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客户签名不符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10.50 KB
- 文档页数:1
客户姓名修改业务误选择内部调整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近日,某网点柜员办理一笔个人客户信息开户三要素修改业务,提交授权资料有介质、身份证和标注原因为:“客户聂XX,因大机移行错误,造成客户姓名与本人身份证不符,现将孟XX故调为聂XX,下挂一活期存折为聂XX所持有”的特殊业务凭证。
授权人员在审核时发现,柜员录入的调整类型为“内部调整”,便以“调整类型选项错误”为由拒绝了该笔业务,最后,该柜员使用“姓名修改”办理了此业务,及时避免了一起风险事的发生。
二、案例分析
(一)这是一起新柜员不熟悉业务流程、现场负责人未认真审核就签章确认的案例。
(二)柜员办理该客户姓名修改时,调整类型应选择“证件变更”中的“姓名修改”,再划折输入密码后即可办理,柜员使用“内部调整”显然是错误的。
(三)此笔业务如果柜员使用“内部调整”,不划折输入密码,致使系统没有执行介质验密操作流程,不能通过系统硬控制确认客户所持介质,势必形成风险事件。
反映了柜员和现场负责人对修改信息的业务流程不熟悉、认识有偏差,风险意识较淡薄。
三、案例启示
(一)新柜员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在遇到自己不懂的业务要多向现场负责人和老柜员请教,严格按照修改客户信息业务操作流程办理,杜绝随意使用内部调整类型带来的风险隐患。
(二)现场负责人员要提高履职意识,熟练掌握我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核算手续,对柜员办理特殊业务要进行辅导和审核,确实起到事中控制作用。
客户签名错误引发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客户想要给他人一笔款,便一同前往网点办理业务,柜员在办理个人转帐业务的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误将他人的身份信息录入代理人中,但签名时却由客户本人误签了名,该柜员又将填单背面印制凭证的“收款人”处改为“代理”人,企图掩饰失误,造成客户签名错误,引发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客户签名,是证明存款人取款的证据之一,如果客户签名错误,易造成取款责任不明确,极易在经济纠纷中使我行处于被动。
因此柜员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应认真审核,确保客户签名的准确无误。
此笔业务柜员客户身份证件齐全,完全可以通过重新补打凭条的方式或反交易的方式来进行后续处理,但由于柜员心存侥幸,风险意识淡薄,工作随意性强,以这种私自改变凭证格式的方式来处理工作中的失误,造成风险隐患。
三、案例启示
(一)强化风险警示教育。
网点要通过典型案例教育,加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增强员工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柜面操作习惯,防风险事件演变成案件乃至风险损失。
(二)加强业务培训。
各网点的相关人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强化对柜员的业务督导,提高柜员业务处理的准确性,一旦发生业务差错,必须按正确的流程来处理,切忌为图方便,由小的业务差错而弄虚作假,从而引发更大的风险甚至案件。
(三)加强事中控制。
现场管理人员与远程授权人员要要切实履行起事中控制的职责,对经审核的业务要认真审核,筑牢风险防控的防火墙。
特殊业务凭证无客户签名引发风险的案例一、案例经过日前,风险监控中心监测人员在监测“修改个人客户信息开立要素”时发现,网点柜员办理的一笔修改客户证件号码业务,特殊业务凭证未见客户签名确认。
经核实,柜员在办理完相关业务打印好凭证后,因工作疏忽没有把特殊业务凭证送客户签字确认,此笔业务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一)根据个人金融业务操作规程规定:修改个人客户信息开立要素客户要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柜员核验客户所提供的业务介质和密码无误后,经有权人审核授权后为客户办理并打印特殊业务凭证,柜员审核打印输出内容无误后,将特殊业务凭证交客户核对并签名确认。
案例中的柜员忽视这一关键环节,以至无形中形成潜在的风险隐患。
(二)账户信息的调整与修改是一项极为严肃的事情,具有较大操作业务风险,而案例中的柜员没有把特殊业务凭证交客户签名确认,银行将面临因擅自变更业务的风险,间隔时间长了以后,客户若以各种理由否认该笔业务,银行将无据可查,严重影响银行的声誉。
(三)现场管理人员未对柜员所办业务进行全程指导,正是这一疏忽,直接导致了该笔风险事件的发生。
如果风控核查人员也未检查出来,则这一笔风险事件的风险隐患就算是埋下了。
三、案例启示(一)严格业务操作。
