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京办主任二人物关系
- 格式:pdf
- 大小:45.26 KB
- 文档页数:2
1.驻京办主任2.驻京办主任(二)3.市长秘书前传24.首长秘书5.市长秘书6.秘书长(大结局)7.秘书长8.市长秘书前传9.女市长之非常关系10.秘书长(2)11.冰是睡着的水12.超级市长13.暗火14.官场现形记(上下)(插图本)15.挂职16.官场生死斗(黑白锋芒)17.市长不在家18.税务局长19.官场20.干部家庭2.,国画,梅次故事挂职干部位置3月3日)前十位:沧浪之水、中国式秘书、驻京办主任、后备干部、驻京办主任(二)、首长秘书、组织部长第1-3部(套装共3册)、市长秘书、秘书长、市长秘书前传2,本站不提供官场小说免费下2010年3月官场小说排行榜2010(截止到3月3日)前十位:沧浪之水、中国式秘书、驻京办主任、后备干部、驻京办主任(二)、首长秘书、组织部长第1-3部(套装共3册)、市长秘书、秘书长、市长秘书前传2,本站不提供官场小说免费下载和在线阅读,只提供2010年3月官场小说排行榜2010数据信息,2010年3月官场小说排行榜2010数据来源于卓越网,2010年3月官场小说排行榜2010仅供参考。
1.沧浪之水2.中国式秘书3.驻京办主任4.后备干部5.驻京办主任(二)6.首长秘书7.组织部长第1-3部(套装共3册)8.市长秘书9.秘书长10.市长秘书前传211.超级市长12.秘书长(2)13.秘书长(大结局)14.市长秘书前传15.官场现形记(经典珍藏版)16.官场现形记(上下)(插图本)17.冰是睡着的水18.官场密语19.和我们的女儿谈话(王朔复出后首部长篇小说,自言"和所有小说都不一样")20.官场1.沧浪之水《沧浪之水》的作者以娓娓而谈的文笔和行云流水般的故事,写出医学研究生池大为空怀壮志、无职无权的苦,时来运转、有名有利的难;在真切地展示他的人生旅程的同时,也把困扰他的人生难题一一解开。
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深深吸引,似在欣赏小说,又似在体验现实。
《二号首长》三部曲中人物较多,涉及多个城市多个官职的角色,且人物关系复杂多有牵连。
本想在网上搜索一个人物关系表对照着看,结果没有搜到。
于是自己根据书中出现的角色做了个记录,除了个别只出现一两次的小角色没记录,其他都记录了,如有不详,欢迎补充完善。
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二号首长》三部曲人物关系介绍江南省赵德良:省委书记彭清源:省委常务副省长(与赵德良是中央党校同学)陈运达:省长(与彭清源是高中同学)尹越:副省长张正:尹越的秘书袁百鸣:上一任省委书记,与陈运达权力斗争落败游杰:省委副书记肖斯言:省委副书记游杰的秘书程雨霖:赵德良妻子赵薇:赵德良住处的服务员余丹鸿:省委办公厅秘书长(陈运达的人)江育奇:接替余丹鸿任秘书长陆海麟:省委办公厅副秘书长赵正德:省委办公厅综合一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杨卫新:省委办公厅综合一处副处长韦成鹏:省委办公厅综合一处副处长、曾任省委书记秘书三个月(陈运达的人)池仁纲:省委办公厅政研室主任易芒:省委办公厅秘书处副处长冯彪:省委书记司机1徐易江:唐小舟的接班人武蒙:中央办公厅秘书刘朔雯:武蒙妻子池永严:中央办公厅工作,池仁纲的堂侄张玉敏:池永严妻子,与刘朔雯有亲戚关系马昭武:省委组织部部长,后任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刘柯:马昭武的秘书雷震台:第三部中任组织部副部长江育奇:省农业厅常务副厅长杨泰丰:省公安厅厅长,后任政法委书记曾向凯:省公安厅副厅长容易:省公安厅政治部副主任翁秋水:省公安厅宣传处处长章红:财政厅老厅长女儿,翁秋水妻子章正:章红的哥哥滕明:省公安厅治安处长雷吾他:省公安厅刑侦处长蒋丽珊:前省财政厅副厅长,与袁百鸣有不正当关系张承明:省广电局局长,与女下属偷情时不慎坠楼身亡杜崇光:省广电局