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专题复习-显微镜
- 格式:doc
- 大小:387.00 KB
- 文档页数:3
中考生物显微镜知识点归纳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对于中考生物科目来说,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相关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中考生物显微镜知识点的归纳:显微镜的结构1. 镜筒:显微镜的主体部分,包括物镜和目镜。
2. 物镜:位于镜筒下方,用于放大标本的镜头。
3. 目镜:位于镜筒上方,用于观察物镜放大后的图像。
4. 载物台:放置标本的平台,通常配有压片夹固定标本。
5. 调焦旋钮:用于调节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6. 光源:提供照明,使标本可见。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
2.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整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3. 放置标本:将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
4. 观察:左眼注视目镜,转动粗准焦旋钮,使物镜逐渐靠近标本,直到看到图像。
5. 调焦:转动细准焦旋钮,使图像清晰。
6. 清洁和收镜:观察结束后,用擦镜纸清洁镜头和载物台,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基于光学原理,物镜和目镜共同作用,将标本放大。
物镜负责初步放大,目镜则进一步放大物镜的成像。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例如,10倍物镜和10倍目镜的显微镜总放大倍数为100倍。
显微镜的分类1. 光学显微镜:使用可见光进行观察。
2. 电子显微镜:使用电子束进行观察,分辨率远高于光学显微镜。
显微镜在生物学中的应用显微镜在生物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细胞结构观察、组织切片分析、微生物研究等。
显微镜的维护和保养1. 避免强烈震动和高温。
2. 定期清洁镜头和载物台。
3. 存放时避免潮湿和直射阳光。
结束语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相关知识点,对于中考生物科目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学习,可以提高观察和分析生物标本的能力,为生物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以上的知识点归纳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显微镜。
初中学业水平考查生物专题二一、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1.几点重要的结论(1)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
(2) 显微镜物像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3) 要将视野中的某个方向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移动,即像在哪玻片就往哪移。
(4) 放大倍数越,视野范围越,看到细胞数目越,物像越,光线越亮;放大倍数越,视野范围越,看到细胞数目越,物像越,光线越暗。
(5) 视野中的污点有三种情况:物镜上、目镜上、装片上。
移动目镜,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上;如果前两次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上。
(6) 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不清,应用进行调节。
2.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①对光,直到整个视野呈白色;②调节粗、细准焦螺旋,以便看清物像;③放置玻片标本,并用压片夹压住;④取镜安装;⑤收镜并放回原处A.④①③②⑤B.⑤③①②④C.④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3.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A.目镜B.物镜C.光圈D.反光镜4.小刚同学正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两种,物镜有10×和40×两种,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A.目镜5×,物镜10×B.目镜10×,物镜10×C.目镜5×,物镜40×D.目镜10×,物镜40×5.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图象如图,他想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应将玻片A.向左上方移动B.向右上方移动C.向左下方移动D.向右下方移动6.使用显微镜观察某一细胞时,选择下列哪种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最小①5×目镜②10×目镜③10×物镜④40×物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如图为显微镜的构造图。
中考生物实验: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一、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通常由镜筒、物镜、目镜、载物台、焦距调节装置等部分组成。
其中,物镜和目镜是显微镜的核心部件,物镜接近标本,目镜接近人的眼睛。
二、显微镜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
取出显微镜后,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处,略偏左。
然后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cm距离)。
用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遮光器、通光孔、标本、物镜、镜筒、目镜、眼睛。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压片与低倍镜下观察
将所要观察的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
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高倍镜下观察
将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请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物像为止。
5、注意事项
实验完毕,要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
然后,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需要注意的是,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
2022中考生物---显微镜的基本构造知识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光学显微镜由目镜,物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压片夹,通光孔,遮光器,转换器,反光镜,载物台,镜臂,镜筒,镜座,聚光器,光阑组成。
显微镜分类光学显微镜通常皆由光学部分、照明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
无疑光学部分是最为关键的,它由目镜和物镜组成。
早于1590年,荷兰和意大利的眼镜制造者已经造出类似显微镜的放大仪器。
