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含关联词语):词语解释辨析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4
第2讲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一、选词填空1.(2018·某某)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文化传承创新这X有难度的时代考卷,我们不仅要善于做好选择题,敢于做好应用题,还要精于做好综合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她________个体心灵、________民族精神、________民众心智,________中华民族数千年坚毅前行。
A.安顿振奋启迪引领B.启迪引领安顿振奋C.安顿引领振奋启迪D.启迪安顿振奋引领【解析】首先通读句子,读懂句意,然后分析所给四个词语,发现解答此题从词语搭配习惯入手最好,与“民族精神”最搭的词语应该是“振奋”,跟“民众心智”最搭的应该是“启迪”,根据这些判断,对照四个选项,符合的选项为A。
2.(2018·某某)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A)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
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________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________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________,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________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A.焦躁豁然开朗困惑蕴藏B.焦虑豁然开朗疑惑蕴含C.焦躁茅塞顿开困惑蕴含D.焦虑茅塞顿开疑惑蕴藏【解析】“焦躁”“焦虑”二者都有“焦急”的意思,前者侧重于表现“急躁”,与语境中的“平息”相应。
“豁然开朗”形容突然明白某件事,与语境中第二个空相符;“茅塞顿开”形容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忽然想通了。
“困惑”指感到疑惑,不知该怎样办,语义涵盖“疑惑”,符合语境。
“蕴含”侧重于表现包蕴着“道理”,所以“蕴藏”更符合语境。
3.(2018·某某)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1)一生颠沛流离的陆游以“驿外断桥边”的梅自许,________“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绝不向权贵卑躬屈膝。
专题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一、近义词语辨析1 课堂上,面对这位导师拙劣的论点,学生们都显示出一副__________(不屑置辩不屑一顾)的神态,可悲。
2 隔天绝地的终南山,山岭高耸,莽莽苍苍;烟云迷蒙,四季漂浮。
置身其中,让人心神荡漾,__________(触目伤怀浮想联翩浮光掠影),除却心头的浮躁,潇洒出尘。
3 爷爷是个秦腔迷,每天到公园练习唱念做打的基本功,对秦腔里生旦净丑这四大角色都有研究,无论唱起哪一段来都是动人心弦,扮起诸葛亮来尤其__________(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绘声绘色)。
4 人们都说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是一种__________(崇尚崇高)的境界,是一种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
宽容其实也是一种博爱,一种忘却。
忘记昨日的是非,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指责和伤害。
5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__________重大风险、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
②当__________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熹,则弥足珍贵。
③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__________贫困代际传递。
A.抵制喧嚷阻挠B.抵制喧嚣阻挠C.抵御喧嚷阻断D.抵御喧嚣阻断6 [2020·广东广州越秀一模]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某大型文博探索节目以“记录式综艺”的全新模式,让国宝和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将国宝变得__________。
在这里,“老古董”是带着温度的,不但记载着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也与我们许多人的生命__________。
这次国家级博物馆与国家级电视台的强强联手,是优质资源与文化担当的__________,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致敬。
