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医疗质量考核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2
康复科、理疗科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科别:检查人员:检查日期:
注:1、根据考核评分标准,每月进行一次全院医技科室大检查,其评分结果纳入当月的质量考核,与奖金挂钩,并作为年终科室各项先进工作评比的主要依据,对存在的问题在周会或科主任会议上通报。
2、如有重大差错或医疗事故年度评先一票否决.
3、“医疗安全制度”项目可以扣至负分,其余项目扣完为止。
4、如考核评分项目内容缺项的,按应检项目分数折算:考评得分/实际开展项目得分×100=最终实际得分。
康复科月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标准(100分)项目分值考评内容考评方法扣分及理由得分一、依法执业(10分)10认真执行《执业医师法》,依法执业;掌握相关制度、法律。
发生违法执业事件(如:非注册医师独立当班、单独操作等),该项不得分。
不定期抽查相关制度、法律规定,不熟悉不得分,部分掌握每人次扣0.5分。
二、质量管理(40分)10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本查质控小组活动情况,访问小组成员活动内容,无实际活动不得分,记录不完善,缺项的每项扣1分。
10科室业务学习(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每半月学习一次;记录本仅有记录,医师未真正学习的每次扣1分。
10三基考核(要求覆盖率、合格率均≥95%)每月一次,医师未真正被考核的本项不得分;有培训资料、签到表、试卷、成绩缺项漏项每项扣0.5分。
10知情同意书签署合格率100%分值按比例分配于知情同意书的各项,合格项的百分数乘以总数即为该项得分。
三、医疗核心制度25分10 核心制度知晓情况随机抽查科主任及当班人员十四项核心制度知晓情况,每月按计划进行考核,尤其是年轻医师。
15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每月至少一例次,不讨论不得分;随机询问参加人员,讨论内容不知晓该项不得分;参加疑难病例讨论的人员应有三级医师,每缺一级医师参加扣1分,根据疑难病例情况,每缺一个相关科室人员参加,扣1分,病例讨论不规范(未记录发言人具体意见,讨论无总结意见,字迹潦草不易辨认,无记录医师签名),每例扣2分。
四、医疗不良事件10分10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20件/100张开放床/年),每科按60张开放床位。
属于医疗范畴的不良事件,发现漏报瞒报1例,该项不得分;每上报1例加1分。
五、其它15分5质量活动科主任和医师参加情况医院或医务处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科主任或医师无故不到每人次扣1分,扣完为止。
5完成医院指令性任务比例100%医院下达指令性任务无故不完成每次扣1分,扣完为止。
康复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评价指标评价要点一、科室管理(50 分)1、严格执行医疗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护士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卫技人员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6、护士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7、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红包。
8、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回扣。
2、建立健全各项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规章制度和岗位工岗位职责。
重点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职责。
核心制度内容包括: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处方管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转科、转院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临床药事管理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疗责任追究制度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
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护士条例》,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1、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遵守医疗卫生管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诊理法律、法规、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评价方法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有一名执业的医师或护士未注册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发现一起执业医师或护士超范围执业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发布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不符合人事科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不符合护理部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凡出现此类情况者,当月质控考评零分。
凡出现此类情况者,当月质控考评零分。
页脚内容
康复科、理疗科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页脚内容
科别: 总分: 检查人员: 检查日期:
注: 、根据考核评分标准,每月进行一次全院医技科室大检查,其评分结果纳入当月的质量考核,与奖金挂钩,并作为年终科室各项先进工作评比的主要依据,对存在的问题在周会或科主任会议上通报。
、如有重大差错或医疗事故年度评先一票否决。
、“医疗安全制度”项目可以扣至负分,其余项目扣完为止。
、如考核评分项目内容缺项的,按应检项目分数折算:考评得分 实际开展项目得分× =最终实际得分。
页脚内容
页脚内容。