局长,曾任陈运达第一任秘书夏春和:省纪委书记梅尚玲:省纪委副书记曹满江:省纪委某个老处长,王会庄案办案人员文舒: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罗先晖:省政法委书记薛有天:省检察院检察长2朱晓录:省发改委主任曹能宪:省林业厅副厅长,舒彦的丈夫江育奇:省农业厅厅长洪逸斌:反贪局局长伍建湘: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晋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东满:司法厅厅长洛新华:省常委办主任孙志华:信访办主任邹涵:团省委书记林椰:闻州市委办科长,后到团省委负责团建工作,唐小舟的性伴侣黎北平:省电视台娱乐频道道长(广电厅正处级,富豪,与赵德良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同学)舒彦:律师,黎北平初恋女友黎北林:黎北平弟弟,雍州市最大证券公司大股东陆敏:黎北平妻子,雍州市最大房地厂商巫丹:雍州电视台花旦,与陈运达、袁百鸣、黎北平等多人有暧昧关系严崇安:喜来登老板,与黎北平是老乡&朋友唐小舟:省委书记秘书,后任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曾任江南日报高级记者,与黎北平是好友&校友唐小山:唐小舟大哥唐小霜:唐小舟二姐唐小田:唐小舟二哥唐小栗:唐小舟三哥唐小丽:唐小舟妹妹,雷州市县机关幼儿园保育员任大为:唐小舟妹夫&同学,中学老师,后调入雷州市广电局,文广局办3公室副主任唐成奚:唐小舟女儿徐雅宫:江南日报记者,是唐小舟的徒弟、情人孔思勤:省委办公厅综合一处内务,唐小舟的情人邝京萍:巫丹师妹,唐小舟情人冷雅馨:唐小舟的暧昧对象,女大学生冷天遥:冷雅馨父亲朱彦春:江南日报社长赵世伦:江南日报总编刘承槐:接替赵世伦江南日报总编辑谷瑞丹:省办公厅宣传处副处长(唐小舟妻子,翁秋水情妇)谷瑞萍:雍州市税务局税务员,谷瑞丹姐姐谷瑞安:国营工厂副厂长,谷瑞丹大哥谷瑞康:雍州市某区环保局,谷瑞丹二哥吴三友:雍康酒业厂长王禺丹:江南烟草胥晓彤:王禺丹秘书周昕若:雍州市市委书记王森:周昕若秘书温瑞隆:雍州市市长,后任副省长方昌伦:温瑞隆的秘书刘茗钰:第三部中增设的副市长汪岳伦:第三部中增设的副市长王宗平:雍州市委办公厅副处长齐天胜:雍州市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朱兴邦:雍州市宣传部部长,后调入外省当副省长4李福同:雍州市纪委书记郑砚华:闻州市市委书记,后任雍州市市委书记姚营建:闻州市市长叶万昌:柳泉市市委书记,双规后被杀害王增方:柳泉市市委书记,接替叶万昌钱家印:柳泉市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关泉先:原柳泉市市长,后送党校学习王会庄:柳泉市副市长,后被双规朱若丹:原闻州市常务副市长,后调任柳泉代市长张盛恭:柳泉专职副书记丁应平:雷州市市委书记,后提拔为省委宣传部长董绍先:丁应平的秘书陈志光:丁应平秘书刘延光:雷州市市长蒋东培:雷州市公安局长刘凤民:雷州市高岚县县委书记冯海波:雷州市高岚县县长宗盛瑶:泸源市市委书记宗国军:宗盛瑶儿子董有志:泸源市市长文杰明:泸源市市委副书记孟庆西:泸源市公安局局长孟小华:孟庆西儿子,当地黑势力钟绍基:岳衡市市长,后任职雷州市委书记秋月婷:钟绍基妻子,司法厅副厅长刘清逢:接替钟绍基任岳衡市市委书记5姚子方:岳衡市常务副市长,后任职岳衡市代市长林志国:巫丹丈夫,曾任陈运达第四任秘书,岳衡县县委书记严尚军:岳衡县县长卢新华:第三部中调任岳衡市副市长,原府办主任叶怒龄:岳衡县电视台新闻部主任,与唐小舟原是日报同事颜春:江北省省委书记吉戎菲:东涟市市委书记,后任省委组织部部长姜云凯:东涟市市委副书记孟小波:东涟市市长刘兴林:东涟市市委组织部部长周柏林:原国土资源厅厅长,接替吉戎菲任东涟市市委书记赵有丰:麻阳市市委书记焦顺芝:麻阳市市长,后出事古周民:原水利厅厅长,接替焦顺芝任麻阳市长卢成方:阳通市市委书记黄伟国:阳通市常务副市长,曾任陈运达第二任秘书曾宪平:德水市市委书记卿志伍:陵峒县县委书记,曾任陈运达第三任秘书梁天培:西渠自治州州委书记,夏春和亲信刘成雨:陵岳市市长雷主任:江南省驻京办主任雍州市四朵金花:江南烟草实业的王禺丹衡天律师事务所的舒彦雍州电视台的巫丹省人民医院的周小*6。