A. 触手可及息息相关相得益彰B. 信手拈来休戚相关相得益彰C. 触手可及休戚相关相辅相成D. 信手拈来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二、成语运用7 [2020·山东潍坊中考模拟]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寻章摘句....,生搬硬套,写出来的文章很难有新意,更不用说动人心弦了。
1.【2019·湖北武汉】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我们在唐代诗人狂傲的背后也能看到。
一方面.他们躬逢盛世,飞扬,如孔雀开屏般绚丽多彩;另一方面,他们放下身段,态度谦恭,甚至,如孔雀背后的狼狈不堪。
现实的窘迫、人性的复杂,使得多种看似矛盾对立的东西却。
A.卑贱神采前倨后恭浑然天成B.卑微个性阿谀奉承浑然一体C.卑微神采阿谀奉承浑然天成D.卑贱个性前倨后恭浑然一体答案:B【解析】“卑贱”意为“卑鄙下贱”,一般用来形容人的言行;“卑微”意为“卑贱微小,地位低下”,一般用来形容人的社会地位;这里用来陈述唐代诗人的出身,宜使用“卑微”一词。
“神采”意为“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个性”意为“个人的精神面貌或心理面貌”;这里用来形容唐代诗人“如孔雀开屏般绚丽多彩”的应该是他们的“个性”。
“前倨后恭”意为“以前傲慢,后来恭顺”;“阿谀奉承”意为“曲从拍马,迎合别人,竭力向人讨好”;“浑然天成”意为“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
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文段是对唐代诗人“德”的善变作的评论,用“浑然天成”不合适;“浑然一体”意为“融和成一个整体”,也形容完整不可分割。
2.【2019·湖南郴州】下文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春天的雨,()而温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A.细腻凉爽迅疾慈祥B.凉爽迅疾慈祥细腻C.细腻迅疾凉爽慈祥D.凉爽细腻慈祥迅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选词填空,主要涉及到近义词。
要根据语境和词语的意思进行选择。
细腻,指细致滑润,精细,细密深入。
凉爽,指清凉爽快。
迅疾,指形容速度非常快。
慈祥,指仁慈温和。
再看“春天的雨”“披”具有“温柔”等特点,可知第一个空选细腻。
第二空“夏天的雷”所具有的“猛烈”等如同“战鼓般的特点,可选迅疾。
专题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1.【2018·湖北孝感】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2分)()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
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A.焦躁豁然开朗困惑蕴藏B.焦虑豁然开朗疑惑蕴含C.焦躁茅塞顿开困惑蕴含D.焦虑茅塞顿开疑惑蕴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焦躁”意思为“是欲望受到压抑形成的神经衰弱症的症状”,多用作形容词,“焦虑”意为“是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多用作名词,第一空后有“的”,故应填入形容词“焦躁”,也可排除B、D两项;“豁然开朗”意为“突然明白某件事”,与句中“百思”一词搭配恰当,“茅塞顿开”意为“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忽然想通了”,句中不含“启发”之意,故第二空应填入“豁然开朗”。
故选A。
2.【2018·重庆B】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现在的年轻人经常熬夜加班,难免会出现生物钟紊乱..的情况。
B.胡杨林边的那潭碧水,宛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在沙漠中心。
C.狂风骤起,深蓝色的海面卷起阵阵巨浪,滔滔不绝....地涌向岸边D.月下的松树林里不时传来怪鸟的哀啼,令人不寒而栗....。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A项,“紊乱”是杂乱,纷乱的意思,此处用来形容生物钟紊乱,恰当;B项,“镶嵌”指将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中,此处用来形容沙漠中的泉水,恰当;C项,“滔滔不绝”指像流水一般不间断,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此处用来形容海水,适用对象不当;D项,“不寒而栗”指恐惧心理引起的惊抖,此处用来形容鸟的哀啼令人害怕,恰当。
故选C项。
3.【2018·山东德州】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随着一系列藩篱..的不断消失,游戏行业的天花板被不断突破,整个行业又将迎来黄金期。
家长扫描上方二维码加中考君了解初升高政策讲座中考形势分析、升学服务指导------------------------------------------------------------------------------------------------------一讲考点——考点梳理(一)辨析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
