和吸收。
肌肉组织具有运动功能,能够收缩和舒张。
其结构特点是由肌细胞构成,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结缔组织的特点是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较多,功能包括营养、支持、连接和保护。
神经组织的特点是由神经细胞构成,分布于神经系统,如脑、脊髓等。
其功能是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传导兴奋。
器官是由多种不同组织按一定顺序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能行使一定的生理功能的结构。
人体由八个系统构成: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人体。
二、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包括气温、气压、氧气、淡水和食物。
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液。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而组织液是体内绝大部分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细胞和血浆,其中红细胞运输氧气,白细胞免疫防御,血小板有止血作用,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人体各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消化系统的作用是补充内环境中所消耗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水分,泌尿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形成尿液维持细胞外液的量和各种化学物质的浓度以及pH的相对稳定,循环系统的作用是物质运输和物质交换,而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是对各种生理活动进行调节。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的生存及生理功能维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练题:1、人体呼吸时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产生部位是细胞。
2、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能进入组织液,其原因是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组织液高。
生命科学复习资料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第一节人体是怎样构成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人体是协调统一的整体细胞: 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形态各异,但基本结构相同(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的形态与功能密切相关 P5组织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P8-10 理功能的结构。
P10-11黏膜——上皮组织(保护、分泌)黏膜下层——结缔组织(联系)分布神经组织胃的组织构成肌层——肌组织(平滑肌收缩,促进胃蠕动)(由内而外)浆膜——上皮组织(保护)系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P15实验:1、观察人体基本组织 P72、知道人体器官的位置 P11-13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一、人体外环境生存所必需的条件 P20 大气的温度、压力、含氧量、淡水、食物二、人体内环境(又称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P211、内环境组成血浆:血细胞的内环境组织液:其他大部分细胞的内环境2、血液的组成 P21 会读图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氧料和废物。
血细胞:占血液总量45%结构特点:血细胞中数量最多含有血红蛋白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红细胞功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贫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量低于正常值)结构特点:圆球形,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但数量比红细胞少。
白细胞功能:免疫例:伤口化脓、病菌感染结构特点:血细胞中体积较小的细胞碎片血小板功能:止血血浆:占血液总量55% ,淡黄色、半透明、流动的液体成分:91%--92% 水分8%---9% 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尿酸等思考与讨论:能看懂验血报告单吗? P213、人体内环境的特点:相对稳定性(体现在2方面)三、人体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性 P25八大系统都直接、间接参与维持内环境稳定读图 P25内环境稳定的维持1、血液循环系统如何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运输物质和交换物质从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带到所需要的组织中体内大部分代谢废物通过血液送到泌尿系统后排出体外氧气由血液从呼吸系统送到各组织器官肝脏和肌肉产生的热量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
生命科学导论第一章绪论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面向21世纪的大学生应有生命科学基础,而不应该成为“生物盲”。
一.什么是生物学?1. 定义生物学(biology)是研究生物体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因此,又称为生命科学(life sciences)。
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形态、构造、行为、机能、演变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等问题。
2.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正在日渐加深和扩大,不仅要研究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也要研究自然界的动物、植物。
生物学还要研究人类自己,因为人类也是一种生物。
生物学还要研究小至生物大分子的基团行为,广至地球表面的生物圈(bio-sphere)的将来动态,延伸至玄古生命的发生和宇宙中生命存在的问题。
3. 生物学的分科根据研究对象分为: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人类学。
