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发电及基站日常故障处理培训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2.49 MB
- 文档页数:8
变电设备故障现场处置方案培训资料1. 引言变电设备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稳定和正常是确保电力供应安全可靠的关键。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变电设备故障是难以避免的。
因此,对于变电设备故障的现场处置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及时恢复电力供应,减少停电时间,并保证现场人员的安全。
本文档旨在培训变电设备故障现场处置方案,包括故障现象分析、应急处理措施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以提升现场人员的处置能力和工作效率。
2. 故障现象分析在进行故障现场处置前,首先需要对故障现象进行分析,以判断故障原因和性质,从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变电设备故障现象及其分析方法:2.1 电压异常当变电设备的电压异常,比如高电压或低电压时,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损坏。
针对电压异常的故障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 观察电压表指示是否超过设备额定值; - 检查设备是否有过载、短路等导致电压异常的因素; - 分析电源电压是否稳定; - 检查设备所在的电力系统是否存在故障。
2.2 温度异常变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温度异常也是常见的故障现象。
当设备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都可能会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甚至损坏。
对于温度异常的故障现象,可以采取以下分析方法: - 检查设备周围环境温度是否正常; - 检查设备的冷却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 判断设备是否发生过负载过大或过小的情况; - 检查设备是否存在短路等故障导致的温度异常。
2.3 声音异常变电设备发出异常的声音也是故障的一个表现形式。
对于声音异常的故障现象,可以采取以下分析方法: - 判断声音是否是由设备自身产生的,还是来自其他故障设备; - 观察声音的频率和响度,判断故障的性质; - 检查设备是否有松动或是断裂的部件导致声音异常; - 检查设备是否存在缺油、缺水等导致声音异常的情况。
3. 应急处理措施当故障现场发生时,需要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以保证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以下是针对不同故障现象的应急处理措施:3.1 电压异常•针对高电压问题,可以采用降低并稳定负载电流的方式,通过电阻、变压器等设备进行调整;•针对低电压问题,可以采用增加并稳定负载电流的方式,通过电容、稳压器等设备进行调整。
通讯基站故障处理应急预案第一章基站故障处理应急预案概述 (4)1.1 应急预案的目的与意义 (4)1.1.1 目的 (4)1.1.2 意义 (4)1.1.3 应急指挥部 (5)1.1.4 应急响应小组 (5)1.1.5 各部门职责 (5)1.1.6 协作单位 (5)第二章基站故障分类与等级划分 (5)1.1.7 硬件故障 (5)1.1.8 软件故障 (6)1.1.9 网络故障 (6)1.1.10 外部因素导致的故障 (6)1.1.11 一级故障 (6)1.1.12 二级故障 (6)1.1.13 三级故障 (6)1.1.14 四级故障 (6)1.1.15 一级故障响应措施 (6)1.1.16 二级故障响应措施 (7)1.1.17 三级故障响应措施 (7)1.1.18 四级故障响应措施 (7)第三章应急预案启动与执行 (7)1.1.19 故障发生条件 (7)1.1.20 启动应急预案的具体条件 (7)1.1.21 启动应急预案 (7)1.1.22 组织应急队伍 (8)1.1.23 执行救援任务 (8)1.1.24 信息发布与沟通 (8)1.1.25 故障处理结束 (8)1.1.26 运维部门职责 (8)1.1.27 技术支持部门职责 (8)1.1.28 现场救援部门职责 (8)1.1.29 物资保障部门职责 (8)1.1.30 信息发布部门职责 (8)第四章基站故障处理流程 (9)1.1.31 故障发觉 (9)1.1.32 故障报告 (9)1.1.33 故障初步判断 (9)1.1.34 故障分类 (9)1.1.35 设备故障处理 (9)1.1.36 系统故障处理 (10)1.1.37 外部原因故障处理 (10)1.1.38 故障处理记录 (10)第五章基站故障抢修队伍与资源保障 (10)1.1.39 队伍组建 (10)1.1.40 培训内容 (10)1.1.41 培训方式 (10)1.1.42 人力资源配置 (11)1.1.43 物资资源配置 (11)1.1.44 抢修设备 (11)1.1.45 抢修工具 (11)第六章信息沟通与协同处置 (11)1.1.46 目的与原则 (11)1.1.47 沟通渠道与方式 (12)1.1.48 责任与分工 (12)1.1.49 目的与原则 (12)1.1.50 沟通对象与内容 (12)1.1.51 沟通方式与频率 (12)1.1.52 目的与原则 (12)1.1.53 协同处置流程 (12)1.1.54 协同处置保障 (13)第七章基站故障恢复与评估 (13)1.1.55 故障定位 (13)1.1 接到故障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 (13)1.2 通过监控系统和故障诊断工具,快速定位故障点,明确故障原因; (13)1.3 若无法远程定位故障,及时派出维护人员现场排查。
