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
- 格式:ppt
- 大小:2.22 MB
- 文档页数:46
目录1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原理 (2)2 坐标变换 (3)2.1 坐标变换基本思路 (3)2.2 三相——两相坐标系变换(3/2变换) (4)2.3 旋转变换 (5)3 转子磁链计算 (6)4 矢量控制系统设计 (7)4.1 矢量控制系统的电流闭环控制方式思想 (7)4.2 MATLAB系统仿真系统设计 (8)4.3 PI调节器设计 (9)5 仿真结果 (10)5.1 电机定子侧的电流仿真结果 (10)5.2 电机输出转矩仿真结果 (11)心得体会 (13)参考文献 (14)异步电机矢量控制Matlab 仿真实验1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原理矢量控制系统的基本思路是以产生相同的旋转磁动势为准则,将异步电动机在静止三相坐标系上的定子交流电流通过坐标变换等效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上的直流电流,并分别加以控制,从而实现磁通和转矩的解耦控制,以达到直流电机的控制效果。
所谓矢量控制,就是通过矢量变换和按转子磁链定向,得到等效直流电动机模型,在按转子磁链定向坐标系中,用直流电动机的方法控制电磁转矩与磁链,然后将转子磁链定向坐标系中的控制量经变换得到三相坐标系的对应量,以实施控制。
其中等效的直流电动机模型如图1-1所示,在三相坐标系上的定子交流电流i A 、i B 、i C ,通过3/2变换可以等效成两相静止正交坐标系上的交流i sα和i sβ,再通过与转子磁链同步的旋转变换,可以等效成同步旋转正交坐标系上的直流电流i sm 和i st 。
图1-1 异步电动机矢量变换及等效直流电动机模型在三相坐标系上的定子交流电流,,A B C i i i ,通过3/2变换可以等效成两相静止正交坐标系上的交流s i α和s i β再通过与转子磁链同步的旋转变换,可以等效成同步旋转正交坐标系上的直流电流sm i 和st i 。
m 绕组相当于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绕组,sm i 相当于励磁电流,t 绕组相当于电枢绕组,st i 相当于与转矩成正比的电枢电流。
摘要因为异步电动机的物理模型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需要用一组非线性方程组来描述,所以控制起来极为不便。
异步电机的物理模型之所以复杂,关键在于各个磁通间的耦合。
如果把异步电动机模型解耦成有磁链和转速分别控制的简单模型,就可以模拟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模型来控制交流电动机。
直接矢量控制就是一种优越的交流电机控制方式,它模拟直流电机的控制方式使得交流电机也能取得与直流电机相媲美的控制效果。
本文研究了矢量控制系统中磁链调节器的设计方法。
并用MATLAB最终得到了仿真结果。
关键词:矢量控制非线性 MATLAB仿真目录1 设计条件及要求 (1)1.1设计条件 (1)1.2设计要求 (1)2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原理及基本方程式 (2)2.1 矢量控制基本原理 (2)2.2 按转子磁链定向的基本方程 (3)3 坐标变换 (5)3.1 坐标变换原理 (5)3.2 建立坐标变换模型 (7)3.2.1 2r/3s变换模型 (7)3.2.2 3s/2r变换模型 (8)4 矢量控制系统设计 (9)4.1 矢量控制系统的电流闭环控制方式思想 (9)4.2 MATLAB系统仿真系统设计 (9)4.3 PI调节器设计 (10)5仿真结果 (12)5.1 电机定子侧的电流仿真结果 (12)5.2 电机的转子转速和转子磁链仿真结果 (13)结论 (15)心得体会 (16)参考文献 (17)1 设计条件及要求1.1设计条件电机参数为:额定功率power=2.2KW,线电压L U =,额定频率50f Hz =;定子电阻0.435s R =Ω,漏感0.002ls H L =;转子电阻,0.816r R =Ω,漏感,0.002lr H L =;互感0.069m H L =,转动惯量0.089.^2J kg m =,极对数2P =,其余参数为0。
1.2设计要求(1)负载为恒转矩负载N T L 120=; (2)转速n=1400rad/min ;2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原理及基本方程式2.1 矢量控制基本原理矢量控制系统的基本思路是以产生相同的旋转磁动势为准则,将异步电动机在静止三相坐标系上的定子交流电流通过坐标变换等效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上的直流电流,并分别加以控制,从而实现磁通和转矩的解耦控制,以达到直流电机的控制效果。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一、引言异步电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电动机,其控制方式主要有直接转矩控制和矢量控制两种。
