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办发〔1982〕36号文全文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湖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职)条件、待遇及享受优异待遇条件发布时间:2008-07-01 来源:湖南省环境保护厅网
/rsjy/rszc/content_11855.html
退休条件
退休(职)待遇
退休优异待遇表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休假制度表
职工年休假
探亲假
婚丧假与产假
湖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职)条件、待遇及享受优异待遇条件
注解:
1、享受优异待遇的人员,其退休费连同退休补助费及优异待遇,最高不得超过本人原标准工资100%。
2、离退休人员可享受原单位在职工作人员的一切非生产性福利待遇及医疗、住房待遇。
3、机关公务员退休时基础工资、工龄津贴均按100%发给,只将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有警衔的包括警衔工资)按规定比例计发。
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人将固定工资和活工资(有特殊行业工资及保留工资亦包括在内)按规定比例计发;不满10年退职的需符合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的退职条件。
*按湘人险[1994]27号文件规定,此类人员中,特等伤残人员可在其退休费比例基础上提高15%,低于90%按90%发放;一等伤残人员可在其退休费比例基础上提高5%,低于80%按80%发放。
--------------------------------------------------------------------------。
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政策及待遇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政策及待遇这一部分,主要是与大家共同研究学习退离休有关政策,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我们党和国家有一部分干部、工人,由于年龄和身体关系等因素不能继续坚持正常工作,需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
这些干部和工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为党和人民做了许多工作,为革命事业作出宝贵贡献,妥善安置好这些干部工人,是党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护,是我党干部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离退休干部、退休工人,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好他们,是我们义不荣辞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把离退休人员关心好照顾好,使他们安度晚年。
离退休(职)政策一、离休政策规定1949年9月30日前,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的,在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的,并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在敌占区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
在东北和个别老解放区,1948年底以前参加革命工作,享受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干部,可以享受离休待遇。
二、退休政策规定退休条件主要是指年龄和工龄两个方面的条件。
我国职工退休的年龄与工龄条件建国以来至1978年先后有过4次不同的规定。
目前执行的主要是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文件分别规定的干部和工人的退休条件。
但国家机关实行公务员制度后,退休条件有所修正。
(一)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退休: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工作年限满十年的;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工作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劳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因工致残,经过鉴定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中国安全监管机构的变迁一、安全监察1949年11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宣布成立劳动部,李立三任部长。
1950年5月劳动部成立劳动保护司,张维汉任第一任司长,章萍任第二任司长。
各地方劳动部门设置了劳动保护处或劳动保护科,作为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专管机构。
产业部相继在部内的生产或人事部门设立了专管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机构。
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各级工会中设立了劳动保护部,工会基层组织一般都设立了劳动保护委员会。
在厂矿企业中,国营厂矿建立了技术保安科(股),在较小的厂矿配备了保安负责人。
1956年11月,由于劳动保护工作性质,需要经常发文指导工作,劳动保护司改为劳动保护局。
1966年文革前,劳动部劳动保护局包含劳动保护处、锅炉处和矿山处,编制有30人左右。
各省、直辖市劳动局设立了劳动保护处,负责劳动保护、锅炉和矿山安全,地、市、县设立了劳动保护科(股),人员编制多则10余人,少者3~5人,有的县级机构是兼职。
逐步形成了国家监察、行业管理、群众(工会)监督的体制。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劳动保护工作受到冲击,从上到下工作基本瘫痪,机构撤销,人员下放到干校或合并转业,劳动保护工作处于无人负责的状态。
1970年6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国务院关于国务院各部门建立党的核心小组和革命委员会的请示报告”,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物资部、劳动部等9个单位合并组成国家计划革命委员会,劳动部和中央安置小组办公室成为国家计划革命委员会劳动局,下设保护组,人员3人。
1975年9月3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调整国务院直属机构的通知”,将国家计委劳动局,改为国家劳动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由国家计委代管。
下设由文革前从事这项工作的五六个人组成的保护组、锅炉组。
1979年6月,国家劳动总局党组决定将保护组、锅炉组改为劳动保护局,人员增至20人左右。
背景资料:1977年至1978年事故成倍增加,是历史上第三个高峰,职业病新增人数占患病人数的54%,事故无人调查、处理,连事故统计数字也报不上来。
杭州市基本养老保障办法实施细则根据《杭州市基本养老保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养老保障制度实施运行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或成立之日起30日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变更时应提供下列材料:1、工商营业执照或单位成立的批准文件;2、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地税税务登记证;3、《社会保险登记表》;4、参保职工变更花名册;5、参保职工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6、建立或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的相关材料;7、《职工养老保险手册》;&杭州市社会保险新增(减少)参保职工申报表。
(二)对已办理税务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参保登记的用人单位,地方税务部门按月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供名单,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督促其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三)参保职工发生增减变更的,用人单位应当在30日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
在职人员发生增减变更的,每月12日(含)前申报的列入当月结算,12日后申报的列入次月结算。