汉语词语意义的变化是复杂的,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意义不同:词义的轻重不同,如“激动”比“感动”更急剧,更强烈;词义着重点不同,如“诡辩” 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狡辩” 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猾”就是歪曲事实,狡猾的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词的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范围由大到小。
②色彩不同:感情色彩不同,如“爱护”是褒义词,“庇护”是贬义词;语体色彩不同:如“出租车” 适用于书面语,“的士”适用于口语。
③用法不同:搭配对象不同,如“爱戴”适用于对长辈、上级,“爱护”适用于对晚辈、下属;语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在句中还可以作谓语和定语,如“事件的真相早已公开了”,“公开的秘密”。
比喻义是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
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
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不同。
词的比喻义虽然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它已经成为词的一个新的固定意义,为群众所接受;而比喻修辞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打比方;本体和喻体间无固定搭配关系,一个本体可以有多个喻体。
了解了汉语的词义特点,同学们在考试中要结合语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
(二)辨析常见词语(成语)的含义和感情色彩。
成语是汉语中固定结构的短语,也存在以上所说的“多义、近义、反义”及感情色彩问题(褒义词:带有赞许、肯定、喜爱、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
如:壮丽、谦逊、刚强。
中考语⽂专题⼆词语的理解与运⽤(含关联词语):词语解释辨析1.【2017·湖南岳阳】依次填⼊下列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2分)对世界保持微微喜悦的⼼情,知道在的⽣活⾥也能有丰满的快乐,便宜的⾷物也有好的味道,⼩环境⾥也有的梦想——这些卑中之尊、贱中之美、⼩中之⼤,丑中之美、坏中之好,都是因微细喜悦的⼼情才能体会。
A.匮乏深远⽽且B.匮乏远⼤乃⾄C.贫困远⼤何况D.缺憾长远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词语选择。
“匮乏”意思是“缺乏、贫乏”。
⽽“贫困”指⽣活贫穷⽽困难,“缺憾”指不够完美、令⼈遗憾。
三者⽐较,第⼀空填的词语应为“匮乏”,与“丰满”构成反义关系,排除C和D。
再来⽐较“深远”、“远⼤”、“长远”。
“深远”可⽤来修饰“影响”,“远⼤”修饰“志向”“梦想”等,“长远”修饰“⽬光”“打算“等。
所以第⼆空应填“远⼤”⼀词,和句中“⼩”构成反义关系。
据此排除A,答案为B。
2.【2017·江苏南京】从备选词语中选择填空。
(3分)漫步语⽂世界,常能欣赏到⼀幅幅理想的⽣活画卷。
这⾥,(1) ▲有重⼭那边波涛喧腾的⼤海,(2) ▲有夹岸桃花引路的世外桃源……(3) ▲⽣活的理想如此光明美好,我们就没有理由不为之努⼒奋⽃。
(备选词语:只有、不仅、况且、可是、⽽且、既然)【答案】⑴不仅⑵⽽且⑶既然【解析】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
关联词语的正确使⽤是靠语境判断,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仔细推断出来的。
本题第⑴⑵分句中的“波涛喧腾的⼤海”与“夹岸桃花引路的世外桃源”要么是并列关系,要么是递进关系,所给的关联词中只有表⽰递进关系的“不仅”“⽽且”。
第⑶句中的后⼀个分句中有“就”这个关联词语,再揣摩这个句⼦中“⽣活的理想如此光明美好”与“努⼒奋⽃”之间是因果关系,即选“既然”。
3.【2017·天津】依次填⼊下⾯⼀段⽂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所谓书卷⽓,是⼀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质。
专题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一、成语运用及辨析1. (2分)A【解析】B项“有目共睹”指凡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见,形容事实极其明显。
句中用来形容市容市貌的变化,不恰当。
C项“炙手可热”指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句中用来形容滞销的空调,用错对象。
D项“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与句中的“正”字语义重复。