光学显微镜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明视野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微分干涉差显微镜、倒置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有与光学显微镜相似的基本结构特征,但它有着比光学显微镜高得多的对物体的放大及分辨本领,它将电子流作为一种新的光源,使物体成像。
自1938年Ruska发明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至今,除了透射电镜本身的性能不断的提高外,还发展了其他多种类型的电镜。
如扫描电镜、分析电镜、超高压电镜等。
结合各种电镜样品制备技术,可对样品进行多方面的结构或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深入研究。
显微镜被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图像。
常用于生物、医药及微小粒子的观测。
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台式显微镜,主要是指传统式的显微镜,是纯光学放大,其放大倍率较高,成像质量较好,但一般体积较大,不便于移动,多应用于实验室内,不便外出或现场检测。
便携式显微镜便携式显微镜,主要是近几年发展出来的数码显微镜与视频显微镜系列的延伸。
和传统光学放大不同,手持式显微镜都是数码放大,其一般追求便携,小巧而精致,便于携带;且有的手持式显微镜有自己的屏幕,可脱离电脑主机独立成像,操作方便,还可集成一些数码功能,如支持拍照,录像,或图像对比,测量等功能。
数码液晶显微镜,最早是由博宇公司研发生产的,该显微镜保留了光学显微镜的清晰,汇集了数码显微镜的强大拓展、视频显微镜的直观显示和便携式显微镜的简洁方便等优点。
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亦称为“扫描穿隧式显微镜”、“隧道扫描显微镜”,是一种利用量子理论中的隧道效应探测物质表面结构的仪器。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一、选择题1.(2019·乐山)显微镜是人类探索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正确的是( ) A.当环境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凸面镜B.对光完成时,应观察到明亮圆形的视野C.在下降镜筒过程中,眼睛应该看着目镜D.清洁收镜时,使用纱布擦拭物镜、目镜【答案】B2.(2019·临沂)图中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x)和物镜(10x、40x),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
欲将乙视野中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进一步清楚地观察。
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A.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使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B.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C.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D.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答案】C3.(2019•济宁)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错误的是()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乘积B.低倍镜观察时视野较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C.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位置D.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答案】D【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乘积,A正确;低倍镜观察时视野较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B正确;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位置,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C正确;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D错误。
4.(2019·衡阳)右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细胞图像,若要把该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移动( )A.左下方B.右下方C.左上方D.右上方【答案】B5.(2019•枣庄)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气孔时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实验操作的选择和排序,正确的是()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转动粗准焦螺旋③转动遮光器,换大光圈④转动遮光器,换小光圈⑤向下方移动装片⑥向上方移动装片⑦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⑧转动转换器,换低倍物镜A.⑤→⑦→③→①B.⑧→⑤→②→④C.⑦→⑥→①→③D.⑥→⑧→④→②【答案】A【分析】此题是一道实验操作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中的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注意换用高倍镜后一定不要调节粗准焦螺旋,防止压碎玻片。
中考生物第一轮复习题——显微镜的使用一.选择题(共17小题)1.(2023秋•高碑店市月考)下列不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A.科研部门研究物体的微观结构B.小明的眼睛高度近视,看不清字迹C.血常规检查、尿液检查D.动植物检疫2.(2023秋•聊城月考)小明观察载玻片的英文字母“p”,他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A.q B.d C.p D.b3.(2023秋•高碑店市月考)擦拭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镜头时,应选择使用()A.卫生纸B.纱布C.毛巾D.擦镜纸4.(2023秋•宿豫区月考)用两组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一组是10×和10×,另一组是10×和25×,后者与前者相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变大,数量变多B.细胞变大,数量变少C.细胞变小,数量变多D.细胞变小,数量变少5.(2023秋•宿豫区月考)显微镜操作的正确步骤是()A.安放→对光→放片→观察→收镜B.对光→安放→放片→观察→收镜C.对光→放片→安放→观察→收镜D.对光→安放→观察→放片→收镜6.(2023秋•永春县校级月考)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的细胞体积最大的一台显微镜是()A.目镜5×,物镜10×B.目镜10×,物镜10×C.目镜10×,物镜40×D.目镜15×,物镜40×7.(2023•内乡县一模)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物镜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在()A.目镜上B.物镜上C.反光镜上D.玻片标本上8.(2023秋•齐河县月考)图中为显微镜中的视野,将图中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D.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9.(2023秋•姑苏区校级月考)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A.视野较暗时,观察时可选用凹面反光镜和调大光圈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C.若要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必须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D.若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字母p,则实际是字母q10.(2023秋•姑苏区校级月考)甲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0×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乙是某学生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5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