(四)首次申请按城镇个体劳动者缴费办法参保的人员,应在办理参保资格审核手续后,至U杭州银行营业网点办理委托代扣代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
办理参保资格审核手续应提供下列材料:1、杭州市区户籍人员应提供本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2、城镇个体工商户业主及雇工应提供《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原件和复印件、参保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3、非杭州市区户籍人员参加杭州市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满10年(含参加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农民工双低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终止(解除)劳动合同或个体工商营业执照注销后要求按城镇个体劳动者缴费办法缴费的,应提供《职工养老保险手册》与本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五)参保单位和职工必须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非本人原因当年应缴而未缴养老保险费,由单位申请补缴的,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准,允许在次年4月30日前一次性补缴。
农村宅基地法律政策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村民基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而享有的可以用于修建住宅的集体建设用地,农民无需交纳任何土地费用即可取得,具有福利性质和社会保障功能,一般不能继承。
但宅基地上建成的房屋,则属于村民个人财产,可以依法继承。
村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民法典》第362条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2.农村宅基地在土地分类中属于哪一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土地分类的方法不同。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按照土地所有制性质划分,土地分为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其中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按照土地用途划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三大类。
其中,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因此,从土地性质和用途上来说,农村宅基地属于集体建设用地。
按照2017年发布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土地进一步分为耕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其他土地等12类。
其中,农村宅基地属于住宅用地,农村道路占地属于交通运输用地。
3. 农村宅基地归谁所有农村宅基地归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4. 哪些主体可以代表农民集体行使宅基地所有权《民法典》第262条规定,对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原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原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在“依法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代表”中规定,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受本农民集体成员的委托行使所有权;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没有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乡(镇)集体土地所有权由乡(镇)政府代管。
部队对事假的续假规定介绍休假不仅关系到官兵切身利益,而且关乎一支部队战斗力的生成。
今天店铺就为大家整理收集了一些部队对事假的续假规定,供大家参考!部队对事假的续假规定一、市级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按规定享有应有的休息和因并因事请假的权利。
二、职工休假、请假须按管理权限和程序履行相应的登记、请假、销假手续。
三、休假制度(一)公休假和国家法定节假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每周享受周六、周日2天公休假。
每年享受元旦1天、春节3天、“五·一”国际劳动节3天、“十·一”国庆节3天的法定节假日。
公休假和法定节假日期间,由于工作需要完成紧急任务,经领导安排加班加点的,目前不实行加班工资,单位可安排同等时间补休。
(二)年休假1、休假天数:工作年限满5年不满10年的,每年休假7个工作日;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每年休假10个工作日;工作年限满20年及其以上的,每年休假14个工作日。
2、休假原则:(1)工作年限满5年、10年、20年的,分别从当年起开始按规定时间休假。
年休假天数,以工作日计算,不含公休假日和法定节假日。
(2)机关事业单位每年初根据工作情况,应对本单位职工的年休假做好计划安排;对每位符合年休假条件的职工都尽可能在当年内安排年休,个别确属工作原因当年不能安排年休的,经单位领导批准同意后,可将其假期移至下年使用;对未休假者,不得以经济和物质形式予以补偿。
(3)年休假原则上当年安排使用,可一次性休完,也可分几次安排。
(4)凡在一年内请病假累计超过30个工作日或请事假累计超过15个工作日的,当年不享受年休假待遇;若在年休假后到年底的时间内,请并事假分别超过以上规定时间的,则在下一年度内不再享受年休假待遇。
(5)凡组织安排疗养的人员,当年不再享受年休假待遇。
如果疗养时间少于应享受的年休假天数的,可以补足年休假天数。
(6)在各类学校脱产学习、培训、进修两年以上的,学习期间不享受年休假待遇。
(7)受开除留用察看处分期间,不享受年休假待遇。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1993年10月1日以后离退休人员有关待遇问题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作者:浙江省人事厅来源:浙人退[1994]85号点击数:475 更新时间:2003-8-7 ]保护视力色:【字体:大中小】各市、地、县人事局(劳动人事局),省级各单位:根据国务院国发<1993>79号、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3>85号文件精神,现就一九九三年十月一日以后离退休的人员有关待遇问题作如下规定:一、机关的离退休(含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人员,在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其离退休费暂按下列办法计发:(一)离休人员的离休费计算办法实行职级工资制的离休人员的离休费,按本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和工龄工资全额计发。
(二)退休人员的退休费计算办法1、实行职级工资制的退休人员的退休费,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按本人原标准的全额计发,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按本人原标准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满三十五年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之和按88%计发;工作满三十年不满三十五年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之和按82%计发;工作满二十年不满三十年,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之和按75%计发:工作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之和按60%计发;工作不满十年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之和按40%计发。
2、机关技术工人退休后,其退休费按本人原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和按工资构成比例所规定的奖金三项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普通工人退休后,其退休费按本人岗位工资和按工资构成比例所规定的奖金两项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退休时工作满三十五年的退休费按90%计发;工作满三十年不满三十五年的,按85%计发;工作满二十年不满三十年的,按80%计发;工作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按70%计发。