2. (2分)C【解析】C项“浮光掠影”指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
这和句中的“历历在目”语义矛盾。
3. (3分)C【解析】C项“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句中用来形容峨眉山的猴子,用错对象。
4. (2分)A【解析】A项“不寒而栗”指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句中用来形容天气寒冷,属于望文生义。
5. (3分)A【解析】B项“舍生取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句中用来形容禁毒任务,不合语境。
C项“一文不名”指一个钱也没有。
句意想表达的是这项规定让旅客不用再花钱,用“一文不名”不恰当。
D项“不知所措”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句中形容工作人员的努力,不合语境。
6. (2分)A【解析】B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也形容唐突进入,指鲁莽不礼貌的行为。
句中形容小偷的行为,用错对象。
C项“充耳不闻”指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句意想表达对别人的嘲笑不放在心上,用“充耳不闻”不恰当。
D项“风声鹤唳”形容惊慌疑惧。
句中形容春天的美景,不合语境。
7. (2分)C【解析】C项“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句中用来形容游客观赏灯光秀的样子,不恰当。
8. (2分)A【解析】A项“见异思迁”指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与语境不符。
9. (2分)A【解析】B项“鲜为人知”指很少有人知道。
这和句中的“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的青睐”语义矛盾。
C项“拍手称快”的意思是拍掌叫好,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或事情的结局(好的事情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1.【2019·湖北孝感】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决不能、安于现状;能力再强,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不思进取。
A.置身事外自甘平庸踟蹰不前B.置之不理自甘平庸犹豫不决C.置之不理自甘落后踟蹰不前D.置身事外自甘落后犹豫不决【答案】A【解析】“置身事外”意为“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置之不理”意为“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与前文相照应,第一空应填入“置身事外”;“自甘平庸”意为“对自己寻常而不突出,没有作为的情态很不在意”,“自甘落后”意为“对自己处于落后的情状不在意”,与“安于现状”相照应,第二处应填入“自甘平庸”;“踟蹰不前”意为“,要走不走,想前不前的样子”,“犹豫不决”意为“迟疑,拿不定主意”,与“不思进取”相照应,第三处应填入“踟蹰不前”。
故选A。
2.【2019·湖北孝感】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A.2019年中华经典诵读展演会上,内地与澳门学生将中华经典诗文与音乐、舞蹈、舞台声光电技术等艺术元素相结合,淋漓尽致....地呈现中华语言之美。
B.清明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感寄托,也是民族文明的一种传承方式。
为清明文化注入当代价值,是不容置疑...的选择。
C.中央电视台打造的文化精品节目《经典咏流传》第二季增添了不少新的形式和手法,诗与歌、与情相得益彰....。
D.电影《老师·好》中,起初性格各异、调皮捣蛋的学生在老师的教育感召下,走向了成熟。
开心相聚的那天,师生们共享天伦之乐....。
【答案】D【解析】“天伦之乐”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之间的家庭乐趣,天伦原指兄弟这种天然的伦理次序亲属关系,后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
“学生”和“老师”之间没有血缘亲属关系,故该词使用不当。
3.【2019·江苏连云港】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随着连港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化,各类学校创文活动开展得如水如荼....。
专题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一、近义词语辨析1 选出合适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1)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这并不是___________(骇人听闻危言耸听)。
(2)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时常拿起相机,游走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去探寻城市中那些___________(人迹罕至鲜为人知)的古迹和古迹后面那些有韵味的老故事。