康复医疗质量考核细则(100分)检查科室检查时间检查人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扣分项目扣分康复治疗同意书的签订(3分)无此项扣3分是否告知康复治疗同意书相关内容(3分)无此项扣3分患者入院的康复宣教(2分)无此项扣2分PT处方(3分)无此项扣3分OT处方(3分)无此项扣3分1、治疗的内容、项目及收费标准(2分)少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2、训练目的、方法(2分)少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一、康复计划的制定与落实康复医师、治疗师向患者及其家属、授权委托人说明康复治疗计划方案/3、治疗地点、时间点、治疗时长(2分)少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4、康复预期目标(2分)无此项扣2分5、康复治疗的禁忌症(2分)无此项扣2分6、患者是否按时进行康复治疗(2分)无此项扣2分7、康复器械治疗的目的(2分)无此项扣2分无此项扣分2患者入院后日内康复治疗师接诊患者(分)22(7分)向患者做自我介绍,佩戴胸牌(2分)1、无介绍扣1分2、没有佩戴胸牌扣1分患者入院7日内进行初期康复评定(3分)无此项扣3分患者每隔20-25日进行一次中期评价(3分)无此项扣3分第1页患者出院末期评价(3分)无此项扣3分向患者告知每次康复评定的结果(2分)无此项扣2分向患者告知康复评定后治疗计划方案(2分)无此项扣2分患者出院前家庭康复训练方案制定(2分)无此项扣2分患者出院前家庭康复训练指导(2分)无此项扣2分评价记录单对患者目1、对功能障碍描述是否全面(关节活动度、肌力、肌张力、平衡协调、ADL、言语、吞咽、认知等)(3分)不全面扣1-3分2、对功能障碍的描述是否具体:部位、活动范围、严重程度等(3分)不全面扣1-2分前存在主要问题的描述(种类、性3、相关功能障碍要有相应的康复评定量表(3分)1、无量表扣3分2、量表不全扣1-2分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4、康复评价记录单与病程记录相符(3分)1、不相符扣3分2、记录不全面扣1-2分等)(10分)5、康复治疗医嘱与实际康复治疗项目、频次相符(3分)不相符扣3分三、康复查房康复科主任或康复医师或主管康复治疗师查房记录(3分)无此项扣3分对查房记录中提出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康复目标调整及康复治疗方案的改进(3分)无此项扣3分治疗前手部消毒(2分)无此项扣2分四、治疗前准备治疗前熟知患者基本情况:血压、血糖、体温、心率测量、疼痛、肿胀等情况(2分)少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对患者提出有关康复治疗的问题是否如实解答(2分)1、无解答扣2分2、解答不全扣1-1.5分1、聊天扣1分五、医患交流治疗中与患者的交流配合(4分)2、玩手机、打电话扣1分3、患者睡觉扣1分41、无特殊原因离开扣分患者未进行康复治疗的原因治疗师是否知晓(2分)不知晓原因扣2分第2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的处置与流程(2分)无此项扣2分,不全扣1分各种预案处置流程演练及记录(2分)无此项扣2分,不全扣1分六、医疗安全应急预案的处置流程熟悉程度(2分)1、不清楚扣2分2、不熟悉扣1分治疗师资质(2分)无资质或无上级带教扣2分七、诊疗流程、康复器械管理相关康复诊疗流程和制度(4分)康复器械管理、使用、维护制度(2分)1、无此项扣4分2、不全扣1-3分1、无此项扣2分2、不全扣1分1604、<%扣分八、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90%,(4分)2、60%-70%扣3分3、70%-80%扣2分480-901、%%扣分分数合计科主任签字:第3页。
康复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附件一: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1、月门诊人次;
2、出院人次;
3、平均住院日≤12天;
4、药品比例;
5、床位使用率≥85 ≤93%;
6、处方合格率达95%;
7、住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
8、出人院诊断符合率95%;
9、成分输血率95%,血袋回收率100%
10、传染病报告率100%;
11、甲级病案率≥90%;
12、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
13、医院感染漏报率≤10%,医院感染率≤10%。
附件二:科室重点监测指标
1、压疮发生率;
2、跌倒发生率;
3、管路脱落发生率(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尿管、胃管、引流管、深静脉置管等);
4、意外伤害发生率(烫伤、坠床、自杀、走失等);
5、24/48小时重返ICU率;
6、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静脉导管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致感染等);
7、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静脉导管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致感染等);
8、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9、药物不良反应报告。
康复医学科质量检查评分标准康复医学科质量检查标准检查部门:时间:质量标准评估方法问题反馈1、成立医疗质量与管理小组,有工作制度、计划、总结、每月活动1次,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指标,定期进行统计与分析(每月有完整的记录,每季度有分析);有能够显示持续改进效果的记录。
1. 查质量与管理小组材料,有无记录。
2、每月一次医疗质量自查(医疗质量、医疗制度、医疗安全、康复有效率≥90%、康复功能评定率>98%、年技术差错率≤1%、病历和诊疗记录书写合格率≥90%、平均住院日≤30天等);对存在的问题有改进措施和意见。
查看有无医疗质量改进记录,有效率及评定率。
3、检查资料保管完好,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本,死亡病例讨论本,医生、治疗师交接班本等,记录完好齐全。
有无上述记录本,记录是否不及时。
4、与康复医师沟通后制定每个患者的康复治疗计划,并定期进行效果评定。
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主动参与康复治疗。
有无康复治疗计划,有无定期评定。
5、有康复诊疗指南/规范,并严格执行。
有无康复诊疗指南、规范,有无记录。
6、开展早期临床相关科室康复治疗,有临床医师商定治疗方案的沟通记录。
有无相关科室会诊记录,康复病人评定单有无沟通内容。
7、严格按照医疗文书写要求和质控标准书写病历,病历和诊疗记录书写合格率≥90。
现场抽查病历。
8、科室业务学习记录本、医疗不良事记录本、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检查记录本记录及时,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时处理,有相关记录。
查看记录本,有无漏记或记录不及时。
9、有康复治疗训练过程的记录规范、诊断标准与流程,能落实并有自查记录,病历记录完整率100%。
有无标准与流程,有无记录或记录不全。
10、有定期的康复治疗与训练效果评定标准与程序。
有无标准与程序,有无记录或记录不全。
11、有康复意外的紧急处理预案,相关人员熟悉预案,预防二次残疾。
有无应急预案及培训记录。
12、有患者的康复治疗训练效果、舒适程度、愿望与意见等项目评价;有加强住院患者医疗安全管理的制度和措施;有康复医学科诊疗活动评价指标;有效落实预防并发症、预防二次残疾的具体措施。