例如:某技师退休时工龄三十七年,岗位工资262元,技术等级(职务)工资45元,奖金占工资构成的30%,为132元<(262十45)÷70%×30%>。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气象局关于全国气象部门机构改革方案的报告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1983.03.29•【文号】•【施行日期】1983.03.29•【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气象局关于全国气象部门机构改革方案的报告的通知(一九八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国家气象局《关于全国气象部门机构改革方案的报告》,已经国务院批准,现转发给你们,请组织实施。
关于全国气象部门机构改革方案的报告经国务院批准,全国气象部门从一九八三年起将进行管理体制第二步调整改革,实行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
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1982〕51号文件第八条“以国务院业务部门为主与地方双重领导的单位,它们的体制变动、机构改革、人员编制紧缩等问题,由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商同地方政府提出改革方案报国务院批准”的规定,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国气象部门机构改革的方案,并在今年一月召开的全国气象局长会议上进行了讨论,后又征求了中央组织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意见。
气象部门的机构改革将与管理体制的第二步调整改革结合进行。
计划一九八三年第三季度前完成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地区气象部门两级的机构改革,一九八三年冬或一九八四年春完成县一级气象部门的机构改革。
这次机构改革的重点是调整配备好领导班子,精简行政机构的层次,加强业务、科技、教育管理等职能单位,充实事业单位的技术力量。
争取经过三、五年的努力,使气象部门的机构设置趋于完善、合理。
改革方案如下:一、配备好领导班子气象工作科学技术性很强,服务面涉及到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各部门,目前气象部门领导班子中知识化、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因此,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领导班子的配备,在坚持革命化、年轻化的同时,应当更强调知识化、专业化。
在调整配备领导班子时,要特别注意选配具有气象大专程度的干部任一、二把手,在班子内懂专业的干部应达到二分之一,并在近几年内逐步达到三分之二。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文件目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8.27•【字号】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2]第10号•【施行日期】2002.08.27•【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2]第10号)经2002年7月11日省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通过,废止154个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不相符合的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文件,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省长钮茂生二00二年八月二十七日废止文件目录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通知(冀革[1979]98号1979年6月7日)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印发《国务院批转外经部关于做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出国人员选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冀革[1979]143号1979年8月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财政部关于国营工业企业利润留成试行办法的通知》的通知(冀政[1980]9号1980年2月2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家经委等部门《关于开展“安全月”活动的通知》的通知(冀政[1980]48号1980年4月2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发[1980]156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0]95号1980年7月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0]169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0]121号1980年8月1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0]189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0]126号1980年8月1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发[1980]141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0]127号1980年8月2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发[1980]185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0]129号1980年8月3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0]199号、200号、201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0]140号1980年9月1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关于执行农业税起征点办法的情况报告(冀政[1980]153号1980年10月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0]170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0]156号1980年10月1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家物价总局《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的通知》(冀政[1980]201号1980年12月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0]295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0]206号1980年12月1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0]286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0]221号1980年12月2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建委等五部门《关于基本建设停缓建项目善后工作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冀政[1981]37号1981年3月1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手纺石棉尘危害情况和解决意见的报告(冀政[1981]40号1981年3月1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家经济委员会等九部门关于开展安全活动的通知(冀政[1981]62号1981年4月1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发[1981]14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1]69号1981年4月2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执行财政部税务总局通告的通知(冀政[1981]78号1981年4月3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