2024中考模拟生物试题分类汇编——显微镜1.(2024模拟•陇南)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位于视野的左上方,欲将其移至视野中央,需将装片朝哪个方向移动()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上方D.右下方【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
【解答】解: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光学显微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在载物台上向左移动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看到物像向右移动;向右移动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看到物像像左移动。
故选:A。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024模拟•通辽)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A.视野模糊不清——转动粗准焦螺旋B.视野较暗——改用较大光圈或凹面镜C.视野范围过小——换用高倍镜D.物像偏右上方——向左下方移动玻片【分析】1、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
2、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视野中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
3、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调节镜筒,能够使所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大,视野范围小、变暗。
【解答】解:A、转动细准焦螺旋调出更清晰的物像,视野模糊调节细准焦螺旋,A错误;B、若室内细胞较暗,可以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B正确;C、视野范围过小换低倍镜,C错误;D、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物像偏右上方,向右上方移动玻片,D错误。
故选:B。
【点评】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其功能是主要的考点。
3.(2024模拟•娄底)某班学生在学习使用显微镜。
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捂住右眼,用左眼观察,先对光再用低倍镜观察B.若想把左上方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往右下方移C.换高倍物镜后,视野变暗,可用凹面镜反光使视野变亮D.换高倍物镜后,若想使视野更清晰,可调节粗准焦螺旋【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中考生物显微镜知识点总结一、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历程1.1 显微镜的发明显微镜是一种利用透镜和反射镜放大细小物体的光学仪器。
其原理是通过透镜或反射镜使光线聚焦,从而放大被观察的物体。
现代显微镜的发明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
荷兰眼镜商扬·斯沃斯(Zacharias Janssen)和其父汉斯·斯沃斯(Hans Janssen)被认为是第一个发明显微镜的人。
而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是第一个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科学家。
1.2 显微镜的发展在显微镜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许多种不同类型的显微镜,包括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
其中,电子显微镜的发明标志着显微镜的重大飞跃,使得人们可以观察到比光学显微镜更微小的物体。
二、显微镜的分类及结构2.1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可见光对物体进行放大观察的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物镜、目镜、台、光源、反射镜等。
其中,物镜和目镜是光学显微镜最重要的部分,物镜用于放大样品,目镜用于放大视野。
2.2 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是利用电子束对物体进行放大观察的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电子枪、对焦系统、透镜等。
与光学显微镜相比,电子显微镜可以放大更微小的物体,因此在生物、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3 原子力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使用原子尖端对物体进行放大观察的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扫描探针、反馈系统等。
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显微镜,可以对表面进行高分辨率的观察。
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1 样品的制备在观察样品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制备工作。
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样品的制备方法也不同。
例如,在观察动植物的细胞时,通常需要将样品进行薄切片,以便于显微镜对其进行放大观察。
3.2 调节显微镜在使用显微镜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对显微镜进行调节,以使得观察结果更加清晰。
主要包括对焦、调整光源、选择合适的目镜和物镜等。
显微镜一、认识显微镜的构造〔1〕①是,②是,④是。
〔2〕反光镜[]:一面是〔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光线弱时用〕。
〔3〕粗准焦螺旋[]:转动它,镜筒的升降范围;细准焦螺旋[]:转动它,镜筒的升降范围。
〔4〕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
知识总结:1、光线强时,用面镜,光圈;光线弱时,用面镜,光圈。
调节光线强弱的构造:、。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3、区分目镜和物镜:上有螺纹,上没有螺纹。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