官场小说排行榜1.驻京办主任2.驻京办主任(二)3.市长秘书前传24.首长秘书5.市长秘书6.秘书长(大结局)7.秘书长8.市长秘书前传9.女市长之非常关系10.秘书长(2) 11.冰是睡着的水12.超级市长13.暗火14.官场现形记(上下)(插图本)15.挂职16.官场生死斗(黑白锋芒) 17.市长不在家18.税务局长19.官场20.干部家庭2.1, 国画洋洋五十万字,对一批生存于权力中心和边缘人物的世相百态的精微描写,呈现了一代人的精神漫画。
小说在两个多月之内重印五次,这在当代文学出版史上恐怕是一个纪录了。
全书散发着王跃文一以贯之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自然主义的描写手法穿插其中,行文行云流水,生活气息浓郁,幽默机智而不失深刻,笑话谐谑而不辞风雅,是近年来难得的既好看又深刻的优秀文学作品。
2, 梅次故事朱次地委副书记,开怀镜调任荆都市梅始了新的仕途生涯和人生故事。
社会转型期的梅次,充满着生机和躁动,前所未闻的人与事、情与理,无不对身居高位的朱怀镜发生着影响和冲挂职干部这是一部切入视角独特,关注当下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细腻展示了各阶层人物在利益与责任、背叛与信任面前的内心冲突和道德意识,于多重矛盾与纠缠中解读人击,考验着他的人格和官品,砥砺着他的操守和才干3,物的政治命运和生活质量,爱恨沉浮皆与泪水为伴。
一家国有资产数亿的大型石油企业在西部承建一条千余公里长的水庙输油管线,途经三省九市八个县。
这家大型企业主管部门北京集团下派了两名后备局级干部肖明川和郭梓沁来到水庙管线挂职锻炼,两个人的入职角色都是承包地段的土地协调员4,换届换届在即,市长突然病危,这骤然事变打乱了省委和市委既定的人事安排计划,全市方方面面的势力都卷到了这个政治旋涡之中:老百姓要为清官请命,腐败分子要问鼎权力之颠,富有独立人格的年轻一代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处于这一旋涡中心的市委书记门力生,既要为上级党委负责,又要对这块土地上的父老乡亲尽责。
驻京办主任人物前景
1998年,朱云献被安排到北京担任栾川县驻京办主任,到今年已经十二年了。
如今已完成驻京办撤销工作,卸下“驻京办主任官帽”的他在谈话中仍习惯性地用上了我们“驻京办”这样的称呼。
朱云献说,他这个驻京办其实人手并不多。
回顾12年驻京办主任的生涯,朱云献说他深刻的体验了驻京办工作的繁杂和无可奈何。
他回忆说,维稳、招商以及人员到北京办事,都有的。
项目比如搞这个生态环境治理的、农业示范、过去交通部扶贫的,那个时候每年很多项目的。
有项目了他们就全力以赴,没有项目只能在参加各个活动中认识和去寻找这个项目。
驻京办撤了,但是这些工作内容怎么做?谁来做?朱云献说,他们早就考虑到了这些问题,现在的做法就是任务分解、各部门各司其职,实在完成不了的职能就由上一级的驻京办承担。
国务院办公厅今年1月份提出半年时间撤消县级驻京办,接到撤离的命令后,朱云献说,因为没有什么固定资产,他所在的驻京办撤离进展很顺利。
不过,朱云献也坦言,确实可能会有一些县级驻京办并不会真正撤离,改头换面成了“黑”驻京办。
■ 李斌湘都公司董事长刘跃华在他的蔬菜大棚 ▲035作用。
选派驻京办的负责人,必须具备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具有很强的公关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更要具有北京与地方政府对接的各种复杂繁琐的办事流程。
2003年阳春三月,刘跃华在副乡长的位置上,受命远赴京城。
无疑,刘跃华进京,是经县委、县政府精心挑选认真考虑后做出的决定。