发[1981]27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1]91号1981年5月1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1]70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1]108号1981年6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国务院批转关于东、黄、渤海主要渔场渔汛生产安排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冀政[1981]109号1981年6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国务院批转国家水产总局关于当前水产工作若干问题的请示报告的通知(冀政[1981]117号1981年6月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1]93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1]126号1981年6月2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1]40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1]130号1981年6月2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办发[1981]57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1]156号1981年8月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办发[1981]59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1]164号1981年8月1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发[1981]71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1]176号1981年8月2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外经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出国人员选派工作的意见(冀政[1981]178号1981年9月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1]150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1]220号1981年11月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整顿东海冬汛带鱼议购价格的紧急通知的通知(冀政[1981]228号1981年11月1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文化局关于发展我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室)事业的意见的报告(冀政[1981]278号1981年12月2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保护白洋淀水产资源的布告(1981年6月1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布)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办发[1981]20号文件的通知(冀政办[1981]28号1981年4月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坚决稳定市场物价的通知》的通知(冀政[1982]9号1982年1月1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发[1981]173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2]30号1982年2月1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转《河北省城市建设工作会议纪要》(冀政[1982]61号1982年3月2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北省军区关于交通战备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冀政[1982]68号1982年4月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2]39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2]71号1982年4月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发[1983]30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2]72号1982年4月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发[1982]54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2]86号1982年4月3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2]50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2]89号1982年5月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发[1982]55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2]124号1982年6月1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2]53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2]127号1982年6月1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的通知(冀政[1982]130号1982年6月1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疏通城乡商品流通渠道扩大工业品下乡的决定》的通知(冀政[1982]144号1982年7月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发[1982]67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2]154号1982年7月1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发[1982]97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2]171号1982年8月1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2]65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2]207号1982年10月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发[1982]143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2]254号1982年12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2]133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2]256号1982年12月2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发[1982]150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3]28号1983年2月1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发[1982]120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3]36号1983年2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农牧渔业部、中国农业银行(82)农(企)字第4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3]48号1983年3月1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的通知(冀政[1983]90号1983年6月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3]88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3]93号1983年6月2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转全省新能源工作会议纪要(冀政[1983]97号1983年6