根据研究角度分为:分类学,形态学,生理学,胚胎学,古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
根据研究范围分为: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生物学,器官生物学,个体生物学,群体生物学等。
二.生物学的历史和发展从传统生物学到现代生命科学(1)描述生物学阶段(19世纪中叶以前)主要从外部形态特征观察、描述、记载各种类型生物,寻找他们之间的异同和进化脉络。
代表人物:达尔文—《物种起源》(1859)(2)实验生物学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利用各种仪器工具,通过实验过程,探索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
(3)创造生物学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创造”新的物种。
(4)生物学的发展趋势从微观到宏观分子→细胞→整体水平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辨证统一现代生物学的高度分化,各学科的相互渗透,新学科或边缘学科的产生。
三.生物学的研究方法1. 观察与描述方法外部观察和外部形态描述:分类学。
《尔雅》、《本草纲目》、亚里士多德对500种动物的描述分类、林奈的双名法等。
2. 比较方法比较解剖学:脊椎动物各类群的器官和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进行解剖,加以比较,为生物进化论提供证据。
初中生命科学复习生命科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涉及到生物的各个方面,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关键学科之一。
为了复习生命科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生命现象至关重要。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是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功能。
此外,细胞还具有自主繁殖和代谢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生物体内各种生命现象的产生和发生机制。
二、遗传与进化遗传与进化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了解遗传规律和进化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种的多样性和生物的进化过程。
遗传是指父母通过生殖过程将自己的特征传给后代,而进化是指物种在环境变化中逐渐演化出适应环境的特征。
深入了解遗传与进化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的起源。
三、生物分类与生态系统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遗传特征将生物进行分类的学科。
了解生物的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的进化过程。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特征。
了解生态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且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四、人体健康与疾病防控人体健康与疾病防控是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人体的生理结构、生理功能和正常生理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健康状态和预防疾病的方法。
同时,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及传播途径,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我保护和预防疾病的意识。
综上所述,初中生命科学的复习包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遗传与进化、生物分类与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与疾病防控等内容。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复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科学的原理和实践,并且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命科学基础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模式生物的种类。
用途:通过对选定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
种类:大肠杆菌,酵母,秀丽线虫,拟南芥,果蝇,小鼠。
大肠杆菌:原核生物的模式生物。
酵母:真核生物的模式生物。
秀丽隐杆线虫:是研究发育过程的模式生物。
(发育过程严格程序化,很少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果蝇:进行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的模式生物。
(生殖周期短,染色体数目少)拟南芥:是研究植物的模式生物。
(个体小,生长周期短,基因组和染色体组成相对简单)小鼠:是哺乳动物的模式生物。
第二章:生命的化学基础与细胞(1)生命元素种类常量元素:C H O N Ca P K S Na Cl Mg其中C·H·O·N是组成人体有机质的主要元素。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碘、锌、硒、铜、钼、铬、钴、铁。
(2)生命构件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的对应生命构件分子:a.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
b.有机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核苷酸,氨基酸,脂肪酸。
生物大分子:核酸(DNA,RNA),蛋白质,多糖复合生物分子:糖蛋白,脂蛋白,糖脂生命构件分子(聚合需能)→生物大分子(聚合需能)→复合生物分子生物大分子(放能)→生命构件分子(3)糖类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是构成二糖和多糖的基本单位,碳原子数目从三到七,可以为链状和环状。
寡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一般指2到10个)单糖单位以糖苷键相连成的低聚糖;多糖:许多单糖通过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多聚体。
(淀粉,糖原,纤维素,几丁质,果胶,琼脂和透明质酸)α-葡萄糖通过α-1,4/1,6糖苷键形成多糖,动物-糖原/植物-淀粉,作用是储存营养。
β-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结合成的长链多糖-纤维素。
(植物的一种结构支架)(4)脂类中性脂肪:结构:由甘油和脂肪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甘油三酯分子结构;功能:储存能量,保护身体和器官。