驻京办事处作为地方政府派驻北京的行政机构,替政府党政主要领导办理公务并承担责任。
这个岗位很有实权。
办事处的主要任务是代表当地对外招商引资,找关系为地方政府寻求项目资金,维护地方稳定和地方人员进京的接待工作。
驻京办的负责人直接替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负责,便成为了上级领导与下级领导之间的桥梁与纽带。
驻京办主任这个位置,因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会很快被提拔。
这一点,宁乡驻京办主任刘跃华心里十分清楚,但是,刘跃华并没有把这个其他人羡慕不已、求之不得的位置当成他个人提拔升迁的台阶。
在他的心目中,一个共产党员,替党和群众负责,为群众办实事,才是他的使命。
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9号,便是宁乡县驻北京办事处所在地。
阜石路从阜成门到门头沟,呈东西走向。
这里贯穿西城、海淀、石景山和门头沟4个区,紧邻四环,地理位置优越。
刘跃华上任之后,对办事处各个部门都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各尽所能、各尽其职。
他对办事处工作人员提出要求,凡是政府交办的事,不折不扣,排除一切困难,必须完成;凡是宁乡人民群众进京,办事处必须认真接待,有求必应。
那时,宁乡还没有撤县建市,在刘跃华任上,宁乡县委、县政府对驻京办的工作十分满意。
宁乡位于湖南东偏北的洞庭湖南,长沙市以西,全县120万人,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这里山川秀丽,土地肥沃,经济发达,是全国百强县市,在第十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前移3位,跃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8名。
宁乡是一块孕育红色火种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灿若繁星,刘少奇、何叔衡、谢觉哉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驻京办主任读后感首先得说,这书把驻京办那点事儿揭露得明明白白的。
以前我就觉得驻京办是个神秘的存在,好像是地方和京城之间的一个特殊纽带,看了书才知道,这里面的水可深着呢。
书里的那些人物啊,一个个都鲜活极了。
驻京办主任就像是在钢丝绳上跳舞的人,上面得讨好各路神仙,下面得顾着老家的期盼。
他得有那八面玲珑的本事,在官场的风云变幻里找自己的立足之地。
这个主任得陪着笑脸去应酬各种人物,有时候感觉就像个高级“店小二”,但又不能真的只当店小二,因为背后牵扯着地方的利益和形象。
就像书里写的那些接待工作,那可不光是吃吃喝喝,每一个饭局、每一次活动背后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目的和博弈。
还有那些官场的潜规则,在书里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从怎么跑项目到怎么疏通关系,从和上级的相处到和同级的竞争。
我就想啊,这官场怎么这么复杂呢?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举动,背后可能就是巨大的利益交换。
这让我感觉,在那个环境里,单纯地想干实事都得先学会在这一套规则里生存。
比如说,为了让地方能拿到项目资金,驻京办主任得想尽办法和相关部门的人建立关系,这里面送礼啊、说好话啊,感觉都成了一种常态,虽然这是不对的,但好像又成了一种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手段。
不过这本书也不全是黑暗的揭露,里面也有一些让人看到希望的东西。
那些还有着初心的官员,在这个大染缸里挣扎着想要保持清正廉洁,想要真正为老百姓做点事。