月2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3]85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3]98号1983年6月2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3]67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3]114号1983年8月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发[1983]117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3]115号1983年8月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3]123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3]126号1983年8月2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3]105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3]139号1983年9月1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3]136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3]156号1983年9月2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发[1983]131号文件进一步做好财政税收工作的通知(冀政[1983]159号1983年10月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发[1983]111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3]182号1983年11月1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居民委员会建设的通知(冀政[1983]189号1983年12月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3]200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4]10号1984年1月1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编委、建设厅、档案局关于加强城建档案工作的报告(河北省政府批复[1984]16号1984年2月2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4]9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4]34号1984年3月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发[1984]43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4]53号1984年4月1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通知(冀政[1984]96号1984年8月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1984]92号文件深入进行城市商业体制改革的通知(冀政[1984]108号1984年9月1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4]124号、125号两个文件的通知(冀政[1984)114号1984年9月2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的通知(冀政[1984]126号1984年10月2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4]140号文件意见的报告(冀政[1984]132号1984年11月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4]173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5]20号1985年1月3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5)36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5]47号1985年3月3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5]37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5]51号1985年4月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电力局财政厅关于加速实现农村电气化的报告(冀政[1985]69号1985年5月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85]75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85]89号1985年6月2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河北省城镇房屋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冀政办[1985]16号1985年2月1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工业企业管理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知(冀政[1986]92号1986年9月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通知(冀政[1986]107号1986年10月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土地管理局关于在清理非农业建设用地中对各类违法占地问题处理意见的报告(冀政[1987]126号1987年11月1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建材局关于加快我省墙体材料改革意见报告的通知(冀政[1988]41号1988年3月1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控制砖窑生产占用耕地问题的通知(冀政[1988]97号1988年8月2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转发《关于发布<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的通知》及《补充通知》(冀政[1988]135号1988年10月1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安排意见(冀政[1988]164号1988年12月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意见的通知(冀政[1988]181号1988年12月3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邮电局关于筹措资金加快我省邮电通信建设意见的通知(冀政办[1988]11号1988年3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划定稻象甲一1疫区的通知(冀政办函字[1988]243号1988年10月2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从京津等外省、市、区引进人才工作的通知(冀政[1989]6号1989年1月2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对苯萘实行专营的通知(冀政[1989]30号1989年3月2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定期公布八项重要经济指标的通知(冀政办[1989]2号1989年1月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鼓励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工作的通知(冀政办[1989]7号1989年3月1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建委等八部门《关于在全省开展清理建设工程欠款工作意见》的通知(冀政办[1989]42号1989年11月1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地、市、县住房制度改革整体方案及出售公有住房试行办法审批权限的通知(冀政办函字[1989]80号1989年6月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冀政[1990]8号1990年1月1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清理越权批地工作的通知(冀政[1990]25号1990年3月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发[1990]28号文件做好劳动就业