对账户信息的调整与修改交易的使用要谨慎小心,不仅要核对客户提供变更资料是否完整,认真审核客户提交证件的真实性,还要注明变更原因,让客户签字确认,切实作到真实有效、合法合规,树立良好风险理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前台操作柜员在办理每笔业务时,要克服忙、乱、杂等客观因素,认真审核客户资料,时刻树立风险意识,使自己办理的每笔业务都真实有效,合规合法,从根本上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加强对业务案例的学习和剖析,深刻总结风险成因,了解业务可能带来的风险隐患,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使柜员每个业务操作环节都完整,确保所办业务的合规性。
关于客户签名错误引发的风险事件
一、案例经过
网点柜员办理的客户**万元的跨行转账汇款业务监测时发现客户签名与账户所显示户名不符下发核查书。
经核查客户账户姓名与所持美国护照姓名与账户户名相符,但客户业务凭证上签名不符,认定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柜员办理业务过程中,对于业务凭证上的客户签名是否进行核对,如核对是否对此笔业务户名不同产生疑问。
(二)客户签名错误,易造成取款责任不明确,若产生经济纠纷易使银行处于被动。
三、案例启示
(一)规范业务操作流程,认真核对每一个步骤。
加强业务操作指南的学习,使员工熟记业务操作流程和业务操作风险点,在业务操作中要严格按照业务操作流程规范操作。
即要核对证件,也要将银行打印、客户真实信息、填写内容三者相核对,以保证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二)加强柜员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银行和客户之间的纠纷,防范法律风险。
应加强对柜员法制常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柜员法制意识,让柜员充分认识到客户签名真实、合规对减少银行和客户之间的纠纷、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性。
关于客户签名不符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近日,某网点柜员为客户办理补输实名后,又做调整账户通兑标志,客户做完补输实名业务签名确认后,在调整帐户标志时,临时有事,由他人代签。
柜员在知道非客户本人签名的情况下,未按流程办理业务,需客户本人签名的业务由他人代签,形成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柜员未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办理业务,明知客户签名非本人,仍然违规办理。
反映出柜员的合规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工作随意强。
(二)网点管理人员履职不到位,把关不严,控制风险的综合能力相对较差。
其风险意识不强,在柜员违章操作时不能正确引导柜员按操作流程进行处理。
三、案例启示
(一)加强临柜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使柜员充分了解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操作流程,从而减少违规操作的随意性。
(二)加强临柜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教育员工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按业务流程和制度处理每一笔业务,避免以习惯代替制度带来潜在的风险隐患。
(三)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做好事中控制,对业务操作出现的错误,应及时给予纠正。
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案例集萃商业银行的柜面业务是银行的基础业务之一,也是银行的核心服务之一。
然而,随着银行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增加,柜面业务操作风险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来源、影响及防范措施。
案例一:内部欺诈某城市商业银行的一位柜员李某,利用职务之便,通过伪造客户签名、盗用银行密钥等方式,从客户的账户中盗取大量资金。
这个案例属于内部欺诈,主要原因是内部管理不严格,员工职业道德缺失。
这种风险对银行的影响非常大,可能导致客户流失、声誉受损,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案例二:操作失误某大型商业银行的一位柜员在为客户办理定期存款业务时,由于疏忽大意,将客户的定期存款利率输入错误,导致客户损失惨重。
这个案例属于操作失误,主要原因是操作流程不规范,员工操作不熟练。