磷脂:三酰甘油酯上α-位的脂肪酸为磷酸取代,而磷酸上的-OH又连上不同的化学集团,形成各种磷脂:卵磷脂,脑磷脂,丝氨酸磷脂。
生命科学复习资料一、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发展历史、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等,将生物分成若干。
2、病毒没有,化学组成简单,大多数仅由和组成。
而且病毒不能独立完成活动,只能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过生活。
3、细菌没有成形的,所以是生物。
4、由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组成了。
5、具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细胞叫。
由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叫。
6、动物、植物、真菌等真核生物分别组成了、、。
7、植物界的主要类群有藻类植物、、、。
它们都具有,能进行,制造有机物,因而成为生物圈中的。
它们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壁具有的功能。
8、藻类植物有的是,有的是,它们的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被称为植物。
9、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而且在生殖过程中出现了,所以它们属于高等植物。
10、蕨类植物具有真正的根、茎、叶,而且根、茎、叶里有和,它们属于植物。
11、种子植物包括和被子植物门两个类群。
裸子植物的裸露,所以种子外面没有包被。
被子植物胚珠的外面有包被,因而种子的外面有包被。
12、是植物界中最高级的类群。
13、动物不能用制造,它们靠摄取现成的获得营养。
14、动物根据其体内有无脊椎骨,把动物分成和。
在生物分类上,脊椎动物只有一个亚门即。
15、脊椎动物亚门主要有、、、、。
16、鱼类终生都在水中生活,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与相适应。
17、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中,(1)终生生活在水中的是,适应两栖生活的是,适应陆地生活的是。
(2)终生用鳃呼吸的是,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的是,终生用肺呼吸的是。
(3)受精作用在水中进行的是,体内受精的是。
(4)体温恒定的是,体温不恒定的是。
(5)心脏有四腔,血液循环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线路的是。
18、哺乳动物繁殖的特点是。
19、真菌靠吸收现在的获得营养,分为真菌和真菌两类。
20、多细胞真菌的基本结构是分枝或不分枝的,它是有吸收和的功能。
21、食用菌地上部分的菌丝组成了。
生命科学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一、生命科学发展简史二、20世纪以來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三、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设计实验的方法)四、实验1.1:显微镜和显微测微尺的使用方法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一、水(含量,存在形式,生理作用)二、无机盐(含量,存在形式,生理作用)第二节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一、糖类(分类、生理作用)(1)单糖:J衙萄糖(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果糖[核糖和脱氧核糖(构成DNA或RNA的重要组成成分)(2)双糖(由两个单糖经脱水缩合而成):蔗糖、麦芽糖、乳糖(3)多糖(由多个葡萄糖经脱水缩合而成)f植物体内J淀粉(植物的贮能物质)§[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I动物体内——糖原(动物体的贮能物质)(包括肝糖原和肌糖原)二、脂质(分类、生理作用)(1)脂肪:「基本成分「甘油J饱和脂肪酸]■J十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j (定义、性质、实例)I牛理作用(2)磷脂:J结构特点,在水坏境中的排列方式[生理作用(3)胆固醇:[生理作用1含量过多可能会引起的负面影响三、蛋片质R(1)基本单位: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H2N—C ― OOHk(2)肽链的形成过程(3)肽键数(形成肽链吋脱下的水分子数、肽链水解吋所需的水分子数)二氨基酸数一肽链数(4)生理功能四、核酸(分类、基本单位、生理作用)(1)J脱氧核糖核酸(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1核糖核酸(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2)基本单位:核昔酸五、维生素(分类、生理作用)「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生理作用以及缺乏症.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PP、叶酸)I六、实验2.1:明确各种冇机物的鉴定方法以及产生相应的颜色反应结果。
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第一节细胞膜细胞是生命活动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除病毒以外)细胞一一组织一一器官一一系统一一个体一、细胞膜1、主要成分:(磷脂、蛋白质、多糖、胆固醇)2、结构3、特点:J半流动性(结构上)(选择透过性(功能上)4、功能二、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1、物质的跨膜运动「被动运输J自由扩散、彳[协助扩散 > 物质的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蛋白质载体协助、是否消耗能量.