二、显微镜的使用创作;朱本晓1、取镜与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的位置。
2、对光:转动,使物镜正对通光孔;将遮光器的一个合适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要。
转动反光镜,目镜内出现一个圆形的光屏,叫。
3、观察:〔1〕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让标本正对。
用压片夹固定后,从侧面看着,转动,使镜筒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玻片为止。
〔2〕左眼在上观察,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至看到物像,物像不明晰,可略微转动,使物像明晰。
4、收镜:压片夹转向;反光镜移到方向;转动转换器,将两个物镜偏到载物台的;镜筒降至。
三、显微镜的成像1、显微镜视野里成的像是像。
2、物像挪动:标本视野中的物像6bp69bpdq创作;朱本晓3、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光线到达眼睛依次经过的构造:→→→→→→→眼睛视野中的黑点可能存在的三个位置:、、。
4、视野中的:一般来说,在显微镜视野中显现为较黑、较宽边缘的图像,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HY发亮〔见以下图〕。
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它就会变形或者挪动。
5、低倍镜和高倍镜下的视野:右上图①是下的视野,②是下的视野。
比照可知,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内的3点变化:细胞体积由变,细胞数目由变,视野的亮堂程度由变。
四、根底练习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将视野亮度调得暗一些,可以更明晰地观察到细胞构造。
考点04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中考频度:★★★★☆难易程度:★★★★☆倉考点解读一、显微镜的构造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步骤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3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4•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睛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7•—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三、镜头的区别和使用1.目镜:上端扁平,没有螺纹,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
2 .物镜:上端有螺纹,一般有3~4个物镜,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
四、对光和亮度的调节显微镜下视野亮度的调节主要与反光镜、遮光器有关。
光圈和反光镜配合使用,以确保所需要的最佳光线。
五、关于物像的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数量的变化1.显微镜物像放大倍数的计算物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幽镜的放大倍数。
2•视野中细胞数目的变化(1)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2)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六、关于视野成像的特点与玻片的移动1.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成倒立、放大的像。
2•将显微镜视野中较偏的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的方法:物像偏向哪一方,装片就应向哪一方移动。
物像左下方七、视野中污点的判断(污点可能存在于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1移动目镜,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在目镜上。
2.移动玻片,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则不在玻片上。
3.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学!科网点考向一考向一显微镜的结构典例引领料_ __ __ 1•如图是显微镜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第一单元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低倍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和放置:显微镜平时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时从柜中取出,右手紧握镜臂,左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1-2寸为宜,便于坐着操作。
(2)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
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
(3)放置玻片标本:取一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4)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
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
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
如果物象不在视野中心,可调节推片器将其调到中心(注意移动玻片的方向与视野物象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如果视野内的亮度不合适,可通过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开闭光圈的大小来调节,如果在调节焦距时,镜台下降已超过工作距离(>5.40mm)而未见到物象,说明此次操作失败,则应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镜台。
2.高倍镜的使用方法(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调节器的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调节器!) 如果视野的亮度不合适,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调节,如果需要更换玻片标本时,必须顺时针(切勿转错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下降,方可取下玻片标本。