工作的通知(冀政[1990]79号1990年7月3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交通厅、安委会关于加强乡镇运输船舶安全管理意见报告的通知(冀政办[1990]39号1990年7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第四次省辖市市长城市问题研讨会纪要的通知(冀政办[1990]52号1990年11月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住宅建设解决城镇居民住房困难问题的通知(冀政[1991]4号1991年1月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公路管理的通知(冀政[1991]21号1991年3月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城市公用事业的通知(冀政[1991]46号1991年6月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电力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力行业管理意见报告的通知(冀政[1991]56号1991年7月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事业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和建帐建制工作的通知(冀政办函字[1991]72号1991年5月1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搞活商品流通的通知(冀政[1992]7号1992年1月1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起步阶段实施意见》的通知(冀政[1992]27号1992年3月1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财政厅、物价局、粮食局关于食油购销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冀政[1992]114号1992年11月1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严禁买卖、出租或以其他形式转让矿产资源的通知(河北省政府通知[1992]67号1992年7月2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司法厅关于律师、公证工作为“三资”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报告的通知(冀政办[1992]39号1992年9月1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外向型经济统计工作的通知(冀政办[1992]47号1992年10月2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和发展生产要素市场的通知(冀政[1993]14号1993年2月2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棉花生产的决定(冀政[1993]16号1993年3月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发[1993]57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93]83号1993年9月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发[1993]51号文件的通知(冀政[1993]84号1993年9月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河北省公检法部门罚没收入管理暂行办法》有关条款的通知(冀政[1993]95号1993年10月1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专控商品附加费征收比例的通知(冀政函[1993]17号1993年3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劳动就业工作意见报告的通知(冀政办[1993]8号1993年5月1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村镇建设助理员工资来源问题的通知(冀政办[1993]169号1993年12月2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对开发区建设加强管理的通知(冀政[1994]2号1994年1月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省会绿化工程的决定(冀政[1994]21号1994年3月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人口调查工作的决定(冀政[1994]47号1994年5月3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北省农口主要统计数据求实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冀政办函[1994]194号1994年12月1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民政工作改革推进民政事业发展的通知(冀政[1995]23号1995年3月1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城市建设投资体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冀政[1995]44号1995年4月2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园丁康居工程”的通知(冀政办[1995]35号1995年5月2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武警部队生产用地问题的通知(冀政办函[1995]68号1995年5月1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直机关公费住宅电话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冀政办函[1995]114号1995年9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冀政[1996]73号1996年10月1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九五”时期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培育和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冀政函[1996]34号1996年5月1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北省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实施方案的通知(冀政办[1996]20号1996年6月2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原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关问题的通知(冀政办函[1996]7号1996年1月2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公务活动中使用省产烟酒饮料的通知(冀政办函[1996]56号1996年6月2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通知(冀政办函[1996]78号1996年8月2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城镇集体企业、单位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通知(冀政办函[1996]84号1996年9月1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外向型经济统计工作的通知(冀政办函[1996]92号1996年10月1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计委等10部门支持乡镇企业发展意见措施和优惠政策的通知(冀政办函[1996]103号1996年11月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搞好国有工业企业扭亏增盈工作的通知(冀政[1997]19号1997年3月1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地方矿山工业产业政策》的通知(冀政[1997]88号1997年12月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建立健全城市(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冀政[1997]94号1997年12月2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卷烟市场专卖管理的通知(冀政办函[1997]2号1997年1月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