其中,矢量控制是一种更加精确、灵活的控制方式,可以实现高效率、高性能的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
二、异步电机基础知识1. 异步电机结构和工作原理异步电机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定子上有三个相位交流绕组,转子上则有导体条。
当三相电源施加在定子上时,会产生旋转磁场,进而感应出转子中的感应电动势,并使得导体条在旋转磁场中感受到一个旋转力矩,从而带动转子运动。
2. 异步电机参数异步电机的参数包括定子电阻、定子漏抗、定子互感、转子漏抗等等。
这些参数对于确定异步电机的特性非常重要。
3. 感应电动势和反电动势当三相交流电源施加在定子上时,会产生一个旋转磁场,并且这个旋转磁场的频率与供电频率相同。
这个旋转磁场会感应出转子中的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一个旋转力矩。
同时,由于异步电机的运动,转子中也会产生一个反电动势,其大小与运动速度成正比。
三、矢量控制基础知识1. 矢量控制简介矢量控制是一种通过模拟直流电机的方式来控制交流电机的方法。
它可以实现非常精确的控制,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转速和转矩。
2. 矢量控制原理在矢量控制中,将交流电机看作一个带有两个分量(即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的向量。
通过对这两个分量进行分别控制,就可以实现对交流电机的精确控制。
四、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1. 矢量控制与异步电机结合在异步电机中使用矢量控制时,需要将交流电源输入到变频器中,并将其输出到异步电机上。
变频器会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并将其分解为两个分量:一个用于产生旋转磁场(即定子磁通),另一个用于产生反向转矩(即转子电流)。
2. 矢量控制中的定子电流和磁通在矢量控制中,定子电流和磁通是非常重要的参数。
定子电流决定了旋转磁场的大小,而磁通则决定了旋转磁场的方向。
因此,在进行异步电机矢量控制时,需要对定子电流和磁通进行精确控制。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_FOC_和直接转矩控制_DTC_方案的比较首先,我们来看看FOC方案。
FOC方案是基于电机矢量控制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控制方法,在控制异步电动机时,可以通过精确测量和控制转子磁链矢量的方向和大小,来实现精确控制电机的转矩和转速。
其核心思想是将电动机的三相定子电流进行矢量拆分,分为一个磁场矢量和一个转矩矢量,从而实现转子磁链方向和大小的控制。
FOC方案的优点是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
由于可以实时测量和控制电机的磁链矢量,FOC方案可以精确控制电机的转矩和转速。
此外,由于转子磁链矢量可以根据需要即时调整,FOC方案可以快速响应转矩和速度的变化,从而适用于需要快速响应和精确控制的应用。
然而,FOC方案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FOC方案的实现较为复杂,需要进行电流和电压的矢量控制,以及相应的转子定位和速度估算算法。
这些复杂的控制算法在实践中需要较高的计算能力和较多的计算资源,因此实现起来较为困难。
其次,FOC方案对于电机参数和系统模型的准确性要求较高。
由于FOC方案需要测量和控制转子磁链矢量,因此对电机参数和系统模型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如果参数不准确,将导致控制性能下降。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DTC方案。
DTC方案是一种基于直接转矩控制原理的控制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采用转矩和磁链两个控制变量直接控制电机的转矩和速度。
DTC方案通过测量和计算磁链和转矩的误差,根据预定的控制规则直接调节电机的电压和频率,以实现对电机转矩和速度的控制。
DTC方案的优点是实现简单,控制快速。
DTC方案不需要进行电流和电压的矢量控制,只需要测量和控制磁链和转矩的误差,因此实现起来相对简单。
此外,DTC方案由于直接控制电机的电压和频率,可以快速响应转矩和速度的变化,适用于需要快速相应和简单控制的应用。
然而,DTC方案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DTC方案的动态性能较差。
由于DTC方案是基于磁链和转矩误差进行控制的,其控制性能受到不可避免的误差和延迟的影响,因此其动态性能较差,不能达到FOC方案的精确度和响应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