2 请从所给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自己的言论或思想被人误解,是很痛苦的。
这时候你最需要做的,就是要以一颗无私的心、包容的心、坦诚的心让误会___________ (消散消释)于无形。
(2)每天清晨,国旗班的战士们从天安门城楼拱形洞中准时走出。
他们___________ (仪表堂堂器宇轩昂),步伐雄健,伴随着每天初升的朝阳,将鲜艳的五星红旗送到高高的旗杆顶端,向全世界宣告着中华民族的骄傲。
3 [2020·天津中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德润人心,相沿成俗。
优良家风离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遥远,发生在身边的家风善行,无不___________着家风传承的魅力。
以当代优良家风为榜样,让崇德向善成为每个家庭的时尚,必能让更多人在家风的___________中获得心灵的支撑和行为的___________。
A.彰显滋养引领B.彰显养育引发C.显露滋养引发D.显露养育引领4 [2020·湖北武汉中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新词语,有些被时光的河流所___________,有些则___________下来,___________与生动了平稳的语言之湖,更能___________新时代的观念与行动方式。
A.冲散沉淀丰富贴合B.冲刷沉淀丰富适合C.冲散沉没丰厚贴合D.冲刷沉没丰厚适合二、成语运用5 [2021·济南历下区校级月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金融系统分崩离析的风险,出席达沃斯年会的代表们已经达成一致,将呼吁共同采取全球性解决方案,应对危机。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专题二词语(成语)辨析及运用一、关于词语理解与运用的解题方法汇总:中考对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已经不再是对语言静态的分析,而是提供的语境,让考生加以辨析。
因此辨析成语使用,除了对成语本身的含义、功能等把握外,还需在语境中准确解读与把握。
一、审视成语的意义与句子所要表达的意义是否一致。
有些成语,由于不了解成语的准确意思,容易因断章取义或望文生义而误用,使之于整个句子的意思不一致。
如:我们俩分别将近三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的意思是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该句在使用中,只断取了“相逢”的意思,却抛弃了“不相识的人”之义,这与句意是不一致。
二、审视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述的对象、范围是否吻合。
成语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的误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
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就会出现毛病。
如: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句中“美轮美奂”的“轮”指高大。
“奂”指众多。
这个成语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
三、审视成语的感情色彩与所处的语境色彩是否相融。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
否则,成语运用就不恰当了。
如: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雨后春笋”是褒义词,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
而本句是指垃圾食品厂大量出现,所以这个成语属于褒词贬用的错误类型。
四、审视成语的语义是否包含句子中某些词语的含义。
有些句子中已包含某些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再用该成语就会造成重复啰嗦的毛病。
如: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出来。
专题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1.课标要求2022版《课标》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能根据字音、字形、字义三者的关系准确认读、正确理解遇到的生字新词。
2.考查形式中考对词语的考查多以语言知识和语言实践的积累为前提,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考查的词语大多是语文课本和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高但又容易出错的常见词。
近义词、关联词、成语是考查的重点。
题目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具体有以下几种:①指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不恰当(恰当)的一项。