这种风险虽然不会对银行造成严重的财务损失,但会影响客户体验和银行声誉。
案例三:外部欺诈某家股份制银行的一位客户通过伪造身份信息,骗取了该银行的贷款。
这个案例属于外部欺诈,主要原因是银行对客户身份信息的审核不严格。
这种风险可能导致银行承担不必要的债务,甚至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针对以上三种操作风险,银行应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1、加强内部管理。
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员工职业道德教育、操作流程规范、绩效考核制度等。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管理,发现异常行为及时进行处理和惩罚。
2、加强客户身份信息审核。
银行应该加强对客户身份信息的审核和管理,采用多种手段进行身份认证和验证,确保客户的身份信息真实有效。
3、加强员工培训。
银行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管理,发现操作失误及时进行处理和纠正。
4、加强风险预警和管理。
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和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操作风险。
同时,要加强对风险的分析和管理,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预案,确保银行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事件。
未认真审核客户签名导致风险事件的案例
一、案例介绍
一经常来网点办理业务的老客户“李**”到网点办理一笔大额5万元的现金取款业务,柜员核对客户本人身份证,使用交易取款,打印个人业务凭证交客户签名,当时柜员未经认真审核客户签名即将凭证放好,最后网点收到一笔客户签名有误的风险事件,调阅当日凭证发现该笔业务客户签名为“李*”。
二、案例分析
该笔风险事件发生在一位经常来网点办理业务的老客户,且每次都是用本人的卡办理业务,从正常情况来看几乎不存在签名错误的情况,形成风险事件的原因是柜员在接到客户已签名的凭证后未认真审核签名的准确性,只是简单的看了一眼是否有签就一带而过,最后形成一笔柜员未按操作流程办理业务出现客户签名错误的差错。
同时从另一角度也发现柜员的差错经常会出现在一些熟悉的客户和熟悉的业务身上,原因主要是在处理业务时更容易疏忽,注意力不集中,操作过程不仔细、不认真,缺乏业务操作风险防范意识,导致未严格执行操作流程。
三、案例启示
(一)加强员工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严格规范每一步操作流程,在办理业务时都要认真仔细。
就拿本案例来说,柜员办完业务后必须认真核对客户签名的准确性,特别是办理一些代办的大额取款、转账业务,客户会签持卡人姓名的情况比较多。
只有认真执行每一步操作流程,规范处理每一笔业务,每一个环节,才能杜绝因某一环节疏忽给整笔业务带来的风险隐患。
(二)客户签名是客户对该笔交易信息有效性的确认,具有法律效力。
要不断加强员工的风险防范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特别是对各项业务风险点的防控。
(三)现场管理人员要重视现场管理工作,关注员工工作情绪,员工操作的定位、定型,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柜员在操作中出现的不规范现象和违章情节。
同一客户签名笔迹明显不一致的风险事件一、案例情况网点发生了同一客户签名笔迹明显不一致风险事件。
大多为客户办理个人结算账户开户时,在柜员未办理完开户业务,业务凭证未打印信息之前,客户已在个人结算账户开户申请书与开户凭证上签名确认。
柜员办理汇款业务时,先打印汇款业务凭证,客户后签名确认。
风险事件特征如下:客户当日在同一网点不同柜员办理个人结算账户开户与大额支取业务时,开户申请书与开户凭证由他人或网点员工填写与签名。
大额取款业务,业务凭证由客户本人签名,形成业务凭证客户签名不符的风险事件。
客户当日在同网点同柜员办理定期大额支取与汇款业务时,汇款凭证由他人填写与签名。
定期大额支取业务,业务凭证由客户本人签名,形成业务凭证客户签名不符的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一)柜员未严格按《业务操作规程》规定的开户与汇款业务签名流程进行签名业务的处理,只重视业务由本人办理,但客户签名顺序流程颠倒。
(二)柜员未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忽视客户签名环节。
未将客户签名纳入视线范围内,并认真审核凭证签名。
认为业务凭证客户签名是个“小问题”,只要有人签名不漏就行,导致客户签名处由他人代签。
(三)员工风险意识淡薄,规章制度意识不强。
代客户填写个人结算账户申请书与开户凭证并签名,发生违规行为。
三、案例启示(一)强化业务凭证客户签名环节的培训与学习,规范一线员工的操作行为。
在办理个人结算账户开户时,凭证打印业务信息后才能将个人业务凭证交客户核对并签名确认。