主动运输J典型的实例2、内吞和外排(知道其过程)三、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1、原生质体(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3、发生质壁分离的条町具有大型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第二节细胞核和细胞器一、细胞质1、细胞质基质2、细胞器:(形态、结构、分布、功能)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核糖体、内质网、中心体、溶酶体、液泡二、细胞核(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核膜I核仁I核基质、染色质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主要区别:有无成型的细胞核2、代表类型:J原核生物(细菌、蓝藻、支原体、放线菌)I真核生物(大多数生物,包括草履虫、变形虫、衣藻、真菌等)实验颤藻和水绵的比较观察第三节非细胞形态的生物一一病毒1、主要化学组成:蛋白质和核酸(DNA或RNA)2、生活方式:寄生生活3、分类及其传播途径(实例)第四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第一节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 -、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1、合成反应:脱水缩合反应(形成淀粉、糖原、蛋白质、脂肪时发生的脱水缩合反应)2、分解反应:J水解反应(淀粉、糖原、蛋白质、脂肪分解成单个小分子)[氧化分解反应(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二、酶(演示实验:探究酶的高效性)1、特性:高效性、专一性2、定义: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3、命名方法:來源+催化底物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值三、A TP (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1、中文名称:腺昔三磷酸2、ATP的结构简式:A—P〜P〜P3、ATP与ADP的相互转换(反应式)及其意义第二节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知道各实验的研究方法及其结论)1、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2、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二、叶绿体及其色素1、叶绿体的形态结构2、色素的种类及其性质3、色素的功能:选择吸收光能(红橙光和蓝紫光)三、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和暗反应(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转换)2、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见笔记)四、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r内因[外因r光照强度、J二氧化碳浓度>(知道各因素如何影响光合作用)温度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第三节细胞呼吸一、有氧呼吸1、过程(1)各个阶段发生的物质与能量的变化(2)各阶段发生的场所2、反应方程式二、无氧呼吸1、发酵的类型(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实例:产生洒精和CO2——酵母菌、苹果等大多数植物;产生乳酸一一乳酸菌、马铃薯的块 茎、动物组织2、 反应方程式式(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1、区别(条件、场所、产物、物质变化、释能情况)3、 相同点(实质)第四节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换三大类营养物质的代谢途径和转换过程2、脂类△成C ——>脂肪(皮下和内脏)[分解 Q 仃分解 月旨肪酸和甘油上丄上企02 + H 2O +能量 合成 —>磷脂I 仝J 腺体分泌物葡萄糖丄竺血糖 血糖山糖原 转变脂肪酸 甘油V。
生物第一册复习资料【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第一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一、生命科学发展简史1、我国约在公元前5000年种植水稻,猪的饲养约始于公元前3000年。
2、贾思勰《齐民要术》总结了人工选择、人工杂交和定向培育的科学原理和方法。
3、李时珍《本草纲目》既是一本医药学著作,也是一本生物学著作。
4、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动植物进行广泛的观察。
5、古罗马医师、自然科学家盖仑用牛、羊、狗和猴等动物为材料,进行了内部器官的解剖,并得出人体内部结构与这些动物相类似的推论。
6、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耐创立“生物分类法则”。
7、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两人提出了“细胞学说”。
8、1859年,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进化论”,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9、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的研究向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同时发展。
微观领域,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
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二、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1、20世纪重大研究课题:后基因组学、转基因技术、基因治疗、生物多样性保护、脑科学。
2、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第二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一、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结论新的疑问【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生物体与其他物质一样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
这些元素在生物体内通常是以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一、水1、在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水的含量是最多的。
水约占体重的70%,每天至少补水2000毫升。
2、水的作用:①绝大多数细胞须浸润于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
②水是绝大多数生物化学反应的介质。
③水能帮助运送物质。
生命科学期末总复习资料复习总结绪论1、生命的本质特征:多样性和同一性,严整有序的结构,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繁殖与遗传,发育和进化,适应性。
2、生命的特征:生长、繁殖和遗传、细胞、新陈代谢、应激性。
3、胡克首先使用“细胞”这一概念;施旺和施莱登提出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此逐渐形成细胞学说;孟德尔的豌豆实验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
第一章组成生物体的大分子、小分子一、C、H、O、N,4种元素的总量占体重的96%。
二、a碳原子的4个键连着4个不同基团,因此具有不对称碳原子的特征。
手性碳的特征:1.他们有2种同分异构体。
2.2种同分异构体具有不同的旋光性,又称为光学异构体;2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呈镜像关系,又称为对映体。