②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考点一近义词辨析(2023·武汉)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不惰者,众善之师也。
”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
美好品德的、智力潜能的、健康体魄的、审美水平的,往往都与劳动密切相关。
A.锻造提升培育激发B.培育激发锻造提升C.培育提升锻造激发D.锻造培育激发提升[解析]培育:培养。
与“品德”相匹配。
激发:刺激使奋发。
与“潜能”相匹配。
锻造:比喻通过不断地磨砺和打磨,将物品加以改善和完善的过程。
与“体魄”相匹配。
提升:提高。
与“水平”相匹配。
[答案]B1.近义实词的辨析(1)从相异的语素上分析。
如“周密—严密—精密”,其辨析重点在“周、严、精”三字上,“周”意在全,“严”意在紧,“精”意在细。
(2)从词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上辨析。
如“优良—优秀”,语意前者轻而后者重;“战役—战争”,范围前者小而后者大。
(3)从感情色彩上辨析。
如“鼓励—鼓动”,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又如“机智—狡猾”,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
(4)从语体色彩上辨析。
一般来说,口语,表达比较亲切、随意;书面语,表达则比较严肃、庄重。
如“妈妈—母亲”,前者是口语,表达较亲切;后者是书面语,表达比较庄重。
(5)从语法功能上辨析。
例如,“营利”是动词,指“谋求利润”;“盈利”一般作名词,指“利润”。
再如,“阻碍”为动词,在句中一般作谓语;“障碍”为名词,在句中一般作主语或宾语。
1.【2017·湖南岳阳】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对世界保持微微喜悦的心情,知道在的生活里也能有丰满的快乐,便宜的食物也有好的味道,小环境里也有的梦想——这些卑中之尊、贱中之美、小中之大,丑中之美、坏中之好,都是因微细喜悦的心情才能体会。
A.匮乏深远而且
B.匮乏远大乃至
C.贫困远大何况
D.缺憾长远乃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选择。
“匮乏”意思是“缺乏、贫乏”。
而“贫困”指生活贫穷而困难,“缺憾”指不够完美、令人遗憾。
三者比较,第一空填的词语应为“匮乏”,与“丰满”构成反义关系,排除C和D。
再来比较“深远”、“远大”、“长远”。
“深远”可用来修饰“影响”,“远大”修饰“志向”“梦想”等,“长远”修饰“目光”“打算“等。
所以第二空应填“远大”一词,和句中“小”构成反义关系。
据此排除A,答案为B。
2.【2017·江苏南京】从备选词语中选择填空。
(3分)
漫步语文世界,常能欣赏到一幅幅理想的生活画卷。
这里,(1) ▲有重山那边波涛喧腾的大海,(2) ▲有夹岸桃花引路的世外桃源……(3) ▲生活的理想如此光明美好,我们就没有理由不为之努力奋斗。
(备选词语:只有、不仅、况且、可是、而且、既然)
【答案】⑴不仅⑵而且⑶既然
【解析】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
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仔细推断出来的。
本题第⑴⑵分句中的“波涛喧腾的大海”与“夹岸桃花引路的世外桃源”要么是并列关系,要么是递进关系,所给的关联词中只有表示递进关系的“不仅”“而且”。
第⑶句中的后一个分句中有“就”这个关联词语,再揣摩这个句子中“生活的理想如此光明美好”与“努力奋斗”之间是因果关系,即选“既然”。
3.【2017·天津】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气质。
书卷气来自读书,在幽幽书香的熏陶之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
捧起书来吧,你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
A.高雅淡然平静
B.高贵淡泊平静
C.高贵淡然平和
D.高雅淡泊平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高雅:高尚,不粗俗,是内在气质的一种外在表现。
形容人的言谈、举止等等。
高贵:用于描述人物品行、地位、思想等各方面的出众品质。
此处强调“气质”,应选“高雅”。
淡然:漫不经心、毫不在意的样子。
现在多指一种追求精神享受,避离世俗物欲的心态。
淡泊:一是对于名利淡漠,不看重。
“淡泊”合乎语境。
平静:安宁;没有外界的骚扰,没有动荡。
平和:(性情或言行)温和,“平和”合乎语境。
4.【2017·重庆A】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的“暖”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暖.心交警为车祸受伤者撑伞,感动山城。
A.“天气寒冷,带个热水袋暖.一暖.手吧。
”妈妈对正要出门的我说。
B.百花村社区举行包粽子比赛,为“情系端午”活动暖.场。
C.重庆90后暖.男手绘漫画,教父亲使用银行查询系统。
D.今年五月,汽车市场回暖.明显,呈良好的发展态势。
【答案】C
【解析】此题辨别多义词的词义,考查对词语的理解情况。
多义词的词义,只能根据具体句子来确定。
例句中的“暖心”的“暖”是“细心体贴”的意思。
A句中的“暖一暖”的“暖”是“使变得温暖”的意思;B句中“暖场”的“暖”是“使气氛活跃起来”的意思;C句“暖男”的“暖”是“细心体贴”的意思,和例句中这个词的意思相同;D句中“回暖”的“暖”是“向好的方面发展”的意思。