关于支持全省国有工业经济正常运行的若干措施》和《关于支持国有工业企业扭亏增盈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冀政办函[1997]43号1997年9月1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暂停对特需人群补服碘制剂工作的紧急通知(冀政办传[1997]80号1997年6月1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通知(冀政[1998]20号1998年4月2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纺织工业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解困扭亏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冀政[1998]29号1998年6月1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冀政[1998]56号1998年11月1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关于加强我省煤炭市场调控意见报告的通知(冀政办函[1998]58号1998年10月2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工商企业用粮问题的通知(冀政函[1999]16号1999年3月2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冀政办[1999]2号1999年3月1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冀政办[1999]11号1999年8月1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财政周转金和部门有偿使用资金的通知(冀政办函[1999]19号1999年4月8日)。
退休人员提高退休费基数、比例的有关规定退休人员提高退休费基数、比例的有关规定提示:本文原版含图表版全文下载地址附后。
这里只复制粘贴部分内容或目录,有任何不清楚的烦请咨询本站客服。
注意:人退发…1989‟1号,《退休汇编》680页,《人事部关于严格执行退休干部享受特殊贡献待遇规定的通知》: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退休人员享受特殊贡献待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并要从严掌握;本通知下发前,部门自行下发的本系统、本部门退休干部享受特殊贡献待遇的规定,凡不符合国发…1978‟104号规定的,应停止执行;今后,不得随意开口子。
情况特殊的,应由人事部平衡同意下达。
否则,不能执行。
第一节事业单位获得奖励的高级专家一、川府发…1984‟62号《退休汇编》794页,详见表8表8序号奖励等级提高比例1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发明奖中的特等、一、二等获奖得者,全国劳模、劳动英雄、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获得者15%2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发明奖中的三、四等奖,省科技成果奖中的特、一等奖,省劳模、劳动英雄、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获得者10%3获省科技成果二、三等奖获得者5%4其它生产、科研、文教、卫生、管理等方面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高级专家,有突出成就者,经省政府批准,可酌情提高退休费5—10%。
说明:1、根据省厅答复,1985年以前叫“科技成果奖”,1985年以后改为“科技进步奖”,省级应包括省部级,国务院部委的该类奖励也可以提高退休费比例。
2、根据省厅答复,1985年以后,取消了四等奖,故比例调整为:特、一等奖提高10%,二、三等奖提高5%。
3、获科技成果奖提高退休费比例的,只限在事业单位工作、执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具有高级职称并保持其荣誉的退休人员。
4、根据省人事厅的解释意见,社会科学方面,目前只有“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特、一、二、三等奖获奖人员可提高退休费比例。
第二节获得劳模、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人员一、川劳人险…1984‟64号,《退休汇编》671页,提高比例详见表9表9序号荣誉称号提高比例1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召开的全国性会议,授予的“劳动英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5%2以省委、省政府和中央各部委的名义召开的会议,授予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先进生产者”、“双学标兵”等荣誉称号5%,2次及以上10%3以中央军委名义授予的“战斗英雄”称号15%4军以上单位授予的“战斗英雄”、“一等功”称号5%,2次及以上10%根据20…………业单位。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关于行业统筹在渝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若干政策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日期】2000.09.18•【字号】渝劳社办发[2000]19号•【施行日期】2000.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基本养老保险正文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关于行业统筹在渝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若干政策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渝劳社办发〔2000〕19号)行业统筹在渝单位:根据国务院和市政府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有关规定,结合行业统筹在渝单位实际,我局制定了《关于行业统筹在渝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若干政策问题的处理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年九月十八日关于行业统筹在渝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若干政策问题的处理意见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劳动局、市财政局关于重庆市基本养老保险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渝府[1999]106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渝府发[2000]48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重庆市劳动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若干政策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渝劳办发[2000]261号)的规定,结合国家关于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的有关规定,现就行业统筹在渝单位贯彻执行《实施办法》若干政策问题,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一)缴费工资的认定。
1、职工缴费工资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核定(工资总额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计算,下同)。
2、单位必须为职工设立工资总额台帐,逐月登记,并按规定将本单位职工当年的工资总额过录在《职工缴费花名册》内,报市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
3、市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单位报送的《职工缴费花名册》核定职工次年的缴费工资。
职工月平均工资超过上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职工月平均工资低于上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算缴费工资。
部队事假相关规定介绍部队事假休假规定第1条本规则依公务员服务法第十二条第二项规定订定之。
第2条各级主官、干部、人事人员之职责如下:一、主官:在不影响战训任务之原则下,核予所属国军军官、士官各请假类别天数。
二、干部:适时向主官提供人员请假相关建议。
三、人事人员:管制及协调请假之实施,搜集有关资料,适时反映意见。
第3条慰劳假规定如下:一、志愿役军官、士官之慰劳假日数及其开始实施时间如下:(一)服役满一年,自第二年起,每年七日。