三、2种酸性氨基酸,3种碱性氨基酸。
P15四、半缩醛羟基c—o—c五、甘油磷脂是生物膜的组成部分。
六、简答题。
生物大分子的共性:1生物大分子与小分子互变通过脱水缩合或者加水分解。
2具有方向性。
3具有高级结构。
4是大分子复合物。
七、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成蛋白质。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a螺旋、b 折叠。
图示P23.二级结构可能形成结构域。
八、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主要靠非共价键来保持稳定。
氢键、离子键、疏水键、范德华力、二硫键。
九、变性:如果在较为剧烈的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使生物学活性丧失。
变构:蛋白质分子高级结构在生理条件下的可逆变化。
十、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脂键连接成多核苷酸链。
方向5'—3'。
十一、双螺旋模型的特点:1反向平行2.互补配对。
十二、糖苷键:一个单糖的半缩醛羟基与后一个单糖的某一个羟基脱水缩合。
第二章细胞的形态结构与新陈代谢一、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溶解酶识图。
P34二、酶的作用特点:1催化效率高。
2高度专一性。
3活性可以调节。
4对可逆反应催化作用相同。
5条件温和。
6加快反应,不改变平衡。
三、非共价调节:形成非共价结合,使酶蛋白立体构象发生变化,影响酶的活性。
基础⽣命科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命:细胞是⽣命的基本单位;新陈代谢、⽣长和运动时⽣命的本能;⽣命通过繁殖⽽延续,DNA是⽣物遗传的基本物质;⽣物具有个体发育的经历和系统进化的历史;⽣物对外界刺激可产⽣应激反应并对环境具有适应性。
⽣命就是集合这些主要特征、开放有序的物质存在形式。
2.细胞: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由膜包被,内含有细胞核或拟核和原⽣质。
3.新陈代谢:⽣物体内每时每刻都有新的物质被合成,⼜有⼀些物质不断被分解,在这种物质合成与分解中⼜伴随着能量的贮藏与释放。
4.遗传:⽣物可以繁殖产⽣与⾃⾝相似的后代。
5.变异:⼦代与亲代之间及⼦代不同个体之间会产⽣⼀定程度的差异。
6.基因组:所有⽣命都具有指令其⽣长与发育、维持其结构与功能所必需的遗传信息,⼀个⽣物所有遗传信息集合即全部遗传物质的总和。
填空本章提出了⽣命的5个最基本特征,如果每个特征仅⽤2个字代表,他们分别应该是(代谢)、(繁殖)、(遗传)、(进化)和(适应)。
选择题A连线题A.重组DNA技术B.⽣物进化论C.青霉素D.遗传物质是核酸E.显微镜F.经典的遗传学法则G.基因的染⾊体定位学说H.PCR技术I.微⽣物发酵理论J.DNA双螺旋结构K.绵⽺“多莉”克隆L.超级杂交稻M.籼稻基因组测序思考与谈论6.细胞内4种主要⽣物⼤分⼦单体的碳⾻架与功能基团各有哪些特征?这4种⽣物⼤分⼦主要有哪些⽣物学功能?答:糖类:其单体为单糖,单糖的主要碳⾻架可以从3个碳到7个碳。
单糖⼀般化学通式为(CH2O)n。
各种单糖是细胞内代谢反应的重要中间产物,⼜是构成多糖的单体原料。
脂类:其分⼦含C、H、O3种元素,但H与O 的⽐值远⼤于2,可以说脂类主要是由碳原⼦和氢原⼦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的⾮极性化合物,具有疏⽔性。
脂类是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酯及其衍⽣物。
脂类⼴泛地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及其细胞中,是⾷⽤油的来源。
脂类是细胞代谢的重要储能化合物。
生命科学(高中第一册)复习资料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无机化合物】1.水:维持生命活动重要物质,生物化学反应介质,2.无机盐: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形态、渗透压、酸碱平衡),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
【有机化合物】3.糖类(碳水化合物):C、H、O组成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原(动物)4.脂质:脂肪,磷脂,胆固醇脂质由C、H、O构成,(部分含有N、P)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储能、维持体温类脂(磷脂,胆固醇):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5.蛋白质:氨基酸为单体的大分子化合物。
氨基酸与氨基酸之间以肽键连接形成肽链。
蛋白质是酶,抗体,激素,血红蛋白,及细胞膜,细胞质,肌肉,皮肤等机体主要成分。
氨基酸: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通称。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
6.核酸: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存在于细胞核内RNA:核糖核酸,存在于细胞质中7.维生素: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化合物。
四大能源:①主要储能物质:脂肪②主要能源:糖类③直接能源:ATP ④根本能源:阳光第三章生命物质的基础细胞: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膜:细胞的边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完成细胞与外环境的物质与信息交换。
由脂质,蛋白质,多糖组成。
磷脂双分子层为其基本支架。
运输: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被动运输: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顺浓度梯度运输,无需消耗细胞能量,包括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
扩散:自由扩散:脂溶性物质及小分子物质自由穿过细胞膜。
协助扩散:溶于水的无极离子和有机小分子与载体蛋白结合,穿过细胞膜。
胞吞胞吐:胞吞:细胞摄取颗粒性物质(细菌,蛋白质等)胞吐:细胞释放颗粒性物质渗透: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扩散。
大学生命科学考试复习资料生命科学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学科领域,涵盖了从细胞到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
对于大学生命科学考试的复习,我们需要准备充分的资料来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核心概念和知识。
本文将提供一些高效的复习资料,以帮助大学生顺利备考。