5.【2017·四川巴中】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化是民族的根。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在二胡悠扬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A.绽放闪烁跳动飘散B.飘散绽放跳动闪烁
C.闪烁跳动绽放飘散D.绽放闪烁飘散跳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词义辨析知识。
首先分析语境,明确描写对象为“文化”,所填写的动词与句中的“花炮中”“脸谱中”“墨香中”“弓弦上”应有对应关系。
接着辨析近义词的词义,结合语境和词义比较,做出判定,采用排除法解题比较好。
四个选项共计给出四个动词,“绽放”意为“开放”,“飘散”意为“向四处漂动;飞散”,“闪烁”意为“光亮晃动不定、忽明忽暗”,“跳动”意为“一起一伏地动;一明一暗地闪动”。
根据语境做比较,发现与“花炮中”对应的“绽放”一词更合适,与“墨香中”对应的是“飘散”,与“弓弦上”对应的是“跳动”,最后确定与“脸谱中”对应的是“闪烁”。
另外,这组排比句喻体隐藏,采用隐喻的形式写“文化”,完整的理解是:文化像烟花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像色彩闪烁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像香气飘散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像音符跳动在二胡悠扬的弓弦上。
6.【2017·陕西】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
(1)真正懂得生活(奥秘秘诀真谛)的人往往明了:身在何处并不重要,心在何处则决定了生活的意义有多深远和广阔。
(2)在同样的环境下,人们的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虽年富力强,却整日(碌碌无为无所事事麻木不仁);有的人虽已至暮年,却依然壮心不已。
【答案】(1)真谛(2)无所事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及运用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对括号里同义词的区别。
第(1)题中,奥秘意思是“深奥与神秘”,秘诀意思是“不公开的能解决问题的窍门、办法”,真谛的意思是“真切的理论和精义;奥妙所在”结合语境“明了”,“奥秘、秘诀”都不合语境。
第(2)题,三个同义词都含有“精致”的意思,但“碌碌无为”平平庸庸,
无所作为;“无所事事”形容闲着什么事情都不干。
“麻木不仁”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本句子是表现在不同的环境下,人们的精神状态,与“虽已至暮年,却依然壮心不已”意思相反的词语,只有“无所事事”最适合。
7.【2017·湖北荆州】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中国文学群星璀璨的天空,谁是那颗最耀眼的明星?如果不分先后,全部交由民众海选,能选得到那位行吟于江风草泽,孤高离群,悯人的屈原吗?能选得到那位僻居荒村,守志安贫,洁净的陶渊明吗?能选得到那位身历酷刑,笔力千钧,凝练的司马迁吗?当然,也不会选到那位飞与巨鸟,舞共迷蝶,神思的庄子了。
“远”是一种境界,他们被官场放逐,却被文学请回。
这不是文学的悲哀,恰是文学的高贵。
A.淡远深远玄远怀远 B.怀远淡远深远玄远
C.玄远怀远淡远深远 D.深远玄远怀远淡远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答题时,需结合历史人物的特征和文段中的语言环境推敲。
“怀远”的本意是“安抚边远的人”。
“玄远”指深远微妙的哲理。
“深远”指思虑﹑计谋等深刻而长远。
“淡远”指意境冲淡高远。
屈原的思想中含有兼济天下的情怀,即“怀远”,且“怀远”与“悯人”词性相对;陶渊明归园田居,过着淡泊的生活,可用“淡远”一词形容,且“淡远”与“洁净”词性相对。
以此类推,结合排除法,答案便容易得出。
8.【2017·辽宁营口】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腹有诗书气自华”,儒雅之人,能把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典故、格言,巧妙运用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中,素养之,情感之细腻,爱心之,听者为之动心,为之魂牵,让美好的情愫绵延不绝,让感动的涟漪缓缓扩散,被看作是有文化、有修养的表现。
A.深沉深厚不但而是
B.深厚深沉不仅还
C.深厚深沉不但而是
D.深沉深厚不仅还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近义词的辨析。
解答时要注意词语的搭配,与“素养”搭配的应是“深厚”,与“爱心”搭配的应是“深沉”,还要注意语句间的关系,后两句之间表示的是递进有关系,不是转折关系,故选B。
9.【2017·】
10.【2017·】
11.【2017·】
12.【2017·】
13.【2017·】
14.【2017·】
15.【2017·】
16.【2017·】
17.【2017·】
18.【2017·】
19.【2017·】
2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