在办理个人汇款业务时,柜员先审核《个人业务凭证(填单)》填写内容完整无涂改且客户已签名确认后进行汇款业务的办理。
(二)加强案防传导,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网点柜员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保持高度敏锐性和责任感,正确对待客户签名风险,摒弃客户签名是“小问题”的错误认识,树立“大隐患”的风险理念。
(三)结合员工行为教育活动,通过典型案例的宣讲,把客户签名的风险传导至每位员工,使员工树立正确的风险理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养成遵章守纪、规范操作的自觉性,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关于大额汇款业务客户未签名留下风险隐患的案例分析一、案例经过运行风险监控中心发现一笔柜员为客户办理汇款,金额200 万元,个人业务凭证上客户签名确认栏漏客户签名,监测员通过核查凭证内容,发现该笔大额款项属于柜员工作疏忽造成的差错,并确认为风险事件,同时给网点下发查询整改通知书要求网点及时整改,网点已联系客户补签字确认。
二、案例分析(一)这是一笔因柜员工作疏忽,导致客户未在业务凭证上对银行的打印记录签名确认的风险事件,体现在柜员对凭证审核不严且未按照制度规定提醒客户进行签字确认,不能确定是否为客户本人真实意愿,柜员应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杜绝以后发生此类风险事。
(二)客户签字的银行凭证,是有效的法律凭据,也是银行确认业务是否真实、合规的凭据。
在银行凭证上客户不签名确认,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银行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假如付款人否认此笔业务的真实性,将把银行卷入纠纷,因此柜员要深入了解此类风险事件存在的风险隐患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三)如果未及时发现凭证无客户签字并及时进行整改,间隔时间长了以后,若该账户将来发生诈骗或洗钱等违反规定的事情,查找原始凭证时由于客户无签名确认,那么客户完全可以否认该笔交易,这将给银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声誉损失。
三、案例思考(一)网点应组织员工认真学习《银行业务操作指南》,对业务流程中的风险点进行提示,明确操作中应防范的重点,使员工充分认识客户签字确认的重要性,做到警钟长鸣,避免操作风险,减少资金损失。
(二)加强原始凭证的现场审核管理力度,现场管理人员要与柜员紧密配合,审核环节要相互衔接,无论是何种业务都要审核到位,切实发挥现场管理事中审核控制风险把关的作用,同时加强对柜员日常业务操作的检查,及时予以纠错纠偏,有效防范各类风险隐患。
(三)网点负责人要随时对本网点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寻根问底,从源头抓起,杜绝一切不合规,不合法的业务,这样才能够把出错机率降到最小。
客户签名不符触发的案例
一、案例简介
客户办理3笔大额转账及跨行汇款业务,经监测发现,个人业务凭证与客户开立银行卡时个人客户业务申请书的客户签名,存在同一客户不同笔迹签名现象。
经查实,客户本人与表弟一同到网点开立银行卡时,开户申请书是其表弟代为签名,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因客户与网点人员熟识,经办柜员在受理开户业务时忽视客户的签名。
事隔多时客户再办理业务时,监测发现客户所签名与开户时的签名及笔迹不一致。
(一)业务凭证是客户和银行之间交易行为的书面证明,“客户签名”是银行与客户之间有效的法律凭证单据,客户签名有误的凭证,如客户对所办业务有异议,容易引起法律纠纷,银行将会承担一定的风险。
(二)柜员未严格执行“本人办理本人签名,代理人办理必须签代理人姓名”的客户签名制度,违规简化操作流程,导致客户代理行为与签名不符,说明柜员对核实“客户签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风险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三)柜员在办理业务时,未认真审核客户签名,有可能形成非客户亲自所为而导致签字无效、非客户真实意愿等情况发生。
从而将风险转嫁给银行。
三、案例启示
(一)提高柜员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按规定的操作流程办理业务,深刻认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增强柜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二)加强柜员对受理业务凭证真实性、有效性的核对,保证凭证的各项内容真实有效,对客户填写签名部分,一定要在柜员视线范围内进行。
(三)引导柜员充分认识到客户签名问题存在的风险隐患,严格客户签名制度,坚决杜绝因熟人办理业务而忽视客户签名现象的发生。