2022届中考生物专题汇编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1.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A.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C.物像模糊——调节粗准焦螺旋D.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拭2.(2022·深圳)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以下操作步骤:①安装物物镜和目镜②取镜③对光④观察,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④①③②3.(2022·常德)如果不动显微镜的其它部分,只是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由l0某转换成45某,这时显微镜的视野将会A.变亮B.变暗D.无法判断C.无变化4.(2022·齐齐哈尔)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如下图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玻片标本A.向左下方移动B.向左上方移动C.向右上方移动D.向右下方移动5.(2022·绵阳)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在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这个污点可能在目镜上也可能在玻片上,判断其位置的最简单操作是A.转动目镜B.更换目镜C.转换物镜D.重新制片6.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越少B.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C.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D.如需要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洁净的纱布擦拭干净7.图中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某、16某)和物镜(10某、40某),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
欲将乙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观察。
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A.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使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B.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C.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D.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8.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中分别看到了下列图像,其中视野最暗的是A.B.C.D.9.小明将写有“b”字母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他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A.bC.dB.pD.q10.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B.要将视野中偏左下方的物像移至中央应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C.观察时使用的物镜越长,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亮。
初中生物显微镜知识点一、显微镜的基本原理1. 显微镜的结构:- 目镜:观察样本的镜头,位于显微镜的上方,观察者通过它来查看放大的图像。
- 物镜:接近样本的镜头,负责初步放大样本。
- 粗微调螺旋:用于大幅度调整物镜与样本之间的距离,使样本进入视野。
- 细微调螺旋:用于小幅度调整物镜与样本之间的距离,使图像更清晰。
- 载玻片:放置样本的平台,通常样本被放在一个薄的玻璃片上。
- 光源:提供照明,使样本可见。
2.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显微镜通过物镜和目镜的组合放大样本。
物镜首先放大样本,然后目镜进一步放大物镜形成的图像。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 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 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 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 选择适当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便于观察画图和记录。
- 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3. 观察:- 放置载玻片标本。
- 先使用粗微调螺旋降低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但要避免物镜与载玻片接触。
- 观察时,先注视着物镜,然后慢慢转动粗微调螺旋,直到基本看清物像。
- 微调细调螺旋,使图像清晰。
三、显微镜的保养1. 使用后的清理:- 取下目镜和物镜,用擦镜纸擦拭。
- 清理载玻片和机械部分,保持干燥。
- 将显微镜放回镜箱中,存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
2. 注意事项:- 不要随意拆卸显微镜的部件。
- 避免显微镜受到剧烈震动或撞击。
- 不要用手直接触摸镜头,以免留下指纹或油渍。
四、显微镜在生物学习中的应用1. 细胞观察:- 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
- 学习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如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
2. 组织观察:- 观察不同类型的组织,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 了解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特点。
3. 微生物观察:-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
- 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九年级生物显微镜知识点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仪器之一,它的出现让我们能够观察到微观世界中的微小结构和微生物。
作为九年级生物课程的一部分,了解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生物课程中的显微镜知识点。
一、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利用了光学原理来放大被观察物体的细节。
它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和光源三个部分。
物镜是放置在近焦点处,通过放大被观察物体的光线;目镜位于物镜焦点处,将放大的光线再次放大;光源则提供照明。
二、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1. 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支架:用于支撑显微镜的其他部件。
(2)视管:可以望向目镜的部分,通常包括可调焦距和放大倍数的调节装置。
(3)鼓风头:用于吹去镜片上的灰尘和杂质。
(4)机械部分:包括底座、升降装置等,用于控制物镜和玻片的上下移动。
(5)旋钮:用于调节物镜和目镜的焦距。
2. 使用显微镜的步骤(1)将待观察的玻片放置在玻片夹中,通过旋钮将玻片移至物镜的下方。
(2)调节旋钮,使物镜离物体较近,但不要接触到物体。
(3)通过视管观察目标物体,使用鼓风头清洁镜片上的灰尘和杂质。
(4)调节焦距,使目标物体清晰可见。
(5)观察目标物体,可以调节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以获取更详细的细节。
(6)观察完毕后,将物镜调至远离物体的位置,使用鼓风头吹走灰尘。
(7)关闭显微镜,将玻片取出并妥善放置。
三、显微镜的维护和注意事项1. 维护显微镜(1)定期清洁:使用专门的镜头纸或棉签轻轻擦拭镜片表面,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刮伤镜片。
(2)避免碰撞:显微镜是精密仪器,使用时应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震动。