一、概论1. 生命科学的定义和范围- 生物多样性- 进化论- 细胞理论- 遗传学基础2. 生物化学基础知识- 生物分子的组成和特性- 酶的功能和调控- 代谢途径二、细胞生物学1. 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 细胞器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 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功能2. 基因表达与调控- DNA的结构和复制- RNA的合成和功能- 基因调控的机制三、遗传学1. 遗传学的基本原理- 孟德尔遗传规律-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 遗传构型和连锁互换2. 分子遗传学- DNA重组和突变-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 遗传病的分子机制四、发育生物学1. 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 受精和胚胎发育- 神经元发育和突触形成- 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2. 发育调控机制- 基因和表观遗传调控- 信号传导和转录因子的调节 - 干细胞与组织再生五、生态学1.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 -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生态位和生态适应2. 种群生态学- 种群的生存与增长- 种群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 竞争与共生关系六、进化学1. 进化的证据和模式- 化石记录和地质时标 - 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 - 分子进化和系统发育2. 自然选择与适应- 突变和遗传漂变- 群体遗传和进化平衡- 适应与物种形成以上只是生命科学考试复习的一些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复习。
同时,建议大家定期进行模拟考试和练习题的答题,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弥补不足之处。
祝大家考试顺利,取得优异的成绩!。
生命科学概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微量元素:2、细胞分化:3、免疫:4、基因:5、人类基因组计划:6、群落:7、生物技术:8.常量元素:9、细胞周期:10、激素:11、遗传病:12、DNA双螺旋:13、种群:14、生态系统:15.克隆16.中心法则填空题1.为区别生命与非生命物质,生命的特征可概括为:、、原生质、细胞、、调节和应激性。
2、人类缺乏维生素会患佝偻病或软骨病。
3、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和。
4、从激素分泌细胞和调节目标的角度来看,激素系统可分为、和。
5、遗传因子可以区分为和,单眼皮属于遗传。
6、血细胞包括、和。
7、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向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和。
9、生物体内所占比例最大的化合物是。
10、生物世界的所有细胞分为两大类:和。
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11、动作电位产生与传播的特点是、和。
12、遗传因子可以区分为和,雀斑属于遗传。
13、血管根据管壁的特性可分为、和。
判断题:1、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分子特征是具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
2、人体必需氨基酸是指机体需要,但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3、催化剂能催化任何反应,加快其反应速度。
4、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成份。
5、细胞凋亡是多细胞生物体清除生理上不需要的细胞的一种方式。
6.饭后,人体内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会增加。
7、遗传和变异是遗传学的重要内容。
8、人体内的所有基因都能编码蛋白质。
9、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10、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效率大约为10%。
11、DNA 双链螺旋结构模型是由Watson 和Crick 提出的。
12、微量元素对于人体健康来说可有可无。
13、酶是生物催化剂,它的催化特点是高效性、专一性和可调控性。
14、生物体主要靠有机分子的氧化取得能量。
15.癌细胞是去分化细胞,可以在体内无限增殖。
16.人体协调内部的生物信息过程主要涉及两个系统即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生命科学复习集绪论为什么要学习生物学?—目的意义二十一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学习生物学,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为今后从事生物科学的研究奠定基础。
为什么说二十一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1). 生命科学在20世纪取得了飞速的发展2). 当前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正开始从物理科学向生命科学转移。
3).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生命科学作为21世纪的带头学科。
生物的基本特征(多样性与统一性):四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八统一性:化学成分的同一性严整有序的结构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应激性和运动生长和生殖稳态遗传变异和进化生物的适应性第二章1生物的物质基础:1). 组成生命的化学元素O、H、C、N普遍存在, P、S、Na、K、Mg、Ca、Cl 等为主要元素。
生物小分子:水、无机盐、单糖、氨基酸、核苷酸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脂质组成细胞分子中的四种功能团羟基:—OH;羰基:羧基:—COOH;氨基:—NH22、构成生物的小分子:1)水游离水和结合水2)无机盐:存在方式:一般都以离子状态存在作用:(1) 游离态,调节的渗透压、PH值;(2) 合成有机体的原料;(3) 与有机物质结合,组成具特殊性质的蛋白质或作为酶的辅助因子,参与代谢活动。
3)氨基酸氨基酸是同时具有α-氨基和α-羧基的小分子参与蛋白合成的共有20种天然氨基酸 20 种天然氨基酸除甘氨酸外,都带一个不对称碳原子—α碳原子,都有光学异构体(镜映体)。
氨基酸的功能:(1)作为组建蛋白质的元件(2)有的氨基酸或其衍生物具有生物活性(代谢调节、信号传递等)4)单糖——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称为糖单糖的生物功能:A、作为多糖组成元件B、作为燃料C、组成寡糖参与细胞信号传递5)核苷酸(组成核酸的结构单位)核苷酸分子由三个部分组成:碱基:嘧啶、嘌呤五碳糖:核糖或脱氧核糖磷酸cAMP,cGMP参与细胞信号传递 ATP参与能量代谢3、生物大分子的形成:最主要的特点是:生物大分子有独特的立体结构、空间构型和分子整体形状。