康复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康复科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各级各类康复科,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和诊所等。
第三条康复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应以患者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全面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确保康复治疗的安全、有效和舒适。
第四条康复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应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形成科学、规范、责权清晰、运行顺畅的管理机制。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第五条康复科应设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医疗质量管理员、护理质量管理员等组成。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康复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六条科主任对本科室的医疗质量与安全负总责,负责组织制定质量管理制度,监督质量管理的实施,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第七条护士长负责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监督护理质量管理的实施,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第八条医疗质量管理员负责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监督医疗质量管理的实施,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第九条护理质量管理员负责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监督护理质量管理的实施,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三、质量管理制度第十条康复科应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感染控制、药品管理、设备管理、消防安全等方面。
第十一条康复科应制定并落实患者安全管理措施,包括患者身份识别、用药安全管理、跌倒预防、压疮预防等方面。
第十二条康复科应定期组织质量安全管理培训,提高各级人员对质量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质量安全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第十三条康复科应建立质量安全管理考核制度,对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四、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第十四条康复科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对医疗活动进行全面控制,确保医疗活动的安全、有效和合规。
康复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2、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应与患者或其家属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作为实施操作、用药、输血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有效手段。
2、提高用药安全。
1、病区应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并上报。
2、在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3、建立实验室“危 1、必须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
急值”报告制度。
2、科室对“危急值”报告应有登记。
3、科室对“危急值”报告结果不确定时,应立即重复检查。
4 、特殊情况下医 1、紧急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的口头医嘱执行务人员之间的有制度:效沟通 1)健全紧急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的口头医嘱执行制度,严格规定除紧急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外不得使用口头医嘱。
2)护士在抢救时执行口头医嘱,应向医生复述,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2、口头接收报告时的沟通管理: 1)建立接获口头和电话的“危急值”报告记录本,项目齐全。
2)收者必须在“危急值”报告本上规范,完整地记录检查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双方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给医师使用。
3)相关人员知晓上述制度,并执行落实。
5 、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1、择期手术在手术医嘱下达之时,表明该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2、建立手术部位识别标志制度。
未签署知情同意书不得分。
患者无腕带识别标示不得分。
2 2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未上报不得分。
出现药物配伍禁忌造成不良后果不得分。
科室未建立报告制度不得分。
无“危急值”报告登记不得分。
未对阳性报告结果及时采取措施造成不良后果不得分。
1、不知晓扣 1 分。
2、发现口头医嘱一次扣 1 分。
3、一次不合格扣 1 分。
2 3 3 2 2 3 1、未建立或缺项目各扣 1 分. 2、缺登记一项记录,扣 1 分。
3. 知晓及不落实扣 1 分。
3 术前准备工作部充分酌情扣分。
康复科、理疗科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科别: 总分: 检查人员:检查日期:
注:1、根据考核评分标准,每月进行一次全院医技科室大检查,其评分结果纳入当月的质量考核,与奖金挂钩,并作为年终科室各项先进工作评比的主要依据,对存在的问题在周会或科主任会议上通报.
2、如有重大差错或医疗事故年度评先一票否决。
3、“医疗安全制度”项目可以扣至负分,其余项目扣完为止。
4、如考核评分项目内容缺项的,按应检项目分数折算:考评得分/实际开展项目得分×100=最终实际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