代客户在业务凭证上签字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启示
一、案例简介
近日,个人客户赵某到某网点办理转账业务,由于收款人张某和韩某的收款账户均为单一型储蓄账户,不能接受转账汇款,应赵某要求,网点柜员重新为收款人开立了个人结算账户。
日终,柜员在翻打传票时发现上述两笔开户业务均未让客户签字确认,柜员遂在凭证上签署了客户张某和韩某的名字。
按照银行风险事件确认标准,评定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柜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未按规定程序审查(审验)票据、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
(二)柜员为规避监控或授权,未按流程办理业务,代客户在业务凭证上签名。
(三)有关管理人员未履行管理职责。
三、案例启示
(一)全体员工必须按业务操作流程办理业务,关注业务风险点,提高业务操作的执行能力。
(二)加强事中控制,增强风险防范水平。
柜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工作,绷紧风险防范这根弦,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减少操作失误。
(三)切实开展员工行为规范教育活动。
组织全体员工全面、系统地学习《员工行为规范培训手册》,构建“正面有规范、反面有禁止、违反有处罚”的“三位一体”员工行为规范管理体系。
未按流程代理开户业务引发的客户签名错误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近期,支行柜员在为客户在办理期限一年、金额X万元的定期储蓄开户业务时,未按规定执行代理开户的相关操作流程,未能同时录入代理人和存款人的身份信息,并出现客户签字栏错由代理人签存款人姓名的情况,被认定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经查业务运营风险系统对此笔业务的筛取是以个人定期存款当日开户、销户又开户的模型筛出,经监督人员对相关交易记录综合分析后下发查询。
通过调阅该柜员操作现场录像发现,客户办理开销户业务时已经提供了身份证件,但柜员没有进行正确的摘录,也没核对签名是否正确,确实存在以业务操作便捷为借口,有意未按流程办理业务的行为。
三、案例启示
(一)柜员未能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办理业务,风险意识淡薄,工作只图便捷,对核实和留存客户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没有充分认识到代理业务不按流程操作的风险隐患,极易引发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纠纷。
(二)此类事件风险级别较高,今后须加强对柜面人员的风险警示教育,强化业务操作流程的学习。
避免同类事件的重复发生,从而有效控制风险。
(三)各级检查监督人员要加强对日常操作录像、业务凭证等资料的检查,防止系统未筛选出的同类问题被遗漏,使违规行为及时得到纠正。
客户签名与事实不符引发的风险事件
一、案例简介
网点柜员在当日近20分钟的时间内,连续办理14笔信用卡存款业务,其中近10笔业务存款金额超过1万元,个人业务凭证客户签名是均由代理人代签客户本人姓名,且未留存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
通过查询,这14笔业务均非本人办理,而是由同一代理人代办,最终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银行有关制度规定:“对于非本人存款且存款金额达到或超过人民币1万元或外币等值1千美元的存款业务,经办员应按照反洗钱操作规定,请代办人同时提供本人及持卡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核实并摘录相关信息”。
上述代理人代办且金额超过一万元的信用卡存款业务未留存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违规了相关规章制度。
(二)通过该柜员办理的连续多笔信用卡的存款业务凭证,客户签名笔迹明显一致分析,其业务是同一代理人签名时签客户本人姓名,未签代理人姓名,从而导致业务办理失真。
(三)代理人代办信用卡的存款业务,柜员就应要求客户出示相关证件,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规范操作,不可为了“方便”客户而违规操作。
三、案例启示
(一)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保证业务规范操作,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从不同角度杜绝风险事件发生。
(二)结合员工行为规范主题教育活动,增强柜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防止不必要的错误操作行为发生。