1、生物工程可分为几大部分?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化学工程2、现代生命科学的三大基石:细胞学说、进化论、遗传学3、米勒的化学进化实验验证了什么?无机小分子到有机小分子5、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核心是什么?自然选择,适者生存6、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生长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延滞期、对数生长期、静止期、衰亡期9、人类何时起源?约500万年13、生命体的四种主要元素是哪些?碳、氢、氧、氮14、生物小分子有哪些?氨基酸,单糖,核苷酸,脂肪酸,水15、蛋白质的英文名称,组成单位是什么?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及其组成。
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一级结构是指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二级是指邻近几个氨基酸形成的一定的结构形状;三级是指整条肽链盘绕折叠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四级是指由亚基组成的寡聚蛋白结构。
17、什么叫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必须通过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18、乳糖、麦芽糖的组成与常见的多糖.乳糖由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麦芽糖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常见的多糖有纤维素、糖原、淀粉19、什么实验是如何证明核酸为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噬菌体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实验结果表明进入宿主细胞能复制的是核酸而蛋白质留在宿主细胞的外面。
24、基因与生物体性状的关系:生物性状并非完全由一对基因决定.25、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受体细胞、工具酶是哪些?26、人类基因组计划何时基本完成?2003年27、基因工程中转化与转染是什么意思?基因工程中如果受体细胞是细菌,这一过程被称为转化,如果受体细胞是动植物细胞,这一过程被称为转染。
31、为什么说基因研究是一把双刃剑?基因隐私权.基因歧视.减少人类文化多样性.人口膨胀怎么办32、谈谈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认识随着转基因作物的普及,已经有很多食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目前世界上尚未发现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转基因成分被人体分解后消化吸收,已经丧失其遗传特性,但是任何事情不是绝对的,毕竟转基因技术中对原有生物的遗传基因进行了改变,生物的一些性质就有可能受其影响而改变,对人类与环境可能存在潜在的危险,外源基因的引入可能会影响生物其它基因的表达,为此各国制定了相关法规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安全评价,目前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并没有出现对人体的不良反应。
《生命科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古代的宇宙模型主要有盖天说、______等。
A.日心说,天火说,浑天说B.浑天说,天火说,地心说C.天火说,地心说,日心说D.浑天说,地心说,日心说2.提出相对论宇宙模型的是______。
A.英国人牛顿B.美国人迈克耳孙和莫雷C.美籍犹太人爱因斯坦D.英国人霍金3.大爆炸宇宙模型是______最先提出的。
A.德国人普朗克们B.美国人哈勃C.比利时人勒梅特D.前苏联人伽莫夫4.标准宇宙模型认为宇宙的年龄为______年。
A.127亿B.132亿C.137亿D.142亿5.根据标准宇宙模型,在大爆炸初刻的瞬间,______。
A.能量和物质处于不停的互变之中B.原始物质已经形成,并不断获得能量C.宇宙中只有能量,而没有物质D.宇宙中只有物质,能量不过是物质的性质6.关于行星的形成,当前人们比较认可、且基本得到观察支持的假说是______。
A.星云假说B.微星说C.小型黑洞喷射说D.碰撞说7.大质量的恒星最终经过______阶段,变成______而消亡;小质量恒星则经过______阶段最终变成_____。
A.红巨星,超新星;红超巨星,白矮星B.红巨星,白矮星;红超巨星,超新星C.红超巨星,超新星;红巨星,白矮星D.红超巨星,白矮星;红巨星,超新星8.银河形状是一个很薄的圆面,如果把银盘直径缩到1m,那么它的厚度就只有______。
A.1cmB.2cmC.3cmD.4cm9.一般认为,太阳系形成于______年前的一次超新星爆发。
A.31亿B.36亿C.41亿D.46亿10.太阳距离地球______,光从太阳到达地球的时间大约是______。
A.1.1亿公里,600秒B.1.3亿公里,550秒C.1.5亿公里,500秒D.1.7亿公里,450秒11.太阳出现耀斑的原因是______。
A.太阳表面发生局部的强热核反应B.太阳大气的能量突然释放C.太阳黑子产生的能量转移D.小型天体碰撞太阳表面12.经过主序阶段后,太阳最终变成______而消亡。
A.超新星B.红巨星C.白矮星D.中子星13.从太阳往外数,前5颗行星的顺序是______。
A.金星,水星,地球,木星,火星B.水星,地球,金星,木星,火星C.金星,水星,火星,地球,木星D.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14.在太阳系大行星中,体积最接近地球的是______,密度最接近地球的是______,表面温度和地球最相似的是______。
A.火星,水星,火星B.金星,水星,火星C.金星,火星,金星D.火星,火星,火星15.冥王星被“开除”出太阳系大行星系列,是因为它______。
A.不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它天体B.运行轨道经常变化,规律性较差C.不呈圆球状且表面起伏太大D.体积太小,不能进入“大”的行列16.我国最大的石陨石在______,其体积目前在世界上排在第______;我国最大的铁陨石在______,其体积目前在世界上排在第______。
A.吉林市,一;新疆青沟县,三B.长春市,一;新疆和田市,三C.吉林市,三;新疆青沟县,一D.长春市,三;新疆和田市,一17.地球赤道的直径为______,周长为______。
A.12756 km,40075 kmB.13256 km,41650 kmC.13756 km,43221 kmD.14256 km,44792 km18.地球大气层中,______占______,______占______。
A.氢气,78%,氧气,21%B.氢气,21%,氧气,78%C.氮气,78%,氧气,21%D.氮气,21%,氧气,78%19.地球离开太阳最近的日期是每年的______前后,离开太阳最远的日期是每年的______前后。
A.1月4日,7月5日B.7月5日,1月4日C.冬至日,夏至日D.夏至日,冬至日20.地球上冬寒夏暑、四季更替的原因是______。