(3)存放注意: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将显微镜存放在干燥、防尘的地方。
2. 使用注意事项(1)观察时避免直接用眼睛注视强光。
(2)调节焦距时,逐渐转动旋钮,避免突然转动造成眼睛疲劳。
(3)观察结束后应及时关闭显微镜,避免灯泡短路和过热。
四、显微镜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1)观察细胞结构:显微镜可以放大细胞结构,帮助研究者观察和研究细胞组织的组成和功能。
显 微 镜
一、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1)①是 ,②是 ,④是 。
(2)反光镜[ ]:一面是 (光线强时用),一面是 (光线弱时用)。
(3)粗准焦螺旋[ ]:转动它,镜筒的升降范围 ;
细准焦螺旋[ ]:转动它,镜筒的升降范围 。
(4)遮光器[ ]上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 。
知识总结:
1、光线强时,用 面镜, 光圈;光线弱时,用 面
镜, 光圈。
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 、 。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3、区分目镜和物镜: 上有螺纹, 上没有
螺纹。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
越 。
二、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与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 的位置。
2、对光:转动 ,使 物镜正对通光孔;将遮光器的一个适合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要 。
转动反光镜,目镜内出现一个圆形的光屏,叫 。
3、观察:
(1)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让标本正对 。
用压片夹固定后,从侧面看着 ,转动 ,使镜筒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玻片为止。
(2)左眼在 上观察,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至看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可略微转动 ,使物像清晰。
4、收镜:压片夹转向 ;反光镜移到 方向;转动转换器,将两个物镜偏到载物台的 ;镜筒降至 。
三、显微镜的成像 1、显微镜视野里成的像是 像。
2、物像移动:
3、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光线到达眼睛依次经过的结构:
→ → → → → → →眼睛
视野中的黑点可能存在的三个位置: 、 、 。
标本 视野中的物像 6 b p 69 bpdq
4、视野中的:一般来说,在显微镜视野中显现为较黑、较宽边缘的图像,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中央发亮(见下图)。
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它就会变形或移动。
5、低倍镜和高倍镜下的视野:
右上图①是下的视野,②是下的视野。
对比可知,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内的3点变化:细胞体积由变,细胞数目由变,视野的明亮程度由变。
四、基础练习
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将视野亮度调得暗一些,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
此时除调节遮光器(光圈)外,还可以调节()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细准焦螺旋
2.当显微镜视野过暗时,应该怎样调亮()
①选用大光圈②选用小光圈③选用平面反光镜④选用凹面反光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用显微镜观察写在载玻片上的英文字母“d”,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A.d B.q C.p D.b
4.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发现视野内有一淋巴细胞(如右图)。
为了进一步
对该细胞进行观察,应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
则临时装片的移动方向为()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5.若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一个污点,移动玻片和转动转换器后,污点仍然不动,
则污点在()
A.目镜上B.物镜上C.玻片上D.反光镜上
6.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增多
B.目镜和物镜都能放大物像
C.对光时光线太暗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
D.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像清晰
7.右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8.请结合显微镜操作要领,回答下列问题:
(1)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所用显微镜的目镜倍数为10×,物镜倍
数为40×,则物像被放大了倍。
(2)小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找到一个细胞(如右图),如要把它移到视野中央,
应将载物台上的装片向方向移动。
9.有甲、乙、丙三位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如右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
胞装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
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2) 丙同学想要让视野里模糊的细胞图形变得清晰,此时他需要调节显微镜的 。
10.现有一台显微镜,配有两个物镜A(10×)、B(40×)和两个目镜C(5×)、D(lO ×):
(1)对光时,应选用的物镜是 。
(填字母)
(2)若要在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是 。
(填字母)
(3)将写有字母“p ”的透明胶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将会看到的物像是 。
(填字母)
11.右图是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甲、乙一端无螺纹,
丙、丁有螺纹。
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宜选用的
镜头组合是( )
A .甲和丁
B .乙和丁
C .甲和丙
D .乙和丙
提升:
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时的操作:
移动玻片
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即可看到清晰的物像,
不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
转动反光镜
1.小明观察血涂片时,首先看到了下图中①所示的物像。
然后
进行操作观察到图中②所示的物像,小明观察时没有..
进行的操作是( )
A.转动转换器
B.转动细准焦螺旋
C.转动粗准焦螺旋
D.调节反光镜
2.右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
象,从视野A 转换到视野B 时,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⑤
C .⑤→④→③→②
D .④→⑤→①→②
目镜 物镜 甲 10× 40× 乙 5× 40× 丙 5× 10×。