客户办理业务签名不符触发的风险事件
一、案例情况
近日,一客户持卡到网点办理业务,要求先从卡内支取5万元,然后再以现金的方式把这5万元汇到外地。
当时该客户已经分别填好了取款单和汇款单并签了名,当班柜员就按照客户的要求分别为客户办理了取款和现金汇款业务。
而第二天,这两笔业务触发了风险监控系统。
经调阅影像后确认,客户在取款凭证和汇款凭证上签名笔迹不同,不像是一人所签。
一个签名要正楷一点,而另一个签名要潦草一点。
支行营业室马上联系客户,客户十分肯定地说都是他一人所签,只是当时一个写得正规一点、另一个写得潦草一点而已。
二、案例分析
柜员未认真审核客户签名。
在办理业务时,柜员应认真审核客户签名,确保是客户本人所签,如不是客户本人办理,则需签代理人的姓名加上代字。
本案例中,客户预先填好了单,柜员就直接办理了业务而未审核客户签名。
如当时柜员认真审核了两笔业务的签名就会发现笔迹不同,可以要求客户重新签名,从而避免触发风险事件。
三、案例启示
(一)临柜人员要认真审核客户填单以及签名,一旦发现不符就要求客户重填或补签。
而大额取款、汇款属于高风险业务,必须牢记风险必控的原则,在办理业务时认真审核,将风险防患于未然。
(二)切实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
现场管理人员对柜员在业务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凭证要认真复核,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力争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
修改客户信息姓名不符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一、案例经过网点柜员为少数民族客户修改姓名,依据身份证和派出所出具的证明材料为客户修改了户名,凭证与资料经网点主管签章上传远程授权审核通过。
风控中心监测人员下发查询:修改个人信息业务原客户姓名与派出所出具的证明客户原姓名不符,请核实。
经网点调阅当日凭证核实派出所证明,远程授权人员也调取当日影像仔细查看证明姓名与身份证姓名,发现派出所出具的证明将原客户姓名打错,柜员和授权人员都未认真仔细将客户的身份证名与派出所证明名核对,由此引发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这是一起典型的因工作疏忽造成的风险事件。
由于客户提供的资料作为业务凭证资料是银行办理业务的重要依据,也是日后发生纠纷时作为法律的依据。
上述案例中,因柜员工作疏忽大意未认真查看客户提供的变更资料,上传远程授权,授权人员履职不到位,也未认真仔细审核客户提供的变更资料与身份证件姓名是否一致,未认识到个人客户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差错发生后,网点柜员还要联系客户,重新让客户开理证明,给客户带来不便。
三、案例启示(一)柜员是所有业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对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完整性负首要责任。
因而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认真审核凭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操作习惯,杜绝因责任心不强、随意操作而形成的差错事故,避免业务处理完成后不合规引发的风险事件。
(二)现场管理人员作为事中控制风险的第一把关人,要充分发挥现场监督的作用,认真审核业务的真实性,督促柜员严格按各项制度规定和操作流程办理业务。
(三)加强事中控制力度,远程授权人员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牢固树立授权风险控制的工作理念。
认真仔细地审核每笔业务凭证,把好最后一道审核关,才能有效防范操作风险事件的发生。
一起不同客户签名笔迹相似引发的风险事件一、案例经过支行柜员办理银行卡划卡凭密取款业务,客户马某代持卡人屈某签屈某姓名,随后马某又连续办理了5笔本人业务,均签本人姓名,签名字迹与第一笔业务相似,被确定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一)银行有关文件明确规定“凡使用密码进行的交易,均视为持卡人本人所为”。
该笔凭密取款业务金额不足5万元大额标准,无须登记核对客户有效身份信息,故柜员认为,该笔取款业务应视同客户本人办理,未核对取款人是否为本人。
(二)客户签名确认的业务凭证是明确银行与客户责任的重要依据,由他人代签名、签名不正确或漏客户签名,易引发客户与银行的经济纠纷。
三、案例启示(一)加强对客户签名错误、漏签名高风险事件的控制。
客户签名是客户确认业务办理和明确银行与客户责任的重要依据,是银行与客户业务合同的最终确认,是发生业务纠纷时的法律依据。
柜员应高度重视客户签名的重要性,一是一名客户持多折(单、卡)办理业务时,首先应询问客户是否为本人办理业务,其次要严格审核所有单证是否在同一客户名下,在客户签名环节全程监控、叮嘱到位;二是加强对夫妻、朋友等关系人同时在同一柜台办理业务的重视程度,盯住客户本人办理业务、本人签名确认。