(二)服役满三年,自第四年起,每年十四日。
(三)股役满六年,自第七年起,每年二十一日。
(四)服役满九年,自第十年起,每年二十八日。
(五)服役满十四年,自第十五年起,每年三十日。
(六)第一目至第五目服役年限于一年内届满,而慰劳假日数适用次一年限规定时,或因服役期满届退人员,按年内所余月数比例计算核给。
二、义务役士官、士兵服役期间转服志愿役者,自任官(职)之日起,并计服役年资,按第一款规定实施慰劳假。
三、国军退伍之军官、士官、士兵,凡申请获准入营或义务役士官、士兵服役期满退伍后,再考入军事校院毕业者,自任官(职)之日起,其曾服役年资予以并计,按第一款规定实施慰劳假。
四、每年慰劳假日数应扣除同一年内已请毕之事假日数。
五、在不妨碍任务情形下,权责主官应依本规则所定,自行分月分批或利用任务空隙核定实施慰劳假。
六、各受训军官、士官不论开缺与否,其个人受训期间之慰劳假,应依第一款所定个人慰劳假在职全年应休总天数等比例折算扣除之,不另补休。
第4条国军志愿役军官、士官凡符合前条第一款规定者,除本规则另有规定外,每年至少应实施累计请慰劳假七日,每次至少半日,并得酌予发给慰劳假补助费。
年内得请慰劳假日数,部分或全部依规定奉准保留至次年实施者,不得列抵次年应请毕慰劳假日数,且不得请领慰劳假补助费。
第5条荣誉假规定如下:一、军官、士官立有战功,具有创造、发明或具有特殊功绩者,核给十五日以内之荣誉假。
二、军官、士官服役于外岛或艰苦地区,表现优异者,得在不影响战备状况下,核给七日以内之荣誉假,分批实施。
附录1一、单位信息口径解释A1.单位编码:系统自动给出。
A2. 法人组织机构代码:填写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颁发的法人组织机构代码。
A3.单位名称:单位全称,要求准确。
A4. 对应财政局处(科)室:从下拉列表中选择。
A5. 单位性质:从下拉列表中选择。
A6. 经费供给方式:全额或差额等,从下拉列表中选择。
A7.单位级别:从下拉列表中选择。
A8.部门(单位)类别:本单位所属支出功能类别。
暂不需填写。
A9. 单位所在地:从下拉列表中选择,选择本单位所在地区县名称。
A10. 单位预算支出类款:从下拉列表中选择。
在预算生成时,“单位预算支出类款”与预算支出的分类及方向有关,预算报表中涉及此项,因此要填写。
A11.单位地址:单位办公所在地址。
A12.单位邮编:单位办公所在地邮编。
A13.单位电话号码:单位财务电话,方便业务工作联系。
B1. 事业编制数B2. 行政执法专项编制数B3. 事业单位行政编制数B4. 行政编制数B5. 编制总数B6. 机关事业编制数B1-B6 为本单位人员编制基本情况,表中出现的编制数字填报口径应与市编委批件数字相一致。
B7. 实有人员总数B8. (行政机关事业)实有人数B9. 机关事业人员总数B10. 工勤实有人数B11. 合同制人数B12. 带工资学习人数B13. 事业实有人数B14. 待分配人数B7-B14 为实有人员总数和各种分类统计的实有人数。
二、在职人员基础信息口径解释A1.所在处科室:填写在本单位处科室的名称。
A2.姓名:填列时汉字间不能留空格。
A3.性别:从下拉列表中选择。
A4.民族:从下拉列表中选择。
A5.证件类型:从下拉框中选择一项(身份证、护照、军官证),然后在后面的文本框中录入对应号码,如有身份证,首选身份证!没有身份证的话选择其它项。
(如是身份证,应为15位或18位,如最后一位为字母应用大写“X”来表示)A6.文化程度:从下拉框中选择, 试用期人员在生成“试用期工资”经费时与此项有关。
关于2006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有关问题的解答一、关于增加离退休费的范围对象问题1、问:这次增加离退休费的范围对象是哪些?答:①机关事业单位2006年6月30日前已办理离退休手续和已达到离退休年龄未经组织批准留任的人员。
②其他保留行政或事业退休待遇的人员。
2、问:2006年6月30日前已达到规定的离退休年龄未及时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这次如何处理?答:根据中组部、人事部中组发[1988]9号和中组部、人事部组通字[1995]9号以及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浙组[1995]12号等有关文件规定,2006年6月30日前已达到离退休年龄的人员(经组织批准留任的除外),按退休人员的办法增加离退休费。
3、问:哪些人员符合延长退休年龄的条件?答:机关事业单位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周年)的人员,如确因工作需要暂时留任(聘任)的,必须根据国家有关延长退休年龄的规定、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经组织批准。
主要有三类人员:一是符合国发[1983]141号、国发[1986]26号、浙政办[1986]54号等有关文件规定,经批准确实需要延长退休年龄的副教授及相当职务以上高级专家。
二是中组部、人事部中组发[1988]9号文件规定的干部。
三是依据法律和有关规定经选举任职,在任届未满时达到退休年龄的干部,一般可待任届期满后按有关规定办理退休手续。
4、问:出国定居的离退休、退职人员,这次能否列为增加离退休、退职费的对象?答:出国定居的离退休、退职人员,2006年6月30日仍享受离退休、退职待遇的,这次也可按规定增加离退休费、退职生活费。
二、关于增加离退休费的职务问题5、问:这次增加离退休费的职务应如何把握?答:原则上按离退休时实际担任的职务确定。
其中,对离休时没有职务(或职务较低)的人员,这次可按离休后重新明确的职务增加离休费。
[例如,机关某科长,1945年8月20日参加革命工作,1985年10月离休,根据浙组[2000]40号文件规定从2000年8月起享受副处级待遇。
国办发〔1982〕36号文全文如下:
关于西藏干部、工人离休、退休、退职工作中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报告
(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我们对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一九八一年十月二十七日给国务院的《关于西藏干部、工人离休、退休、退职工作中有关问题的请示报告》,进行了研究,原则同意他们提出的意见.跨省安置的离休、退休、退职干部、工人所需一切经费,均由西藏自治区支付,各有关省、市、自治区应积极协助安置.现对报告中所提及的三个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退休费标准问题.关于西藏自治区干部、工人按在西藏连续工作时间提高退休费标准的意见,我们建议修改为:凡在海拔三千五百公尺以上地区工作累计满十年不满十五年的,退休费标准提高5%;累计满十五年以上的,退休费标准提高10%.在海拔三千五百公尺以下地区工作的,不提高退休费标准.
二、特殊贡献待遇问题.关于西藏自治区干部、工人享受特殊贡献待遇的规定,建议修改为:获得全国性的劳动(战斗)英雄、模范等光荣称雄、模范和部队军级以上单位授予的战斗英雄、模范等光荣称号的,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认为对西藏革命和建设有特殊贡献的干部、工人,退休费享受特殊贡献待遇的干部、工人,如果长期在高原地区工作,还可以按规定提高退休费标准,但其退休费总额不得超过本人的标准工资.
三、离休、退休干部、工人的住房补助费问题.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请示报告提出“本人住房确有困难,要求自行解决并经组织批准的,由原单位一次性发给住房补助费.住房补助费标准为:离休干部、退休的地级干部不超过五千元;县级干部不超过四千元;一般干部和工人相同,都不超过三千元.“跨省安置的”
自费解决住房者,也请当地有关部门给予帮助.”我们意见:对于离休、退休后回农村安置以及易地安置到县、镇的干部、工人,可以适当发给建房、修缮补助费.离休、退休后仍居住公房的,包括易地安置到配偶或子女处居住公房的,都不再发给住房补助费.跨省安置到中等以上城市,确无住房或住房确有困难的,由接收安置地区积极协助解决,新建、扩建住房的费用由西藏自治区支付.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参照执行.
另:
劳动人事部关于如何执行《关于西藏干部、工人离休、退休、退职工作中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报告》的函
【颁布单位】劳动人事部
【颁布日期】19821124
【实施日期】19821124
最近,一些地区来函询问,应该如何执行今年四月二十四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人事局、国家劳动总局《关于西藏干部、工人离休、退休、退职工作中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报告》(国办发〔1982〕36号文)。
经研究,现对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国办发〔1982〕36号文转发的《报告》,原则上只适用于
在西藏办理离休、退休、退职的职工。
但是,对于曾经在西藏海拔三千五百米以上地区工作累计满十年以上的职工,以后调到其他省、市、自治区工作,就地退休的,其退休费标准可执行《报告》第一条的规定;在国办发〔1982〕36号文发布以前已经退休的,也可自文件下达之月起,
由发给退休费用的单位改按《报告》第一条的规定发给退休费,文件下发以前的时间不再补发退休费。
退休费总额不得超过本人原标准工资。
二、国办发〔1982〕36号文发布之前,已经在西藏退休安置,
并且一直由西藏支付退休待遇的退休职工,其退休待遇的变动问题,由西藏自治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