A.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与太阳的距离有远近变化B.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一个夹角C.太阳表面温度有周期性变化D.地球昼夜长度有周期性变化21.认为大陆是漂浮在地幔上的若干个板块,并随着地幔的塑性流动而移动的学说称为______。
A.漂移说B.移动说C.板块说D.海底扩张说22.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地球的年龄是______年。
A.44.7亿B.45.2亿C.45.7亿D.46.2亿23.月球距离地球的平均距离为______。
A.37.9万公里B.38.4万公里C.38.9万公里D.39.4万公里24.月面上的阴影实际上是月面上的______。
A.低洼平原B.连片山地C.沙漠地带D.环形山群25.《齐民要术》的作者是______。
A.张仲景B.贾思勰C.李时珍D.孙思邈26.生命科学进入20世纪最伟大的成就是______。
A.创立了细菌学B.建立了免疫学C.建立了生物化学D.建立了分子生物学27.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______,达到______。
A.氧,60%B.氢,60%C.碳,50%D.氮,50%28.分解代谢可以______,合成代谢可以______。
A.分解细胞以获得能量,利用能量合成细胞的各个组分B.分解大分子以获得能量,利用能量合成细胞的各个组分C.分解大分子以获得能量,利用大分子合成细胞的各个组分D.分解能量合成细胞的各个组分,利用大分子获得能量29.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非细胞生物。
B.细胞的体积都很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
C.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含量最高的是蛋白质。
D.微生物有细胞,所以也是动物。
30.人体细胞中体积最大的是______,体积最小的是______。
A.成熟的卵细胞,血小板B.神经细胞,红血球C.成熟的卵细胞,红血球D.神经细胞,血小板31.细胞膜的结构为_______。
A.两面是磷脂分子,中间是蛋白质和糖B.两面是蛋白质和糖,中间是磷脂分子C.两面是磷脂分子和糖,中间是蛋白质D.两面是蛋白质,中间是磷脂分子和糖32.所谓半透膜,是指______。
A.所有物质都只允许一半通过膜,另一半被隔在膜外B.膜是半透明的,因此可以观察到细胞的内部结构C.膜只使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D.膜只允许物质进入,而不允许物质排出3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区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标准是视其有无细胞膜B.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有一层核膜,而原核细胞没有核膜C.所有动植物、原生生物都是真核生物,而细菌是原核生物D.在真核细胞中,遗传物质以染色质的形式包含在细胞核中34.所谓细胞周期,是指从细胞______开始到______结束为止的过程。
A.子代,亲代细胞B.分裂产生的新细胞,新细胞衰老凋亡C.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下一次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D.复制遗传物质裂变为2个细胞,再次复制遗传物质裂变为4个细胞35.癌细胞是_______的细胞。
A.人体内一种特有的、且在特定条件下会恶性增殖B.分化或分裂失去控制而恶性增殖C.由于基因复制紊乱而恶性增殖D.被癌病菌侵入后激发恶性增殖36.繁殖指______,生殖指______,生育指______。
A.有性别的生物产生后代的现象,女性怀孕至分娩的过程,女性哺乳的过程B.有性别的生物产生后代的现象,女性分娩的过程,女性怀孕至哺乳的过程C.生物产生后代的现象,有性别的生物产生后代的现象,女性怀孕至分娩的过程D.生物产生后代的现象,女性分娩的过程,女性怀孕至哺乳的过程37.体细胞的分裂方式是______,性细胞的分裂方式是______。
A.减数分裂,有丝分裂B.减数分裂,减数分裂C.有丝分裂,有丝分裂D.有丝分裂,减数分裂38.孟德尔用紫花株豌豆和白花株豌豆杂交,发现子一代豌豆中开紫色花的占___________,开白色花的占______;子一代自花授粉,子二代豌豆中开紫色花的占______,开白色花的占______。
A.100%,0;75%,25%B.75%,25%;50%,50%C.50%,50%;25%,75%D.25%,75%;0,100%39.黑种人R和白种人r生的孩子Rr的肤色为______;他如果与白种人结婚,生下白肤色孩子的概率是______,而如果与黑种人结婚,生下白肤色孩子的概率是______。
A.棕色,50%,25%B.棕色,25%,0C.黑色,50%,0D.黑色,75%,25%40.下列关于遗传学第三定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第三定律是摩尔根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的,揭示了孟德尔植物实验所得定律不能解释的规律。
B.摩尔根实验所用的是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
C.第三定律针对的是伴性遗传现象。
D.第三定律纠正了混合遗传说的错误,确立了染色体遗传理论。
41.人类女性染色体为______,男性染色体为______,其中较长的染色体是______。
A.XX,XY,Y染色体B.XX,XY,X染色体C.XY,XX,Y染色体D.XY,XX,X染色体42.人类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成为______个精子,其中携带X染色体的有______个。
A.3,1B.3,2C.4,2D.4,343.如果父亲、母亲均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那么他们的后代将遗传此病,女儿的患病率为______,儿子的患病率为______。
A.100%,50%B.50%,100%C.100%,100%D.50%,50%44.下列关于染色体数目畸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人若长期食用多倍体植物,容易导致自身染色体数目异常。
B.双精入卵、正常卵与二倍性精子受精、二倍性卵子与正常精子受精都会形成三倍体。
C.先天愚型患者智力低下,寿命较短,病因是比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
D.性染色体异常中的XO、XXX、XXY、XYY虽都能存活但多伴随性征发育不全、低智商等,YO肯定不能存活。
45.所谓基因,是指______。
A.DNA和RNA中带有遗传效应的片段B.碱基对中带有遗传效应的部分C.RNA中带有遗传效应的片段D.DNA中带有遗传效应的片段46.人类基因组计划发现,全部人类基因组约有______个基因,约有______个碱基对。
A.37000,28亿B.39000,29亿C.41000,30亿D.43000,31亿47.基因工程的过程分为6步,即分离出目的基因、拼接重组新的基因、将新基因导入受体细胞、______、提取已增扩的新基因、______。
A.克隆受体细胞,检测新基因的质量B.修复受体细胞,检测新基因的质量C.克隆受体细胞,将新基因导入寄主细胞D.修复受体细胞,将新基因导入寄主细胞48.植物转基因技术中,普遍应用______。
A.聚乙二醇法B.电穿孔法C.基因枪法D.农杆菌介导转化法49.生命大分子形成于______年前,其主要成分来自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