他们在面对各种诱惑的时候,内心的纠结和挣扎,也让我觉得人性还是有闪光点的。
就像在重重迷雾中看到了一点曙光,让人觉得,官场虽然复杂,但还是有希望变得更好的。
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官场中的众生相,也让我这个小老百姓对驻京办这个特殊机构和官场生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虽然这只是一本小说,但感觉就像是从现实里扒下来一块,带着官场的温度、利益的纠葛和人性的复杂。
看完后,我就跟朋友感慨,这官场就像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上演着自己的戏码,而驻京办就是舞台上一个独特的角落,充满了故事和秘密。
驻京办的苦与乐作者:来源:《小康》2009年第06期在现有的体制内,驻京办继续担当从事各种公关、社会交际、资源交换的角色,其间进行的体制内外的博弈,在带给他们各种充满想象的诱惑与机遇的同时,也让他们不胜其烦,尽显无奈。
2009年3月底,处理完遗留问题,原潍坊市政府驻京办主任徐天增回到了山东省潍坊市。
此后不久,媒体将其爆炒推至了巅峰,不仅如此,连同这个组织机构一起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不难想象,期间他所承受的压力。
我们联系到他的时候,他已不愿意再提起往事。
徐天增或许从未想到过自己以这样一种方式离开北京,结束了自己26年的驻京办工作生涯。
从2006年中央下令要整顿、彻查驻京办以来,所有的舆论导向几乎都一边倒。
但徐天增从没有放在心上过,所以,这个原潍坊市政府驻京办主任徐天增在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依然坚持表示,几年来,不都没事?搞不动的东西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2008年,由于年龄原因,徐不再担任驻京办主任实职。
同年,新的驻京办主任上任。
但徐熟谙驻京办的诸项事宜,市领导决定让他再主持工作一段时间,完成交接。
可不久便传来了“撤办”的消息。
一名熟悉徐的山东省官员对《小康》记者表示,这事对他来说,触动很大,毕竟工作了那么多年,在各方面都还认可的情况下。
此官员坦言,无论换了谁,肯定一时也无法接受,毕竟是开了先例。
然而,至今为止,潍坊市驻京办的撤离仍只是个案,尚未能引发人们所期待的制度性的变化。
在现有的体制内,驻京办继续担当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种公关、社会交际、资源交换的角色,其间进行的体制内外的博弈,在带给他们各种充满想象的诱惑与机遇的同时,也让他们不胜其烦,尽显无奈。
“跑部钱进”2006年,前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将驻京办形容为“跑部钱进”办,同年1月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也明确指出,要“防止和解决一些地方和企业驻京办事机构存在的请客送礼等不正之风。
《驻京办主任》读后感《驻京办主任》读后感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驻京办主任》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驻京办主任》读后感1我读了王晓方的《驻京办主任》之后,感觉有一种精神震撼在感染着我,激励着我。
在赞叹驻京办主任丁能通的同时,我有种不满足感,如梗喉咙不吐不快。
直到今天,我读到了《驻京办主任(二)》(以下简称小说),看到了丁能通的再起、成熟、发展、升华,还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丁能通,这个既普通又精明的人,在这个特殊的政治平台上——驻京办主任,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为着国家、为着市政府、为着深爱的女人,提升了自己的魅力,感染着周围的人们,照亮了读者的阅读视野。