(二)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强化员工的实战能力和应变能力。
以《业务操作指南》为指导,建立全流程、广覆盖、强辐射的长效培训机制。
教育员工养成自觉学习和严格执行制度的行为习惯,使员工充分认识到,每一次日常违规都是某个环节的一次控制失效所致;引导员工主动规范日常业务操作行为,提高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培训应加强生动性和实用性,增加典型案例的培训,以案说教,现身说法,增强警示效果。
同时,注意搜集柜面常见的、易发生的业务差错,对员工进行现场指导,强化员工的实战能力和应变能力。
非客户本人签字引发的风险事件一、案例经过客户到网点办理个人电子银行注册业务。
现场管理人员审核“个人客户业务申请书”时发现客户非本人签字,当即要求经办柜员说明事情真相。
该柜员答复:“客户本人在场,由女儿代替签字”。
现场管理人员指出客户非本人签字的潜在风险和严重后果,对柜员提出警示批评,要求柜员停止业务,由客户本人签字后重新办理。
二、案例分析(一)柜员违反流程办理业务,处理业务片面追求速度,没有认真审核凭证是否是客户本人签字确认。
执行制度流于形式是造成客户签字错误确认的重要原因,如果发生法律纠纷银行将会处于被动地位,导致银行资金和社会声誉出现损失。
(二)柜员办理柜面业务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对个人电子银行注册业务凭证客户非本人签名存在麻痹思想,原始凭证客户非本人签字容易引发纠纷,导致银行处于被动地位。
本案例说明柜员对客户签名风险事件缺乏正确认识遗留风险隐患。
(三)原始凭证既是客户向银行提交业务的有效凭据,更是柜员处理柜面业务的有效记录,还是银行与客户签订的法律协议,客户非本人签名的业务凭证无法确定此笔业务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只有客户本人签字确认才能真正产生法律效用。
三、案例启示(一)柜员临柜应该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柜面业务处理过程既要核对客户提供的业务凭证的有效性和相关证件的真实性,业务完成以后还要注意检查客户是否已经签字确认,养成合规操作和防范风险的良好习惯,树立工作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网点应该提高柜员案件防范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通过案件实例讲评开展案防教育,逐步改变柜员抱着侥幸心理办理柜面业务的习惯行为,提高柜员充分认识案件防范的主动必和自觉性,充分认识执行规章制度和规范操作规程的重要性。
(三)网点现场管理人员应该认真履行管理职责,通过晨会时间加强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教育培训,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时刻提醒柜员按照规章制度办理业务,同时加强柜员柜面业务操作的检查,及时有效予以纠错纠偏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关于客户签名不符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近日,某网点柜员为客户办理补输实名后,又做调整账户通兑标志,客户做完补输实名业务签名确认后,在调整帐户标志时,临时有事,由他人代签。
柜员在知道非客户本人签名的情况下,未按流程办理业务,需客户本人签名的业务由他人代签,形成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柜员未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办理业务,明知客户签名非本人,仍然违规办理。
反映出柜员的合规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工作随意强。
(二)网点管理人员履职不到位,把关不严,控制风险的综合能力相对较差。
其风险意识不强,在柜员违章操作时不能正确引导柜员按操作流程进行处理。
三、案例启示
(一)加强临柜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使柜员充分了解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操作流程,从而减少违规操作的随意性。
(二)加强临柜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教育员工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按业务流程和制度处理每一笔业务,避免以习惯代替制度带来潜在的风险隐患。
(三)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做好事中控制,对业务操作出现的错误,应及时给予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