基站各类告警故障处理时限(附应急油机发电步骤)1、内容:包括基站环境监控系统告警和配套设备故障的处理。
2、周期:按需3、要求:除VIP和非VIP基站中部分周围环境恶劣、偏远山区和偏远海岛基站外(该部分基站比例控制在基站总数的20%以下),其余基站的告警与故障处理时段要求延长到8小时工作时间以外,具体为:VIP基站中的部分最重要基站:7*24小时,但该部分基站比例宜控制在VIP基站总数的50%左右;VIP基站中的其余基站:7*16小时;非VIP基站:7*12小时。
应急油机发电步骤一、出发前检查1.接到发电通知确定发电后,需对油机发电机组做一检查(水位、燃油位、机油位、启动电池电压以及是否存在漏水、漏电、漏油、漏气),以确保到基站后能够正常发电。
2.随车应带有必要的工具,如测电笔、万用表、电筒、常用的工具及基站钥匙。
二、发电前的检查和准备1、到现场后,应将油机放置在水平位置,避免阳光直射或被雨淋到,严禁将油机放在基站内发电,禁止发电机的进、排气风口对准基站门口方向或对上风方向排放废气。
进入基站观察设备工作情况,并告知网管准备发电。
2、检查开关电源监控屏上的内容,特别注意直流电压值和负载电流值。
判断油机功率是否满足基站负载要求,如不满足需减少负载电流或电池充电电流。
(如单相油机只可带一个模块,10kva三相油机带三个模块,但是需对模块或充电电池电流进行限流。
)具体情况试基站实际情况和电池充电电流确定;3、检查基站电力进线情况(对初次发电的基站,此步必不可少)。
检查内容包括外线是否有电;油机切换箱中接线是否正确;有无对外供电情况,如有对外供电坚决切除。
检查范围从火表箱至基站内交流开关箱;4、检查正确无误后,依次把基站内开关电源分路开关、两路空调分路开关、交流配电屏内的总开关打至“off”。
无油机切换箱的基站,先将电缆线的一端接入到交流配电屏内的剩余空开的下桩头,再将另一端接到油机的装头上。
有油机切换箱的基站把切换箱中闸刀从“市电侧”打至“油机侧”。
一、目的为确保在基站停电等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恢复基站通信,保障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基站因自然灾害、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的停电情况。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基站应急发电指挥部(1)总指挥:负责应急发电工作的全面领导,协调各部门资源,确保应急发电工作的顺利进行。
(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工作,负责应急发电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2. 应急发电小组(1)发电人员:负责基站应急发电设备的操作、维护和保养。
(2)调度人员:负责应急发电设备的调度和分配。
(3)抢修人员:负责基站设备的抢修和维护。
四、应急发电流程1. 紧急启动(1)当基站发生停电时,值班人员应立即上报指挥部。
(2)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发电预案,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发电工作。
2. 发电设备准备(1)发电人员迅速检查发电设备,确保设备完好、油料充足。
(2)调度人员根据基站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发电设备。
3. 发电设备运输(1)发电人员将发电设备运输至基站。
(2)抢修人员同时进行基站设备的抢修和维护。
4. 发电设备安装(1)发电人员按照要求将发电设备安装到位。
(2)调度人员检查设备安装是否符合要求。
5. 发电设备调试(1)发电人员对发电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调度人员对基站设备进行测试,确保基站通信恢复正常。
6. 应急发电结束(1)基站通信恢复正常后,发电人员将发电设备拆除,并进行保养。
(2)调度人员对应急发电工作进行总结,上报指挥部。
五、保障措施1. 建立应急发电设备库,确保应急发电设备充足。
2. 加强发电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发电技能。
3. 建立应急发电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定期开展应急发电演练,提高应急发电实战能力。
5. 加强与政府、供电部门、维护单位的沟通协作,确保应急发电工作顺利进行。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基站应急发电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