归结起来,我觉得主人公丁能通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工作中有开拓精神。
改革开放进行到今天,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的国家更需要开拓型的人才,去探索、去研究、去实践改革的思路。
没有改革社会就没有进步,没有改革社会就没有生命力。
受肖鸿林、贾朝轩腐朽大案的牵连,东州市驻京办主任丁能通一度停职反省,多亏了新任市长夏闻天力排众议,充分肯定了丁能通在“肖贾大案”中的表现,使得丁能通重新走上驻京办主任的岗位。
在驻京办主任的岗位上,丁能通通过积极调研、深入思考,探讨了驻京办如何转变职能的问题,提出了驻京办应该更多地为地方百姓服务,值得我们深思。
自过去会馆的起源,到驻京办的兴旺,无不给了我们深刻的反思。
当年的会馆作出过多大的贡献:湖广会馆是孙中山先生当年在北京从事反清活动的重要场所;南海会馆是康有为“公车上书”的重要活动场所;粤东新馆是当年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策划“戊戌变法”的议事堂;福建蒲阳会馆,民族英雄林则徐曾经居住过;绍兴会馆,鲁迅先生在那里住了七年之久……现在呢?驻京办除了迎来送往,就是跑“部”“钱”进,成了地方官员与京官联系的纽带越联系越灰,越联系越黑,如今人们已经把驻京办评价为“蛀京办”了。
《驻京办主任》语录2010年6月30日436家备案的县级驻京办被撤销,今后还将有5000家以上县级驻京办销声匿迹。
有机构为驻京办算了笔账,以5000家县级驻京办算,一年能拉动GDP200亿元。
包括住房开销60多亿元,伙食招待费7.75亿元,送礼开销30亿元,车辆费用20亿元……丁能通认为,贵必有王气,富必有福气,在中国官场上,二者可以兼得的只有驻京主任了。
因为驻京办主任既贵为官员,又像个商人,离天王老子最近,可以广交权贵,当然福气多多了。
想来想去,丁能通觉得多沾点福气是无可厚非的,作为驻京办主任沾不上天王老子的福气,一定是地瓜加土豆——烀熟了就是面。
丁能通一直有不可告人的私心,说野心也行,说是高远志向也可,他认为,要想在政治上有大发展,必须有重量级的人物赏识,他可以利用驻京办这个平台,既可以因频繁接待省市领导而得到赏识,又可以广交京城权贵,为自己在政治上有更大的发展寻找机会。
这年头要想当大官,就要结交权贵;要想发大财,就得结交大款。
只要自己在北京打开局面,别说市长肖鸿林了,就是市委书记王元章也得围着自己转。
(周永年)驻京办是三不管,别人管不着,地方没法管,北京管不了。
又开宾馆、酒楼,又办公司,驻京办主任可是既当官,又做老板,集富贵于一身的肥差,经常接待的是当地领导干部,有人脉关系,又是地方政务与中央政务对接的桥梁,哪个驻京办主任到部委办事不是如履平地呀,在外面纪律也松,工资又高,哪个驻京办主任没有点神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驻京办在北京纷纷兴建集联络、接待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办公大楼,这些占据京城黄金地段的驻京办事机构一般以省命名,所在楼宇,几乎都是星级豪华酒店,你知道老百姓管驻京办叫什么吗?第二行政中心、大使馆、行宫,连国家审计署审计长都批评驻京办在跑‘部’‘钱’进,是的,驻京办也成了公款接待大本营。
“驻京办的工作可不止这些,我们下设办公室,接待处,联络处,信息处,财务处,后勤处,还管着酒店、宾馆、公司,负责地方政务与中央政务的对接,还肩负着为地方招商引资的重担,你说重要不重要?”要是中央政府各部门的资源分配与项目审批的标准和程序完全公开透明,地方各级部门不需要额外支付成本,就可以平等地获取相关信息,驻京办何必到处装孙子求人?”丁能通抱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